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央空调节能运行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2830186       资源大小:288.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央空调节能运行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doc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 中央空调节能运行方法探讨 系 别: 机电学院 专 业: 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 级: 制冷(02)班 目录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空调系统节能的研究现状- 4 -1.1国内研究现状- 4 -1.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 -第二章 建筑构造节能- 6 -2.1利用建筑构造实现节能- 6 -2.2合理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出具体要求- 6 -2.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6 -2.4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7 -2.5“冷屋顶”节能- 7 -第三章 运行节能1- 8 -3.1加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 8 -3.2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控制- 8 -3.3过渡季节取用室外空气作为自然冷源2- 8 -3.4冷(热)计量和新风热回收技术- 9 -3.5空调系统自控3- 9 -第四章 技术节能- 10 -4.1 变频技术4- 10 -4.1.1减少大型马达能耗- 10 -4.1.2风机水泵类变频控制5- 11 -4.1.3冷水机组变频控制6- 11 -4.2 水蓄冷技术- 12 -4.3 大空间采暖- 12 -4.4实行分层分区控制,减少管道冷t损失- 13 -第五章 系统方案节能- 14 -5.1合理设定参数- 14 -5.1.1参数选择- 14 -5.1.2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14 -5.2冷热源耗能节能措施7- 15 -5.2.1 温湿度控制- 15 -5.2.2冷源效率控制- 16 -5.2.2.1降低冷却水温度- 16 -5.2.2.2提高冷冻水温度- 16 -5.3系统的选择- 17 -5.3.1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节能8- 17 -5.3.2采用冰蓄能系统9- 17 -5.3.3采用变风量系统,以减少空气输送系统的能耗10- 18 -5.3.4利用能量回收系统节能- 19 -5.3.5能耗指标和当地能源条件合理选择冷源 - 19 - 5.3.6热电冷三联供(CCHP)系统11- 20 -5.4动力节能- 20 -5.4.1采用大温差系统- 20 -5.4.2选用低流速- 21 -第六章 设备选配节能 12- 22 -6.1制冷主机的节能运行- 23 -6.1.1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选择- 23 -6.1.2末端设备- 24 -6.2水泵的节能运行- 24 -6.2.1冷冻水泵- 24 -6.3冷却塔的节能运行13- 24 -6.4降低水系统的隐性能耗14- 25 -6.5降低辅助设备的运行能耗15- 26 -6.6新兴设备的应用- 26 -结论与展望-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央空调在商业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能耗运行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随着设备功率和数量的增加,其能耗也不断增大。据统计,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0%。在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70%,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研究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意义重大,除了强调使用功能完善外,还应重视节能因素,降低投资、运行费用。关键词: 中央空调 能耗 节能运行 效率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n commerc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energy consumption system.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o provide people with comfortable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With the power of the equipment and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its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hina'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about 30%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ed for about 70%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refore, study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o emphasize the use of perfect function,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energy saving factors, reduce investment, operation cost.Key words: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在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同前几年建筑业的发展相比,目前的发展商将眼光放得更远,他们追求如何将开发成本降得越低越好,更多得考虑以人为本,开发真正舒适度高、建筑质量高的居住及商用建筑。