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

    • 资源ID:2807756       资源大小:6.16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

    目 录第1章 前言11.1目的及任务11.2评价标准及规范2第2章 评价工作概述22.1 矿山概况22.2矿山以往地质工作概况32.3本次工作情况4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43.1自然地理概况43.2矿山地质条件53.3矿山水文地质条件73.4矿山工程地质条件83.5矿山环境地质条件8第4章 评价级别与评价范围的确定94.1评价级别94.2评价范围11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115.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价115.2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35.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155.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对策17第6章 结论与建议186.1结论186.2建议19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42-1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图1200052-2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剖面图11000附 件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复印件) 1份2、承诺书 1份第1章 前言1.1目的及任务为确保国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根据国务院241号令矿产资源开发登记管理办法、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发2002143号文关于加强我省矿山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和川国土资函20051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需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为此,三台县隆佳砖厂在进行采矿权申报的过程中,特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开展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采矿权申报、矿山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主要任务是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预测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治理建议,编制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开发页岩矿产资源提供相关的地质环境资料。主要任务是:收集资料,实地调查,了解评价区内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程度以及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通过资料分析整理,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预测矿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提出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矿山地质灾害及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报告形成后,经内部初审认为,矿区地质环境各种因素调查与分析全面、合理,符合客观实际。1.2评价标准及规范本次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参考执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环发200227号文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DZ-200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送审稿),川国土资函20051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及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野外调查及报告编写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四川省地环境监测总站)的规定为基础,结合矿区地质勘查的有关规定开展评价工作。影响矿山地质环境因素较多,且这些因素是漫长的,相互作用的,矿业开采活动也是变化的,因此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属动态评价。第2章 评价工作概述2.1 矿山概况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矿山地质工作是受三台县隆佳砖厂委托进行的。拟建矿山开采类型为露天开采,开采方式是从上至下的台阶式开采。矿山建设正前期筹办之中。该矿区属新勘查的砖厂用页岩矿,据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部分所述,其矿权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平面形状见附图,拐点坐标见表2-1;矿区长约120m,宽约80m130m,面积约0.0146km2,开采标高为+480m+468m。表2-1 矿区范围界定拐点直角坐标表拐点编号X坐标Y坐标开采标高矿区面积1345147418486084+480m+468m0.0146km2234515861848613333451566184862194345142218486210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值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在拟设矿区范围外,无其他矿山与之相邻,因此不存在有矿权纠纷。2.2矿山以往地质工作概况本区地质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49年以前就有多人做过概略性路线地质调查,为以后地质工作影响很大。但大量工作主要是解放后作的。1956年,四川石油局地调处101、107、108队在四川绵阳仪陇至简阳营山间做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9571958年,四川石油工作者采用沿层追索的方法在川西北地区进行调查,为川西北、川中的侏罗系地层系统得以初步确立。1959年,石油第四普查队龙门山联队做过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山带地质调查。19611978年,四川省地质局,四川省非金属矿地质公司在三台、盐亭等地普查侏罗、白垩系中的膨润土,并对重点矿床进行了详查或初勘。1961年,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四川省地质局绵阳地质队在剑阁一带对白垩系剖面做了研究。1970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做过1:20万绵阳幅区域地质测量调查。1977年,川地水文工程大队做过1:20万德阳幅水文区域调查。1980年,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做过1:20万阆中幅、德阳幅、三台幅、简阳幅区域地质调查。上述工作为本次地质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2.3本次工作情况按照委托书要求,我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08年10月中旬在勘查矿产资源的同时,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历时5天)。