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关于发布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696.doc

    • 资源ID:2811728       资源大小:391.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关于发布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696.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法人代表武云飞联系人马伟通讯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联系电话13572795658传真邮政编码712000建设地点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立项审批部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8333(无新增用地)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XX(静态)环保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运日期2017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建设的必要性秦都110kV变电站位于咸阳市,该站于1988年3月建成投运,主供咸阳市区城网及周边工业用电。现运行两台31.5MVA主变压器,目前负载率79%。秦都110kV变主要担负咸阳市西北部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用电任务,本地区主要负荷增长来自秦都变北部咸阳汽车产业园的高速发展。2013年秦都变最大负荷55MW。根据目前负荷情况和未来负荷发展情况来看,秦都变供电区2017年负荷将达到98MW,2020年将达到124MW。现阶段110kV秦都变2×31.5MVA的变压器容量已经远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为了满足当地负荷发展的需要,同时缓解周边110kV变电站供电压力和改善110kV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秦都110kV变电站需要进行增容。本期将主变容量由2×31.5MVA增容至2×50MVA。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第四项电力 第十条 电网改造及建设),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也和当地规划相符。二、110kV秦都变电站现状1、地理位置 秦都110kV变电站位于咸阳市,该站于1988年3月建成投运,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所示。2、原站现状该站目前运行两台31.5MVA主变压器。秦都变110kV接线方式为双母线带旁母接线,户外支持式管母线分相中型布置,多跨半高型组合架构布置在变电站的北侧,均向北出线,现有出线7回,备用出线3回,自西向东分别为都牵线、都彩线、都庄一线、都庄二线、都古一线、都古二线、都沣线(现作为备用)、都咸线;10kV采用单母分段带旁母接线,现有出线柜19面。老式的GG1A固定式开关柜,10kV出线均经地下电缆沟道通向站外道路。站内综合配电楼布置在变电站的南侧,两台主变压器布置在中间。秦都110kV变电站站内现状见图2所示。3、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本项目为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110kV秦都变增容工程规模为:(1) 主变压器:原2台31.5MVA主变拆除更换为2台50MVA变压器。秦都变本次增容后容量为2×50MVA。电压比为110±8×1.25%/10.5kV,电压等级为110kV/10kV。(2)110kV出线7回,主接线保持不变。(3)10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接线,拆除旁母,10kV开关柜内设备型号改动见图XYD-1427F1-A0101-06B。10kV高压室、控制室在原位置改造,根据系统一次结论本期10kV出线柜增加10面,电容柜增加3面。本期更换 GG-1A型开关柜为KYN28型开关柜,改造后10kV开关柜共计42面。10kV新段:本期进线柜1面、电容柜2面、消弧线圈柜1面、PT柜1面、隔离柜1面、出线柜15面;10kV新段:本期进线柜1面、电容柜2面、 消弧线圈柜1面、PT柜1柜面、分段柜1面、出线柜15面,拆除并更换秦都变中都古线、都庄线110kV电流互感器及110kV母联、旁母间隔电流互感器为LGB-110W2 2×600/5A。拆除并更换10kV进线2×(LMY-120×10)矩形铝母线及穿墙套管为4000A绝缘管母。拆除10kV母线2×(LMY-120×10)并更换为3×(TMY-125×10),拆除10kV旁母。(4)无功补偿: 1#、2#变压器低压侧电容器容量都为2×4800kvar。(5)消弧线圈:1#、2#变压器低压侧消弧线圈及接地变成套装置都为1000kVA/1200kVA。(6)拆除原电容器,1#、2#变压器低压侧新上电容器容量为2×4800kvar。秦都110kV变增容改造工程属于“以新带老”项目,不新增占地,总体平面布局与现有工程一致。本工程“以新带老”情况及扩建规模如表1所示。表1 110kV秦都变增容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已建成规模本期新上本期扩建后规模备注1变电站类型户外户外与既有工程一致2主变压器2×31.5MVA2×50MVA 2×50MVA 更换3110kV出线7回7回与既有工程一致4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化粪池与既有工程一致5事故油池18m318 m3与既有工程一致6占地面积0.8333hm2与既有工程一致0.8333hm2不新增4、变电站平面布置(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由于在原站站内进行增容,因此电气总平面基本维持原布置不变。主变更换在原主变基础上进行,110kV进线及母线位于变压器北侧,本次不做变动。主控室及10kV室位于变压器南侧,本期对主控室部分改造,10kV室所有开关柜拆除换新。电容补偿成套装置放置于10kV室西北侧的空地处,消弧线圈及接地变成套装置放置于10kV室的西南侧空地处。本次扩建工程在原站进行,不需征地。变电站东西长139.00m,南北宽68.90m,围墙内面积0.8333hm2。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3。图3 110kV秦都变电站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5现有环保设施状况秦都110kV变电站于1988年3月建成投运,2009年经过综自改造成为无人值班的110kV变电站,主供市区城网及周边工业用电。由于建站较早,未做过环评,110kV秦都变电站建设运行后至今无环保投诉和纠纷等问题。站内环保设施有化粪池和事故油池,环保设施完整、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站内有1名守卫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生活固体废物定期运往市政指定地点。原有原事故油池直径3.0m,深度3.25m,有效容积18m³,满足扩建后主变事故油池排油要求。三、工程投资本项目静态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XX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XX。本项目的环保投资见表2。表2 110kV秦都变增容改造工程环保投资表序号项目数量投资额(万元)1修补主变压器油坑及卵石2座XX2事故油池1座XX3施工现场恢复XX合计/XX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工作等级(1) 电磁环境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中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3),本工程的变电站为户外式变电站,因此本工程变电站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表3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110kV变电站户外式二级(2) 声环境本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 3096规定的2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4。