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骨干教师培训资料:认识新课程亲近新课程实施新课程(1).ppt

    • 资源ID:2738490       资源大小:4.09M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必修骨干教师培训资料:认识新课程亲近新课程实施新课程(1).ppt

    认识新课程亲近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实验区进展,年个省(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年个省(江苏)年个省(福建浙江辽宁天津安徽)年个省(北京湖南陕西黑龙江吉林)年 个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2009年4个省(内蒙、湖北、河北、云南)最晚2010年全部进入,面对,新课程的设计形态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物化形态新教材新课程的实施形态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新课程的评价形态考试与分数我们感受到、体验到、思考到很多,我们从开始对新课程的激动、兴奋、期待 或怀疑、排斥、畏难 到平静下来认真思考、理性认识 再到认真实践、积极探索;我们从开始对新课程的简单理解、片面认识到能够 全面地理解新课程的变化;辩证地认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地处理教学与评价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我们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新课程实施经验,我们依然面临着,观念上的冲突与困惑认识与操作之间的矛盾与落差教学与管理之间的不协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老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课程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涉及,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设置与结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与教材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考试与评价新课程的课程管理和配套系统,核心宗旨和目标,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层次性必修选修多样性领域模块选择性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 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高中新课程的开课与选课方式,课标规定的开课与选课方式实验区的实际开课和选课方式新课程高考方案与选课建议和推荐的开课与选课方式,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改革的 回顾、反思与展望被调查的学校中100%开设了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与生活模块;67.4%的学校开设了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6.3%的学校开设了实验化学模块;4.1%的学校开设了化学与技术模块,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目前取得的积极进展,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层级结构已经全面实施;从全国范围看,化学6个选修模块都已经开设;从全国范围看,6个选修模块的选修模式已经具有多样化特点;省里、地市和部分地区学校的课程自觉意识大为增强;很多学校和地区探索实施了多样化的课时安排和学习顺序方案。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通过选修模块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文科取向的学生普遍对化学与生活模块表示出积极的学习兴趣,表明课程更加适合他们。,无论是教育部的高考考试大纲还是各实验省的高考方案以及新课程的试卷试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选择性,支持了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像北京市一批示范高中做到了轮开或挂开实验化学、化学与技术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等任选模块,让学生在高一和高二自主选修任选模块;已经有学校开出全部8个课程模块;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出现了像深圳中学这样能够真正让学生自主选择模块的数量、种类以及学习顺序的学校.,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首先是大部分实验区没有将选择选修模块的权利交给学生,甚至都没有给学校,而是由地市或省里统一;第二,选择选修模块的模式基本都是以文科和理科两分法,文科生统一学习一样的模块,理科生统一学一样的模块,从而导致理科生要么学习的模块数偏少,要么偏多负担重,且导致像实验化学、化学与技术的开设率太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要么全省都学要么全省都不学的畸形状况。,第三,省里高考方案中给予选修模块的学生选择空间(无论是分值比例还是可选择的模块数量)都比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大纲低,具有象征性走过场的特点,甚至有个别省设置了必考和“选考”,但是选考内容完全取消了模块的选择性,全省的理科生在化学的选考中将回答统一的模块和内容。,关于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模块式课程设计的利与弊?43.4%的老师认为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32.2%的老师认为每个模块根据定位不同具有各自的系统性,便于组织教学;24.8%的老师认为模块的划分拆散了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知识的衔接;15.7%的老师认为反正都是由学校指定了学生所选的模块和顺序,那还不如不划分模块。,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 应该由谁来选课?现状是80%是由省里统一,20%是由地市统一,5%左右是由学校决定,0.1%是由学生来选。而调查结果反映的是,87%的老师认为应该由学生来选;55%的老师认为应该由教师来选;只有17%的老师认为应该由省里或市里统一。说明,课程选择的主体应该逐渐打破集权和统一的模式。,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选什么模块以及选多少模块?现状是 98%的学校文科生都是学化学与生活模块,而且90%的学校也只开设化学与生活模块给文科生。70%左右的地区只给理科生开设2个选修模块,而且对于80%的地区单位和95%的学校单位来说,理科生学习的模块和顺序都是统一的。而对老师看法的调查反映:82%的老师认为文科生不应该只有化学与生活一个模块可以学,而应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权利。88%的老师认为理科生应该选学3个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是什么限制了选修模块的开设率和选择权的下放呢?调查结果表明:25%的老师认为是学校太小或教室不够,30%认为是观念没有转变,50%认为是老师不够,40%认为是缺少排课选课的思路,20%认为是缺少进行课程结构改革的决心,80%的老师认为主要原因是担心高考。,我们需要深刻反思,这次课程结构改革的核心目标究竟是什么?必修课程的模块数与学时数到底多少合适?选修课程模块设置的数量、类型、功能价值及其关系?开设模块、学习模块、学业水平考试模块以及高考考试模块之间的合理关系?选修模块的开设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教育监管部门允许实验区和学校的改革实践与课程结构方案之间的差距是否应该有底线,底线又应设在何处?由于课程结构是课程功能的核心保证,也是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特别是教学要求深广度制定的前提,同时更会与考试评价相互制约和影响,对于课程改革的成败以及整个高中教育模式的走向具有非常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所以这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关注、展望与期待:,山东省的二轮新课程推进方案北京市的任选模块实施进展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与修订工作,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变化特点,内容的模块化和主题性 内容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内容的结构化和建构性,整体认识坐标定位,不同模块,内容维度,水平层次,高考选修必修,教材章节顺序,元素化合物知识概念原理知识过程方法内容STS类内容,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认识化学科学 物质结构基础 常见无机物 化学反应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修模块,必修化学,核心知识,方法策略,STS内容,化学1 化学2,必修模块内容简介,“新世纪”必修化学1教材内容体系,1、认识化学科学 2、元素与物质世界,走进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氧化剂和还原剂,3、自然界中的元素 4、元素与材料世界,碳的多样性,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氮的循环,铝 金属材料,硫的转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复合材料,必修化学2的体系结构,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3、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化学反应的利用,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 橡胶 纤维,必修化学1和必修化学2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它从“认识化学科学”、“元素与物质”、“自然界中的元素”、“元素与材料世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等方面,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由事实到本质,进一步提升全体高中生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同时为相应的选修模块予留接口,搭建平台,奠定良好基础。