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开采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doc

    • 资源ID:2810175       资源大小:1,020K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开采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项目 建设单位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柳鹏翔联系人柳鹏翔通讯地址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联系电话13973800257传 真-邮政编码 417000建设地点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B1012建筑装饰用石开采占地面积(平方米)684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 期2015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石采石场建于2005年,并于2005年6月建成正式生产,位于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采石场原有的开采区面积为16300m2,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吨石灰岩项目于2012年9月26日获得娄底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批文号:娄环评2012130号,见附件5)。因采矿许可证矿界范围内资源接近枯竭,已于2014年9月通过湖南省娄底市国土资源局评审备案(评审意见书见附件4),采石场现有的开采区面积为68400m2(包括原有的开采区面积16300m2,见附图2),矿山目前采矿许可证由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于2013年9月颁发,采矿许可证号为:C4313002008027130018583,有限期限为2013年9月16日至2015年11月16日。随着社会城乡道路、乡村道路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的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发展迅速,使得建筑石料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拟调整至20万吨/年,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J 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1、土砂石开采,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在认真研读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现场踏勘和现状监测等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单位: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4)建设地点: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5)建设规模:矿区占地面积68400m2(包括原有的开采区面积16300m2),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三、建设项目内容 本项目位于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见表1。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项目组成生产功能建设内容和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露天开采区年开采建筑用20万吨石灰岩矿区开采面积为68400m2,准采标高+284.6+185m,采用台阶式开采现有矿区开采面积16300m2工业广场对开采的灰岩进行粗破、细破和筛分破碎加工场地1处,位于矿区中部,加工区内设破碎机6台,振动筛1台现有辅助工程堆土场将覆盖于岩石表面的含腐殖质表土进行分采,运往堆土场堆放占地面积约1800 m2现有办公生活区综合办公楼矿山已建好二层办公区1处,建筑面积约300m2,并租赁了附近一栋2F民宅作为值班人员生活用,无食堂、宿舍楼。现有公用辅助工程供电矿区用电负荷不大,矿区有200KVA变压器一台,转换成220V的生活用电或380V生产用电,采场的供电已有电源线路,由石井镇变电所供电。现有供水矿山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源来自于自掘水井(水井位于厂界西面约1km处),由给水管引至高位水池(容积约1200 m3)再引到采剥作业区供水。