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二级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650847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级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省道313线宕昌(南河)至迭部(益哇沟口)二级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项目概要拟建S313线宕昌(南河)至迭部(益哇沟口)二级公路位于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路线起点位于宕昌县南河乡,终点位于益洼沟口(甘川界),路线总体为东西走向。全线采用设计速度4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8.5m(迭部县城过境段K138+600K145+000采用12m),路线全长145.081km。本项目设置大桥28座5132m(其中利用桥梁281m/2座)、中桥40座2160m、小桥41座911m,桥梁总长8203m,设置涵洞327道,平均每公里2.25道;全线设隧道8座,隧道长11563m;平面交叉38处;设收费站2处;设养护工区3处、隧道管理站3处。全线永久占地338.2hm2,临时占地58.68hm2;拆迁建筑物9930m2,其中一半多是土木房,其余还有少量砖木房、砖砼房和简易房;估算总金额为225182.0150万元,平均每公里工程造价1552.1124万元。计划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通车,施工期为3年。二、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干线公路网的建设、促进省际间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商品流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且与沿线的城镇规划是是协调一致的。(2)路线所在区域内有腊子口战役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腊子口村,以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为中心方圆1000m为保护范围,桩号为K46+600K48+600,不设建设控制地带。此外,路线所经区域也未穿越风景名胜区。(3)公路沿线分布有1处自然保护区和2处国家森林公园,分别为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和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路线于K61+340K103+320路段在阿夏自然保护区北部边界布线,其中在K61+340K64+885、K86+000K87+000、K95+750K103+320(长12.115km)路段穿越保护区的实验区;在K14+000K25+600(长11.6km)路段穿越甘肃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在K38+000AK45+000(长17.0km)路段穿越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4)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主要表现为施工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施工占地对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等的影响。(5)本项目沿线所经河流属嘉陵江水系,跨越的主要河流有白龙江、腊子河、南河及其支流等。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桥梁基础施工对水体的搅动、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只要落实好环保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含油污水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妥善处置桥梁基坑开挖的泥沙,同时采取各项水保措施,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施工期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影响。(6)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公路服务设施废水。(6)由于公路施工,必然会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沿线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声及环境空气敏感点33处,其中居民区28处、学校2处、医院2处、敬老院1处。经预测全线33处敏感目标昼夜间近中远期除腊子口小学外均无超标,腊子口小学,远期昼间超标4.2dB(A);夜间不超标。(7)本项目施工期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的污染,以扬尘污染和沥青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营运期对公路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以收费站使用的锅炉为主。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一)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设计期。在路线布设与方案比较时,全面考虑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沿线城镇发展规划相配合,尽量节省耕地,减少与沿线电力、电讯、水利设施的干扰与拆迁。根据沿线土地利用及人均占地情况,路线尽量占用耕作条件差、肥力差、产量低的耕地,选择村庄之间空隙较大、人均占地较多的地方通过。合理设置桥涵的位置、长度和数量,与现有水系、排灌系统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凡路线跨越人工河沟的位置,桥涵布设以原有沟渠为基础,排、灌渠道分别设置桥涵。水渠断面尺寸根据原有尺寸确定。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活动对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2)施工期。征地拆迁影响减缓措施:本项目的征地和安置工作均由各区县政府负责,按有关政策标准由建设单位将征地拆迁款交至区县政府,区县政府成立协调小组落实执行。首先制定出完整合理的征地、拆迁、安置计划及执行进度计划,并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对拆迁的建筑物,特别是居民住宅应认真分类统计,并充分听取沿线拆迁户的具体要求,采纳其合理意见,按政策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后居民的生活问题,做好安置工作。