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班级管理学.ppt

    • 资源ID:2734025       资源大小:1.44MB        全文页数:19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班级管理学.ppt

    班级管理学,主 讲 邱仁根副教授,第一章 班级教育管理基本概念,本章主要内容 1、班级及其本质特点 2、班主任及其角色特点 3、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 4、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5、班级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一、班级 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班级是按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的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有按学年划分的“垂直性”组织,即年级;也有按人数划分的“水平性”组织,即“班”。,(一)班级是班级授课的产物 1、现代社会的班级是与“班级授课”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莫斯。公认的班级授课制奠基者: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二)班级组织的特性 1、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2、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3、班级是一种学习组织;4、班级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其特性可概括为:明确的目的性、成员关系的平等性、生理和心理水平的近似性、班级组成的限制性、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受教师与班主任影响的深刻性。,(二)班主任及其角色定位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他们是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角色融合在一起,在管理中实施着教育,在教育中实施着管理。他们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 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相关链接),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特点、地位、原则 班主任是近、现代学校教育中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工作岗位的称谓。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小学各年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这是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开始。到了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学规定设立级任制。年又把这种级任制改为导师制,把负责班级教育工作的教师称为级任导师。年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当时的苏联经验,在全国中小学一律设置了班主任。年中学暂行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制的确立。此后,在有些高等学校里也陆续设置了班主任。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班主任多万,组织、领导、教育着占全国人口近的中、小学生。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要使他们形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各科教师协调一致的教育,需要团、队组织的影响、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要协调统一好这些教育力量,必须有一位专门的教师来负责,这位教师就是班主任。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诱惑力的工作。难怪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满怀深情地说: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古人的看法,现在咱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到岁了。咱们国家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人读年学前班,再念完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十年光阴在班级中度过的。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这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长最快的年,是人生喜怒哀乐感情最丰富的年,是人生意志品质形成的年,是人生智力才能发展最快的年,是人生变化万千的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命运的年。班级,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班级和人生维系得这么紧密,班主任这一职务便具有了一定的诱惑力。建国60多年来,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日益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重要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力量,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高度肯定和重视。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全国性和地方各级表彰、奖励优秀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在职班主任进行培训以及高等师范学校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的开设等等,也一再向人们肯定和显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深刻意义。因此,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明天的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班主任工作意识,积极学习努力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把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作为自己的一项高尚的任务和光荣的职责。,2009年“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在京开班 8月26日,2009年“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在北京拉开帷幕。按照计划,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教育部将组织首批实施省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云南、陕西省(市)的10万名小学班主任教师完成50学时的专题远程培训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陈小娅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把班主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完善班主任的激励和奖励制度,吸引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为班主任教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同时,陈小娅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要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质量和水平。她说,加强班主任培训,建立班主任教师培训制度,为班主任教师学习研修提供帮助支持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作为班主任培训的首要任务;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要不断创新培训的机制和模式,着力提高培训效益和质量。