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2.4Mta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826103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2.4Mta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2.4Mt/a新建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本)建设单位: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环评机构: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2013年9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2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1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6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6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9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31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63.3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03.4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463.5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463.6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474公众参与50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50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50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50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514.5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53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56联系方式59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596.2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59附图图1 地理位置图图2 环境保护目标图图3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调查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马依西一井隶属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大山镇、马依镇、忠义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215104°4415;北纬25°281525°3315。井田东面与马依东井田接壤,西面与响水矿井(一期)的播土区相邻。井田距南昆铁路威(舍)红(果)段小雨谷站20km;盘(县)兴(义)公路从井田西南经过。井田内有简易公路与盘兴公路相连:大山镇至马依镇公路从井田北部经过,忠义乡至五朋公路从井田南部经过。从矿井所在位置经S212省道向西北方过大山镇转向南至响水煤矿及盘南电厂大约24km,其中的大山镇至响水路段14km已经建成了二级运煤干线公路。通过S212省道继续向北于刘官镇连接G320国道和GZ65国道主干线可以方便地到达贵阳、昆明等地。S313省道从井田北部经过老厂镇向东进入普安、兴义矿区。马依西一井工业场地距盘县县城(红果)约22km,井田距县城距离约23.5km,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1.1.2建设项目背景贵州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位于国家划定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煤炭基地盘江矿区(在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规划中,盘江矿区称为盘县矿区)。井田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马依镇、忠义乡境内。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将加大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建成1个年产量5000万吨和2个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资源量的80%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70%以上;提高洗精煤产量和煤炭洗选比例,推进清洁用煤、节约用煤和高效用煤。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煤炭产量达到2.5亿吨,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盘南电厂是贵州省第二批“西电东送”的龙头项目,是“黔电送粤”的重点工程;工程为设计容量4×600MW的燃煤机组,四台机组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与盘南电厂相邻的响水煤矿为盘南电厂的配套供煤项目。矿井(一期)设计生产能力4.0Mt/a,电煤供应能力约2.8Mt/a。盘南电厂需煤量为5.86.5Mt/a,为确保盘南电厂燃煤供应,尽快开发建设马依西一井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能煤函(2008)42号关于贵州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开展前期工作的咨询复函,同意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按2.4Mt/a开展前期工作。