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析福斯特小说人物理论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2861795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福斯特小说人物理论毕业论文.doc

    浅析福斯特小说人物理论摘 要: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艺术评论家爱摩福斯爱·摩·福斯特(1897-1970)对小说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的小说面面观被称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提出了对小说理论研究的新观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小说的七个“面”即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图示和节奏。人物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福斯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福斯特的小说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运用恰到好处,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福斯特重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交替使用和相互之间的平衡,从而避免了人物塑造的单一刻板、枯燥无味,从而使小说人物的刻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又不缺个性和多样化。【关键词】:福斯特 圆形人物 扁平人物【Abstract】The famous 20th century British novelist and art critic E. M. Forster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ory ,He creat Aspects of the novelis called 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f classic novels,The novel theory put forward new ideas,In aspects of the novel he put forward seven aspects .It includes Stories、characters、plot、fantasy、prophecy、icons、and pace.Characters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He put forward two important concept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ors, Th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s flat characters and round characters.He made the use of flat characters and round characters to the point.and became learning model He draw much attion to the altemate use and blance of flat characters and round characters.Thus avoid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ngle rigid,.so the figure depicts the novel form of the harmonious and unified whole and don't lack personality and diversificationKey words : E. M. Forste Flat characters Round characters目 录1 小说面面观中体现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概论11.1 小说面面观中的扁平人物11.2 福斯特圆形人物理论分析22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22.1 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中的扁平人物32.2 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圆形人物理论32.2.1 圆形性格的多面性32.2.2 圆形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42.2.3 圆形人物在性格上的突破与发展43 分析霍华德庄园中所体现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43.1 玛格丽特和亨利所体现出的扁平人物特质43.2 霍华德庄园中的圆型人物理论分析54 对福斯特小说人物的总体分析5结语6参考文献6摩根·福斯特二十世纪初英国重要的小说家和富有成就的批评家。福斯特著有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最慢长的旅程、霍华德别墅、印度之旅、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瑞斯等小说,1927年发表的小说面面观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小说理论,为二十世纪文学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他还提出“圆”和“扁”两种人物塑造类型,反映了作家创造人物类型的多样性,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和扁平两种人物模式的合理使用,即二者的使用应该达到和谐,通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和霍华德别墅为例,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并对其中的人物类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除此之外,福斯特对社会和道德主题提出了合理的探讨,进而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研究,他追求资产阶级自由风格和社会正义,反对狭隘、自私、势力的社会风气。在对待小说人物理论上采取了公正的态度,对以后的小说创作实践和小说批评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 小说面面观中体现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概论1.1 小说面面观中的扁平人物福斯特从分析英国及许多欧洲小说出发,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种性格,也就是“扁平”和“圆形”两种性格类型。