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三合同段路基施工方案3.doc

    • 资源ID:2854573       资源大小:374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合同段路基施工方案3.doc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路基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中水路桥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林芝段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1 综合编制说明11.1 编制原则11.2 编制依据11.3 编制范围22 工程慨况22.1 工程简介22.2 主要技术指标22.3 主要工程量32.4 地理条件43 施工进度计划44 施工布置54.1 施工组织机构54.2 风水电布置54.3 施工便道54.3 施工面划分65 总体施工方法75.1 清表75.2 路基开挖95.3 路基填筑175.4 特殊路基处理125.5 路基防护265.6路基排水325.7 取土、弃土场355.8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355.9 路基施工试验检测396 质量保证措施416.1 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416.2 质量检验程序图416.3工程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及检验办法416.4 分项工程报验程序427安全保证措施427.1 路基施工安全措施427.2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427.3 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427.4 施工用电安全预防控制措施438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39 夏季施工保证措施4410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511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4612 农忙季节保证措施4613 资源配置4713.1 施工人员配置计划4713.2 施工材料配置计划4713.3 施工机械配置计划48路基施工方案1 综合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合同条款以及监理工程师下达的施工期限,保质保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四新成果的原则,加强科技剖析和技术攻关,搞好质量控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积极响应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提出的有关要求,替业主分忧解难,主动为业主服务。同时,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指令,尊重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原则,加强与相邻合同段段施工配合,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合同段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1.2 编制依据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纸;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GB/T19001-2000)。1.3 编制范围主要针对本合同段K4264+800K4296+343.467段的路基开挖、路基填筑、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环保工程等。2 工程慨况2.1 工程简介本合同段为国道G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全线里程总长度为31.651m,起讫桩号K4264+800K4296+343.467,公路设计等级为I级,路基为双向4车道,其中整体式路基宽度21.5m,路基组成形式为: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内侧路缘带+2×3.75m行车道+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一般路段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3%,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标高,除特殊设计外,一般填方平台宽度2m;填方护坡道宽度2m;挖方碎落台宽度2m,挖方平台宽度取2m,所有平台均设置3%向外的横向坡度。主线路用地范围:填方路段排水沟外1m为公路范围,挖方路段以坡顶外2m或坡顶截水沟外1m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上部构造垂直投影外1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范围,全线路基施工充分采用机械化,发挥施工专业化,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实现挖、装、运、卸、平、压、测循环作业,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2.2 主要技术指标本合同段路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主要技术指标表表2-1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值采用值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2设计速度80km/h3路基宽度整体式21.5m4最小平曲线半径一般值:400m 极限值:250m800m5最大纵坡5%3.4%6设计汽车载荷公路-I级7地震基本烈度7度8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1002.3 主要工程量本合同段路基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2-2。