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朝阳市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2826953       资源大小:436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朝阳市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朝阳市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朝阳市环保局法人代表:王秀云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2)国家计委委托编写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4)技术导则HJ/T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2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5)相关文件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环办200448号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局2003.1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修正版)辽宁省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辽政发(1999)29号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朝阳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2004.9朝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朝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总体规划2、工作范围朝阳市工程咨询中心受朝阳市环保局的委托,完成朝阳市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工作范围主要是在朝阳市目前大气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资金筹措等初步方案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为项目的申报、设计、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项目按管理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三、项目概况1、建设内容(1)拆除工程 拆除锅炉房259座,总吨位1082吨,所带负荷581万平方米。拆除烟囱259根,(其中;砖混结构124根,铁制结构135根)。(2)场地清理及绿化工程 清理及绿化面积12690平方米。(3)热源厂建设、除尘脱硫项目、清洁能源项目、清洁生产项目、自动监测项目、控制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项目。2、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41827万元,见工程项目投资汇总表。工程项目投资汇总表序号工程所区域拆除费管网改造费及挂网费其他费用(万元)总投资(万元)烟囱锅炉房1双塔区379789.737064.3636388692龙城区66121.11883.98021513经济技术开发区46.686.1616.358807合计491.6996.939564.5774418273、资金筹措2007年朝阳市大气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41827万元,其中利用市财政资金2550万元,社会化自筹资金37927万元,共计筹措资金40477万元,资金缺口1350万元。(1)利用市财政资金2550万元,主要用于烟囱、锅炉房拆除及锅炉房改造等费用;(2)利用社会化自筹资金37927万元,主要用于管网改造费、挂网费及其它相关费用;(3)上述两项资金共计40477万元,但仍出现1350万元的资金缺口。故本项目申请辽宁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作为烟囱、锅炉房拆除的直接费用及拆除后的场地清理、绿化及资产补偿费用。四、朝阳市大气环境污染的历史背景1、朝阳市大气环境整治背景及主要问题(1)朝阳市大气环境整治背景朝阳市的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污染最严重的季节,由于集中燃煤采暖,月用煤量比非采暖期增加12倍,大气中CO、TSP浓度大大超过其它季节,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在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急剧增长的汽车尾气排放使朝阳市的空气污染更是雪上加霜,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已转化为煤烟型和石油型混合型污染,成为朝阳市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全年有54天首要污染物为SO2,相对集中在采暖期,303天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根据朝阳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表明:低矮点源和面源对环境质量贡献率最大,为此,我市决定近期重点解决低矮点源和面源环境污染问题。 “十五”期间,朝阳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项目“三同时”、企业“一控双达标”、“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为重点,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污染源治理、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朝阳市地处辽西丘陵山区,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风沙大,春秋两季扬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大。而燃煤取暖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到冬季更为严重,且煤的含硫份高,同时锅炉噪声扰民也越来越重,均成为百姓信访的热点和难点。在朝阳市区内就有供暖用大小锅炉数百个、烟囱数百根。为彻底解决城区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朝阳市环境保护局和朝阳市房产局从2002年开始联合开展了城区烟尘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对城区内的供暖锅炉、茶浴炉的进行专项治理。通过“拆小并大”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对所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市委、市政府对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要求经过整治朝阳市区最终只能保留10个集中供暖锅炉房。此项工程在列入辽宁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同时,列入了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朝阳市政府已批转执行),同时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十大主要环境保护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还把城区烟尘综合整治及“撤小并大”工作作为对环保局和房产局责任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2001年对市区各种锅炉进行了摸底调查,并通过改造炉型、更新燃料等措施,解决了75家超标排污和原煤散烧问题。