现有压气由1台移动式的空压机进行采剥作业压气的供给。现有环保工程废水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公路、废石场的洒水,水量不大,露天采场采用自然排泄。现有雨污水主要是矿区四周修建截水沟渠,利于降雨季节矿区区域内的排水,约800m。现有生活污水旱厕委托附近农民清理。现有废气凿岩粉尘采用喷洒水措施降尘。现有加工区粉尘在加工区的产尘点安装喷水设施,采用喷洒水措施降尘除尘,对破碎机、振动筛、传送带密封。喷水设施现有,增加对破碎机、振动筛、传送带密封措施运输扬尘对道路扬尘采取洒水除尘措施。现有固废废土石废石场在矿区的西北面,占地5000m2。废石场下方设置挡渣墙。现有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绿化矿山开采后,采场和矿石仓表面的岩石、废石裸露,水土的流失量将高于开采前的状况。为防止水土流失,需加强复垦,恢复植被。本项目的露天采场应按规划进行复垦以恢复植被,有计划地将废石回填到开采结束区段,再敷以约5070cm厚的表土,然后种草或植树,以此方式恢复植被。开采后的裸露地表未及时复垦四、矿区概况(1)矿石储量矿区位于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矿区占地面积68400m2。2014年11月,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对矿山进行了资源储量检测(评审意见书见附件4),经本次检测,该矿截止2014年11月底,保有基础储量(122b)为224.0万吨(其中已扣除边坡占用),按可采系数为0.9计算,则截至2014年11月底,预计可采储量(122b)为201.6万吨。按矿山生产规模为20万t/a计算,矿山合理服务年限为201.6/20=10年。截止2014年11月底,本项目矿山资源储量详见表2。表2 截止2014年11月底新石采石场资源储量汇总表矿山名称类型资源储量备注保有量(万吨)采损量(万吨)累探量(万吨)新石采石场122b224.021.7245.7可采系数为0.9,预可采储量(122b)201.6万吨。(2)矿区范围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组成,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表3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面积表点号直角坐标面积(m2)开采深度XY68400由+284.6米至+185米标高13071694.2237588580.3723071684.2237588735.3733071834.0037588841.0043071932.0037588839.0053072051.0037588794.0063072058.0037588667.0073071917.0037588638.80(3)矿山开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矿山位于低山丘陵斜坡地带,受地层产状控制,山型多呈馒头状;该采石场为露天开采,开采底平面标高+185m,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无较大水系和水体,地下水及地表径流条件较好,露天开采,采矿底平面高于矿体南向地形,有利于采场水的自然排放,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特征矿区地形地貌属丘陵低山溶蚀地貌。区内最高海拔标高+284.6m,最低标高+185m,高差达99.6m,相对较陡,坡度1525°。开采范围为荒地,基本上无树木生长。采场300m范围内无民房。矿区范围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4555°,矿体走向北,倾向东,倾角2535°,采石场出露地层为上石炭统船山组(Cpc)沉积的石灰岩矿床,主要由浅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组成。厚200450m。第四系(Q):为冲(坡)积层,冲积层中可见砾石,厚02.0m,一般0.8m左右,只在开采范围表面少量分布。采石场开采范围均在此二组地层内。采石场开采范围及其附近出露地层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开采矿层岩体坚硬,完整,岩体边坡稳定性较好,目前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覆盖层厚02.0m,松散,大部分风化成残积性粘土,部分侵入矿体,采前剥离覆盖层。矿体岩层坚硬,稳定性能好。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采石场北东方向150m山顶高度为+284.6m,西南方向300m为娄涟公路,标高+185m。矿场开采高于南西方向地形,距村民最近房屋300m;地表无长期大水系和水体,无废石堆放;对周边环境无较大的直接影响。(4)矿床开采方式矿山为山坡露天矿,采用台阶式开采法,台阶高度10m。中深孔爆破,工作面顺层开采。该采石场实际开采高度为75m,根据娄底市娄星区新石采石场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报告设计分台阶开采,先形成工作台面,由上而下分层进行开采。