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西张楼村规划设计说明书.doc

    • 资源ID:2657731       资源大小:202.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张楼村规划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前 言2第一章 总则2一、规划背景2二、规划特点2三、规划特点及原则2四、规划依据3五、规划范围3六、规划期限3七、规划目标3八、规划定位4九、景观风貌定位4第二章 村庄整治现状5第一节 村镇现状概况5一、环峰镇现状概况5第二节 村庄现状概况6一、西张楼村基本情况6二、西张楼村现状分析6三、村容村貌现状7四、村民意愿7五、村庄发展条件分析7第三章 村庄整治规划8第一节 村庄整治规划8功能布局及发展规模8第二节 村庄建筑整治规划9农村房屋建设整治规划9第三节 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规划10一、道路整治规划10二、电力、电信线路整治规划10三、给水整治规划11四、排水整治规划11五、新能源利用规划11六、公共设施建设规划12七、村容村貌整治规划12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防灾整治规划12一、环卫设施12二、综合防灾13第五节 景观及绿化整治规划14一、规划原则14二、乡土特色规划14三、景观绿化整治14第六节 村庄整治资金与估算14一、项目与预算估算14二、资金来源15第七节 整治分期建设规划16一、整治分期建设思路16二、近期(2012年2013年)拟整治内容16三、远期(2014年2016年)拟整治内容16第八节 整治规划实施的管理与措施17前 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而村庄整治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村庄整治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在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各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多方投入和农民自愿参与,投资投劳,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创造条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全力推进以“美好家园”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的村庄整治工作,搞好村庄整治规划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面貌,切实推进环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总则一、规划背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含山县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坚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含山县西张楼村有幸成为省级村庄整治示范点之一。由于国家、省、市、县对村庄整治工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安徽省村庄整治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村庄整治的鼓励办法与资金扶持,这样就给西张楼村的村庄整治规划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使村庄整治项目落到了实处,推动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央、省、市、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受含山县环峰镇人民政府委托,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含山县西张楼村美好乡村规划工作。二、规划特点村庄整治规划是以“治旧”为核心,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现有条件,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和改善生活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重点,突出对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的整治和改造要求。三、规划特点及原则(一)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立政策体系,引导村庄整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二)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确定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三)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和设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四)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砍树、不填塘,维护农民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5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7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9安徽省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办法10安徽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11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12安徽省村庄整治标准13安徽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12年)14.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2012年)15.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16. 亳州市美好乡村规划编制技术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2年)17. 利辛县村庄布点规划18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19市、镇、村及村民有关村庄整治的材料和地方政府有关本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五、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为村庄整治规划,主要现状西张楼村村民组居住集中区域,总面积为30.5公顷,主要工作是改善村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房屋建筑的整治和改造。