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2012-09-04.ppt

    • 资源ID:2659080       资源大小:1.29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2012-09-04.ppt

    ,11/09,11/10,11/11,11/12,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8,行业表现,-9%,-17%,-26%,深,度,报,告,【,行,业,证,券,研,究,报,告,HeaderTable_User50172775017258HeaderTable_Industry13022400看好investRatingChange.sa,173833884,医药生物行业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投资要点,行业评级,看好,中性 看淡,(维持),国家/地区,中国/A 股,精神类疾病患病人群众多,据统计目前国内患有各项精神类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1 亿人,其造成的总负担在国内排名首位。但在国内由于各种原因,检出率较低,重性病人治疗比例仅有 30%;精神病用药占总药品市场比例不到全球水平的 1/3。但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和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内外资企业的加大投入,中国的精神类用药市场未来几年可能发生变化,一个巨大的市场或正在孕育。,行业报告发布日期,医药生物,医药生物2012 年 09 月 04 日沪深300,政策变化有利于提高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率:2011 年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草案历时十余次修改后首次公开征求意见,如果能够出台,则将为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提供法制上的保障。卫生部的 2012-2015 年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 2012 年重性精神病大病医保全面推开的政策将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具体的细节规划和医保支持。各项规章制度如能落实,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精神类疾病检出率和规范治疗率。市场潜力大,期待内资药提升市场份额:国外精神障碍类用药排名仅次于抗肿瘤药物,但在我国,精神障碍用药占总药品比例不到全球水平的 1/3,且外资占比大于 60%。精神障碍用药整体增速快于医院终端总体增速,成长性良好;其中抗精神类病类药物以经典品种为主,竞争格局较好,外资占比约63%;而抗抑郁药物的新一代产品增速较快,外资占比高达 80%以上。在目前的医改背景下,具相对价格优势的高端仿制药有很好的替代外资空间。看好具有销售能力且后续品种丰富的企业: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潜力较大,但由于其销售终端集中,专业性强,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销售能力才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国家加大对精神卫生方面投入后,精神类药品的价格可能面临向下的压力,因此只有那些后续品种丰富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增长能力。在上市公司中,恩华药业和华海药业的产品线较为丰富,其中恩华药业销售相对较强,并在近期完成了分区域分线的销售改革,销售网络较为完善,长期来看应该是最优的精神障碍类用药企业标的。华海药业产品储备较多,但短期来看其利润仍主要来自于心血管原料药。,0%-35%资料来源:WIND,投资策略与建议:我们认为精神障碍类用药市场的培育是长期的过程,但其向上趋势明确。虽估值较贵,但恩华药业在该领域的销售和研发积累较多,是上市公司中首选的长期标的;且短期恩华药业的麻醉药产品同样增长明确,可以提供业绩支持;我们预计恩华药业 2012-2014 年 EPS 分别为 0.63、0.88、1.18 元,维持其增持的投资评级。而华海药业短期利润来源主要是心血管原料药,短期放量确定需关注其价格走势;其国内制剂相对较弱;但其后续产品丰富,可以关注其国内营销的变化;,证券分析师,庄琰021-63325888*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0120011李淑花021-63325888*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0120034,我们预计华海药业 2012-2014 年 EPS 分别为 0.57、0.72、0.89 元,首次给予增持的评级。风险提示:精神类药品降价是短期的主要风险,长期风险在于精神疾病治疗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相关报告医药行业双周述评医药行业双周述评Q1 样本终端增速良好:样本医院 Q1数据及卫生部医疗服务数据简析,2012-07-302012-07-172012-07-13,】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变化:立法、规划与医保我国精神类疾病患病人群众多,据统计目前国内患有各项精神类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 1 亿人;根据卫生部,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 20%;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约 1600 万人,抑郁症超 3000 万人。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还比较匮乏,治疗资源基本集中在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仍然较低。据统计,我国每十万人配备的精神科医生不到两人,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 2009 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共有精神病院 637 个,精神科病床数 19万张,平均每万人的床位数仅有 1.4 张,低于欧美国家水平,更低于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水平。