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施工手册】之 古建筑施工手册.doc

    • 资源ID:2655755       资源大小:6.35MB        全文页数:2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施工手册】之 古建筑施工手册.doc

    24-1 瓦石作材料 223 页表后 24-1-1 古建筑用砖 古建筑采用的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和窨窑工艺制成的青(灰)色的砖。其名称可因产地、规格和工艺的不同而派生出多种。其名称、用途及参考尺寸见表 24-1。现行古建筑砖料名称及规格(单位:mm)表 24-1 名 称 主要用途 参考尺寸(糙砖规格)(清代官窑规格)说 明 城砖 大城样(大城砖)小式下碱干摆;大式地面;基础;大式糙砖墙;檐料;杂料;淌白墙 480240130(464233.6112)如需砍磨加工。砍净尺寸按糙砖尺寸扣减530mm计算 二城样(二城砖)同大城样 440220110(41620886.4)停 泥 砖 大停泥 大、小式墙身干摆、丝缝;檐料;杂料 32016080 41021080-小停泥 小式墙身;地面;檐料;杂料 28014070 29514570(28814464)四丁砖 淌白墙;糙砖墙;檐料;杂料;墁地 24011553-四丁砖即兰手工砖,适于砍磨加工。如砌糙砖墙,可用兰机砖 地趴砖 室外地面;杂料 42021085-砍净尺寸按糙砖尺寸扣减1030mm计算 方 尺二方砖 小式墁地;博缝;檐料;杂料 40040060 36036060(38438464)(常行尺二:35235248)砖 尺四方砖 大、小式墁地;博缝;檐料;杂料 47047060 42042055(44844864)(常行尺四:41641657.6)足尺七方砖 大式墁地;博缝;檐料;杂料 57057060 24-1-2 黑活(布瓦)瓦件 布瓦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和窨窑工艺制成的青(灰)色瓦料。当区别于琉璃瓦时,常被称为黑活,布瓦的种类和规格见表 24-2。布瓦尺寸表(单位:cm)表 24-2 名 称 现行常见尺寸 清代官窑尺寸 长 宽 长 宽 筒 瓦 头号筒瓦(特号或大号筒瓦)1号筒瓦 2号筒瓦 3号筒瓦 10号筒瓦 30.5 21 19 17 9 16 13 11 9 7 (35.2)(30.4)(24)(14.4)(14.4)(12.16)(10.24)(8)板 瓦 头号板瓦(特号或大号板瓦)1号板瓦 2号板瓦 3号板瓦 10号板瓦 22.5 20 18 16 11 22.5 20 18 16 11 (28.8)(25.6)(22.4)(13.76)(25.6)(22.4)(19.2)(12.16)勾 头 头号勾头 1号勾头 2号勾头 3号勾头 10号勾头 33 23 21 19 11 16 13 11 9 7 (37)(32.5)(26)(16.5)(14.4)(12.16)(10.24)(8)滴 水 头号滴水 1号滴水 2号滴水 3号滴水 10号滴水 25 22 20 18 13 22.5 20 18 16 1l (31)(28)(27)(16)(25.6)(22.4)(19.2)(12.16)花 边 瓦 头号花边瓦 1号花边瓦 2号花边瓦 3号花边瓦 10号花边瓦 25 22 20 18 13 22.5 20 18 16 11 (31)(28)(27)(16)(25.6)(22.4)(19.2)(12.16)24-1-3 琉璃瓦件 琉璃瓦是以陶土为原料,表面施釉料,经成型、干燥、焙烧制成的瓦。琉璃瓦的釉色 有多种,以黄、绿两种最常用。琉璃瓦件的种类和规格见表 24-3。常见琉璃瓦件尺寸表(单位:cm)表 24-3 名 称 样 数 二样 三样 四样 五样 六样 七样 八样 九样 正 吻 高 宽 厚 336 235 54.4 294 206 48 256224 179157 33 160122 11286 27.2 115109 8176 25 10283 7258 23 7058 4941 21 5129 3620 18.5 剑 把 长 宽 厚 96 41.6 11.2 86.4 38.4 9.6 80 35.2 8.96 48 20.48 8.64 29.44 12.8 8.32 24.96 10.88 6.72 19.52 8.4 5.76 16 6.72 4.8 续表 24-3(1)名 称 样 数 二样 三样 四样 五样 六样 七样 八样 九样 背兽(见表注)正 方 31.68 29.12 25.6 16.64 11.52 8.32 6.56 6.08 吻 