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东城区新中街危房改造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 资源ID:2647711       资源大小:473.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城区新中街危房改造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二八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5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6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假设和说明 7第二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9一、北京市经济形势运行状况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9二、东城区城市功能定位 11第三章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13一、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综合分析 13二、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 15三、北京市公寓市场分析 17四、北京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18五、北京市商业房地产市场分析 19第四章 项目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 21一、东城区房地产市场分析 21二、项目区域住宅市场分析 23三、项目区域公寓市场分析 26四、项目区域写字楼市场分析 27五、项目区域商业市场分析 28六、项目与同类竞争项目的比较 30七、项目SWOT分析 33第五章 项目设计方案及市场定位 35一、项目设计方案 35二、项目客户定位 36三、价格定位 37第六章 项目基础设施状况 39一、市政道路 39二、给排水管道 39三、供电 39四、通讯 39五、天然气 39六、供热 39第七章 项目投资估算和筹资评价 40一、总投资估算 40二、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45第八章 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47一、项目财务效益预测 47二、现金流量和财务指标分析 49三、不确定性分析 50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52一、结论 52二、建议 52附 表 53附 件 60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二)项目单位(三)项目位置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地处于东二环沿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 (四)项目用地根据关于进行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京计投资字(2002)1044号】、关于进行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京计投资字(2002)1348号】。2005年3月24日,项目建设单位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分别签订了A区、B区用地的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京地处(合)字(2005)0177号、0176号】,合同地价款分别为12090.85万元及7230.45万元,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票据,合同地价款及契税已经全部缴清。2006年5月12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地字0007号】,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26712.74平方米,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7407.485平方米,代征道路用地为35649.093平方米,代征绿化用地为3656.162平方米。2006年6月1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同意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设计方案复函【2006规复函字0267号】,项目总建筑规模为56594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11340平方米,建筑高度10-80米,机动车位2277个,户数3478户,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容积率4.71,绿地率20.2%,自行车停车位9993辆。2006年10月9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鑫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申请使用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复【京政房地字(2006)150】,2006年10月,项目建设单位取得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建设用地批准书【京国土用(批)字(2006)第150号】。以上批复明确回迁安置居民的住宅按照划拨方式供地。2006年12月21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项目A区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京东国用(2006)第0070号】,土地使用权面积为29964.03平方米。2006年12月31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建字0083号】,C2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41190平方米,C3回迁办公楼建筑面积21257平方米,C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6034平方米。2007年1月18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项目B区用地国有土地使用证【京东国用(2007出)第00008号】,土地使用权面积为20583.13平方米。2007年2月9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05号】,D1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17608平方米。2007年2月15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调整设计情况说明复函【2007规复函字0070号】,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1555平方米,其中地上4114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300400平方米,配套公建14700平方米,其他公建建筑面积96200平方米),总户数3629户。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容积率4.7,绿化率20.2%,机动车停车2309辆,自行车停车位10449辆。2007年2月16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C2回迁住宅楼等3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施建字0254号】。2007年3月20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D1回迁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施建字0367号】。2007年4月16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16号】,B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6760平方米,B区地下室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2007年4月27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19号】,B5商品住宅楼建筑面积15964平方米。