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 - 世界大学城.ppt

    • 资源ID:2778665       资源大小:2.62M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 - 世界大学城.ppt

    大学生就业形势讲 座,罗军强二一一年九月,2,主要内容,一、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二、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三、湖南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四、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五、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七、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八、大学生就业心态探讨,3,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产生社会需求、保证社会稳定的问题,也是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对人保持高度尊重的表现,就业给予人尊严。一个大学生,如果毕业后没有工作,不能养活自己,甘当“啃老”一族,就难以自立于社会,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一、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5,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仍就很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 2010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仍就很严峻。那么,2011 年的毕业生人数 650 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6,湖南省普通高校2011届毕业生总数将达到31.7万人,加上外省回湘就业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2010年,湖南省成立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推选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省政府顾问唐之享担任会长。包括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共有108家单位入会,个人会员77人。促进会将在“促进”上做文章,广泛举办市场活动,千方百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多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努力推动就业工作专业化。,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7,张放平谈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网友问:“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了,毕业了工作却不好找。是不是大学教育有问题。”张放平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直接原因不是大学扩张的结果。因为大学扩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就业人群的结构,比如高中毕业以后也要就业,读完两年或者三年大学以后再就业还有一技之长,应该说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从根本上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看,大学生认为工作不好找,有的是选择性失业,是不愿意去做某项工作;有一些是结构性失业,比如某个专业社会紧缺,但是没有这类人才;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期望值过高,希望在大城市就业,希望收入高一点,这样的工作也很难找;省教育厅将全力为大中专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增加一些招聘会,省里组织一些,各个学校也在组织,加大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也希望毕业生有一个心理准备,迎接挑战。教育厅还将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8,2011年就业形势严峻,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1年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开篇阐述。一方面,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而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今年将有660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的630万人多了3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9,“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并存,以前我们说“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在提出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人,比“十一五”期间压力还大。春节前后,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再度出现了“招工难”现象,而且时间上,比往年有所提前,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向内地蔓延,在人员构成上,呈现技能人才和普通工人双双短缺。珠三角、长三角等用工集中的几个地区,春节后这段时间仍然存在“招工难”问题,个别地区有扩大的趋势,但是总体上与去年的情况大体持平。,10,“招工难”现象的原因,反映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在增加;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在增加,吸引力在增强;反映了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确实在逐步减少;同时也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在不断提高。各地用工缺口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型的行业,一线操作工和服务员缺口最大。,11,近两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分布,到各类非国有企业以及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占到整个毕业生总量的70%,到国有企业的约占10%左右,到事业单位的约占10%,到事业单位里面的60%就是到县以下事业单位,主要是中小学和医疗卫生单位,党政机关的约占1%,自主创业的占0.5%。由此可以看出,非国有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再次作为第一条被列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方案中。从现实情况看,确实存在一些影响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的实际问题,因此人社部将采取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比如从2012年年开始,中央和省级以上公务员不再招应届生。,12,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4个计划,对于志愿服务基层的工作,目前国家有4个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教师特岗计划。这些都属于志愿服务性质,按照国家计划将选拔10万人左右,与今年660万大学生的比例中,数量很小,但是将起到示范作用。这些大学生毕业生经过一段基层实践锻炼、考验,能够逐级的、逐步的把他们吸收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去工作。公务员的考录,要对这些项目的人员进行定向的考录,这也是解决我们党政机关,特别是省以上领导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也就是干部来自基层,来自一线。同时,强化服务培训,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并将严格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规定,防止就业歧视。,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yCOS Institute,14,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三次年度报告。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的社会评价指标。,15,1.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高职高专毕业生2010届(2142元)比2009届(1890元)增长了252元。就业率上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相关。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23%)。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32%)和就业前景好(29%)。,16,2.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跟踪,高职高专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58%,低于半年后(62%)4个百分点。多数专业的对口率会随职业的发展而降低。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工作稳定性低于本科毕业生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78%生过离职,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有61%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29%接受过自费的培训,其中14%既接受过自费培训又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还有24%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高职高专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雇主培训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训。,17,3.地区人才吸引力和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孔雀依然东南飞:东部和沿海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5个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青岛。中西部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4个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成都、武汉、重庆、西安。有29.8%的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阶层离开上述地方。,三、湖南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19,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2010年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但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明显萎缩,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截至5月上旬,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的毕业生不到40%,比往年同比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正式签约率约为20%,比往年大幅下滑。五所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应届毕业生正式签约比例仅为10.3%,达成就业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9.4%,两者合计还不到40%。,20,2.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湖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采矿、地质、路桥专业在5月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动漫、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由于中央出台了文件,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每个行政村都要有村卫生室,所以今年医卫类专业就业比往年好很多。农村的医疗改革使许多医疗机构起死回生,因此医卫类专业就业成为应届毕业生中的幸运者。湖南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医卫类毕业生2374人,已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已有90%左右,令许多专业望尘莫及。,21,3.就业呈现性别差异,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1,但是建筑行业都倾向于要男生,女生就业成为学校的棘手问题。,22,4.高职毕业生就业好于本科生,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23,5.定位导致就业难,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24,6.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湖南科技大学今年有500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去年考研人数的近5倍。湘潭大学今年有847人参加了选调生考试。,今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出现了12.7万人竞争4000岗位的情况;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湘潭市08年、09年公务员招考录取率分别为5.53%和2.33%,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或是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25,7.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由于就业难,高考弃考现象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费用昂贵,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泛起。,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带来的隐患,又有浅表性的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既有高校教育的痼疾,也有学生素质的缺失;既有用人选材的偏见,更有择业求职的误区。,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四、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27,1.经济上外贸依存过高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曾透露,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高度对外依赖的加工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达到惊人的程度。作为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经济体系,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主要以对外依赖为主。资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术服务由外部提供。本国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用劳动力以及空间等基础层面。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级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少数高级尖端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社会“精英。大学生工作难找,但初中生、高中生却能轻松的找到工作,专科、高职毕业生也比本科生就业率高,就是因为对外依赖型的经济体系,对基层劳动者有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需求。,28,2.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快,而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性服务业)则相对落后。这种失衡反映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我们所谓的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而对蓝领型甚至技术含量很低的纯操作型岗位却出现了异常火爆需求,因此社会上才会出现了大量大学生工资不如中专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新“脑体倒挂”现象。