采矿场开采底平面为+185m标高,利于地形及采场排水,先剥离覆盖层,形成开采平台,由上而下形成台阶进行开采,其主要参数如下:台阶高度(H):10m;安全平台宽度:4m;清扫平台宽:6m(每2个台段设一个清扫平台);台阶坡面角岩石:岩石70°,覆盖土为45°;最终边坡角不大于:50°;安全爆破距离:200m(下坡方向300m)以上。开拓运输方式本项目开拓运输方式采用公路开拓,公路干线的布置采用固定公路线路,公路干线从地表到山顶最高开采台阶一次完成,沿自然地形在山坡上开掘单壁路堑,随着开采台阶的下降,上部公路干线逐渐消失。灰岩原料采用汽车运输至工业广场进行破碎。(5)矿石成分分析经涟钢辅材厂化验室和娄底市水泥厂化验室化验结果见表4:表4 新石采石场石灰石化学成分名称Cao烧石量MgoFe2O3SiO2SP含量(%)54.5430.70.680.80.0250.004五、工程设计(1)平面布置本项目分为露天开采区、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区。露天开采区位于矿区东北面;工业广场位于矿区西南面;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南面。本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工程各项情况具体布置如下:1)露天开采区露天采区位于项目区的东北面,占地68400m2,开采深度由+284.6米至+185米标高,截止2014年11月底,预可采资源储量(122b)201.6万吨,矿山合理服务年限为10年。根据矿山露天开采方式,采取台阶式开拓推进。2)工业广场 采石场设置1个工业广场,位于露天采区西南侧的平缓坡地处。破碎站内配有1条石灰岩生产线和矿石转运场。工业广场位于县道028东北侧,以方便矿石运输,矿石堆存至一定量后将用汽车外运。 3)办公生活区 本项目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南面,建筑面积300 m2,并租赁了附近一栋2F民宅作为值班人员生活用,无食堂、宿舍楼。为了堆放开采产生的废弃土石混合料,本项目在矿区侧风向即矿区西北侧开采区左下方设置1个1800m2的表土堆存场堆存,待资源全部采完用于绿化复垦用。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已取得爆破资质,本项目在堆土场西侧设1个炸药库,用于堆存炸药、雷管等。(2)公用工程1)给排水矿区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均利用矿区地下水(自掘水井),建设单位在开采区山脚建了一座1200m3高位水池,用水泵将水扬至高位水池后,用管道自流输送至采石场内各用水点。工人食宿均在附近谭家村,场内不设置食堂和生活区,无生活排水;场内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汇入场内西北面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晴天场地内洒水降尘,后期雨水经厂西侧农灌水沟于2km处竹山村汇入涟水。2)供电目前已有电源线路,已与石井镇变电所签订供电协议,农网供电。矿山安装一台250KVA变压器,供全矿生产、办公、生活用电。矿山年耗电量约为20万KWh。3)通讯为方便矿山调度和各生产工序之间联系,矿山拟设置内部电话交换机一台,交换机设置于矿山办公楼内,电话门数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确定。4)避炮棚矿山爆破需在开采平台附近新设一个移动式避炮棚,或者在200m外进行引爆的方法进行引爆,避炮棚仅供放炮人员避炮用,禁止非爆破作业人员进入避炮。5)内部运输为满足矿山内部运输、检修和消防要求,矿山内部已有了畅通的道路系统,并与矿山外部道路连接,内部道路主要包括堆矿场至露天采场的生产道路200m、采场至废石场200m。6)绿化矿山开采后,采场和矿石仓表面的岩石、废石裸露,水土的流失量将高于开采前的状况。为防止水土流失,需加强复垦,恢复植被。本项目的露天采场应按规划进行复垦以恢复植被,有计划地将废石回填到开采结束区段,再敷以约5070cm厚的表土,然后种草或植树,以此方式恢复植被。六、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本项目主要产品是24石子、13石子、砂和片石,总产量为20万吨/年,具体产品规格见表5。表5 主要产品规格序号产品名称规格产能124石子直径2040mm20万吨/年213石子直径1030mm 3砂直径1.62.2mm4片石边长不小于15cm七、主要设备本项目现有生产设备能够满足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的需求,因此本项目只新增员工,仍使用现有设备。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6。