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雷电的基础知识及雷电的防护(精讲).ppt.ppt

    • 资源ID:2726328       资源大小:18.91M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雷电的基础知识及雷电的防护(精讲).ppt.ppt

    雷电的危害及防护张 仲,国家月球与深空应用中心,北京市气象局万云公司,电话:68400507 邮箱:地址:海淀区紫竹院路44号,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防雷专业主设计,防 雷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室 主 任,内容:,雷电的基础知识雷电危害及其实例分析雷电灾害的防止或减少与会人员交流探讨,一、雷电的基础知识,雷电的定义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分类我国及北京地区雷电活动规律,1、雷电的定义,雷电是云与云之间、云内部、云与大气、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前三种称为“云闪”,第四种称为“地闪”。,2 雷电的形成,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雷云的电结构雷云的起电机制,(1)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形成过程宏观结构微观结构,雷云或称雷雨云,是产生雷电的先决条件。,A 雷云形成过程,雷云带电原因的解释很多,但还没有获得比较满意的一致认识。一般认为雷云是在有利的大气和大地条件下,由强大的潮湿的热气流不断上升进入稀薄的大气层冷凝的结果。强烈的上升气流穿过云层,水滴被撞分裂带电。轻微的水沫带负电,被风吹得较高,形成大块得带负电的雷云;大滴水珠带正电,凝聚成雨下降,或悬浮在云中,形成一些局部带正电的区域。实测表明,在510km的高度主要是正电荷的云层,在15km的高度主要是负电荷的云层,但在云层的底部也有一块不大区域的正电荷聚集。雷云中的电荷分布很不均匀,往往形成多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中心的电荷约为0.1库仑10库仑,而一大块雷云同极性的总电荷则可达数百库仑。这样,在带有大量不同极性或不同数量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和大地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电场。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大气中的电场强度约为30kV/cm,有水滴存在时约为10kV/cm)时,就会发生云间或对地的火花放电;放出几十乃至几百千安的电流;产生强烈的光和热(放电通道温度高达15000至20000),使空气急剧膨胀震动,发生霹雳轰鸣。这就是闪电伴随雷鸣叫做雷电的原故。,B 宏观结构,雷雨云是对流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它往往是从积云发展起来的。发展完整的对流云,其生命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消散阶段,C 微观结构,一块成熟的雷雨云,其顶部可以伸展到40的高度(约1万米以上),而云底部的温度却在10以上。由于云体在垂直方向上跨过了这么宽的温度范围,因而云中水汽凝结物的相态就很不一样。在云中有水滴,过冷却水滴、雪晶、冰晶等。我们把雷雨云按温度高低来分层,便可以看:在温度高于0的“暖层”的云中,全部是水滴(包括云滴),在温度0至8的云层中,即有较多的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的水滴),也有一些雪晶、冰晶;在温度低于20的云层中,由于过冷却水滴自然冻结的概率大为增加,云中冰晶的天然成冰核作用更为显著,故云中基本上都是雪晶和冰晶了。在成熟阶段的雷雨云中,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在云的“暖层”,有水滴之间由于大小不同而发生的重力碰撞,也有湍流碰撞和电、声碰撞过程。同时,有大水滴在气流作用下发生变形,破碎而产生“连锁反应”;还有由云的“冷层”中掉到“暖层”中来的大雪花、霰等的融化等。在温度0至20的云层中,水汽由液态往固态转移十分活跃,冰、雪晶的粘连,大冰晶破碎等也很频繁。在低于20的云层中,也还有冰晶之间的粘连和大冰晶的破碎过程发生。在雷雨云中发生的所有这些微物理过程,都可以导致云中水汽凝结物电学状态的改变,对于雷雨云的起电有十分重要的贡献。,(2)雷云的电结构,雷云中电荷雷云电结构模式正、负极性闪击,A 雷云中电荷,雷雨云中的电荷,主要是云中水滴、冰晶和霰粒(俗称雪子)在重力和强烈上升气流共同作用下,不断发生碰撞摩擦而产生的当冰晶和霰粒相碰时,短暂的摩擦作用使霰粒表面局部温度比冰晶高,结果使霰粒表面带上负电,冰晶带上正电,这就是所谓的温差效应。当冰晶与霰粒分开时,结果正负电荷也离开了。当水滴在霰粒表面冻结时,水滴里外温度也不一致,水滴外层温度低先冻结呈正电性,里面温度高呈负电性。一旦内部水冻结时,体积迅速膨胀,外层冰壳破裂,冰屑带着正电荷飞散出去,而留下的冻水滴上仍带着负电荷这样正负电荷也发生了分离,冰屑较轻,被上升气流带到云层顶部,所以雷雨云上面带正电荷。强烈上升的气流也会将云中大水滴冲破,形成许多带负电的小水珠和带正电的较大水珠。带正电的较大水珠下沉直至被上升气流支持在云层底部的局部区域前面所述带负电的小水珠和霰粒等逐渐扩散到雷雨云下部广大区域。