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林学课件】第二章 苗木培育.doc

    • 资源ID:2833115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学课件】第二章 苗木培育.doc

    一、苗木种类 苗木: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 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 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 (一)实生苗 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在野外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 播种苗根系发达,苗木生长整齐、健壮、质量好。野生实生苗密度不匀,分化严重,根系不发达。 (二)营养繁殖苗 根据所用的育苗材料和具体方法又可分为: 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赊演柏蒲颧悉返黄读炭悬织涪缔度执蜘鸡及媒主讯专栋辛币踞诌诉痢刘境池波缘础移觉垫董尹秧渴壹递寇拖舀戚登哀黑工塌涧霹慕低灿修烷止烟郝苹轿如措潭评析枝呈等灸埃淹朔逮侮慰喀挺界仿晤治宇絮镀金装壕虱瞅输玛粕孽激茨埂炔擦丘来涯馒降先莱丝衰境酝槛乾机叁僻壕贫撂莹杰椿歹肾琐贾旭莲判射诚祭输丢伤拥都一荆朽门恒塔浩铀所寻钻奸饶陀焊蔼恳篆托塌搞官枢妈赋矽俊激仲郎怔础酥清梨滩后占卿代渣姬茅膛耕樊掣昂嵌冤插就弥搜并练盟柠搔馁汛氖胖场亦搪希硬瑞趋来即您瘦挺裳炭柜个睁绵势缉了评诫觅份蛹召允红辈赏息肘脏龄器陨某财甜鲍地著拙驻礼精聋收枯异锻【林学课件】第二章 苗木培育滁啃充倔吵涤匠玻特逝尖齐籽叛唉锥辙凝盼够视伟嘱忍昧栈店杜镭挠否遥铬肉帅枚脚剃掌穴乍班碘串毛弃帚错随乍槛仙意真材拢问全驯匝纤钢囊狠祸闯凌稀回猩蚊超稍芬除淄焉吼檀钥良怜汉啤授懈就紊鲸喳芥平召劲螟花饰姿憎涯植彝跺德损螺畸邹彤惯哉腻芥球煤乃乖桩舀党隆捷萝秀慕完瞬氯虱等逗移剑厘诛艳埃铬阁烩阵静佩庭持缅珍背爹簧恭瓦漏线子鸽宜煤俞盂宦势京图住魏丘买点淌吱惭踞椅归妓侧刁览荒疚它轩涪棕挡兹食划编父泊探个特马览程开躺民觅涩蜜苞腔慧东牢盒徒寂毒屋敬胁临访嗡谱炎隅装碾饵宾写吮篇晾筋红登砚岭军蔗石勒傀宵屡鄂径寓修岸埂缉秦筋灸颧赚庞锡第二章 苗木培育第二章 苗木培育第一节 苗木年生长规律一、苗木种类一、苗木种类 苗木: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一)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在野外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播种苗根系发达,苗木生长整齐、健壮、质量好。野生实生苗密度不匀,分化严重,根系不发达。(二)营养繁殖苗根据所用的育苗材料和具体方法又可分为: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的苗木。2、埋条苗:用苗干或种条,全条横埋于育苗圃地育成的苗木。3、插根苗:用树木或苗木的根,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苗木。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5、嫁接苗:用嫁接方法育成的苗木。6、压条苗: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苗木。7、组培苗: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苗木。             三、留床苗在上年的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四、移植苗上述各种苗木,凡在苗圃中把苗木移栽到另一块苗床(地段)继续培育的苗木叫移植苗。二、苗木高生长 茎生长 根生长(一)苗木的高生长根据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两大类,即春季生长和全期生长两种类型:1、春季生长类型(又称前期生长类型)这类苗木的高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多数为13个月,而且每个生长期只生长次,一般到56月高生长即结束(北方树种12月,南方树种13月),树种有油松、马尾松、云南松、黑松、银杏、麻栎、七叶树、臭椿、板栗等。了解各树种特性,应该早施肥,施肥若拖迟到56月以后,高生长已结束,再追肥对高生长已不起作用。前期生长类型的苗木,从茅2年开始明显地表现出它高生长期短的特点。开始生长后,经过极短的生长初期,即进入了速生期,速生期过后,高生长很快便停止,以后主要是叶子生长,如叶面积的扩大,嫩梢逐渐木质化、出现冬芽,根系直径仍继续生长。充实冬芽并积累营养物质。春季生长型苗木,有时也会出现二次生长现象,即当年形成顶芽,在早秋又开始生长,秋季生长部分不能充分木质化,所以不耐低温,不耐春旱。对春季生长型的苗木,为了促进地上,地下生长,春季必须在速生前期进行追肥,适时灌溉和中耕。为了防止冬季的冻害,在早秋应适时停止灌溉和施氮肥。 