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oc

    • 资源ID:2656661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oc

    学 号 2009229131分类号S713.2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职称) 提 交 时 间 二一三年 五月 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31.1 地域文化31.2 地域文化对提升和打造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31.3 地域文化与景观42.安康地域文化元素62.1 安康62.2 安康地域文化元素63.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现状73.1 现状调查73.2 存在问题94.建议104.1 运用简约实用的设计手法进行景观设计104.2 立足场地现状,合理利用地形高差104.3 选择特色植物,丰富景观内涵104.4 大景观直观化、小景观深入化114.5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地域文化元素11结束语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摘 要:文章从安康地域文化出发,深入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通过调查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情况,提出运用简约实用的设计手法进行景观设计;立足场地现状,合理利用地形高差;选择特色植物,丰富景观内涵;大景观直观化,小景观深入化;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地域文化元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安康 景观The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 in Ankang landscape Abstract: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d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kang regional culture, and proposed the landscape design with simple and practical design methods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 in Ankang landscap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based on site status, reasonably using terrain elevation difference; Choosing characteristic plants, enrich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andscape; visualizing the Big landscape, deepening the small landscape; Fully exploiting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 and Multi-channel display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Ankang landscape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加快。伴随着城市景观设计的逐渐升级,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如何应用是景观设计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风格可以充分表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并不是单单指向个别场景和物体,而是指向景物所固有的内涵、隐藏的秘密、传送的信息和它所带来的意义。地域文化元素是园林景观之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孕育了生命也哺育了生生不息的民族,世代的耕耘经营、创造、演变,使不同的地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正是由于各具特色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演绎出色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1。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开始要求精神上的升华,也开始不断关注园林景观中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因此,根据现实环境如何去表达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是文章探讨的核心内容。1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1.1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2。地域文化不仅反应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还反应了本地的价值观、文化修养、宗教信仰、艺术水平、社会风格、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地域各具特色,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利用改造自然地方的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不同地域有自己所特有的一种文化,不同地域不仅是指地理位置和民族的不同,而且也是民俗的不同。历史在前进,地域文化也在发展,地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保持了它的文化结构不变,但在内容上融入了更多的因素,使其更加的丰富。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设计师要把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并在这基础上加以创新。1.2 地域文化对提升和打造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包含着人类审美理想的积淀,是人类与自然双向作用的时空综合体,也是人类通过心灵与情感选择认识自然、再现自然的成果。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首先要把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其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情况,气候环境,所特有的资源及相适宜的技术;其二,要充分把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园林景观设计的因素,其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不仅要体现在各种园林艺术小品的设计中,更要体现在园林景观所展现的精神之中。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其所属地域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地域文化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地域城市的品位,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而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地域文化元素在建设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城市公园是供公共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的活动,有较完备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具有休闲游憩功能,具有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的基地功能,具有展现城市文明、树立城市形象功能,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民俗风情的功能3。在整个社会飞速发展的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住地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才会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站住脚,才会在与其它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城市是历史的延续,城市中的建筑、园林景观设施是一种现代的标志,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形成独特文脉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园林景观,所以说景观设计离不开地域文化4。园林景观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民俗特点,是一个地区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间接体现。