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1.2.1建设内容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有7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北进风斜井、北回风斜井、南进风斜井、南行人斜井、南回风斜井;一采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二采区采用倾斜长壁式采煤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先期开采的3#属于中厚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采区回采率薄煤层取85%,中厚煤层取80%,厚煤层取75%;回采工作面回采率95%。马依西一井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南北进回风斜井、南行人斜井等主体工程,机修车间、变电所、压风机房等辅助工程,储运设施、水源、电源、输电线路等配套工程和食堂、办公楼、宿舍等公用工程,井下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锅炉烟气治理等环保工程等。1.2.2生产工艺1、井田开拓方案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田家寨工业场地内布置主、副斜井。主井井筒内铺设一条带宽1200mm的宽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定时分运全矿井煤炭和矸石,架空人车承担矿井人员运输任务,并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承担矿井材料、设备等辅助运输提升任务,并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主、副斜井掘至+1400m辅助水平后向东北方向布置一组+1400m轨道大巷和胶带机大巷,与沿J25勘探线布置的井田北部一采区+1400m辅助水平上山相连,形成一采区+1400m辅助水平开拓系统。在副斜井+1400m辅助水平车场布置暗副斜井,倾角20°,斜长585m,落平至+1200m水平;主、暗副斜井井筒落平至+1200m水平后,由西向东布置+1200m水平车场、井底煤仓和矸石仓,然后分别向东、南方向布置两组石门,其中+1200m东石门采用机轨合一,延伸至J25勘探线附近与+1200m北胶带机运输大巷和+1200m北轨道运输大巷相接,同时将一采区+1400m辅助水平各上山沿J25勘探线延伸至+1200m水平与之相连,形成一、四采区各煤层开拓系统。而+1200m南运输石门采用机轨合一的方式与+1200m南大巷相连;在核桃树场地增加南行人斜井,斜长1260m,落平至+1200m水平,与+1200m南轨道石门相连,兼作井田南部安全出口和进风任务。+1200m开采水平与井田南部第二水平+1050m通过集中轨道斜巷、集中胶带机斜巷和回风斜巷联系,解决+1050m水平的煤炭、材料、人员运输等问题2、水平划分及标高根据各煤层间距,将本井田内的煤层划分为上煤组:3#、5-2#煤层;中煤组:9#、12-1#、17-1#、17-2#、19#煤层;下煤组:26#和29#煤层(29#煤层暂不开采)。矿井采用两个水平开拓。第一开采水平标高设在+1200m,在井田北部一采区+1400m设置辅助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在井田南部设置+1050m水平开采下煤组。+1400m辅助水平通过+1400m大巷直接与主、副井筒相连,通过一采区+1200m水平上山与开采水平+1200m相连;+1200m开采水平与井田南部第二水平+1050m通过集中轨道斜巷、集中胶带机斜巷和回风斜巷联系,解决+1050m水平的煤炭、材料、人员运输等问题。3、开拓巷道布置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在主、副斜井+1400m水平向东北方向沿煤系底板玄武岩层布置一组+1400m轨道大巷和胶带机大巷,与沿J25勘探线布置的井田北部一采区+1400m辅助水平上山相连。+1400m轨道大巷采用机车牵引1.5t固定式矿车运输,+1400m胶带机大巷铺设带宽1000mm和D=1200mm的架空人车,担负+1400m辅助水平的原煤、矸石和人员运输任务。在副斜井井筒+1200m落平点由西向东布置一条+1200m集中轨道运输石门至主斜井落平点,然后分别向东、南方向布置两组石门,均采用机轨合一的布置方式。4、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采区划分全矿井共划分8个采区,+1200m水平划分为5个采区,其中井田北部划分为2个采区(一、四采区),南部划分为3个采区(二、三、五采区);井田南部+1050m水平划分为3个采区(六、七、八采区)。一采区:位于井田北部,北以煤层露头为界,南以F10断层为界,西以F12断层和井田西部边界为界,东以井田边界为界,采区走向长度约2.22.5km,倾斜宽约3.5km。采用走向长壁开采全井田各煤层,在+1400m设辅助水平开采。四采区:位于井田东北部,采区深部以F13断层为界,西以F10断层为界,南以铜厂河为界,东以井田边界为界,与马依西深部相邻,采区走向长约2.2km,倾斜宽约1.0km,采用走向长壁开采各煤层。二采区:位于井田南部,西以F7断层为界与响水矿井相邻,东以F83断层为界,北以井田边界为界与小河边煤矿相邻,南以铁厂河为界。采区走向长约0.65km,南北倾斜宽3.03.8km,采用倾斜长壁开采上、中煤组。三采区:位于井田南部,西以F83断层为界,东以F13断层为界与马依西井田深部相邻,北以铜厂河为界,南以铁厂河为界。采区走向长约0.8km,南北倾斜宽约3.0km,采用倾斜长壁开采上、中煤组。五采区:位于井田最南端,井田南部铁厂河以南至井田南部边界约2.0km2范围,通过将+1200m南轨道石门、胶带机石门和回风石门延伸至该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开采上、中煤组。+1050m水平划分为六、七、八三个采区开采下煤组26#煤层(29#煤层属高硫煤,暂不开采),采区划分情况分别对应+1200m水平的二、三、五采区。采区接替顺序矿井初期移交一、二采区,采区内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以二个采区2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移交初期首采上保护层3#煤层,待3#煤层开采到一定程度,即被保护层充分卸压后,再由上往下依次开采各煤层。采区接替顺序:一采区四采区;二采区三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八采区。采区接替顺序见表1-1。表1-1 采区接替顺序表5、采煤方法根据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及矿井初期开采区域煤层赋存条件,一采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二采区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先期开采的3#属于中厚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6、首采区工作面参数工作面长度根据井田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考虑到煤层瓦斯高且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层及其顶、底板较软,工作面产量受瓦斯的制约,确定综采工作面长度为180m。工作面推进度根据采区煤层条件和国内类似条件矿井综采面实际水平,并考虑瓦斯限产因素,确定综采面年推进度为2300m/a。