六、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主要结合省、市、县的整治时间,并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规划期限分为近期及远期:近期至2013年,远期至2016年。七、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村庄整治要以实现“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美好家园”为总体目标,按照整治规划的要求,将西张楼村建设成为基本达到上述目标的省级村庄整治示范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基本建成经济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完备、生活宽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社会安定有序和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本次整治规划,把西张楼村变为含山县环峰镇西张楼村以新型农业为主,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完善,集农副产品种植、乡村旅游、村民宜居为一体的生态美丽村庄。(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村庄整治,使西张楼村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三)基础设施整治目标1道路硬化率 100%;2用电普及率 100%;3卫生、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100%;4100%的农户住上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符合相关标准的住宅。(四)生态环境建设目标1逐步实现村庄生活用能清洁化;2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3村庄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五)村民住宅改造目标1完善危房改造工程;2统一村民建筑风貌整体协调;3合理配置附属用房。八、规划定位由西张楼村现状可以确定西张楼村为农业型中型基层村,从村庄分布、建设基础、建房需求、产业特点、建设类型等角度确定西张楼村为农业生产为主,发展基础弱,人口变化小的基层村民组。以本次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规划建设整治为契机,依托西张楼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并且其紧邻105省道,因此进一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地方特色营造,使西张楼建设成为各类设施完善、具有地方风情和田园特色的新农村的驿站;宜居适宜村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宜业适宜新型农民创业的乐土;生态生态环境良好的村庄。 九、景观风貌定位自然景观资源: 村南侧及西侧被山包围,山体绿化面积大,村环境较好;村内部有一公顷的树林,树林茂密。村南侧邻近大面积的石园;社会景观资源: 建筑及道路随水面的变化而变化,建筑空间错落有致,具有良好的开放空间;并且大多住宅都一面或者两面临水。 产业景观资源: 西张楼村仍然以第一产业农田种植业为主。 潜在产业 优美的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当地适宜开设农家乐。 以环峰镇西张楼村的自身存在的特殊优势,将其打造为具有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的景观风貌,让人们在村中回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在宏观层面,明确规划目标与任务,从产业景观风貌、道路景观风貌、景观风貌等方面塑造乡村景观风貌的整体形象,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在中观层面,重点阐述村庄景观风貌规划的核心思路,并引用“片区”加“骨架”的规划结构,从村庄建筑风貌、村庄街道风貌、村庄绿化景观和村庄色彩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并以为实例进行论证;在微观层面,从行为活动和场所空间入手,重点从入口、广场和庭院三方面对沿岸微观乡村景观风貌进行塑造。最后对乡村景观风貌规划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从不同层面对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建立了完善的体系,以希望促进乡村景观风貌健康有序的发展。 规划要求,要做到交通干道沿线村庄风貌的整体协调,观瞻整洁有序,环境生态自然,形成“村在绿中”的视觉景观效果。全面考虑村庄风貌特色,达到物料堆放有序,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广告招牌美观协调,河道沟通清洁,绿化景观季相分明、层次丰富,建筑风貌协调、特色明显。对于主要交通干道道口、互通等缓行区域周边村庄进行重点关注。第二章 村庄整治现状第一节 村镇现状概况一、环峰镇现状概况环峰镇因周围环山而得名,系安徽省含山县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镇地处皖中东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地理位置优越,距合肥100公里、南京110公里,受南京、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城市的辐射影响大。镇域土地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98公顷,总人口11.1万人,辖21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城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5万余人。自然资源环峰镇属丘陵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态势,北部丘陵,南部圩区,河沟纵横,塘坝星罗棋布。境内矿藏丰富,有铁、铅、锰等金属矿,还有石灰石、白云石、粘土、萤石、煤、矿泉水等非金属矿。其中石灰石属特大型矿床。目前已开采的只有煤、莹石、石灰石等,大部分矿藏有待开采。全镇共有持证矿山19个、其中煤矿2个、莹石矿1个、石灰岩开采及加工企业11个。农业环峰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经济主要来源于种植业,以水稻为主,麦、棉、油等次之。家禽、家畜和水产品十分丰富,农林土特产品主要有:绿茶、菱角、荸荠、莲藕、河蟹等。麻油、茶叶、封扁鱼更是全国闻名。境内山场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达12万立方米。