“所谓扁平人物也就是十七世纪所谓的“气质类型”,有时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称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的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1】【1】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7页扁平人物的优势主要有“不论他们何时登场,都极易辨识被读者的情感之眼认出,视觉的眼睛只不过注意到一个特定名字的再次出现。第二大优势是他们事后很容易被读者牢记。他能一成不变的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因为他们决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更易,这使他们的回顾中具有一种令人舒心的特质,甚至使他们在创造他们的小说已经湮没无闻后仍被人牢记不忘。伊万哈灵顿中的伯爵夫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2】读者不记得伯爵夫人做过什么,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是能记得她的外形以及围绕着这个形象的那个公式,她是典型的扁平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原型人物匹敌的,而且喜剧性的扁平人物最能讨巧”。【3】【2】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8-59页【3】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62页【4】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65页【5】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7页认为“只有圆形人物堪当悲剧性表演的重任,不论表演的时间是长是短;扁平人物诉诸的是我们的幽默感和适度心,原型人物激发的则是我们拥有的所有其他情感”。【4】扁形人物大体有两个审美特征:人物个性单一,或趋向类型化;艺术描绘夸张成分较浓,或趋向漫画化。正因为这样,扁形人物的身上的特点是鲜明的,往往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或是语句来概括,比如,诸葛亮是理智的化身,关羽是智勇双全的化身,武大郎是外丑内美、心地善良的卑微小人物,等等。这类人物在作品中一出场极易被读者辨识,但使扁平人物性格趋于固定化、单一化,并贯穿作品的始终,在性格上没有任何变化,因而在表现力度上缺乏某种深度。但是这并不影响扁平人物在人物创作上的使用,福斯特并不刻意偏向圆形人物,对扁平人物采取合理公正的态度。 1.2 福斯特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人是复杂的,因而小说中更需要圆型人物。所谓圆型人物,是指那些有情感、有厚度、人物性格复杂丰满并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人物,具有独立和并非出自本愿的道德感。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伯特伦夫人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出场时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这也是福斯特判断人物是否是圆形人物的标准,“如果她不让我们感到意外,那么他就是扁的,假使能让我们感到意外但没有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出现,他就是扁的想冒充圆的。” 【5】 “圆形人物身上贴有理智、傲慢、情感、偏见的标签,但是他们绝不局限于这些品性限定的范围。” 【1】圆型人物绝不刻板枯燥,它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活泼的生命。“小说家可以单独地利用它,更经常的则是结合其他种类的人物,来成就其实现真实生活的抱负,并使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的其他方面和谐共处。” 【2】而性格的丰富性是圆型人物具有永久魅力的最主要原因。只有圆型人物才能表现出悲剧的意味。福斯特认为:“通过运用圆型人物(有时单独运用,更多的时候是跟其他的人物合用),小说家才能完成适应环境的任务,并且使人物与其他方面达到和谐一致。”【3】换句话说,小【1】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6页【2】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7页【3】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57页说家只有将“圆型”和“扁型”人物巧妙地组合,使他们相得益彰,才能生动地表现出现实生活环境里各种各样的人。福斯特所提出的关于圆型和扁型人物,尤其是对人物圆度的强调,反映了同时代作家在人物理论上的更深层次的探索,作家不再一味的满足于模式化、单一化的扁平人物,而尝试更为深刻、多层次、多侧面的塑造人物,谋求形象的丰满度和立体感,以表现生活的复杂性和真实感。圆形人物的变化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特质性,同时跟人物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冲突是有关系的,这种冲突在人物的思想、行动和内心产生了不同的演变。这种变化成为批判传统写作方法的依据,足见福斯特对人物圆型、扁型刻画的手法对后人产生的影响。2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福斯特的第一部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把一成不变的英国社会风气和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意大利生活作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讽刺英国的社会风俗。在这部小说中,英国的索斯顿小城和意大利的山城这两座城市,一个是英国中产阶级观念和中产阶级社会风气所束缚的死寂的象征,另一个则阳光明媚,人们热情奔放、直率粗犷。作品的主题是要在真切的、爱的召唤下,使英国中产阶级那颗“发育不良的心”重新得以生长,使得圆形和扁平人物的塑造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福斯特通过塑造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来揭示资产阶级“发育不良的心”。讴歌突破世俗偏见和传统道德的束缚的思想和行为,勇敢大胆的追求自然率真的生活。2.1 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中的扁平人物扁平人物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极易辨识,读者的眼睛只不过注意到一个特定名字的出现,能被读者的情感之眼认出,作品中赫里顿太太母女就是代表保守、冷漠、势力、偏见和狭隘的扁平人物,福斯特又指出扁平人物容易被读者记住,他们能以一成不变的印象的留在读者的记忆中,他们绝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更易,而各种不同的环境恰巧能凸显他们性格的这种固定模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故事开始时,赫里顿家年轻寡居的媳妇莉莉娅到意大利旅行,处于某种不可理解的冲动情绪嫁给了意大利小城牙医的儿子吉诺,这种行为充满了对英国中产阶级社会的反叛,狭隘、高傲、势力的赫里顿太太和她的女儿对莉莉娅下嫁给粗俗低贱的乡下人的行为表现彻底的反感,认为使她们蒙受了不可忍受的耻辱,更是对莉莉娅亡夫的不忠不敬,于是派菲利普到意大利阻止婚姻,但是这种阻止并没有达到效果。