,此次培训是200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据了解,“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是国家利用国内捐赠资金,并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了“知行中国教师专业成长扶助基金”。该项目计划在2009-2012年期间,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培训活动。今年“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项目”是继2007、2008年成功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专项培训基础上进行的。在培训方式上,首先组织千名骨干班主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发挥培训学员的骨干作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10万名小学班主任进行远程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将紧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紧紧抓住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环节,围绕“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为线索,通过案例教学展开深入学习、交流和研讨。中国教师研修网承担了此次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网络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工作。部分省市来京参加国家级培训班学习的中小学教师代表和首批实施10省(市)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306个项目县的10万名小学班主任教师通过网络远程视频会议形式参加了开班仪式。,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受教育者的“人”。这个角色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班主任为教育进行管理;第二,班主任通过教育进行管理;第三,班主任通过管理进行教育。(三)班主任的工作特点 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主要是:开放性、综合性、民主性、专业性。,相关链接 班主任角色具有多侧面、多色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管理者的角色;2)教育者的角色;3)年长者的角色;4)朋友的角色;5)服务者的角色;6)协调者的角色;7)研究者的角色;8)“替罪羊”的角色。,二、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一)小学班级(组织特点)1、小学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2、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教育组织;3、小学班级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4、小学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存在。(二)小学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或班队双重管理者。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专门性工作,需要承担者掌握相应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需要专门的管理素养。,三、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一)管理的简说(p14)案例:分粥的启示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组织生活所特有的。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管理职责,采取规划、组织、协调和评价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现代社会的管理正成为专业性的工作。专业管理者依据一定的管理专业知识,对特定的管理对象开展管理工作。,(二)班级管理 1、案例分析:换座 理论对接 一个好的班集体,和谐融洽,人人上进。在这样的班级里,基础好的孩子更加优秀,基础差一点的孩子也被环境“熏陶”的急起直追。相反,在一个“乱班”里,好学生能好下去真的不容易,更别说基础差的学生了。那么,“好班”和“差班”的差别是怎样产生的?究其根源,差别处在管理上。,2、班级管理的内涵(1)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对教育的基层单位班级实行的动态管理。班级管理包括课堂管理、班级管理、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以及对班与班之间的关系、班校关系、学校与家长关系、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协调。,(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学校领导的班级管理:从学校层面上谈班级管理,是指学校领导者进行的班级管理,是学校诸方面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宏观层面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对班级组织的领导工作。他们要在班级组织中发挥管理的作用,设计、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努力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是对班级的直接管理。,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运用指导、组织、督促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设计并保持一种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班级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3、班级管理的过程(1)班级管理的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与管理手段。(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设计、实施、评价。,(三)小学班级管理 1、小学班级的领导特点 1)教小学生学会过班级组织生活,做好指导者;2)要以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实施组织领导。2、教育管理的特点 1)以教育促进班级管理;2)注重行为管理的教育性功能。3、实施过程的特点 1)管理设计的阶段性 2)管理行为的示范性 3)管理评价的学生参与性,四、班级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专业的班级管理 经验的班级管理者,不了解班级管理的真实意义,不了解班级组织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了解特定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管理者了解了班级管理的本质,知道为什么去开展班级管理,也掌握了成功实施班级管理的方法。,(二)班级管理论的学科性质(p24-27)(三)班级管理理论的主要课题(p27-30)(四)怎样学好班级管理课程 总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1、认识到位,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2、联系实际,关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3、夯实功底,注重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4、深入思考,坚持在写作中学习。五、思考与探究 案例讨论:让我再来一次(P37),第 二 章班级组织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世界,本章教学内容:一、教育的本源:生命的发展 二、小学班级作为一种社会正式组织 三、班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五、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 六、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一、教育的本源: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基 1、小学教育“基础性”的新定位(1)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2)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3)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4)身心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应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基,必须促进生命全面地、和谐地、自由地、创造性地发展。