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河南某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ppt

    • 资源ID:2714366       资源大小:17.98MB        全文页数:11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某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ppt

    1,郑州市南部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11年7月,CONCEPT MASTER PLANNING OF ZHENGZHOU SOUTH AREA,2,汇报内容,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3,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一、规划概述,(一)项目背景(二)规划范围(三)技术路线,为落实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战略任务,建设“六城十组团”,努力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市南部区域成为城镇空间拓展的重点地区,为了更好引导该区域科学发展,市委市政提出编制南部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4,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新商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中原宜居商贸城,二七运河新区,郑州宜居职教城,先进制造业新城,高新城,郑州都市区“十组团”分布图,中原宜居商贸城规划图,二七运河新区概念规划图,(一)项目背景,一、规划概述,1、明晰南部片区的战略目标定位;2、整合南部区域各城镇规划建设,构建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3、预先安排市政交通设施等重大设施;4、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指导该区域各城镇功能区总体规划编制,保障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该项目为指导南部片区长远发展的规划,因此不专门设定规划期限。,(二)规划目的,5,(二)规划范围、期限,规划范围为西南至绕城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至陇海铁路、西四环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州大道、南三环路,东至机场高速公路,包括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及荥阳市、新郑市和中牟县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约238平方千米。,一、规划概述,6,(三)技术路线,一、规划概述,7,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二、现状概况,(一)区位条件(二)现状资源条件(三)现状用地布局(四)现状产业发展(五)现状交通系统(六)现状基础设施建设(七)现状用地评价(八)综合发展条件分析,(一)区位: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郑州市南部片区地处郑州市域的中部、郑州市区的西南部,南连许昌市许长产业带,西连洛阳市洛东新区,北依郑州市中心城区,东接郑汴新区。该地区现状以工业、商贸物流业为主,是郑州市区的重要产业基地,同时也是郑州市区与南部和西南部区域联系的枢纽地区。,南部片区,二、现状概况,(二)现状资源条件:地貌类型多样,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丰富,(1)南部片区地貌类型多样,马寨镇、候寨镇主要为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小;其它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2)规划范围内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东赵遗址、白寨遗址、常庙遗址、马庄遗址、陈家沟遗址、芦村河遗址、站马屯遗址),占中心城区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数量的近30%,范围内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3)该片区现状有6条河流经过,包括须水河、孔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金水河及其支流芦村河。片区内还有常庄水库和尖岗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从该片区穿过。,文物古迹分布图,河流分布图,二、现状概况,(三)现状用地布局散乱无序,集约性差,该片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30.72平方公里,占规划总用地的12.91%;村镇建设用地18.93平方公里,占规划总用地的7.96%;水域及其他非城市建设用地188.23平方公里,占规划总用地的77.6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中以公共设施和工业用地为主,整体布局较为分散,用地集约性较差。,用地现状图,现状建设用地构成表,二、现状概况,(四)现状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规模和层次有待扩大和提高,二、现状概况,第一产业:该片区内以种植业为主,还有少部分养殖业,主要分布于四环以外区域。第二产业:该片区内以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食品加工业主要集中于马寨工业园区,纺织业主要集中于郑州纺织产业园,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于郑州机械制造园和金岱工业园区。其余均为一些零散小型工业,沿主要道路两侧分布。第三产业:现状该片区内以商贸物流业为主,主要集中于管城区南部的四环沿线和管南仓储物流园区;最近规划建设的有须水镇中部汽车城和家具物流商贸区以及二七企业总部经济区等项目提高了南部片区的产业层次和辐射范围。该区域现状产业依据优越的区位条件,承接中心城区二产和三产的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以产业商贸物流业和制造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马寨工业园区,机械工业园区,金岱工业园区,管南仓储物流园区,规划二七企业总部经济区,规划家具物流商贸区,纺织产业园,规划中部汽车城,12,区域内交通方式多样,骨干交通线网基本成型,但路网匹配不够,交通体系尚未形成,且交通设施不够完善。现状铁路:京广铁路,郑西客专、郑武客专(在建)现状高速公路:绕城高速、郑少高速、郑尧高速、机场高速 干线公路:310国道、S316、107国道、现状主要道路:四环路、三环路、中原西路、嵩山南路、大学南路、郑新路、金岱路等。