从用药市场角度分析,国外精神类用药市场规模排名靠前;而在国内由于检出率和治疗率较低,市场规模一直不大;同时由于观念和法制的落后,相关药品营销也相对困难。但我们认为,随着政策规章的不断完善、内外资企业的加大投入,中国的精神类用药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几年一个巨大的用药市场或正在孕育。,立法:精神卫生法公开征求意见,(有望建立完善广泛的规范诊疗预防体系),目前全球已经有 3/4 的国家进行了精神卫生立法,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也有大部分的国家拥有精神卫生法。我国自 1985 年开始起草精神卫生法以来,20 余年几经易稿始终未能出台,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资源无法合理整合,另一方面也在于社会对于精神病判定和强制收治措施等等问题的担忧和异议。但在 2011 年,经过十余次修改后,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草案终于公开征求意见,并于 2011 年 10 月首次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向法案的最终出台又迈出了一步。如果该法案出台,那么我国将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最后几个通过此方案的国家之一。该草案的主要目的是: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结合,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康复水平。二是切实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三是服务与管理相结合,通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救助服务和建立有序管理的制度;四是明确责任、综合施治,建立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分工合作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其中在草案的保障措施一章中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建立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和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我们认为,精神卫生法(草案)的出台对于增强、规范整个社会的治疗体系,加大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和规范治疗率有重要作用,有望逐渐改变我国精神卫生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从日本的过往经验看,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日本的精神卫生法修订案中,政府通过提供相当数量的财政资助,鼓励医师开精神病院,导致了 60 年代日本私立精神病院和精神病床的剧增,使得日本精神卫生服务事业在 60 年代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精神病病床数保持在每 1 万人近 30 张,远高于我国的水平(我国医改方案中也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精神病院)。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1.,2.,3.,4.,5.,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图 1.精神病床数比较,资料来源:日本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卫生部,日本厚生劳动省,除美国外,其余为 2009-2010 年数据,英美等国家为了减少精神卫生领域的支出,近年来一直在去住院化(加强社区等服务),平均精神病床数量下降较快,但仍高于我国的水平;日本社会在对精神病的态度方面与中国类似,虽然国家也在寻求减少服务开支,加强社区服务发展,但其平均精神病床数仍然高达近 30 张,是中国的几十倍。中国在精神卫生法等法规政策完善之后,整体精神医疗投入有望得到完善和提高,相应的病人的检出率和规范治疗率有望得到提高。,规划细则:2012-2015 年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高检出率和规范治疗率),虽然精神卫生法尚未出台,但 2012 年 6 月,卫生部等多部委又联合印发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 年)(征求意见稿),在 2002 年以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等多项政策后,进一步细化精神卫生未来几年的工作指标,旨在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治疗体系。与此同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细化的规划。卫生部规划中的具体工作指标包括:,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95%以上的县(市、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从事精神疾病防治工作;90%以上的省(区、市)、60%以上的市(地、州)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救治和服务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到辖区人口的 4,检出患者管理率达到 70%、治疗率达到 60%;精神分裂症规范治疗率城市达到 50%、农村达到 30%。,促进常见精神障碍识别和治疗。综合医院的抑郁症患者识别率和治疗率分别在 2010 年基础上提高 60%。,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重大突发事件(灾害)直接影响人群的心理援助覆盖面达到50%;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率在 2010 年基础上提高 60%;监管场所开展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的比例达到 50%。