表4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划分依据所处功能区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5 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2类区二级价(3)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表5所示。表5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工程不涉及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占地面积为0.8333hm2,因此按三级评价。 (4) 水环境本工程变电站为无人值守户外变电站,污水排放量很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环评仅进行简要的环境影响分析。2、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规定以及本项目电压等级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30m区域。(2)噪声本工程110kV变电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规定,因此本次110kV变电站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厂界外200m范围内。(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址围墙外500m,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3、调查结果110kV秦都变增容改造工程主要是更换主变压器。项目在原站区围墙内进行,不新增占地,施工结束后会对站区进行地表恢复。本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很小,工程主要调查变电站周围居民的电磁环境及噪声影响。经现场调查,本项目110kV秦都变电站XX墙外50m为XX,变电站XX墙外荒地,XX角20m外有XX,变电站东侧XX。经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军事设施等,因此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不会对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造成影响,也不会对其景观要素造成破坏。经以上分析,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最终确定为距离变电站较近的居民点和人群聚集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和保护级别见表6,变电站与周围环境示意图见图4,变电站周围环境现状照片见图5。表6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序号保护目标行政归属距离主变(m)方位保护内容保护级别1XX咸阳渭城区8/E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XX咸阳渭城区3/W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注:表中方位以线路和变电站为中心,E东、S南、W西、N北。 保护级别中为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临近公路侧执行4a类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秦都110kV变电站位于咸阳市,变电站建设运行后至今无环保投诉和纠纷等问题。秦都110kV变电站目前正常运行时,厂界四周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厂界噪声均满足电磁环境限值(GB 8702-20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4类标准限值。站内环保设施有化粪池和事故油池,环保设施完整、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站内有1名守卫人员,会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该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同时站内建有事故油池,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排入站内事故油池,废油由有资质单位统一回收处理,不向外排放。生活固体废物定期运往市政指定地点。因此秦都110kV变电站环境现状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是其他加工厂生产、生活噪声以及道路交通噪声、扬尘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咸阳市渭城区地势平坦,最高海拔514.0m,最低海拔367.0m,高差147.0m。2、地形、地貌渭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大陆中心位置,与西安市隔河相望,是“西咸一体化”建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在承接西安经济辐射、产业转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该区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处新生代渭河断陷盆地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黄土台原最高,海拔527 m;南部渭河平原最低,海拔380 m,高差147 m,从北至南呈阶梯状向渭河倾斜。地貌分为黄土台原和渭河平原两部分,黄土台原原面开阔,土层深厚。经过现场勘察和项目可研报告了解,秦都110kV变电站处于城市在建区,原始地貌均已改变,周围无明显污染源,无军事设施、文物古迹及矿产资源,站区内无墓穴、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状况,无洪水,场地稳定。3、气候、气象咸阳市渭城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暖温带温暖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降水偏少,夏热冬冷,冷热干湿,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季干冷,夏季炎热,春温略高于秋温,春季常有冷空气活动,秋季常有连阴雨出现。年平均降水量537650mm,年平均温度9.013.2,全年太阳辐射 4.61×1094.99×109焦耳/平方米。年累计光照时数平均为2017.22346.9小时,六、七、八三个月的日照时数约占全年的32%,对夏季作物的成熟和秋季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利。4、河流、水系咸阳市渭城区境内有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横贯东西,是陕西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工程距河道较远,不会对河流造成影响。5、矿产资源咸阳渭城区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有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和大唐渭河热电厂两大发电企业,年发电能力200亿KW·H,具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咸阳是国家命名的首个“中国地热城”,渭城处在咸阳地热带之上,地下蕴藏着一条长300多km,宽80km的地热“巨龙”,热流总量达495亿m3,具有分布面积广、热储条件好、水质佳、温度高、压力大、藏量丰富等特点。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储量丰富,地热储量约2500亿m3,现已勘查和规划的地热出水量为372亿m3,出水量大,温度高,水质优良,持续性好,富含氡、硫、锂、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标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矿产资源分布。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物资源丰富,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截至2010年,中草药资源已发现品种多达626种,分布遍及全市。野生果类植物、野生油料植物、纤维植物、香料和化工原料植物等蕴藏量丰富。