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廉价劳动力便成为企业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性道路,大量的低技术操作工,农民工,便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29,3.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猛增到611万人,8年增幅高达431.3%,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30,4.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任职,且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看,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最强的是中小企业和三资企业。06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有400多万,三资企业是100多万,即使全部提供给大学生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有限。,31,5.用人单位过分看重经验,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语录:“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求我有工作经验!”,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被奉为经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工作经验。随便拿一份报纸看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就业单位提出“数年工作经验”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一个常识是,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但是现在由于大学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许多用人单位有条件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并提出不承担大学生社会保障费用、任意延长试用期、不签订规范的就业合同等不合理要求,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就业。,32,6.文凭高消费,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单位招洗菜工也要本科学历,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有些中小学招聘教师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专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比研究生的职业水平低。,33,7.用人单位性别歧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得单位在聘用女职员时要付出更高的劳动成本,造成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第一,从劳动时间来说,女性有一个男性所没有的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的工资、福利仍需单位负担;第二,从退休金的负担来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10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雇员一般会比男性雇员领取更多更长的退休金。由于用人机构的性别观念,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男生客观上要少,而且很多单位在相貌上对女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应聘女性的身高、体重、年龄,只录用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34,8.生源地域歧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习惯,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只选用本地人才。有些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区生源,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有的行业(尤其是效益好的行业,如信用合作社、铁路等)也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把外系统的毕业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和就业。,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五、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36,1.专业课程设置错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由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37,2.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代替了劳动生产率,知识的时效性也在快速缩短,据统计,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大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学校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非常陈旧,授课内容空洞化,在校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想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得通过自己上网、买书、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38,3.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我国高校在扩招后为节约成本,设置的专业大多不强调动手能力,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高校没有投入成本购买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并且高校和企业联系也不紧密,数量最多的工科毕业生实际上去企业实习的也很少,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是实践相对缺乏。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只是纸上谈兵的高手。譬如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懂金融租赁、担保的具体流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知道怎么跟单、怎么报关,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现实是企业尤其是吸纳力强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人,而擅长理论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并需要老员工的辅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而很多企业明确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39,4.不重视就业指导,学校对就业指导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排上议事日程。以为只要学好专业,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以及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应付上级检查,指导内容空洞、肤浅、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指导效用差。,40,5.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一方面,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组织体制中,分设了管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忙于应付大量与毕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信息占有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很多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41,6.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的一体化流程,但是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机构也未能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高校也未能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任危机。有些职业学校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43,1.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的评价契合,也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越来越理性、客观。此外,认为个人能力不足和缺乏求职技巧,是最大的困扰的人,也分别占29.4%和19.1%。在回答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时,答案分别有专业能力(43.4%)、自我表达能力(44.9%)、外语能力(24.3%)、人际交往能力(33.8%)、环境适应能力(15.4%)。,44,2.人际关系不畅,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社会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调查中,32.4%的大学生表示“缺乏社会关系”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从而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45,3.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干部或是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比例很小;而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地域、特长、工作经验,甚至是是否为党员等等限制,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报考大军的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已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但是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46,4.缺乏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也不重视,职业规划课程安排到毕业前夕才开,这时已经晚了,在校几年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来。导致毕业时就业困难。,47,5.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大学生平均一年的总支出超过10000元。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特别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举家借贷供出一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往往被视为村庄年轻一代的榜样,“跳出农门”的典范,不但有庞大的债务需要其将来偿还,在感情上也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家庭为之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甚至只能跟农民工抢饭碗,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七、大学生就业选择探讨,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们应该切实转变求职择业的观念,实现就业目标、就业方向的转移。,49,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009年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中的多数行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教育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59.2%,金融业58.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5.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7.2%。这表明,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50,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东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更高,今年东部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可见,中西部地区不仅是未来经济蓬勃发展的战略主阵地,而且是大学毕业生流向的新途径。,51,3.从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着力促进8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以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以及农村、基层的广阔舞台,高校毕业生应该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历史重任,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农村、服务基层,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2,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中高端人才毕竟有限,而且在现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白领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八、大学生就业心态探讨,下面的漫画表现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心态和社会现象,54,选择性失业,55,结构性失业,56,期望值过高,57,就业歧视,58,就业彷徨心理,59,就业压力大产生“更年期情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刚刚进入实习求职期,就遭全球经济危机,很多大学生变得焦虑、易燥。有学生愁苦地说:“这段时间我过得就像更年期。”最近一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59%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是目前最大的压力,远远高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容易产生烦躁易怒、少言寡语、夜夜失眠等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就必须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平常心面对,冷静选择。,60,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企业在选拔大学生过程中的标准:主要偏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比如担任过学生干部、思想品质好、成绩优异、务实肯干;同时,对来自于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的生源,也比较欢迎。认可企业文化,吃苦耐劳,是企业招聘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急于求成的大学生企业不欢迎。,当前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三个条件: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钻研;有良好的融合力和沟通能力。其实,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大学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能清醒地给自己一个定位。,61,报到证介绍,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只有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持有。是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62,四项“新政”,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新政”。四项“新政”主要包括:1、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2、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3、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4、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讲座到此结束,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就业形势讲座 - 世界大学城.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