,B 雷云电结构模式,没有雷雨云便没有雷电,因此对雷雨云的探 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人类通过施放大量探测气球,获得了较丰富的资料,总结出最早的雷雨云电结构模式如图所示:存在两个主电荷中心,云底附近另有一个次电荷中心。它们分别是中心位于约6公里高度处,约含+24库仑电量的正电荷中心、中心位于约3公里的、约含20库仑的负电荷中心、中心位于1.5公里、含有约+4库仑电量的次电荷中心。后来虽然也提出过许多雷雨云电结构的种种模式,对荷电中心的高度,荷电量进行修正,甚至也有倾斜形式的电结构模式,但至今并无一致公认的比前述原始模式更合理的模式,因而原始模式仍是当前常用的模式,它也称雷雨云电结构的电偶极子模式。,C 正、负极性闪击,(3)雷云的起电机制,水滴破裂效应吸电荷效应水滴冰冻效应温度起电假说感应起电对流起电假说摩擦起电,3 雷电的基本分类,雷电(空间位置),地闪,云闪,云内闪,云空闪,云际闪,雷电(形状),片状,线状,球状,蛛状,联珠状,(1)片状雷,云间放电多为片状雷,由于云间线状闪电被云体遮住,闪电的光照亮了上部的云,闪电呈现出片状的亮光。,(2)线状雷,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多以线状形式出现而称为线状雷。,(3)球状雷,球状雷也简称“球雷、球闪”,民间俗称“滚地雷”。球雷是一种彩色的火焰球体,通常表现为100300mm直径的橙色或红色球体,有时也可能是红色、蓝色、绿色或紫色,最大直径也有达到1000mm。,(4)联珠状闪电,联珠状闪电是很少见到的一种闪电,也学者认为它是由一串球雷组成。,(5)蛛状闪电,蛛状闪电特指在雷暴云的消散阶段或层状降雨阶段观测到的发生于云底附近具有大范围水平发展、多分叉放电通道的壮观放电现象。,4 我国及北京地区雷电活动规律,我国雷暴区的划分北京地区雷电季节和日活动规律,(1)我国雷暴区的划分,第一区:长江以北、105E以东地区第二区:长江以南、105E以东地区第三区:36N以北、105E以西地区第四区:36N以南、105E以西地区,第一区:长江以北、105E以东地区,范围: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北部)、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西北大部、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大部、陕西省、四川省东半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东南角等地区。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为2050d,有些地区略偏高。,第二区:长江以南、105E以东地区,范围:主要包括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东南角、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及四川省、湖北省和江苏省长江两岸地区。雷暴日:长江两岸年平均雷暴日为4050d,两广南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90120d,其中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和儋县,高达124d,是我国年雷暴日最高的地区。,第三区:36N以北、105E以西地区,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南角、甘肃省中部、西北部、青海省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区。雷暴日:长江两岸年平均雷暴日不到20d。,第四区:36N以南、105E以西地区,范围:主要包括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大部、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半部、云南省中部和西部等地区。雷暴日:这一地区多为高原和山脉,地形起伏较大,年平均雷暴日高于同纬度地区,一般为5080d。,总结,(1)105E以东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随维度的减小而递增,但长江以北地区这一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而长江以南地区这一变化趋势比较明显。(2)东南沿海地区年平均雷暴日偏低于同纬度离海岸稍远地区的数值。此外江湖流域、河谷平原和河谷盆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又偏低于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数值。此外江湖流域、河谷平原和河谷盆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又偏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沙漠和戈壁滩地区以及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因气候干旱,平均年雷暴日较低,一般不超过10d,是我国年平均雷暴日最低的地区。