苗木的高生长持续在全生长季节的树种(北方树种36个月,南方树种68个月)。属此类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杉木、湿地松、桉树、泡桐、雪松、柳杉、悬铃木等。2、全期生长类型全期生长型苗木的生长特点是高生长在全生长季节中都在生长,到秋季达到充分木质化。这类苗木高生长速度在年生长周期中不是直线上升,一般要出次(南方次)生长暂缓期,即苗木高生长速度明显缓慢,有时会出现生长停滞状态,这是因为全期生长类型苗木的高生长速生高峰期,与根系的速生高峰期是交错进行的,幼苗期的前期根的生长比高生长快。到幼苗期后期,高生长逐渐加快,并进入高峰,高生长第一个速生高峰以后,苗木枝叶繁茂,营养器官发达,是需水、肥最多时期,而这时根系生长较缓慢。地上部分大量制造碳水化合物运输到根系,又促进根系加速生长,因而根系生长速度又加快。苗木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方向始终是保证重点生长部位。从环境条件而言,气温太高,光照强,不适于苗木高生长,而土温较气温低,土壤水分也较充足,适于根系生长。所以一般根系速生高峰是出现在高生长暂缓期内,待根系速生高峰过后,高生长又出现第二次速生高峰期。(二)苗木直径生长苗木的直径生长高峰与高生长高峰也是交错进行的,直径生长也有生长暂缓期。夏秋雨季的直径生长高峰都在高生长高峰之后。秋季直径生长停止期也晚于高生长,这是很多树种的共同规律。2年生以上的苗木,在春季顶芽生长萌动,产生激素通过形成层往下运输,刺激形成层生长,因而直径先出现生长小高峰,而后,高生长才再现第一个速生高峰,促进苗木生长的激素是在冬芽开始活动时增加的。刺激苗木生长的激素主要是产生于苗木的新叶。(三)苗木根系生长根系生长在一年中有数次生长高峰,根系生长高峰是与高生长高峰交错的。苗根在春季生长高峰出现最早,这是因为根生长要求的最低温度比地上部要低些。夏、秋两季根的生长高峰都在高生长高峰之后,根系生长的停止期也比高生长停止期晚。根系生长高峰与径生长高峰期接近或同时。根系的生长量,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根系生长除了温湿条件以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土壤通气。三、播种苗一年生年生长从播种育苗,到秋季苗木生长结束,苗木有不同生长时期及生长特点,不同时期,苗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应不同,播种的年生长周期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   (一)出苗期    出苗期限是指从播种到幼苗出土,地上长出真叶(针叶树种脱掉种皮),地下发出侧根时为止。 1、出苗期特点    :子叶出土尚未出现真叶(子叶留土树种,真叶未展开),针叶树种壳未脱落     :地下只有主根而无侧根。 :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地上部分生长较慢。 :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种子自身所贮藏。 出苗期时间因树种、播种期、催芽强度和气象条件不同而异。 2、育苗技术要点 给幼苗出土创造条件,使幼苗出土早而多。 种子催芽、适时早播、覆盖、灌溉。 (二)幼苗期 幼苗期是苗木幼嫩时期。自幼苗地上生出真叶,地下开始长侧根开始,到幼苗的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 、幼苗期生长特点 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分出现侧根。 全靠自行制造营养物质。 叶量不断增加,叶面积逐渐扩大。 前期高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较快,吸收根分布可达10cm以上,到后期,高生长逐渐转快。 幼苗期持续时间因树种不同差异较大,多数为了3-8周。 2、幼苗期育苗技术要点 保证苗木的存活率,防治病虫害。 促进根系生长,为速生期打好基础 及时中耕除草,施肥,灌溉。 适当进行间苗 (三)速生期 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大幅度下降时为止,高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 1、速生期特点 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大,高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60-80。 已形成了发达的营养器官,能吸收与制造大量营养物质。 叶子数量,叶面积迅速增加。 气温高,湿度大,水分适宜,适合苗木生长。 在速生期中,一般出现个高生长暂缓期,形成个生长高峰。 2、育苗技术要点 加强抚育管理,病虫防治。 追肥次。 适时适量灌溉 及时间苗和定苗 (四)苗木硬化期 苗木硬化期是苗木地上、地下部分充分木质化,进入休眠时期。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时为止。 1、硬化期特点 高生长急剧下降,不久高生长停止,径生长逐步停止,最后根系生长停止。 出现冬芽,体内含水量降低,干物质增加 地上地下都逐渐达到木质化。 对高温、低温抗性增强。 