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oc

    • 资源ID:2702762       资源大小:2.77MB        全文页数:3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oc

    UDC北京市地方标准 DBP 编 号:DBXX2010 备案号: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weak electricity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 2010-x-x发布 2010-X-X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前 言 本规范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以黑体字标志的第3.4.5、3.4.7、3.4.8、3.4.9、3.4.10、3.5.2、3.5.3、3.6.2 、5.2.9、6.2.2、6.5.3、7.1.2、7.1.3、9.4.3、9.4.6、9.5.6、10.1.5、10.2.3、10.2.4、10.5.2、10.6.1、10.6.2、11.2.7、11.2.8、11.3.4、13.1.9、13.1.10、14.1.2、14.1.3、14.1.4、14.1.8、14.4.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关于印发2009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0976号)的要求,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XXXX)为依据,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工程质量监控管理方针,遵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文),由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北京市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会同主要参编单位,组织北京市智能建筑行业内资深专家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完成。本规范共分1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5、通信系统,6、信息网络系统,7、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0、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1、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12、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3、弱电机房工程,14、防雷及接地工程,15、工程质量评估,附录A工程实施与质量控制记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子分部工程调试、检测质量控制记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规范强制性条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授权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本规范具体技术内容解释。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资料寄送至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邮政编码:100013;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4号中林商务中心110室;电话:010-640211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要编制单位: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参编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城市科技公司 北京联合智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加集成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欣卓越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安北海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科计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略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名单:略 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63.1 一般规定63.2 施工管理63.3 施工准备83.4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103.5 系统(分部)工程检测153.6 系统(分部)工程竣工验收163.7 安全环保措施173.8 质量记录表式184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194.1 一般规定194.2 施工准备204.3 工程实施234.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304.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324.6 竣工验收335 通信系统375.1 一般规定375.2 施工准备375.3 工程实施395.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425.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455.6 竣工验收486 信息网络系统496.1 一般规定496.2 施工准备496.3 工程实施536.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556.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566.6 竣工验收607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617.1 一般规定617.2 施工准备617.3 工程实施637.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807.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817.6 竣工验收87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888.1 一般规定888.2 施工准备888.3 施工要点898.4 系统调试938.5 系统检测1008.6 质量控制1058.7 竣工验收109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109.1 一般规定1109.2 设备安装准备1109.3 工程实施1129.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199.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289.6 竣工验收13010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3410.1 一般规定13410.2 施工准备13410.3 工程实施13510.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3610.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3710.6 竣工验收13811 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13911.1 一般规定13911.2 施工准备13911.3 工程实施14111.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4911.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6311.6 竣工验收16612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7012.1 一般规定17012.2 施工准备17012.3 工程实施17212.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7212.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7312.6 竣工验收17613 弱电机房工程17813.1 一般规定17813.2 施工准备17813.3 工程实施17913.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8413.5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8513.6 竣工验收18614 防雷及接地工程18814.1 一般规定18814.2 施工准备18814.3 工程实施与调试18814.4 工程检测与质量控制19114.5 竣工验收19115 工程质量评估19115.1 一般规定19315.2 评估基本条件19315.3 评估方法19415.4 评估结论196附录A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203附录B 子分部工程调试、检测质量控制记录223本规范用词说明294引用标准名录295条文说明297Contents1 General 2 Terminology3 The basic provisions3.1 General Provisions3.2 Construction Management3.3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3.4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3.5 System (branch) project examination 3.6 System (branch) project completion approval 3.7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 3.8 Sample of the form of quality record 4 Engineering of weak electricity synthetic network and cabling4.1 General Provisions4.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 4.3 Project implementation 4.4 The system debugging and testing run 4.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4.6 Completion approval 5 Communication system5.1 General Provisions5.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5.3 Project implementation5.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 5.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5.6 Completion approval6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6.1 General Provisions6.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6.3 Project implementation6.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 6.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6.6 Completion approval7 Satellite receiving and cable television system7.1 General Provisions7.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7.3 Project implementation7.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7.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7.6 Completion approval8 Building equipment surveillance control system8.1 General Provisions8.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 8.3 Construction main point 8.4 System debugging 8.5 System examination 8.6 Quality control8.7 Completion approval9 Security technique guarding system 9.1 General Provisions 9.2 Equipment setup preparation 9.3 Project implementation9.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9.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9.6 Completion approval10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fire control linkage system10.1 General Provisions10.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10.3 Project implementation10.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10.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10.6 Completion approval11 Public broadcast and conference systems11.1 General Provisions11.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11.3 Project implementation11.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11.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11.6 Completion approval12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12.1 General Provisions12.