同时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业建筑不断的增多,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品质问题越来越重视。由于能源的紧缺,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迫切需要为商业建筑物安装配置节能、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来满足人们对高生活水平的追求。现有的大中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是能源消耗大户,由于规模较大、设备类型和型号较多、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再加上运行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得某些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无法有效调节室内环境,甚至造成系统能耗的无谓增加和能源的不合理消耗。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能说明空调系统改造和节能优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潜力及发展空间。因此,对空调系统性能的节能诊断以及优化运行模式的研究,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这项研究可以帮助和促进现有空调系统的性能优化改造和节能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和能量消耗;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的设计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些依据,使其在工程设计中结合实际,尽可能地做到系统设计上的优化节能和运行维护上的方便易行。第一章 空调系统节能的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80年代初,我国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80年代中期,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90年代,进一步将各项方针细化具体化,如1992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内称:强城市垃圾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垃圾的回收综合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到2000年,大众城市生活垃圾中和利用率要达到40%以上。进入新世纪以来,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新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民参与的国事、大事。在这样的节能减排大环境背景下,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了建筑能耗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己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而目前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到65%,由此建筑空调节能的重要性可见一般。众所周知,空调系统各组成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控制是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空调系统组成设备的性能检测,从而进行节能诊断分析,才可以发现空调系统中存在的能量浪费、设备运行效率不高、空气调节效果不佳、控制调节不合理等问题,从而才能进行相关的节能改造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央空调在商业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能耗运行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随着设备功率和数量的增加,其能耗也不断增大。据统计,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0%。在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70%,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研究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意义重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情况较为特殊。现在我们国家从各个方面在提倡节能,创造一个节约型社会,在商业、服务业领域,中央空调是主要耗能设备,当前节能和环保是个热门的话题,中央空调的能效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新技术的开发,比如说变频中央空调,还有许多设备的改造和创新。中央空调的节能对于我国创建一个节能性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1.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目前国内外关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的研究,在空调能耗构成方面以及维护结构节能方面的研究比较透彻,所得到的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用价值。但是,经过查阅大量的节能改造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文献,作者发现在这一领域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1.未形成节能诊断的完整流程大部分节能诊断分析,均是通过从空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独立的诊断,而没有对这些子系统的关联性进行同时分析,即缺乏整个节能诊断的从源头到末端的顺序诊断体系。实际工程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之后均会对其他子系统造成影响。