山场面积达7.2万亩,桔梗、丹参、接骨草、土龙、蜈蚣、杜仲等中药材遍布全镇。环峰县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新鲜瓜果、蔬菜一年四季不断。全镇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工业环峰镇工业经济具有一定基础,目前已形成水泥、机械、食品、油脂、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其中,祁门麻油香飘大江南北,张公剪刀和苍山磨刀石誉满全国。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1家,已形成3个工业聚集区,一是以含山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区,含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均已实现了“五通一平”;二是以祁门集镇为中心的麻油工业聚集区;三是以张公集镇为中心的剪刀工业聚集区。2007年将重新开辟双圩民营企业聚集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平台。该镇曾多次荣获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马鞍山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镇”。旅游业环峰旅游上已融入马鞍山大旅游,主要有三大旅游景区:一是褒禅山风景区,因北宋宰相王安石传世名篇游褒禅山记而胜名远扬的褒禅山华阳洞坐落在此;二是有楚国名将伍子胥过昭关的历史故事而闻名遐迩的古昭关;三是“望梅止渴”之典故出处的梅山风景区。另外还有郭公山生态农庄、玉龙公园、灵芝沟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境内共有普通中学6所,职高1所,小学35所,幼儿园3所,其中含山中学为省示范高中,含山二中为市示范高中;新建成疾病防控中心和含山县人民医院,含山县第二人民医院,使城乡居民医疗和卫生防疫条件逐步改善。第二节 村庄现状概况一、西张楼村基本情况西张楼村村65户210人,男102女108,离县政府5公里,离政府4.5公里,耕地面积351.00亩,人均纯收入9100元;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按人口15000元计算,其中,农业收入占26.5%,工业收入占5%,建筑业占30%,运输业占20%,商饮业占8%,服务业占7%,其他占3.5%;农民人均纯收入:种植业占30%,外出打工占60%,其他占10%;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面积分别为281.00亩、70.00亩、105亩、70亩;养殖业:养猪21户,从业人员21人,存栏45头,分散养殖方式年收入9万元;养鸡35户,从业人员35人,存栏556只,分散养殖方式年收入16680元;养鸭30户,从业人员30人,存栏1012只,分散养殖方式年收入30360元;从事种植业62人,养殖业86人,工业27人,商业15人,外出打工58人,村委会1个,占地面积2.1亩,小学1所,占地5亩,卫生所1个,占地0.5亩,饭店1个,占地1亩。交通过境路:古塔路,长度0.5公里,其他数据请参照含山县政府网站估算。二、西张楼村现状分析(一) 用地现状西张楼村规划总用地30.5公顷,呈不规则形态,村庄整体北高南低,紧邻省道有三处水塘,但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为水塘、农田、林地,居民成组成团的布置,由绿化和道路相隔。(二) 建筑物现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建筑分为砖混结构为主,大多为砖混结构建筑多为平屋顶,只有部分一层建筑坡屋顶,砖混结构房屋建筑质量相对较好,但风格杂乱。整个村庄建筑整体布局散、乱、差现象较为明显,同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明显偏大,土地利用率较低。(三) 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现状道路仅有主要道路为水泥硬化路面,很多道路还是土路。现状主干道长度1427米。2排水设施由于规划整治村庄内缺乏合理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雨水和生活污水混流随意排放,水污染较为严重。 村庄大部分没有排水沟,有排水沟区域雨水与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排入附近水体,而无排水沟区域生活污水均是自由排放。3给水设施由于全西张楼村供水已全覆盖,村内给水系统比较完善,供水水源由统一供水干管进行提供,村庄内供水管道也比较完善,自来水已进入每家每户。4电力电信村庄农网已改造完成,户户通电,低压电力线沿路架空铺设。现状电力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低压供电线路较零乱。移动电话信号已覆盖全村,电视覆盖率达100%,电话覆盖率达80%,并已接入电信宽带网络。现状村庄道路缺乏照明设施,晚上不利于出行。5家用能源现状村庄内村民住户部分后期建设的已经改为三格式厕所,但仍然有不少仍然是旱厕。6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村内环境卫生处理不到位,由于垃圾收集设施匮乏,导致生活与建筑垃圾随意乱扔现象明显。村内没有公共厕所。7消防设施现状村内无消防栓与消防水池,村口水塘处缺少消防取水码头,村庄内消防隐患比较严重。(四)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西张楼村作为基层村组,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有一处卫生室,因距离中心村较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村民的活动休闲需求,但内部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不完善、缺乏。三、村容村貌现状村庄周围树木茂密、河水清澈、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但是,因大部分村民没有防火意识,所以庭院内杂物与易燃物随意堆放,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还有严重的火灾隐患。因排水设施欠缺,村庄内污水横流,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卫生,村庄到处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四、村民意愿经与镇、村干部座谈和农户走访调查,村民认为,解决串户道路的硬化,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硬化与沿路照明,完善房屋屋顶与立面改造,增加景观绿化后期服务,增设村民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是目前西张楼村急需落实的问题,也是村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在环峰镇西张楼村委会与村理事会进行“关于环峰镇西张楼村村庄整治规划座谈会”,大家在听了规划人员介绍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目的、要求和做法之后,村民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了如下希望在整治规划中解决的问题:1房屋屋顶与房屋立面急需整治;2村庄道路急需疏通与整理,增加沿路路灯照明系统,沿村内道路景观绿化需要完善;3并同时增加垃圾桶数量,完善环境卫生收集设施;4必须解决村庄雨水与污水的排放;5增加村民活动室设施与健身器材;6完善村庄水塘、广场景观绿化。