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XXX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反应预案(DOC 57页).doc

    • 资源ID:2807481       资源大小:262.50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XXX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反应预案(DOC 57页).doc

    XXXXX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反应预案目次颁 布 通 告11编制目的22编制依据23适用范围24应急原则25应急预案体系26公司危险源分析36.1公司概况37应急响应的原则47.1应急组织机构图47.2应急组织各机构职责57.3应急机构的调整77.4应急人员安排77.5与危机管理的协调88预防和预警88.1预防88.2预警89信息传递与应急处置89.1信息报告与通知89.2信息上报99.3信息传递99.4应急处置910信息发布1210.1事故报告1210.2发布原则1211后期处置1311.1污染物处理1311.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1311.3善后赔偿1311.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1312保障措施1312.1通信与信息保障1312.2应急队伍保障1312.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412.4经费保障1412.5其他保障1413培训和演练要求1413.1培训1413.2演练1513.3演练1514奖惩措施1615程序的修订1616保障制度1617附则1617.1术语和定义1617.2综合应急预案1617.3应急预案备案1717.4维护与更新1717.5制定与解释1717.6应急预案实施1718附件18附件1内部应急机构成员联系方式18附件2外部应急机构联系方式18附件3紧急联络图1附件4公司平面及消防器材布置图1附件5应急物资一览表1附件6应急反应记录表1附件7紧急事故报告书2颁 布 通 告纽曼泰克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反应预案(第一版)经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 年 月 日起生效。公司所属各部门应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应急反应预案1 编制目的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识别公司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公司应急反应体系,提出应急管理的内外部管理要求,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的处理因各种原因而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身伤害、环境影响、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年月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员工、承包商以及访客及所有突发应急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泄漏、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火灾爆炸等灾害、传染病及设施故障、其他偶发事故、地震事故、在公司周边区域发生的环境污染、死伤事故及财产损失的事故。4 应急原则4.1 以人员的安全优先作为紧急事态对应的首要原则,然后是保护财产和设备的安全。4.2 紧急事态的对应优先于其他任何活动。4.3 尽量控制灾害扩大。4.4 进行紧急事态的预防。5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响应预案体系包括了紧急事态评定、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及预案评审全部过程. 6 公司危险源分析6.1 公司概况无锡纽曼泰克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无锡成立合资公司,2005年11月被ATLAS COPCO集团收购,2009年5月新工厂搬迁,厂房面积9600m2,公司位于江苏无锡新区长江南路15-1号。锡纽曼泰克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是设计和生产压缩空气处理设备的专业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石化、橡胶、冶金、轻纺化工、电子仪表、喷漆喷塑等企业,是各类无油和有油空气压缩机理想的后处理设备,公司周边为一般工业企业,没有重大危险源、学校等敏感场所和目标。公司主要生产工艺为:设计材料准备加工制造焊机总装检验试机喷漆包装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后果见下表:序号紧急情况区域/装置危险后果1易燃/危险物质少量泄漏(除气瓶外)老线喷漆房油漆的少量泄露· 员工暴露于为危险蒸汽中· 泄漏产品被附近的点火源引燃· 引燃周边可燃材料· 雨水系统被污染2易燃/危险物质大量泄漏(除气瓶外)化学品库油漆库· 易燃蒸汽被远处的点火源引燃· 危险产品蒸汽暴露浓度高。取决于风向,蒸汽可能影响邻近公司· 员工暴露在高浓度化学品范围下3气瓶(氮气、乙炔、氧气、冷媒、氩气、二氧化碳)内气体泄漏、着火、爆炸气瓶库现场使用位置· 区域氧气浓度低· 形成爆炸性气体空间· 区域气温骤降4小型火灾车间防止的化学品(助焊剂、乐泰胶水等)使用点电气设备使用点焊接作业点· 火灾可能扩散至同一车间/楼层5大型火灾化学品库仓库各车间汇流排位置· 火灾升级超出控制· 人员伤亡和大范围的资产损坏· 火灾可能扩散至相邻公司· 影响环境· 政府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7重伤或死亡(触电、中毒及各类车辆、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电气接线位置电焊机使用位置运转房、仓库、公共道路特种设备使用位置· 人员受伤或死亡· 政府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8特种设备事故【行车、叉车、空压系统】物体坠落、物体打击· 人员受伤· 设备损坏·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或中断· 政府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9飓风、龙卷风、台风、洪水、重大雷击等· 生产受影响· 员工上下班受影响10针对公司的破坏和威胁(如骚乱、恐怖主义威胁、可疑包裹或邮件· 