,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60%;在校学生心理保健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 50%。,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3,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由于有数据估计,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有 70%得不到规范治疗,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规划中的指标能够实现,届时我国精神类疾病的知晓率、检出率和规范治疗率将会实现明显的提高。这一方面有利于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带动整体相关药品市场的发展。,医保配套:重性精神病大病医保全面推开(保障医保水平,提高治疗率),在医保配套方面也出现了较好的趋势,在国务院办公厅 2012 年 4 月份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2 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 8 类大病保障。2011 年陈竺部长曾经表示,要将重性精神病纳入大病医保试点,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病医保水平。,据统计,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患者约 1600 万,但有超过 70%的患者得不到规范治疗。根据 2012 年中国残联的一项统计,之前大部分地区的精神病患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只有 30%-50%左右,对于贫困精神病患者来说,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很重。而且二代精神病药物普及率不高;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大部分地区未将二代精神病药物纳入基本药物报销目录中,而一代药副作用大、康复效果差。,而在目前我国新农合和城镇医保覆盖率接近 100%的前提下,全面推开重性精神病大病医保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负担。从目前各省市的方案中看,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对重性精神病的报销比例普遍提高到 70%以上,有限发达地区能达到 80%以上,有些地区还在继续提高报销比例。而且多地新农合政策还指出,重性精神病报销不受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有利于患者受到合理治疗。,我们认为,大病医保等医保政策将从支付能力上解决精神病患者的忧虑,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规范治疗率。,市场教育持续推进(医生认知度有望继续加强),我们看到,目前国家政策已经从精神类疾病治疗的立法、规划和医保等几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而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整体精神类用药的市场教育也有望得到持续推进。,据我们了解,礼来等各大外资制药企业近几年一直加大对中枢神经类药物市场的投入,一些小的药企也对精神类药物销售进行了专门的分线管理。预计随着内外资企业市场教育推广的持续展开,国内医生对精神类疾病的识别率有望不断提高,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检出率和就诊率。,另一方面,诸多针对医生的精神病领域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也在展开,如 2012 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Fogarty 国际中心立项赞助,哈佛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共同承担的“哈佛中国 Fogarty 项目”,于 5 月 14 日在上海市启动。该项目旨在全面提升中国精神科医生研究能力,从而改善中国精神卫生的服务水准,计划在今后 5 年内,通过资助上海和北京的精神科中青年专家到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系统化研究培训,在形成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以上海、北京为基地,充分利用美方以及中方历年接受过系统培训者为主力讲员,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提升中国各地中青年精神科医师的研究能力,为中国各地培养一大批精神卫生服务应用研究人才。,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4,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我们认为,随着政策规章的不断完善、内外资企业的加大投入,中国的精神类用药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正面的变化,未来几年我国精神类疾病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有望不断提升,相应的巨大的用药市场也有望逐步开拓。,市场:规模尚小,外资主导,潜力巨大,根据卫生部的数据,中国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为数众多,医疗总负担已经排名国内首位。但从用药金额来看,其市场规模远远落后于全球水平。这其中一方面是社会观念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策、医保、医师等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所导致的。随着几方面因素的逐渐改变,国内巨大的精神病用药市场有望逐步被开拓。