本项目拆迁户均在原乡镇安置,再安置时结合村镇规划统一建房地点,防止乱占地。再安置的居民住房不低于现有水平或有所改善,使拆迁安置不降低受影响户的生活水平,对特困户、脆弱群体应予照顾支持。对现有交通等基础设施影响减缓措施:建设单位成立该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保通小组,制作诱导等各类标志牌,保证昼夜24小时之内有专人维护、疏导交通,也可和当地交警部门联系,请交警协助管理,使施工通车两不误。利用已有道路,在适当位置设置告示,分流部分车辆绕道行驶,减轻车辆通行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可能做到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或设置必要的便道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施工开工前对主要运输的地方道路作加固改造。因工程需要局部阻隔道路时,需设置临时便道与原道路接通。施工期材料、机械设施的运输对地方道路造成的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应及时修复,或将赔偿款交给当地公路管理部门修复。承包商应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充分协商,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加强交通运输管理,进行专门的施工期交通指挥疏导,尽量减少公路施工对现有交通的干扰。同时要求承包商做好运输计划,筑路材料的运输避开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以免造成交通阻塞,并减少对沿线地区声、空气等环境影响,减少交通事故。(二)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在设计中应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占用耕地。路线方案应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不过大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注意与农田基本建设的配合,少占耕地、林地。(2)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沿线以耕作种植为主,本着保护现有耕地、保持耕地总量稳中有增为目标,综合考虑交通、农田基本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项目沿线由于人口近年来增长较快,人均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也逐步加剧。沿线水浇地、旱地等高产稳产农田属于基本农田,是应该切实加以保护的重点农田。(3)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加大沿线绿化力度,有条件绿化的路段均进行绿化,以补偿公路修建对林地造成的损失;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办理占用林地审批手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加强林场植被的抚育工作。除施工必须外,不随意砍伐植物;施工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公路沿线区域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有星叶草、桃儿七,以及兰科植物凹舌兰等,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林缘和山坡草地,为零星分布,在施工带少见。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施工范围,并将不跨界施工条款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写入施工合同,并严格执行;尽量少砍伐、不乱砍伐林木,避免对植被的破坏,并在施工结束后按照合理的植物措施进行恢复。公路沿线可能出没的主要有黄鼬、松鼠、猪獾、野猪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红隼、勺鸡、雀鹰、红腹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山斑鸠、家燕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尤其在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K61+340K64+885、K86+000K87+000、K95+750A103+320)、甘肃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K14+000K25+600)和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K38+000AK45+000)路段林区林缘及人为干扰少的灌丛地带相对较集中,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队伍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施工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4)景观及绿化设计建议。拟建公路沿线各类景观阈值指标一般,对外界干扰的忍受能力、同化能力和遭到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弱,景观环境现状质量总体一般,公路设计中应加强景观专题设计,体现自然风光的景观特点。(5)绿化措施。本项目根据沿线植被生长特点,分别对路基边坡、养护工区、收费站等服务设施内执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带片结合,并用先前剥离的表层土覆盖进行绿化。(6)临时用地保护措施。全线共有取土场10处,占地22.18m2;弃渣场7处,占地13.81hm2。根据公路沿线地形地貌特征、路基施工特点、以及取、弃土(渣)场的防护和恢复措施原则,对取土场进行了撒播草籽的绿化恢复措施;对于弃渣场主要采取下游设坝、砌石防护,坡面及坡顶撒播草籽恢复植被的措施,并且设有排水设施,共撒播草籽恢复植被35.99hm2。(三)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设计期。通过设置路侧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拦水坝及各种通道、桥涵等构造物,尽量使路基路面污水不致直接排入农田而造成对当地水利资源的污染和危害。大、中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2)施工期。严禁将含有害物质的筑路材料堆放于民用水井、河沟附近,必要时设围栏,并设有蓬盖,防止雨水冲刷。桥梁施工期必须加强管理,禁止生活垃圾和油污染物洒落入河床;桥梁下部构造及防护基础工程的实施避开雨季,从基坑开挖的钻渣应运至陆上处置,禁止随意弃于河道及河滩地,保证暴雨时的行洪安全。