采煤工作面数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矿井需布置两个采区两个综采工作面生产,即在井田南、北部的二、一采区各布置一个3#煤层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产量为2.22Mt/a,掘进出煤按回采煤量的8%考虑,为0.18Mt/a,则矿井年产煤量为2.40Mt/a,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采区回采率:薄煤层取85%,中厚煤层取80%,厚煤层取75%。回采工作面回采率95%。7、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采区回采率:薄煤层取85%,中厚煤层取80%,厚煤层取75%。回采工作面回采率95%。1.2.3生产规模矿井设计规模2.4Mt/a。1.2.4建设周期马依西一井新建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期6个月。矿井采用一次设计、连续施工、工作面依次投产的建设方式;矿井达到2.4Mt/a生产能力时,施工时间为36个月(不含施工准备期),其中一、二采区3#煤层投产时间均为36个月。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21868.5万t,储量备用系数取1.4,矿井服务年限65.1a。1.2.5工程投资马依西一井项目工程总投资195881万元,环保工程总投资5309.4万元,占工程项目总投资的2.71%。1.2.6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见表1-2、1-3、1-4、1-5。表1-2 工业场地工程内容组成表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主体工程主斜井长度2187m,净宽度6.1m,装备1200mm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定时分运煤炭和矸石,安装架空人车担负一采区人员运送任务,铺设排水管路已掘进200m副斜井长度2188m,净宽度4.8m,单钩串车提升,担负矿井材料、设备等辅助运输和进风任务已掘进200m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量分别为54.8m3/s、51.2m3/s未建矸石场利用选煤厂矸石场,占地面积12.68hm2选煤厂环评已评储运系统运输系统井下运输井下煤炭运输采用B=1000mm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石门、大巷采用1000mm胶带机运输未建原煤地面运输采用封闭胶带输送机运输未建煤炭储存3座直径21m原煤仓,单仓容量10000t选煤厂内容煤炭外部运输系统运输能力5.0Mt/a,输送机总长12631m,不属于本工程内容单独立项,单独环评场内运输原煤及产品煤场内运输采用封闭带式输送机运输未建场外道路进场公路总长1.35km,三级公路,路基宽8.5m,路面宽7.0m,沥青混凝土路面未建爆破器材库进场公路长1.1km,辅助道路,路基宽5.0m,路面宽3.5m,泥结碎石路面未建辅助设施机修车间面积1836m2,承担本矿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及矿车等材料性设备的修理,不生产配件,机电设备的大、中修主要委托盘江矿区机电分公司未建综采设备中转库综采设备库756m2,承担液压支架、采煤机的临时存放及日常维护和保养未建坑木加工房面积300m2,配有园锯机、带锯机、移动式截锯机各一台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自动万能磨锯机、带锯磨锯机、电热锯条焊接机、锯条辊压机各一台,主要负责矿井坑木的加工未建辅助厂房器材库、器材棚(含消防器材库),总面积1404m2未建油脂库,面积126m2未建煤样室、化验室由选煤厂建设选煤厂内表1-2 项目组成一览表 (续表一)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公用工程行政福利设施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4216.6m2,包括矿机关办公楼、会议室、调度室、选煤厂办公、化验室等基础已完成灯房、浴室、任务交代室联合建筑建筑面积4921m2,含任务交代室、井口浴室、矿灯房和自救器室、保健急救站、职工教育未建食堂井口食堂、班中食堂、选煤厂食堂合建,建筑面积791.52m2未建单身宿舍2栋,建筑面积17294.4m2未建图书游艺、接待休息用房等井口等候室、保健急救站、图书游艺室、接待休息用房、职工教育用房、探亲房等,建筑面积4186.67m2未建救护队建筑面积1320m2未建其他设施门卫室、公共厕所等,总面积95m2未建给排水给水系统以滑石板水库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岸边固定式取水站一座(960m3/d),DN150供水管线5.0km;矿井、生产用水优先使用经处理后的矿井水、生活污水未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场内雨水收集后汇入排水管内,排至场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洗煤补充水、原煤储煤场洒水、地面除尘及绿化洒水,生活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矿井水经处理后用于井下消防洒水、瓦斯抽放站、瓦斯电站、绿化及道路洒水,剩余部分达标排放未建供配电供 电采用110KV供电,一回110kV电源线路(LGJ-300/18km)引自练池塘220kV变电站,另一回110kV电源线路(LGJ-300/20km)引自香田220kV变电站未建配 电110kV变电站1座,2台SFZ11-50000/110型变压器,容量50000kVA,以10KV电源向各用电负荷用户供电和向南风井场地提供35KV电源未建供热锅炉房建设期和运营前期供热采用燃煤锅炉,项目设锅炉房1座,内设1台DZL4-1.25-A型蒸汽锅炉;后期北风井场地瓦斯发电站建设余热锅炉,供矿井采暖、供热需要,燃煤锅炉在瓦斯发电站检修维护时运行瓦斯发电及余热锅炉系统单独立项及环评表1-2 项目组成一览表 (续表二)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环保工程储煤扬尘原煤场内转载运输采用封闭胶带输送机运输,基本没有扬尘污染;输送机转载点密闭建设并设置洒水喷头,喷雾洒水降低煤尘污染未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建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采用二级生化处理(A/O法)+过滤工艺,处理站规模为30m3/h未建矿井水处理站采用高密度迷宫斜管沉淀+锰砂过滤+多介质过滤工艺,处理站规模1000m3/h未建锅炉烟气治理燃煤锅炉燃用响水矿井一期工程播土区原煤与本矿原煤按2:1混合后的混煤,烟气采用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0%;瓦斯电站余热锅炉供热后,燃煤锅炉成为备用未建噪声治理厂区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通风机选用高效消声器未建表1-3 南风井场地工程内容组成表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主体工程南进风斜井长度1771m,净宽度4.6m,双钩串车提升,担负井田南部采区材料、设备等辅助运输和主要进风任务已掘进200m南回风斜井长度1687m,净宽度5.4m,担负矿井南部采区回风和铺设瓦斯管路任务未建南行人斜井长1725m,净宽度4.0m,安装架空人车,担负井田南部采区人员运输和主要进风任务未建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一、二采区各设有专用回风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南行人斜井和南进风斜井进风量分别为49.9m3/s、60.4m3/s。