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cecs287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doc

    • 资源ID:2829925       资源大小:2.74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ecs287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doc

    CECS 287:2011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ecifical Sing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with cyclone noise-reducing joint中 国 计 划 出 版 社11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ecifical Sing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with cyclone noise-reducing jointCECS 287:2011主编单位: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浙江光华塑业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11年7月1日中 国 计 划 出 版 社2011 北 京前 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1027号文“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制定本规程。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具有水力工况好、排水能力强、立管水流噪声低的显著特点,是浙江光华塑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内部构造的漩流降噪特殊管件是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核心技术。为便于工程设计人员、施工安装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特编制本规程。本规程是在总结国内工程实际应用经验,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分为六章及四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系统设计、漩流降噪特殊管件、专用配件、系统管材及普通管件、施工安装和工程验收。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将本规程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4)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解释单位。主 编 单 位: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浙江光华塑业有限公司参 编 单 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世纪都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新光华塑胶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姜文源 张海宇 罗定元 张颂东 程宏伟 周明潭 陈 永 徐立群 钟剑英 吴常军 李天如 王 竹 吕 晖 刘幸旗 党宏伟尹忠珍 赵贤明 刘彦菁主要审查人: 陈怀德 刘西宝 方玉妹 刘建华 袁玉梅 马信国 刘杰茹 刘德明 王 浩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11年3月15日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系统设计 (5)3.1 适用场所 (5)3.2 系统组成 (5)3.3 水力计算 (7)3.4 管道布置与敷设 (8)4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专用配件、系统管材及普通管件 (12)4.1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 (12)4.2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 (13)4.3 系统管材及普通管件 (15)5 施工安装 (17)5.1 一般规定 (17)5.2 材 料 (17)5.3 材料储运与存放 (18)5.4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安装 (19)5.5 系统管道连接与安装 (19)6 工程验收 (23)6.1 一般规定 (23)6.2 系统验收 (24)附录A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规格尺寸 (26)附录B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规格尺寸 (38)附录C 管件承口规格尺寸 (46)附录D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安装操作步骤图示 (48)本规程用词说明 (53)引用标准名录 (54)附:条文说明 (5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Jargon(2)3 System design (5)3.1 Applied places(5)3.2 System components(5)3.3 Hydraulic calculations(7)3.4 Pipeline laying(8)4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pipe joints,special accessories,system pipe materials and general fittings(12)4.1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pipe joints(12)4.2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accessories(13)4.3 System pipe materials and general fittings(15)5 Construction(17)5.1 General regulation(17)5.2 Materials(17)5.3 Material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18)5.4 Installation of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pipe joints(19)5.5 Joining and installation of system pipes(19)6 Acceptance(23)6.1 General regulation(23)6.2 System acceptance(24)Appendix A Outline dimension of special pipe joint (26)Appendix B Outline dimension of special accessories(38)Appendix C Outline dimension of sockets (46)Appendix D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pipe joint (4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53)List of quoted Standard (54)Attached: Explanations of provisions(55)1 总 则1.0.1 为使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施工安装正确、验收符合规范,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及多层民用建筑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1.0.3 除漩流降噪特殊管件、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内螺旋管材及漩流降噪专用配件外,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采用的其它管材、管件和辅助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1.0.4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 special single stack drainage system with cyclonic noise-reducing joint 采用漩流降噪型特殊管件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分为GH-型和GH-型。