1.3 地域文化与景观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现象,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一个景观文化的创造,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景观的设计,本质上是对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却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正是因为文化的引导和传播使生活更加有意义,所以说景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园林景观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有内涵,在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风格上都得以发展。景观环境设计是指用艺术创作的手法进行景观环境的研究和设计,它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融合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对象,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园林景观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像建筑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展现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园林景观的变化也反映着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地域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应该是在结合自然环境,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民俗、人文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指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点和精神面貌。1.3.1 地域文化与园林植物园林植物不仅具有构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托物抒怀、衬托建筑、点景激情和表示心境的作用5。园林植物形态丰富、色彩多样,同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不同的植物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所以它可以作为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每个城市都有象征城市精神的市树、市花,这同样是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种植方式、组合形式和工艺过程上,合理的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可以为园林艺术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例如,哈尔滨的五色草花坛,在全国是享有盛名的,无色草是属于哈尔滨的地域文化6。1.3.2 地域文化与园林道路道路是园林建设中的骨架,是园林构成四要素之一,它把植物、山地、水面和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道路铺装材质是地域文化表达的载体,道路铺装的图案是地域文化表达载体的另一个表现形式,路缘的栅栏像铺装图案一样,是地域文化的又一个表现符号。园路本身是园林中的造景要素,它蜿蜒起伏、寓意丰富,适宜的铺装材质和精美的铺装图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铺装材质和植物一样,必须选择当地的材质才能满足它的生态性要求,同时要保证路面的易走性、舒适性和耐用性。道路中还可以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表达主题,运用表现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神话传说、自然景观等刻画表达主题情感,以唤起人们的美好记忆和联想。例如,汉江公园的林荫小道上,铺着汉江奇石,凸显出汉江特色。1.3.3 地域文化与园林建筑园林建筑与植物、水体和地形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园林建筑历史悠久,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它将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它与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等的精巧布置,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不断。园林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烙印,记载着当地的文化特质。通过材质、结构、外形、装饰、色彩等方面表现出该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城市中建造园林建筑,首先应考虑已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地点,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例如,四川青城山的古常道观表现出中国道家思想中讲究自然恬淡和修养身心的内容。1.3.4 地域文化与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具有象征意义,塑造出具体的和抽象的形象,通过其色彩、款式等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来表达地域文化,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美化环境,烘托文化氛围。园林小品通常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内容丰富,在园林中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景观设施小品在景观环境中表现种类较多,一般有雕塑、壁画、艺术装置、座椅、电话亭、指示牌、灯具、垃圾箱、健身、游戏设施、建筑门窗、装饰灯等。设施小品在表达地域文化方面,除体现在外形、色彩上,还体现在材质和施工工艺上。例如,汉调二黄文化园的戏剧脸谱,让人联想起陕南戏剧的特色。2 安康地域文化元素2.1 安康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湖北省郧西县地区毗邻,西南与四川省巫溪、城口、万源县接壤,西与汉中地区相连,北与西安市、商洛地区为邻,是连通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7。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为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区域,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安康地处秦巴腹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中国硒谷、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茶乡”等美誉。2.2 安康地域文化元素地处秦头楚尾、移民涉及南北的安康市,因汉水文化的源远流长、移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秦巴的阻隔、交通的闭塞而自生、嫁接和留存、繁衍了大量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资源,并有不少品种独具特色,已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安康与外界乃至世界交流的特殊文化符号、地理标志8。龙舟文化、女娲文化、鬼谷子文化、三沈文化、汉调二黄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紫阳民歌、油菜花节等众多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被勤劳质朴的安康人民代代相传、不断推广。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众多的大小河流,特别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越而过,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安康龙舟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龙的图腾的崇拜产生了龙舟竞渡的文化,把竞渡用的舟改变其造型,使其成为龙的样式,再画上龙身上的纹路,挂上龙子幡。安康龙舟在下水前的“点睛”更是对龙的崇拜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自古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的子孙,寻求龙对自己和子孙的庇护,人们每年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盛大图腾祭祀活动,其中有一项便是划着龙舟,伴着鼓声在水面竞渡游戏,以取悦图腾神9。女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安康地区平利县留下了传说中的赫赫遗迹,历代学者也为我们留下了确凿的记载。元代学者罗泌在路史中告诉我们“女娲立,治于中皇山,山在金州之平利,与伏羲山接。”