当莉莉娅死讯传来后,赫里顿太太怕被英国中产阶级嘲笑,便决心派菲利普姐弟和哈莉德小姐去意大利拯救带有英国血统的婴儿,即莉莉娅和基诺的孩子,同行的还有一位与菲利普一样“心灵发育不良”的卡罗琳。赫里顿太太母女两人被贴上了势力、高傲、狭隘的标签,并贯穿着小说的始终。哈莉德小姐也具有扁平人物所具备的静止的性格特征,她作为恪守索斯顿文化的虔诚修女,过着麻木不仁、自命清高的生活,被锁定在沉闷、自我的环境当中。她始终围绕着索斯顿观念生活,在故事发展中几乎没有变化,相反,意大利之行使她愈加心胸狭隘、势力、虚伪,仍然拒绝真诚的自然情感,性格固定化,正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的漫画人物一样,哈莉德小姐在小说中只是为表现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而设定。她在作品中是经久不衰,始终如一的,这也是扁平人物受到人们青睐的原因之一。2.2 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圆形人物理论2.2.1 圆形性格的多面性一部小说往往不是单纯的一种人物模式,而是扁平人物和原型人物两者结合的方式,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来表现意想不到的、复杂的事实。与在索斯顿不同的是,菲利普姐弟和卡罗琳小姐在意大利看到的是人们的热情,年轻人自由的吐露爱情,特别是看到基诺在照顾孩子时表现出来的怜爱与温柔的样子,他们在精神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并开始反省各自在世俗偏见束缚下的个性缺陷。这在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幕,在去意大利之前,菲利普姐弟和卡罗琳小姐没有从纯粹的精神层次审阅这个婴儿,而只是当做一个信条,一个他们需要维护和捍卫的信条,也就是英国中产阶级的虚荣心,而当他们看到基诺在给孩子洗澡时,手捧着婴儿那种神圣的样子时,他们觉得“婴儿不再代表任何信条,他是一个血肉之躯,浑身上下充满了生命”卡罗琳为之心动,在内心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无言的走过去帮助基诺给孩子洗澡,完全变了一个人,而此时福斯特笔下的圆形人物菲利普,精神上也渐渐向基诺靠拢,而卡罗琳也认为她不仅仅是在洗涮婴儿身上的污垢,而且也在洗去自己灵魂中的势力和偏见。是她从自己的行动中承认自己过去错误观念的表现。卡罗琳的转变,标志圆形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性。2.2.2 圆形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到意大利拯救婴儿的卡罗琳在返回英国的途中告诉菲利普自己爱上了基诺并决定与基诺生活在一起,这一点给读者很大的震撼,卡罗琳小姐从一开始代表英国中产阶级那种具有冷漠、偏见、保守特征的人物,到这一思想上的转变,说明了圆形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中菲利普与卡罗琳在思想上经历了斗争与矛盾的艰苦挣扎,摆脱了英国中产阶级道德和世俗偏见的束缚,灵魂得以净化,从而使他们的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使他们尘封已久的心田重新萌发了爱与怜悯,使他们的角色既有深度,又有厚度,且复杂丰满,并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从而可以看出圆形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2.2.3 圆形人物在性格上的突破与发展天使不敢涉足的的地方结尾,似乎这个婴儿的出身就注定了死亡,哈莉德用欺诈的手段带走了基诺的孩子,哈莉德的愚蠢是导致婴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当飞利浦这一圆形人物告诉基诺时,基诺情绪失控,菲利普成为基诺发泄情绪的对象,卡罗琳及时赶到救了飞利浦,这表现圆形人物在某一阶段承担悲剧性的角色,菲利普经历种种思想挣扎与斗争后,决定与沉闷、虚伪、偏见、狭隘的索斯顿文化决裂,从而使读者看到圆形人物性格上的发展性,即与赫里顿母女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观念的彻底决裂,菲利普决定走出伦敦,去寻找新的生活。菲利普在思想上得以解脱。3 分析霍华德庄园中所体现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3.1 玛格丽特和亨利所体现出的扁平人物特质在论述人物时,福斯特通过人生的五大事件:出身、睡眠、饮食、爱情和死亡,对生活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考量和比较,来凸显小说人物的特性。首先小说人物具有真实性,因为与历史人物相比较小说人物更具有真实的特性。作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要对小说人物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塑造出令人信服的人物。其次小说人物具有自身叛逆的一面,虽然小说人物是根据作者的意愿创作而来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不能随意的发展。因此小说家要按照一定的约束对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根据不同客观和主观情况变换叙事观点,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并鼓励读者继续看下去。 “扁平人物”是根据一种简单的意念或是特性创造出来的,他们具有固定的性格特征;在小说中不发生任何变化,在作品中保持一贯的作风。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一书中,表现的人物更多层面上属于扁平人物。这在某种方面来说应和了他的小说理论,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尽管在某一时刻、某一点偏离了扁平人物的所表现的特性,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摆脱被贴上标签的命运。玛格丽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形象贯穿着小说的始终,作品一开始就将玛格丽特塑造成一个睿智、富有洞察力、理智、自控力强的人。给读者的印象都是理性的,因而我们在对她进行性格分析时就很容易辨识,因为她身上贴有明显的标签。玛格丽特自身所具备的理智和镇定在小说人物出场时如何化解她的妹妹海伦和弟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个重要的显示是在对待亨利的态度上,刚开始读者可能会怀疑玛格丽特为什么接受了亨利的求婚?更不可理解的是她尽然忽略亨利的种种不足而步入婚礼的殿堂,如果说女人想要的只是两样东西,那就是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那么从玛格丽特答应求婚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是在深层次上分析会看到是她的理性所驱使的,在接受亨利结婚之前;玛格丽特经历了内心和精神上的煎熬,她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亨利的内心世界。