2.节能诊断方案的不可操作性有些节能诊断研究中,理论分析很详细很透彻,充分考虑了空调系统的各个影响因素,然后给出了含有很多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计算公式。在理论上,通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价某子系统或整个系统的能效,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不可操作性。比如,冷机换热器内壁传热系数、风管内的风速与温度都不是可以随时获取的参数。这些导致节能诊断方案实际上难以操作和实施。3.诊断后改造效果的不可确定性相当一部分节能改造的工程实例,在将节能改造方案落实后,未对系统继续进行跟踪测试与调查分析"因此,造成了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对比数据的缺失,改造方案的实际节能效果无法准确得到评估"4.缺乏对末端效果的研究很对学者在对建筑空调节能改造时,只注重研究占能耗比例较高的冷热源系统、水系统,没有结合末端空调效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存在节能改造之后,设备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能源消耗水平也得到了降低,但是,末端效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各个子系统是有序而互相影响的,因此,在做节能改造之前应先对末端效果有足够的了解与重视。第二章 建筑构造节能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应给出较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说明和节能技术措施说明,目前的中央空调设计大多是用概算指标估算,且在估算过程中再加大冷、热负荷,使冷、热源主机长期在低负荷、低效率下运行,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所以必须加强工程设计的审核,立下规定,报审的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必须附有负荷计算说明书,严格把关;另外,必须把节能思想意识逐渐引人到土木建筑类等各专业中,使建筑物在规划、布局、形状、色彩、方位及材料等方面为空调节能创造条件。2.1利用建筑构造实现节能如有条件,可在制定建筑方案阶段就有暖通专业人员参与,保证在不对建筑方案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在建筑构造方面充分体现节能的要求、满足节能的需要,比如墙体的保温隔热材料。2.2合理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35%-45%。故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窗墙比将十分重要。对于供冷负荷较大的建筑物,其表面颜色以浅色为好。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设计时,要把热容量大的材料放在外围护层的室内侧,而把热容量小的保温材料放在外侧以减少围护结构的蓄热负荷2.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合理设计窗的构造。窗的构造应能起控制日光照射的作用并要限制窗户墙体的面积比,对于窗户面积比较大的建筑物,应考虑采用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或遮阳措施,如遮阳板、屋檐、挑檐、挑阳台、百叶板、窗帘等。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自然空气作为能源,所以窗的构造应能开启或在其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自然通风口。有资料表明,房间换气次数由0.8h-1降到0.5h-1,建筑物的耗冷可降低8%左右,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2.4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这一主要的空调负荷,从而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当然,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初期投资,这可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5“冷屋顶”节能“冷屋顶”(cool roofs)指具有高日射反射率的屋顶,通过在普通屋顶表面涂上浅色的、高反射率的屋顶,通过在普通屋顶的日射反射率,减少太阳热量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空调冷负荷、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采用“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约10%-50%。第三章 运行节能13.1加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在空调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项调节和节能措施的实施,亦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相关。故应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行空调操作人员操作证制度。另外,集中空调实行计量收费,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目前在欧美等国热量计量已是成熟的技术,据国外调查资料表明:实行集中空调计量收费后,其节能率在8%-15%。我国在计量方面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3.2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控制随着用能计量收费体制的改革,室内空调系统装配温控阀后整个空调系统如何正确配备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有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都应配置相应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压差控制阀、温度控制阀等等。在控制模式上需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功能、气候条件、使用状况等灵活处理,无统一的模式可循。