而舆地纪胜更明确地指出,“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上有祠曰女娲圣后,唐宋旧祠也”10。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根祖文化,它所承载的“造福人类、造化自然、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已经深化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的品质,支撑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传衍不衰、傲立于世。三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五四运动的模范文化,是放眼世界的开放文化。它的精神在民族,脉系在汉水,根基在汉阴。因此三沈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是提升汉水人文精神的血脉,是新时代提升汉阴精神的根本。汉调二黄是门综合表演艺术,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情节,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流行于汉水一带,是陕西仅次于秦腔的大型剧种11。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等多个方面。安康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儒、道、释等各个方面,道观寺庙随处可见,同时也不乏有名的高僧大德。宗教文化不断凝聚、积淀,成为安康地域文化里面一颗璀璨的明星。3 地域文化元素在安康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现状近年来,安康园林绿化工作发展迅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不断新建、改建几大公园的同时,还投入了其它规模较大的项目,对于设计和施工要求早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满足需求功能,而是要将这些工程作为安康的城市名片、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进行创作。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地域文化的展示并不是环境中孤立的构件,而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为使园林景观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应该将文化的展示与环境景观在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上达到有机统一12。地域景观设计是在依据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地域文化不仅是地域特色的一个表现方面,还是进行景观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内在,使其在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地应用。3.1 现状调查3.1.1 香溪洞   香溪洞是道教石窟,位于安康市南郊3千米处,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山有道观,据说曾是吕洞宾修炼会仙之地,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面积10平方公里,从明清起即为陕南道教活动场所,是一处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胜地。香溪洞景区有“古洞仙踪”之称。主要有香溪八洞、纯阳楼、玉皇阁、天梯、驾云桥、镜儿湖、凌霄亭、古钟亭、望江楼、兴贤塔、古战场、三清殿等景点,其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谷间花香草迷,色彩绚丽,山下溪流蜿蜒。香溪洞与药王洞、三茅洞、龙王洞、文昌洞、八仙洞、慈航洞、祖师洞并称“香溪八洞”,洞中石雕、泥塑的道教神像多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近年来,景区内修复并彩绘了望江楼、草堂、天梯、阁、亭、洞穴,重修了很多造像,栽培了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真可谓“楼阁云中建,竹木藏山巅,花草遍地长,溪水四季清”,这些古迹保存的完整性充分体现了安康的地域文化和陕南道教文化。3.1.2 汉江公园汉江公园位于安康市区,它北临汉江,南靠城堤,东至朝阳门,西至金州门,全长2300米,占地面积约17.7万平方米,位于安康城区景观中轴线,是江南、江北的主要景点和城市景观中心。汉江公园是一个具有鲜明滨江特色、生态特色、自然特色的城市公园,满足了广大市民休闲、亲水、游乐的公共绿色长廊,以及汉江为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的旅游景点。防洪是安康人民不敢掉以轻心的大事,距桥头不远的堤岸处,矗立着“汉江安康城区水位尺”,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防洪抢险浮雕墙则用艺术的形式体现安康人民抗洪的光荣历史,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绿树、草坪、江水、奇石以及富有安康田园风情和江南徽派风格的园林建筑,散发出江南豪门的文化气息。在步行小道上,有汉江奇石、紫阳青石板、仿古瓷砖,承载着安康的人文历史;在景观石上,书法家的笔势落在石头上,体现着安康的文化气息。3.1.3 汉调二黄文化园汉调二黄文化园位于安康城区江滨大道七里沟段黄沟口,东接望江公园,西至水泥厂东梁,南临汉江,北以七里沟老路为界13。该园的建造,主要以汉调二黄戏曲为主题,合理利用现存地形地貌,塑造具有安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园。园中融入了剧目、人物、脸谱、行当、乐器、演出场所和习俗等文化元素,形成主题雕塑、浮雕、金州戏苑、艺术长廊、陈列(博物)馆、船坞码头、古戏楼(万年台)以及“清风亭”、“雷锋塔”、“十字坡”等景观节点,实现了精神品质物质化、流体艺术固定化,达到较完美的艺术效果;选择安康乡土植物,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14。如紫薇、木芙蓉等乔木与红叶石楠、海桐球等灌木和葱兰、麦冬等地被植物的配置,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色彩的植物景观,实现了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完美结合,达到一定的社会效应。园中的主要内容有主题雕塑、人物脸谱、传统剧目铡美案和龙凤呈祥的戏雕以及浮雕、地刻、胡琴小广场等,其中水的流线再现了安康大小的河流和汉江,水的存在使得整个园区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这给人们在园中休闲时增添了一定的情趣,在较小的地方体验着整个安康的自然水体景观;景石基本来自盛产奇石的秦巴山区,形状各异,石头上刻着名人的诗句,体现着安康悠久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主题雕塑以汉剧中具有标志性的阴阳脸为主题;浮雕以汉剧中的十大行当和古戏楼以及经典剧目,古时的练功场景为主题;地景景观以汉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为题材。3.1.4 安澜公园安澜公园位于安康大桥头入口处,滨江大道一侧,主题建筑安澜楼,城建展览馆与之比邻,地段占地面积约1150平方米,安澜公园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崖体、护坎及沿路配套景观绿化三个不同高度的景观层,通过细致空间节点设计,符合安康特色及审美要求的景观安澜楼一角小品及造型、色彩、风格上的设计,充分体现出“文化休闲”的主题含义。盛世安康,和风扑面,江左塔楼,谓之安澜,名取“安澜”,意蕴深含。安澜公园依托自然地形,栽植安康特有树种,布置台阶、安排园路组织整个景区景观,同时亭台楼阁相映生辉,登楼眺望,近处汉江蜿蜒而过,远处整个安康尽收眼底。3.1.5 亲水广场安康亲水广场位于汉江北岸,滨江大道一期和二期的交汇处,是安康城区“一江两岸”的重要旅游景点,同时是安康的一个重要休闲广场,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有人工瀑布、戏水滑道、儿童戏水池、水枪喷泉和一组长100米、高3米反映汉水文化的浮雕墙,九根以“龙生九子传说”为依据的文化石柱、与建筑相配套的景观绿化和照明等。亲水广场以原地形为骨架,汉江水体为纽带,汉水文化为脉络,建造成富有地域特色和活力的滨江空间。亲水广场园林如画、视野开阔、风格大气,这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人在画中、画在心中,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之中。3.2 存在问题目前,安康正在积极创建园林城市,许多富有地域文化的元素已经开始得以运用。汉调二黄广场的建立、平利县女娲广场的修建、汉江公园的修建、亲水广场的休假、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以及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等等,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逐步将地域文化元素纳入城市建设中来。然而就应用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以下不足。