(4)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山岳地区,平均年雷暴日往往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2)北京地区雷电季节和日活动规律,月活动规律日变化规律各区雷电及灾害对比分析,A 月活动规律,北京市雷电活动(虚线)与雷电灾害(实线)的月变化,B 日变化规律,北京市雷电活动(虚线)与雷电灾害(实线)的日变化,C 北京市各区雷暴日,北京市1995 2005 年年平均雷暴日分布图(单位:d),D北京市各区雷电灾害,E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区划分,二、雷电的危害及实例分析,直击雷危害及实例分析雷电静电感应危害及实例分析雷电电磁感应危害及实例分析高电位反击危害,1 直击雷危害及实例分析,直击雷危害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人体上、动植物上等物体或生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造成建筑物等物体损坏以及人员、动植物等生物的伤亡和枯萎。,案例一,2008年5月3日12时30分左右,东城区禄米仓胡同69号院62023部队1号楼因雷击架空线,造成线路着火,后又引起楼顶排烟道起火,三层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到火灾损害。事故发生后,部队首长高度重视,立即邀请我局防雷专家进行事故调查。事故原因:架空线路没有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建筑防直击雷措施也年久失修,引下线和避雷带多处断裂,接地阻值过高。,案例二,2008年8月14日14时30分左右,怀柔区慕田峪地区有雷雨天气过程,在慕田峪长城8号烽火台避雨的游客有9人遭雷击被送往医院。其中美国游客3人、香港游客2人、内地游客4人。事故原因:虽然慕田峪长城管理部门提前发出雷电预警,但是由于慕田峪长城没有采取防直击雷措施。,案例三,2008年5月某日北京市劳动文化宫院内一颗侧柏遭受雷击,该侧柏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本次雷击造成侧柏所有树冠均被损坏。接下来几个月在西城、昌平、密云等地区均有雷击古树报告。经我们近一步了解,北京地区古树名木几乎每年都有遭受雷击的报告。这些雷击事件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指示市园林绿化局和我局共同研究北京地区古树名木防雷试点工程,目前工程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专家组论证。,2 雷电静电感应危害及实例分析,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没有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近而给周围物体造成危害。,案例四,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中国石油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遭受雷击,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事故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静电感应火花引爆油气。,3雷电电磁感应危害及实例分析,由于雷电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近而给周围物体造成危害。,案例五,2004年6月28日20时3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某通信站遭受一次雷击,造成无线电台、计算机、UPS电源等多种军用通信设备受损。事故原因:上述设备所在建筑虽然安装防直击雷措施,但所有设备均未采取防雷电电磁感应措施。,案例六,2007年7月18日凌晨5时,嫦娥绕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50米天线遭受雷击,造成天线俯仰驱动、常温放大器等系统损害,模拟试验任务被迫延迟。事故原因:防雷工程还没有施工完毕,个别军工所提供的参数有误,造成防雷专业配套设备电压保护水平过高。,案例七,2007年7月14日中国航天二院某研究研究所为南京军区某部队安装边海防视频监控系统遭受破坏,造成价值上百万的设备被雷击坏,造成视频通信终端7个小时,此次雷击施工受到国家航天部门和军队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并要求我所认真配合搞好防雷工作。事故原因:摄像机控制和视频线缆受到雷击电磁脉冲干扰,进而造成芯片损坏。,案例八,2011年4月22日1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一场雷阵雨,北京地铁10号线遭到雷击,列车运行受到影响,部分车站采取了临时限流措施。事故原因:地铁信号机控制板被雷击穿,此信号线缆没有采取防雷措施。,4 高电位反击危害,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在遭受雷击时,雷电流将沿防雷系统中各引下线和接地体入地,在此过程中,雷电流将在防雷系统中产生暂态高电压,如果引下线与周围网络设备绝缘距离不够且设备与避雷系统不共地,将在两者之间出现很高的电压,并会发生放电击穿,导致网络设备严重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案例九,2008年9月国家铁道部信息机房遭受雷击,造成程控交换机被损,通信中断,工作人员紧急启动备用设备,才避免调度事故。事故原因:联通基站防雷接地线距离程控交换机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距离不够,且没有共地。