座 长 宽 厚 54.4 31.68 36.16 48 29.12 33.6 33 25.6 29.44 27.2 16.64 19.84 25 11.52 14.72 23 8.32 11.52 21 6.72 9.28 18.5 6.08 8.64 赤脚通脊 长 宽 高 89.6 54.4 60.8 83.2 48 54.4 76.8 33 43 五样以下无 黄道 长 宽 厚 89.6 54.4 19.2 83.2 48 16 76.8 33 16 五样以下无 大群色(相连群色条)长 宽 厚 89.6 54.4 19.2 83.2 48 16 76.8 33 16 五样以下无 群色条 长 宽 厚 四样以上无 41.6 12 9 38.4 12 8 35.2 10 7.5 34 10 8 31.5 8 6 正通脊 长 宽 高 四样以上无 73.6 27.2 32 70.4 25 28.4 67.4 23 25 64 21 20 60.8 18.5 17 垂兽(见表注)高 宽 厚 68.8 68.8 32 59.2 59.2 30 50.4 50.4 28.5 44 44 27 38.4 38.4 23.04 32 32 21.76 25.6 25.6 16 19.2 19.2 12.8 垂兽座 长 宽 高 64 32 7.04 57.6 30 6.4 51.2 28.5 5.76 44.8 27 5.12 38.4 23.04 4.48 32 21.76 3.84 25.6 16 3.2 22.4 12.8 2.56 联座(联办垂兽座)长 宽 高 118.4 32 52.8 89.6 30 46.4 86.4 28.5 36.8 70.4 27 28.6 67.2 23.04 23 41.6 21.76 21 28.8 16 17 23.8 12.8 15 大连砖(承奉连砖)长 宽 高 57.6 32 17 51.2 30 16 44.8 28.5 14 41 26 13 39 25 12 37 21.5 11 33 20 9 31.5 17.5 8 三连砖 长 宽 高 三样以上无 43.5 29 10 41 26 9 39 23 8 35.2 21.76 7.5 33.6 20.8 7 31.5 19 6.5 小连砖 长 宽 高 七样以上无 32 16 6.4 28.8 12.8 5.76 垂通脊 长 宽 高 99.2 32 52.8 89.6 30 46.4 83.2 28.5 36.8 76.8 27 28.6 70.4 23.04 23 64 21.76 21 60.8 20 17 54.4 17 15 续表 24-3(2)名 称 样 数 二样 三样 四样 五样 六样 七样 八样 九样 戗兽(见表注)高 宽 厚 59.2 59.2 30 56 56 28.5 44 44 27 38.4 38.4 23.04 32 32 21,76 25.6 25.6 20.O8 19.2 19.2 12.8 16 16 9.6 戗兽座 长 宽 高 57.6 30 6.4 51.2 28.5 5.76 44 27 5.12 38.4 23.04 4.48 32 21.76 3.84 25.6 20.8 3.2 19.2 12.8 2.56 12.8 9.6 1.92 戗通脊(岔脊筒子)长 宽 高 89.6 30 46.4 83.2 28.5 36.8 76.8 27 28.6 70.4 23.04 23 64 21.76 21 60.8 20.8 17 54.4 17 15 48 9.6 13 撺头 长 宽 高 57.6 32 17 51.2 30 16 44.8 28.5 14 41 26 9 39 23 8 36.8 21.76 7.5 33.6 20.8 7 31.5 19 6.5 捎头 长 宽 高 48 30 8.96 41.6 28 8.32 38.4 26 7.68 35.2 23 7.36 32 20 7.04 30.4 19 6.72 30.08 18 6.4 29.76 17 6.08 列角盘子 长 宽 高 40 23.04 6.72 36.8 21.76 6.4 33.6 20.8 6.O8 27.2 19.84 5.76 三仙盘子 长 宽 高 40 23.04 6.72 36.8 21.76 6.4 33.6 20.8 6.08 27.2 19.84 5.76 仙人(见表注)长 宽 高 40 6.9 40 36.8 6.4 36.8 33.6 5.9 33.6 30.4 5.3 30.4 27.2 4.8 27.2 24 4.3 24 20.8 3.7 20.8 17.6 3.2 17.6 走兽(见表注)宽 厚 高 22.1 11.04 36.8 20.16 10.O8 33.6 18.24 9.12 30.4 16.32 8.16 27.2 14.4 7.2 