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ppt

    • 资源ID:2842246       资源大小:13.06M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ppt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赵法锁,内 容 提 要,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1.引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陕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7.18”、“7.23”强降雨重大考验,全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引言,1.引言,主要问题与面临形势,1.引言,主要问题与面临形势,1.引言,主要问题与面临形势,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关系密切,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的雨季及陕北初春融冻时节,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的发生则滞后于地下资源的开采;空间上,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平原区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缓变性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危害最为严重。,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全省主要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陕西省滑坡的分布特征,西安市滑坡的分布特征,西安市滑坡主要分布在南部秦岭骊山山前和山区、东南部的黄土台塬边缘地段,即长安区、蓝田县、灞桥区、临潼区、周至县、户县等区县的局部地段。据调查和统计,有影响的滑坡灾害点共有300处,分别是:长安区44处、蓝田县67处、灞桥区12处、临潼区42处、周至县109处、户县26处。按坡体物质可分为:黄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基岩滑坡。黄土滑坡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黄土台塬边缘;堆积层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秦岭山前和东部骊山山前坡地;基岩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秦岭山区和东部骊山山区的局部地段。,(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滑坡类型统计表,(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地质灾害区域分布特征统计表,(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滑动区域,堆积区域,厂房,2011年 9.17灞桥滑坡灾害共造成32人死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绪论,1984.12.2发生的蒋刘滑坡致使20人死亡,20重伤,财产损失无法估量。,泾河,蒋刘滑坡,蒋刘滑坡群,蒋刘滑坡,灌溉诱发多期性危害性大,逐渐减弱造成严重土地资源损失,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泾河,户县牛角沟滑坡,延安市滑坡的分布特征,滑坡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延河流域,南部汾川河流域仅有零星分布。滑坡的分布与沟谷发育程度密切相关,老河谷经长时期河流冲刷侵蚀,多数地段侵蚀基准面已下切进入基岩,河谷两侧斜坡已趋向稳定,目前自然条件下很少有滑坡发生;而在延河支流,特别是支流上游的冲沟和干沟两侧,沟谷形态多呈“V”字型,由于季节性流水的切割侵蚀,加大了沟谷两侧黄土斜坡的天然坡度和临空面,成为黄土滑坡形成和分布的有利地段。滑坡按滑面发育位置主要可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等类型。,(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滑坡类型统计表,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1)滑坡,延安宝塔山存在多处山体滑坡、滑塌和危险坡体,山上的宝塔已倾斜了365毫米,如不治理,若干年后,陕西极有可能失去这一标志性的景观建筑。目前一期治理工程已经竣工。,1号滑塌,2号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1)滑坡,吴起县大路沟滑坡于2007年6月出现变形破坏迹象滑坡规模巨大,约1160万方,目前处于整体变形、破坏阶段,受降雨、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存在进一步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滑坡体直接威胁在建的省道303线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理。,(1)滑坡,安康市滑坡的分布特征,安康市滑坡主要分布在汉江及其一级支流两岸斜坡带。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市共计滑坡灾害及隐患点3544处。威胁两万余户、十万余人、十余所学校及七十余家单位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类型分为堆积层滑坡、膨胀土滑坡和岩质滑坡。以堆积层滑坡为主,膨胀土滑坡主要分布在汉阴、石泉、汉滨等区县汉江阶地上。,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1)滑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1)滑坡,2010年7月18日安康市持续强降雨,区内发生数起滑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紫阳县双桥镇双河村毛老鼠坝滑坡,造成3户近20人死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1)滑坡,受2010年7月18日强降雨影响,岚皋县民主镇窦家湾滑坡陆续出现裂缝、滑塌现象。造成滑体上多家房屋发生变形破坏和乡村公路开裂。滑坡的变形破坏不仅直接威胁坡体上及周围住户的生命安全,影响岚紫路和岚大路的畅通,而且滑体一旦涌入大道河会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威胁对岸和下游住户的安全,据当地政府统计,集镇滑坡直接和间接威胁1950户10100人,6100间房屋及多家机关单位。,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灾种。,(2)崩塌,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崩塌,西安市崩塌的分布特征,全市崩塌共有159处,雁塔区3处、长安区28处、蓝田县14处、灞桥区27处、临潼区58处、阎良区6处、高陵县2处、周至县17处、户县4处。其中:黄土崩塌128处、岩质崩塌22处、堆积层崩塌9处;巨型1处(周至县西江沟崩塌)、大型5处、中型15处、小型138处。,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西安市崩塌的分布特征,雁塔、高陵、阎良崩塌较少,主要为黄土崩塌,且规模小、危害轻;长安区、临潼、灞桥崩塌较多,主要为黄土崩塌,少有堆积层崩塌,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危害严重;蓝田、周至、户县崩塌规模较大,在该地区的山区以岩质崩塌为主,山前以堆积层崩塌为主,黄土台塬以黄土崩塌为主,规模以中、大型为主,且发育有巨型崩塌,稳定性差、危害严重。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10月13周至县竹峪镇鸭沟村 崩塌 造成2人死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2011年9月20日周至王家河崩塌造成2人死亡,(2)崩塌,延安市崩塌的分布特征,崩塌分布与区内人类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常分布于公路、铁路沿线、水库等地段。全市共有崩塌52处,类型以黄土崩塌为主。崩塌按照破坏模式可分为倾倒式、滑移式、鼓胀式、拉裂式、错断式。,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崩塌类型统计表,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吴起县洛源街道办宗湾子村石油子沟崩塌发生于2002年7月,由于发生突然,坡脚三口窑洞内17人全部被掩埋,无一人幸存。,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2008年2月27日凌晨子洲县槐树岔乡九河坪村木柱山自然村发生黄土崩塌,造成6人死亡。,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陕北公路、铁路沿线,砂岩、泥岩互层路段常发生崩塌灾害,时刻威胁着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神木县城吕祖庙崩塌,高20m、宽8m、厚5m,体积800m3。