,患病人数众多,医师资源有待增强(患病人群基数足够大,且有增长趋势),根据卫生部数据估计,全国各类精神类疾病的患者超过 1 亿人,其中重性精神病的患者人数约在1600 万人左右,但其中约有 70%的患者没有得到规范治疗。对比美国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约有 5000-6000 万人患有各类精神疾病,其中严重精神病患者人数约在 1200 万人左右,其中 60%左右的病人进行过治疗。可见,虽然人口基数小于中国,但美国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数量与中国相仿,其目前的患病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中国。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精神卫生关注度的改变,国内的精神类患病人群数量也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图 2.中美精神疾病患者对比,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除了上述所提的政策和市场的问题外,医生数量也是制约国内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国内精神科医生数量较少,每十万人的精神科医生约 1-2 人左右,远低于美国的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状况也与国内精神科医生的就业环境和待遇较低密切相关,也与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社会观念有关,其改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5,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用药金额与国外市场相比差距巨大(药品市场与患者基数不成比例),就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精神类疾病患病人数已经于美国相仿,但目前国内精神类用药的市场占比明显低于国外水平。根据 IMS2010 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抗精神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销售分别达到 254 亿美元和 202 亿美元,两类精神类药物合计销售额 456 亿美元,排名第二,销售占比约为5.8%,仅次于抗肿瘤药物。而从国内样本医院的情况看,2010 年精神障碍用药金额约 16 亿,排名第十四位(这其中还包括了催眠镇静用药),样本用药金额占比仅 1.7%,远低于国际水平,显示市场潜力巨大。,表 1.国内精神类药物市场远低于国际水平,资料来源:PDB,IMS,东方证券研究所,从增长速度来看,国外精神类药物中抗精神病类用药近几年依然保持了高个位数较好的增长,增速位居前列,显示国际市场上精神类药物市场仍然活跃;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则保持基本保持稳定。国内精神障碍用药的增速基本保持在 20%以上,比国外增速更高,并略高于国内医药行业整体的增长水平,显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图 3.国内精神障碍用药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市场,资料来源:PDB,IMS,东方证券研究所,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6,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从细分种类来看,抗精神病药物 2011 年国内 PDB 样本医院用药金额为 5.96 亿元,同比增速近 5年均保持在 23%以上,快于整体药品市场增速;而抗抑郁类药品样本医院用药金额为 7.61 亿元,市场规模要大于抗精神病类药物,近五年的增速基本维持在 18%以上,增速略微慢于精神类药品。,图 4国内外抗精神类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情况,图 5国内外抗抑郁类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情况,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我们认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精神类用药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且销售基本上集中于精神病院。其原因主要也如第一部分所述,相信随着法规的健全和医保的提高,国内精神用药市场有望逐步拓展,一些二代精神类药物的销售也将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份额高,但仿制药空间大(医保控费是把双刃剑)从目前的市场结构来看,外资依然是精神类药物市场的主导者。2011 年 PDB 样本终端数据显示,整体精神障碍类用药(主要是抗抑郁和抗精神病)市场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比超过 60%,内资占比仅不到 40%。,图 6.整体精神类用药内外资占比,图 7.外资中礼来份额最高,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7,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其中在外资药中,礼来公司在重磅品种再普乐(奥氮平)和百忧解(氟西汀)的带领下,以 2.2 亿元的用药金额排名首位;丹麦灵北制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和中美史克(帕罗西汀)分别位居 2、3 位。在内资企业中,江苏豪森凭借奥氮平仿制药位居首位,成都康弘、华海药业、恩华药业排名也较靠前。分细分行业来看,抗精神类药品领域外资占比与整体精神障碍用药占比相同,样本医院外资企业占比约 63%,内资占比约 37%。其中外资企业中,礼来凭借奥氮平以 1.62 亿元位居首位;阿斯利康(奎硫平)和西安杨森(利培酮)分列 2、3 位。内资企业中,江苏豪森凭借奥氮平仿制药排名第一,洞庭制药,成都康弘和恩华药业排名靠前。,图 8.整体抗精神病类药物内外资占比,图 9.外资中礼来份额最高,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在抗抑郁药领域中,外资占比更高。