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兽类6目14科约40种,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有狸、獾、鼬及鸣禽等。经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在建区,主要植物为城市路边绿化植物,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东西长约26.73km,南北宽17.92 km,全区总面积272 km2,耕地24万亩,辖渭城、窑店、底张、正阳、周陵、北杜6个镇,中山、新兴、文汇、渭阳4个街道办事处, 38个社区居委会和130个行政村,总人口42.9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59万,农业人口15.4万,属典型的城郊型县区。1、社会经济近年来,渭城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未来大西安现代化新区和争创全省“五强区”的宏伟目标,始终扭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全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社会和谐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2亿元,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34万元,增长40.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4亿元,增长35.5%,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两年位居陕西省24个区的第十名。二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果、菜、畜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9.58亿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航空港产业园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基本形成了能化、光伏电子、航空、热电、机械加工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1.2亿元。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全区餐饮娱乐门店累计达到850余家,大型商贸企业10余家,成功打造了“咸阳美食一条街”,形成了“渭城餐饮”品牌,尤其是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温泉洗浴、足疗保健业蓬勃发展,“咸阳足疗”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08年,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45.8%。三是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渭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旧城改造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城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四是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8年底,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1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5元,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9.38%,财政保障能力、群众收入水平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逐年提高。2、交通运输咸阳市渭城区交通便利,是古丝绸之路第一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亚欧大陆桥的新枢纽,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承载者,陇海铁路、咸铜铁路、银福(武)高速、西宝高速、西咸机场高速、312国道、208省道、上林苑大桥、规划中的西安地铁2号线、兰池大道和横桥等穿境而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坐落其中,是全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构成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3、基础设施渭城区科教文卫事业发达。科教力量雄厚,二零二兵器研究所、华星电子厂等100多家科研单位、中省企业及西藏民族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大中专院校座落区内。农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齐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条件优越,共有医疗机构38家,咸阳市中心医院、铁二十局中心医院、中铁一局医院等大型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7家,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4、人文景观及文物古迹渭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都之地,也是周、汉、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区内共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2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点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点12处,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科技力量雄厚,文化底蕴丰富。据现场调查,本工程评价区内无文物古迹,因此,工程变电站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自然环境秦都110kV变电站位于咸阳市场地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也较小,工程所在地区为城市在建区,植被为人工栽植树木。2、现状监测2.1 监测方法(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3)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2 监测布点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点位布设规定,以及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进行噪声和电磁环境布点监测本工程监测点布设一览表见表7,监测点布置见图6。表7 监测点布设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行政归属性质布理1110kV秦都变电站咸阳渭城区变电站四周现状2XX咸阳渭城区宿舍距变电站较近3XX咸阳渭城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2.3 监测仪器1)工频电磁场测试仪器型 号: Narda EFA-300工频电磁场测试仪测量范围:电场0.01V/m100kV/m,磁场强度:1nT10mT频率范围:5Hz100kHz仪器编号:Ap-00101w-00101Y-0003计量检定证书编号:XDdj2014-3474有 效 期:2014.10.232015.10.222)声级计型 号:2250型声级计测量范围:25135 dB(A) 仪器编号:2754216计量检定证书编号:ZS20140715J 有 效 期:2014.6.172015.6.163)风速仪:型 号:DEM6频率范围:130m/s准 确 度:风速修正后不大于0.4m/s 风向误差不大于 10°风 向:0360° 仪器编号:51054计量检定证书编号:陕气检F13-065号有 效 期:2013.7.032016.7.022.4监测质量保证1)监测单位:西北电力节能监测中心 2)人员及数据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数据及报告三级审核。