24 12.48 6.24 20.8 10.56 5,28 17.6 8.64 4.32 14.4 吻下当沟 长 宽 度 38.4 27.2 2.56 36.8 25.6 2.56 33.6 21 22.4 28.3 16.5 2.24 26.7 15 1.92 24 14.5 19.2 22 13.5 1.6 20.4 13 1.6 托泥当沟 长 宽 厚 38.4 27.2 2.56 36.8 25.6 2.56 33.6 21 2.24 28.3 16.5 2.24 26.7 15 1.92 24 14.5 19.2 22 13.5 1.6 20.4 13 1.6 平口条 长 宽 高 32 9.92 2.24 30.4 9.28 2.24 28.8 8.64 1.92 27.2 8 1.92 25.6 7.36 1.6 24 6.4 1.6 22.4 5.44 1.28 20.8 4.48 1.28 压当条 长 宽 高 32 9.92 2.24 30.4 9.28 2.24 28.8 8.64 1.92 27.2 8 1.92 25.6 7.36 1.6 24 6.4 1.6 22.4 5.44 1.28 20.8 4.48 1.28 正当沟 长 宽 厚 38.4 27.2 2.56 36.8 25.6 2.56 33.6 21 2.24 28.3 16.5 2.24 26.7 15 1.92 24 14.5 1.92 22 13.5 1.6 20.4 13 1.6 续表 24-3(2)名 称 样 数 二样 三样 四样 五样 六样 七样 八样 九样 斜当沟 长 宽 高 54.4 27.2 2.56 51.2 25.6 2.56 46 21 2.24 39 16.5 2.24 37 15 1.92 32 14.5 1.92 30 13.5 1.6 28.8 13 1.6 套兽(见表注)长 宽 高 30.4 30.4 30.4 28.8 28.8 28.8 25.2 25.2 25.2 23.6 23.6 23.6 22 22 22 17.3 17.3 17.3 16 16 16 12.6 12.6 12.6 博脊连砖 长 宽 高 五样以上无 40 22.4 8 36.8 16.5 7.5 33.6 13 7 30.4 10 6.5 承奉博脊连砖 长 宽 高 52.8 24.32 17 49.6 24 16 46.4 23.68 14 43.2 23.36 13 六样以下无 挂尖 长 宽 高 52.8 24.32 29 49.6 24 27 46.4 23.68 24 43.2 23.36 22 40 22.4 16.5 36.8 16.5 15 33.6 13 14 30.4 10 13 博脊瓦 长 宽 高 52.8 30.4 7.5 49.6 28.8 7 46.4 27.2 6.5 43.2 25.6 6 40 24 5.5 36.8 22.4 5 33.6 20.8 4.5 30.4 19.2 4 博通脊(围脊筒子)长 宽 高 89.6 32 33.6 83.2 28.8 32 76.8 27.2 31.36 70.4 24 26.88 56 21.44 24 46.4 20.8 23.68 33.6 19.2 17 32 17.6 15 满面砖 长 宽 高 51.2 51.2 6.O8 48 48 5.76 44.8 44.8 5.44 41.6 41.6 5.12 38.4 38.4 4.8 35.2 35.2 4.48 32 32 4.16 28.8 28.8 38.4 蹬脚瓦 长 宽 高 40 20.8 10.4 36.8 19.2 9.6 35.2 17.6 8.8 33.6 16 8 30.4 14.4 7.2 27.2 12.8 6.4 24 11.2 5.6 20.8 9.6 4.8 勾 头 长 宽 高 43.2 20.8 10.4 40 19.2 9.6 36.8 17.6 8.8 35.2 16 8 32 14.4 7.2 30.4 12.8 6.4 28.8 11.2 5.6 27.2 9.6 4.8 滴 子 长 宽 高 43.2 35.2 17.6 41.6 32 16 40 30.4 14.4 38.4 27.2 12.8 35.2 25.6 11.2 32 22.4 9.6 30.4 20.8 8 28.8 19.2 6.4 筒 瓦 长 宽 高 40 20.8 10.4 36.8 19.2 9.6 35.2 17.6 8.8 33.6 16 8 30.4 14.4 7.2 28.8 12.8 6.4 27.2 11.2 5.6 25.6 9.6 4.8 板瓦 长 宽 高 43.2 35.2 7.04 40 32 6.72 38.4 30.4 6.08 36.8 27.2 5.44 33.6 25.6 4.8 32 22.4 4.16 30.4 20.8 3.2 28.8 19.2 2.88 合角吻 高 宽 长 105.6 73.6 73.6 96 67.2 67.2 89.6 64 64 76.8 54.4 54.4 60.8 41.6 41.6 32 22.4 22.4 22.4 15.68 15.68 19.2 13.44 13.44 合角剑把 长 宽 厚 30.4 6.O8 2.1 28.3 5.76 2.0 25.6 5.44 1.92 22.4 5.12 1.76 19.2 4.8 1.6 9.6 4.48 1.6 6.4 4.16 1.28 5.44 3.84 0.96 注:背兽长宽至眉毛。