员工情绪不稳定· 公司生产受到威胁11传染病(如禽流感、SARS、H1N1)、急性职业中毒 · 员工减员· 员工情绪不稳定· 生产受限· 政府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12食物中毒 · 员工减员、生产受限· 员工情绪不稳定· 政府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13地震· 员工情绪不稳定· 生产受限14相邻公司的警报厂区四周· 紧急情况影响到公司7 应急响应的原则7.1 应急组织机构图避难诱导组通信联络组应急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办公室(EHS部)灭火控制组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组7.2 应急组织各机构职责7.2.1 应急指挥部总 指 挥:洪洁副总指挥:沈东艳职责:· 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 事故的整体控制;· 事故严重性评估及整体预案(疏散等)的启动;· 启动关键人员;· 确保伤亡者得到足够的关注;· 确保应急所需资源要求;· 保持与投资方、政府、新闻机构、客户、保险公司的联系,提供最新的信息;· 记录事故发展状况和所作出的处理决定;· 预案关闭与生产恢复。备注:总指挥因故外出不在时,副总指挥为事故应急处理第一负责人;如如果正副总指挥皆不在的时候,由公司内最高行政管理者为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7.2.2 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杨莉办公室成员:顾云峰、丁小波、胡根林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并通过宣传、培训、会议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忧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当生产事故发生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的指示,负责组织、协调协调各功能小组展开应急处理和紧急疏散、救援等工作;配合外来救援单位开展各项行动;· 配合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7.2.3 灭火控制组:组长:吴福庆副组长:周勇职责:· 事故严重性的初始评估;· 协助和指挥公司的人员配合消防部门进行初步救援和灭火或泄露的处理;· 报告提供现场状况信息给指挥部;· 未影响设施的运行控制;· 公用设施电力系统切断,如断电、断气等;· 指挥操作活动中止、切断设施,现场被影响部分的撤离;7.2.4 避难诱导组组长: 顾云峰副组长:胡根林职责:· 从应急指挥部获取疏散通知,发布疏散指令;· 指挥避难诱导人员及保安进行员工疏散;· 组织施工人员、访客等人员、车辆的疏散,设立员工集合点和警戒区及现场出入控制;· 控制现场出入,协调失踪人员搜寻(和消防部门一起)。7.2.5 通信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组长:张青梅副组长:张颀理职责:· 外部应急通讯,对内发出撤离通知/警报,对外向周边企业发出警报;· 公司内部通讯信息的发布;· 联络外部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的抢救;· 保持与员工家属的联系,提供相关信息;· 对外保持与政府/媒体的协作,保证信息沟通。· 应急物资的准备和配备工作;7.2.6 应急处理组组长:杨莉副组长:丁小波职责:· 未影响设施的运行控制;· 公用设施电力系统切断和供气源的切断;· 现场受伤人员的急救;· 现场物资的抢救工作;· 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7.2.7 现场指挥组成员: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为应急处理第一负责人。职责:· 协助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下达命令,组织调动人力增援;· 协调保障救援物资与器材供应,调配救援器材和逃生自救装置等;· 督促各行动组完成各自的任务;· 配合外来专业救援队伍到场后的各项工作· 确保本部门人员及供应商、访客等的及时撤离;· 为事故反应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处理三级和四级应急预案的全权指挥工作。7.3 应急机构的调整应急机构的启动规模应根据紧急情况的等级来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事故规模较小,在进行正常报告的情况,可仅启动上述应急机构的部分组织,进行局部反应。如果事故规模较大,或在处理的过程中扩大,则应及时扩大应急机构。如果事故超出公司内部控制能力,必须立即报告政府相关部门,如消防队、医院等,寻求协助。任何过度的反应都是不过分的。在初始阶段可以先采取“过度”反应,再根据所获得的实际信息进行逐步降低。7.4 应急人员安排7.4.1 办公时间办公时间,应急机构的主要人员基本会在,如果不在,则其副职替代其行使相关职能。7.4.2 非办公时间非办公时间,下级人员自动担任上级的指挥职责,可根据其知识、经验及应急处理策略,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应急行动。但采取的行动及事故的发展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上级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应急机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电话获取信息和发布命令。一旦上一级人员到达现场,在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后,则指挥权立即转移。所交流的信息包括:· 事故类型、情况及可能原因;· 已经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行动;· 外部机构、媒体、客户、公众、相邻公司的介入情况;· 其它任何必须的信息。上述信息可以通过事故记录表获得,必要时应进行沟通做进一步的确认。7.4.3 如果紧急情况超出控制能力,必须立即向消防队发出警报,寻求外部协助。7.4.4 应急事故发生时的具体联络,见紧急联络图,现场人员按照紧急联络图进行事故的汇报。7.5 与危机管理的协调事故超出一定影响范围时,由总经理决定启动危机管理程序,具体见危机管理程序。8 预防和预警8.1 预防8.1.1 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辨识标准,对我公司的危险因素加以识别和判定,表明我公司没有重大危险源。8.1.2 对于其他危险源的监控采取属地管理的方式,由各部门车间对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日常的检查,强化制度管理。