如:年运行管理问题,主要应考虑过渡季节的运行:室外新风的利用、新风量的确定等;日运行管理问题,主要应考虑随室外温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日节能运行模式,这可采用合理的自控系统及一定的手动调节装置来实现;建筑预冷预热时间的合理选择。建筑预冷预热时间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冷热设备的大又能实现节能或节约投资,预冷预热时间的合理选择是关键。3.3过渡季节取用室外空气作为自然冷源2在空调运行时间内保证卫生条件的基础上 ,只有在夏季室外空气热焓大于室内空气热焓时 ,或冬季室外空气热焓小于室内空气热焓时 ,适当减少新风量有节能意义。当供冷期间出现室外热焓小于室内空气热焓时(过渡季节),应该采用全新风运行 ,这不仅可缩短制冷机的运行时间 ,减少新风耗能量 ,同时可以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3.4冷(热)计量和新风热回收技术我们可以用最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对中央空调用户侧和总用冷(热)量,进行冷(热)量计量。提高节能意识,减少无效冷(热)量损失,便于用冷(热)量收费和管理。过渡季节尽量利用新风,可进行全新风运行,减少空调的运行。冬季内区的消除余热,可采用室外免费能源新风,减少能源的浪费。控制方面采用热回收技术,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节约空调能耗。如夏季回收拍到空气中的冷量,再把室外的热空气预冷后送到室内;冬季回收排除空气的热量,再把和室外的热空气预热后排到室内,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空调制冷制热的空气的能耗。 3.5空调系统自控3所有空调设备采用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实现了中央空调冷媒流量系统运行的智能模糊控制,科学地解决了中央空调能量供应按末端负荷需要提供,在保障空调效果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空调系统的能源浪费,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压差控制、流量控制来使设备达到最佳的匹配运行效果,使设备在最高效区域运行,以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最大化地实现节能。使用费是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制约空调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像中央空调这种超大功率的电器,一年下来电费有时候高的吓人,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但空调在我国市场巨大,每年夏季全国温度普遍接近 40 度,几乎每个地区都需要空调,因此,发展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势在必行。空调自动控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 ,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随着自控技术的发展以及自控设备价格的降低 ,自动控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空调行业。具体可以从 4 个方面考虑 :1)考虑过渡季全新风的可能及新风量变化的要求 ,采用双风机系统 ;2)送、回风机采用变频调速风机 ;3)水系统设电动二通阀 ,水流量自动调节 ;4)新、回风阀为电动调节阀 ,调节新回风比。第四章 技术节能4.1 变频技术4大部分建筑物一年中只有几十天时间中央空调处于最大负荷。中央空调冷负荷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如每天早晚、气候情况、客流量、活动内容等各种因素的变化, 实时影响中央空调冷负荷。一般, 冷负荷在 560%范围内波动, 大多数建筑物每年至少 70%是处于这种情况。而大多数中央空调, 因系统设计多数以最大冷负荷为最大功率驱动。这样, 造成实际需要冷负荷与最大功率输出之间的矛盾, 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采用变频控制的方式, 可解决此矛盾。从原理上变频器结构比较简单,变频器先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用逆变桥将其再转换为变频、变压的交流电源。风机、水泵等设备传统的调速方法是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给风量和给水量,其输入功率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是采用变频调速器来调节流量,由于风机、水泵类负载,轴功率与转速成立方关系,所以当风机、水泵转速下降时,消耗的功率也大大下降。能源中心的冷冻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形式,二次泵为变流量,根据二次侧末端负荷的变化,在满足某一最不利水环路所需使用压力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二次水泵电机的运转频率或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达到节能目的。4.1.1减少大型马达能耗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使用了许多大型马达,如冷冻、冷却循环水泵,大型送回风马达等。这些马达是主要耗电设备。电力部门所供给的商业电力的输入电压总比额定值高3%一5%,目的是防止在用电高峰时电压降到额定电压以下。另一方面,用户的电力设备在设计选型时为保证在用电最高峰时也能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了较大的电机,所以在空调系统中有许多“大马拉小车”现象,过多的电力损耗导致了以热和振荡形式造成的能量损失。交流感应电机的输出功率尸钉了UI。os小,由此可见通过改变交流感应电机的输入电压及频率,即可改变电机的输出功率。我们在几个大的交流感应电机上加装赛普节能器,该节能器根据探测到加在电机上的电压和电流,而获得电动机的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由此计算出电机的功率因数,从而调整节能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以保持功率因数在一个最佳值上,使被控电机实现最佳的节能运行。如电网电压变化或电动机的负荷改变,则功率因数随即发生变化,节能器调整输出电压或频率,维持功率因数在预定的设定值上。