,现状道路图,绕城高速,三环路,四环路,中原西路,G310,G107,郑少高速,S316,郑尧高速,郑新公路,机场高速,大学南路,金岱路,(五)道路交通:路网骨架初步形成,道路级配、路网密度尚需完善,13,区内水资源较丰富,能源充足:规划区域内有常庄水库、尖岗水库,水资源较丰富,是郑州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现状500KV、220KV高压线路DN500高压燃气干管等重要能源设施于规划区穿过,区域内有现状500KV郑州变电站、220KV徐庄变电站、郑上路门站、侯寨调压站和南郊热源厂等重大市政设施,区内能源充足。区内市政设施系统不完善:规划范围内无市政管网系统等市政设施。区内分布有区域大型垃圾填埋场一处。,(六)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网络覆盖面小,乡镇基础设施匮乏,二、现状概况,南部片区基础设施现状图,500KV郑州变,220KV徐庄变,常庄水库,尖岗水库,DN500高压燃气,侯寨调压站,郑上路门站,南郊热源厂,马寨调压站,西气东输长输管道,垃圾填埋场,14,在现有生态要素基础上,对高程、坡度、交通、水域、土地性质、基础设施等因子进行分析,得出综合性的用地适宜性评价。,1.用地适宜性分析,七、空间布局引导,(七)现状用地评价分析,用地适宜性等级赋值表,15,2.用地评价 区域因地形高差影响和多条区域设施廊道和河湖水系穿越,造成用地比较破碎,对建设用地选择造成较大影响。,七、空间布局引导,用地适宜性评价图,(七)现状用地评价分析,(1)高度适宜建设用地80.49平方千米(2)适宜建设用地 58.59平方千米(3)较为适宜建设用地 24.58平方千米(4)低度适宜建设用地22.73平方千米(5)不适宜建设用地61.49平方千米总 计 237.88平方千米,1、发展制约因素(1)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无序,城镇建设水平不高,无序拓展现象严重;(2)多条基础设施廊道从规划区穿越,将南部片区内可建设用地分割得较为破碎;(3)产业层次不高,用地不集约,产业不集聚;(4)城乡空间多头规划,规划之间缺乏衔接,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零乱,未能实现协调发展;(5)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较大。,(八)综合发展条件分析,四、规划思路,南部片区涉及乡镇规划拼合图,中心城区空间管制图,(八)综合发展条件分析,2、发展有利条件(1)政策优势 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为南部片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部片区作为郑州都市区核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都市区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2)区位交通优势 南部片区区位条件优越,其东北毗邻老城区,北连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是离新郑机场最近的新建区,又是老城区通往新密、登封的必经之地,是典型的城市门户地区。(3)资源环境优势 南部片区是郑州市西南重要的城市水源涵养地,区域内生态环境优美,河湖水系纵横交错,国家南水北调总干渠从区域内穿越。区域内还拥有省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4)具备了一定的建设发展基础南部片区现状产业以商贸物流和工业为主,已经形成有管南物流园区和须水工业园区、马寨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正在建设的二七滨河新区将成为南部的城市服务中心(5)市区两级行政中心的迁建 伴随着市级行政中心向西搬迁和中原区、二七区行政中心在南部片区的建设,将为规划区发展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尖岗水库,二七滨河新区,南水北调干渠,四、规划思路,18,(一)规划依据(二)上位规划分析(三)相关规划分析(四)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源保护分析,一、规划背景二、现状概述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三、相关规划分析,19,(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据豫政办【2010】76号)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据豫政办【2010】76号)6.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暂行规定等法规;7.其他国家、河南省、郑州市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规定、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规定,上位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相关规划一览表,上位规划一览表,三、相关规划分析,20,(1)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其确定的发展方向:城市用地以向东为主,适度向南、西发展,保护北部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规划强调对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和郑州市常庄水库和尖岗水库等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控制。预留西南部的须水镇、马寨、侯寨、十八里河、南曹等乡镇作为中心城区西南部拓展的空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三、相关规划分析,(二)上位规划分析,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2)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该规划在南部片区范围内的用地主要涉及以下类别: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一般农地区、基本农田、林业用地等。建设用地已基本与各镇总体规划保持统一,为将来城镇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南曹乡内、十八里河镇西侧、侯寨镇南侧和东北则、须水镇常庄水库两侧,限制了该区域发展建设。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尖岗水库周边,限制了该区域发展建设。南部片区规划的建设用地应优先考虑建设用地和工矿企业用地。,须水、马寨、侯寨、十八里河、南曹五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拼合图,须水镇,马寨镇,侯寨乡,十八里河镇,南曹乡,三、相关规划分析,22,(3)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管制规划 该规划在空间管制上对南部片区水源保护地进行严格控制,对城市廊道进行空间建设,同时也划定了城市向西和向南拓展的建设用地范围。