垂兽、戗兽高量至尾毛,宽指身宽。仙人高量至鸡的眉毛;走兽高自筒瓦上皮量至眉毛。套兽长量至尾毛。清中期以前,六样板瓦宽为 24cm,与近代出入较大。文物建筑修缮时应特别注意。24-1-4 石 料 24-1-4-1 石料的种类 1.青白石 青白石是一个含义较广的名词。同为青白石,有时颜色和花纹等相差很大,因此,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如:青石、白石、青石白碴、砖碴石、豆瓣绿、艾叶青等等。青白石质地较硬、质感细腻,不易风化。多用于宫殿建筑和较讲究的建筑,还可用于带雕刻的石活。2.汉白玉 汉白玉石料根据不同的质感,往往又被细分为“水白”、“旱白”、“雪花白”、“青白”四种。汉白玉具有洁白晶莹的质感,质地较软,石纹细,因此适于雕刻,多用于宫殿建筑中带雕刻的石活。与青白石相比,汉白玉虽然更加漂亮,但其强度及耐风化、耐腐蚀的能力均不如青白石。3.花岗石 花岗石的种类很多,因产地和质感的不同,有很多名称。南方出产的花岗石主要有麻石、金山石和焦山石。北方出产的花岗石多称为豆渣石或虎皮石。其中呈黄褐色者多称为虎皮石,其余可统称为豆渣石。花岗石的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适于用做护岸、地面等,在地方(民间)建筑中,也用做台基和阶条。由于石纹粗糙,不易雕刻,因此不适用于高级石雕制品。4.青砂石 青砂石又叫砂石,呈青绿色,多用于小式建筑中。青砂石因产地不同,质量相差较大,带有片状层理的,质量较差。在同一建筑中,常需要根据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石料。以石桥为例,桥面以下宜使用质地坚硬、不怕水浸的花岗石,桥面部分可使用质地坚硬、质感细腻的青白石。石栏杆则多选用洁白晶莹的汉白玉。24-1-4-2 石料挑选方法 1.石料的常见缺陷 石料的常见缺陷是:裂缝、隐残(即石料内部有裂缝)、纹理不顺、污点、红白线、石瑕、石铁。带有裂缝和陷残的石料一般不可选用。但如果裂缝和隐残不甚明显,也可考虑用在某些不重要的部位。同木材一样,石料也有纹理。纹理的走向可分为顺柳、剪柳(斜纹理)和横活(横纹理)。纹理的走向以顺柳最好,剪柳较易折,横活最易折断。因此剪柳石料和横活石料不宜用做中间悬空的受压构件和悬挑构件,也不宜制作石雕制品。石瑕是指石料虽无裂缝和隐残,但仔细观察时,可发现石面上有不大明显的干裂纹。带有石瑕的石料容易由石瑕处折断,因此一般不应用作重要构件,尤其不可用作悬挑构件。一般说来,一座建筑的石活难免出现污点和红白线等外观不佳的缺陷,但应安排到不引人注目的位置。石铁是指在石面上出现局部发黑(或为黑线),或是局部发白(即白石铁),而石性极硬。带有石铁的石料不但外观不佳,而且不易磨光磨齐。选用带石铁的石料时,应尽量安排在不需磨光的部位,尤其应避开棱角。2.石料挑选 在挑选石料时,应先将石料清除干净,仔细观察有无上述缺陷,然后可用铁锤仔细敲打,如敲打之声哨哨作响,即为无裂缝隐残之石。如作叭啦之声,则表明石料有隐残。冬季不宜挑选石料,因为有时裂纹内会有结冰,这样就可能使有隐残的石料同样发出好石料的声音。冬季挑选石料时,应将石料表面的薄冰扫净,然后细心观察。石料的纹理如不太清楚时,可用磨头将石料的局部磨光。磨光的石料,纹理比较清晰。石纹的走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如阶条、踏跺、压面等,石纹应为水平走向(卧碴)。柱子、角柱等,石纹应为垂直走向(立碴)。24-1-5 古建筑用灰浆 古建筑所用灰浆的种类、配合比及主要用途等,见表 24-4。古建工程常见的各种灰浆及其配合比、制作要点 表 24-4 名 称 主要用途 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说 明 按灰的 泡制方 法分类 泼 灰 制作各种灰浆的原材料 生石灰用水反复均匀地泼洒成为粉状后过筛现常用袋装灰粉,可直接使用,但质量不如现场泼制的好 存放时间:用于灰土,不宜超过34天;用于室外抹灰,不宜超过36个月 续表 24-4 名 称 主要用途 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说 明 按灰的 泡制方 法分类 泼浆灰 制作各种灰浆的原材料 泼灰过细筛后分层用青浆泼洒,焖至l5天以后即可使用。