主要工程量表2-2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清表11028972砍树棵1958913种草365310.94A式(60×80cm)m83745现浇C20混凝土边沟m18516A式梯形排水沟(150×50cm)m14798.67B式梯形排水沟(100×50cm)m8928C式浅碟形排水沟180×30cmm854.69A式平台截水沟(40×40cm)m142810A式山坡截水沟(50×50cm)m410311挖土方m³1154487.5512挖石方m³5833213清淤m³856314填土方m³6935856.615填石方m³62512.416填砾石垫层m³23834.117填参4%水泥改良砾石土m³4158622M10浆砌片石m³153024.324C15片石砼m³175443.5726C20砼m³247227C25砼m³148296.728C30砼m³1499.330C40砼m³14435HPB235钢筋t14.436HBB335钢筋t436.940碎、砾石渗沟(500×800)m10817.541渗沟40*40cmm7842重锤夯实2472043钢塑土工格栅1290044铅丝石笼m³88402.4 地理条件 地质条件路线区属尼洋河中下游的宽谷地貌,合股宽24km,路线基本沿尼洋河两岸布置,大部分路段处于河流一、二级阶地,分部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的砂砾、圆砾、卵砾石土,沿岸山体露出长花岗岩。线区地形平坦,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气象条件林芝地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复杂多样,有“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气温垂直变化特征明显,年无霜期156天,年日照时数2016小时,昼夜温差大于10。多年平均气温8.3,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5.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0.4,极端最高气温26.9;极端最低气温-19.7。多年平均降水量640.1mm,年最大降水量808.3mm(1996年),日最大降水量45.2mm(1995年),小时最大降水量16.5mm(1990年),每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6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359.6mm;空气相对湿度64%,区内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坍)塌、积雪等。 水文条件本标段水系为雅鲁藏布江水系,沿线地区地表水十分丰富,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河沟流量随季节变化大,洪水期与枯水期的流量相差悬殊。路线主要沿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尼洋河布置,河流不通航。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果拉冰川湖,由西向东流经工布江达县和林芝县,于林芝县的格则村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286公里,落差2080米,平均坡降达7.27%,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流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50m³/s。 地震情况本合同段范围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3 施工进度计划本合同段路基工程计划于2013年11月01日开工,2014年8月01日完工,总工期243天,其中: 路基开挖:2013年11月01日至2014年04月26日; 路基填筑:2013年1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6日; 路基挡土墙:2013年11月25日至2014年04月30日; 边坡防护:2013年11月01日至2014年05月16日; 附属工程: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08月01日。4 施工布置4.1 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施工段实行项目法管理,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项目经理部划分三个层次进行施工全过程受控,三个层次分别为:领导决策层、项目管理层、施工作业层,其中领导决策层设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二名,总工程师一名,安全总监一名。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本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工期、安全等全方位监督与管理,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经理部下辖三个分部和三个路基施工队:分部负责施工队伍在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工期、安全等全方位监督与管理,现场组织施工。施工组织机构见图4-1。4.2 风水电布置 施工用风本合同段施工用风主要为石方开挖用风,供风设备采用一台6m³空压机并用PE管接引至施工作业面,可满足施工用风。 施工用水采用潜水泵从尼洋河就近抽取,可满足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主线变压器就近利用配电柜接引至施工场地,可满足施工要求。当主线路施工用电线路停电时,采用移动式50Kw柴油发电机供电。4.3 施工便道利用国道G318为主干道及地方村道和机耕路作为进场道路,且维护和保养好地方道路确保雨雪天气道路通畅。为了能满足施工需要本项目决定利用沿线路方向在修筑道路一侧路基红线外侧修筑施工便道,对于有条件地段可利用现有村道和机耕路拓宽作为施工便道,道路路面宽度4.5m,每200m设置一处汇车区,汇车区长度30m,汇车区路面总宽度7.5m,路面采用15cm泥结碎石路面。临时便道路面做4%的横向排水坡,路面两侧排水系统利用原有路面的排水系统。新修筑便道在远离路基一侧用砼浇筑尺寸为30×30cm的砼排水沟,以防下雨时,雨水进入到路基施工区影响路基施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技术质量部计划合同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测量队实验室一分部二分部三分部路基施工队路基施工队路基施工队领导决策层项目管理层施工作业层图4-1 施工组织机构4.3 施工面划分由于本合同段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为提升及加快本工程施工进度,设置3个分部同时施工,并加大机械化施工力度,以最优的施工方案、合理的施工组织、快节奏的工作效率,快速、优质、安全完成本工程的施工,确保业主满意,各分部施工面划分如下: 一分部主要承担的施工任务为K4264+800K4279 + 490段路基开挖、路基填筑、边坡防护及附属工程等施工。 