桥梁施工结束后将河床恢复原貌,防止河床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3)营运期。本项目全线设收费站兼隧道管理站2处,养护工区1处,隧道管理站1处,产生的生活污水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可选用玻璃钢整体型的集成式生物化粪池,处理水可以用于绿化灌溉。集成式生物化粪池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造价低(只有老式化粪池的2/3还不到)、抗压强度高、抗酸碱、密封性好、无渗漏,能有效解决传统化粪池的污染渗漏等问题。平时无需维护,储粪仓内粪渣杂物可1年以上清理1次。(4)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计划。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除证件检查外,必要时应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建设单位应编制详尽的应急计划,统一应急行动,明确应急责任人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事故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路线跨越白龙江、腊子河、南河等I、类水体路段,桥梁两侧应采用加强型防撞护栏,并对桥梁桥面排水作重点考虑,设置排水收集系统,在桥梁桥头设置事故收集池,桥梁设纵向引流排水系统与事故收集池连接,桥面径流不直接进入河道。事故收集池的容积参照现有油罐车的最大容积,设置为40m3。(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影响减缓措施(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随时与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管理单位、当地国土部门联系,共同协调处理在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路段施工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公路建设中对地貌的有效保护。(2)禁止在穿越阿夏自然保护区K61+340K64+885、K86+000K87+000、K95+750K103+320路段和穿越两处森林公园(K14+000K25+600和K38+000AK45+000)路段范围内堆放筑路材料、设置取弃土(渣)场、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以最大程度保持保护区原貌,尽量减少破坏原有土体结构,降低水土流失程度。(3)尽量利用现有临时道路,选择植被较少地方,减少施工作业面植被的破坏,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植被。(4)在穿越阿夏自然保护区K61+340K64+885、K86+000K87+000、K95+750K103+320路段和穿越两处森林公园(K14+000K25+600和K38+000AK45+000)路段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保护区管理部门有关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的要求制定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施工管理和施工环境监理。(5)景区路段的公路绿化应结合景区植物景观规划,使公路绿化效果能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相协调。(五)环境噪声影响减缓措施(1)施工期,将混合料拌合站、构件预制场设置在距居民集中点、学校200m外。施工机械应尽量进行噪声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2)由预测结果可知,全线33处敏感目标昼夜间近中远期除腊子口小学外均无超标,腊子口小学远期昼间超标4.2dB(A),夜间不超标。建议加装隔声窗23扇。此外,在学校、卫生院路段设立禁鸣警示牌。(六)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1)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和灰土拌和站的选址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避开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选在距离居民区300m外的下风向处。本项目沥青拌和场周围300m范围内均没有敏感点;对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或采取洒水等方法处理。另外,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黑色路面以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污染。(2)对于收费站使用的锅炉,要求采用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环保锅炉,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可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七)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洞口开挖时必须认真制订维护洞口稳定的具体措施,不得采用大面积开挖以免破坏洞口土体稳定,隧道进洞前应对边仰坡进行妥善防护或加固,及时做好截、排水沟,洞口施工易避开雨季和融雪期。(2)合理处置不可用弃渣。当隧道弃渣不满足本项目工程条件时,应利用施工便道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处置。弃渣场选择应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状况,以防破坏地表植被和阻断地表径流;弃渣体积超过弃渣场的设计容量时应另选新的弃渣场,以防导致溃坝等安全隐患。(3)隧道进出口洞门绿化以恢复性设计为原则,利用当地常见植物种,在开挖影响区域内进行自然式搭配种植,使恢复后景观尽可能趋近于原有景观。(4)隧道施工前要调查好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防止由于施工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对涌水隧道实施环境监控,严格控制水资源漏失。在施工中一旦发生涌水等问题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配合其采取相应的封堵补救措施。(5)隧道施工废水可采取沉淀处理后重复利用的方法,不仅能降低引水成本,又可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在隧道口(两端)设置250m3的沉淀池、250m3的蓄水池和一个小型过滤池,施工废水处理后重复利用,不外排。