对亨利和他们整个家族所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也认识的相当清楚,能够认识到亨利和他的整个家族所具备的优点和缺点,也对自身进行了内心的剖析,认识到他们在性格上可以互补的状态,婚姻似乎在这种互补的状态下达到和谐,而这种和谐表现在性格和精神上的和谐,可以看出玛格丽特与亨利的结合并不是出于单纯的情感冲动,而是对建立在互补基础上的婚姻的一种理性分析。婚后得知亨利有一位情妇时,玛格丽特虽然收到了猛烈地震惊,但是理智战胜了情绪,在行动上仍然表现得很镇定,对待婚姻和婚姻的突发巨变时理性起着主导作用。亨利也是一位具有扁平特质的人物,福斯特给他贴上了物质、自私、大男子主义的标签;这类性格特征贯穿着作品的始终,这是构成了他性格的主线。小说开始海伦写给玛格丽特的信中可以得知亨利的大男子主义、高傲和自私的性格特征,通过简单的语句亨利的形象已经清晰的展示在读者的视野当中。而之后当亨利发现了威尔克斯太太的遗嘱时,亨利不再对妻子的死亡表示伤痛;把妻子将一部分财产分配给别人的善举看成了背叛,并将遗嘱隐藏起来。而且对于伦纳德巴斯特的不幸遭遇没有表示丝毫的同情,而是以“物竞天择”的理论来掩饰内心深处的不安,威尔科斯家的大儿子查尔斯为了所谓的维护传统而杀死巴斯特,在这件事情上,亨利没有表示任何的责备之意。将巴斯特的死亡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见亨利的自以为是和自私贯穿着作品的始终。他始终没有摆脱性格上贴有的标签。霍华德庄园中扁平人物占据着主导地位,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强调扁平人物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并且很赞同狄更斯的小说,认为狄更斯的小说人物基本上都是扁平人物,但却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比现实更能反映现实,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人物创造模式有其特殊性,玛格丽特的理性与其妹妹海伦的感性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二元对立,而这种性格对立承载了作者在意义上的深入,从而更清楚的表达作者的意念。3.2 霍华德庄园中的圆型人物理论分析福斯特并没有给圆形人物明确的定义。根据“扁平人物”我们可以推测出“圆形人物”是那些具有复杂矛盾性格的人物,他们在小说情节中的性格呈现多变性,他们之间的不协调反而使人显得比道格拉斯先生所描绘的更为真实”,【1】 【1】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64页64页在霍华德庄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具有圆形人物特点的人物是玛格丽特,这一点与玛格丽特身上具备的扁平人物的特质并不构成冲突。福斯特在评论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时,极力赞扬简奥斯汀塑造人物的方法,那部作品中的波特兰夫人,“曾被一句简单的话被扩为圆形人物,但反过来又变成扁平人物,奥斯汀多么了不起啊”【2】 【1】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65页我们在霍华德庄园中也能看到这种情形:一个扁平人物被客观的环境变化或是简单的话语和事件塑造成圆形人物。从玛格丽特在对待亨利的态度上来看,对待婚姻和婚姻的突变等一系列问题上;玛格丽特一直采取退让的态度,这种顺从几乎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在对待房屋问题上,玛格丽特一直想要自己的房间,这点要求几乎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面对亨利在没有与自己商量的情况下将房子租出去这一事件上,她还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并且在得知亨利有情妇的情况下,她并没有对亨利进行指责或者是抱怨,可以看出这种顺从的态度在她身上达到了极致。读者可以体会出玛格丽特对亨利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顺从和更多的宠爱。因而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总结出玛格丽特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单一的。为了避免作品的人物的单一性,福斯特将玛格丽特的形象发生了转变。玛格丽特长期以来那种被压制的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她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对亨利那种在自己和海伦之间摇摆不定的态度加以斥责,指出亨利在某种程度上的道德缺失。在理性分析之后决定与亨利分开,使得人物有了突破。读者体会到玛格丽特一贯的顺从性格有了新的转机,无疑对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增添了新鲜感,使玛格丽特这一扁平人物巧妙地转变为圆形人物。福斯特重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交替使用和相互之间的平衡,曾能避免人物塑造的单一刻板、枯燥无味,从而使小说人物的刻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又不缺个性和多样化。霍华德庄园成功的表现了这一人物理论。概言之,福斯特对这两类人物的整体态度是:尽管“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高于“扁平人物”,但是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对已不复杂的小说而言,福斯特达到了不偏重于任何一种人物类型的效果,他还认为两种人物类型可以交替使用,在塑造小说人物时两种人物的交替使用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效果。 4 对福斯特小说人物的总体分析小说创作题材源自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环境,小说的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又不能是单调的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小说是一门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融合的产物。小说作为独立存在的有机体,它的存在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性。福斯特认为,小说是一种高于现实,并且高于历史的艺术形式,它独立于现实而存在,是一个整体。