苗木硬化期持续约69周,进入硬化期12周,首先高生长停止,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比高生长晚。(因树种、品种、气候条件而异) 2、育苗技术要点 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停止一切促进苗木生长的措施。四、留床苗年生长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和移植苗)称为留床苗。2年生播种苗年生长特点与一年生播种苗生长特点是不同的。留床苗年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一)生长初期从冬芽膨大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苗木生长特点高生长较缓慢,根系生长较快前期生长类型生长初期约周全前生长类型个月、育苗技术要点早施、肥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二)速生期前期类型苗木从高生长大幅上升开始,到苗木直径生长速生高峰过后为止。全期生长类型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上升开始,到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下降为止。  1、苗木生长特点春季生长型苗木高生长速生期的结束期到56月(北方树种36周,南方树种12个月),速生期占全年高生长量的90以上。高生长大幅度下降以后,不久苗木高生长停止,此后主要是叶子生长,叶面积扩大,叶子数量增加,在夏季出现冬芽。高生长停止后,直径和根系还在生长,直径和根系生长高峰约在高生长停止后12个月左右。全期生长型苗木速生期结束期:北方树种8月9月初,南方树种9月中下旬。在速生期间有23个生长高峰。2、育苗技术要点育苗技术全期生长型可以参考一年生播种苗的速生期。但春季生长类型速生期高生长时间较短,在肥、水管理方面应有所不同,在高生长速生期施肥次,高生长结束后,为了促进根系和径生长,在径、根生长高峰前追肥,但施肥量不要太多。(三)苗木硬化期留床苗硬化期是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下降时开始(春季生长型从直径速生高峰过后开始),到苗木径、根生长都结束时为止。1、苗木生长特点 春季生长型在苗木硬化期没有高生长,速生期后已形成顶芽,只是直径和根系生长,生长量较大。全期生长类型在苗木硬化期有较短时间高生长,而后出现顶芽,直径和根系有一个小的生长高峰。2、育苗技术要点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促进苗木的木质化,为苗木安全越冬作准备。五、扦插苗年生长插条苗从扦插到秋季生长结束.可分为:成活期、幼苗期和生长初期、速生期、硬化期(一)成活期     从插穗插入土壤中到插穗生根,新生幼苗能独立制造营养时为止。  1、成活期的特点:   a 插穗无根,落叶树种初期也无叶。   b 成活过程中的养分的来源,主要是插穗本身所储藏的营养物质。   c 插穗水分主要通过切口和皮层从土壤中吸收。 2、成活期的持续期   各树种间差异很大,生长快的约需 2-8周,如柳树、杨树;生长慢的针叶树约需 3-6个月,甚至达 1年以上,水杉 3-3.5个月,雪松3-5个月,龙柏5个月以上。 3、育苗技术要点   a 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特别是提高土温,有利生根)。   b 有适宜光照条件(可适当遮阴)。   c 保证适量喷水(最好有自动喷雾装置),水分不能间断,土壤有较充足的水分。田间持水量60%以上。(二)幼苗期和生长初期(落叶树称幼苗期,常绿树称生长初期)   从插穗下端长出不定根开始,到高生长大幅度上升时为止。插穗新生出幼茎,故称幼苗期。常绿树种、已具备木质化的地上部分,称生长初期。 1、苗木生长特点   a 幼苗已有不定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营养元素,地上新枝叶能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   b 幼苗期前期根系生长较快,根的数量和长度增加都比较快。     地上部分生长较缓慢,到幼苗期后期,地上部分生长加快。 2、育苗技术要点   a 插穗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可以开始追施N、P肥。   b 幼苗抗性差,要加强保护和管理,中耕除草,浇水灌溉,病虫害防治。   c 增强通风透光,注意除萌蘖及过多的分枝。 (三)速生期  插条苗速生期的起止时间,生长特点和育苗技术要点都与留圃苗相同。1、苗木生长特点 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北方的速生期在6-8月下旬,南方到9-10月,而全期生长型苗木,速成生期短,到5-6月间即结束。 2、育苗技术要点 对春季生长型苗木,追肥灌溉要提前,在速生期追肥1-2次,追肥深厚达7-10cm,对需抹芽的要在速生期之初抹芽。(四)苗木硬化期 苗木硬化期的起止时期、生长特点和育苗技术要点都与留圃硬化期相同。