2007年5月18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B区地下车库等2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施建字0743号】。2007年5月28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23号】,D3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55562平方米。2007年5月30日,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取得B5商品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施建字0808号】。2007年6月19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26号】,回迁小学建筑面积10160平方米。2007年7月4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28号】,B6幼儿园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2007年7月5日,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7规(东)建字0030号】,A6商品住宅楼建筑面积21257平方米,A8商品住宅楼建筑面积21257平方米,A7非配套商业建筑面积15186平方米,A区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7258平方米, A9东侧地下室建筑面积1422平方米, A10地下室建筑面积3990平方米。(五)交通与环境1、交通状况项目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南角,紧临东城区新中街外大街及东二环路等多条出行道路,附近有23、52、715、721、754、800、821、907、957路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交通出行便捷。2、环境项目西侧是二环路绿化带和护城河,东南两公里坐落着龙潭湖公园,具备优越的绿色空间和京城稀缺的水资源。项目北部地区为北京市中央商务区,其中规划和建设的大量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已形成浓厚的商务氛围。(六)项目现状项目目前一期已经完工,二期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七)开发内容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调整设计情况说明复函【2007规复函字0070号】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建字0083号,2007规(东)建字0005号、0007号、0016号、0019号、0023号、0026号、0028号、0030号】,本项目建设内容如下表所示:表1-1: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改项目规划内容明细表单位:平方米区块建筑编号规划内容建筑面积地上地下A、BA1、A2写字楼办公47479底商6312地下9216A3商住公寓30610底商2999地下4044A678商住住宅42594底商7716地下7492A5、A9、A10商业地上14741地下8736B1会所地上2690地下2400B2、B3、B5住宅地上83453地下12285B6幼儿园地上1680地下910AD1、AD2、BD地下车库(1518个车位)45919小计24027491002C、DC1非配套商业1746C2回迁办公及住宅364424748C3回迁办公36971827C4回迁骨科医院47201800CD地下车库(130个车位)6034D1回迁住宅(首层配套商业和办公)143083300D2回迁住宅(局部为商业和物业用房)497346630D3回迁住宅(局部为办公及物业用房)497105852D4非配套商业1202540D5回迁小学教学楼51605000D6市政站160DD地下车库(618个车位)23000D8办公3955714小计17083459445合计411108150447561555(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根据开发企业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开发建设的具体实施进度计划如下:A区:2007年8月20日 开工2007年11月1日 结构正负零2008年6月30日 结构封顶2009年12月30日 竣工入住B区:2007年5月30日 开工2007年9月15日 结构正负零2008年4月5日 结构封顶2009年9月30日 竣工入住C区:2007年2月15日 开工2007年8月10日 结构正负零2008年4月30日 结构封顶2008年12月30日 竣工入住D区:2007年3月30日 开工2007年10月30日 结构正负零2008年6月30日 结构封顶2008年12月30日 竣工入住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作为四大中心城区之一,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区域内居民的居住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而项目用地内原住宅条件较差,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十分迫切。本项目是北京市和东城区2006年重点落实实施的56件实事之一。市长王歧山指示要加快该项目的建设,尽快解决危改回迁居民的回迁工作,彻底解决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在这样的机遇和背景下形成了,该区域成为二环以内除长安街、金融街之外的最佳办公选择。项目用地位于东二环沿线地区,原为具较长历史的企事业单位及单位宿舍区,与北京市整体发展及区域规划不协调。东城区新中街南街危改项目就是在以上背景下提出并实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占地面积12.67公顷,总建筑面积56.15万平方米。项目内共有A、B、C、D四个区,A、B区是商品房开发区,C、D主要用于危改回迁。危改回迁区总占地面积36860.3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0279平方米;商品房建设区总占地面积50547.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1276平方米,由写字楼、住宅、国际名店商街和酒店式服务公寓组成。项目不但可以提高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区域环境,而且作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辐射地带,项目的建设弥补了周边区域内没有多功能综合项目的空白,将会成为地标性的建筑复合群。项目的建设将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可见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关于进行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京计投资字20021044号】2、关于同意进行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京计投资字20021348号】3、关于调整东城区新中街外南街危改一、二期工程可研批复内容的函【京发改投资函2004第150号】4、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京地出合字(2005)第0177号】5、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京地出合字(2006)第0176号】6、建设用地批准书【京国土用(批)字(2006)第150号】7、国有土地使用证【京东国用(2006)第0070号】8、国有土地使用证【京东国用(2007出)第00008号】9、规划意见书【2004规(东)意字第0052号】10、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调整设计情况说明复函【2007规复字0070号】1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建字0083号,2007规(东)地字0005号、0007号、0016号、0019号、0023号、0026号2006规(东)地字0007号】1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建字0083号,2007规(东)建字0005号、0016号、0019号、0023号、0026号、0028号、0030号】13、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施建字0254号、0367号、0743号、0808号】1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5、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1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7、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指标和房地产指标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假设和说明1、由于本项目尚未取得全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故本报告中建筑面积等数据依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东城区新中街1-4条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调整设计情况说明复函【2007规复函字0070号】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规(东)建字0083号,2007规(东)建字0005号、0007号、0016号、0019号、0023号、0026号、0028号、0030号】综合确定。