南回风斜井选用2台FBCDZ-8-30型轴流通风机(n740r/min),其中1台通风机工作,1台通风机备用。未建南风井矸石场南风井掘进矸石场占地面积2.57hm2,配套拦矸坝和截、排水工程未建储运系统运输系统场内运输场内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未建场外道路南风井场地进场公路长6.0km,四级公路政府规划修建续表1-3 南风井场地工程内容组成表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辅助设施瓦斯抽放站在南风井场地建设瓦斯抽放站,建立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井下瓦斯;选用2BE4 670-2BY4型、2BE4 620-2BY4型水环式真空泵各2台未建压缩空气站在南进风斜井地面设置空气压缩机站,选用OGFD-39/10型空冷式空气压缩机4台,其中3台工作,1台备用未建二采区机修南风井场地设采区机修间,面积450m2未建公用工程行政福利设施联合建筑建筑面积3130.1m2,含任务交代室、井口浴室、矿灯房和自救器室等未建食堂井口食堂、班中食堂合建,建筑面积641.52m2未建单身宿舍1栋,建筑面积6177.6m2未建井口等候室、保健急救站等井口等候室、保健急救站、职工教育用房、探亲房等,建筑面积1151.47m2未建其他设施门卫室、公共厕所等,总面积85m2未建给排水给水系统生活用水引自工业场地生活供水系统;工业场地净水站处理消毒后生活用水经井下巷道送至南风井场地100m3生活高位水池,静压满足南风井场地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水源为矿井水,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由井下巷道送至南风井场地2×400m3高位水池,静压满足南风井场地的瓦斯抽放、瓦斯发电、黄泥灌浆和场地消防用水以及对应的井下采区的生产、消防用水之要求。未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场内雨水收集后汇入排水管内,排至场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首先用于地面除尘及绿化洒水,剩余部分达标排入铜厂河未建供配电供 电采用35KV供电,双回35kV电源线路(2×LGJ-120/5km)引自工业场地110kV变电站的不同35kV母线段未建配 电建设35kV变电站1座,2台S11-8000/35型变压器,容量8000kVA,以10KV电源向各用电负荷用户供电未建供热锅炉房建设期和运营前期供热采用燃煤锅炉,南风井场地设锅炉房1座,内设DZL2-1.25-A型蒸汽锅炉1台;南风井场地瓦斯发电站建设余热锅炉,供南风井场地采暖、供热需要,燃煤锅炉在瓦斯发电站检修维护时运行瓦斯发电及余热锅炉系统单独立项及环评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设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采用二级生化(A/O法)工艺,处理站规模为15m3/h未建锅炉烟气治理燃煤锅炉燃用响水矿井一期工程播土区原煤与本矿原煤按2:1混合后的混煤,烟气采用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70%;瓦斯电站余热锅炉供热后,燃煤锅炉成为备用未建噪声治理厂区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通风机选用高效消声器未建表1-4 北风井场地工程内容组成表工程类别项 目 名 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备注主体工程北进风斜井长度659m,净宽度4.6m,担负井田北部采区主要进风任务未建北回风斜井长度659m,净宽度5.2m,担负矿井回风和铺设瓦斯管路任务未建通风系统北进风斜井进风量为69.8m3/s;选用2台FBCDZ-8-30型轴流通风机,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未建储运系统运输系统场内运输场内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未建场外道路北风井场地进场公路长115m,辅助道路,路基宽4.5m,路面宽3.5m,泥结碎石路面未建辅助设施瓦斯抽放站在北风井场地建设瓦斯抽放站,建立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井下瓦斯;分别选用2BE4 670-2BY4型、2BE4 620-2BY4型水环式真空泵各2台未建压缩空气站在北进风斜井地面设置空气压缩机站,各选用OGFD-39/10型空冷式空气压缩机4台,其中3台工作,1台备用未建公用工程其他设施门卫传达室等,总面积12.96m2未建给排水给水系统生活用水采用水车供水,生产用水水源为矿井水,矿井水经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经井下巷道(在北回风斜井内设置转输加压泵D85-67X3)送至北风井场地2×400m3高位水池,静压满足北风井场地的瓦斯抽放、瓦斯发电、灌浆和场地消防用水以及对应的井下采区的生产、消防用水之要求未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场内雨水收集后汇入排水管内,排至场外未建供配电供 电采用10KV供电,双回10kV电源线路(2×LGJ-185/4km)引自工业场地110kV变电站的不同10kV母线段未建配 电建设10kV变电站1座,2台SC11-30/10,30kVA型变压器,以10KV电源向各用电负荷用户供电未建采暖、供热本区属于过渡采暖地区,进风井不需要保温;北风井场地门卫传达室、值班室采用空调采暖,不建设锅炉房未建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北风井场地不设住宿和洗浴,没有办公设施,修建防渗旱厕所未建噪声治理厂区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通风机选用高效消声器未建表1-5 各场地工程内容组成表项目名称工程特征或基本情况工业场地主斜井、副斜井、机修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坑木加工房、辅助厂房;行政办公楼、灯房浴室任务交代室联合建、单身宿舍筑等行政福利设施,110kV变电站、锅炉房、救护队、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南风井场地进风斜井、回风斜井、行人斜井、瓦斯抽放站、压缩空气站、二采区机修间、通风机房、锅炉房,联合建筑、食堂、单身宿舍、井口等候室、保健急救站等行政福利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站、35KV变电所北风井场地进风斜井、回风斜井、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压缩空气站、10KV变电所井巷工程矿井总工程量为67546m,其中岩巷55796m,煤及半煤11750m。