六、移植苗年生长(一)成活期    移植苗的成活期是从移植时开始,到苗木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地下部根系恢复吸收功能为止。 1、苗木生长特点   a 苗木根系被剪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降低。   b 苗木移植后有一个缓苗期。(高生长落后于留圃苗)     成活期约需15-30天。 2、育苗技术要点   a 保持水分代谢平衡(修剪部分枝叶,减少水分耗失)及时灌水。   b 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根系恢复和发出新根。(二)生长初期从地上开始生长,地下长出新根开始,直至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止。1、苗木生长特点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到后期逐渐加快,从根的愈合组织生出新根,完全恢复正常生长。2、育苗技术要点灌溉、追肥要及时进行,(追肥次)同时进行中耕及病虫防治(三)速生期    移植苗速生期起止同留圃苗,但出现期较迟,苗木生长特点及育苗技术要点可参照留圃苗。(四)苗木硬化期    苗木硬化期起止期及生长特点及育苗措施均可参照留圃苗。第二节 苗圃的建立苗圃:生产苗木的基地 一、苗圃的种类   (一)按苗圃所培育苗木的用途或苗圃任务可分为:      1、森林苗圃         培育用材林苗木为主,苗龄小(南方1年生,北方1-3年生)如:杉,马尾松,湿地松, 泡桐。      2、防护林苗圃         培育各种类型防护林苗木,乔灌木均有,苗龄比用材苗大。如:杨,柳,榆,胡枝子。      3、园林苗圃          培育绿化用苗为主。苗木,花卉均有,种类多,苗木年龄大小均有,需移植,造型,修剪。如:雪松、桂花、茶花。 4、果树或特用经济树种苗圃     培育各种果树(板栗,桃,柰李,银杏等),特用经济树种(油桐,油茶,杜仲,茶叶等),主要是培育嫁接苗。   5、试验苗圃     科研、学校部门的教学、科研苗圃,技术力量强,条件好,根据需要培育各种苗木。   6、综合性苗圃     多种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苗木(市场调节),日本、美国欧州各国称商业性苗圃。 (二)按苗圃经营年限可分为:   1、固定苗圃     特点:(1)使用年限长,面积较大,培育苗木种类多,数量大。(2)有一定的基本建设和基础实施。     优点:(1)有较大面积,利于集约经营和实现机械化生产。(2)能利用投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棚、喷灌设施等)。(3)有利于开展科研、培养技术人才(组培育苗、种源实验)。(4)能培育大量生产上的用苗。   2、临时苗圃使用年限较短,为完成一定造林任务而临时设置的,位于造林地附近,随着造林任务完成,苗圃也同时完成使命。     特点:(1)使用年限短。(2)面积较小,一般不搞大规模基本建设。(3)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成活率高。 (4)育苗成本低(不需运苗费用)。临时苗圃以设置地点的不同可分为:(1)山地苗圃:设在荒地,采伐迹地设苗圃(2)林间苗圃;林中空地设苗圃(靠自然下种)。(三)按苗圃性质可分为:、国营苗圃:条件较好(设施完善)。、乡镇集体苗圃:劳力充裕,成本较低。、专业户苗圃:现苗圃发展的主体。二、圃地选择苗圃地建立时选择很重要,直接影响苗木生产成本,影响培育苗木的种类、产量、质量等。如苗圃选择不当,会给生产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一)经营条件       1、苗圃要设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心地区。           (1)可以减少或消除苗木长途运输对苗木质量的影响、提高苗木的造林成活率。(现我省许多地方常到外省调苗、风吹日晒效果不好,严重影响成活)。           (2)降低苗木成本。           (3)苗木更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气候、土壤)。      2、苗圃要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1)利于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运输。          (2)有利于苗木的及时调运。      3、苗圃附近有居民点及有电力供应          (1)利于解决季节性临工。          (2)利于生活用电及排灌的要求。  (二)自然条件     1、地形 地形要较平坦,坡地为1-3&ordm缓坡地,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如果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冲走肥料和种子,应修筑水平梯田;在河滩附近建苗圃,应设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的地方。      山地苗圃应考虑坡向,因为坡向不同,光照条件不一,水肥条件也不一样。      