五、村庄发展条件分析优势1西张楼村靠近105省道,交通比较方便;2由于村庄经过前期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村庄建筑与绿化景观已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景观风貌。弱势1村内主要道路已经硬化,但村内部分其他道路硬化不全面,过于狭窄,部分为断头路,不利于消防,也难以满足现代村民生活需求;2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后期维护不到位;4村内居住环境需要完善,临时建筑较多,生活质量较低;5虽然村的自然风光优美,但是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少环保环卫设施与意识,生活垃圾与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随处丢弃和排放,对整个环境影响很大。机遇借由马鞍山含山县美丽乡村村庄整治的建设契机,在政府经济、技术及政策支持下,改善本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结构;2西张楼村如何结合农村特色产业创造和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生产水平和西张楼村经济收入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挑战1如何将基础较好的西张楼村整治成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完善、有独特风格的美丽乡村;2如何发展西张楼村特色产业并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对策1抓住时机整体谋划,创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多源收入,提高村的吸引力与竞争力。2稳定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打造第三产业。努力发展村集体自有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实体化,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3梳理村内道路网络,使村内外道路的连接安全顺畅;对人行系统、车行系统及静态交通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完善基础设施,以满足现代生活与生产的需求。4合理开发与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适度建设与控制,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为日后发展预留空间;珍惜与保护现有绿化斑块和水源,利用村自然发展形态,将各种绿色串联整个村庄。5发展乡村旅游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三章 村庄整治规划第一节 村庄整治规划村庄整治规划要以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本着“钢要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让资金真正解决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所以本次规划就以西张楼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村民的意愿作为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功能布局及发展规模(一) 总体功能布局建筑布局,因地制宜,依路而建,组成错落有致的跌落式建筑布局,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建筑天际线和立体式的视觉空间。理顺村庄内道路网系统,整体考虑,并满足村民的需求。(二) 用地规模本次规划着重于村庄的集中村民点的整治,以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为出发点,规划该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8.13公顷。(三) 整治内容根据现状情况,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现状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村民住宅建筑及环境进行整治与完善。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严格规划管理,依法处置违法违章建筑。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救灾救济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2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3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积极推进村庄公共绿地建设,方便群众休闲健身。 4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5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6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无残垣断壁。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敷设以架空方式为主,杆线排列整齐,尽量沿道路一侧架设。 7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8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村内的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步伐,完善村庄排水体系,实现污水合理排放,配建三格式公共厕所。 9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就地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第二节 村庄建筑整治规划农村房屋建设整治规划(一) 整治原则以农户整修应遵循实适用、安全、经济、美观、节能为原则,充分考虑村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地形地貌、外部环境条件、传统文化等因素,建筑风貌协调、体现乡土气息。