二分部主要承担的施工任务为K4279+490K4286+ 563.5段路基开挖、路基填筑、边坡防护及附属工程等施工。 三分部主要承担的施工任务为K4286+563.500K4296+343.543段路基开挖、路基填筑、边坡防护及附属工程等施工。5 总体施工方法5.1 清表路基工程施工前,采用人工配合CAT320型挖掘机清除路基施工范围内的耕植土、树根、杂草、垃圾、有机物残渣等,清表厚度为30cm;清表后的可利用土石方、耕植土、腐殖土分类堆存,可利用土石方作为路基填筑利用,耕植土作为路基边坡绿化利用,腐殖土作为复垦土利用;杂草、树根、垃圾、有机物残渣等采用25t自卸车拉运至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埋填。路基施工场地清理完成后,进行填前碾压夯实,压实度为93%,清表主要内容有砍树挖根、耕地前夯(压)实等,具体数量见下表5-1。 砍树挖根工程量见表5-1。砍树挖根数量表表5-1序号桩号(范围)地理位置除草()砍灌木林树直径10cm()砍树挖根树直径10cm(棵)备注1K4265+250-K4267+580林芝县百巴村49362K4265+250-K4267+580林芝县强噶村30032169783K4267+580-K4270+320林芝县连别村43442049109744K4270+320-K4273+450林芝县大坝村3797315711158855K4273+450-K4277+901林芝县扎堆村19986460936K4277+901-K4280+620林芝县百巴乡百巴镇3895940250219027K4280+620-K4282+290林芝县百巴乡色贡村351758K4282+290-K4287+300林芝县百巴乡伍巴村975817338148079K4287+300-K4290+100林芝县百巴乡折巴村241041148710K4290+100-K4296+000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开朗村899794758934960合计231031182216178022 耕地前夯(压)实工程量见表5-2。耕地前夯(压)实数量表表5-2序号桩号清除耕植土厚度(m)清除植土数量(m³)夯实面积()回填土方数量(压实方)(m³)清表回填增运量(m³·100m)备注1K4264+800K4295+003.50.3283598872532235696942773主线2K4273+820K4274+8400.320521684042052182085含百巴服务区3K4279+490K4280+6200.32033367678百巴互通4K4293+210K4294+1140.36453.98214986453.9825798秀巴停车区 施工方法路基施工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的水流入线内,并将线路内的地表水、雨水、地下渗水及时排出线外,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及土体稳定。 施工顺序 由测量队对路基原始地面进行复测,撒白灰标记路基清表施工范围,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开始清表。 草皮、树木及树墩、树根和表土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挖掘机进行清除。 清表后的腐殖土、树根、垃圾、有机物残渣等用25t自卸车运输至指定弃土场进行埋填。 清表后路基基底用25t压路机碾压夯实,压实度为93%。 注意事项 清表前,对地面高程及建筑物和设计尺寸进行核实。 清表时,将可利用土石方、耕植土、腐殖土分类堆存,并加强养护,以利于后续项目施工的利用。 机械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严禁站在机械旋转工作半径内和车辆行车道上。 土方运输时,应做好G318国道的环保和道路维护。 拆除、防护沿线设施及建筑物施工区域旧路面、旧设施、建筑物等利用大型机械破除,由2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弃料场堆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拆除旧路面时,必须先完成改路工程,确保车辆的交通畅通。5.2 路基开挖本合同段路基挖方主要包括原地面以下路堑段及路面和路床段的开挖,土方开挖方量为80.39万方(不含其他零星项目土方开挖),石方开挖方量为5.75万方,挖方量较大,施工前,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合理采取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为本工程的重点,主要工程量见表5-3。土石方开挖主要工程量表表5-3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土方开挖m³803916.32石方开挖m³57511.3 施工方法选用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法,土方开挖分段自上而下进行,逐层顺坡开挖法,用挖掘机沿纵向顺坡取土,25t自卸车运至填方路段或弃土场,开挖接近路床顶面时,鉴别土质分析,然后按路床设计断面并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测量放样,开挖整修并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框图5-1。施工组织技术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开工报告施工测量放样机械挖除土方整平碾压处理测量复测报工程师签认挖除土方到指定地点框图5-1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石方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法,大面浅孔微差松动爆破法。软石采用大型推土机或挖掘机配合施工,坚石或次坚石采用控制爆破方法进行石方爆破施工,边坡采用光面或震动预裂爆破开挖方法施工。造孔设备选用YT-28型手风钻,炸药采用乳化炸药。开挖石方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施工机械配备以及开挖深度和岩石破碎情况,决定采取相应的爆破施工方法。 石方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框图5-2。爆破设计上报审批施工准备孔位布置造孔清孔、孔深检测装药封堵网络连接覆盖防护起爆检查(哑炮处理)装渣下一循环警戒封锁警戒区调整装药量框图5-2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顺序 施工前按施工图放设中线,复测横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先做出路堑顶截水沟及路基防护设施,为挖土方施工做好准备。 