,二、小学班级作为一种社会正式组织 1、组织与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1)组织的社会功能 社会组织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管理(2)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 班级组织是学校组织中的基层教育组织,在学校组织系统中发挥着为社会培养人的功能。班级组织要发挥这种特定的社会功能,需要能够把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转化为自觉的组织目标,建立起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机的机构和规范。,2、小学班级作为小学的基层教育教学组织(1)小学班级的教育教学功能:课堂教学、德育活动(2)小学班级组织社会功能的特性:教育人、培养人(3)小学班级的组织结构特征:归属的非选择性;学习任务的共同性;管理的规范性;管理者的确定性;班别的相对独立性与班风的 差异性。,3、小学班级是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1)少先队组织的性质(p42-44)(2)少先队组织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3)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p47-48),三、班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1、班级的社会功能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1)班级作为一种正式社会组织,在学校组织系统中发挥着为社会培养人的功能,即:教育人、培养人。班级管理者应把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转化为自觉的组织目标,建立起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机的机构和规范。(2)小学班级作为小学的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是小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重要地方和媒介。一个班级根据学校组织目标和任务开展活动,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其很好发展的生活。,(3)班级教育教学的功能:系统地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使之成为“社会的人”。其功能的实现,有两个途径:一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是课堂教学以外的以德育为主的教育活动。因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两方面:一是通过任课老师、与任课教师合作的班级管理,一是班主任直接进行的覆盖课堂内外的班级管理。,2、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1)小学班级组织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小学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小学生在其中学习社会生活,实现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主要在于帮助儿童继续学习和巩固入学前所获得的社会规范,同时还帮助儿童学习和实践新的规范,从而实现着个体的社会化。(2)小学班级组织的个性发展功能 1)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2)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3)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发展。,四、班级社会功能的实现与班级中的基本关系 小学班级管理的本质:社会功能的实现 1、组织中的两种基本关系(1)组织与个体的关系(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2、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3、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1)一致型;(2)偏移型;(3)冲突型。4、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和人际吸引型。5、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引导(参照P72-75进行思考),五、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 1、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2、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1)利用网络资源与手段加强班级管理;(2)控制网络的不良影响。附 学生上网“三不三要”,即“三不”为:不上社会网吧,不作网上闲聊等无意义游戏,不长时间沉迷网络;“三要”为:要在家长指导下上网,要在网上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活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六、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 1、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儿童有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应当享有自己的权利。2、儿童权利的内容 儿童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3、班级管理中儿童权利的保护,应注意的方面:(1)保障每个成员四个方面的权利;(2)保护生存权,为学生提供健康生命活动的条件;(3)保护发展权,重视儿童身心健康权和平等受教育权;(4)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法律保护。七、思考与探究 1、阅读我的班级后讨论:怎样理解小学班级组织中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这种关系对班级管理有何作用?2、尝试设计一个小学班级的网页。,第三章 班级愿景与规划,本章主要内容:1、班级管理目标与愿景2、班级愿景的设定3、班级愿景实现的路径 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4、班级愿景规划,一、班级管理目标与愿景 管理的一般过程有“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对于班级管理目标,可以从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认识。“规划”是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而“目标”又是“规划”的出发点。1、班级管理目标(1)目标:在人们的行为产生之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的某种设想或预计要得到的结果。它具有三方面的特性:预期性、指向性、主体性。,(2)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班级管理属于教育管理,其管理目标在“人”,即通过教育管理,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3)班级管理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属于从属关系。,2、班级管理设计与目标(1)班级管理设计:班级管理者对班级未来一定时段内的班级管理工作所作的整体规划和安排。班级管理目标是进行班级管理设计的依据。它是班级管理活动的起点,对班级管理过程各个环节工作的实施起着导向的作用。,(2)班级管理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是要以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为指导;二是要有明确、具体和可行的目标;三是设计要从班级实际出发;四是设计要严谨、完整;五是设计要有创意。