每年对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识别更新,遵循PDCA不断持续改进。8.1.3 易燃易爆场所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材正常使用。公司EHS部门建立消防台帐,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8.1.4 生产车间、物流打包区域等易发事故地区采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开展安全培训,做到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隐患。对于喷漆作业区域的水幕净化设备,每年进行一次检测,保证净化设备的良好功能。8.1.5 对于可能危及周围人员和设施安全的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验,保证无隐患运行,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参加定期的专业培训。8.1.6 接触焊接烟尘、粉尘、高温、噪音、苯系物等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配备齐全劳保护品,经常检查工作人员的佩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8.1.7 为防止意外停电事故的发生,我公司特意建立发电机组,并定期进行空载实验运行。在一些重要部位和岗位,均安装UPS系统,可保证其设备10分钟左右的运行。8.2 预警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根据事故按照紧急联络图进行汇报,接报人员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快速反映给现场指挥小组。由现场指挥小组向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9 信息传递与应急处置9.1 信息报告与通知9.1.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通知部门负责人,发出求助信息(按照紧急联络图)。报告事故时,应清楚的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态大小、人员伤亡情况,涉及有毒有害的,应说明是何种毒物。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根据报告人说明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同时派出人员前去支援。启动厂级应急预案,由应急办公室通知相关部门,进入紧急状态。9.1.2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小灵通等无绳电话)线路进行联系,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EHS部门报告。EHS部必须在接到变更报告后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9.2 信息上报9.2.1 任何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部门领导报告和EHS部门汇报;9.2.2 死亡/重特大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人事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安监局;9.2.3 职业危害事故(急性职业病中毒)须6 小时内通报卫生部门,如超过10 人须立即通报;9.2.4 如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污染外部,应立即通报环保部门;9.2.5 任何事故的发生后,事故部门负责人必须在24小时内提供初始报告给EHS部门,EHS部门在事故调查结束后4小时内提出正式报告发放给相关部门(事故部门、人事行政部、总部、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9.3 信息传递· 应急相关人员的手机应保持24小时开机,以确保突发事故时的应急反应;· 公司内部的应急报告流程见应急反应流程图;· 总经理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及时向政府报告事故;· 人事经理根据总经理的决定向周边企业发出警报信息。9.4 应急处置9.4.1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我司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以下四级。公司级应急预案从第2级紧急情况开始启动,具体应急响应分级及启停控制如下表:级别危险严重程度或影响警报及响应控制者1灾难性事故a) 厂内发生死亡/致残伤害泄漏导致重大的水域污染,大型的气体或烟云b) 公司全面停止运行c) 国家/国际新闻机构介入红色警报,需立即动员公司各部门联合应对,应急包括政府/媒体/客户/社区公关和信息发布总经理启动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方案,结合内外部力量应对危机2重大事故a) 场内发生重伤事故b) 火灾需要消防队介入c) 场内或场外重大的健康影响d) 公司部门/车间停止运行e) 化学品泄漏形成局部的气体空间或烟云f) 地方新闻机构介入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反应,情况恶化,具有演变为灾难性事故的可能总经理启动与解除整体预案,指挥全公司人员进行应急反应3严重事故a) 损工事故b) 任何起火c) 场内或场外健康影响(使人痛苦的暴露)d) 化学品泄漏(泄漏量大于10kg,不管是否属于危险品)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反应,情况立即得到控制报告至部门经理、EHS,部门经理进行指挥,事后汇报至总经理及相关经理4局部事故a) 现场小的伤害,医疗事故或急救事故b) 小的暴露于产品或产品蒸汽c) 险兆事故报告不需发出警报,紧急情况几乎立即结束班组控制,事后报告至部门经理和EHS9.4.2 报告和响应流程初步的报告由现场人员报告给部门主管、EHS,之后由EHS及各部门领导(响应小组领导)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具体见应急响应流程图。9.4.3 指挥与控制局部事故级应急响应由班长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情况; 严重事故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情况; 二级以上的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人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总部领导汇报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汇报事故,请求外部支援,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简要经过。