2002年对132台锅炉进行了治理,其中:拆除、取缔、更换1吨燃煤手烧锅炉19台;对2吨以上手烧锅炉进行机烧改造,共完成整治60台;各县(市)共治理了170台小锅炉,拆除烟囱30根。2003年又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5个,对部分区域实行了联片供暖,拆除、取缔分散锅炉房36台,2004年以拆除锅炉15台。2005年报省环保局拆扒小锅炉33台、拆扒供暖锅炉72台,拆除烟囱105根,搬迁企业1户。据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十五”其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共获有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15235个,环境噪声监测数据7189个。下表是“十五”与“九五”期间空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对比情况“十五”与“九五”期间空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项目TSP(mg/m3)SO2(mg/m3)NOx(mg/m3)CO(mg/m3)降尘(t/km2m)I综“九五”期间0.3100.0270.0220.57015.8000.950“十五”期间0.2580.0360.0211.04714.0600.850增减量-0.0520.009-0.0010.477-1.740-0.100从上表可以看出,朝阳市空气环境质量“十五”与“九五”相比,主要污染物都有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下降0.10,均属于轻污染水平,“十五”期间与“九五”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由于加强了污染源的管理,“一控双达标”工作落实,烟尘控制区的治理、城区绿化面积的增大,以上多项措施的实施,“十五”期间各项空气污染物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朝阳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结构型污染的矛盾依然存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污染治理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使得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仍较严重。(2)朝阳市大气环境存在的主要因素及对策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A、煤烟型污染:依据2005年朝阳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造成市中心区污染严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于40m烟囱的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朝阳市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虽然我市正在努力实现集中供热,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低矮点源存在,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具统计,每年我市消耗煤炭约650万t左右,特别是在冬季取暖期,燃烧总量占全年的2/3。燃烧方式比较落后,原煤大都未经过洗选,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各种排放源的排放高度低,形成广泛的低空面源污染态势,造成大气污染物弥漫在城市上空,大部分难以消散的局面。B、机动车尾气污染:根据2004年调查显示,朝阳市主城区共有道路204条,总长385.7km,面积588万m2。估算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分别为:PM101110.85t/a、SO2258.7t/a、NOx3450.32t/a。最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车辆急剧增加加大了空气污染负荷。C、扬尘污染:由于朝阳地处辽西,城市气候干燥,全年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受内蒙古边缘沙漠影响,扬尘天气较多,空气湿润度低,少雨多风,春秋两季风沙大,加之城市缺水少绿,以及建筑、施工、道路等扬尘污染,加之外界输入的影响,致使朝阳市扬尘污染较为严重。减轻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对策为彻底解决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本质性问题,摆脱我市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的局面,必须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取缔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实行拆小并大,减少小型低空排放的烟囱,以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消除煤烟型污染,实施科学管理。A、拆除小型分散锅炉房,控制煤烟型面源污染进一步取缔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实行拆小并大,重点解决供热厂家分散、能力不一的问题。本次拆烟囱工程拆除的烟囱是指在已经具备集中供热、联片供热的区域内,单台容量在10t/h以下的;未经环保、房产、质量技术监督、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违法建设以及增容扩容的;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燃烧设备;长期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位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及城市主要出入口、国家级高速公路、国家一、二级马路和铁路两侧、文物保护单位和主要商业区附近,影响城市规划和市容形象;长期闲置停用及已经废弃不用的燃煤锅炉(窑炉)和烟囱。通过拆除烟囱,进一步减轻大气环境污染,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B、控制扬尘污染对全市建筑、拆迁、市政施工全部围挡和湿式作业;春、夏、秋三季开展道路清洗作业,一、二级道路全面实现机械化湿式清扫;市区内散状物料实现全封闭运输;对裸露地面实行硬化或绿化,推动大、中、小学开展操场铺装人工草坪、塑胶跑道;开展扬尘污染执法检查活动。另外,继续实施防风固沙林网建设、恢复植被、建设环城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营造防风林带;完善绿色屏障建设,美化环境并减弱风沙对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影响。C、实施城市整体布局调整,提升环境容量朝阳市市区按照“改造中心、发展两厢”的原则,坚持“老城提升、新区开发、整体推进、沿河发展”的方针,按照“沿河发展、组团开发、扩容提质、完善功能”的思路,不断完善“三纵六横一环”的城市道路结构体系,逐步形成柳城、燕都、凤凰四个各具特色的城镇组团,形成沿大凌河带状分布组团式城市结构。城市布局优化使城市调控功能日趋合理,环境负荷降低,环境容量增加,大气污染物得到快速扩散。