白灰:青灰=l00:13 超过半年后不宜用于室外抹灰 煮浆灰(灰膏)制作各种灰浆的原材料 生石灰加水搅成浆,过细筛后发涨而成 一般不宜用于室外露明处,不宜用于苫背 老浆灰 丝缝墙砌筑 青浆、生石灰浆过细筛后发涨而成。青灰:生灰块=7:3或5:5或10:2.5(视颜色需要定)老浆灰即呈深灰色的煮浆灰 按有无麻刀分类 素 灰 淌白墙;带刀缝墙;琉璃砌筑 泼灰、泼浆灰加水或煮浆灰。黄琉璃砌筑用泼灰加红土浆调制 素灰主要指灰内没有麻刀,其颜色可为白色、月白色、红色、黄色等 接有无麻刀分类 麻刀灰大麻刀灰 苫背;小式石活勾缝 泼浆灰加水或青浆调匀后掺麻刀搅匀。灰:麻刀=l00:5 小麻刀灰(短麻刀灰)打点勾缝 调制方法同大麻刀灰。灰:麻刀=100:3,麻刀经加工后,长度不超过1.5cm 按颜色分类 纯白灰 金砖墁地;砌糙砖墙;室内抹灰 泼灰加水搅匀,或用灰膏。如需要可掺麻刀 月白灰浅月白灰 调脊;瓦;砌糙砖墙;室外抹灰 泼浆灰加水搅匀。如需要可掺麻刀 深月白灰 调脊;瓦;砌淌白墙;室外抹灰 泼浆灰加青浆搅匀。如需要可掺麻刀 葡萄灰 抹饰红灰 泼灰加水后加霞土(又叫二红土)再加麻刀。白灰:霞土=1:1,灰:麻刀=100:3 如用氧化铁红,白灰:氧化铁红=1:0.03 黄灰 抹饰黄灰 泼灰加水后加包金土色(土黄色)再加麻刀。白灰:包金土:麻刀=100:5:4 如无土黄色.可改用地板黄.用量减半 按专项用途分类 熊头灰 宪筒瓦时挂抹熊头 小麻刀灰或素灰。宵黄琉璃瓦掺红土粉,宵其他琉璃瓦及布瓦掺青灰 护板灰 苫背垫层中的第一层 月白麻刀灰,但灰较稀,灰:麻刀=100:2 夹垄灰 筒瓦夹垄;合瓦夹腮 泼浆灰、煮浆灰加适量水或青浆,调匀后掺入麻刀搅匀。泼浆灰:煮浆灰=3:7或5:5,灰:麻=100:3 黄琉璃瓦面应将泼浆灰改为泼灰。青浆改为红土浆,白灰:头号红土=1:0.6(如用氧化铁红,用量为0.065)续表 24-4 名 称 主要用途 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说 明 按专项用途分类 裹 垄灰 打底用 布瓦筒瓦裹垄 泼浆灰加水或青浆调匀后掺人麻刀。灰:麻刀=100:34 抹面用 布瓦筒瓦裹垄 煮浆灰掺青灰及麻刀。灰:麻刀=100:34 添加其他材料的灰浆 油灰 细墁地面砖棱挂灰 细白灰粉(过萝)、面粉、烟子(用胶水搅成膏状)。加桐油搅匀。白灰:面粉:烟子:桐油=1:2:0.51:23。灰内可兑人少量白矾水 可用青灰面代替烟子,用量根据颜色定 麻刀油灰 叠石勾缝;石活防水勾缝 油灰内掺麻刀.用木棒砸匀。油灰:麻=100:35 纸筋灰(草纸灰)室 内 抹灰 的面层;堆塑花活的面层 草纸用水闷成纸浆。放人煮浆灰内搅匀。灰:纸筋=100:6 厚度不宜超过l2mm 砖面灰(砖药)干摆、丝缝墙面、细墁地面打点 砖面经研磨后加灰膏。砖面:灰膏=3:7或7:3(根据砖色定)可酌掺胶粘剂 砂子灰 墙面抹灰,多用于底层.也用于面层 砂子过筛,白灰膏用少量水稀释后。加砂加水调匀。砂:灰=1:3 添加其他材料的灰浆 三合灰(混蛋灰)抹灰打底(必要时用)月白灰加适量水泥,还可掺麻刀 强度好、干得快。但颜色不正 掺灰泥(插灰泥)宪瓦;墁地;砌碎砖墙 泼灰与黄土拌匀后加水.或生石灰加水,取浆与黄土拌合,闷8h后即可使用。灰:黄土=3:7或4:6或5:5等(体积比)土质以粉质粘土较好 滑秸泥 苫泥背;抹饰墙面 与掺灰泥制作方法相同,但应掺入滑秸(即麦秸),应经石灰水烧软后再与泥拌匀。泥:滑秸=100:20(体积比)用于抹墙,可将滑秸改为稻草 麻刀泥 宫殿苫泥背 与掺灰泥制作方法相同,但应掺入麻刀。灰:麻刀=100:6 白灰浆 生石灰浆 宵瓦沾浆;石活灌浆;砖砌体灌浆;内墙刷浆 生石灰块加水搅成浆状,经细筛过淋后即可使用 用于刷浆,应过箩,并应掺胶类物质。用于石活可不过筛 熟石灰浆 砌筑灌浆;墁地坐浆;内墙刷浆 泼灰加水搅成稠浆状 用于刷浆,应过箩,并应掺胶类物质 月白浆(浅)墙面刷浆 白灰浆加少量青浆。白灰:青灰=100:10 用于墙面刷浆,应过箩,并应掺胶物质(深)墙面刷浆;布瓦屋顶刷浆 白灰浆加青浆。白灰:青灰=100:25 用于墙面刷浆。应过箩.并应掺胶类物质 续表 24-4 名 称 主要用途 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说 明 桃花浆 砖、石砌体灌浆 白灰浆加好粘土浆。白灰:粘土=3:7或4:6(体积比)青浆 青灰背、青灰墙面赶轧刷浆;筒瓦屋面檐头绞脖;黑活屋顶眉子、当沟刷浆 青灰加水搅成浆状后过细筛(网眼宽不超过0.2cm)兑水2次以上时。