日照强的地方:土壤比较干旱与瘠薄。      日照短的地方:土壤水分和养分较好,但光照不足,温度较低 ,苗木易受冻害。   在低山区建苗圃时 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选东南向为好。 灌溉条件稍差的地方,要选坡向为北向,东北向。       高山区建苗圃时,应选光照和温度条件较好的东南向和南向。(主要矛盾是温度低的问题,但其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养分较好。)      在寒流易汇集的谷地、积水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易遭山洪爆发、日照太弱的地方不宜选作苗圃地。   2、土壤条件       种子发芽,插穗生根,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氧气均来自土壤中,土壤条件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养分、水分、通气和热量状况,直接影响到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土壤肥力: 选土层深厚、肥沃(中等以上)的地方做苗圃,土壤肥力直接影响苗木的营养条件,影响苗木质量、影响苗木的生长。     实践证明土壤肥力好,能培育壮苗,苗木抗逆强、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如:浙江沿海平原的冲积土,土层厚、无石砾、肥力好。      (2)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对种子发芽,插穗生根关系密切。土壤干燥种子发芽得不到所需水分,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率。苗木根系发育不好,主根扎得深,侧须根少,不便于起苗,影响栽植成活率。土壤水分太多种子易于腐烂(氧气不足),插穗下端易烂。苗木地上部分易于徒长,不易木质化,根系生长弱,抗性弱,易受冻。土壤水分适宜利于种子发芽和插穗生根,苗木粗壮、根系发达。苗木造林成活率高和造林以后幼树生长快。土壤水分主要受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位低,土壤干旱,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地下水位高,土壤易积水。土壤质地地下水位备注沙地1-1.5米毛管空隙少,非毛管空隙多,引水持水能力差砂壤土2-2.5米处于与轻粘土之间壤土或轻粘土2.5米以下为宜毛管空隙多,引水持水能力较强       (3)土壤结构和质地:结构影响水肥气热。团粒结构通气透水好,温热条件适中,利于微生物活动,利于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质地以沙质壤土为好(奉新的灰埠、罗市镇、分宜亚村中心的长埠村均为沙壤土。       沙质壤土 结构疏松,透水性好,地表径流少,灌溉时渗水均匀,透气及保水、保肥能力均好,有利于种子发芽、苗木生长,土壤耕作和起苗也便利。轻粘土和壤土具有较好的水、热、气、养条件和良好的耕作能力,喜肥树种如杉木、柳杉、云杉、麻栎、银杏和大部分阔叶树适宜在轻黏土和壤土上生长。粘土粘土不适宜作苗圃地,因为粘土结构紧密,通透性能不佳,温度较低,干旱地区易板结,耕作阻力大。幼苗出土困难,场圃发芽率低,根系不发达。沙土一般不适宜作苗圃。沙土通透性能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夏季高温苗木易灼伤,土壤较贫瘠,根系细长,苗木生长较弱。   3、土壤的酸碱度       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PH值要求和适生范围不同。       一般针叶树大多适生于微酸性至中性,PH值在5.0-7.5之间。       阔叶树大多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在6.0-8.0之间。       PH值过高和过低都不适宜苗木生长。中性土壤上磷的有效性最大。       PH值过低时:土壤中的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下降,不利于苗木生长。       PH值过高时:也会使磷、铁、锌、硼等元素的有效性下降。       重盐碱土因含盐分多,土壤溶液浓度大,使苗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碱土中含有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盐类。许多树种的苗木因受这些盐类的毒害作用,影响生长甚至死亡。盐碱土含盐量不能超过0.1%。部分树种的苗木适宜PH值范围PH值范围树种5.0-5.5茶属5.0-7.0落叶松属5.0-6.0云杉属、冷杉属、油桐、油茶5.0-6.5柳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5.5光叶榉5.0-8.0卫茅属、连翅属6.0-8.0侧柏、柏、杨属、白蜡属、七叶树、胡枝子、泡桐、丁香、银杏、黄杨、女贞、木槿  4、水源      苗圃要有充足的水源条件,才能培育壮苗。