2.5 现状监测2.5.1声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4月8日,对秦都110 kV变电站周边及保护目标进行了声环境监测,1、2号主变的运行工况见表8,监测结果见表9。 表8 秦都110kV变电站主变的运行工况表9 秦都110kV变电站厂界及周边保护目标噪声监测结果表由监测结果可知,秦都110 kV变电站东侧、北侧、西侧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南侧因临近公路(XX),故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4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东北侧、西侧环境保护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2.5.2、电磁环境2015年4月9日,对秦都110 kV变电站四周与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0。表10 本项目所在区域工频电磁场(1.5m)监测结果表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6.469135.7V/m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370.4889mT间,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推荐的4000V/m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为工频磁场的评价标准。 3、生态环境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围为城市在建区,交通发达,呈现城市生态系统。本工程区域内无原生植被,主要植被为人工栽植的观赏性林木及行道树等。区域内的地面主要为硬化地面,道路两旁有绿化带,生态系统稳定。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临近公路的执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厂界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临近交通干线执行4类标准;2、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3、生活污水排入变电站内的化粪池,不外排;4、电磁环境: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以4000V/m限值作为电场强度的,以100T限值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控制限值。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变电站运行期的流程工艺及产污环节:变电站施工期: 图7 本项目变电站工程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变电站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设备噪声110kV电网110kV主变压器10kV电网10kV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生活废水、垃圾主控楼图8 本项目变电站工程运行期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一、变电站施工期1、施工期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2、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二、运营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运行时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等这些暴露在空间的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导体内的电流在变电站内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2、噪声变电站运行时,变压器铁芯产生电磁噪声,同时冷却风机也产生噪声;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由于表面场强的存在而形成电晕放电,电晕会发出人可听到的噪声。3、废水变电站值班人员(无人值守设计,按1人计)产生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定额按60L/(d·人)计,产生量为10.22t/a。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变压器废油和生活垃圾。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装有矿物绝缘油即变压器油,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废油的渗漏,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值班人员生活污水废水主要是值班人员生活污水,污水排至变电站的化粪池不外排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 油根据设备具体检修情况及非正常工况产生量不定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固体废物值班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XXt/aXXt/a噪声变电站变压器等高压设备正常工作时产生电磁噪声,轴流风机产生噪声,轴流风机采用低噪声风机,噪声小于65dB(A)。随着距离的增大,噪声衰减很快电磁变电站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T主要生态影响:(一)、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为:本工程主要是更换变压器,在原有变电站内进行,不新增占地,不砍伐树木,工程量较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生态措施后,变电站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的生活区设在变电站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建筑垃圾统一堆放与政府部门指定地点,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对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二)、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增容为后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站,没有破坏生态的人为活动,建成之后及时对站内进行绿化,因此扩建后的变电站在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主变压器、电容器、消弧线圈、主变的基础开挖,以及粉体物料堆存、车辆运输等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在采取洒水、遮盖、及时清运、避开大风天气施工等措施后,加之施工工期短,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水量较小,经过站内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混凝土构筑物的养护排水、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故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交通噪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制要求。由于本项目的工程量较小,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时间较短,加之在严格采取避免夜间施工措施后,变电站施工和安装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很小。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弃土弃渣。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项目拆除已有设备产生建筑垃圾送至政府指定地点堆放等待综合利用。由于本项目土方量较小,挖方、填方基本平衡,施工过程基本不弃土。