该节能器还具有逆变功能,将电机停车时产生的惯性转为电能回送电网。另外,在电动机起动时,节能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增加的,从而实现了软起动,极大地减小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减少了对电网电压的冲击,节能效果显著。4.1.2风机水泵类变频控制5因为过去交流电机本身不调速, 中央空调系统对空气和水流量的控制不得不依赖挡板和阀门来调节,许多电能被白白浪费在挡板和阀门上。如果对风机水泵进行变频调速, 把浪费在挡板和阀门上的能量节省下来, 每台水泵平均节能效果就很可观。对于风机水泵来说,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在相似工况下运行时的参数存在以下关系:(1)其中: Q1、H1、N1、n1: 分别为转速改变前的流量、扬程、功率、转速;Q2、H2、N2、n2: 分别为转速改变后的流量、扬程、功率、转速。由公式(1) 可知, 流量与转速成正比, 压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消耗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对于变频调速来说, 转速 n 基本上与电源频率 f 成正比, 当电源频率 f 降低时, 电机转速也降低, 所需的功率就随转速的三次方迅速降低, 可见, 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以风机为例, 如所需风量为额定风量的 80%,则转速也下降为额定转速的 80%, 而轴功率降 51.2%;当所需风量为额定风量的 50%时, 而轴功率降 12.5%。这种节电效果也非常可观。实际证明, 风机水泵类变频控制节能 40%50%。4.1.3冷水机组变频控制6由于压缩机不排除在满负载状态下长时间运行的可能性, 所以, 只能按最大需求来决定电动机的容量, 故设计裕量一般偏大。在实际运行中, 轻载运行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采用变频控制对压缩机转速进行调节, 实现对制冷量的控制, 让冷冻机组始终处于最佳(最合理)的运行状态。变频控制提高了空调器的效率, 改善了冷冻机组的运行效果, 从而实现了节能。变频压缩机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而调节压缩机的单位时间内的排气量, 从而达到调节制冷量的目的。制冷量与频率成正比关系, 所以采用变频调节可实现对制冷量的控制, 从而可达到节能效果。有些调节方式 ( 如调节阀门开度和改变叶片角度), 即使在需求量较小的情况下, 也不能减少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采用了变频调速后, 在需求量较小时, 可降低电动机的转速, 减少电动机的运行功率, 从而进一步实现节能。实际证明, 冷水机组变频控制可节能20%30%。4.2 水蓄冷技术蓄冷技术作为电力供应需求侧管理(DSM)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的研究与设计单位也已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分时计费电价结构的推广和峰谷电价差的扩大,蓄冷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采用水蓄冷的集中能源中心方式,蓄冷可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缓解用电紧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装机容量,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节省运行费用。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来储存冷量的。系统组成是在常规供冷系统中加人了一个或多个蓄水罐。为实现冷量的储存,满足冷负荷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水蓄冷罐应能通过维持一个尽可能大的蓄水温差并防比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来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水蓄冷技术的应用与否取决于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增加蓄冷罐就增加了一部分初投资,若能在短时间内收回这部分投资,则便于该技术的推广.我国目前正推广实行的峰谷不同电价的政策将为促进蓄冷技术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电和用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积极推广应用水蓄冷技术对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提高需求侧负荷管理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十分有益的.水蓄冷技术在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的工艺用冷,以及体育馆、大厦等建筑物的空调方面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4.3 大空间采暖辐射传热的房间里,各个表面(仅仅是表面)相互进行辐射传热。由于维护结构传热的速度相对较慢,其表面温度容易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实测显示此时虽然维护结构由于表面温度的降低,维护结构的传热量由于内外温差加大有所增加,但增加并不明显。人作为热源向冷顶、墙壁和所有低于人体表面温度的表面发射热量,各表面吸收的热量最后都被辐射板吸收,传递给辐射板的流动冷媒。人体在室内移动是热源的移动,人体移去的空间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对应该处的辐射传热量也减少到原来的相对稳定状态。辐射传热具有追踪能力而且具有极快的传递速度。人体在辐射房间内与穿着了空调衣相似,具有极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当室内各表面温度接近辐射板温度时,辐射传热负荷急剧减少,供回水温差下降,主机能耗非常低,而此时人员的舒适度是最好的。这种状态和对流空调完全相反,实践证明,RCF舒适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时,空调能耗没有显著的增加。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加周边散热器采暖,增加人员活动区的热舒适,减少顶部空间的耗能。