D、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和排污总量我市现有的工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是造成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的直接原因。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按国家有关产业发展要求,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严禁审批,严禁上马,对已投入生产使用的要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关停;调整工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商业、房地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经济总量。推进清洁能源降低燃煤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严格执法,对排污企业全面实施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达标双重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E、机动车尾气控制强化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督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一对于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予以报废。二加强对新车数量的控制,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实现“有路就有公交车”,鼓励行人乘坐公共汽车,并对公交车辆进行检查,控制其尾气的排放。三大力推行清洁燃料机动车。新上线的出租车,要求能够稳定达标,鼓励使用双燃料或清洁燃料车。根据机动车使用年限、车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双燃料的改造。按区域合理布局建设加气站。开展机动车污染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建设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在朝阳市区建设天然气CNG加气子站项目。对现有机动车进行“油改气”工作。2、大气整治规划(1)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平要好于2005年;重点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效遏止生态恶化的趋势,部分县、市有明显好转;全市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以城市“创模”、农村“创优”、社会“创绿”为载体,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基本具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使朝阳早日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列。空气环境质量指标A、市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85%。各县(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60%以上。B、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C、SO2、烟尘、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平要好于2005年。D、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由2003年的81.1%提高到85%。E、城市集中供热率力争达到70%。保护措施A、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合理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和城市用地;逐步搬迁中心城市污染企业,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以颗粒物特别是细小颗粒物为重点,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全市取缔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大力推进“拆小并大、拆炉并网”工程,并合理利用企业的多余热能,扩大集中供热面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B、建立机动车尾气检测线,按简易工况法对机动车尾气实施监测,实现对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有效监督、管理。(2)朝阳市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目标A、按照创模规划,有步骤的逐年拆除小型散烧锅炉房,拆小并大,削减和消除低空污染源。B、对热网进行改建和扩建,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改变城市供暖方式。实施措施:A、实施容量控制,推行环境管理新模式,对空气污染实行总量监管。B、拆除烟囱,建设集中锅炉房,减少中小烟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感官环境形象。C、拆除单台容量小于7MW,供暖面积小于10万m2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房;D、在城市建成区内取缔集贸市场、门市房、收发室等散烧燃煤的炉灶;E、对高速公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两侧视野范围内的锅炉依法取缔,对不能拆除的锅炉、窑炉进行限期治理;F、对市区内敏感地区、敏感部位冒黑烟现象进行集中整治,使城市感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G、大力推广民用蜂窝型煤和工业型煤,减轻低空面源污染。型煤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切实减轻低空面源污染;H、治理城区燃煤污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确保全市85%以上的煤炭符合环保要求。市区内禁止直接燃用含硫量大于1%、含灰量大于25%的煤炭,各热电厂使用煤炭的含硫量必须小于0.6%;市区内14MW以上锅炉除尘设施对可吸入尘的去除率必须达到60%以上;I、全面建设无燃煤区,禁燃区面积不小于2km2;J、全面启动我市清洁能源行动,禁止城市建成区内所有茶炉、大灶和0.7MW以下锅炉等燃烧散煤。3、20012005年整治成效(1)20012005年优良天数变化分析朝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近几年呈现持续改善的良好势态。大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160天,2002年的241天,2003年的301天,2004年的308天,上升到2005年的313天。2001年2005年朝阳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见下表。