重点对矿区内的公路,居民点附近的矿山环境地质及地灾问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经综合研究、整理,于2008年10月下旬提交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次工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地质环境调查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并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等文、规范实施,保证原始资料全面、详实,并及时整理和检查。因此,本次工作成果真实客观,质量可靠,可作为办理开采手续和进行矿山规划的依据。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3.1自然地理概况3.1.1位置及交通矿山位于三台县城288º方向,平距约22km,行政区域隶属于三台县云同乡四村,距三台县城公路里程约45km,有建平黎曙公路从矿区西面通过,交通方便(见第一篇图1-1)。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4°5117,北纬31°1106。划定采矿权范围以14号拐点圈闭,总平面面积0.0146km2。3.1.2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矿区属川中北低山区,海拔高程为440m480m,相对高差不足50m。区内水系较发育,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为涪江支流。区内气候属季风亚热带气候,东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一月份最冷,平均38,7月份最热,一般2528。全年无霜期长,一般可达10个月,但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少。年降水量丰沛,平均在1000mm左右,只是在季节上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秋季降水不多,但细雨绵绵,少见晴天;冬春两季普遍少雨。拟办采矿权矿区范围地表为杂草、灌木及柏树。地形坡度较缓,地质结构稳定,水土流失较少。区内以灌木、草本为主,覆盖率大于60%。人口为汉族,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油料、棉花、小麦、红薯等;除建筑用砖瓦 照片1 矿区地形地貌粘土、砂砾石外,矿业不发达。 3.2矿山地质条件3.2.1地层矿区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主要为白垩系下统七曲寺组(K1q):岩性以砖红、紫红色粘土岩、泥页岩为主,夹不稳定暗紫红色、褐红色厚层状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部为黄灰色、灰紫色长石石英砂岩。厚177258m。为矿区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岩层产状60°8°。少量第四系(Q4):主要为残坡积物,成分为粘土,分布于沟谷地带和山体缓坡地带。3.2.2岩浆岩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3.2.3构造矿区位于葫芦溪向斜南翼。葫芦溪向斜位于三台葫芦溪南1.5 km,在拦河堰鼻状背斜的南边,两者略近平行,全长约30 km。东段轴向近东西向,在葫芦溪一带呈一向北突出的弧形,西段转为北60°东。向斜轴部宽平,倾角1°2°。两翼平缓,倾角大致相等,南翼倾角2°4°,北翼倾角3°5°,为一近对称的向斜。矿区内构造简单,岩层产状60°8°,总体为简单缓倾斜单斜构造,未见褶皱和断裂。3.2.4矿体特征矿体规模:矿体长约120m,宽约80m130m,出露标高+480m+468m,相对高差12m,平均厚度约12m。为沉积型矿床。矿体形态:在平面上呈不规则四边形。矿石品种主要为砖瓦用页岩。矿石呈砖红色、紫红色,粘土结构、薄层状构造。矿石主要为页岩、泥岩。成分与含量因地而异,部分岩体较为松散,发育有少量裂隙。根据相邻矿山砖瓦用页岩矿物理特征分析,该矿山矿石化学成分(%):SiO251.54%、Al2O315.63%、Fe2O36.41%、CaO8.33%、MgO3.27%、SO30.037%、K2O3.47%、Na2O0.96%、LOI9.75%、塑性指数8.9,矿石质量优良,为优质砖瓦页岩,加工后可做砖瓦出售。3.3矿山水文地质条件3.3.1地表水区域水系呈树枝状,较发育,属涪江水系。其流量受季节影响,水流动态受大气降水制约,矿山采深底界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山四周无河流,但地下水丰富,饮用及工业用水大多来自地下水。3.3.2含水层以页岩裂隙水为主,松散岩类孔隙水次之。由于各含水地层富水性较差,其水力联系不紧密。区内水源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地势较高,地形坡度大,地层倾角较缓,地表降水以地表径流或裂隙泉的形式排泄,排泄条件良好。综上所述,矿区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其动态受季节性制约,地下水向低处流动,排出地表补给地表水,无地表水倒灌对采矿坊充水的现象。3.3.3矿山饮用水及供电矿区四周无河流,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多为地下水,地下水丰富,水质属HCO3-Ca型水,水质良好。沿矿区外侧有民用电线路经过,可解决矿山生产用电问题。综上所述,矿区内无断层通过,无地下水的充水通道,无岩溶分布,含水层受大气降水制约,含水层中所含地下水的水量很小,矿区内岩层稳定单一。无其它含水层存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型。3.4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矿山开采在矿区内的页岩岩体之中,由于矿区内页岩裂隙较发育、易风化,可能会导致采场发生局部的小滑坡、崩塌,对矿体开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开采中应注意各边坡上的危石和松散泥土,及时对其处理,确保安全开采。总体看来,矿区斜坡及两侧属半软岩工程地质岩组,无断层,斜坡以相对稳定的岩质斜坡为主,地层岩性单一,岩体完整和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在生产过程中仍应加强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工作,加强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综上所述,本矿区地层单一,构造简单,岩体较完整,矿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貌属低山低切割的山坡,矿体及底板岩石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类型。3.5矿山环境地质条件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为露天矿,除少量第四系残坡积层、腐殖层以及部分草本和灌木外,几乎无盖层,故未来矿山开采应采用自上而下阶梯式露天开采,基本生产流程是:机械打眼爆破装运破碎磨细制坯干燥煅烧成品。故此不难看出,从矿山开采到产品出厂,矿山会对该区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地表植被、表土被破坏,爆破对周边住户、乡级公路、人员、砖厂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岩体应力平衡被打破后导致山体斜坡局部跨塌等,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该区生态环境。建平黎曙公路紧挨矿区西面通过,少数民房距矿山60米左右,均在爆破安全距离内,爆破对邻区人员、公路、建筑物的威胁主要是爆破产生的飞石,若不采取安全警戒措施,会对人员、建筑物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矿山开采规模较小,采深浅,只有12m,开采强度小,采用松动微差爆破方法(孔间距1m1.5m,药量控制在0.1kg/m3),爆破周期1次/47天,爆破点用草垫覆盖,产生的飞石少,同时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在建平黎曙公路的两端看护,以确保过往行人、车辆安全。因此,爆破对人员、建筑、过往车辆的危害程度较轻。综上所述: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好,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但是,在未来采矿活动中,应强化安全、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矿山安全生产法、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保护好植被、耕地和水源,将剥离耕土集中堆放,用于开采后期的退耕还林,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避免诱发地质灾害。