,“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建构更加富于应用迁移价值的认知框架。,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核心知识,STS内容,方法策略,1.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内容简介,化学与生活,五大主题,课题1 关注空气质量,呵护 生存环境,课题2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课题3 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课题1 食物中的营养素,摄取 健康的食物,课题2 平衡膳食,课题3 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课题4 保健食品,合理利用 化学能源,课题1 电池探秘,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课题3 汽车燃料的清洁化,主题1,主题2,主题3,正确使用 化学用品,课题1 装备一个小药箱,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课题3 选用适宜的化妆品,主题5,认识 生活中的材料,课题2 走进宝石世界,课题3 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课题4 金属制品的防护,课题5 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主题4,课题1 关于衣料的学问,2.化学与技术,选修模块内容简介,化学生产技术,化学科学,化学与技术,化学与技术教材体系结构,1、空气资源 氨的工业合成,2、海水淡化 工业制碱,3、矿山资源 硫酸生产与无机材料制造,空气分离氮的工业合成氨氧化制硝酸,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氯碱工业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设计”一座硫酸厂陶瓷的烧制金属冶炼与金属表面处理信息技术材料,4、化石资源 石油 和煤的综合利用,从石油中获得高品质的燃油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煤的综合利用,5、生物质资源 农产品的化学加工6、化学技术社会,由大豆能制得什么玉米的化学加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化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化学,STS内容,方法策略,核心知识,6.实验化学,选修模块内容简介,实验化学模块教材的体系结构,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核心知识,方法策略,STS内容,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内容简介,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内容体系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第3章 物质在 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4节 离子反应,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 离子反应,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内容简介,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内容体系,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认识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醇和酚醛和酮 糖类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的核心知识结构,物质 结构 性质 应用 官能团 反应 合成,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内容简介,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内容体系,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模型共价键与分子立体构型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认识晶体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核心结构,物质性质 物质聚集状态 晶体 其他聚集状态 分子性质 微粒间相互作用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 元素性质 微粒 原子 离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课程内容维度,元素化合物概念原理过程方法STS知识,化学核心知识内容的构成分析,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 新课程选择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综合考虑了学科、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与环境中元素化合物的存在、作用和影响,以及必修化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等,最终选择和确定了4种金属元素和4种非金属元素,以及他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作为课程内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标准指出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学习要求:首先是结合生产、生活、自然现象和环境问题的实际学习和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另外,要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活动和丰富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和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课标同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出了如下的理性认识要求和思路方法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观点、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指导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树立一些基本的态度和观念。例如,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在化学合成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等。,新旧课程相比,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发生了许多变化:,1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分为“周期律前元素”和“周期律后元素”。2关于元素族的知识都集中在化学2的“元素周期律”内容中,不再采用过去的以“典型元素带族”的处理方式。3不再强调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元素代表物以及具体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点,而更加突出“元素中心”,强调用分类的观点和转化的观点,整体性地认识和运用有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5学习情景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重视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概念原理以及过程方法和STS内容整合处理、融合统一。6学习方式强调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有机化合物知识 选择有机化合物知识时主要考虑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代表性;在生产、生活、环境等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阶段性等。有机化合物知识在高中新课程中采取分层构建、螺旋发展的组织形式,在必修阶段仅要求介绍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和简单应用,不要求介绍官能团体系、反应类型及其规律以及官能团的结构、相互转化等知识。,必修模块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类型和官能团体系的需要,选择在生产生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代表性物质进行学习。水平要求介于初中和选修课要求之间。