GH-型为特殊管件和普通管材组成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其排水立管为塑料排水光壁管,上部特殊管件为漩流降噪管件,下部特殊管件为导流接头和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GH-型为特殊管件和特殊管材组成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其排水立管为加强型内螺旋管,上部特殊管件为漩流降噪管件,下部特殊管件为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2.0.2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joint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特殊管件的统称,包括立管上部特殊管件和立管下部特殊管件。2.0.3 上部特殊管件 special up fittings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用于连接排水立管与排水横支管,使立管水流和横支管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减缓立管中水流速度、消除水舌现象和降低系统水流噪声等功能而设置的特殊管件。2.0.4 下部特殊管件 special bottom fittings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用于连接排水立管与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除正常排水功能外,且能满足气水分离、消除排水立管底部正压、改善横管水力工况等功能要求而设置的特殊管件。2.0.5 漩流三通、漩流四通、漩流五通 cyclone tee joint、cyclone cross fan、cyclone five way joint管件内上部设有导流套,中部整体扩容并设有横支管切线进水导流槽,下部漏斗状导流套内设置有6条逆时针方向加强型螺旋肋。可分别连接1根3根排水横支管,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上部特殊管件。2.0.6 漩流直通 cyclonic direct joint管件内上部设有导流套,中部整体扩容,下部漏斗状导流套内设置有6条逆时针方向加强型螺旋肋,无排水横支管接口。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无排水横支管接入楼层的上部特殊管件。 2.0.7 同层排水特殊管件special fitting for same floor drainage专用于同层降板排水系统的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在管件穿越楼板部位设有止水环,便于阻火圈的安装及管件穿越楼板处的防水施工。包括同层漩流直通、同层漩流三通、同层漩流左90°四通、同层漩流右90°四通、同层漩流180°四通和同层漩流五通。2.0.8 导流接头 flow-guided joint内腔设有“人”字型导流叶片,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仅用于GH-I型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下部特殊管件。2.0.9 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 reducing bend with large radius of curvature中部扩容,背部壁厚增强,底部设有减振支架,出口端比进口端管径放大二档,曲率半径等于4倍立管管径的90°弯头。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下部特殊管件。2.0.10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 cyclonic noise-reducing special accessories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除特殊管件以外所有配件的统称,包括漩流通气接头、三层降噪弯头、内塞检查口、11.25°偏置弯、加强型伸缩节、通气帽、加强型管卡、同层防漏套、同层积水排除器、同层多通道地漏、同层预留孔回填模板。2.0.11 漩流通气接头 cyclonic vent joint 管件中部整体扩容并设有dn75辅助通气管接口,下部漏斗状导流套内设有6条加强型螺旋肋。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立管偏置250mm以上时辅助通气管下部和排水立管相连接的漩流降噪专用配件。2.0.12 11.25°偏置弯 11.25°offset bending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上、下端均为承口。进口端与出口端成11.25°夹角,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立管偏置250mm时偏置管段和排水立管相连接的漩流降噪专用配件。2.0.13 三层降噪弯头 noise-reducing bend with three layers structure内部有双层中空(软PVC)隔音壁,出口端与进口端均为承口,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可有效降低大便器冲洗时的水流噪声,用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连接大便器与排水横支管的专用配件。2.0.14 内塞检查口 check hole with internal ring检查口内腔设置有与其内壁完全吻合的马鞍形内塞,上、下端均为承口。可有效防止立管检查口处旋流中断。采用胶粘连接或柔性连接,为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专用的立管检查口。 2.0.15 加强型伸缩节 reinforced expansion joints  硬聚氯乙烯(PVCU)材质,一种比普通伸缩节密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的伸缩节,既可以用在立管也可以用在横管。2.0.16 同层防漏套 namely leakproof set管件外壁上部设置有两条止水环、下部为160mm圆柱直段,内部圆锥面与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的下部圆锥面相匹配。用于同层排水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穿越楼板时粘接在管件下部的专用防渗漏配件。2.0.17 同层积水排除器 namely seepage discharging device针对同层排水降板空间垫层内容易出现渗漏水长期滞留情况而研制的能快速有效排除垫层渗漏水的专用配件。