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一)社会环境(1)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陇南市所辖的宕昌县、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迭部县,间接影响区为两市所辖的其他区县及其周边地区。在路线方案确定时,对文物的可能影响区域,路线均已绕避,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和遗迹的安全。此外,路线所经区域也未穿越风景名胜区。(2)近年来,随着项目影响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项目直接影响区经济显著增长,但由于受社会、历史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项目直接影响区内居民收入水平并不乐观,人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改善。(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改善旅游线路交通条件,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有利于加快省干线路网建设,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4)沿线规划主要为迭部县城总体规划,本项目已被纳入迭部县城总体规划的道路交通规划,规划提高对外交通的公路等级,在迭部县规划区的路段桩号为K136+500K144+600,长8.1km,相邻的用地规划为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中远期发展用地。且本项目为二级公路标准,不会对县城的远期发展造成分割。本项目能够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完善该地区公路网的技术结构,便于乡镇对外交通联系和衔接,方便沿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更好地为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5)全线共设平面交叉38处,可合理连接现有路网和规划道路,不会对现有公路造成交通干扰。(6)本项目推荐方案共设大桥28座5132m(其中利用桥梁281m/2座)、中桥40座2160m、小桥41座911m,桥梁总长8203m。设置涵洞327道,平均每公里2.25道。全线设置较完整和系统的排水设施,防止路面水直接排入农灌系统,能够维持既有水利设施,确保水系畅通,对原水利排灌设施影响不大。(7)路线所在区域内有腊子口战役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腊子口村,以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为中心方圆1000m为保护范围,桩号为K46+600K48+600,不设建设控制地带。腊子口战役旧址周围群山耸立,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河两岸是悬崖绝壁,林密道隘,地形险要。因受地形及路线走向的限制,本项目不可避免要与腊子口战役旧址交叉。建议在保护范围内只需路面铺设,不进行路基工程,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带来的扰动,将工程对文物的影响降至最低。根据文物保护法,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本项目涉及腊子口战役旧址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必须按法规要求在施工前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该项目穿越腊子口战役旧址路段的初步设计方案和保护措施要报请省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在工程建设中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遗址。施工期在相应路段设置隔离线和警示牌,严格控制施工范围。(8)本项目永久占地338.2hm2,其中大部分是荒草地111.71hm2,占永久占地的33.03%;其次是旧路85.72hm2,占永久占地的25.35%;水浇地62.46hm2,占永久占地的18.47%;旱地54.4 hm2,占永久占地的16.09%;其余还有河滩地12.05hm2,占永久占地的3.56%;经济林地9.69hm2,占永久占地的2.87%;宅基地2.17hm2,占永久占地的0.63%。临时占地58.68hm2,其中荒草地49.36 hm2,河滩地8.97 hm2,旱地0.35 hm2。拆迁建筑物9930m2,其中一半多是土木房,其余还有少量砖木房、砖砼房和简易房。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应按政策切实做好受占地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置工作。拟建公路的路线方案得到了地方政府及沿线群众的支持,公路沿线征地拆迁补偿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规,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因本项目而降低。(二)生态环境(1)根据宕昌县志和甘肃省迭部县农业资源调查及专业区划报告,拟建公路主要经过西北部牧农油区,西部高山、水源涵养林农牧区,东部高山峡谷多种经营区和北部亚高山草甸、牧林农区。(2)拟建项目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南临四川若尔盖县。依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经过两个生态大区分别为河东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生态系统大区,土地利用分区分别为岷宕山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白龙江上游针叶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3)拟建项目在甘肃水土保持区划中属于长江流域防治区陇南土石山亚区的白龙江石山森林小区,属于水利部公告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公路大部分路段所在的甘南州土壤侵蚀总面积为7500km2,其中轻度侵蚀占77.67%,中度侵蚀占5.02%,强烈侵蚀占16.85%,极强烈侵蚀占0.46%。考虑部分路段的滑塌等因素,确定项目区多年土壤侵蚀模数7002000t/km2·a,按不同单元面积的加权平均值约为900 t/km2·a。(4)拟建公路所经8个乡镇农用地各类土地的比重来看,耕地分布面积均占80%以上,分布较广。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拟建公路经过各乡镇里程和耕地分布面积,公路永久占用耕地比例不是很高,均低于3%,占用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从人均耕地减少面积看,所有乡镇都在0.1亩以下,占地影响不大。永久占地不会改变沿线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结构。