,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管制规划 局部,(4)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 市区城乡空间引导规划将南部片区分为“三组团、五个片区”的组团空间发展结构,并规划二七组团为城市级中心。该规划明晰了南部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划定了区域生态廊道、市政走廊,对规划范围内禁建区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各组团的发展边界进行了界定,对下一步南部片区规划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 规划结构图,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 用地规划图,三、相关规划分析,23,三、相关规划分析,规划结构:一屏 一道黄河绿色生态屏障二轴 两条组织森林生态景观的主轴线三圈 三层森林生态保护圈四带 四条大尺度生态防护林带五组团 五大森林组团,该规划将郑州市西南部常庄水库和尖岗水库一带定位郑州市西南核心森林的一部分,保护郑州市西南方向的水源地,对下一步该区城镇建设扩张起到制约作用。,(4)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24,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各乡镇在规划建设中容易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缺乏协调、互动发展,该区域亟需以明晰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功能区发展需求,采取区域一体、科学合理的引导推进空间整合,指导下一步乡镇规划的编制。,南部片区涉及乡镇规划拼合图,三、相关规划分析,(三)相关规划分析,25,常西湖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域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该规划根据地区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差异,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双核双心、三片六廊”的总体布局结构一带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生态休闲景观带。两轴两条延续城市功能的发展轴。双核两个生态服务核。双心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市级商贸中心。三片两个城市组团发展片区和一个有机生态发展片区。六廊六条生态廊道。,该规划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区域内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综合考虑,在空间结构上确定了该区域向西、向南的发展轴线,在用地布局中对尖岗水库、常庄水库等生态廊道提出了保护要求,对本次规划的空间结构的整合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三、相关规划分析,据豫政办【2010】7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南部片区位于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作),规划区域内一级保护区按每侧200米;二级保护区按左岸(南岸)3000米,右岸(北岸)2500米。,二级保护范围,一级保护范围,26,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四、规划思路,(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重点(三)规划理念,1.以都市区发展的视野,确定中南部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2.以区域和整体的视野,在优先考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对南部片区的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空间进行界定,引导该区域小城镇规划编制。,3.加强区域统筹,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前瞻性布局安排,预留建设用地、控制基础设施廊道。,4.统筹考虑区域内村庄整合,改善人居环境,推动该地区城乡融合发展。,1.分析确定南部片区在郑州都市区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与目标;,2.分析该区域自然资源环境要素,结合郑州都市区发展要求,确定禁建、限建、适建“三区”;,3.结合该区域发展条件和建设要求,界定该区域城乡建设空间增长边界,原则划定建设用地范围,预留非建设用地;同时,对该区域进行空间形态的优化整合,有序引导郑州市南部片区空间发展;,4.结合郑州市主城区道路系统构建该区域交通网络,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合理预留环城铁路等大型交通工程建设空间。,5.对该区域市政设施进行整体统一安排,整合和预留重大基础设施廊道,重视大型市政设施布局的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建立市政设施网络系统,合理预留环城铁路等大型交通工程建设空间。,(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重点,6.以保护该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色为出发点,构建绿地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划定各种功能绿地和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对村庄进行整合改造。,28,四、规划思路,29,(1)区域协调理念 从郑州都市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协调大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城镇发展;在规划区范围内,打破行政管理界限,统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实现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2)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优先布局理念 预留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廊道,优先建设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3)生态优先,组团式发展理念 严格控制非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范围;强调西南区域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生态保护以及东南区域城市风道的控制,形成区域生态控制廊道,依托生态廊道分割,构建城在林中、山水环绕的组团式发展空间。