,3、班级管理实施与目标(1)班级管理实施:班级管理者按照计划的安排,指挥班级所有成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2)班级管理目标在管理实施中的作用 班级管理目标是确保班级管理实施中组织活动协调一致的条件。班级管理目标对管理实施的作用:导向作用、聚合作用、激励作用。,4、班级管理评价与目标(1)班级管理评价: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断其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班级管理评价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级管理评价是班级管理过程的必要环节之一,是管理者了解管理工作的成效与推动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手段。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反馈作用、促进作用。,(3)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1)班级管理目标是确立班级管理评价测量标准的依据;2)班级管理目标是对测量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标准。,二、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1、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学校组织目标,班级管理思想,班级组织实际(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管理思想依据: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应该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班级实际情况依据:一是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二是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的特定发展情况为依据。2、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原则:(1)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2)针对性原则-符合班级管理对象的实际(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实际发展可能性);(3)层次性要求-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应分解出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目标。,三、小学班级愿景及其确立1、“愿景”的涵义2、班级组织目标与小学班级愿景将组织目标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心向往之的将来的生动画面”。3、愿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愿景的凝聚作用(2)愿景的驱动作用,4、小学班级愿景的确立(1)班主任对班级愿景的设计(2)班级成员对班级愿景形成的作用(3)小学班级愿景的内容 1)班主任角色的自我发展设计 2)学生个体的发展设计 3)理想的班集体共同生活方式的设计 4)班级发展的年级要求 5)愿景中的荣誉追求,四、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愿景实现的路径)1、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是把一个随机组成的学生群体,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目标明确、机构健全、规范有序、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级组织建设可分为初建阶段、发展阶段、高级阶段。,2、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等。3、班级活动管理-主要指由班主任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指班主任对影响班级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包括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等。5、班主任自我管理。,五、班级愿景规划 1、班级愿景的描述 2、实施班级愿景的主要工作(P102-104)(课外阅读: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六、作业 选择一个特定的班级拟制一个“班级愿景实施方案”。,第四章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本章主要内容一、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新建班级组织的建设三、既有班级组织的建设四、班集体建设,一、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1、班级组织建设的内涵 班级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1)班级组织建设的概念 班级组织建设就是把一个由几十名学生随机组成的学生群体建设成为一个目标明确、机构健全、规范有序、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过程。组织建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静态的组织结构;二是指动态的组织活动。班级组织,需要在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和组织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班级管理的核心就是组织建设。,(2)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从静态看:班级组织建设在于建立起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目标(愿景)、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从动态看:班级组织建设是一个过程,就是把一个随即组成的松散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良好的班级组织应当是:既有整体的和谐,又有个体发展需要的充分满足。,2、班级组织结构的建设 班级组织结构建设,包括:形成组织目标、确立组织规范和建立组织机构。(1)组织愿景的确立 班级组织愿景的确立,包括班主任提出愿景、班级成员讨论愿景和达成愿景共识三个阶段。从时间上可分为:近期愿景、中期愿景、长期愿景。组织愿景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2)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 1)班级组织机构:班委会制度、值日班长制、组长负责制、班级学生会议制度 2)少先队组织机构:中队委员会(3)班级组织规范的建立 1)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与班风等。2)制定班级组织规范的要求:讲求实效(遵从规范的三种水平服从、认同、内化)3)班级组织规范的作用:协调、保护、塑造、警示。,3、班级组织建设过程(1)从班级人群到组织;(工作重点:第一,抓紧时间全面了解学生;第二,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第三,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2)从初建的组织到稳定的组织;(工作重点:第一,对班干部的工作精心指导,锻炼其组织活动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三,重视班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从一般的组织到集体。,相关链接 班级编成之初,只是形式集体的班级,经过成员之间的交往,逐渐分化了其人际关系,并以此为轴心,发展成集体结构。其形成过程一般需经过五个阶段:孤立期(探索期);水平分化期;垂直分化期;局部集体形成期;集体统合期。,二、新建班级组织的建设1、建立班级组织机构(1)新生班级准备工作: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材料准备、建立各种规范文档、环境的准备、了解学生等。(2)建立班级组织机构 1)对学生开展班级组织生活的教育;2)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见P121-122)(3)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是班级管理规范的先行者,使各项活动的带头人。班干部的培养是有效班级管理的关键。,2、确立班级组织愿景 第一,应以学校教育活动目标为依据;第二,应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为依据;第三,要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第四,从班级集体荣誉感入手。