(5) 路线所经各乡镇除腊子乡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为42.15%,其余7个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率在50%以上,应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保证整体数量不减少,满足当地粮食的稳产稳收。本项目永久占地338.2hm2,其中耕地116.86hm2,估算永久占地中占用基本农田共78.55hm2。根据国家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应实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补偿方式主要采取在本区开荒造田或异地造田等途径进行补偿。(6)本项目路线两侧300m范围内以农田植被为主,评价区内农田植被面积达2441.8983h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8.99%,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青稞、蚕豆、洋芋、油籽等为主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其次是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2.42% 、22.12%和17.11%,常见针叶林有细叶云杉、油松、华山松,灌丛、灌草丛主要有箭竹、忍冬、悬钩子、花楸、茶藨子等;阔叶林和人工林相对较分散,比例18%之间。(7)本项目全线基本沿现有公路走廊带布线,利用S313 S210和S212进行旧路改扩建,因现有公路的存在,野生动物已经适应了现有道路的存在,且现有公路沿线人类活动较频繁,公路两侧野生动物出没较少。在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K61+340K64+885、K86+000K87+000、K95+750A103+320)、甘肃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K14+000K25+600)和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K38+000AK45+000)路段,因森林植被较丰富,可能偶尔会有少量野生动物会出没。(8)经估算,全线永久占地生物量损失按20年计算,共52010.3t;临时占地生物量损失按3年计算,共577.368t。(9)本项目在工可报告的基础上,设置取、弃土(渣)场进一步考虑了对隧道弃渣的合理利用。全线通过土石方调配利用后,共计借方量1225581m3,产生弃渣446717m3。经合理选址后共设取土场10处,占地22.18hm2;设弃渣场7处,占地13.81hm2。取、弃土(渣)场均避开了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10) 全线共有取土场10处,弃渣场7处,占地13.81hm2。在施工结束后,各取土场根据周围环境特征,主要采取撒播草籽的绿化恢复措施,共撒播草籽恢复植被35.99hm2。(11)本项目除取、弃土(渣)外,其它临时工程包括预制场、拌合场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共占地22.69hm2。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周边环境特点,采取合适的防护及恢复措施后,撒播草籽恢复植被13.37hm2,复垦9.32hm2。(12)项目建设施工及营运期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到的占用耕地补偿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合理绿化,以及弃土(渣)场、其他临时用地的防护和恢复措施,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三)地表水环境(1)本项目沿线所经河流属嘉陵江水系,跨越的主要河流有白龙江、腊子河、南河及其支流等。白龙江:为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支流,位于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重要分界线。发源于甘南高原西倾山东端的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东北麓、碌曲县的郎木寺附近,曲折东南流,经迭部、舟曲、武都城,至文县罐子沟出甘肃境,于四川昭化旧城注入嘉陵江。 全长576km,流域面积3.18万km2。主要支流有达拉沟、 多儿沟、腊子沟、 小岷江等。(2)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沿线河流水质较好,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的要求。(3)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桥梁基础施工对水体的搅动、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只要落实好环保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含油污水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妥善处置桥梁基坑开挖的泥沙,同时采取各项水保措施,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施工期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影响。(4)路面径流(主要是初期雨水)对沿线地表水的影响甚微,不会改变原有的水质类别。(5)本项目全线设收费站兼隧道管理站2处,养护工区1处,隧道管理站1处,产生的生活污水设置集成式生物化粪池集中处理,定期清理。(6)营运期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较低,因此类突发性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极大,且其发生具有随机性,可结合桥梁、隧道设计,从工程和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预防手段来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路线跨越白龙江、腊子河、南河等I、类水体路段,桥梁两侧应采用加强型防撞护栏,并对桥梁桥面排水作重点考虑,设置排水收集系统,在桥梁桥头设置事故收集池,桥梁设纵向引流排水系统与事故收集池连接,桥面径流不直接进入河道。事故收集池的容积参照现有油罐车的最大容积,设置为40m3。(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影响减缓措施(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随时与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管理单位、当地国土部门联系,共同协调处理在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路段施工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公路建设中对地貌的有效保护。