(4)产城融合发展理念 优化南部片区空间形态,加强生态、产业、居住空间的融合,构建功能复合、产城融合型城市功能区,发挥该区域在郑州都市区内的示范作用。(5)城乡融合发展理念 以合村并城作为城市化和集约化发展的手段,改善人居环境和就业环境。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区。,规划理念,(三)规划理念,四、规划思路,30,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一)分析研究(二)发展目标(三)功能定位,(一)分析研究,1、南部片区与周边关系分析,老城区,荥阳城区和宜居建康城,高新区,新市行政中心,新密市,南部片区,龙湖宜居教育城及新郑市,航空城,经开区,承接产业转移,疏解人口中心城区向西、南的拓展区,受经开区产业辐射区,受航空港交通辐射带动,新密与老城区的连接通道,为新密提供配套居住和服务,分工与合作,教育宜居城与老城区的连接通道,提供综合服务,荥阳与老城区的连接通道,受高新区产业辐射区,为新市行政中心区提供配套居住和服务设施,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提供部分服务,31,宜居建康城,2、南部片区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一)分析研究,(1)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 南部片区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都市核心区向西、向南联系的重要节点,目前已成为都市区发展新增长点,借助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其腹地可以辐射到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更大的范围。(2)中心城区西南区域重要的门户 南部片区紧邻郑州是中心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是西南区域进入郑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门户地区,也是郑州市向都市区演进的门户和桥头堡。(3)郑州老城区人口的重要疏散地和西南区域人流进入老城区的截流地 郑州市中心城区建设开发强度高,人口居住密度高,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已不能满足其居民需求,需要通过人口疏散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南部片区紧邻老城区,必将成为老城区人口疏散的重要地区。(4)郑州都市区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部片区内分布有多个服务全国和都市区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水源保护区,也是都市区区域通廊和生态林业的重要分布区,是都市区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32,产城融合集聚区注重产业规划,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发展潜力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以产业发展为依托,配套相应的居住、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设施,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区。,(二)发展目标,生态宜居发展区城市发展不侵蚀绿色开敞空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优化人居环境;高标准配套各项设施,整体提升服务功能;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建设,提高城市可达性。,城乡融合示范区注重和周边地区功能的衔接,达到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各乡镇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协调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在解决农民居住、就业的前提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城市新区;注重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协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区内丰富景观风貌为依托,以四季不同的都市农业为支撑,打造市民积极参与的休闲体验服务区;在保护区域内水资源和生态林地的前提下,发展市郊休闲旅游业,打造都市区西南休闲旅游服务区;,四区、一中心:生态宜居发展区、产城融合集聚区、康体休闲服务区、城乡融合示范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33,现代服务业中心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有效承接中心城区商贸物流业转移,打造服务中原经济区的商贸物流基地;借助良好的生态优势,注重发展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会议培训、酒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都市区西南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提升都市区服务层次。,(三)发展目标,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34,(三)功能定位,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35,36,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六、发展策略,(一)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二)空间发展策略(三)产业发展策略(四)道路交通发展策略(五)市政设施发展策略(六)统筹发展策略,37,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分区控制,分类指导 林农游结合,保护开发并重,城乡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发展的终极状态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结合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分区,分类分级制定保护措施,有效指导用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生态保护优先,分区建设控制,通过对南部片区生态资源、环境现状、区位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六、发展策略,(一)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林农游结合发展,林业和农业相结合,林农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用地开发并重。