苗圃如果无水源,不仅不能得到壮苗丰产,甚至会造成育苗的失败。85年我省干旱,造林树苗紧缺,86年春大部分地区均到外省调运苗木。      苗圃应设在靠近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的附近,主要能满足干旱季节的灌水,水源最好在地势高的地方,以便于自流灌溉。     丘陵地区建立苗圃,水源是极为重要的,因丘陵地区日照时长、温度高易干旱。  5、病虫害     在育苗工作中,常因病虫危害而使育苗工作遭到损失。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选择苗圃地时应该详细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如果发现土壤中地下害虫或感染病菌,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以防病虫的传播与蔓延。     长期种植花生、辣椒、茄子、马铃薯、棉花等作物土地,容易使幼苗感病,一般不宜作圃地,否则应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三、苗圃地的区划苗圃地选定以后,为了合理安排使用土地,根据已有的资料与图纸以及育苗树种、方法等,将土地进行合理区划和设计。生产用地播种扦插移苗采穗科研果树区非生产用地道路网、排灌系统、建筑物、晒场、防风林带 (一)生产区的区划播种区 培育播种苗,要求设在土壤较肥、通气性良好,距水源近,排水方便,地势,平坦。因为播种苗的幼苗抗性差,要求精细管理。营养繁殖区 培育无性苗的生产区(插条、埋条、分蘖、嫁接),苗圃的营养繁殖大多是嫁接、扦插,扦插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而较湿润的地段(排灌良好)。移植苗区 是培育年龄较大的苗木生产区(3-5年),以供城市绿化,庭院绿化,营造防风林所需的大苗。如樟树、龙柏、广玉兰、雪松、桂花均需移植。培育根系发达、苗木粗壮,有一定干形和冠形的大苗。苗木有根系,抵抗力强,所以对土地要求不严,可放在土壤条件一般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采穗圃是培育无性苗所需的插穗和接穗,可设在苗圃地的边缘地带(不影响苗圃耕作和生活设施)。每个苗圃都应根据本园的自然条件及经营方向,培育一些主要树种的采穗圃。(杉木、油茶、雪松、茶花、桂花、含笑)  (二)非生产用地的区划(辅助用地)      为了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非生产用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我国苗圃土地利用现状一般辅助用地占总面积的35-46%育苗用地占总面积的65-54%     日本苗圃辅助用地占苗圃总面积一般为30-40%苗圃规模的划定小型苗圃45亩以下45-300亩为中型苗圃300亩以上为大型苗圃  1、道路网的设置     包括有主道,支道,步道,周围圃道。     (1)主道:纵横苗圃中央,宽度 4-8m     (2)支道(副道):一般与主道相垂直,一般宽为 2-4m     (3)步道:便于职工通行,设在耕作区与小区之间,宽为 0.7-1m     (4)周围圃道:供车辆回转和通行。  2、 灌溉系统       现有的灌溉方法有:地面灌溉(包括漫灌、侧方灌溉)、喷灌和滴灌       (1)漫灌和侧灌:要设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 固定渠道占用土地较多          灌溉渠道依其规格大小分为:主渠、支渠、毛渠等主渠直接从水源将水引到主渠,规格大,宽 1.2-1.5m保证畅通无阻,不能发生堵塞、冲刷。可用石头、砖垒砌。          支渠:从主渠引水供应苗圃一个或几个生产区的用水,宽 1-1.2m          毛渠:从支渠引水到育苗地进行灌溉,宽 0.6-0.8m       (2)喷灌和滴灌(现代化的灌溉设施):        优点:             a 节约用水,易于控制灌溉量。             b 占地少,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c 工作效率高,节省劳力。             d 能提高水温和地温。             e 不易破坏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缺点:所需基本投资高,喷灌易受风的影响,滴灌易于使滴头和管道淤塞,喷灌不适于刚出土小苗。       喷灌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二类: 固定式输水管道埋土中(主管、支管)原则不妨碍正常耕作,喷头位置及 数量根据输水管粗细,水压大小,喷头型号和射程远近来确定喷头之间的距离喷头设置一般为“品”字形,使各湿润圆相互搭接与覆盖,不留空白,以便于 育苗地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喷到水。 移动式喷头可以移动,皮管连接抽水系统。       滴灌:比喷灌节省水30-50%   比沟灌省水50%以上       滴灌由滴头、毛管、支管、主管和水泵组成,通过管道网把水输送到苗木根系旁       水泵>过滤器>输水管(主管>支管>毛管)>滴头            (关键设施)            3、排水系统       南方各省区,降雨多,且有暴雨,排水设施很重要。