另外在大空间采用分层和置换通风,尽量减少无效空间区域的能量消耗,只满足有效区域的舒适度。采用 CFD 的方法,对大空间的空调气流组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如游泳馆空调比赛区空间温度可以被控制于 28到 29之间。室内的温度分层非常明显,屋顶最高点温度却达到了 40以上。4.4实行分层分区控制,减少管道冷t损失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不同性质的空调对象共用同一冷冻水系统。不同性质的空调对象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空调要求,如冬季地处南方的客房及写字楼基本上不需要送冷冻水,而餐厅却需要。但在深夜餐厅停止营业后又可将餐厅空调的冷水关掉。为了实现分区时段控制,对不同性质区域的冷水管加装电磁阀,并在冷冻机房实现集中控制,有效地减轻冷冻机负荷。另外,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增加空调间的新风量,减少空调能耗,这些方法都可降低空调用电。总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大地减少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电能消耗和空调设备散发的空调空间的热量,冷气空调不必再使用更多的电力来维护凉爽的室温,反而可以节省电能。同时,由于减少能耗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中央空调系统中实施节能可谓意义重大。第五章 系统方案节能5.1合理设定参数一些专家针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室内空气参数标准的合理取值对空调能耗的影响,探讨了空调负荷、空调能耗和空调系统节能的基本概念,对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标准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科学认识室内空气参数标准的合理取值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对当前建筑节能意义重大;空调系统节能条件需要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和不同的空调方式,其室内空气设计标准的影响不同,空调过程设计对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影响。室内相对湿度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十分明显。与其提高室内空气干球温度,不如降低房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节能的同时,还能获得更佳的人体舒适感和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也顺应当前国际空调界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大潮,响应全球节能组织的号召。5.1.1参数选择若空调室外计算参数为定值时,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和湿度越低,房间的计算冷负荷就越大。系统耗能也越大。在满足舒适要求的条件下,要尽量提高夏季的室内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尽量降低冬季的室内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不要盲目追求夏季室内空气温度过低、过干,冬季室内设计温度过高5.1.2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我国在1982年经评议通过了两种新的冷负荷计算方法: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两种方法都合理地考虑了显热得热中辐射成分转化为冷负荷时的幅度衰减和时间延迟作用,这对于正确计算空调设计负荷,从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方法提供的数据适用于传统重型和中型结构,而缺少新型建筑墙体的数据。设计时最好应充分考虑并合理采用相近数据。还可以采用计算软件使计算更加快速准确。另外,目前我国的现状造成很多设计都依靠估算。尽管各种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理论或经验依据,但是估算本身的实质就是将各项冷负荷峰值与围护结构冷负荷峰值简单相加,从而使计算结果过于安全。因此,建筑物冷负荷的最大值应为每个房间逐时负荷叠加的最大值,而不是简单地将每个房间的最大冷负荷进行益加,还应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以减少主机的设计容量,达到减少运行能耗的目的。同时使用系数应按实际情况定,设计者可根据工程规模、用途等特点,参照已建工程经验确定,一般为0.75-0.85。5.2冷热源耗能节能措施75.2.1 温湿度控制从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可以看出, 夏季室内温度越低、相对湿度愈低, 系统设备耗能愈大; 冬季室内温度越高、相对湿度愈高, 系统设备耗能愈大, 相应地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也随之增大。由于每个人对舒适感的要求标准差别很大, 故对民用中央空调可有一个范围较宽的舒适区。在该舒适区范围内, 夏季降温时, 取较高的温湿度值; 冬季采暖时, 取较低的温湿度值, 可获得一定的节能效果。建筑内温湿度的变化与建筑节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根据经验统计资料表明, 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1, 将增加 9%的能耗; 如果在冬季将设定值温度上调1, 将增加 12%的能耗。因此将建筑内温湿度控制在设定值精度范围内是大楼中央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为降低能耗, 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基数, 在满足生产需要和人体健康的情况下, 夏季尽可能提高, 冬季应尽可能降低。现在有些业主盲目追求“够冷”境界, 大幅度提高室内温湿度计标准, 这样做, 不仅无谓地浪费大量能源, 而且还会产生舒适感的负面效应。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越高, 舒适性越好, 同时节能效果也越明显。而空调系统前端所测信号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程度。