,(二)空间发展策略,策略出发点 构建“山、水、林、城”相互辉映的南部都市宜居生态板块。,空间组织策略 西进南拓,轴向延展 区域共享,积聚生长 生态网络,廊道隔离,空间发展框架“一脉环三区、绿水间城廓”,六、发展策略,须水-马寨片区,二七滨河片区,管南片区,39,巩固优势产业地位,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区域协同发展注重环境品质,发展低碳产业,在巩固强化南部片区良好的仓储物流业、工业制造业和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延伸产业链,扩大区域辐射能力。,抓住郑州市西部商业服务中心和郑州市南部商业服务中心建设的机遇,依托区域内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快发展商务办公、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南部片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向西加强同荥阳、巩义产业的联系,向东加强同郑州新区产业的联系,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内梯度布局、专业集聚和空间结构明确的郑州南部经济区。,产业发展策略,提升与强化商贸物流、制造业、休闲居住,以现代商贸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增长极,打造南部高端服务新城。,提升优势产业,加强区域协同,培育新兴产业,引导低碳发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发展适合南的生态低碳产业,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导向引领低碳经济产业发展,通过提 升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量,间接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南部片区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南部片区产业发展概况和类型、南部片区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产业发展策略。,(三)产业发展策略,六、发展策略,40,6.规划方案,(四)综合交通发展策略,1.规划目标,2.发展策略,(1)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用地合理布局。(2)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并重,构建南部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的交通联系。(3)构建完善合理的内部道路网络,为片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强化内外交通系统高效衔接。,建立与南部组团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组织合理、网络完善、安全便捷、舒适环保、适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持交通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以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保障南部组团的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六、发展策略,41,协调重大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关系,坚持效益优先、适度超前、引导集聚、集约经营的原则,以水资源、能源、生态、信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坚持共建共享,实施节能减排,构筑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1.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 合理布局各类基础设施,节约用地,形成基础设施走廊。淡化行政区划,强化市场行为,实现各类基础设施在建设标准、时序、位置方面的对接,加速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2.坚持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构建节约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建设基础设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配套,完善城镇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系统。3.以“低碳化”城市建设为目标,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市政基础设施系统直接体现城市资源和能源的输入和排除,“低碳化”城市建设应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五)市政设施发展策略,六、发展策略,42,(六)统筹发展策略,六、发展策略,2.完善交通体系,强化与主城区以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联系,以社区化改造为主,通过合村并城、迁村并点,整合农村居民点,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利用,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社区转移,通过提高留在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的快速提高和现代生态型产业(包括生态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逐步提高收入水平。,中心村基层村,合村并城,迁村并点,4.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区建设,1.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区域安全系统,3.建构与主城区一体化的市政设施网络,城市组团社区,43,(一)用地评价与空间管制引导(二)空间布局结构(三)用地布局规划(四)居住用地规划(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六)产业空间布局(七)综合交通规划(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九)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十)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规划(十一)旅游发展规划,一、规划概述二、现状概况三、相关规划分析四、规划思路五、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六、发展策略七、空间布局引导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策略,汇报内容,44,通过建立“空间准入”手段,划定利用分区,制定空间管制规则,引导和控制各类城乡建设活动,从而达到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空间管制分区规划图,七、空间布局引导,(一)空间利用引导,(一)空间发展策略,策略出发点 充分保育并合理利用南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育林蓄湖,构建“山、水、林、城”相互辉映的南部都市宜居生态板块。