基建掘进率为281.4m/10kt。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建设项目选址项目设计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矿井工业场地场址拟选择在井田西北角侧的“田家寨”,只需新建约1.35km的进场公路;矿井采取分区抽出式通风方式,初期设南、北两个风井场地,北风井场地选择在井田北端的“新寨”;南风井场地选择井田中部的“核桃树”;在北风井场地和南风井场地分别设置压风机房、瓦斯抽采站,预留瓦斯电站及黄泥灌浆站场地;南风井场地还具有采区设备及支护材料和人员下井条件;矿井掘进矸石送选煤厂矸石场处置,矸石场地位于工业场地东北侧的“果边河沟”;矿井设地面爆破器材库选择在工业场地北侧约500m外。1.3.2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1.3.2.1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符合性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与本项目有关的条文包括:1、 鼓励类第一类 鼓励类三、煤炭2、12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7、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10、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1、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本项目为240万吨/年高产高效煤矿井,塌陷地进行土地复垦;矿井水经处理后大部分综合利用,回用率83.3%,剩余部分达标排放。因此,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鼓励类项目要求。2、限制类要求项目的煤炭资源回收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采用一井两面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类项目。3、淘汰类要求矿井规模为240万t/a,除3#煤层需要最为保护层开采外,其余开采煤层硫份小于3%,灰分小于40%。项目井型、开采煤硫份、灰分、采煤设备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综上所述,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要求。1.3.2.2 与煤炭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年 第80号):第十条 稳定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中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和适度开发。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第十五条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第三十八条 煤炭采选、贮存、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防止二次污染。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和减少排放。马依西一井位于云贵煤炭基地盘江矿区,项目工程规模为2.4Mt/a,符合国家鼓励建设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产业政策;生产的原煤全部进入配套建设的马依选煤厂洗选加工,符合国家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的要求。1.3.2.3 项目建设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东部(含东北)开采历史长,可供建设新井的资源少,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强度偏大,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1、重点任务(1)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有序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2)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统筹规划建设能源输送通道、水源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3)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以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强现有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全面提升煤矿生产技术水平。(4)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5)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有序建设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2、环境治理的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到2015年基本实现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减弱,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1)全国环境治理预期效果。2015年,全国煤矸石产生量8亿吨,利用量6.1亿吨,综合利用率75%以上;矿井水产生量70.92亿立方米,利用量54亿立方米左右,利用率75%,达标排放率100%;煤层气产量160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煤矿瓦斯抽采量140亿立方米,利用率60%;采煤沉陷面积7.8万公顷,复垦面积4.7万公顷。(2)地区环境治理预期效果。东部(含东北)地区采取煤矸石发电、井下充填、土地复垦和立体开发等措施,煤矸石利用率85%以上,矿井水利用率80%,沉陷区土地复垦率超过80%,煤矿瓦斯利用率51%。