第4章 评价级别与评价范围的确定4.1评价级别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级别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4-1)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表4-2)和矿山建设规模确定。本矿山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岩性单一,产状稳定,工程水文条件较好,岩体力学性能良好,拟开采方式合理规范,矿山环境除暴雨洪水季节可能发生小型泥石流、或滑塌体堆积掩埋少表4-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估分级建设规模评度程杂复复 杂中 等简 单大 型一级一级二级中 型一级二级三级小型(Ö)一级三级三级(Ö)量植被外,一般较好。矿山开采规模为开采页岩矿20000m3/年,属小型矿山,据此,评价级别确定为三级评估。复 杂中 等简 单(Ö)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多、发育强烈、危害大。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较多,发育中等,危害中等。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单一,一般不发育,危害小。2地貌类型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相对高差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年均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强度大、气温温差大。2地貌类型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自然排水条件一般;年均降水量中等,降水较集中,气温温差变化较大。2地貌类型单一,地形简单,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年均降水量小,气温温差变化小。3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构造破碎带发育、矿层(体)和围岩产状变化大、地层岩性复杂或松散软弱层厚、分布广。3地质构造较复杂,断裂较发育,矿层(体)和围岩产状不稳定,地层岩性比较复杂。3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矿层(体)产状稳定,地层岩性单一。4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具有较高水压,与区域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沟通,水文地质边界复杂。4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或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附近地表水体联系差,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层面积小,厚度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较复杂。4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主要充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或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附近无地表水,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基本无第四系覆盖,水文地质边界简单。5矿床围岩岩体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岩石风化强烈,岩溶发育,接触蚀变作用强、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稳固性差。5矿床围岩岩石风化中等,岩溶发育中等,接触蚀变作用中等,或有软弱夹层,局部存在蚀水的软弱岩层和松散层(砂层)稳固性中等。5矿床围岩岩体以块状、厚层状结构为主,风化程度低,岩溶不发育,岩石强度高,稳固性好。6矿石、废石(土)和矿坑水有害组分多、含量高,易分解,对水土资源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大、热害重。6矿石、废石(土)和矿坑水有害组分少,含量低,且较稳定,对水土资源环境污染轻,无热害。6矿石、废石(土)不易分解有害组分,矿坑水水质良好,不致对水土资源环境造成污染。7开采不合理,开采方式不规范,多次重复开采。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7开采方式欠规范,重复开采,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强烈。7开采合理,开采方式规范,无重复开采,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一般。表4-2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4.2评价范围根据评价技术要求,本评估区地质环境评价范围,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拟设矿区范围总平面面积为0.0146km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矿山登记范围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包括矿山生产、生活设施、拟建区域为主,包括矿山开采的直接影响范围,矿山开采对外围的影响范围,以及矿山建设用地中的耕作土堆场、矿渣场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各类危害来源对矿山自身的影响范围。因此,矿区评价面积为0.1964km2 (见附图),为拟设矿区范围的13倍,地理坐标:东经104°5108.3104°5127.0,北纬31°1059.131°1114.2,基本满足了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5.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价5.1.1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在查明矿区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开采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的作用方式及其影响,将存在的重要地质环境问题,危害对象及影响破坏程度作为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野外综合地质调查(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工程地质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类比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5.1.2现状评价矿区及外围区域上属中切割的低山地貌类型,地表为页岩裸露区或荒山草坡区,矿区地表以杂草、灌木为主,矿区附近无居民居住,相对封闭环境是采矿的有利条件。矿区内无其它工业设施,工业不发达,环境受工业污染影响小,土壤、水源无污染,空气新鲜,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据本矿山的实际情况,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为地震的影响、土地资源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等。5.1.2.1 地震对矿山的影响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矿山内地震烈度为6度。矿山远离主要地震活动带,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山范围内的有关地震记录,均为有感地震和地微震,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表明矿山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三台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属设计地震第一组。