在挖方边坡顶处15m范围内,对陷穴、凹地、裂隙等进行回填,并夯实整平,保证边坡的稳定。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为主,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修整边坡,对不便于机械施工的并行地段,采用人力施工,严禁掏洞取土。 根据土方调配和施工顺序,按图纸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分层全断面开挖。当开挖深度小于4m路段采用单层纵向全断面开挖法开挖,开挖深度较大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法。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机压实,检查压实度。 施工方法及步骤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层分段自上而下开挖,然后进行修边和清底。 开挖坡度按设计要求放坡,若在施工中仍不能确保稳定,则跟设计方面联系,更改开挖方案。 采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进行开挖,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出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土石方运输采用25t自卸汽车运输,挖掘机开挖同时配合装车。 石质路堑开挖应采取“三逐级”施工,即“逐级开挖、逐级整修、逐级防护”的施工方法,对自上而下的每一级已开挖到位的边坡,应及时清除危岩和松石;对以开挖到位、已清理危石和松石的边坡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及时防护施工,以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施工注意事项 所有挖方作业均应符合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有关规定,挖方作业时应保持边坡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扰。 道路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路基排水畅通,严防排水不畅,造成工程损坏。 路基施工时应注意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线、缆线、文物等其他结构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且应暂停施工作业,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情况,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施工前切实做好地表排水工程,排出的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农田。 路堑坡脚是应力集中部位,为减少对其扰动,刷坡必须自上而下按图纸设计坡率,发现坡面渗水时应立即停止刷坡,在渗水部位设置仰斜式排水管进行疏导,并加强对边坡的检测。 路堑边坡必须边开挖,边支护,只有完成上一级边坡的支护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边坡的开挖。 暴雨时土质边坡必须采用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并尽早施工路堑顶部截水沟,整平夯实堑顶坡面,严禁雨水侵入坡体或破坏坡面。对危及路基安全的冲沟应及时回填夯实。 施工过程应加强巡视监测,发现路堑顶开裂或坡体移动等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以保障施工安全。5.3 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区内主要的不良地质及特殊路基有软土,分布在河谷局部低洼湿地,规模及厚度都较小,针对不同的情况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主要特殊路基处理有软土路基处理、低填浅挖路基处理、挖填交界处理、桥头路基处理。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软土路基处理采用清淤换填处理,对于小范围的软土或软土层厚小于3.5m的浅层软土,采用清淤换填卵砾石土处理,清淤设备选用CAT320挖掘机,淤泥运输选用25t自卸汽车。回填料采用沿线河道卵砾石土,局部困难路段可采用弱风化开山硬质石渣,填筑要求、指标同路堤填筑要求;在换填底部60cm优先采用附近路基开挖的石渣填筑。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有泉水出露时,在路基两侧开挖集水槽,底部比清淤底部至少低1m,保证碾压时的干燥。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方法低填浅挖路基、路床段遇强风化软基岩路段超挖40cm,全风化和土质路段超挖80cm,开挖回填料采用沿线河道卵砾石土,路床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要求卵砾石土中卵砾石含量大于65%,级配一般至良好,对软质石渣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作粉碎性碾压,施工前先完成实验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参数,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路床顶部弯沉值按不大于0.01mm控制,当H1.5m时,确保路床80cm范围内的填料为卵砾石土,压实度96%,当H1.5m时,对一般路段地面清表后填筑40cm卵砾石土以隔断毛细水,路床填筑符合要求的填料,路床顶面压实度96%,基底压实度应93%,对于一般路基清除表土30cm,填筑碾压采用18t以上压路机碾压至无轮迹,压实度不低于93%。 填挖交界处理方法 挖方半幅应在路槽下挖超80cm后再以优质填料回填;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应在槽底部作超挖处理,超挖长度不小于10m,厚度为0.81.5m,回填采用优质填料,沿填挖交界开挖台阶处每台阶进行一次重锤夯实,夯实长度8m,以减少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 当填方高度大于5m或处于陡坎时,在路面底80cm下连续铺设两层钢筋土工格栅,间距为100cm填方一侧覆盖层厚度小于1m时,清表至基岩。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当纵向长度10m范围内高差大于5m时,除作上述处理外,还应作钢筋处理即铺设两层钢筋土工格栅。