(例:小学一年级班级组织愿景的确立)3、形成班级组织常规 重点:抓好入学教育;抓紧平时教育与管理。,三、既有班级的组织建设1、准备工作(1)深入了解班级情况:原班主任、原任课教师、班级学生;(2)充分准备“就职”演说;(3)做好班级管理新设计(新的愿景)。,2、改进班级组织构架(1)改进班级组织机构:这是进行班级新的建设的重要契机,要充分体现新任班主任的管理素养,切不可简单换“人”。(2)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3)改进班级组织规范。,四、班集体建设 1、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有一个领导核心的,真正形成了班级共同愿景的,已经形成自觉纪律的,有了公正舆论和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班风的,能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班级组织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达到和谐一致状态的集合体。“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之上建立起来的”。(苏霍姆林斯基),2、班集体的形成与特征:(1)班集体形成三阶段:初建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集体形成阶段。(2)班集体的特征:目标性、组织性、纪律性、民主性。3、班集体的社会规范体系 班集体的社会规范体系,分成文规范与潜在规范:(1)班级制度(2)课堂规则(3)学习纪律(4)学生守则(5)班集体的社会舆论(6)班风(又称组织人格)(班级团体发展的制约因素源于正式组织层面的力与源于个人属性之需求的力之间的矛盾),4、班集体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2)教育功能(3)管理功能5、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作用(1)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2)对学生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影响;(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4)有利于学生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6、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团结和谐而有威信);(3)有计划的共同活动;(4)正确的集体舆论。7、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要有一位忠于职守、聪明能干的班主任;(2)要有一批班骨干形成坚强的班集体核心;(3)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愿景,近、中、远)(4)要有一个良好的班风。,8、班集体建设的原则、途径与方法(1)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2)途径与方法(P132-134):1)通过班级日常工作开展班集体建设;2)通过各种班级教育活动进行班集体 建设;3)进行班集体发展水平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目标导向、常规管理、教育活动、班风状况、学生成长等方面。,(3)班集体建设的方法:1)愿景引导法(或目标管理法)2)规范管理法 3)系统教育活动法 4)自我管理法 五、作业 结合谈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班集体中的观点,谈谈你对班集体建设的看法。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就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本章主要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2、小学班级环境管理 3、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4、小学生发展指导5、小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一、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 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是通过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的,班级组织的共同愿景要在班级日常活动中逐步来实现。二、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环境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评价。三、小学班级环境管理 1、小学班级环境管理包括:规范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插入: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中,他就学会了妒嫉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他就会有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有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的生活中就有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正直诚实中,他就会觉得生活有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就会相信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就会觉得这世界有好的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他就会有头脑,平等地生活(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2、班级规范环境管理 小学班级的规范环境包括作息制度、教学秩序、课堂纪律、自习管理、考试管理等。(1)教学秩序管理创造师生、生生交往的良好环境和秩序,保证“学习共同体”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2)作息制度管理抓考勤,小学生守则规定,“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3)课堂纪律(秩序)管理课堂教学应规范以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二是教学活动要求;三是课内师生交往礼仪规范;四是教室的环境安全;五是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等。(4)自习管理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5)考试管理考风教育、成绩处理。(6)偶发事件处理预防发生、冷静处理。(案例: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3、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班级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等。(1)教室环境布置的原则(见第125页)(2)座位编排与管理:一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二是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科上课的需要。,三、小学班级教育性管理(学生发展指导)(一)集体指导 从全面提高儿童素质角度,班主任须对儿童的品德、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1、品德指导(1)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指人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的行为习惯或习性,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其特点有三:可塑性、稳定性、实践性,(2)品德指导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3)品德指导的要求 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品德课教学、各科教学和班队活动,让小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体验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4)品德指导的任务(见157-158)1)巩固和加强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2)丰富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3)引导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养成道德习惯。