5.1.2. 2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矿区范围内皆为荒坡和草木林区,(照片2)目前基本无人类工程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较小。5.1.2.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矿山尚未进行开采,也未产生有影响的工程活动,其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貌。 照片2 矿区内杂草、灌木丛生5.1.2.4矿区内地灾害情况据调查,矿区内及附近未发现滑坡、崩塌、地裂、泥石流等不良的地质灾害,岩体、地貌十分完整。综上所述,矿区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型。5.2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随着开采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受评价区地质环境特征(斜坡地带)及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评价方法是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成因历史分析法、数字统计法等综合手段,对要素预测参照有关规范,采用类比综合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5.2.1采矿诱发滑坡、崩塌灾害的预测评价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剥离的松散土层堆放不当,或缺少挡土墙等设施,在陡坡地段,当表层土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暴雨季节,有形成小规模滑坡的可能,加上矿体为较松散的页岩,部分已经风化,当边坡角过大时,有可能诱发滑坡。在采矿活动中进行超前剥离,修筑挡土墙,在开采时取好坡角,以避免因采矿活动诱发的滑坡灾害发生。 5.2.2采矿诱发地裂、崩塌灾害的预测评价矿区内地形坡度为25°45°。随着矿山开产的进行,在采矿中,若如台阶高度过大,边坡角过大,受大气降水,爆破震动,岩层中的裂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可能在采区上部诱发地裂,在边坡之上诱发掉块、片帮、崩塌等灾害。因此,在采矿过程中,保持安全的边坡角,严格按台阶开采方式进行开采,选好台阶的高度,是避免采矿诱发地裂、崩塌等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矿区内,多数地段属深厚度页岩,含部分泥岩;矿区位处小山包,矿区之上汇水面积很小,暴雨季节的地表水,水流分散,所采页岩大部分被利用,余料和砂岩可综合利用来筑路等,产生的废石很少,故在矿区内因采矿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不大。5.2.3采矿诱发泥石流灾害的预测评价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且紧邻山下较平坦开阔的地带。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层顶部的残积层盖层,在剥离时不能完全集中堆放在一起,更不能直接堆放在山脚,在谷边还应修筑相应的拦坝,否则,在暴雨季节,有可能产生泥石流。对剥离下来的表层土,应选择好堆放场,并建挡土墙,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可能发生的小规模泥石流。 5.2.4采矿对地表水影响的预测评价矿山在开采活动中,一般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但在采矿活动中因剥离表土层,破坏了地表土壤层的结构,使其变得更为疏松,在暴雨季节,易形成含泥质浑浊水,流到山下从而影响山脚的水的质量。 5.2.5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矿区范围内多为荒坡和灌木林地区,除将来采场附近生产广场占用少量荒地外,矿山的开采对土地资源影响甚微。5.2.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矿山是露天开采,采用的是从上至下的台阶开采方式,生产的产品是砖瓦,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多粉尘,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在开采过程中,虽对矿区内的植被破坏较大(主要为灌木)。因范围小,总体看来,矿山在开采活动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轻。5.2.7对乡级公路的影响矿区开采的生产广场距离建平黎曙公路很近(照片3),所以矿山开采时,应严格按爆破的规范进行,并派专人在公路两端设立警戒线,确保过往行人、车辆安全。对矿山废石要专门进行堆放,并派人定期清理路面的杂石和灰尘。那么矿山开采对公路交通无大的影响。5.2.8对其他的影响矿区内外,无高压电线路经过(只有居民用电线路、光缆从矿区外侧经过,)矿山只要按规范爆破和开采,对电线、光缆线等其它设施无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预测矿山在今后的开采活动中,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及其 照片3 矿区外侧的公路和电线附近的民用设施影响较小。5.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在前述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级评价,判定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5.3.1综合评价影响因素的选取在综合分析拟采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开采方式、开采程度、地质环境现状等基础上预测本区内因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可能形成的边坡失稳及因边坡失稳可能形成的滑坡、崩塌等。5.3.2综合评价分级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对采矿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及其改变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矿山开采对人类活动及重要设施的影响程度、对矿区及其附近区域受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分区进行评价。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结合矿山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类型,矿山地质环境受矿山开采影响程度划分为影响程度中等区和较轻区两个区。5.3.3综合评价结果5.3.3.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及损失情况,对评价区按影响程度分为影响程度中等区(Y)和影响程度较轻区(Y)二个区(如附图)。影响程度中等区(Y区):处于矿山开采范围处,矿山开采时会产生少量粉尘和噪音,四周无居民,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破坏和损失较一般,易治理和恢复,只要按开发利用方案科学开采,矿山开采和矿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程度中等。影响程度较轻区(Y区):评价区内除Y区以外的其它区域,处于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外,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破坏和损失较小,矿山开采和矿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程度较轻。5.3.3.2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对评价区按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危害程度中等级(W)和危害程度一般级(W)。危害程度中等级(W):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中部,该区可能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为小型崩塌和小型泥石流。