20012005年朝阳市空气优良天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优良天数(天)160241301308313(2)20012005年污染物的分布“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一次值浓度分布状态见下图20052004 2003 200220010.1800.1200.060020042003200220011.2000.9000.6000.3000 TSP浓度分布及年际变化 SO2浓度分布及年际变化图 200520042003200220010.0400.020020042003200220013.6002.7001.8000.9000 CO浓度分布及年际变化图 NO2浓度分布及年际变化图从以上变化图中可以看出总悬浮颗粒物:第五百分位数2001年最高,2003年最低。第九十五百分位数2001年最高,2004年最低。其它百分位数及均值均是2001年到2003年逐年降低。2004年均值略有上升,且数值之间较为集中,无大幅度变化。2001年有较大的数据值,均值也较高。2002和2003数据值较平稳,无较大数值。二氧化硫:除2004年数值无大幅变化,各百分位数及均值波动。氮氧化物:除2004年数值变化幅度不大外,各年份百分位数及均值均有小幅波动。一氧化碳:2001年数值有较大幅度变化,其他年份变化幅度不大,但均只有下降趋势。(3)20012005年整治成果执行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 SO2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2 0.05 0.150.06 0.15 0.500.10 0.25 0.7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 TSP年平均 日平均0.08 0.120.20 0.300.30 0.50可吸入颗粒物 PM10年平均 日平均0.04 0.050.10 0.150.15 0.25氮氧化物 NOx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5 0.10 0.150.05 0.10 0.150.10 0.15 0.30二氧化氮 NO2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4 0.08 0.120.04 0.08 0.120.08 0.12 0.24一氧化碳 CO日平均 1小时平均4.00 10.004.00 10.006.00 20.00臭氧 O31小时平均0.120.160.20铅 Pb季平均 年平均1.50 1.00微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整治成果朝阳市2001-2005年污染物年均值数 年据 度项目20012002200320042005TSP0.40.260.180.1980.091(PM10)SO20.040.030.040.0260.04NOx0.020.020.020.0190.025CO1.450.930.940.8681.047降尘18.417.213.211.689.86通过5年多的拆烟囱工程,朝阳市己基本告别“烟囱经济”时代,目前,我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指标二氧化氮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氮氧化物年均值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12005年5年间,朝阳市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对污染较大的锅炉房实施拆除工程,“拆小并大”,共拆除各类锅炉132座,同时实施清洁能源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大气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07年继续实施拆除烟囱工程,拆除烟囱135根。4、2006年整治成效(1)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达一级标准天数38天达二级标准天数290天达标天数328天达标率90%(2)2006年朝阳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指标SO2年均值0.041 NO2年均值0.026PM10年均值0.094(3)拆除24座小锅炉,所带负荷38110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朝阳市城区烟尘综合整治项目是利国利民的可持续发展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是保障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把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家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是为了在项目建设前就综合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从源头上预防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从而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城区建设规划体系,改善城区品位,可促进城区经济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城区建设对繁荣经济、集聚人口、促进社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朝阳市市区是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把城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都市,将会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朝阳市区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城区建设实现科学规划和布局,可提高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城市经济建设的活力和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发展。3、是环境保护的需要预防为主,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等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不但在经济上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很多环境污染一旦发生,即使花费很大的代价,也难以恢复。因此,对建设项目动工兴建之前,就应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措施,从而预防和减轻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4、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由于小锅炉房环保措施跟不上,产生烟尘、噪音、垃圾,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极大,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和理念,所以经常出现纠纷和上访现象,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5、是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城市环境保护“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的要求,朝阳市政府拟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静,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是朝阳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发展规律、使我市发展融入全国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朝阳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符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朝阳建设成为辽冀蒙三边地区最具综合竞争实力的城市,打造成为更加开放的新兴工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是解决城市发展矛盾的必要手段。