根据 PDB2011 年统计数据,外资与合资企业占样本医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 84%,内资仅仅占据了 16%的市场份额。外资企业中,丹麦灵北制药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为主力占据样本医院销售金额头名;中美史克和大连辉瑞分别凭借帕罗西汀和舍曲林分列 2、3 位。内资企业中,成都康弘、华海药业、山东京卫分别凭借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的仿制药位列 1-3 位。,图 10.整体抗抑郁类药物内外资占比,图 11.外资中灵北制药份额最高,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8,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虽然外资在精神类用药整体占比较高,但我们认为,在扩大医保覆盖面,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背景下,相对廉价的国内高端仿制药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样本医院市占率来看,外资药虽然仍然占比较高,但是近几年其占比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抗精神病药物中外资的比例已经从 2005 年的 79.2%下降到了 2011 年的约 63%;而抗抑郁类药品外资药的市场占有率从 2005 年的 86.3%下降到了目前的近 83%。,图 12.整体抗精神类药物内外资占比变化,图 13.整体抗抑郁类药物内外资占比变化,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从比价表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外资药的定价显著高于国内的高端仿制药。在目前我国医保控费的大政策环境下,以及重性精神病进入大病医保,控制精神类药物支出也会成为国家医保支付考虑的目标。这一方面会导致精神类药品有降价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会使国内的高端仿制药与外资药相比更具优势;因此虽然我们认为精神类药物的调价可能会给国内相关企业的短期业绩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内资药品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表 2.主要精神病类药品的价格比较(如无说明,均为最高零售价,元)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所取价格有些为部分省中标价,做代表价格,可能并不精确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9,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国内趋势:经典产品增速较快,新品种快速上量目前国内市场的精神障碍类用药依然以国际上的经典品种为主,许多品种的增速依然保持在 20%以上,仍然是主力品种;而新一代的品种(尤其在抗抑郁症领域)已经开始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市场前景可期。抗精神病类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类药物以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为主,主要是以阻断多巴胺受体为主要药理作用,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但是有较大的副作用如高催乳素血症、嗜睡发生率高等;而第二代抗精神病类药物(非典型性)治疗谱更广,对阴性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更轻微,服用剂量更小,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目前在抗精神病领域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占据市场主导,其中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这全球五大抗精神病类品种(奥氮平、奎硫平和阿立哌唑 2010 年的全球销售均超过 40 亿美金)在国内同样也占据 PDB 样本医院前五的位置,合计样本医院的增速始终保持在 20%以上,近 6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30%以上;且五大品种的总金额占比不断提升,始终保持在 90%以上。,图 14.前五大抗精神病类药物的增长情况,图 15.前五大品种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五大品种中奥氮平的市场份额最大,2011 年市场份额占比超过 50%;利培酮和喹硫平市场份额均在 17%左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分别在 7.3%和 5%左右。抗抑郁药物现在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五大类构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多巴胺摄取抑制剂及选择性去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其中 SSRIs 和 SNRI目前是用药金额较大的品类。其中 SSRIs 疗效确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服药方便,可长期维持治疗,依从性较好,因此自氟西汀上市后开拓了抗抑郁症领域的新纪元,不断扩大市场份额。SSRIs 的五大品种曾被称为抗抑郁药中的“五朵金花”,包括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0,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虽然由于专利保护的原因,一些品种的国际市场销售金额排名已经不再靠前,但这几个经典品种在国内排名依然靠前,其中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依然位居我国样本医院抗抑郁用药的前两位。这老“五朵金花”的合计样本医院占有率虽不断下滑,但是到2011 年市场份额仍然超过 50%。,表 3.抗抑郁类药物前几大品种的增长情况,图 16.