但最终项目建筑面积以项目取得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为准。2、本报告设定项目红线外基础设施为“七通一平”状态,即:通路、供电、供水、排水、供暖、通气、通讯及场地内土地平整。3、本报告中价格、费用等的取数均以2007年第一季度市场一般水平为基准,未考虑房地产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在项目开发、建设、销售期间的涨跌因素、也不考虑其他非正常条件下的取数。4、假设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属实且提供了全部相关的资料。5、委托方应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因所提供资料不实引起的后果负责。第二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一、北京市经济形势运行状况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息息相关,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指标显示北京市宏观经济形势呈稳定运行态势。1总体经济及产业发展稳定,市场运行良好,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6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第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人均GDP达到49505元(折合6210美元),比上年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17.2亿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405.1亿元,同比增长11.9%。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都说明北京市整体经济形势运行良好;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有新的空间需求,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图2-1: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指数变化趋势图2人口总量稳定增加,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户小型化,将进一步加大对商品住宅的需求200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继续增加,达到1581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43万人。城市总户数由2005年451.7万户上升到465.2万户,增加了13.5万户,户均人口数为3.4人,家庭户小型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口总量及家庭户数的增加,必然引致住房需求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另外,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05年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25元,比05年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水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0.06平方米,同比增加0.61平方米。常住人口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都将带动房地产市场住房需求。图2-2:北京市常住人口及城市总户数图图2-3:北京市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及其增长率3社会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价格水平稳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低于上年0.6个百分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趋于平稳下降,反映出社会通货膨胀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稳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4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大,将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幅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935.3亿元,同比增长53.2%;房地产开发投资1719.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提高9.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将会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二、东城区城市功能定位东城区为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东城区积极探索首都中心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之路,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城区功能日渐明确和完善,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正在形成“一场两区”的经济格局。即以前门大街老字号传统商业文化街、祈年殿大街服务业一条街、东外大街现代商务街和大都市街专业化主题市场街四条街组成的“王字形经济磁场”,以龙潭湖为中心的“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和以永外百荣世贸商城为龙头的“永外现代商贸园区”两个功能区。形成了集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娱乐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区雏形。东城区虽然区域面积不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有限,但是凭借其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文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及一定的商业基础,以及与市中心、建国门商圈、CBD商圈、木樨园商圈等接壤的地理优势,具备了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和体育休闲产业、商贸服务产业、旅游产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从而带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在“十五”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努力,到2010年,初步把东城区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服务经济较为发达,古都文化风貌和现代生态景观充分展现,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生活舒适的商贸旅游居住区,基本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框架。