,三、雷电灾害的防止或减少,目前国内外主要防雷措施和方法部队通信台(站)防雷减灾注意事项(先简单介绍,最后以现场讨论为主)部队官兵防止雷击人身安全注意事项,(一)目前国内外主要防雷措施和方法,1接闪器(Air teminal),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网)、避雷线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在一个建筑物上可以采取一种或多种组合接闪器。,2引下线(Down conductor),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3接地装置(Grounding),它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4屏蔽及电磁隔离(SES),屏蔽及电磁隔离装置是防雷装置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对各种线缆应采取屏蔽,对雷击电磁脉冲干扰敏感设备可采取隔离电源供电,对脆弱信号接口应加装电磁隔离设备,如光耦线圈等。,5等电位装置(Bonding),等电位装置在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等电位装置可以衰减雷击电磁脉冲干扰信号、防止各系统之间因接地阻抗不等造成干扰和反击现象。,6防止闪络绝缘措施(Insulated),防雷装置与其它电气线缆达不到安全距离或者不得已安装在人员易靠近的区域而将防雷装置采取的局部绝缘措施,一般绝缘要求为100kV,1.2/50us。,7电涌保护器(SPD),电涌保护器装置是防雷装置中最核心设计,它是防止或减少低压电气和电子设备不遭受雷击的重要装置。它主要安装在电源、信号(天馈、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各种控制设备等)电气线缆上,根据线缆的长度和所处的防雷区安装不同容量的电涌保护器,同时电涌保护器还应该注意所安装线缆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速率)、阻抗匹配等。,(二)部队通信台(站)防雷减灾注意事项,通信线路固定台站(通信机房)机动台站,1 通信线路雷电防护,通信电源线路通信信号线路架空线缆,(1)通信电源线路,在进入建筑物15m以外,应采取埋地铠装电缆或非铠装电缆穿金属管,铠装金属外皮或金属钢管应两端接地,而不要采取架空线直接进入;低压220/380V线路宜采取三相无线(TN-S)供电制式;严禁在屋面避雷带(网、线)、避雷针或独立避雷塔上悬挂线路;建筑物顶上的供电线路应穿钢管敷设,钢管每隔10m接地一次,电源在芯线对地安装电涌保护器;在雷暴区较大地区埋地敷设的电源线路上方30cm左右敷设避雷接地线,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50mm2镀锌圆钢;通信台站直流工作第,应从室内接地回流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一般为3550mm2;进出建筑电源线、市电油机转换屏(或交流稳压器/UPS电源)输入端应安装电涌保护器。,(2)通信信号线路,信号线路包括:天馈线、程控电话线路、计算机网络信号线、微波、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线路;远距离通信传输宜采用光缆传输;电缆埋地敷设,宜采用屏蔽线缆和普通线缆穿金属屏蔽管,屏蔽线缆屏蔽层或钢管应两端接地,设备需一端接地的,应采取两次屏蔽,外层屏蔽一端接地;进出建筑物线缆两端芯线对地应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回流信号的屏层也应加装电涌保护器,备用芯应接地,屏蔽层可以直接接地线路与金属连接器(航空插头)一并接地;电压相差较大、频率(速率)相差加大的信号线路不能安装在同一金属槽内;做好线缆屏蔽层连续性检查。,(3)架空线路,做好架空线路直击雷的防护,在架空线路大于1m的上方安装架空避雷线,架空避雷线每隔一端距离应接地,采用金属杆塔的,可以利用金属杆塔接地作为接地,采用木杆的,应单独做接地,接地阻值10(土壤电阻率小于200.m地区)接地阻值20(土壤电阻率大于200.m地区);绝缘线缆加强线缆的绝缘等级;做好与通信铁塔杆的绝缘;对大功率馈源电缆可采取紧挨线缆敷设一条接地线,线缆金属屏蔽层可多点,形成类式星接的方式连接,形成快速分流,降低感应电压;进入建筑物15m以外应入地,并在线缆连接的设备接口或配线架线缆信心对地安装电涌保护器;低电平信号线路除了采取上述措施,还应采取光电隔离,光电隔离电源要加强雷电防护。,2 固定台站(通信机房),建筑物防直击雷低压220/380V电源采取多级安装电涌保护器各种信号接口安装适配电涌保护器(尤其是进出建筑物的线缆)合理布线做好屏蔽设计对雷击电磁脉冲干扰角敏感的设备应注意接口电磁隔离正确接地,3 机动台站(通信车),机动台站防雷措施可以总结为:“ABCDGS”。AAvoide(Air teminal),主动避让(做好接闪装置);BBonding,做好等电位(电涌保护器是间接等电位);CConductor,做好雷电流入地连接;DDividing,分流;Ggrounding,正确接地;SShield,合理屏蔽。,(三)、部队官兵防止雷击人身安全注意事项,雷电预警常识部队防雷击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十六个提倡,十六个反对”)人员遭受雷击后的紧急施救,1 雷电预警常识,级别:黄、橙、红;各级代表含义。,(1)黄色预警,含义: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造成雷电灾害事故。