2.0.18 同层多通道地漏 multi-way same-floor drain 高度在220mm420mm之间可任意调节,内有集合水封,水封比大于1.5,用于同层降板排水系统的专用地漏。2.0.19 内螺旋排水管 internal spiral rib drain pipe 内壁有若干条凸出三角形螺旋肋、能使立管水流形成旋流的塑料排水管材。根据螺旋肋的数量和螺距不同,分为普通型内螺旋排水管和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2.0.20 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 strengthening internal spiral rib drain pipe螺旋肋的数量、螺距比普通型螺旋管作了强化处理、排水工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排水管材。按材质分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螺旋管和加强型钢塑复合螺旋管。3 系统设计3.1 适用场所3.1.1 当建筑物排水立管设计秒流量大于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排水横支管最大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dn110、卫生间或管道井面积较小时,宜采用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3.1.2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宜在下列场所采用:1 10层及1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公寓、宾馆、养老院、病房楼等建筑; 2 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公寓、宾馆、养老院、病房楼等建筑; 3 要求降低排水立管水流噪声和改善排水系统水力工况的建筑; 4 建筑抗震需要且适宜采用柔性接口排水立管的建筑。3.1.3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横支管敷设方式可为同层排水,也可为异层排水。3.1.4 多厕位公共卫生间排水不宜采用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3.1.5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连续排水温度不应大于40, 瞬时排水温度不应大于80。3.2 系统组成3.2.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应由漩流降噪特殊管件、漩流降噪专用配件、排水管材及普通排水管件等组成(图3.2.1),并符合下列要求:1 漩流降噪单立管排水系统类型可按表3.2.1的规定配置选用;表3.2.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选用表系统型号漩流降噪特殊管件立 管 管 材适用条件GH-I型漩流三通、漩流左90°四通、漩流右90°四通、漩流180°四通、漩流五通、漩流直通+导流接头+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排水层数 18层中空壁消音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GH-II型漩流三通、漩流左90°四通、漩流右90°四通、漩流180°四通、漩流五通、漩流直通+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排水层数 18层异层安装 同层安装图3.2.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图1通气帽; 2排水立管; 3漩流三通、四通或五通; 4排水横支管; 5内塞检查口;6导流接头(GH-型系统专用); 7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 8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注:图中H为底层排水横支管中心至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中心的最小垂直距离:GH-型系统胶粘连接为800mm、柔性连接为980mm;GH-型系统胶粘连接为540mm、柔性连接为690mm。2 排水立管应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中空壁消音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等塑料排水管材,并按表3.2.1的规定配置选用;3 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排水横支管宜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4 同层排水时,系统中宜采用漩流通气接头、三层降噪弯头、内塞检查口、11.25°偏置弯、加强型伸缩节、同层防漏套、同层积水排除器、同层预留孔洞回填模板、同层多通道地漏等专用配件;5 系统中除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及专用配件以外的其它管件可采用与系统管材相同材质的普通常规产品。3.2.2 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时,底层排水横支管也可采用漩流三通、四通或五通接入排水立管。 1 底层排水横支管与排水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最小垂直距离可以满足图3.2.1中下部特殊管件最小安装尺寸的要求; 2 排水立管底部所连接的排水横干管(或排水出户管)仅担负本立管系统的排水负荷; 3 本排水立管系统无排水流量时,立管底部所连接的排水横干管(或排水出户管)内能确保无积水、无其他水流入。3.2.3 当不能满足本规程第3.2.2条的要求时,底层排水横支管应单独排出。3.2.4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有排水横支管接入的每个楼层(不能满足本规程图3.2.1最小接管尺寸的底层除外)都应设置漩流三通、漩流四通或漩流五通,且其间距不应大于6m。无排水横支管接入的楼层应设置漩流直通(无排水横支管接口);层高超过6m的楼层也应在该楼层立管中部增加设置漩流直通;单独排水的底层立管部位无需设置漩流直通。3.3 水力计算3.3.1 建筑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排水当量、排水管管径,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排水横管及立管的水力计算,排水横管的最小管径、管道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3.3.2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立管最大排水能力可按表3.3.2确定。表3.3.2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立管最大排水能力系统型号立 管 管 材立管最大排水能力 (L/s)GH-I型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中空壁消音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6.0GH-II型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10.0 注:排水层数在15层以上时,宜乘0.9系数。3.4 管道布置与敷设3.4.