老“五朵金花”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抗抑郁类药物中新产品开发力度较大,近几年一些相对更新的抗抑郁类药物在我国样本医院的销售金额上升势头很快。其中包括文拉法辛(被称为新五朵金花之一,1994 年美国上市,目前全球销售金额仍然保持在 19 亿美元左右)2011 年样本医院销售金额达到 8400 万元左右,近几年的增速一直保持在 20%左右;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的有效成分 S 型异构体,2002 年上市,2010 年全球销售收入达到 33 亿美元)2011 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金额约 5900 万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过 50%;米氮平(1996 年获 FDA 批准,2010 年全球销售约 2 亿美元)目前样本医院销售金额超过 4000 万元,2011 年同比增速达到 49%;度洛西汀(SNRI,2002 年美国批准上市,2010 年全球销售金额达到 35 亿美元)2011 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金额达到 4400 万左右,近三年同比增速超过 50%,其中 2011 年同比增长约 80%。表 4.一些增速较快的抗抑郁类药品种资料来源:PDB,东方证券研究所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1,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公司:寻找研发实力较强的公司我们认为,精神障碍类用药市场潜力较大,但由于其销售终端集中,专业性强,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销售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突破;另一方面,在国家加大对精神卫生方面投入后,精神类药品的价格可能面临向下的压力,因此只有那些后续品种丰富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增长能力。看好品种相对丰富,后续产品较多的企业在目前的内资企业中,江苏豪森的销售实力和后续产品均处于较强的地位;而在上市公司中,恩华药业和华海药业的产品线较为丰富,其中恩华药业有专属的销售团队,并在近期完成了分区域分线的销售改革,因此其销售网络相对较强,长期来看应该是最优的精神障碍类用药企业标的。华海药业产品储备较多,但短期来看其利润仍主要来自于心血管原料药,精神类药物给其带来的弹性相对较小。表 5:主要产品相关上市公司表,分类/产品,公司名称代码,恩华药业002262,华海药业600521,京新药业002020,备注,奥氮平,申报生产在审评,11年样本终端2.83亿,抗精神病,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申报生产在审评,样本终端占比约3%申报生产在审评申报生产在审评,11年样本终端9500万11年样本终端9900万行政保护期到2012年 样本终端4100万,齐拉西酮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估计在5000万左右,样本终端占比约12%样本终端占比较小,行政保护期到2014年 样本终端2800万11年样本终端1.77亿样本终端占比约4%11年样本终端1.05亿,抗抑郁,氟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样本终端占比约2%,申报生产在审评复审在审评,11年样本终端6400万11年样本终端5900万,米氮平,度洛西汀,申报生产在审评,申报生产在审评,行政保护期到2014年 样本终端4400万,氟伏沙明,中药类产品,乌灵胶囊九味镇心,佐力药业收入在三亿左右北陆药业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资料来源:药监局,PDB,东方证券研究所,恩华药业在精神类领域的主力产品是利培酮(思立舒),销售收入应超过亿元,其样本终端市占率约为 4.6%左右;此外,公司齐拉西酮有胶囊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其增速也较快;其他品种还包括氯氮平、丁螺环酮等。在研发领域,公司的阿立哌唑和度洛西汀制剂已经进入了申报生产的程序,预计 1-2 年之内应有希望获批。从近几年恩华药业的增长情况来看,其精神类药物增速由逐渐改善的趋势,同比增长率已经有 2010 年的 13.5%逐步提升到了 2012 年上半年的 21.6%。华海药业的主力品种是帕罗西汀,目前国内市场样本终端占有率约 12%,是国产第一大品种;其余品种包括利培酮、舍曲林等。由于华海药业终端推广人员较少,因此在终端的控制力上略显不足。但其在研发上投入颇大,其后续已经申报生产的品种包括奥氮平、喹硫平等 6 个大品种,产品储备充足。从近几年的增长情况来看,华海药业的国内制剂业务自 2007 年开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至 2011 年国内制剂销售收入已超过 1.4 亿元。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2,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此外在中成药领域,乌灵胶囊、九味镇心颗粒也是精神病院使用的中药产品,但其主要以辅助的形式使用,与西药的用药金额相比略小。目前这两个产品分别由佐力药业和北陆药业独家生产。,风险提示,1.精神类药品降价的风险:,我们认为精神类药品的价格调整是短期该行业的最大风险。目前医改环节中降低药品价格依然是重要的政策手段,在扩大覆盖,加强大病医保等措施提出之后,控制精神类药品的支出也有可能成为国家合理的调控手段。我们认为精神类药品降价可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虽然短期会对企业的盈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可期,尤其是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仿制药,其具有抢占外资市场的可能性。,2.精神类药物市场开拓低于预期的风险,精神类药物的销售相对较难,一方面在于国内精神科医生的处境和地位相对于其他科室较低,另一方面是销售过于集中在精神病院。如果近期的各项政策和规划无法落到实处,整个社会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依然不健全,社会意识依然不能够改善,那么精神类药物的市场成长可能会低于我们的预期。这是行业的长期风险。