故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很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变电站部分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为预测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后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秦都110kV变电站选用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选择合理性分析见表11。表11变电站类比对象选择合理性分析由表11可知,秦都110kV变电站与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主变规模、主变布置方式、地理区位、运行方式均相同或相似,因此选用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作为秦都110kV变电站类比对象是合适的。本次类比所用数据均引用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咸阳十三项110kV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报告陕辐环验字2012第050号。类比变电站(鲁桥110kV变电站)基本情况见表12,监测点布置见图9。监测结果见表13、表14。表12 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类比对象情况表图9 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监测点位图表13 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由表11可知,已运行的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为25.34125.4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060.445mT;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规定的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由类比数据可以预测秦都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后,电磁环境影响也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规定的标准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要求。表14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工频电磁场衰减断面监测结果2、声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的可听噪声主要是变压器等高压电器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以及变压器通风冷却用的小型风机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声压级一般在65dB(A)以下。本项目秦都110kV变电站选用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噪声监测结果见下表15。表15 咸阳110kV鲁桥变电站厂界四周噪声监测结果鲁桥110kV变电站的厂界昼间、夜间噪声分别为39.243.7dB(A),36.443.1dB(A),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因此,预测本项目秦都110kV变电站在营运期的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同样标准要求。3、水环境影响分析扩建后的秦都110kV变电站运行期间为无人值守,但是定期会有巡检人员,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约为10.22t/a,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用于站内绿化。变电站内含油污水主要为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产生的污水,水量很小。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变压器下设有油坑,坑内一般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小于250mm,卵石直径约3050mm,有经常保持完好状态的排水设施。综上所述,本项目在运营期对所在区域水环境影响基本不产生影响。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在运营期间,会定期有人巡检,垃圾产生量很少,且一般站内设有垃圾桶,定期运至附近垃圾收运点统一堆放处理,对变电站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废油按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综上所述,本项目在运营期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值检人员废水主要是值班人员生活污水,污水排至变电站的化粪池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油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油按危险废弃物处置固体废物值班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站内设垃圾桶,定期运走,集中处理及时清理使得区域环境卫生得以保持电磁变电站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T噪声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施工;采用噪声水平低于65dB(A)的主变、风机,采取基础减振等措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4类标准。其它/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秦都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是在原位进行拆除更换,全部在站内施工、安装,不另行征地,不砍伐树木。施工期在采取及时清运弃土、遮盖、洒水等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对站内地表进行恢复。同时运营期,站内无破坏生态的人为活动,因此工程施工及运行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秦都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本项目主要内容将本期原2台31.5MVA主变拆除并更换为2台50MVA变压器。形成最终规模为2×50MVA的全户外无人值守变电站。电气平面布置总体维持不变,无新增占地。本项目属于“以新带老”项目,经过现场调查及监测,该站周围工频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未发生环境问题及纠纷。站内现有事故油池1个,化粪池1个,使用功能良好,站内生活垃圾送至指定地点统一收集,无原有污染问题。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2.1 水环境秦都110kV变电站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站,但定期会有巡检人员视察,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污水不外排。站区内设有化粪池1个,可以满足巡检人员所产生生活污水处理需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本项目的事故油池可以满足事故状态下变压器的排油存放,保证事故状态下安全处置变压器排油。变压器定期检修所产生的过滤废油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因此,变电站在运营期对所

    注意事项

    本文(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关于发布秦都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696.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