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排水立管宜敷设在管道井或管窿内,并宜靠近排水量最大的卫生器具排水点;2 厨房间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3 排水立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4 排水横管不得敷设在厨房主副食操作及烹调、备餐等部位的上方;5 排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生活饮用水池或生活饮用水箱的上方;6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建筑物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烟道和风道,并不得敷设在通风小室、电气机房和电梯机房内;7 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3.4.2 排水立管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 如不能避免, 且管道表面受热温度有可能大于60时,应采取相应隔热措施。立管与家用灶具边缘的净距不得小于0.4m。3.4.3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安装通气帽,并符合下列规定:1 通气管应伸出屋面,并与大气相通。非上人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3m,且应比屋面最大积雪厚度高出0.3m。上人屋面通气管伸出屋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0m;2 伸顶通气管的管径不得小于排水立管管径。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应在室内平顶或吊顶以下0.3m处将伸顶通气管的管径放大一级; 3 伸顶通气管不允许或不可能单独伸出屋面时,可设置汇合通气管。汇合通气管的管径应按最大一根通气管的断面积加上其余通气管断面积之和的0.25倍确定。3.4.4 当多根排水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应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45°范围内采用45°斜三通接入,且立管管底至横干管接入点宜有不小于1.5m的水平管段。横干管的水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4.7条的规定,其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宜按该标准第4.4.10条确定;并在汇合横干管末端竖直转向立管上方如图3.4.4所示设置通气立管,该通气立管的管径宜比横干管管径小一至两档,但不应小于dn75。图3.4.4 多根排水立管接入横干管连接示意图1排水立管(汇合前);2排水汇合横干管;3排水立管(汇合后);4通气立管;5立管检查口;6横干管清扫口;7排水横干管3.4.5 当底层排水横支管无条件单独排出时,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一种与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相连接: 1 底层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 5m;2 底层排水横支管接入排水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距转向处以下不得小于0.6m。3 可按本规程第3.2.2条执行。3.4.6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应按下列规定设置伸缩节:1 采用胶粘连接时,层高小于或等于4m的排水立管层间管段应每层设一个伸缩节;采用柔性连接时,层高小于或等于4m的排水立管层间管段可不设置伸缩节。层高大于4m时,排水立管的层间管段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伸缩节设置数量;2 排水横支管、排水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置伸缩节。且伸缩节的间距不得大于4m;3 横管上的伸缩节应设置在水流汇合管件的上游端,并采用加强型伸缩节;4 埋地管道可不设置伸缩节。3.4.7 当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塑料排水管道、管件穿越楼层、防火墙、管道井井壁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管径和设置条件以及穿越部位防火等级等要求设置阻火装置。3.4.8 排水立管不宜偏置。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偏置时可采取下列相应技术措施:1 偏置距离小于或等于250mm时,可如图3.4.81所示采用11.25°偏置弯连接;异层安装 同层安装图3.4.81 小偏置立管用11.25°偏置弯连接1漩流降噪三通、四通、五通; 211.25°偏置弯; 3内塞检查口; 4排水立管。2 偏置距离大于250mm时,可如图3.4.82所示设置辅助通气管。 异层安装 同层安装 图3.4.82 大偏置立管需设置辅助通气管 1漩流三通、四通、五通; 2排水立管; 3内塞检查口; 490°弯头; 5漩流左(右)90°四通、五通; 6dn75辅助通气管; 7漩流通气接头;注:H 426mm (胶粘连接); H 566mm (柔性连接)。3.4.9 当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横支管需设置环形通气管或器具通气管时,可按本规程图3.4.82的方法将环形通气管或器具通气管的顶端与其上部漩流降噪特殊管件的通气接口相连接。3.4.10 在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管道上,应按下列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1 塑料排水立管宜每六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建筑物最低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置检查口。立管上设置检查口,应在地(楼)面以上1.00m,并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2 当立管偏置距离大于8m时,应在排水横干管转弯处下部立管的顶端设置清扫口;3 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尚应在最高层立管距顶棚0.5m处设置除霜检查口;4 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的排水横干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5 排水横干管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3.4.10的规定。表3.4.10 排水横干管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公称外径 检查口或清扫口最大间距 (m)生活废水生活污水dn110dn160检查口2015清扫口1510dn200检查口25203.4.11 排水管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4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专用配件、系统管材及普通管件4.1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4.1.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应配置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和专用配件。 4.1.2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分为立管上部特殊管件和立管下部特殊管件。上部特殊管件为漩流直通、漩流三通、漩流左90°四通、漩流右90°四通、漩流180°四通和漩流五通、同层排水特殊管件(同层漩流直通、同层漩流三通、同层漩流左90°四通、同层漩流右90°四通、同层漩流180°四通和同层漩流五通);下部特殊管件为导流接头、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应为硬聚氯乙烯(PVCU)材质。