应补充青灰,以保证质量 烟子浆 筒瓦檐头绞脖;眉子、当沟刷浆 黑烟子用胶水搅成膏状。再加水搅成浆状 可掺适量青浆 红土浆(红浆)抹饰红灰时的赶轧刷浆 头红土兑水搅成浆状后兑人江米汁和白矾水。头红土:江米:白矾=100:7.5:5 现在常用氧化铁红兑水再加胶类物质 包金土浆(土黄浆)抹饰黄灰时的赶轧刷浆 土黄兑水搅成浆状后兑人江米汁和白矾水。土黄:江米:白矾=100:7.5:5 现在常用地板黄兑生 石 灰 水(或大 白 溶液),再加胶类物质 砖面水 旧于摆、丝缝墙面打点刷浆;捉节夹垄做法的布筒瓦屋面新做刷浆 细砖面经研磨后加水调成浆状 可加人少量月白浆 24-2 砖料加工与石料加工 24-2-1 砖 料 加 工 24-2-1-1 砖的各面在加工中的名称 砖加工称砍砖。在砍砖工序中,砖的各面名称如图 24-1 及图 24-2 所示。在未砍砖之前,应先砍出“官砖”即样板砖,以官砖作为比对标准。24-2-1-2 墙面砖的加工方法 1.五扒皮(1)用刨子铲面并用磨头磨平。现多用砂轮磨平。(2)用平尺和钉子顺条的方向在面的一侧划出一条直线来,即“打直”,然后用扁子和木敲手沿直线将多余的部分凿去,即“打扁”。(3)在打扁的基础上用斧子进一步劈砍,即“过肋”,后口要留有“包灰”(图 24-3)。城砖包灰不大于 57mm,停泥砖不大于 35mm。过完肋后用磨头磨肋。磨肋时宜磨出适当宽度的转头肋,这样可以保证在砌筑过程不致因为墁干活而露脏,转头肋宽度不小于0.5cm。(4)以砍磨过的肋为准,按“制子”(即长、宽、高的标准,通常用木棍制作)用平尺、钉子在面的另一侧打直。然后打扁、过肋和磨肋,并在后口留出包灰。(5)顺头的方向在面的一端用方尺和钉子划出直线并用扁子和木敲手打去多余的部分,然后用斧子劈砍并用磨头磨平,即“截头”。头的后口也要砍留包灰。城砖包灰不超过 5mm,停泥不超过 3mm。(6)以截好的这面头为准,用制子和方尺在另一头打直、打扁和截头。后口仍要留包灰。丁头砖只砍磨一个头,另一头不砍。两肋和两面要砍包灰,但只需砍到砖长的 6/10处。长短和薄厚均按制子,以上均见图 24-3。转头砖(砌筑后可见一个面和一个头)砍磨一个面和一个头,两肋要砍包灰。转头砖一般不截长短,待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由打截料者负责截出。五扒皮必须砍磨准确,否则将摆不出好的干摆墙来。2.膀子面 膀子面与五扒皮的砍磨程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先铲磨一个肋,这个肋要求与面互成直角或略小于 90,这个肋就叫膀子面。做完膀子面之后,再铲磨面或头。3.淌白砖(1)细淌白 又叫淌白截头。细淌白先砍磨一个面或头,然后按制子截头,但不砍包灰。(2)糙淌白 又叫淌白拉面。糙淌白只铲磨一个面或头,不截头。有时也可用两砖相互对磨,同时加工。淌白砖的特点是只磨面不过肋。细淌白“落宽窄”但不“劈薄厚”,糙淌白既不“落宽窄”也不“劈薄厚”。24-2-1-3 地面砖的加工方法 地面用砖除应砍包灰外,也应砍转头肋。地面砖的转头肋宽度不小于 lcm。方砖要选择比较细致的一面-“水面”,作为砍磨的正面。比较粗糙的“旱面”,墁地时应朝下放置。1.条砖 墁地用条砖有大面朝上(即“陡板地”)和小面朝上(即“柳叶地”)两种。陡板地用砖要先铲磨大面,然后砍磨四肋(要转头肋),四个肋应互成直角。柳叶地用砖的砍磨方法同五扒皮(要转头肋)。地面用条砖的包灰应比墙身用砖小,一般在 12mm 左右,城砖在 23mm 左右。2.方砖 参照墙身用五扒皮的方法。先铲磨面,再砍四肋(再转头肋)。四个肋要互成直角,包灰 l2mm。任取两块磨平的砖,其表面宜能完全吻合。24-2-1-4 砖加工的质量要求 1.加工后的砖料,表面应完整,无明显缺棱掉角。2.干摆、丝缝墙用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1)包灰尺寸不应过大,一侧砖肋为“膀子面”(无包灰)的,应能晃尺(即砖肋角度不大于 90)。(2)砖肋不得砍成“棒锤肋”,应能“晃尺”。(3)砖的表面应磨平磨光,无曲翘现象;尺寸规格与“官砖”一致;砖棱平直、尖挺;截头角度准确。3.淌白墙所用砖料的表面应磨光,不得留有“花羊皮”。4.砍制砖檐、屋脊、博缝等异形砖所需样板的外形及规格尺寸应符合传统形式。5.砖料加工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 24-5。