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东城区的城市发展定位为适宜居住和适宜娱乐的首都核心区,具体是:1商业提升一个新的层次,把东城区定位为体育产业的聚集区,都市商业区和传统文化旅游娱乐区;2突出城市规划,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天坛公园为中心,着力建设龙潭湖产业园区和天坛文化圈。中心主要以天坛公园为核心,打造天坛文化圈;西北部以“王”字形经济磁场、前门大街为核心,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区;中部发展体育产业园,作为北京市发展奥运经济当中的一个项目;西南部发展永定门外地区,主要以现代批发和商贸服务为主;东北部以东花市为基础,发展适宜居社区。3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提升东城区整体竞争能力,除以规划作为保障,还有明确的产业导向为支撑,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发展,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第三章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一、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综合分析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总体平稳,供求偏紧的态势未发生明显变化。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商品房市场销售依然旺盛,空置面积减少,新建商品房价格继续有所上升。总体看来,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有以下特点:1土地供应有所增加,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2006年全年土地供应总量6509公顷,比上年增长2%。其中产业用地1311公顷,增长30.6%;住宅用地1318公顷,增长49.7%,其中经济适用房用地532公顷(含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保障性住房),规划建筑面积88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0.3%和71.6%。土地供应量较2005年有一定的增长,主要用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解决居民居住问题,土地供应的增加,尤其是住宅用地供应的增长,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调节供求不平衡状况,并且,2006年进一步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2土地市场需求潜力较大2006年北京市预审批复建设项目1543个,总用地面积达14392公顷,是2005年土地实际供应量(6509公顷)的2.2倍。建设用地的预审量远大于实际土地供应量,可见,2006年北京市土地市场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土地市场需求潜力较大。3商品房供应量继续下滑,受政策影响,商品住宅供应减少从新增商品房供应情况来看,2006年北京共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624个,批准预售面积约为2458万平方米(包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5%和14%。其中,商品住宅准售面积约为17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从供应结构来看,2006年北京商品房期房批准预售面积245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准售面积约为1717万平方米,所占比重约为70%,同比约下降了7个百分点;写字楼准售面积约为342万平方米,所占比重约为14%,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商业准售面积约为276万平方米,所占比重约为11%,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地下车库等其它准售面积约为123万平方米,所占比重约为5%,与2005年持平。总之,与2005年同期相比,商品住宅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写字楼、商业所占重则略有所增加。供应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受九部委意见中关于“新开工商品住房中90平方米以下户型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政策影响,致使部分商品住宅须调整规划,从而减少了市场的供应量;而商业、办公用房的供应受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市场供应保持平稳上升态势。4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下降,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房地产市场供应同样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2006年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048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其中商品住宅6311.3万平方米,下降13.3%。商品房竣工面积3193.9万平方米,下降15.3%;其中商品住宅2193.3万平方米,下降22.8%,将对未来商品房供应产生一定影响。5商品房价格继续攀升,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8.8%,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6%,高于上年2.5个百分点。2006年房价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尤其是商品住宅价格,反映出房地产市场总体上需求旺盛、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态势。6商品房尤其是商品住宅销售旺盛,空置率下降2006年商品房空置率为10%,空置面积1039.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34.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率仅为7%,空置面积494.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05.6万平方米。商品房尤其是商品住宅空置率降低及空置面积大幅减少,说明商品房尤其是商品住宅销售旺盛。图3-1:北京市商品房及商品住宅空置率变化趋势图72007年商品房市场展望供应增加、交易活跃、价格上涨但涨幅回落从供应方面来看,2006年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利于促进土地供应尽快形成房地产供应。此外,由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影响,大部分开发商将会让其开发的项目尽量在2007年入市。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者在“观望”一段时间之后,也将逐渐采取购房行为,税收政策的影响也将逐渐为购房者所适应,因此,2007年房地产市场交易将更为活跃。从价格方面来看,虽然2007年新增商品房的供应量将有所增长,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且近两年土地供应较少,因此2007年商品房的有效供应仍然不足,受旺盛需求影响,商品房价格仍然呈现上涨趋势,但其涨幅有所回落。总体来看,在国家和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指导下,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存在,全市经济可望继续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延伸和发展。