漩流降噪特殊管件的规格及外形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4.1.3 上部特殊管件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1 管件内上部设有导流套,下部设有漏斗状导流套且其内壁有6条加强型螺旋肋;2 管件中部汇流段整体扩容,除漩流直通管件外至少有一条横支管切线进水导流槽;3 有1个3个用于连接排水横支管的接口(漩流直通管件无横支管接口);4 管件上、下端及横支管接口均应为承口。4.1.4 上部特殊管件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1 加强立管水流的漩流状态;2 促使横支管水流接入立管时形成漩流;3 管内空气畅通,有效降低水流引起的气压波动;4 消除水舌现象,降低水流噪声,增大立管通水能力。4.1.5 同层排水特殊管件宜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在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穿越楼板部位的160mm圆柱体外表面上增设止水环和降板垫层积水排除接口。4.1.6 同层排水特殊管件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在上部特殊管件应具有的主要功能基础上,增强同层降板排水系统管件穿越楼板部位的防水可靠性,可以与积水排除器连接便于降板区域内的积水排出,且便于在管件外部直接安装阻火圈。4.1.7 下部特殊管件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1 导流接头上端为承口,下端为插口,中部内壁设有“人”字型导流叶片,插口底部有三角形定位凹槽(与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dn110承口端三角键匹配)。2 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中部扩容,背部壁厚局部增强,底部设置减振支架,进、出口端均为承口,出口端比进口端管径放大二档,曲率半径等于4倍立管管径。4.1.8 下部特殊管件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1 导流接头中部内壁上的“人”字型导流叶片能将立管中的漩流水膜划开,保证立管与横干管(或排水出户管)中的气流通道畅通,有效降低立管底部的压力波动;2 大曲率底部异径弯头应能进一步改善系统水力工况,有效缓解或消除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起端出现的壅水现象,避免立管底部产生水塞。4.1.9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与排水立管及横管的连接形式应为: 1 胶粘连接;2 柔性连接。4.1.10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应按下列方法选用:1 当排水横支管为一根时,上部特殊管件应采用漩流三通。当排水横支管为2根或3根时,上部特殊管件应采用漩流左90°四通、漩流右90°四通、漩流180°四通或漩流五通。除底层以外的没有横支管接入的楼层宜设置漩流直通;2 当采用同层降板式排水系统时应选用同层特殊管件(同层漩流直通、同层漩流三通、同层漩流左90°四通、同层漩流右90°四通、同层漩流180°四通和同层漩流五通);3 导流接头仅在GH-I型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采用;4 当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设置有辅助通气管、环形通气管或器具通气管时,应考虑连接辅助通气管、环形通气管或器具通气管需要增加的横支管接口数量。4.1.11 漩流降噪特殊管件与塑料排水管材连接用的橡胶环应采用抗老化、耐腐蚀、耐磨、耐油、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作。4.2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4.2.1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宜配置漩流降噪专用配件。4.2.2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包括漩流通气接头、三层降噪弯头、内塞检查口、11.25°偏置弯、65加强型伸缩节、通气帽、加强型管卡、同层防漏套、同层积水排除器、同层多通道地漏、同层预留孔回填模板。漩流降噪专用配件应为硬聚氯乙烯(PVCU)材质。漩流降噪专用配件的规格及外形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4.2.3 漩流通气接头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1 管件中部整体扩容并设有辅助通气管连接插口; 2 下部漏斗状导流套内设置有6条逆向加强型螺旋肋;3 管件上、下端的接口均为承口。4.2.4 漩流通气接头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1 能使立管较大距离偏置后形成的不规则水流快速恢复为附壁漩流;2 能使偏置立管下部被不规则水流阻挡的空气通过辅助通气管与上部立管气流重新连通,有效缓解立管偏置后管内空气局部滞阻现象。4.2.5 三层降噪弯头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内部有双层中空(邵氏硬度A6080 聚氯乙烯材质)隔音壁,出口端与进口端均为承口。能有效降低大便器排入横支管时水流撞击噪声。4.2.6 内塞检查口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检查口部位有马鞍形内塞与管件中部内壁完全吻合。能使立管附壁漩流通过检查口时不会受到影响。4.2.7 11.25°偏置弯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进口端与出口端成11.25°夹角。当立管偏置距离250mm时,能使立管附壁漩流通过偏置管段时不受影响。4.2.8 同层防漏套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 其外形上部有两条止水环、下部有160mm圆柱直段,内部圆锥面与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的外形下部圆锥面匹配。便于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穿越楼层(同层安装)时防水施工及阻火圈的安装,还会起到管道固定支承的作用。4.2.9 同层积水排除器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整体呈椭圆形,左下侧有16mm积水排出承口,下部带有流水陂度的接水盘,其中部设有防止臭气渗漏装置,上部设有四周带有栅栏的承重盖板。能有效解决同层安装降板区域的积水排除问题。4.2.10 同层多通道地漏应具有下列主要构造及功能:地漏高度在220mm420mm之间可任意调节,内有集合水封,水封比应大于1.5,管件四周的接口均为承口。可适合同层降板式排水系统中多种降板深度的安装,除大便器以外卫生器具的排出管连接(如:洗脸盆、淋浴房等),可不再单独设置水封。4.2.11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与排水立管及横管的连接形式应为: 1 胶粘连接;2 柔性连接。4.2.12 漩流降噪专用配件应按下列方法选用:1 当立管偏置距离250mm时应选用11.25°偏置弯;2 当立管偏置距离250mm时应选用漩流通气接头;3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系统中的立管检查口宜选用内塞检查口,立管顶部宜选用通气帽,管道中的伸缩节宜选用加强型伸缩节;4 当排水系统有降噪需要时宜选用三层降噪弯头;5 当采用GH-型排水系统时宜选用加强型管卡固定立管;6 当同层安装漩流降噪上部特殊管件穿越楼层时应选用同层防漏套、同层预留孔回填模板;7 当同层安装降板区域有积水排除需要时宜选用同层积水排除器。8 当同层降

    注意事项

    本文(cecs287 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