介于以上情况时,每处台阶均需重锤夯实处理,沿台阶方向处理宽度8m。要求:加设的土工格栅应有效地锚固在原状土样中,地锚孔采用干作业成孔,内注M30水泥砂浆,通过格栅孔插入钢筋形成地锚,钢筋采用25钢筋弯制而成并作防锈处理,地锚孔沿路线纵向每50cm设一处。土工格栅采用钢塑土工格栅,幅宽4m,极限抗拉强度,纵向80KN/m,横向50KN/m,极限延伸率3%;纵向填挖交界处横向渗沟反开挖施工,渗沟纵坡同路基横坡,出口端头50cm用片石加固;每幅土工格栅相接部位重叠复压0.3m,并用“U”形钉固定。 桥头路基处理方法为防止桥头跳车,桥台连接处设置过度段,台背回填底基设置宽度为3m,台顶宽度设置为2H+3m,台背回填料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卵砾石土,台背回填处顺路基方向开挖台阶,台阶设置宽度为2m,并分层夯实,单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桥台的台背回填每层压实度不小于96%,采用小型机具压实。 特殊路基处理重锤夯实方法 适用范围重锤夯实是强夯的一种,基本差不多,夯能不同。夯击能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加固机理就不同。重锤夯实是对浅层土加固,属于压实机理;而强夯法是对深层土加固,主要是动力固结、动力密实机理。 重锤夯实设计要求 重夯夯锤形状采用圆台型,用C20钢筋混凝土制作,底部设置钢底板以降低重心,重锤重量不宜小于2t,落距控制在510之间,夯击次数为3遍,每遍每点56击,第一遍宜按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第二遍宜在第一遍的空隙点夯击,最后两遍应一夯搭半夯。当基地底面标高不一致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击。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20mm时,可以停止夯击。 重夯施工参数通过试夯确定,并采取实验段进行实验,待各项指标和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后,上报批准方可正式施工。 夯前应检查基坑(槽)中的土的含水量,按照试夯结果决定是否加水。如需加水,应待水全部浸入水中,一昼夜后方可夯击。若土的表面含水量过大,夯击成软塑状态时,可采用铺撒吸水材料(生石灰、干土)换土或其它有效处理措施。 在基坑的周边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向坑内灌水,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冬季施工还应采取防冻措施。 本标段重锤夯实面积24720,主要工程量见表5-6。挖填交界重锤夯实工程量表表5-4序号桩号夯实面积()长度(m)平均宽度(m)1K4267+385K4267+45031206521.52K4269+200K4269+400800020021.53K4269+780K4270+070928029021.54K4272+520K4272+55014403021.55K4275+710K4275+77028806021.5 重锤夯实施工工艺流程见框图5-5。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确定工艺参数设备就位测量锤顶高程夯锤起吊夯压实完毕换夯点图5-3 重锤夯实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平整地表,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施工作业区周边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 施工前,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重锤夯实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重锤夯实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标出重锤夯实的范围,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筑物、管线和电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由于重锤夯实施工造成损坏。 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应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其他措施予以平整,对于坑穴等回填夯实,且应防止基底积水。在设计排水沟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在施工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有碍于重锤夯实的物品。 对施工范围内原状土进行取样,做含水量及标准击实试验,上报请示批准。 技术要求 夯实范围内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柱状图及物理力学指标勘察。 根据施工图标示高程及预计夯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变形量,确定夯前地面高程。 重锤夯实采用履带式重锤夯实机重锤,夯实的锤重、锤底直径、落距和夯击遍数需要通过现场试夯来确定。 按施工图要求确定单点最佳夯实能量,在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一般取49个夯点),对比夯前夯后的测试数据,确定各项技术参数。 地基表面需要满夯加固时,夯点布置应满足搭接面积不小于1/4。 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对处理范围进行重锤夯实施工后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时,表层的松土应重新刮平及压实。 施工过程 夯实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完成一次夯击。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按从外向内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换夯点,重复步骤至,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检测 重锤夯实最后2遍的夯沉量小于20mm。 夯实面下3m深度范围内动力触探试验。若夯实面下位于基床底层范围内时压实系数与地基系数应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检查数量 重锤夯实达到设计规定的遍数后,每5000不少于3个检测点,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一点,左右距路基边缘1m处。