威胁24户、89人、48间房屋,庙宇1座。,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2)崩塌,镇坪县城宝塔梁滑塌体,直接威胁7单位169户58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坪中学,断层,(3)泥石流,泥石流同样是我省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危害极为严重。分为泥流、水石流和泥石流三种,其中泥石流和水石流多分布在秦巴山区,而泥流主要发育在陕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3)泥石流,泥石流有以下几种类型按山地地貌形态坡面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固体物质组成泥流、水石流、泥石流按物质状态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 按诱发因素暴雨型泥石流、溃决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地震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3)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冻融泥流,华山水石流,(3)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但是,泥石流沟内的植被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均只能通过强化或弱化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因子来体现对泥石流的影响。,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3)泥石流,崩滑流物源,采矿弃渣及尾矿物源,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3)泥石流,几处典型的泥石流灾害,2002年8月子长县瓦窑堡滑坡泥石流,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3)泥石流,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3)泥石流,凤县铅锌矿区泥石流隐患遥感影像图(IKONOS,2010年),洛南钼矿区泥石流隐患遥感影像图(QuickBird,2009年),陕西省尾矿库、水库及淤地坝分布图,(4)地裂缝,地裂缝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现象,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的中部和东部,尤以西安市区最为集中。西安是我国(甚至全世界)目前地裂缝最严重的城市,地裂缝所过之处,造成田地破坏,房屋倒坍,管道断裂。,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4)地裂缝,渭河盆地现有136处共计191条地裂缝,规模大者长十数公里,宽达几十厘米;小者长仅几十米。它们时隐时现,并呈一定的规律性不均匀地分布在渭河盆地的各个部位。河盆地地裂缝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其分布主要集中于盆地中南部的西安市、盆地北部边缘的泾阳县和三原县、盆地东北部的大荔县以及盆地中部的咸阳市等。其它地区地裂缝仅零星分布。,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4)地裂缝,地裂缝主要发生在西安市城五区和灞桥、长安等区县局部地段,有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西安市地裂缝分布,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4)地裂缝,地裂缝错断翠华南路2米粗的供水管道,地裂缝错断子午路2米粗的供水管道,泾阳县龙泉乡地裂缝毁坏农田,地裂缝造成明城墙局部开裂,地裂缝成灾情况,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及道路和桥梁安全,地裂缝破坏民房,由水平扭错引起的桥墩帽挡板开裂,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5)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关中盆地。尤其以西安最为严重,西起鱼化寨,东到纺织城,南抵三爻村,北至辛家庙,面积为1455km2,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2720mm。虽然关中盆地地壳近年来由于区域构造运动影响而持续下沉,但据有关监测资料显示,大量抽取地下水是产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2.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类型,(5)地面沉降,(6)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我省北部和南部矿区采空区地表。尤其以延安、榆林部分矿区地面塌陷最为严重。,2.陕西省地质灾害及其类型,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全省划分出34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省面积的90%,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855处,直接威胁人口60万余人,潜在威胁138亿元。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威胁1000人以上的有68处,威胁5001000人的有84处,威胁100500人的有800处。,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1)分布不均(以2011年为例),数量上,2011年我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陕南秦巴山区的安康、汉中、商洛以及关中黄土台塬地区的宝鸡、渭南、西安等地。其中,陕南三市共计334处,占全省地质灾害总数的58.2%,关中西安、宝鸡、渭南、铜川及杨凌总计237处,占全省地质灾害总数的41.3%,陕北榆林、延安共计3处,占全省地质灾害总数的0.5%。,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类型上,我省按陕北、关中及陕南划分各有特点:陕北:崩塌、滑坡、泥流、地面塌陷关中:滑坡、崩塌、地裂缝及地面沉降陕南:崩塌、滑坡、水石流,(1)分布不均(以2011年为例),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2)时间集中(以2011年为例),2011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集中于7、8、9三个月,尤其是7月和9月,同期汉中市和西安市发生了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7月份94起,8月份31起,9月份537起,三个月共计662起,占全年总数的99.25%。,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2011年陕西省几起主要地质灾害概况,(2)时间集中(以2011年为例),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3)数量及损失巨大(以2011年为例),全省发生地质灾害667起,造成70人死亡(含失踪),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163.92万元。为2001年来,是继2003年、2008年、2010年又一个重灾年。,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3)数量及损失巨大(以2011年为例),以陕南安康、汉中两市的灾情最重,共275起,数量占全省41.22%,经济损失14112.68万元,占全省69.98%。其中安康市共发生灾情179起,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824.09万元;汉中发生灾情96起,造成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284.59万元。,从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其它地区群众报灾的统计资料来看,目前整个陕西省地质灾害的数量、危害程度都十分惊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乡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以及不合理的耕作、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由此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各类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据有如下特点:1.各级公路两侧,特别是山区公路沿线。主要是由于修路切挖坡脚等工程活动,人为地改变了原有的坡形,破坏了坡体内部原始应力平衡,爆破、车辆等震动荷载进一步破坏了了岩土体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108国道周至段的山区公路沿线崩、滑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2.