(二) 更新与保留住房整治充分考虑到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西张楼村的建筑及外部空间提出了以保留改造为主,局部拆除和新建住房预留为辅的保护与整治模式。根据这一思路,在通过对全村的村民居住建筑、公共服务建筑等进行分析后,把全村建筑进行分类,根据现状建筑,分为整修、改造、拆除、保护修缮四个建筑整治方式。整修:对于村庄新建、质量和建筑外观较好的建筑,规划对局部污损部分进行清洗,整体风貌有一定影响的建筑物外观部分或局部修整,以及清除杂物,平顶改坡屋顶,增加马头墙,完善外墙面,“赤膊”建筑进行粉刷,改造立面及门窗等。改造:对于村庄整体风貌在高度、体量、形式上有影响的建筑物进行加层,完善外墙面,改造立面、门窗、环境、设施等。建筑质量和外观一般的建筑,规划对乡土风格进行保护性整修,污损部分进行修缮,立面粉刷改造保留原有建筑特色、材质肌理。拆除:对于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差,外观比较破旧,安全隐患比较大,与整体风貌、样式冲突比较大,及随意搭建的构筑物等,规划尊重村民意愿,有计划地进行拆除或重建。(三) 建筑整治改造农宅改造保持原前宅后院或前院后宅的传统格局,部分改前院为后院。旧村居宅院改水、改厕、改院墙“三改”,达到基础设施配套,外环境统一整洁。改水、改厕:每户设一卫生间,配三格式厕所。设三格栅式化粪池,接污水排放系统。改院墙:一是统一粉刷白色,统一门廊形式,加小坡檐;安装门牌和门灯,统一采用不锈钢安装门牌和门灯。传统宅院建筑一般由院落、建筑、牲畜舍、厕所等构成,旧村居宅院改造的平面布局尊重当地的传统生活习惯,立面格调传承地方文化与民居风格,房屋结构简单、牢固、符合规范的安全要求。坚决推行“一户一基”管理制度,规划对农宅加以必要的整治,立面色彩整治,屋顶可平改坡,拆除严重影响环境和消防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清除残墙、旧宅基、乱搭乱盖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部分危房按规划进行改建。具体整治办法 通过统一整理后,根据意见,对村庄内每栋建筑提出相应的整治要求,为保持村庄的统一性与特色性,整治为白墙红瓦的浓郁乡村风格建筑。而根据现状,将分别对每栋建筑进行相应的外墙粉刷、门窗改造、屋顶改造与建筑围墙的改造。外墙粉刷:主要为现状外墙面没有贴瓷砖和外墙面没有进行粉刷白色涂料的建筑;门窗改造:主要对现状门窗不统一,大门为卷闸门的建筑;屋顶改造:对现状建筑的平屋顶进行木架斜屋面改造,屋面加盖青瓦;围墙改造:对现状围墙进行改造,为白墙青瓦小坡顶,与改造建筑相统一。现状一些老旧房屋,影响整体的美观效果,故对其进行外表“包装”首先是外墙面的粉刷,均采用白色涂料,在腰线以下部位可适当换成褐色涂料并以黑色方格网划分;屋顶的破旧瓦片最好替换成红色瓦片,结合墙面给人有种浓郁的乡村老宅的感觉;门与窗也要加以改造,相对较完好的可以采用仿木漆涂刷,破损的考虑替换掉,追求一种古典效果;最大程度的增加植物的利用,因为植物是最好的造景素材。例如沿墙角种植比较细的毛竹或桃花,配合上白色的墙面,就能给人一种画卷的感觉。对于一些比较新的建筑,整治主要体现在它周边的环境上。一些破旧的功能用房,简单的粉刷后通过植物的围合来达到遮挡的作用;周边的一些围墙也可以加以处理,使其焕然一新,开几个漏窗,种一排竹子,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入户的铺地边可以用当地的鹅卵石砌筑,充当路牙,不仅有利于节省开支,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乡土气息;道路与围墙之间的部分通过植物来装饰,从草地到灌木再到乔木,形成立体空间,不仅起到绿化作用,还可以用于遮挡一些影响美观的外在因素。结合西张楼村建筑风格较为杂乱和地方特色不明显的现象,对建筑的改造整治应以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为宗旨,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并尽量选用地方材料和技术。通过现状对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归类整理后,对不同类型建筑进行分类整治,提出符合建筑结构形式的整治改造方式,增强整治改造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第三节 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规划一、道路整治规划(一) 整治原则村庄道路按村民生产、生产需求确定道路宽度。道路宜采用水泥路面或其它硬质材料。(二) 整治内容规划将对现状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前路和步行园路沿路景观进行整治,清理沿路生活与建筑垃圾。同时,根据规划增加道路硬化与人行道铺装。规划结合现状,主要增加主要道路1939米,路面宽度为3.0米,在设计中呈支状路网;增加次要道路382米,路面宽度为2.5米,1525米;入户道路由村民自己住宅出入口选择建设材料进行铺设。在道路整治同时,对道路绿化进行栽植 。二、电力、电信线路整治规划(一) 整治原则村庄供电、通信等线路宜以架空方式为主,各种线路应尽量同杆敷设,杆线应结合道路架设整齐。(二) 整治内容由于村庄电力电信已基本完善,而本次整治规划将对村庄内的现状的架空线、沿路路灯、公园广场景观灯进行整治。规划将对村庄内凌乱的架空电力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进行梳理,近期根据线路杆线进行合理统一安排,远期可进行地下埋设,彻底解决线路交叉混乱。同时根据村庄布局,路灯的照明50米左右的范围,增加沿路路灯与村民广场、滨水景观灯。规划沿村内主要道路设置路灯28盏,建议采用LED的路灯。三、给水整治规划由于西张楼村全域供水已经全覆盖,供水管道已经全部铺设,西张楼村给水系统已完善,村庄供水水质应符合标准,安全饮水率达100%。四、排水整治规划村庄市政设施中,主要为雨水与污水的排放。(一) 整治原则村庄雨水排放可采用明沟或暗渠方式。根据地方经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二) 雨水工程整治规划雨水工程:现状村庄内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只有部分的排水沟排入附近水塘,其他雨水随意流入附近水体。由于现状雨水设施不足,容易导致暴雨季节排水困难,积水严重,对村民出行不利,被雨水的侵蚀和浸泡路面和路基易受到损坏。 规划根据地形标高与特点,在村庄外围布置排水管道,规划分为两片区域布置排水管网,雨水排放依照地形遵循就近排放原则。 由于现状有部分排水沟,规划将结合现状沟渠进行整治完善,改造为1.5米与0.5米宽的矩形排水沟渠。并按照用地布局,沿路和广场公园内埋设雨水管道,管径为DN200mm。在适当位置留有检查井,原则每隔15米留一个。(三) 污水工程整治规划污水工程:现状村庄内没有污水管道,只有在村庄内部有一小段的排水沟,为雨污合流,后排入附近水塘,其他生活污水均随意排放。规划中在地下设置雨污水分流管道,雨水顺应地形排放到相应的水塘中,而污水则统一收集后接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在村内入口处结合绿地建设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村内产生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建设成本约在15万元,并同时结合附近水体建立污水处理湿地的营造。