,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塑料、橡胶、纤维,物质性质相关知识的层级发展,初中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氮、硫、氯、硅、钠、铁、铝、铜等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感性认识);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加聚反应)及应用,了解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列举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按照官能团体系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变化促发思考,元素化合物知识整体放到物质结构基础和元素周期律之前,促发我们思考元素观的整体构建问题,促发我们思考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程序和方法到底是什么,如何培养?,元素化合物的课标规定弹性加大,促发我们思考: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真正核心价值是什么?元素与代表物代表物与性质之间性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种元素的教学时间从过去的三周降到3-4节课,而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一个方面扩展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促发我们思考: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是做加法减法还是乘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如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构建这种结构?如何实现核心化学知识和应用及联系实际内容的融合统一?,课程标准对于概念原理知识有哪些新的处理?主题覆盖螺旋上升观念建立功能发挥,在必修化学1中的“认识化学科学”和“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主题中渗透了“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物质的分类、胶体”、“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酸、碱、盐的电离”等基本概念。在必修化学2中,课程标准设置了两大概念原理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具体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原电池等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初中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物质结构相关知识的层级发展,初中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族、周期)、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递变规律,见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区)、元素性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化学反应相关知识的层级发展,初中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感性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定性分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感性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物质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理性分析)、化学与热能的转化(定量计算)、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性分析),初中,选修,必修,变化促发思考,概念认识和观念形成的层级构建概念原理教学的不同取向和定位概念原理的认识功能开发与迁移概念原理教学如何因循改变发展学生的认识概念原理的探究教学,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材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多版本教材各具特色,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得到了广大老师的欢迎。但是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新课程教材还存在着不断完善修改的空间;老师对于新教材的观念、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也还有着很大局限和不足;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数量特别是习题教辅的质量还有相当的差距。教材、教师用书、习题教辅资料的选用、征订、发行的体系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需要系统改革。,如何面对教材的差异 对于新课程教材的深入思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概念原理知识的组织和呈现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教材对教学和评价的引导教材的发展功能与应试功能教材使用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三维目标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教学内容深广度哪些是更重要的?哪些是高中才学的?哪些是选修才学的?联系实际和探究的内容也应注意深广度,新课程的高水平教学,从去情景的知识教学到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 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 从定义中心到基于认识转变的概念教学 从内容讲解问题驱动活动展开 从低水平的探究式教学到高水平的探究式教学 从线性处理加法减法到整合设计(乘法)从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 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开放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几年来在实验区老师的眼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状况如何呢?,23.4%的老师认为自己非常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在教学中能够基本落实;63.9%的老师非常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在实践中落实得还不够;12.7%的老师非常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认为实践中无法实现;43%的老师认为经过这段新课程,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变化最大;14.9%的老师认为是教学行为的变化最大;11.2%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学习意识变化最大。,32.7%的被调查老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多地采用了探究式教学,能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37.1%的老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探究、小组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包括新的技术;30.4%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仍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但会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50%的老师自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落实的同时,注意兼顾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25.5%的老师认为自己首先是非常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的落实,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9.8%的老师认为自己关注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能做到三者协调统一。,对于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老师们也普遍感到有一些困难和问题:,对于必修模块教学的最大困难:61%的老师认为深广度难把握;21.4%的老师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将STS内容、过程方法与化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12%的老师认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材编写思路的把握与实现.,选修模块教学的最大困难:深广度的把握(41%)如何将STS内容、过程方法与化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30.2%)学科知识的不足(18.4%)学科思想的把握和体现(10.5%),老师们认为对于阻碍开展探究教学的主要因素:,课时紧张并担心考试受影响(52.6%);的老师认为是教学条件硬件设施不足(33.8%);学生能力差(28.6%);教师对探究式教学不够了解,不知如何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12%)。