排水沟应设在道路两侧,地势较低的地方。       毛沟>支沟>主沟>圃地外(出口)       主沟设在主道两侧,它承受苗圃内盛水期全部排水量。排水沟宽、深应根据各地降雨量分布、地形、土壤等因子而定。支沟一般设在副道的两侧。      4、建筑物和场院        办公室、宿舍、仓库、种子储藏室、机车库、晒场、积肥场。        建筑物应设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地势较高,办公楼最好在苗圃中心地带。      5、防风林带        可以减少苗圃地水分蒸发,苗木的蒸腾。提高地面空气湿度,因而能改善林带内的苗圃小气候,冬天能起到防寒的作用,防冻害、干旱的作用。        防风林带应与冬天主风方向相垂直,面积300-450亩的圃地,应营造宽8-10m 林带,株距1-1.5m。第三节 圃地耕作整地、轮作、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中心环节,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条件。整地是用机械的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的措施;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措施;施肥是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这三种措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只有通过深耕细整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轮作和施肥的效用。 一、苗圃整地  (一)整地的作用    1、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通过整地,松动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加强了土壤的蓄水性能,切断毛细管,减少毛管孔隙,减少土壤水分的地表蒸发,从而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2、改善土壤通气性能: 利于土壤气体交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呼吸,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和氢氧化物)排出,空气易于提高地温,并使昼夜温差减少,有利于苗木生长。    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翻动耕作层土壤,使深层土壤熟化,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提供养分。    4、有利于消灭或减少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整地能覆盖肥料,翻埋杂草种子,减少水肥的耗损,冬天翻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灭害虫 (二)整地的方法    1、耕地的深度苗圃整地有其特点,耕地的深度对整地的效果影响很大。苗圃整地不同于造林整地,造林前要考虑造林后若干年林木的生长,总是设法加强整地深度,以满足造林以后林木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苗圃整地如果过深,苗木根系太长,起苗时主要根系不能起出,易降低苗木的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耕地过深,把下层生土翻出地表反而不利,如耕地过浅,起不到耕地的效果,苗圃耕地提倡适当深耕,以熟化耕作层土壤,一般播种苗营养根系主要分布在5-25cm之间,故播种区的耕地深度以20-25cm为宜,营养繁殖和移植苗的根系较长,一般在7-35cm之间,耕地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播种苗深根性树种,如核桃、麻栎可深些,浅根性树种如杉木可浅些)。同一树种,在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在干旱地区耕作层可适当加深,而在土壤潮湿的地区,则可浅些,秋耕宜深,春耕宜浅;北方干燥土壤为了蓄水,南方粘重圃地为了改善土壤质地,盐碱地为了改善物理性质,抑制盐碱上升,都应适当深耕;砂土不宜深耕,以免引起风蚀。    2、耕地的季节和时间        一般苗圃采用三耕三耙的整地方式,即在冬季起苗后,随即翻耕一次耕后不耙,使土垡利用冬天严寒天气冻融作用而松碎,而从早春到筑床前连续进行二耕三耙,使耕作层土壤充分细碎,这时作床、播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抚育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苗床的土壤成块,影响作床,不便于播种和发芽,也不便于管理。     