所以, 所测信号, 尤其是温湿度这样的模拟信号, 须尽可能准确。还有, 一定要选用高控制精度的 BAS 对中央空调进行控制。因为, BAS 采用 DDC( 直接数字控制器) 直接控制电动水阀阀门的开度, 而无须中间调节器; 另外, DDC 内含有丰富的计算控制软件, 如比例积分微分(PID) 算法、模糊控制算法、遗传算法等, 来保证控制的精确度。5.2.2冷源效率控制8夏季,中央空调空调系统承担着排除室内余热、余湿,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任务。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夏季空调热湿负荷都是由同一个冷源承担的,因受制于系统除湿的需要,其冷源普遍采用了低温蒸发系统(蒸发温度05、冷冻水进出口温度为12/7),因此冷源工作效率普遍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浅析一下目前实际工程应用中可行的空调系统方案。评价冷源制冷效率的性能指标是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制冷系数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仅取决于被冷却物的温度 T0和冷却剂温度 Tk, T0越高, Tk越低, 制冷系数越高。所以空调系统冷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要使冷冻水温度太低、冷却水温度太高, 否则制冷系数就会较低, 产生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功量多, 耗电量高, 增加建筑的能耗。提高冷源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5.2.2.1降低冷却水温度由于冷却水温度越低,冷机的制冷系数就越高。冷却水的供水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冷机的COP下降近4%.降低冷却水温度就需要加强冷却塔的运行管理。首先,对于停止运行的冷却塔,其进出水管的阀门应该关闭。否则,因为来自停开的冷却塔的水温度较高,混合后的冷却水水温就会提高,冷机的制冷系数就减低了。其次,冷却塔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检修,否则冷却塔的效率会下降,不能充分地为冷却水降温。5.2.2.2提高冷冻水温度由于冷冻水温度越高,冷机的制冷效率就越高。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摄氏度,冷机的制冷系数可提高3%,所以在日常运行中不要盲目降低冷冻水温度。首先,不要设置过低的冷机冷冻水设定温度。其次,一定要关闭停止运行的冷机的水阀,防止部分冷冻水走旁通管路,否则,经过运行中的冷机的水量就会减少,导致冷冻水的温度被冷机降到过低的水平。5.3系统的选择首先,在空调系统设计之初选定空调方案(系统方式)时,即应将节能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中央空调能耗一般包括三部分空调冷热源;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这三部分能耗中,冷热源能耗约占总能耗的一半左右,是空调节能的主要内容。5.3.1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节能9一般空调水系统的输配用电 ,在冬季供暖期间约占整个建筑动力用电的 20 -25,夏季供冷期间占 12 -24,因此水系统节能非常重要。目前 ,空调水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1)选择水泵是按设计值查找水泵样本铭牌参数确定 ,而不是按水泵的特性曲线选定水泵型号 ;2)未对每个水环路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对压差相差悬殊的回路也未采取有效措施 ,水力、热力失调现象严重 ;3)大流量、小温差现象普遍存在 ,设计中供、回水温差一般取 5,但经实测 ,夏季冷冻水回水温差较好的为 35,较差的只有 1.5 2,造成实际水流比设计水量大 1.5 倍以上 ,使水泵电耗增加。对此 ,可从如下方面考虑水系统节能 :1)重视水系统设计 ,认真进行水系统各环路的计算 ,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环路水力平衡 ;2)认真校对和计算空调水系统相关系数 ,切实落实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值 ,积极推广变频调速水泵 ,冬、夏两用双速水泵等节能措施 ;3)制冷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的高低对主机耗电量有着重要影响,在水量一定情况下,进水温度高1,溴化锂冷水机组能耗高 6。5.3.2采用冰蓄能系统10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别将用电高峰时的空调负荷转移到电价较为便宜的夜间,从而节约运行费用。对于传统的冰蓄能系统,主机所耗的总能量变化不大,因而可节约运行费用但不节能;如采用再冷式冰蓄能系统则因采用了新型的冰剥离法,而减少了剥离能耗,即可节约运行费用又可节能。采用冰蓄能系统时,具体地有下面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全部蓄能系统”:当电价在峰、谷时段里有差别时,可将全部负荷转移到廉价电费的时间里运行。这种方式常用于改建工程,它可利用原有的冷水机组,只需加设蓄冷设备和有关的辅助装置;这种方式也适用于需要瞬时大量释冷的特殊建筑物,如体育馆建筑物等。“部分蓄能系统”:冷水机组连续运行,它在夜间用来制冷蓄能,在白天利用蓄存的制冷量为建筑物提供制冷。将运行时数从1h扩展到24h,可以得到最低的平均负荷。需电量费用大大地减少,而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也可减少50%-60%或者更多一些。在新建的建筑中,这是最实用的、投资有效的负荷管理方案。5.3.3采用变风量系统,以减少空气输送系统的能耗11变风量系统就是针对送风系统耗电缺点的节能对策。变风量系统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 AHU 风管系统中的空调机变风量系统 (AHUVAV 系统); 一种为FCU 系统中的室内风机变风量系统(FCU- VAV 系统)。AHU- VAV 系统是在全风管系统中将送风温度固定,而以调节送风机送风量的方式来应付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动。FCU- VAV 系统则是将冷水供应量固定, 而在室内 FCU 加装无段变功率控制器改

    注意事项

    本文(中央空调节能运行方法探讨本科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