,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3,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相关公司分析,恩华药业(002262,增持),长期来看,恩华药业是上市公司中精神障碍类药物的首选标的。,恩华药业的业务分为医药工业业务和医药商业业务。其中商业业务规模较大(含批发和零售),2011 年规模在 8.71 亿元左右,但是利润贡献很少;工业业务主要集中于母公司的麻醉、精神、神经三大类药物;这其中麻醉药利润占比可能超过 50%,成长性良好;而精神类利润占比可能达到30-40%。,麻醉药在新品带动下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麻醉药产品以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为主,其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在营销改革的带动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终端 2012Q1 的情况看,其样本医院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氟马西尼同比增速分别为 22.1%,62.5%和 39.6%,市占率继续提升。而且公司的新产品储备丰富,自 2011 年始,公司相继获批了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注射液、以及丙泊酚注射液等优质品种,其中右美托咪定市场在竞争对手恒瑞医药的推广下已经实现了高速的增长,一季度恒瑞右美样本数据已达 1800 万元左右,同比增长近 120%,市场潜力巨大;且公司仍有大品种瑞芬太尼在审评过程中,该品种也是市场规模数亿元的大品种。,精神类老品种增速提升,期待新品获批。同样在分线的带动下,恩华的精神类药物老产品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12 年上半年其收入增速已经超过 21%,较前几年明显改善,利培酮、齐拉西酮等产品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且公司后续还有阿立哌唑、度洛西汀等诸多品种在审评过程中,未来也有望丰富公司精神类药物的产品线。,财务与估值,我们维持公司 2012-201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63、0.88、1.18 元的业绩预测,虽然估值始终较高,但考虑到公司短期有麻醉药的良好增长,长期亦可期待精神类药品市场的逐步扩大,因此长期前景看好,我们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新产品投放晚于预期,股权分散风险,精神类药物降价风险。,华海药业(600521,增持),华海药业国内制剂销售能力相对较弱,主要精神类的产品包括帕罗西汀和利培酮等,但华海药业的后续精神障碍类用药的品种较多,包括奥氮平、喹硫平等 6 个较大品种均在审评中,属于潜力较大的标的。但短期来看,原料药业务依然是短期利润的主要来源。,沙坦专利悬崖带来原料药放量增长。公司的传统主营产品主要是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其中普利类产品由于过专利保护器较早且受到沙坦类药物的竞争,目前已经稳中略降;而沙坦类原料药则在原研品牌专利悬崖的刺激下销量大幅增长,且由于华海进入了诸多规范市场仿制药企业的第一波供应商,产品价格也相对较高。2011 年缬沙坦欧洲专利到期及厄贝沙坦加拿大等地区专利到期已经带动了公司沙坦类产品近期收入大幅增长,2012 年上半年沙坦类产品同比增长 55%;而至,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4,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2012 年-2013 年,上述两大品种的欧洲多国专利和美国专利都将到期,同时也在全球的更多市场过专利保护期,因此预期未来 1-2 年销量快速增长应仍能维持,但价格依然有下行趋势。,国内外制剂业务是公司的主要看点。公司有原料药向制剂的转型筹划已久,目前公司的国内外制剂批文储备已经相对丰富,预计未来国内外制剂的发展将成为其给市场最大的期待。目前华海下属美国普霖斯通公司已经有 ANDA 文号 9 个,并且有 7 个文号在审批过程中;2012 年上半年其制剂出口估计已经超过 5000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且随着规模的提升,其毛利率水平也已经提升到了30%左右,改善明显。预计 2012 年其制剂出口业务或将达到 2 亿元左右,未来较快增长可以期待。公司国内的制剂销售实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其批文数量较多,随着其销售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可能在未来实现较快的增长。,精神类药品批文多潜力大。公司的国内制剂业务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类品种和心血管品种,其中抗抑郁产品帕罗西汀样本终端占有率达到 12%,为国产第一大品牌。公司后续在审评的品种还包括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等,均为市场份额较大或增势迅猛的品种,在研品种甚至多过恩华药业。我们认为其具备较强的潜力,但需要完善的销售体系来实现产品的价值。,财务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12-201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57、0.72、0.89 元。公司精神类药品储备较多具有潜力,但短期来看其利润主要仍来自于原料药。我们估计其沙坦类原料药 1-2 年内仍能销量仍能保持较快增涨,但需关注价格下滑速度;制剂业务发展良好,可以期待。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5,11/09,11/10,11/11,11/12,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8,investRating,Change.first,13022400,HeaderTable,首,次,报,告,【,公,司,证,券,研,究,报,告,HeaderTable

    注意事项

    本文(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正在孕育-2012-09-04.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