中部地区采取煤矸石发电、井下充填、地表土地复垦和立体开发、植被绿化等措施,煤矸石利用率77%,矿井水利用率68%,沉陷土地复垦率超过65%,煤矿瓦斯利用率63%。西部地区采取煤矸石发电、井下充填、地表土地复垦和立体开发、植被绿化、保水充填开采等措施,煤矸石利用率达到70%,矿井水利用率达到80%,沉陷土地复垦率超过50%,煤矿瓦斯利用率超过55%。3、项目与规划符合性分析马依西一井由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矿井建设规模为2.4Mt/a,属于云贵煤炭基地盘县矿区规划新建大型矿井,机械化掘进程度达到100%;项目建成后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5%,生活污水综合利用率81%;煤矸石综合处置率100%;沉陷土地的综合治理率达到95%以上;矸石场堆满后进行土地复垦,无自燃;矿井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1.3.2.4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马依西一井生产能力2.4Mt/a。采用长壁综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3.2.5 与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符合性分析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企业,并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重点行业新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审批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前置条件。着力减少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增加天然气、煤层气供给,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重点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取缔渗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防范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控制危险废物、城镇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严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重点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制定了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和动态观测计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1.3.2.6 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符合性根据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发2010146号)中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条文要求如下:一、鼓励类技术(一)安全、高效采矿综合技术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技术:又分为露天和地下同时联合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地下转露天开采等。包括露天-地下联合开拓方法、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稳定性分析、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露天边帮残矿回收技术。(2)地下矿山高效开采技术15煤矸石井下充填置换煤成套技术与装备:采用煤矸石回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防止地表沉陷,提高了煤炭采收率。主要内容:地面煤矸石破碎回运、井下煤矸石分离、综采充填、普采充填、巷道充填、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控制工艺。井下煤矸石分离处置、回运、充填关键设备适用于各类井工煤矿中厚煤层开采条件的采空区充填。特别是村庄、建筑物和河流湖泊等“三下”煤炭资源。(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煤泥干扰床分选技术与设备,煤炭高效洗选加工设备:利用干扰沉降条件下入选颗粒粒度、密度的不同实现了全粒级粗煤泥的有效分选,使重介质、浮选选煤工艺系统得到改善,可使重介旋流器分选中细煤泥量减少,降低了精煤中高灰细颗粒的含量,提高精煤产率。(三)矿业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利用技术100煤矿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与工艺,矿山废水利用技术:根据矿井水类型和所含污染物,采用固体悬浮物去除、溶解性盐类去除、酸性水中和、特殊污染物处理等工艺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工业和生活用水标准,替代地下水源,减少污染排放。(四)矿山环境修复技术104煤矿塌陷地充填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技术采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水工余土回填地面采煤沉陷区,恢复地表形貌,采用土地平整、疏排和水土、肥力重构技术,实现了煤矿塌陷地复垦和生态保护。本项目采用井工矿开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原煤全部送在工业场地建设的矿区型洗煤厂洗选;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矿井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达标排放;煤矿塌陷地充填复垦。因此,项目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发2010146号)的要求。1.3.2.7 与贵州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发201121号发布的贵州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如下:盘江矿区矿区开发主体为盘江煤电集团,发展方向为“煤焦化火电煤化工”,即以开发炼焦用煤、发展焦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盘江马依煤业有限公司盘江矿区响水矿井二期(马依西一井)2.4Mta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