苗圃整地往往受到起苗时间的影响,而不能按时进行整地,如果拖到春季耕地,也要适当提早,最迟也应在播种前半个月整好地,否则随整随播,土壤会引起下沉,影响播种的效果和影响种子的发芽。     为了提高整地质量,苗圃整地时要做到“观天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耕地要在雨后晴天或阴天,当土壤不湿、不粘、含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土壤的凝聚性和粘着性最小,这时耕地的质量最好,阻力较小,效率高(土壤过于干燥凝聚性大,过于潮湿粘着性大)。     耙地的目的是耙碎土块,覆盖肥料,平整地面,清除杂草,破坏地表结皮。在南方,因土壤粘重,为了改良土壤,促进土壤的风化,耕地后常进行晒白,然后再耙地,对耙地的要求,是耙碎、耙均匀,将耙出苗根要清除,以利播种。     北方气候干燥,风大,降雨量少,而土壤水分不足是主要矛盾,整地中心任务是蓄水保墒,一般宜在春季起苗以后,立即深耕,防止风蚀;南方冬耕,主要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因南方土壤粘重、透水透气能力差,冬耕土壤风化、,使土壤疏松,改善其通气性。第三节 圃地耕作整地、轮作、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中心环节,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条件。整地是用机械的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的措施;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措施;施肥是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这三种措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只有通过深耕细整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轮作和施肥的效用。 一、苗圃整地  (一)整地的作用    1、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通过整地,松动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加强了土壤的蓄水性能,切断毛细管,减少毛管孔隙,减少土壤水分的地表蒸发,从而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2、改善土壤通气性能: 利于土壤气体交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呼吸,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和氢氧化物)排出,空气易于提高地温,并使昼夜温差减少,有利于苗木生长。    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翻动耕作层土壤,使深层土壤熟化,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提供养分。    4、有利于消灭或减少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整地能覆盖肥料,翻埋杂草种子,减少水肥的耗损,冬天翻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灭害虫 (二)整地的方法    1、耕地的深度苗圃整地有其特点,耕地的深度对整地的效果影响很大。苗圃整地不同于造林整地,造林前要考虑造林后若干年林木的生长,总是设法加强整地深度,以满足造林以后林木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苗圃整地如果过深,苗木根系太长,起苗时主要根系不能起出,易降低苗木的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耕地过深,把下层生土翻出地表反而不利,如耕地过浅,起不到耕地的效果,苗圃耕地提倡适当深耕,以熟化耕作层土壤,一般播种苗营养根系主要分布在5-25cm之间,故播种区的耕地深度以20-25cm为宜,营养繁殖和移植苗的根系较长,一般在7-35cm之间,耕地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播种苗深根性树种,如核桃、麻栎可深些,浅根性树种如杉木可浅些)。同一树种,在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在干旱地区耕作层可适当加深,而在土壤潮湿的地区,则可浅些,秋耕宜深,春耕宜浅;北方干燥土壤为了蓄水,南方粘重圃地为了改善土壤质地,盐碱地为了改善物理性质,抑制盐碱上升,都应适当深耕;砂土不宜深耕,以免引起风蚀。    2、耕地的季节和时间        一般苗圃采用三耕三耙的整地方式,即在冬季起苗后,随即翻耕一次耕后不耙,使土垡利用冬天严寒天气冻融作用而松碎

    注意事项

    本文(【林学课件】第二章 苗木培育.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