9.4.4 资源调度程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办法,快速办理各种资源的调配手续。9.4.5 医疗救护程序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公司医务室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人员抢救小组和应急指挥部。 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伤势情况,采取简单救助措施,伤势较为严重的,通知通信联络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9.4.6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救援作业。一般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班组提供;专用防护用具由部门自行提供。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时,由应急指挥部紧急从仓库中调拨,涉及部门及人员应本着“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9.4.7 应急避险程序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应急处理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保安)。保安必须穿着正规服装。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班组长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9.4.8 扩大应急程序事故发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态的发展。可能危及周边外部单位时,现场人员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上报到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安监部门,请求外部支援,同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9.4.9 应急结束当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并已经进行取证工作后,现场应急结束。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通信联络组通知事故单位解除警报,由保安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由通信联络组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9.4.10 事故情况上报事项(使用应急反应记录表)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救援经过。b) 事故初步原因分析。c) 事故直接损失及人员受伤情况。9.4.11 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a) 事故报告,说明时间、地点、经过、损失及人员受伤情况。b) 与事故有关的物证及证人证言。c)提交应急反应记录表;9.4.12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事故应急救援时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流程图10 信息发布10.1 事故报告10.1.1 局部事故级应急响应,有发生的班组逐级上报到EHS部门,由EHS进行公司内的教育宣传;10.1.2 严重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事故发生部门上报到应急指挥部。由人事行政部在本公司内进行通报事故发生的情况。10.1.3 公司级应急响应过程中,应急指挥部向集团总部报告,由集团总部在本集团内通报事故发生的情况。事故影响较大,涉及周边单位的,应急指挥部向集团总部汇报,由集团总部对外公布事故发生的情况。10.2 发布原则10.2.1 公布事故时,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的发布信息。10.2.2 当事故发生影响超出一定的范围的时候,参考危机管理手册进行发布处理。11 后期处置11.1 污染物处理11.1.1 本着科学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则对因发生事故而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11.1.2 对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中,采用合适器具将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理。11.1.3 对于放射性污染物,禁止任何人私自处理,应逐级上报到集团总部,聘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门处理。11.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11.2.1 应急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负责善后事宜,包括事故现场清理、人员重新调配、设备调试等工作。出现人员伤亡的,所属部门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负责联系治疗资金的来源。11.2.2 生产秩序恢复:确认事故现场无隐患后,事故发生部门调整人员,调试设备,尽快恢复生产,尽可能的降低事故损失。11.3 善后赔偿11.3.1 事故,或应急处理的过程中的伤亡,必须及时通知伤亡者的家属。员工伤亡时通过他的应急联系人联系家属。承包商伤亡时由承包商负责人的联系。