故应搞好施工设计,修筑拦坝,加强边坡管理,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故该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中等级。危害程度一般级(W):评价区内除W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及周边地带,对居民居住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无矿山设施,产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小,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不大,故该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一般级。5.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对策矿山地质环境一定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方针,强调以预防为主,开发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对该矿存在或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环境保护防治对策。5.4.1露天边坡稳定性的防治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是诱发矿区滑坡、崩塌、片帮、掉块、飞石的主要因素,也是对矿区外围周边区域诱发地裂、崩塌、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露天开采,首先在搞好施工设计,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随时加强边坡的管理,同时对不稳定斜坡和边坡、围岩应加强稳定性监测,危险地段应竖立警示标志并及时采取排除隐患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如放炮后应排险,发现有失稳、掉块、片帮现象,要及时加以排除、消除隐患。维护矿山公路时,应保持边坡稳定性,以免崩塌灾害的发生。矿山开采边坡应控制在55°以内,可以减少边坡围岩的压力。5.4.2表层土堆放的防治矿区的表层土是今后还耕的重要物源,按耕作土堆放,以便以后用于退耕还林。废渣最好选择合理地段临时堆放,待矿山开采完毕后,把废渣反压到坡脚夯实,这样可避免开采地段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5.4.3水的利用与防治矿区四周无河流,但地下水丰富,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暴雨季节矿区和周围的地表水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因此,采场周边应设置水沟,减少地表水进入采场。同时应做好废水的循环利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应采用湿式作业,降低粉尘的危害,防治职业病的发生。5.4.4土地的恢复与保护矿山开采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但在充分满足矿山开发时,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矿山开采所占用的土地应加强环境管理,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防止土壤污染。矿山闭坑后,应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必要的治理;对已开采裸露的矿山,要进行回填进行植树造林,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6章 结论与建议6.1结论1、本次工作以150000地形图为手图,采用地面现场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均用GPS(手持机)卫星定位仪定位,对可能产生地质灾害部位采用皮尺罗盘测量和目估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故资料具较高的准确性。2、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较轻,矿山年设计生产页岩20000m3,为小型矿山,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三级。3、矿区属地质灾害轻微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在矿区陡坡一带,基本无大的崩塌、滑坡,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将来矿业活动持续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区内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对斜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危害较大,具体表现在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掉块、片帮等。4、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一般。5、本次评价不代替矿山工程各阶段的勘查和有关的评价工作,不能作为设计依据,若区域内地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国家政策的调整、社会的文明进步,对地制裁环境会有更高要求时,应从其需要开展地一步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6.2建议1、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应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加强监测,采取预防及避让等有效措施;并编制好防灾预案。加强对矿区边坡、地裂的巡视,及时掌握各类地质现象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和治理,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矿区的边坡稳定问题是本矿山开采过程中至始至终的重要问题。在开采活动中,矿山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科学开采,合理布置采掘系统,进行自上而下的台阶式开采,制定防治措施,以预防、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建议业主方随时收集矿区及相邻矿区的水文、工程、环境等重要资料,密切注意矿区的水文、工程、环境的变化,做好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加强防洪、防地灾的总结和预防措施,以防山洪突发淹没采场,引发灾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2、对所利用的土地应加强土地管理,及时整治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现象,防治土壤污染,及时进行植树造林和矿山绿化,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矿区产生态地质环境的破坏。3、矿区地表残积土按耕作土堆放,以便以后用于退耕还林,以防山洪暴发时,产生泥石流。废渣最好选择合理地段临时堆放,待矿山开采完毕后,把废渣反压到坡脚夯实,这样可避免开采地段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开采的矿石尽量全部利用,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减少废渣的排放。4、开采完毕后应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必要的治理,应及时回填。5、矿区内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累进效应明显,叠加影响较为强烈,致使矿区地质环境遭受影响,随着矿业活动的持续进行,地质环境将不断改变,为避免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危害,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对矿山开采进行综合规划,加强管理,合理布局,科学开采。

    注意事项

    本文(三台县隆佳砖厂页岩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