,空间组织策略 西进南拓,轴向延展 区域共享,积聚生长 生态网络,廊道隔离,空间发展框架“一脉环三城、绿水间城廓”,六、发展策略,(二)空间布局结构,“一脉环三城、绿水间城廓”“两心三轴、一脉多廊、三区十二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两心:西部商业综合服务核心;南部总部经济发展核心。三轴:中原路东西向行政文化发展轴;大学路南北向总部经济发展轴;南四环产业经济发展轴。一脉:南水北调干渠 多廊:利用尖岗水库、常庄水库、芦村河等多条自然水体形成的绿化渗透廊道。三区:依托现状自然水体与自身发展基础,划分“须水-马寨”、“二七滨河”以及“管南”三个空间相对独立、功能有机复合的城市片区。十二组团:根据自然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划分“须水、马寨”等十二个功能组团,安排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互相联系,协同发展。,须水-马寨片区,二七滨河片区,管南片区,七、空间布局引导,46,(三)用地布局规划,1.总体布局 布局构思:利用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水系划分城市功能组团。用地布局以居住、工业、市场物流和商务办公为主,利用城市廊道和水源保护地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郊野森林公园。,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2.主要用地分类局 本方案依托中心城区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物资源,结合文化、旅游、生态等发展需求,在用地分类上可大致分为居住用地、社区服务用地、商务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仓储物流用地、产业用地、都市休闲农业用地等。居住用地:结合各组团产业配套及发展需求布局居住用地,同时结合南水北调干渠、尖岗水库、常庄水库等生态资源适度布局高品质居住用地。社区服务用地:结合居住用地规划均衡布置,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商业金融业用地:依托二七滨河新区及总部经济园建设,规划高端商务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以主题游乐、旅游休闲等为主要功能的用地。仓储物流用地: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以仓储式卖场、物流集散功能为主的综合性仓储物流用地。工业用地:结合须水、马寨、金岱等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以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功能为主的工业用地。都市休闲农业用地:以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等为主的农业用地。,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3.组团规模,须水-马寨片区,二七滨河片区,管南片区,七、空间布局引导,4.各组团发展,(1)须水-马寨片区建设用地划定考虑因素:南水北调干渠、陇海铁路、郑西客运专线、常庄水库、孔河、西气东输燃气干管、东赵遗址。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北至陇海铁路,南至尖岗水库,西至310国道,东至西四及南水北调干渠。功能定位:郑州市西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以商业服务、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的功能组团。,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三)用地布局规划,(1)须水-马寨片区,各片区功能:须水北组团:西部重要的仓储物流组团。须水组团:西部重要的市级商业服务次中心。须水南组团:生态宜居区、西部家具物流商贸片区。纺织产业园组团:依托郑州纺织产业园形成的服装产业集聚区。马寨产业组团:食品加工基地,郑州市西南部重要的产业集聚区。,4.各组团发展,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2)二七滨河片区建设用地划定考虑因素:南水北调干渠、郑西客运专线、尖岗水库、卢村河、十八里河、500kV架空高压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北至南水北调干渠,南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尖岗水库,东至南水北调干渠与十八里河。功能定位:郑州市南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以高端商务、仓储物流及居住生活配套为主的功能组团。,4.各组团发展,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2)二七滨河片区,各片区功能:二七新区组团:郑州市南部的综合服务中心、二七区行政办公区。侯寨组团:康体休闲、生态宜居区。十八里河组团:郑州市南部的市场物流区。,4.各组团发展,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3)管南片区建设用地划定考虑因素:南水北调干渠、郑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四环南侧高压走廊。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北至南三环,南至310国道,西至中州大道及南水北调干渠,东至郑尉公路。功能定位:以区级行政中心、仓储物流、机械制造及居住生活配套为主的功能组团。,4.各组团发展,七、空间布局引导,(三)用地布局规划,(3)管南片区,各片区功能:管南组团:郑州市东南片区级综合服务中心、管城区行政办公区。金岱产业组团:以机械加工制造为主的城市产业片区。仓储物流组团:郑州市东南部的市场物流中心。南曹组团: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形成生态居住及配套服务区。,4.各组团发展,七、空间布局引导,56,环境优先:在滨水、绿地周围等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优先布局居住用地,同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规模布局:结合村庄迁并整合进行新城开发,并拉动旧区改造,引导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交通导向:依托公交干线和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布置居住用地,实现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的高效衔接。