11.3.2 财产损失由财务部门进行统计,事故发生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由公司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商谈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人事行政部门准备工伤认定材料,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11.4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11.4.1 由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事故具体原因,拿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方案,评议在抢险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11.4.2 在启动了紧急预案的公司级的时候,事故发生部门必须填写紧急事故报告书给EHS部门。12 保障措施12.1 通信与信息保障12.1.1 为保障信息通畅,采用公司内部电话,车间固定电话及涉及本预案人员的家庭电话、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12.1.2 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12.1.3 事故发生较大,无法控制时,需要外部支援,要求员工熟知常用的救援电话。12.2 应急队伍保障12.2.1 事故救援小组成员为发生事故部门值班人员组成,组长为部门在班的最高管理者。12.2.2 在事故发生时出现人员不足时,及时汇报应急指挥小组,由指挥小组统一调配,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进行补充。12.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2.3.1 灭火器材主要有灭火器、灭火沙、消防栓、铁锨等工具,日常保管、点检由灭火器材所属部门负责; 12.3.2 特殊应急物资,包括PPE的防护,设置在相应区域的部门内,有所在部门负责点检维护详细见紧急装备品、设备设施、物资一览表。12.4 经费保障12.4.1 应急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只能应用于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由人事行政部门进行保管。12.5 其他保障12.5.1 厂外交通运输保障由行政部负责,负责人为夏萍联系电话内部:2805 手机13921518102;12.5.2 厂内交通运输保障由物流负责,负责人为顾英姿联系电话内部:1102 手机13906197882;12.5.3 技术保障由发生单位负责,负责人为发生事故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见紧急联络图;12.5.4 医疗保障由应急处理组负责,负责人为丁小波联系电话内部2822 手机13506173142;12.5.5 后勤保障为人事行政部负责,负责人为张颀理联系电话内部2210 手机13771578940。13 培训和演练要求13.1 培训应急培训计划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各车间部门可根据此计划,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可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要求员工对应急预案中的注意事项和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必须做到熟知、熟会。13.1.1 局部应急局部应急是及时处理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事故及早发现、及时上报的关键,一般来讲,事故在这一层次上能够及时处理而避免,对班组职工开展事故急救处理培训非常重要。每年开展一次,在新员工入职教育时应加入三级安全教育中,培训内容:·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停车、避险、报的方法;·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类别,现场进行紧急救护方法;·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扩大化;·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必须使用的防护装备,学会使用方法;·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学习消防器材和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 掌握公司存在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险性、急救方法;13.1.2 严重应急以EHS为主导,生产部为首、由工艺、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组成,成员能够熟练使用现场装备、设施等对事故进行可靠控制。它是应急指挥部与局部应急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事故得到及时可靠处理的关键。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内容:· 包括班组级培训所有内容;· 掌握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时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 针对车间生产实际情况,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扩大化;· 针对可能需要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时,车间应采取的各类响应措施(如组织大规人员疏散、撤离,警戒、隔离、向公司报警等);· 如何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事故控制方法。13.1.3 公司级各部门日常工作把应急救援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定期检查改进。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内容:· 学习班组级、车间级的所有内容;· 熟悉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单位如何进行详细报警,生产安全部如何接事故警· 如何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各单位依据应急救援的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 组织应急物资的调运;· 申请外部救援力量的报警方法,以及发布事故消息,组织周边社区、政府部门的疏散方法等;· 事故现场的警戒和隔离。13.2 演练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适时组织进行演练。