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朝阳市概况朝阳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同时又是一个待开发的地区。这里有众多的资源、丰饶的物产、广阔的土地和优质廉价的劳动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提供了众多的发展机会。1、朝阳市基本情况朝阳是一座历史名城,自西汉起就设置了郡县。朝阳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牛河梁遗址及境内发现的鸟化石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发现了一亿三千万年前的鸟化石,填补了世界生物进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它证明了到目前为止,朝阳是第一只鸟飞起来的地方,是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又是东方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朝阳人杰地灵,数以百计的宝塔古刹点缀着山川大地,使朝阳充满了古文化的深邃魅力。朝阳市辖朝阳、建平、喀左三县,北票、凌源二市,双塔、龙城二区,共135个乡(镇),1688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0万亩;总人口334.3万,其中农村人口249万,市中心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5万。2、地理位置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18°55121°16和北纬40°2342°28之间,东西跨度165公里,南北跨度216公里,边界周长980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及哲里木盟接壤;南与辽宁省葫芦岛及河北省秦皇岛市毗连;东与辽宁省阜新市、朝阳市为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交界。朝阳处于西部京津城市群与东部辽沈城市群辐射的中间地带。朝阳南邻渤海之滨,北依内蒙腹地,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阳既可借沿海开放的风和舟楫之利,又能利用内陆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既可接受祖国心脏地区的辐射,又能借助辽宁工业城市群的优势。连接京沈公路的朝锦高速公路将朝阳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市区东距省会沈阳341公里,西距首都北京580公里,铁路、公路可直达北京、沈阳。朝阳依然是北京、承德通往沈阳、丹东、大连以至东北各地的交通要道。3、地形、地貌朝阳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内沿海平原过渡的阶梯分界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努鲁儿虎山脉贯穿凌源、喀左、建平、朝阳、北票5县(市),虎踞大凌河以北;松岭山脉坐落于喀左、朝阳、北票3县(市)、雄卧大凌河以南。群山环抱之中,形成以喀左、朝阳二县为主体的山间盆地。境内的河流多源于本区的山间、高原、坡陡流急,水土流失严重,流量变化和泥沙含量较大,在本市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形成几个冲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票、朝阳、喀左等县(市)。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老哈河等。综观全市地形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只有小块山间盆地和河谷冲击平原,可耕地少,土地利用结构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根据地貌成因及其形态特征,朝阳市可划分为中、西部环形山区、东部低山丘陵区、河流冲击平原、山间盆地等4个地形单元,环形低山区总面积为1362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9.1%;低山丘陵区总面积为492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4.9%;平原面积仅有18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朝阳市属于山地丘陵区。4、气候条件朝阳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达5个月以上,春秋两季短促,多风少雨,温差大,日照长,辐射强。年平均气温7.57.8 、极端最高温41.1 ,极端最低温-36.9,相对湿度54%,全市各地年降水总量在315.4毫米-615.4毫米之间,地域差异较大,北部偏少、南部偏多,年蒸发量2000mm左右,远大于降水量。平均风速为3.0m/s,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占16%,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无霜期150天。5、交通、通讯条件连接京沈高速公路的朝锦高速公路将朝阳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以贯通关内外的大动脉101国道为轴心,形成了四通八达,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境内有六条铁路通过,直达北京、沈阳、大连、丹东、朝阳、承德、赤峰等城市。朝阳拥有省内为数不多的民航机场,可以起降中型客机,现有航班可飞抵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城市。立体交通网的形成,大大缩小了朝阳与海内外交往的时空差,乘车5小时即可抵达北京、2.5小时到沈阳、5小时到大连、40分钟到锦州笔架山港; 朝阳市的通讯信息进入国内、国际长途自动交换网,数字传真、图像传真、无线寻呼、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普遍进入办公室和寻常百姓家。乡镇全部设有邮政机构。国内、国际通邮便捷、安全、迅速。6、市区道路网朝阳市区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南北约7.5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大凌河在西南通过,形成护城河。锦承铁路从市区穿过,将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市区路网结构合理,主次分明,呈方格式布局,东西方向主干道有珠江路、文化路、新华路、长江路、黄河路,南北方向主干道在铁路西是中山大街,铁路东有友谊大街、朝阳大街。主干道间距为1.01.5公里。主干道之间辅以次干道和支路。