表6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潜孔钻机KQY90台1打眼用现有2空压机3L-10/8台2供气现有3颚式破碎机PE-600×900台3石料加工现有4反击式破碎机PE-214台3石料加工现有5振动筛4YK1860台1石料加工现有6振动给料机GZT0932台1现有7输送带500×38m套2现有8输送带500×20m套1现有9挖掘机R215-9C台1现有10铲车ZL5OE-3台1现有11铲车921C台1现有12变压器200KVA台1现有13汽车东风自卸台1现有八、主要原辅材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见表7。表7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炸药2#岩石炸药60t/a含采、剥2雷管微差雷管10000个/年含采、剥3钎子钢/3000个/年含采、剥4燃料柴油20t/a挖掘机、装载机燃料5电/20万kwh/a/九、劳动定员本项目新增员工25人,职工总数为40人。本项目采用间歇工作制,年工作25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工作。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一、 现有企业概况:1、现有项目基本情况娄底市新石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石采石场建于2005年,并于2005年6月建成正式生产,位于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采石场原有的开采区面积为16300m2,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吨石灰岩项目于2012年9月26日获得娄底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批文号:娄环评2012130号,见附件3)。2、现有项目矿山范围现有矿区面积为0.0163km2,拐点坐标表见表8。表8 现有项目拐点坐标表矿山名称点号XY开采范围拐点坐标13071694.2237588580.3723071684.2237588735.3733071774.2237588755.3743071834.2237588655.37开采标高(m)+250m+175m3、现有项目原辅材料现有项目主要材料消耗量见表9。表9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炸药2#岩石炸药15t/a含采、剥2雷管微差雷管2500个/年含采、剥3钎子钢/750个/年含采、剥4燃料柴油4t/a挖掘机、装载机燃料5电/20万kwh/a/4、现有项目主要设备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0。表10 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潜孔钻机KQY90台1打眼用2空压机3L-10/8台2供气3颚式破碎机PE-600×900台3石料加工4反击式破碎机PE-214台3石料加工5振动筛4YK1860台1石料加工6振动给料机GZT0932台17输送带500×38m套28输送带500×20m套19挖掘机R215-9C台110铲车ZL5OE-3台111铲车921C台112变压器200KVA台113汽车东风自卸台14、现有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不合格石料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凿岩钻孔噪声、粉尘爆破铲装短筛噪声、粉尘一次破碎噪声、粉尘输送带粉尘噪声、粉尘二次破碎振动筛输送带石料成品区粉尘粉尘噪声、粉尘图1 现有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二、现有企业排污情况:1、废气凿岩、爆破粉尘爆破过程中会有粉尘产生。中深孔爆破和解小爆破两种爆破过程产生的粉尘量是不同的。项目目前采用中深孔爆破,粉尘产生量较少,二次破碎以液压锤为主,产尘量也较小。凿岩钻孔时,钻头撞击岩石产生粉尘,粉尘的产生强度为4.8g/s,在未设防尘措施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作业场所空气中含尘量可达6008000mg/m3。此粉尘主要对采石工人产生影响。根据类比其他采石场的调查结果,产生量为0.2 t/a。采用湿式凿岩钻孔机可以有效的减少扬尘的产生,采用湿式钻孔大部分粉尘随水流沉淀下来,少量呈面源形式排放。该项目在凿岩钻孔过程中拟采用湿法作业,大大降低了扬尘的排放量(其除尘率按60%计),根据类比计算,项目该工段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08t/a。根据现场踏勘,爆破过程采用了湿式凿岩钻孔,建议爆破前先在爆破现场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破碎筛分粉尘矿石在加工区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破碎,再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级破碎,破碎后经振动式筛分机,筛选出所需规格的碎石。根据类比同类采石场,矿石二级破碎筛分粉尘的排放因子为0.5kg/t(破碎料),本项目每年破碎的石料量为5万t,破碎时产生的粉尘量为25t/a,产生浓度为1250 mg/m3。