适度发展休闲居住用地: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和南部片区现状发展情况,适当发展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居住。,1.布局原则,2.居住用地及人口规模,(四)居住用地规划,各组团规划居住用地以新建多层住宅为主,在局部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适当建设低密度的高档社区。二类居住用地以组团配套的住宅建设为主。规划居住用地规模约2730公顷,人口约100万人,人均居住用地约28平方米。,3万人,7.0万人,4.5万人,11.5万人,16万人,1万人,8万人,11.5万人,3.5万人,4万人,13万人,17万人,须水-马寨片区居住用地合计1165公顷,人口合计42万人,二七滨河片区居住用地合计930公顷,人口合计34万人,须水-马寨片区居住用地合计635公顷,人口合计24万人,57,(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养老院:依托南部片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南部片区各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在南部片区规划控制6处面积在18公顷左右的其他公共设施用地,作为养老院使用。,58,3.乡村居民点规划布局引导,根据南部片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及空间管制要求,以社区化改造为主,实施合村并城和迁村并点,形成“城市组团社区”两级居民点体系。,七、空间布局引导,59,3.乡村居民点规划布局引导,乡村居民点规划引导图,七、空间布局引导,60,(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原则:充分发挥南部片区在郑州都市区中的行政办公、生态休闲居住、都市工业的功能,并完善各组团、各片区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目标,采用分级配置、集中与分散、综合职能和专项职能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分工合理、功能明晰、等级完善的公建中心。,城市级中心:一处位于须水片区的市级商业综合服务次中心,一处位于二七新区片区的商业综合服务中心。片区级中心:管南组团服务中心,辐射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组团级中心: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须水-马寨片区,二七滨河片区,管南片区,七、空间布局引导,1.产业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休闲度假和高端物流,形成以商贸、休闲居住、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和纺织产业为支撑的郑州市南部现代产业体系。,61,2.重点发展产业选择,郑州市南部片区主导产业选择考虑其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中的地位和作用,现状建设情况,郑州市南部片区的发展定位、方向和目标、自身的产业现状和需求等,确定其主导产业为:生态居住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产业、康体休闲产业,同时考虑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机会。,(六)产业空间布局,七、空间布局引导,(六)产业空间布局,七、空间布局引导,63,一、对外交通铁路客专与城际铁路,(七)综合交通规划,客运专线:规划郑西、郑武、郑渝客运专线从规划区域通过,目前郑西客专已建成先期引入郑州站,郑石客专、郑西客专联络线正在建设中。客运专线均为高架形式,对区域内交通联系影响较小,沿客运专线两侧各控制100米宽防护绿带。城际铁路:规划远景郑洛城际铁路沿陇海铁路通过,规划郑许城际铁路从规划区域东侧外围通过。,郑西客专,郑渝客专,郑许城际,郑州站,新郑州站,徐兰客运专线,新郑国际机场,新郑州站,京广客运专线,新州站,郑武客专,远景郑洛城际,(七)综合交通规划,64,一、对外交通普通铁路,现状陇海铁路从规划区域北侧通过并预留编组站用地;现状京广铁路南北向穿过规划区域,并在规划区域设有小李庄货运站。总规中沿郑开客专南侧规划环城铁路南环线,本次规划与空间引导规划保持一致,拟将南环线调整至沿绕城高速公路布置,规划区域内设马寨站,在侯寨南部绕城高速外侧预留侯寨编组站,建议取消总规中环城铁路线位,以利于沿线土地合理利用和交通联系。,普通铁路,图例,货运站点,马寨站,侯寨编组站,环城铁路,总规环城铁路线位,现状小李庄站,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现状铁炉站,预留编组站,郑州站,铁路环线,绕城高速,陇海铁路线,京广铁路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北编组站,龙湖站,65,一、对外交通高速公路,(七)综合交通规划,七、空间布局引导,绕城高速,郑少高速,郑尧高速,机场高速,连霍高速,焦桐高速,京港澳高速,规划范围内有绕城高速、郑少高速、郑尧高速、机场高速四条现状高速公路通过。规划范围内现状共有郑上路、西四环-郑少高速、郑密公路、嵩山南路、107国道5个高速出入口;规划新建中原西路、陇海西路、大学南路、郑新路、107辅道、南四环-机场高速6个高速出入口,完善市区主要对外放射干路与高速公路的便捷联系。,66,一、对外交通放射干道,(七)综合交通规划,七、空间布局引导,以三环、四环、绕城高速辅道三环快速路为骨干和纽带,窜联起郑上路、陇海西路、马米公路、郑密公路、大学南路、老107国道、郑新路、107辅道南延线、紫辰路9条对外放射干道,形成规划区域“三环九射”对外联系快速通道,对内与中心城区,对外与荥阳、上街、新密、龙湖、新郑、航空港等周边城镇及与宜居健康城、宜居教育城等周边城市发展功能区均可实现快捷的交通联系。建议将310国道由商都路-西南四环-郑上路走向改线至绕城高速辅道-马米公路走向。,1,2,3,4,5,6,7,8,9,绕城高速辅道,四环,三环,宜居建康城,宜居教育城,67,(七)综合交通规划,一、对外交通公路客货运场站,七、空间布局引导,规划客运场站,图 例,规划货运场站,货运南站,客运西南站,马寨货运站,货运西站,规划客运走廊,规划货运走廊,规划高速出入口,须水客运站,马寨客运站,客运西站,南部新区客运站,现状客运南站,货运西站,客运西站,客运西南站,客运南站,货运南站,与空间引导规划保持一致,在规划范围内设置客运站3处,另有3处客运站位于规划范围的边缘,服务范围可覆盖规划范围内部分区域。须水客运站预留客运西站迁入条件。三环路、四环路(京广南路以西)、郑上路、嵩山南路、京广南路为主要客运走廊,客运车辆利用客运走廊可快速进出高速公路。与空间引导规划保持一致,规划货运场站2处,另有1处货运西站位于规划范围外侧,也可服务规划范围内部分区域。四环路、绕城高速辅道、陇海西路、嵩山南路、中州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某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