(5)品德指导的方法与途径 方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思想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2、学习指导(见158-160)(1)学习指导是班级组织管理的中心任务。(2)主要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会思维、培养学习习惯。(3)方法与途径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活动指导、评价与奖励等。,3、生活指导(1)安全与法规指导 遵规守法、安全意识和生存、生活、自防自救及遇事处理能力。(2)日常生活指导 饮食、起居、娱乐、消费等,关键是良好生活情趣和习惯的教育与养成。,4、交往指导(1)小学生交往的主体倾向:横向关系的交往最多。小学生交往的主体倾向,由交往需求和交往类型构成。(2)交往需求,包括归属需求、社会化需求、发展需求。(3)交往类型与模式:交往类型,可分主动型、被动型、游离型。,交往模式,可分双人模式、自我模式、直线式、圆周式、辐射式、丫杈式。(4)交往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小学生交往指导的重点是礼仪指导与集体活动指导,如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家庭礼仪、聚会和活动礼仪等。方法:课内指导,交往实践,校正偏差。,5、健康教育与指导(1)健康的涵义(见第161页)有健康,才有将来。(2)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能发育正常;2)人际关系良好;3)正确认识自己;4)思想言行统一,注意力集中;5)情绪和谐,乐观向上;6)适应环境,心理承受能力较好。,(3)心理健康指导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同情心理、诚信心理、积极心理、坚韧心理等。方法:(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应具备三要素:真诚、理解、尊重)一是课堂教学;二是专题性活动;三是课外合作游戏;四是心理品质感染;五是心理咨询与辅导。,(4)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举措 1)培养积极的认知心理;2)抓好情绪与情感的调解;3)强化意志心理的训练;4)做好学生交往能力的协调;5)加强个性心理的塑造;6)加强学习心理的辅导;7)探索少年儿童心理的教育。,(5)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1)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2)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4)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5)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二)个别教育 1、班级成员的个别差异与个别教育(P163)认识班级成员的差异是开展个别教育的基础。(1)正确认识班级成员的差异:1)发展的差异 2)个性的差异 3)家庭背景导致的个别差异(2)个别教育的必要性:有针对性的促进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附:个案教育 个案教育就是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个案的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二是对每一个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三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实施个案研究和针对性教育。个案教育是以个案研究为基础和前提,以教育原则为规范,采取针对性教育手段,并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保障内容,使教育研究、常规工作、教师管理融为一体,实现全面、和谐、生动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素质的操作体系。个案教育是因材施教研究的新发展。柳斌说:“要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2、个别教育实施困难的原因分析()教师认识上的原因 众多教师把主要原因归于三个因素:一是班级授课制;二是班级学额多;三是统一考试。()教师管理上的原因 主要的或根本的在于:教师管理上没有引导和制约教师个别教育(因材施教)的措施。()教育研究上的原因原因有三:一是忽视个案研究;二是缺乏普通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研究;三是缺乏针对性教育的系统研究。,3、个别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1)通过观察学生一日活动:观察常规活动;观察特殊现象与特殊对象;参加学生感兴趣的 活动(这属于用心灵交换的方法观察)。(2)通过分析学生在校作品与生活背景:学 生在校作品分析(书面作业、作文、课外读书 笔记等);学生生活背景分析(生活简史、难 忘事件、家庭概况、社交情况与社区特点)。,4、个别教育的具体操作问题(1)个别教育应当满足的要求 1)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问题所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2)明确个别教育的目的,谈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班主任必须首先考虑好;3)围绕个别教育准备相关的资料、数据、事例。(2)个别教育的内容:个别行为指导、个别发展指导。(详见P164),(3)个别教育的常用方式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常用的方式有:直接式、接近式、提问式、启发式、鼓励式、参照式、商谈式、触动式。(4)个别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了解,解除心理防线;2)摸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3)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4)个别教育要讲究时间、地点、方式;5)个别教育的态度要诚恳和具有启发性。,5、个别教育实例(1)思想品德研究与教育实例防患于未然(2)学习能力研究与教育实例连跳三级(3)教育失误实例与评析 1)教师对学生异常现象无动于衷;2)教师对学生异常现象主观臆断;3)教师对学生心理特点不了解;4)教师对学生违规原因不调查。,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统一(1)认清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异同;(2)处理好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资源链接,班主任工作案例,我的“幺儿”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遇见非常调皮的学生。现在我班上的薛万同学就是一个例子,刚开学时(初一新生)就听小学老师说:这孩子难得管、伤脑筋,我当时不以为然,自己很有能耐(不自量力)能制服他。因为我没有发现他有何异样反应。但一学月下来,他的表现是:课堂上不守纪律、讲话,老师批评他还不承认(只要没有录音、录像);学习上以做不起为由不完成作业;课间疯玩,造成不少的安全隐患;从他身边走过,还会闻到刺鼻的烟味。我首先进行批评教育,无效,然后我对他吼、骂等教育,还是不改。我该用的招数都用完了,已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可他仍然我行我素。我冷静下来想,难道对他就没有办法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去家访。发现他父母都不在身边(父亲在西藏打工,母亲在鹤鸣打工),他完全是在自己管自己。他告诉我:他不喜欢他妈,因为他妈妈就在大邑县打工都不管他。顿然,我有了信心,就用我母亲般的爱去感化他吧!一天,刚下早自习,他在我面前撒娇:吴老师,我肚子好饿哟!(直觉告诉我,他是装的)要请假。我毫不犹豫地从包里拿出2元钱给了他,“去买东西吃,招待你。”他说:“不。”“你是我幺儿呢”,我说道。话音刚落,我见他眼睛一亮,顿时露出了喜色。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到了教室,并一改在全班八方讲话的习惯,居然在朗朗读书,过了一会儿,还到我这里背书。接下来,上课也不讲话了,竟然能够举手回答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区区“2元钱”,还是“幺儿”使他读书了?唉,肯定

    注意事项

    本文(班级管理学.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