项目采用喷洒水除尘措施,即在破碎机和筛分机部位产尘点洒水降尘,根据类比计算(其除尘率按70%计),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7.5t/a,排放浓度为65.5 mg/m3。输送带卸料粉尘矿石经破碎、筛分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品堆场上空,令其自由下落,下落高度约15m,石料自皮带机顶端下落时会产生粉尘。合格石料输送带的卸料粉尘较小;而石粉颗粒较小,自10m高空下落时产生粉尘量较大,经类比同类型项目粉尘的产生量约为11.25t/a,本评价要求在卸料端安装喷水雾装置,除尘效率可达70%以上,即外排粉尘量约3.375t/a。由于卸料粉尘的产生量与卸料粉尘的高度息息相关,由于工艺要求,该项目石粉卸料高度达10m,卸料高度过高是造成该项目卸料粉尘量较大的原因,建议石粉输送带卸料高度降至2m以下,能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量,并在石粉输送带卸料端安装喷洒水装置,粉尘的产生量可以减少90%,即卸料粉尘产生量约0.338 t/a。运输扬尘该项目每年需运输产品碎石5万吨,运输路线:产品碎石汽运经娄(底)桥(头河)公路上娄涟高等级公路最终运至娄底市内各混凝土搅拌站,运距约15km。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道路扬尘,产生量与车速、路面状况以及季节的干湿等因素有关,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的经验估算,运输扬尘产生量约为0.5t/a,产生浓度23.5mg/m3。项目现已采取的措施为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除尘,除尘率按80%计,排放量为0.1t/a。矿石装卸粉尘矿石装卸粉尘属于无组织扬尘,建议采用喷水降尘加以处理,矿石装卸前提前洒水。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的经验估算,矿石装卸逸散尘的排放因子为0.025kg/t(装料),装卸扬尘产生量约为1.25t/a。经洒水除尘后,除尘率按70%计,排放量为0.375t/a。堆场扬尘a、石料堆场石料堆放时随风产生的扬尘,其中对起尘量,评价中考虑取设计堆存量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堆场起尘:装卸扬尘:式中:Q1物料起尘量,mg/s; Q2物料装卸扬尘,g/次; U风速,m/s;新化县年平均风速为1.8 m/s; S物料表面积,m2; -空气相对湿度,%,取65%; W-物料湿度,取50%; M-车辆吨位,t; H-物料装卸高度,m。石料堆场总面积约1800m2。综合考虑原料堆的表面积、含水量、粒度情况等因素,通过估算可知,石料堆场扬尘的产生量为0.9 g/s,按每天工作8h,年工作250天计算,则产生量为46.66kg/d、11.66t/a。通过洒水抑尘后,降尘效率为80左右,矿石堆场粉尘排放量约为2.34t/a。b、废石堆场剥离表土和废石采用自卸卡车从采掘场运至废石场分类堆存,再由汽车运走。在大风天气下,临时堆场裸露面起尘,对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类比同类型采石场的产污情况,该项目堆放时所产生的无组织扬尘约为0.5t/a。经洒水除尘后,降尘率按83%计,排放量为0.085t/a。经现场踏勘,由于矿体表面土层厚度小,分布零星,因此矿山矿体露头较好,剥离出的少量的表土及废石,可集中堆放于废石场,用于道路维护和土建。爆炸废气本项目爆破工作由专门熟知爆破器材性能、爆破技术和相关安全知识人员,及经持有爆破员作业证上岗的人员进行爆破。矿山爆破采用属硝氨类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有:CO2、CO、H2O、NOx、O2、N2等,其中有毒气体为CO、NOx。一般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总量(包括CO和NOx等)折算成CO的生成量,不得超过100L/kg。根据资料计算,炸药爆破时产生的CO约28.0L/kg(标况),NOx约2.7L/kg,折算成CO总量约45.6L/kg,远小于100L/kg。目前尚无适当的治理措施,工作人员可通过防毒面具吸收或暂时撤离爆破现场。建议选择大气扩散较好的时间进行爆破,有助于废气很好的扩散。该项目的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见表11。表11 现有项目粉尘无组织排放情况汇总表污染源产生量(t/a)处理措施排放量(t/a)凿岩、爆破粉尘0.2洒水降尘0.08破碎筛分粉尘25喷淋降尘7.5输送带卸料粉尘11.25喷淋降尘3.375运输扬尘0.5洒水降尘0.1矿石装卸粉尘1.25喷淋降尘0.375堆场扬尘0.5洒水降尘0.085石料堆场11.66高砖混结构围墙,洒水降尘2.34总计50.3613.8552、废水生产废水a、采石场降尘用水采石场降尘洒水量1m3/d,降尘废水被地表吸收或蒸发,不外排。b、加工区降尘用水采石场降尘洒水量2.5 m3/d,降尘废水被地表吸收或蒸发,不外排。c、运输道路洒水降尘运输道路降尘用水量为1.7m3/d,被地表吸收或蒸发,不外排。