3.2.1 地域文化元素未能与园林景观很好的结合地域性景观的核心是将地域文化挖掘出来,并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在园林景观上,突出本地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安康园林景观未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3.2.2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表现方式上比较单一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在园林景观中展现地域色彩特征、体现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典型的地理地貌景观特征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有具有标志性的地理景观,同时不同的地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过于单一的表达方式未能将安康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出来。3.2.3 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缺乏创新文化具有地域性,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不仅仅是在园林艺术形式上与周围环境上相协调,而应该符合当地的文化,为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发展提供基础。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应该具有创新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创新,用不同的形式去表达当地特色。3.2.4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中的表达缺乏地域特色安康被看作“秦头楚尾”,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安康文化,安康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然而,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未能将安康的地域特色很好的融入进去,去体现它独特的风格。4 建议安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的去挖掘利用安康特色地域文化。对于正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安康,应尽可能将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中,去体现当地的风俗民情、历史状况以及地域特色,让人们更多的去了解安康、走进安康。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将地域文化体现在园林景观中,是构成一个城市记忆的的重要因素,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正在发展建设的安康,应该挖掘更多的地域特色运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中,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 运用简约实用的设计手法进行景观设计目前景观设计逐渐追求简约风格,力求通过简约的手法表达设计主题,创新设计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法,但是最重要的手法还是简单实用,如果在表现地域文化时我们能够剥离种种表象,把最核心的文化内涵用最实用的方法表现出来,不但是对资金的节约,更是对主题的强调,当然这种节约是建立在能够被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脱离大众审美情趣的抽象作品15。4.2 立足场地现状,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特殊的地理位置构造了安康特殊的自然山地肌理。巍巍秦岭、绵绵巴山南北相峙,撑起了整座安康,市区附近龙王山、凤凰山、天柱山等纵横交错,延续并缓和了整体地形框架。另外,城市近郊有低山、丘陵、台地、阶地、平坝等多种地形地貌,此起彼伏,丰富多变的自然地貌细化了内部形态。景观立足于一定的场地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景观环境、不同的高差展示整体景观。针对不同的场地特性,充分利用好场地高差,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来展示独特的景观,而不应当盲目的削山填沟,一味的追求统一标高,失去特色。4.3 选择特色植物,丰富景观内涵丰富的物质资源为安康城市绿地景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我们应当如何合理的选择植物就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考虑选用外来植物。在植物选择方面,一定要注意选取本地区特有的植物资源,从而丰富景观内涵。在植物配置方面,我们更应该重视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的选择。就一个城市整体而言,如不突出基调和重点,就易出现杂乱无章和缺少特色等弊端,而若放弃追求多样性,又显得单调贫乏,平淡无奇,使人兴味索然 16 。4.4 大景观直观化、小景观深入化对于作为城市地标的广场和景观大道,由于人流众多且多为景观要道,我们在这些地点设立的多为气势宏伟、尺度惊人的景观,在这些大景观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的时候要遵循直观、典型的原则,给人们准确的印象。在一些着重表达地域风情的小景观中,应当把当地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面貌全面的加以展示,这时可以采用抽象、含蓄的表达方式,但要有适当的说明17。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合其中,不经意间给人以美的享受。4.5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地域文化元素对于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我们应当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深入探寻各文化的历史渊源,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最大限度的拓展文化范围。通过建立十大县区园、植物园、农业示范区及设立展览馆、展示馆等方式,系统化的整合地域文化元素,并且很好的应用于园林景观中。通过树立雕塑、雕刻诗词壁画、营造地方特色建筑、播放汉调二黄、汉江号子以及紫阳民歌等富有地域文化的音乐,从而达到集众多元素于一体,打造城市名片。结束语如果把景观比作躯体,那么文化就是灵魂,只有将文化附加于景观之中才能展现一个城市的魅力,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挖掘积极创新,将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不断创造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魅力之城。景观设计要突出自然景观特征和当地地域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以及所设计园区的风格特征,体现出风景园林行业复杂性和独特性的特点,符合创建园林城市的基本要求。参考文献1 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 地域文化DB/OL.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l/T481992)E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 温斐斐.浅谈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J.科学之友,2011:02.5 刘少宗.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1-32.6 许大为,刘中华.尊重地域特色,表达地域文化.北方园艺,2011(23).7 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康地区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59.8 李焕龙.整合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安康文化品牌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3):4-7.9 姚正曙,何根龙.龙舟竞渡的起源探析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10 谈俊琪.安康文化概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0-22.11 12 王文,南海风,田川.呼和浩特市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02.13 杨万盈.安康“汉调二黄文化广场”景观效果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1,06.14 生泉,宋永昌.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20(4):32232715 俞孔坚.景观生态文化感知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15.16 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与城市J.中国园林,2002.18(1):1-6.17 詹姆斯.当代国外著名景观设计师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36.

    注意事项

    本文(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