公司和各部门可结合生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演练,以检验和测试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急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实际技能及熟练程度,通过演练后的评价、总结,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预案质量。13.2.1 演练准备· 演练前,预案涉及所有部门必须编写一份演练计划,内容要尽量详尽,实用,责任要明确到人。预案要上交到公司总经理或此次演练总指挥处审核并批准。· 预案涉及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本预案及演练计划的内容,演练时的注意事项、纪律等等,熟练掌握演练中涉及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特殊情况时的逃生方法及路线。· 物资供应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演练所使用物资的准备工作,· 如需外部支援时,要提前通知相关部门。13.3 演练 其他项目演习方式频次范围评估总结综合演习桌面推演1次/年公司管理层EHS灭火演习灭火器使用1次/年义务消防队管理层EHS疏散演习实际疏散1次/年全公司管理层人事行政食物中毒桌面推演1次/年公司、食堂管理层人事行政人员伤亡/特种设备事故桌面推演1次/年特种设备管理层人事行政台风/雨雪/雷电实际操作-公司/外协管理层人事行政备注:所有评估和总结报告书面呈报到EHS部门保管。14 奖惩措施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对于能够做到机智、勇敢、冷静,积极抢救伤员与公司物资的人员,给公司挽回损失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在救援过程中不积极主动、相互推诿,拖延时间耽误救援工作的,根据公司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15 程序的修订该程序每年需进行评估和修订,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程序需要更新:· 人员或其联系方式发生变化;· 如果设施发生大的变动;· 针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发生变化时。16 保障制度· 通过月度检查以及及时的修理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作;· 通过及时补充必要的应急器材及急救物品确保其充足性;· 通过经常性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基本的应急能力;· 通过定期更新员工及承包商公司的应急联系电话来保证与相关方的及时联系;· 通过每年一次的演练确保应急制度的有效运行。17 附则17.1 术语和定义17.1.1 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7.2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7.2.1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17.2.2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映、正确处置。17.2.3 事故指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造成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17.2.4 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17.2.5 劳保护品 劳动保护用品的简称,指为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而采取的辅助工具。如口罩、眼罩、自给式呼吸器等。17.2.6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17.2.7 停电事故在本预案中,停电事故是特指因为线路故障、操作不当、天气恶劣、供电部门发生突发事故等外在因素造成,致使公司大面积断电,且停电时间超过5分钟以上的事故。17.3 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由设备安全科进行备案。17.4 维护与更新17.4.1 应急预案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17.4.2 综合应急预案在应急演练结束,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进行总结后,由应急办公室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17.4.3 专项应急预案在应急演练结束,由各部门进行总结后,报送应急办公室,由其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17.5 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解释由应急办公室负责。17.6 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公布之日其生效。18 附件附件1 - 内部应急机构成员联系方式附件2 - 外部应急机构联系方式附件3 - 紧急联络图附件4 - 公司平面及消防器材布置图附件5 - 应急物资一览表附件6 - 应急反应记录表附件7 - 紧急事态对应报告书附件1内部应急机构成员联系方式序号应急小组职务姓名职位公司电话手机1应急总指挥总指挥洪洁总 经 理2288139061889012副总指挥沈东艳运营经理2211139617279713现场总指挥总指挥杨莉质量经理1115139618620044总指挥吴福庆生产经理1101158953517775总指挥顾英姿计划/物流经理1102139061978826总指挥张青梅财务总监2299139617896967应急办公室组长杨莉质量经理1115139618620048组员顾云峰EHS2286139618037109组员丁小波EHS28221350617314210组员胡根林EHS21031392113733511灭火控制组组长吴福庆生产经理11011589535177712副组长周勇生产11061392115179213避难诱导组组长顾云峰EHS22861396180371014副组长胡根林EHS21031392113733515通信联络及后勤保障组长张青梅财务总监22991396178969616副组长张颀理人事行政经理221013961762476附件2外部应急

    注意事项

    本文(XXXXX气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急反应预案(DOC 57页).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