d、空压机冷却用水用水量为2.8 m3/d,被设备冷却消耗或蒸发,不外排。e、钻孔机冷却用水用水量为2.0m3/d,被设备冷却消耗或蒸发,不外排。生活污水本项目工作人员均来自附近村庄,不设置食堂和生活区。生活用水主要为职工清洁用水,按40L/人.d计,用水量为0.6m3/d、150m3/a。废水按产生量的80%,则生活废水为0.48m3/d,总计120m3/a.,全部进旱厕处理,不外排,旱厕委托附近农民定期清运。淋溶水场内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汇入场内西北面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晴天场地内洒水降尘,后期雨水经厂西侧农灌水沟于2km处竹山村汇入涟水。经分析,可以认为在暴雨时采石场初期雨水可全部蓄积在沉淀池内,后期外排雨水对涟水水质影响较小。3、噪声本工程在运营时将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噪声主要来自工艺过程和噪声设备,按其特点可分为:瞬时噪声:主要指爆破噪声。它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大,声压级一般为130-140dB(A)。一般是每2-3天在规定时间进行一次爆破。间歇噪声:主要是挖掘、装卸、运输等工序产生的噪声。其中强度最大的噪声设备是空压机,工作时可发出120-125dB(A)噪声,经消声治理可削减至90-100dB(A)。连续噪声:碎石加工过程的破碎、筛分噪声属连续噪声,其中破碎机噪声为105dB(A),筛分机为90dB(A)。本工程在采剥及加工过程共涉及噪声设备6种7台,本次评价确定把80dB以上的设备作为噪声源。经筛选确定本工程主要噪声源设备(见下表)。其中2台破碎机安置在碎石加工区;空压机2台被安置在采石区,其位置不固定,随工作面的变化而移动。表12 噪声设备一览表序号噪声源等效声级dB(A)数量备注1潜孔钻机901距设备1m处,间歇2挖掘机901距设备1m处,间歇3空压机901001距设备1m处,间歇4自卸汽车801距设备1m处,间歇5破碎机1052距设备1m处,连续6振动筛901距设备1m处,连续4、固体废物(1)固废源强生产固废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矿层延走向分布稳定,厚度大,力学强度高,稳固性较好,属坚硬-半坚硬岩组;区内相对低凹地带分布的零星残坡积物属软弱岩组,由于厚度小,分布零星,因此矿山矿体露头较好,基本不需要剥离,其中少量清理出的表土及废石,可集中堆放于废石场,用于道路维护和土建。项目在加工区矿石破碎时产生的颗粒较细的石粉,少量的微小颗粒随空气无组织扩散至厂区附近沉降,大部分经振动筛分分离出来,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品堆场堆存,项目石粉出售给人工砂生产厂家。生活固废职工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2kg、年工作日250天计算,则为3kg/d、0.75t/a。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率100%。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为改扩建项目。矿山原为山坡地,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杂草,矿区占地面积68400m2,生产规模为年开采20万吨石灰岩。经现场调查发现,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如下几点:1、项目破碎站设备未密封,产生的粉尘量较大。2、项目西北侧约800m处为华润电厂,产生的烟尘对项目环境有一定影响。3、项目西南侧为县道028,来往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对项目环境有一定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涟水中游,东经110°4540112°3107、北纬27°123128°1427。处于江南地形由西向东递降的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向第三阶梯(江浙丘陵)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域东邻湘潭、长沙,南傍衡阳,北界益阳,西南与邵阳毗连,西北与怀化接壤。娄底市政府驻地距长沙市中心距离112km。娄底市地处湘黔铁路和娄邵铁路的交点,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本项目所在地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谭家村位于娄星区西北面,周边乡镇有渡头塘镇、百亩乡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地形、地质地貌、地震娄底市属典型的丘陵地带,位于雪峰古麓东南,该地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构造线总体走向为东北45°60°,呈弧型弯曲。表土为第四纪冲积层、残积层及云迭纪前之石灰岩、砂岩之沉积地层。