(2)经现场踏勘与植被样方调查,公路沿线区域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主要分布在林缘和山坡草地,为零星分布,在施工带少见,本次样方调查中并未发现保护植物的分布,施工时对这些物种的影响较小。(3)根据2009年保护区管理处记录,在旺藏保护站的曹世坝管护点和旺藏管护点发现大量大熊猫粪便和啃食竹子等痕迹,上述两处管护点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距拟建公路距离较远,约14km,路线在该路段利用现有公路进行旧路改扩建,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出现的几率也较小。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分布距拟建公路距离较远,距离公路K61+340K64+885路段最近的老场部管护点距离约有8km,该管护点附近有野猪和梅花鹿分布,路线在该路段利用现有公路进行旧路改扩建,公路两侧有科布和黑扎两个村庄,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出现的几率也较小。(4)执行相关环保措施和宣传教育外,严禁施工人员进入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路段,禁止猎捕野生动物;车辆进入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路段前0.5km处,左右两侧应设限速禁鸣标志牌,遇特殊情况时,鸣笛用低分贝喇叭;设置警示牌,在车辆进入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路段前0.5km以内路段,无论货运车辆、还是客运车辆,不能停留,防止驾驶人员和乘客抽烟引发火灾。(五)声环境(1)经现场踏勘和环境现状调查,沿线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声及环境空气敏感点33处,其中居民区28处、学校2处、医院2处、敬老院1处,以上敏感目标均处旧路改扩建路段。(2)公路沿线噪声来源主要为当地的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拟建道路沿线敏感目标监测期间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均能满足2类标准的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当地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上良好。(3)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具有强度高、时期短的特点。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并加强施工机械的操作、管理等措施可以减轻噪声影响程度,施工结束后影响自然消失。(4)全线33处敏感目标昼夜间近中远期除腊子口小学外均无超标,腊子口小学,远期昼间超标4.2dB(A);夜间不超标。(5)全线仅腊子口小学昼间超标,建议加装隔声窗23扇。此外,在学校、卫生院路段设立禁鸣警示牌。(6)随着未来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的交通量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加强中远期监测,以便针对超标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根据达标控制距离,规划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在噪声超标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六)环境空气(1)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较好,NO2、TSP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2)施工作业必然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这种污染是短期的,工程结束后,这种污染将逐渐减轻并消失。(3)本项目收费站、养护工区拟设置额定热功率为0.7MW(1t/h)的型煤锅炉,锅炉烟囱高度不低于25m,其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的标准。(七)隧道工程(1)本项目路线方案共设置隧道8座,隧道长11563m。其中完全利用隧道633m/1座,新建10930m/7座,均为石质隧道。(2)隧道施工建设影响主要表现在隧洞开挖直接造成的植被破坏、施工弃渣、景观影响以及施工破坏地下含水层而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等。建议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维护洞口稳定、减少隧道弃渣量、合理处置不可用弃渣、减少隧道施工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并且对隧道洞门进行绿化、美化设计。(3)根据不同隧道的工程量,隧道每天的施工废水产生量在200400m3之间。隧道施工废水中污染物成分简单,主要为小颗粒悬浮物,经沉淀、过滤处理后重复利用,不外排。(4)隧道施工中根据进一步的水文地质钻探资料,排堵结合,以减少地下水的渗漏。(5)为了保持洞内良好的施工环境,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做好施工时的通风工作。营运期设置配套齐全的安全报警、救援设备,制定周密有效的与监控、通风系统联动的应急方案,能够迅速将灾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减少连锁反应,降低事故引发的严重后果。(七)评价结论省道313线宕昌至迭部公路改造工程由省内路网中S210线和S313线两条重要公路组成,是G212线与G213线的联络线,也是甘南州的主要干线公路之一。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甘肃省干线路网建设步伐,促进我省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升温,带动甘肃南部相对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项目建设施工及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以及环境空气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真正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并能为环境所接受,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注意事项

    本文(二级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