干摆、丝缝墙及细墁地面的砖料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 24-5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砖面平整度 0.5 在平面上用平尺进行任意方向搭尺检查和尺量检查 2 砖的看面长、宽度 0.5 用尺量,与“官砖”(样板砖)相比 3 砖的累加厚度(地面砖不检查)+2 负值不允许 上小摞,与“官砖”(样板砖)的累加厚度相比,用尺量 4 砖棱平直 0.5 两块砖相摞,楔形塞尺检查 5 截头方正 墙身砖 0.5 方尺贴一面,尺量另一面缝隙 地面砖 1 6 包灰(每面)城砖 墙身砖6mm 2 尺量和用包灰尺检查 地面砖3mm 小砖方砖 墙身砖5mm 2 地面砖3mm 7 转头砖、八字砖角度+0.5 负值不允许 方尺或八字尺搭靠,用尺量端头误差 检查数量:抽查总数的 l0%,转头砖不应少于 5 块,直趟砖不应小于 10 块。上小摞检查不少于 2 摞,城砖每摞 5 块,小砖每摞 l0 块。24-2-2 石料加工 24-2-2-1 石料的各面名称 1.加工时,石料的大面叫“面”,两侧小面叫“肋”,两端的小面叫“头”,不露明的大面叫“底面”或“大底”。加工后,露明部分统称“看面”或“好面”,其中面积大的一面叫“大面”,面积小的叫“小面”。如果石料的“头”不露明,叫做“空头”。如果“头”是露明的,叫做“好头”。一头为好头者,整块石料往往也被称作“好头石”。2.石活安装时,各边又有着不同的叫法,如果石活为重叠垒砌,上、下石料之间的接缝叫“卧缝”,左、右石料之间的接缝叫“立缝”,同一个平面上的石料,大面上的“头”与“头”之间的缝隙叫“头缝”,大面上的长边与石料或砖的接缝叫“并缝”,小面上的接缝叫“立缝”。如果平卧砌筑的石料四周都不露明(如海墁地面),“并缝”和“头缝”又可统称为“围缝”。24-2-2-2 石料表面的加工要求 不同的建筑形式或不同的使用部位,对石料表面往往有着不同的加工要求。以哪种手法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就叫哪种作法,如以剁斧做法交活的,叫剁斧做法,但剁斧后磨光的,应称为磨光做法,常见的几种做法如下:1.打道 打道分打糙道和打细道两种做法。打细道又可叫做“刷道”,同为打道做法,糙、细两种做法的效果却差异很大。打糙道做法是石料表面各种处理手法中最粗糙的一种,多用于井台、路面等需要防滑的部位。而刷细道做法是非常讲究的做法。糙、细道之分,主要由道的密度来决定。在一寸长的宽度内。打三道叫做“一寸兰”,打五道叫“一寸五”,以此类推,则有“一寸七”、“一寸九”和“十一道”。“一寸三”和“一寸五”做法属糙道做法,多用于道路等需要防滑的石面,“一寸七”和“一寸九”做法属细道做法,多用于挑檐石、阶条石、腰线石的侧面,地方建筑的石活则经常使用。为保证效果,刷细道应在剁斧后进行。一寸之内刷十一道以上的做法则属非常讲究的作法,仅用于高级的石活制品,如讲究的须弥座、陈设座等。无论是糙道还是细道,打出的效果应深浅一致,宽度应相同,道应直顺通畅,不可出现断道。2.砸花锤 这种处理手法是在经凿打、已基本平整的石面上,用花锤进一步将石面砸平。经砸花锤处理的石料大多用于铺墁地面,也常见于地方建筑中。3.剁斧 剁斧又叫“占斧”,是比较讲究的做法,也是官式建筑石活中最常使用的做法。剁斧应在砸花锤后进行。剁出的斧印应密匀直顺,深浅应基本一致,不应留有錾点、錾影及上遍斧印。刮边宽度应一致。4.磨光 磨光做法一般只用于某些极讲究的做法,如须弥座、陈设座等。5.做细 指应将石料加工至表面平整、规格准确。露明面应外观细致、美观。不露明的面也应较平整,安装时不但没有多出的部分,且接触面较大。剁斧、砸花锤、打细道、扁光和磨光都属于“做细”的范围。6.做糙 指石料加工得较粗糙,规格基本准确。露明面的外观基本平整,但风格疏朗粗犷。用于不露明的面时,可以很粗糙,但也应符合安装要求。打糙道、刺点和一般的凿打都属于做糙的范围。24-2-2-3 石料加工的质量要求 1.石料加工前应对石料仔细观察和敲击鉴定,不得使用有裂纹和隐残的石料,石料的纹理走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需要。2.用于重要建筑的主要部位时,石料外观应无明显缺陷。3.石料加工后,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要求,表面应洁净完整,无缺棱掉角。外观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剁斧的石料,斧印应直顺、均匀、深浅一致,无錾点、錾影及上遍斧印,刮边宽度一致。(2)表面磨光的石料,应平滑光亮,无麻面,无砂沟,不露斧印、錾点、錾影。(3)表面打道的石料,道应直顺、均匀,深度相同,无明显乱道、断道等不美观现象,刮边宽度一致。道的密度:糙道做法的每 l0cm 不少于 10 道,细道做法的每 lOcm 不少于25 道。(4)表面砸花锤的石料,应不露錾印,无漏砸之处。4.