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12.3 Project implementation12.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12.5 System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12.6 Completion approval13 Engineering of weak electricity equipment room13.1 General Provisions13.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 13.3 Project implementation 13.4 The system debugging with tries to move 13.5 System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13.6 Completion approval14 Engineering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14.1 General Provisions14.2 Implementation Preparation 14.3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debugging 14.4 Project exa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14.5 Completion approval15 Engineering quality appraisal15.1 General Provisions 15.2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appraisal 15.3 Appraisal method 15.4 Appraisal conclusion Appendix A Record of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Appendix B Record of sub-Engineering Piece debuggingExamining and Quality Control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Bibliography of normative standardsClause explanation1 总 则1.0.1 为适应北京市建筑弱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程质量验收,切实保障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1.0.3 建筑弱电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1.0.4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除应执行本规范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建筑弱电工程 Building weak electricity engineering建筑弱电工程是以建筑为依托,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诸如:通信、信息网络、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建筑设备监控、安全技术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公共广播及会议等弱电子系统,并基于弱电机房、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和信息集成管理基础设施平台,向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环保、节能特点,并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标准且质量合格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2.0.2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 Engineering of weak electricity synthetic network and cabling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是建筑弱电工程的基础设施平台,它是直接关系到各子系统建设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通道,主要由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以及防雷及接地等工程组成。主要用于信息网络、通信、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安全技术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公共广播及会议、信息集成管理等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综合组网工程。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弱电工程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的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2.0.3 通信系统 Communication system通信系统既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文、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又是综合应用有线及无线通信先进技术及接入网络设备,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通信服务系统。建筑物中的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功能。通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实现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用以保障通信信息无阻塞传递并实现通信网络资源共享。2.0.4 信息网络系统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信息网络系统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相应设备而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业界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网络安全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信息应用业务。2.0.5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Satellite receiving and cable television system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是综合应用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而构成的先进、可靠、安全和可拓展的影视接收与音视频图像传递系统。2.0.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uilding Equipment surveillance control system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图形处理技术对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属的各类设备(包括暖通空调、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等)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等实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以下简称监控)而构成的综合监控系统,用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节能、减少运行费用和有效提高物业管理水平。2.0.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Security technique guarding system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根据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和区域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安防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而构成的用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预防刑事犯罪及灾害事故为目的,具有入侵报警(含周界、住户报警)、视频安防监控、访客对讲、出入口控制(门禁)、电子巡更、防爆安全检查、停车场(库)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对于重要布防点位进行实时监控,警情事件一旦发生,系统应即刻快速予以捕捉警情事件目标,并为执勤人员分析和处理警情事件提供真实可靠的凭证。2.0.8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Automatic fire control alarm and fire linkage system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是综合应用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和自动灭火等先进技术和相应设备而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用以实现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2.0.9 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 Public broadcast and conference systems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包括:公共广播系统和会议系统。1 公共广播系统 public address system公共广播系统是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并由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环境所构建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公共广播系统包括紧急广播、业务广播、背景广播。紧急广播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发布的广播,包括与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的火灾应急广播。业务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认知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的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背景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旨在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 2 会议系统 conference system指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议而设置的由具备讨论、表决、身份识别、收听、记录、音视频录放等功能或部分功能的设备或装置组成的系统。2.0.10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是在具有不同功能的弱电子系统(子分部)工程建设基础上,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等先进技术,以信息集成为主,兼容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而构建成的中央级信息管理平台,用以满足对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对各弱电系统(子系统)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信息与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使建筑弱电工程建设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环保、和谐的建筑环境。2.0.11 弱电机房工程 Engineering of weak electricity equipment room弱电机房工程为在建工程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的主要设备、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和构建对系统集中监控、管理操作工作环境,而实施的专业化综合工程。根据功能需求和安装设备不同,弱电机房工程一般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网络、程控电话总机、安防及消防监控中心、广播电视、电视接收前端等设备机房及总配线间、弱电间、设备配线机房等工程。2.0.12 防雷及接地工程 Engineering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防雷及接地工程是对建筑弱电工程各弱电系统(子系统)进行直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位连接、电磁屏蔽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等综合防雷设施的安装工程。综合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设施和内部防雷设施。外部防雷设施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是主要用于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内部防雷措施主要由等电位连接系统、接地系统、屏蔽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或防止雷电流产生的地磁危害。2.0.13 工程质量评估 Engineering quality appraisal 工程质量评估是对在建的建筑弱电工程所进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基础上,本照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环保的建设原则,而规范的诸如基本条件、方法及优质工程等级评定等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估,用以实施对整体工程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估。