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只有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语言、动作、神态)来相互了解,而这种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可能在短暂时间内对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行全面的细致入微的了解,甚至可以说彼此处于陌生的状态,但是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有着很大的权力,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主宰其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人物可以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读者的视野当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宰着人物的命运,并且能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小说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人物,他所要表现的人物就能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但可以分析出小说人物的外在品质还可以对其精神以及性格上进行分析,完成更深意义上的了解,他们的内在和外在生活都得到了揭示,所以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小说人物则更加确定。小说家在现实生活中极力的寻找能激发创作动机的现实因素,几乎进入到一种理智与癫狂的状态,就在这种状态下努力的塑造人物,使得小说中人物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高于现实的艺术形式。福斯特提出,小说中的人物实现真实的先决条件就是作者能够做到“完全了解人物”,使读者能够从小说中得到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现实。福斯特提出大多数小说中的人物不能随意发展,他们一定要达到相互制约的状态,就在这种相互制约的状态下达到相互之间的和谐,这也反映了福斯特关于圆形与扁平人物的态度,作家在进行人物创作时并不是完全没有制约,人物是作家根据创作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小说中的人物一定要按照创作者的需求来创作,同时他又不否认人物又是独立存在的,如果作家随意的毫不限制的进行人物创作,小说中的人物就会失去某种深度,但是作家如果对人物施加诸多限制,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就会倾向于单调,死板,缺乏活力,所以,进行小说人物创作时要避免任务的随意发展,以保持和谐的状态。扁形人物是人物单一性向“类”靠拢,也是个性化与类型化结合的产物。扁平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完全没有性格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相区别。而有些扁平人物也可以说是典型人物类型中的一种,他们具有突出的单一性性格特征,比如果戈里死灵魂中的波留希金,作家用讽刺的笔触,将泼留希金的贪婪刻画的极其生动,通过主人公的刻画能让读者得知这种贪婪住在下的灵魂是多么的恐怖,甚至达到了人性丧失的地步。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尔巴贡等,虽然作家们在展示这类吝啬鬼时采取的方式各有不同,他们的贪婪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甚至在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却始终处是静止的,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变化,这也是他们各自的性格所决定的。从他们各自不变的性格特征可以得知他们是扁平人物,而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他们无疑是吝啬鬼的典型。福斯特早已认识到在一部作品中扁平人物的不可缺少性,并给予客观的肯定“一部复杂的作品需要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出入其间”67页【1】,【1】引自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1 第67页 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虽然多为扁平人物,但是他们具有存在的价值,对他们在艺术和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并不造成影响。狄更斯笔下的人物虽然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来概括,但不失深度,甚至可以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同时福斯特也提出扁平人物是无法与圆形人物是无法匹敌的。 与扁平人物相比较,圆形人物是由多种性格元素组成的人物形象,性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呈动态变化。在艺术上要求相对比较高,塑造也比较困难。圆形人物性格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的考验、主观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因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现实性比较鲜明。这也决定了圆形人物所体现的思想认识价值也比较高。有些圆形人物承担着探索精神世界的使命,对人物的意识与潜意识感性与理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所体现出的种种矛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福斯特在小说创作中倾向于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混合使用,并认为至于两者的混合使用,小说才能够在艺术上达到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效果。在对待两种小说人物模式的态度上,福斯特对扁平人物采取了客观公正的态度,他指出这类人物模式所具有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它具有的不可避免的缺陷,福斯特不偏重于任何一种人物模式,并认为两种人物类型可以交替使用,对以后的小说创作实践和小说批评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参考文献1小说面面观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12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3霍华兹别墅福斯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4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评论阮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英国小说批评史殷企平 高奋 童燕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现代英国小说史侯维瑞 上海译林出版社7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 上海译林出版社8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主义于文杰 重庆出版社9英国小说名家名著评析高继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0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福斯特小说人物理论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