若未能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夯实,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重锤夯实施工允许偏差应按下表5-7要求控制。重锤夯实施工允许偏差控制表表5-5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高程±50mm2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3宽度不小于设计值4横坡±0.5%5平整度填土50mm,填石100mm 施工要求 重锤夯实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后方可重锤夯实。 重锤夯实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重锤夯实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重锤夯实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既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重锤夯实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重锤夯实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重锤夯实后,再施工桥台、涵洞。 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 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重锤夯实时,可先进行地基范围的重锤夯实后,再施工桥台、涵洞。 干燥天气进行重锤夯实时宜洒水降尘。 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重锤夯实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5.4 路基填筑 填筑设计总体要求 路堤边坡:当路堤边坡高度H8m时,路基边坡形式采用直线形一坡到底,边坡坡率采用1:1.5;当路堤边坡高度20mH8m时,路基边坡形式采用折线形,上部8m边坡采用1:1.5坡率;8m以下边坡采用1:1.75坡率。 路堑边坡:土质及全风化岩石地段的路堑边坡为1:0.751:1,强风化至弱风化的硬质岩石,没有对路堑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构面、构造面,路堑边坡率为1:0.51:0.75,对于顺层边坡,边坡坡率同岩层倾角保持一致,强风化弱风化的软质沿路段尽量放缓边坡,坡率按1:0.751:1设置,挖方路堑边坡高度每8m一级,每级设2m宽的平台。 临河路堤:以“设计水位+浪高+0.5m安全高度”为控制线,控制线以下范围内填水稳性好的碎石土,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全重70%的土石混和土,控制线以下路基边坡采用M10浆砌石铺砌防护,对于有冲刷的路段,使用片石混凝土基础护坡,对于冲刷较深的路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护坡,受河水冲刷或因河流时路基边坡受到限制时,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挡墙加护坦防护。 路堤填料:本合同段路堤填料主要为路基开挖土方和取土场取土等,施工前应先进行试验段的铺设,以确保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翻拌次数等参数,以便指导施工。 路床填料:本区路床以卵砾石土为主,次为砂土,填料均满足路用填料要求,对硬岩石应尽量利用,作为路基填料,对全中风化软质岩石渣可用于路基填筑,但需用50T以上压路机进行粉碎性碾压,不足部分采用借方填筑,借方以卵砾石土和砂土为主。 低填浅挖路基:对于路堤高度H2.2m的低填路基,视路堤高度超挖,开挖后原地面压实要求不低于94%,并保证路床范围回填透水性好的碎石;对于零填土路基,先清表后,在超挖至路床顶面以下80cm,并按路基施工规范要求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对于土质及全风化岩石路段,为确保路床的压实度达到96%,对路床范围内的土层及全风化岩层进行超挖、回填压实处理,若土质不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需进行改良或换填,在超挖之前,应完成对坡面的防护加固工程。 半填半挖及填挖交界处路基:横向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高度大于5m或处于陡坎时,横向开挖台阶,台阶宽度按照不小于2m控制,当挖方断面宽度0.5B(B为路基宽度)时,超挖至路基半宽,当挖方断面宽度0.5B时,超挖至全宽;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当10m范围内填挖高差大于5m时,在路槽地段作超挖回填处理,超挖回填长度不小于10m,同时在地下水发育的路段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排水渗沟,超挖部分采用级配较好的卵砾石土、碎石土、硬质石渣等透水性材料为宜。由于填挖交界处是压实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要求所有填挖交界处,在开挖每层台阶必须进行重锤排夯处理,沿台阶方向横向宽度不小于8m,夯实遍数3遍,夯击能不低于500KN·m,沉降差控制在2mm以内。 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见表5-4。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表5-6序号路基部位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CBR值(%)压实(%)填料最大粒径(cm)备注1上路床030896102下路床3080596103上路堤80150494154下路堤150以下393155零填及挖方080896106清表原地压实93注: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主要工程量本合同段路基填料采用路基挖方和指定取土场取土进行填筑,路基填筑工程量见下表5-5。路基填筑主要工程量表表5-7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m³)备注1填土方m³3347263.72填石方m³62512.43借土方m³3600624.1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合同段路基施工方案3.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