本次整治规划将根据地形特点布置排水管网,生活污水提倡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进行预处理。西张楼村在现状明渠排水的基础上,布置污水排水管网,根据资金情况可以是明渠和涵管相结合的形式,排至村庄外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如果布置排水管主干管管径为DN300mm,次干管管径DN200mm。五、新能源利用规划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化石燃料虽然能带来比较高效的能源,但其储备量在逐步减少,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所以亟需其他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现在比较普遍的有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风能等。(一) 沼气利用规划每家每户的独立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在农村多使用以粪便、垃圾为原料的家用沼气池,而主要利用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和秸秆的集中型沼气工程还比较少;而且由于基建及维护成本高,只能供给含热量低的粗制沼气。当前来看,直接利用生物燃气如秸秆发电和大中型沼气池相对容易形成规模化,利用现有的种植和养殖以及交通区位优势,创建“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发展模式,非常符合当前和将来发展的需要。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养猪、种菜,同时净化环境。沼气可用于做饭、点灯、储粮;沼液、沼渣可用于作物的叶面喷施,培肥地力、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二) 太阳能利用规划规划将根据经济条件逐步加大对太阳能的普及利用;现在村庄炊事及生活用水用能应逐步以太阳能、改良的生物质燃料等清洁环保能源代替原有的污染严重能源。近期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满足家用热水单一要求,远期可结合高技术太阳能源技术满足村民其他多处要求的需求。六、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基本配套设施对中心村、自然村分别配套不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中心村配置“11+4”。11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提供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就业服务、警务等服务的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2)自然村配置“2+1”。2项公共服务包括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1项基础设施即垃圾收集点。(3)旅游等特殊类型的村庄根据功能需要,合理配置其他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 整治原则村内公共设施应方便居民使用,兼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村口。(二) 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新建村民广场和健身广场景观,规划增加村民广场内的健身器材与周边的栅栏,将加强对后期的设备与环境的管理。七、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尽快实现路面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庭院美化、村庄亮化。1治理“八乱”现象,即要求大力治理临棚乱搭、墙面乱画、庭院乱挂、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2庭院环境治理:庭院环境治理要做到“三化”即:庭院硬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1)庭院硬化:村庄庭院未硬化,规划引导村民自觉完成庭院硬化工作;(2)庭院绿化:加强村民庭院绿化意识的教育,倡导庭院种植果树(梨树、苹果树、桃树等),搭架种植葡萄,既美化庭院又有经济效益;(3)环境美化:保持庭院的干净、整洁,村民家不宜修建完全开放式围墙,提倡栽种攀沿植物或绿篱;(4)入户的铺地两边可以用当地的鹅卵石砌筑,充当路牙,不仅有利于节省开支,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乡土气息;(5)道路与围墙之间的部分通过植物来装饰,从草地到灌木再到乔木,形成立体空间,不仅起到绿化作用,还可以用于遮挡一些影响美观的外在因素;(6)公共活动场地周围宜栽花种树以美化环境。3制定“门前三包”公约,责任落实到户,建立道路和村庄的卫生清扫保洁制度。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防灾整治规划一、环卫设施(一) 粪便处理1村庄整治应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预防疾病,保障村民身体健康,防止粪便污染环境;2应按实际需要选择厕所类型,其改造和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规定;3人、畜粪便应在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农业应用,减少对水体与环境的污染;4当地主管部门应对新改建厕所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抽样检测,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5村庄内家用厕所现改造为三格式厕所。(二) 垃圾处理1合理配置垃圾收集设施和运输车辆,保证村庄垃圾及时、定点收集和清运;2村庄生活垃圾宜就地分类回收利用,减少处理垃圾量;3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宜单独收集处置,塑料等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应定期收集,可沿村庄内部道路合理布置垃圾收集桶;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应在县域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宜推行村庄收集、乡镇集中运输、县域内定点集中处理的方式,暂时不能纳入集中处理的垃圾,可选择就近简易填埋处理;5村庄内垃圾收集主要结合现状居住,并同时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结合当地实情,增加移动式垃圾桶,完善垃圾收集与及时转运垃圾,由垃圾桶进行收集,位置合理布局,相对隐蔽,每50米半径布置一个垃圾桶。(三) 人畜分离为保证村庄的清洁卫生和预防疾病,规划引导村民每家每户建设牲畜房

    注意事项

    本文(西张楼村规划设计说明书.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