,老师自身认为在教学中亟待提高什么能力,37.9%的老师认为是进行教学研究,并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7.8%的老师想提高自己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和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24.2%的老师认为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必修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其对策,对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把握不准,“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致使课时紧张。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结构,尚未真正理解新教材对知识内容处理的特点,盲目依赖过去的教学内容处理经验和惯性,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由于教师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出现了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的现象。对实验严重不重视.实验室不够、实验条件差、缺少实验员;新课程教师工作量核算不合理,教师人均教学班数太多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学校学生分组实验开设率倒退。,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1。模块功能和风格不明确、不鲜明 其一是不同类型的科学素养 其二是各模块的思路和思想方法 其三是与必修的层次要拉开2。学术性模块仍然是就事论事的具体性知识传授,没有发挥出核心概念所具有的认识方式转变的功能。3。前后左右相互照应,灵活取舍和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对高水平化学教学的深刻反思教什么为什么而教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联系实际的高水平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再结晶出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呈现知识的真实存在形态穿靴带帽双线加合融合统一既要真实还原又要展现分析抽象由表及里的过程和方法创新教学情景(素材创新,使用创新)真心实意地,如何高水平地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再结晶出来为什么而教,学了有什么用?_是知识解析还是促进认识发展?有限的课时多元的目标,怎么办?是线性地教学设计还是整合地教学设计?教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又合适?是孤立地还是整体地把握教学深广度?怎样使开放的教学具有实效性?_是简单控制还是依据科学学习规律用好教 学策略?,关于高中化学课程评价和考试的改革进展与反思,对于新课程的高考方案,教育部和各实验省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特别是通过选考内容和试题来支持选修模块的开设;运用多种形式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考试相关联;高考试题编制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例如关注STS教育思想的渗透、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科核心思想观念方法的考查、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考查核心化学知识等。这样的高考总体上是支持新课程的。,有关调查显示:,对于有关实验省的高考方案,令老师满意的程度顺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宁夏。对于07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老师们的满意程度顺序依次为:山东省试题(32.2%)、广东省试题(31.6%)、海南(23.7%)、(3.95%)。还有30.7%的老师对目前实验省的高考方案都不太满意。,相关联的调查结果是:,38.1%的老师认为3+2高考方案更为合适:3个必考模块(化学1、化学2和反应原理)+1个选考模块(有机和结构必选1)+1个选考模块(技术、生活、实验化学中必选1);30.1%的老师更赞同6选3模式,即2个必考模块(化学1和化学2)+2个选考模块(反应原理、有机和结构三个模块中选2)+1个选考模块(技术、生活和实验三个模块中选1);29%的老师支持4选2模式:4个必考(化学1、化学2、原理和有机)+2个选考模块(结构、技术、实验、生活四个模块中选2)。,28.2%的老师认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方式与课改以前相比发生的变化非常大,不仅学校的评价模式变了,教师的评价思想也改变了;39.9%的老师认为变化主要反映在教师的评价思想变了,但学校的评价方式几乎没有改变;另有17.6%的老师认为,有变化,学校的评价模式变了,但教师的评价思想几乎没有变。还有14.4%的老师认为几乎没有变化,原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老师们感到最无奈又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同步作业、单元测验、模块测试、教辅练习册的问题了,普遍存在偏难偏旧、超标与教材不匹配等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鸡肋.大部分老师还没有自觉意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远不止高考改革,他要求能够系统实施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升的多样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要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个课题的教学中都能够开展积极、有效、多样化的评价,并能够妥善协调和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作业习题评价与阶段测验考试的关系;平时评价与学分认定和毕业考试的关系;高考与开课、选课以及平时练习和评价的关系等等。,关于高中化学新课程配套系统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是一个系统,这其中自然离不开课程管理、教学条件等配套系统,还有更重要的是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而且新课程与这些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同样在调查中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例如,老师们感到新课程的实施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挑战呢?,依序排列:自己期望能够给学生增加活动的机会,但学校条件和学时不允许(72.9%)缺少相配套的教学资源(教辅材料、实验设备等)(68.9%)、需要检索大量的与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相关的资料(63.2%)缺少化工生产、参观等实践机会,对化工与生产的联系缺少感性认识(57.2%)急需提高的是分析处理新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顺利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519%)。选修模块增加了许多学科问题较难把握(34.2%)进行教学研究并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7.9%)很多新增实验不知道该怎么做(15.8%)。,对于学校配套条件建设问题,15.6%的老师所在学校增加了实验室的数量或购买了新的仪器和药品,但53.6%的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验条件几乎没有变化。62.5%的老师认为自己学校的领导理念新,积极支持进行新课程,27.8%的老师认为领导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还有10.2%的老师认为学校领导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不支持实践新课程。,对于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在对实施了四年的山东实验区老师进行的调查反映:92%的老师要求加强必修课程培训,95%的老师要求加强选修课程培训,92%的老师要求加强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93%的老师希望进行学科知识培训,98%的老师要求能够命题和评价方面的培训。,正确而健康的认识,从最差的条件做起去争取最好的可能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只要你不断有进步就好,请关注:化学课程网:CHEM.CERSP.COM山东科技版教材可以购买: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课程教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课程教与学高中化学教学案例与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今年7月20-30日的教育部新课程远程培训,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必修骨干教师培训资料:认识新课程亲近新课程实施新课程(1).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