选址区域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等,属稳定工程地质区。矿区地形地貌属丘陵低山溶蚀地貌。区内最高海拔标高+284.6m,最低标高+185m,高差达99.6m,相对较陡,坡度1525°。开采范围为荒地,基本上无树木生长。采场300m范围内无民房。矿区范围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4555°,矿体走向北,倾向东,倾角2535°,采石场出露地层为上石炭统船山组(Cpc)沉积的石灰岩矿床,主要由浅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组成。厚200450m。第四系(Q):为冲(坡)积层,冲积层中可见砾石,厚02.0m,一般0.8m左右,只在开采范围表面少量分布。采石场开采范围均在此二组地层内。采石场开采范围及其附近出露地层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开采矿层岩体坚硬,完整,岩体边坡稳定性较好,目前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覆盖层厚02.0m,松散,大部分风化成残积性粘土,部分侵入矿体,采前剥离覆盖层。矿体岩层坚硬,稳定性能好。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明,娄底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三、水文特征(1) 地表水本矿开采范围小,水文条件简单,无山洪及洪水威胁,矿区属低丘陵地形,山上地表无水系和水体,山下多为农田区。区内为山区,沟谷深切,高差较大,植被发育,地表分水岭明显。采石场所辖范围在+185m以上,其开采深度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又是露天开采,因此,矿山与地下水无水力联系,对水体无影响。区内无泉水出露点,本地水文地质长件极为简单。本矿雨水经农灌渠最终进入涟水,涟水位于本项目北面约1860m。涟水为娄底市第二条较大河流,发源于新邵潘家岭,流程56.3公里,至娄底市西南百亩乡赛辉村入境,流程28.7公里,经城南至犁头嘴,汇入涟水。另有碧水、西阳河、祖师殿河、柳家湾河、石龙河等5条支流,在娄底市境内分别从两岸先后汇入涟水。根据水文资料调查表示,涟水河年平均流量29.89m3/s,最高流量为1870m3/s,最小流量0.65m3/s,最大流速4.1m/s,涟水河水面宽50-60m,总坡降0.34。(2) 地下水项目区域内局部分布岩溶裂隙水。地下水较小,对项目建设影响不大。四、气象气候(1) 地面常规气象资料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大陆性,其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其主要气象参数如下表13。表13 主要气象参数项 目参 数项 目参 数年平均风速1.8m/s年静风频率25.9%全年主导风向NNE全年主导风向频率13.2%年平均气压1002.3hPa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2.1年平均降水量1368.4mm多年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日照时间1522h无霜期285d年平均蒸发量1384.6mm(2) 风速、风向1) 风速评价区域相应的各月平均风速见表14。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年平均风速为1.8m/s,七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2.3m/s。表14 评价区域平均风速统计结果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风速(m/s)1.71.81.91.92.01.82.31.92.11.71.71.51.72) 风向娄底市20102012年风向频率,以及各风向平均风速和污染系数统计结果见表15,从表14中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NNE,风频为13.2%。夏季盛行S风,频率为20.5%。全年劲风频率为25.9%。表15 全年及四季风向统计结果 (%)时期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风向春4.213.49.27.26.84.33.23.55.33.22.12.23.21.81.22.227.0夏2.94.64.04.81.23.42.89.020.57.34.04.85.05.42.73.614.0秋6.016.610.84.01.10.61.50.51.42.82.52.04.63.04.03.135.5冬4.618.213.08.57.24.02.61.00.91.21.42.03.11.71.52.027.0全年4.413.29.36.14.13.12.53.57.03.6

    注意事项

    本文(开采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