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应包括:施工管理、施工准备、工程实施与质量控制、系统调试与试运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3.1.2 建筑弱电系统(分部)工程应包括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通信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弱电机房工程、防雷及接地工程等子系统(子分部)工程。3.1.3 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规范与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XXXX、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等的要求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3.1.4 本章规定为通用规定,适合于本规范第415章各弱电系统(子系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3.1.5 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检测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标准外,还应按相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其它系统的检测应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组织实施。3.2 施工管理3.2.1 建筑弱电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实施:1 工程项目应经国家或北京市“招标投标”程序全过程运作,而且施工单位已取得工程项目“中标通知”函件。2 设计施工图或深化设计施工图已经会审或专家审查予以确认。3 安装施工单位或系统集成商按有关规定应具有工程实施相应的等级资质。4 安装施工单位的安装与调试上岗人员按有关规定应具有相应的资格或专项资格。5 安装与调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按有关规定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并保证使用时应在有效限期内。6 开工报告应已完成,并已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工作。7 施工现场已具备工程的施工条件。8 本3.2.1条17款有一条不合格,必须经整改合格后方能准许申报并签发专项开工证。专项开工证必须经建筑总承包单位申报,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查、登记注册备案。3.2.2 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弱电工程的各子系统(子分部)工程之间及与其它专业之间若有交叉作业,在施工时,各专业质检应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2 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全过程应接受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监理。3.2.3 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部应建立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2 施工工艺更动时,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在作业前进行。3 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交底人或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4 当设计施工图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时,经相关各方协商确认,按要求填写设计变更审核表,并经签认之后方可实施。3.2.4 工程调试与验收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本工程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编制工程调试验收大纲,并经审核确认后组织实施。调试验收大纲应包括调试及验收程序、测试项目、方法、测试用的仪表仪器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等。 2 各子系统的联试、联调与验收应在调试大纲中统一考虑,并予以明确界定到位。3.2.5 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竣工验收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检查; 系统检测合格; 运行管理队伍组建完成,管理制度健全; 运行管理人员应完成培训并具备独立上岗能力; 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完整; 系统检测项目的抽检和复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规范质量控制标准要求。2 竣工验收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3.2.6 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确定质量目标。2 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3 工程质量验收应按“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的程序进行。 3.2.7 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2 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 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4 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3.2.8 施工合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遵守合同法规定的各项合同履行原则,依据合同中各项规定认真如约履行。2 合同变更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3.3 施工准备3.3.1 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必须以经审批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为依据,如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与现场不符,施工前必须按需进行深化设计并形成深化设计施工图。2 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会审批准。3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并进行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填写本规范附录A表A.3.3-1。3.3.2 产品质量检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本规范所涉及的产品质量检查应包括建筑弱电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硬件设备、材料、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2 产品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检测。3 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定各项功能正常。4 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5 硬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可靠性检测可参考生产厂家出具的可靠性检测报告。3.3.3 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2 绝缘测量、电阻测量的仪器和测量工具应经过标定。3 施工人员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3.3.4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做好建筑弱电工程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等专业的工序交接和接口确认,工序交接检查确认应填写本规范附录A表A.3.3-2。2 应健全和做好质量例会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现场管理制度,并做好施工日志,施工日志应填写本规范附录A表A.3.3-3。3 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条件。4 施工用电须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5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应完毕。6 施工现场应整洁,并符合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要求。3.4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3.4.1 建筑弱电系统(分部)和子系统(子分部)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应具体参照本规范相关章节执行。 3.4.2 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应包括:与前期各专业工序交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设计文件质量审查与验收、进场设备和材料的验收、软件产品的验收、系统接口的验收、隐蔽工程等施工过程检查验收、工程施工安装检查验收、系统自检和试运行以及竣工验收等。3.4.3 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专业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3.4.4 工程实施前应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制度,施工技术措施和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并填写本规范附录A表A3.4-1。3.4.5 工程实施前设计文件质量审查与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 设计文件必须满足国家、北京地方及有关专业技术领域对相关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规定。2 设计文件应能有效地指导工程实施全过程,并应完整齐套。3 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会审会签或组织行业专家审查予以确认后方可实施。3.4.6 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内容与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深化设计施工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书;2)图例;3)用户点表;4)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系统接线图;5)设备清单;6)主要材料清单;7)弱电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8)室内综合管网平面图;9)弱电机房供配电系统原理图;10)弱电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图;11)设备安装图;12)区域综合外网图。2 设计说明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用户需求分析; 3)设计依据; 4)设计指导思想; 5)设计原则; 6)建设总体框架方案; 7)系统建设规模及建设水平与目标; 8)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9)系统主要设备、线材配置方案; 10)弱电综合管网建设方案; 11)施工注意事项。3 系统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描述系统工作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用户布点数量; 2)描述系统工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控制、传递和反馈等各类关系; 3)描述系统的主要设备选型、数量及功能; 4)其它必要的描述。4 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的平面位置; 2)机房弱电间和竖井平面布置详图、电源及接地做法; 3)与系统中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线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方式、走向; 4)其它必要的描述。5 系统接线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端子的编号和说明;2)接线与端子编号的对应关系;3)其它必要的描述。6 设备安装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装材料的说明; 2)安装步骤的说明; 3)安装工艺图和说明; 4)其它必要的安装图、选用标准图集及说明。7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平面图(含室内综合管网、区域综合外网和综合布线)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和图例; 2)统筹设计综合管网的线槽、管路的走向与敷设标高和局部剖面图并表示出其空间位置; 3)引入、引出主干管网预留管孔剖面图;4)标识管线型号、规格;5)标注敷设方法;6)其它必要的描述。8 设计变更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变更原因; 2)变更详细设计和说明; 3)变更偏差表,用以说明变更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4)其它必要的设计变更说明。3.4.7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应填写本规范附录A 表A.3.4-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