石料加工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 24-6。石料加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 24-6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 砸花锤、打糙道二遍斧三遍斧、打细道、磨光 4mm 1mm 2mm 用1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死 坑 数量(坑 径4mm、深3mm)二遍斧三遍斧、磨光、打细道 3个/m 2个m 抽查3处.取平均值 3 截头方正 2mm 用方尺套方(异形角度用活尺),尺量端头偏差 续表 24-6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4 打道密度 糙道(10道/l00mm)2道 尺量检查。抽查3处。取平均值 细道(25道/lOOmm宽)正值不限-5道 5 剁斧密度(45道/lOOmm宽)正值不限-10道 尺量检查,抽查3处,取平均值 注:表面做法为打糙道或砸花锤做法的,不检查死坑数量。24-3 古建筑砌体 24-3-1 干摆墙面的砌筑方法 干摆墙须使用“五扒皮”砖。摆砌过程中应有专人“打截料”,随时补充砍砖中的未尽事宜。1.弹线、样活 先将基层清扫干净,然后用墨线弹出墙的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缝的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试摆即“样活”。为决定“五扒皮”砖的规格,真正的样活应在砍砖之前进行,此时的样活只是为了验证和进行适当的调整。2.拴线、衬脚 在两端拴的两道立线,叫做“拽线”。拽线之间要拴两道横线,下面的叫“卧线”,上面叫“罩线”(“打站尺”后拿掉)。砌第一层砖之前要先检查基层(如台明、土衬石等)是否凹凸不平,如有偏差,应以麻刀灰抹平,叫做“衬脚”。3.摆第一层砖、打站尺 在抹好衬脚的台明上进行摆砌,砖的立缝和卧缝都不挂灰,即要“于摆”。砖的后口要用石卡垫在下面。即“背撒”。背撒时应注意:(1)石片不要长出砖外,即不应有“露头撒”。(2)砖的接缝即“顶头缝”处一定要背好,即一定要有“别头撒”。(3)不能用两块重叠起来背撒,即不可有“落落撒”。摆完砖后要佣平尺板逐块进行“打站尺”。打站尺的方法是,将平尺板的下面与基础上弹出的砖墙外皮墨线贴近,中问与卧线贴近,上面与罩线(又叫站尺线)贴近。然后检查砖的上、下棱是否也贴近了平尺板,如未贴近或顶尺,必须纠正。4.背里、填馅 如果只在外皮干摆,里皮要用糙砖和灰浆砌筑,叫做“背里”。如里、外皮同时干摆时,中间的空隙要用糙砖填充,即“填馅”。无论是背里还是填馅,均应注意下列几点:(1)应尽量与干摆砖的高度保持一致,如因砖的规格和砌筑方法不同而不能做到每一层都保持一致时,也应在 35 层时与外皮砖找平一次。这一点实际上在确定背里材料的规格和确定砍砖尺寸时,就应注意到,免得给施工带来麻烦。(2)背里或填馅砖与于摆砖不宜紧挨,要留有适当的“浆口”,浆口的宽度应为 12cm。5.灌浆、抹线 灌浆要用桃花浆或生石灰浆。浆应分三次灌,第一次和第三次应较稀,第二次应稍稠。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的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第一次灌浆时一般只灌 1/3,叫做“半口浆”。第三次叫“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之上弥补不足的地方。灌浆既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把砖撑开。点完落窝后要用刮灰板将浮在砖上的灰浆刮去,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又叫“锁口”。抹线可以防止上层灌浆往下窜而撑开砖,所以这是一道不可省略的工序。6.刹趟 在第一次灌浆之后,要用“磨头”将砖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去,即为刹趟。刹趟是为了摆砌下一层砖时能严丝合缝,故应同时注意不要刹成局部低洼。7.逐层摆砌 以后每层除了不打站尺外,砌法都应按上述要求做。此外,还应注意下列几点:(1)摆砌时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施工手册】之 古建筑施工手册.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