地貌单元突变界面处。由于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台地与秦岭褶皱带之间,古、中生代近南北向的挤压和新生代近东西向挤压的叠加作用,导致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断块地垒和断裂凹陷错综复杂,不同地貌单元分界处往往是断裂在地表的出露。一方面由于断裂的活动导致岩土体破碎,另一方面断层两侧的垂直差异运动进一步加剧的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典型地貌单元分界面就是秦岭山地与黄土台塬(活冲洪积平原)分界面,该处即为秦岭山前断裂的出露位置。,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3.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段。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导致河流的凹岸坡脚不断被流水冲刷掏空,岸坡出现搜脚破坏。白鹿塬靠近灞河的东北塬边,滑坡群呈带状分布,大量古滑坡出现局部复活现象,就是由于骊山断块的不断隆升,导致灞河河道向塬边的连续推移,灞河水的侧向侵蚀使得白鹿塬坡脚始终处于临空状态而引起的。,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4.其他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地段。由于秦岭构造活动带的影响,沿秦岭构造带的中、低山区,人类的开矿、采石活动方兴未艾,严重破坏了斜坡体的稳定性,引发的大量的崩、滑型地质灾害。如户县涝峪郭清村八组1998年发生的郭家山滑坡,就是由于露天开采白云石导致坡体失稳而产生的,该滑坡造成了1人死亡,5辆汽车被掩埋的严重后果。其次还有村民建房的不合理开挖坡脚以及耕地灌溉所导致的山体或塬缘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这类成因灾害所造成损失和危害最大。尤其值得说明的是,随着西安市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量日益增大,虽有黑河水库等地表引水工程作为补充,但地下水的开采量仍然越来越大,导致市区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区,加剧了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西安市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不仅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的规划发展,而且为城市工程建设留下了重大的灾害隐患。,3.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1.存在的问题2.防治的原则3.防治的程序4.防治的措施5.代表性工作,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1)存在问题,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2)防治原则,按照11年国务院20号文决定:,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5.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2)防治原则,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2)防治原则,3.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 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 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2)防治原则,5.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技术方法从简易向无线传输-可视化及物联网方向发展。(1)简易观测技术方法(2)简易有线监测预警方法(3)无线远程监测预警系统(4)多参数监测传输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地质灾害监测常见方法,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拉线式滑坡伸缩仪监测原理图,1.埋桩法棒点法,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地质灾害监测常见方法,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2.埋钉法,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地质灾害监测常见方法,1.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纸片监测裂缝拉裂,2.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防范,3.贴片法,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3)防治程序,地质灾害监测常见方法,全省1.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约3000处需监测预警。,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4)防治措施,为了保障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防治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宣传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和条例2.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3.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群测群防网络4.建立陕西省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5)代表性工作,1.地质灾害监测临潼骊山滑坡监测示范点旬阳商贸街滑坡监测示范点2.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建设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大部分市区都有预警预报系统,如:西安市、安康市等。3.地质灾害调查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全部完成;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已大部分完成,2013年正在进行13个县,将在2015年全部完成全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5)代表性工作,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5)代表性工作,4.地质灾害治理投入勘查设计经费,除国家投入外,省上从2003年2012年,每年投入2000万1个亿;有条件的县市也大量投入,如神木县2008年2012年,每年投入20005000万。其中代代表性治理工程有:略阳县狮子山滑坡、凤凰山滑坡 镇平县宝塔墚崩塌、礼泉县烽火镇崩塌 丹凤县大柴沟泥石流,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4)防治措施,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5)代表性工作,5.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研究除国家与企业投入的研究项目及费用外,陕西省投入地质灾害研究项目及经费主要有:陕西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280万)、陕西省黄土崩塌的形成与防治对策研究(30万)、陕西省渭北矿区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38万)、陕西省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26万)。,4.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5)代表性工作,国土资源厅立项研究的部分成果,5.结语,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还非常严峻,希望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及兄弟省的关怀与帮助,有你们的关怀和帮助,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把陕西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更好。由于时间紧,内容主要以陕西省地质灾害类型介绍为主,在深度、广度以及应用理解上(技术、管理、防治的结合上)可能和各位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敬请各位谅解。,5.结语,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