7、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朝阳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电力、冶金、煤炭、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医疗等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随着“十五”期间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振兴朝阳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建设,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格局基本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200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55000万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6835673万元,比“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292860万元增长59.23%。 “十五”期间朝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见下表。“十五”朝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年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 值200125486929366837990292843920022993373287943980681026199200332603443173844732211981892004408500612000507347152784720055350008690007510002155000总计18237402535200248363968356738、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成果显著,面貌大为改观。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线25公里,城市排水管线增至165公里。城市集中供热率为40%。北大街棚户区改造、大凌河城区段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凌凤大桥、火车站侯车楼、人民会堂等一批基础设施建筑落成使用。五年共新建和改造道路120条。“十五”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9%,人均拥有道路和绿地由“九五”期末的5.5平方米、5.3平方米分别提高到7.8平方米和6.9平方米。第四章 工程方案为达到市政府提出的“奋战十一五,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标准,用三年时间集中精力狠抓城市基础建设关键工程,重点解决城市突出的环境问题,实现"创模"目标,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2007年起朝阳市政府决定继续实施拆烟囱工作、构建绿化、集中热源建设、大气面源综合整治工程。一、建设原则1、坚持烟尘整治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开发与节约、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与城区县建设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影响全局的重点项目,力争在短期内有新的突破的原则。3、坚持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资金的原则。4、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重点项目建设与加强烟尘整治全面管理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解决我市烟尘整治行动中的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技术起点高、投资少、效果好的烟尘整治之路的原则。二、建设目标1、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达到优良天数340天,其中达一级标准天数60天,二级标准天数280天。2006年全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8天,通过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拆除供暖锅炉房(烟囱),采取联片供热等方式,同时,密切围绕"创模"工作,结合我市大气优良天数工作目标和烟控区、高污染燃料基本禁燃区的建设,力保2007年全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2、控制烟囱总量截止2006年,我市市区内还有烟囱418根,通过2007年拆除烟囱、锅炉房工作的开展,预计到今年车底,烟囱数量减至159根。3、消除冒黑烟单位为做好创模的基础工作,加快构建和谐朝阳,彻底改善朝阳市的大气环境,今年拆除烟囱工作重点为解决消除冒黑烟现象。根据年初环保局开展的摸底调查工作,我市目前还存在32家比较严重的冒黑烟单位。我市拟将此32家单位列为重点拆除对象,以便彻底解决影响我市百姓生活受黑烟影响的状况。三、工程内容大气面源污染主要应通过布局和结构调整措施、能源结构调整措施、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措施、集中供热控制措施、重点工业污染源控制措施、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监督管理措施、科研支撑措施等措施,进行大气综合整治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煤烟型面源污染治理拆除锅炉房(烟囱)、热源厂建设、搬迁改造、除尘脱硫项目、清洁能源项目、清洁生产项目、自动监测项目、控制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项目。以上整治措施,市环保局直接组织实施2007年煤烟型面源污染治理拆除锅炉房(烟囱)工程。1、拆除范围此次拆除烟囱工程主要是分布在市内的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囱具体拆除类型如下:已经具备集中供热、联片供热的区域内,单台容量在 10吨/小时以下的;未经环保、房产、质量技术监督、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违法建设以及增容、扩容的;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燃烧设备;长期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位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及城市主要出入口、高速公路、一、二级马路和铁路两侧、文物保护单位和主要商业区附近,影响城市规划和市容形象的;长期闲置停用及已经废弃不用的燃媒锅炉(窑炉)和烟囱。2、拆除原则(1)公示原则:对拆除烟囱的原因、拆除方式、拆除后替代措施等内容采取公示制度向企业、市民公开,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2)重点拆除原则:密切围绕 "创模"工作,结合我市烟控区和高污染燃料基本禁燃区的建设,确定2007年环保系统拆除重点,具体情况见下表。2006年拟拆除锅炉分布情况序号行政区名称拟拆除烟囱数1双塔区2052龙城区323经济技术开发区22合计2593、工程内容(1)2007年拟拆除烟囱吨位2007年拟拆除烟囱259根,其中: <2t锅炉的烟囱123根;2t且<4t的烟囱32根;4t且<6t的烟囱35根;6t的烟囱69根。各吨位锅炉的烟囱个数、供暖面积、燃煤量等情况见朝阳市2007拆除锅炉房(烟囱)汇总表。 朝阳市2007拆除锅炉房(烟囱)汇总表序号所属行政区吨位供暖面积(万m2)燃煤量(t/a)2>T4>T26>T4T61双塔区1032027554501200002龙城区1393768180003经

    注意事项

    本文(朝阳市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