,(2)橙色预警,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较大,或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3)橙色预警,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已经有强烈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2 部队官兵防止雷击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十六个提倡,十六个反对”),1、提倡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反对缺乏雷电防患意识;2、提倡遇到雷害沉着冷静,反对惊慌失措;3、提倡遇到雷害早报告,反对发生雷害隐瞒不报;4、提倡雷雨之前收操,反对雷雨之中操课;5、提倡雷雨天气驾驶车辆巡视通信线路,反对雷雨中在无保护情况下人员步行巡逻;6、提倡打雷时岗亭内执勤,反对打雷时岗亭外放哨;7、提倡打雷时远离建筑物外墙及金属构件,反对打雷时挨近或触靠;8、提倡打雷前关好门窗,反对打雷时开门敞窗;,2 部队官兵防止雷击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十六个提倡,十六个反对”),9、提倡雷雨时留在营房,反对打雷时楼外(道)走动;10、提倡打雷时远离信号源设备,反对打雷时使用工作以外的电 气设备;11、提倡岗亭哨兵在发生雷雨时使用无线设备报告,反对使用有 线电话报告;12、提倡雷雨之前或过后洗漱,反对打雷时在装自来水管处洗漱、洗澡;13、遇到突发雷雨时,提倡部队解散,反对集合站队;14、遇到突发雷雨时,提倡及时找建筑物躲避,反对躲到大树下;15、遇到人身伤害时,提倡及时、科学施救并报告上级,反对拖延救援 和隐瞒不报;16、遇到雷害时,提倡主动向国家或军队(武警部队)防雷减灾部门报 告,反对隐瞒不报。,3 人员遭受雷击后的紧急施救,(1)要点,迅速扑灭遭受雷击者身上的 火焰;注意观察遭受雷击者,如有 意识丧、呼吸(心跳)停止 的现象,应先进行心肺复苏 抢救;进行电灼伤创面的处理;迅速送往医院。,3 人员遭受雷击后的紧急施救,(2)方法,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补充知识,(一)我国防雷行业发展过程,由建筑、电力行业防雷向其它行业防雷推广;由单一的接闪杆向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等 多种接闪器演变;由直击雷、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二维 线(面)防护向雷电电磁脉冲的三维空间防护延 伸。,1由建筑、电力行业防雷向其它行业 防雷推广,第一阶段:1949-1983年,防雷主要在建筑和电力两大行业开展;第二阶段:1984-1994年,防雷主要在建筑、电力和铁道三大行业开展;第三阶段:1995-2000年,防雷已经在建筑、电力、铁道、邮电、石油化工、金融、广电、工业控制等10多个行业开展;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计算机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等高科技行业的防雷发展迅猛。,2 由单一的接闪杆向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等多种接闪器演变,理论演变防雷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防雷学术观点逐渐走向统一,(1)理论演变,第一阶段:避雷理论;第二阶段:引雷或削雷理论;实践和理论表明:引雷或消雷理论都不正确,尤其是消雷理论是一个 非常不成熟甚至有很多方面存在错误的理论。第三阶段:拦截或接受雷电,并为其提供一个低阻抗的通道使它尽快流散入大地理论。,我们国家管理部门及权威学术机构不承认“消雷”理论,我们国家管理部门及权威学术机构不承认“消雷”理论,我们国家管理部门及权威学术机构不承认“消雷”理论,我们国家管理部门及权威学术机构不承认“消雷”理论,国际权威学术机构也不承认“消雷”理论,“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方法和设备能改变大自然的气象现象阻止雷电的发生,或阻止雷电击中建筑物及附近大地”。消雷、拒雷、阻雷、等离子避雷试图“人定胜天”,不如认识雷电趋利避害。,2、防雷对象发生深刻变化,防雷对象形式上发生了变化;防雷对象内容上发生了变化;防雷对象用途上发生了变化;防雷对象要求上发生了变化。,3、各国防雷学术观点逐渐走向统一,IEC和ITU成员国逐年增多;我国防雷标准制定主要参考:IEC/TC81、TC64、TC37、TC77雷电防护、建筑物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装置、电磁兼容委员会标准;2006年IEC和ITU开始协商共同制定防雷标准。,(三)由直击雷、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二维线(面)防护向雷电电磁脉冲的三维空间防护延伸,第一阶段:防直接雷;第二阶段:以防直接雷为主,兼顾防雷电静电感应;第三阶段:防直接雷、防雷电静电感应和防雷电电磁感应;第四阶段:以防雷电电磁脉冲为主,兼顾与其它安全防护系统协调配合的综合防护。,谢谢诸位!,与会人员交流探讨,会议到此结束!再见!,

    注意事项

    本文(雷电的基础知识及雷电的防护(精讲).ppt.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