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二、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12006年北京普通商品住宅准售面积为654.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政策影响、住宅用地供应过少是导致新增普通商品住宅的供应呈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受九部委意见中对新增商品房住宅“90平方米以下,70%”限制的影响,部分商品住宅项目更改规划,未能如期入市,导致2006年商品住宅供应大幅减少;第二,近两年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过少,而“8.31”之前的许多住宅项目由于拆迁及资金等原因,也不能及时上市。从区域来看,南部地区是2006年北京普通商品住宅供应最活跃的区域,新增准售面积为268.46万平方米,约占新增普通商品住宅供应总量的41%。2受政策影响,普通商品住宅部分需求受抑,售价和面积适中的普通商品住宅需求较旺。2006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北京商品住宅的预售成交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旺盛的商品住宅需求势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006年,商品住宅期房预售成交面积约19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尽管如此,2006年北京许多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不仅在短时间完成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且成交价格持续上升。例如,朝阳区的北京新天地,新增准售面积约19万平方米,仅三、四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销售,其预售率高达 95%,成交均价约为6000元/平方米,高出平均报价3%左右;保利金泉广场,新增准售面积约22万平方米,半年内,其预售率已达到80%左右,成交均价约为9100元/平方米,高出平均报价3%左右。昌平区的新龙城,新增准售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在半年多时间里,基本上已售完,成交均价约为6100元/平方米,高出平均报价10%左右;通州区的新城阳光,新增准售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半年多时间里,其预售率已达85%,成交均价约为4780元/平方米,高出平均报价10%左右。可见,售价和面积适中的普通商品住宅项目,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因此,2006年北京商品住宅的市场需求虽然受到抑制,但普通商品住宅需求仍然较为旺盛。3 2006年北京普通商品住宅平均报价为6175元/平方米,与2005年相比,上涨了12%。从各区县新增普通住宅价格水平来看(东城及延庆由于没有新增普通商品住宅,不计算在内),北京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普遍呈快速上涨势头,价格上涨水平从291-2605元/平方米不等。有3个行政区的房价涨幅小于10%,有5个行政区的涨幅超过了30%。其中,西城区平均报价高达11191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605元/平方米,涨幅约为30%;房价涨幅最大的行政区域是平谷区,其价格上涨了832元/平方米,涨幅高达36%。供不应求及开发商的预期较高是普通商品住宅平均报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表3-1:2006年各区县新增普通商品住宅平均报价一览表序号区 域平均报价(元/m2)同比增长序号区 域平均报价(元/m2)同比增长2006年2005年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006年2005年1西城区11191858630%9大兴区5035440214%2东城区9862758230%10顺义区4960382930%3宣武区8371729015%11通州区4532394515%5朝阳区7539627320%12怀柔区4338323834%4海淀区724567587%13门头沟区3901341914%6丰台区6263565411%14房山区363833479%7石景山区615257886%15平谷区3156232436%8昌平区5498440625%16密云县2972230029%整体平均报价2006年:6175元/m2 2005年:5502元/m2未来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市场的供应量有望止跌回升,大量“8.31”之前取得的建设用地即将入市。另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规划的11个新城建设已经开始启动,这将进一步增加未来普通商品住宅的供应量。而且“90平方米占70%以上”的政策已经明朗化,开发商的“观望期”将结束,这将使更多的普通商品住宅入市。因此,预计未来北京普通商品住宅的供应量将有所增加。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消费者的购房承受能力增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普通商品住宅的需求量。众多年轻家庭因结婚而买房及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另外,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以及首都效应也使得更多人在北京投资置业。因此,预计未来普通商品住宅的需求仍较为旺盛。虽然2007年普通商品住宅供应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其市场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因此,预计2007年北京普通商品住宅的价格将继续上涨,但其涨幅将有所回落。三、北京市公寓市场分析2006年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如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营业税免征期限的延长、首付款的提高、限制外资购房等,对公寓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寓需求明显减少,供应总量也有所下降;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提高,公寓的预售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06年新增公寓供应量有所减少。2006年新增公寓准售面积约为686万平方米,与2005年(739万平方米)相比,下降了约7.7%。九部委意见对住房供应结构做出明确要求:“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70%以上”,该政策的出台,使得部分公寓项目受规划变更的影响,延迟入市;同时也使得部分开发商处于观望状态,影响了一些公寓项目的正常入市,从而使得2006年公寓供应总量有所减少。另外,2006年北京市公寓市场供应在时间上集中在下半年,空间上集中在朝阳区和海淀区两个区,且近三分之二集中于四环以外地区,外扩趋势明显。2受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06年北京公寓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2006年影响北京市公寓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营业税免征年限的延长,公寓银行贷款首付款比例的提高以及贷款利息的再次提高,抑制了投机投资需求和部分不合理需求;第二,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对外资购房进行一定的限制,影响了部分外籍购房者的需求;第三,公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超过购房人的心理预期。对于居住自用型的消费群体,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使一些消费者产生观望的态度。投资型消费者作为公寓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对政策的变化较为敏感,受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同时,公寓的租金保持平稳,收益并未上升,加上2006年证券基金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部分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对公寓需求的减少。另外公寓存量较大,消费群体相对较小,保值增值的能力减弱,也是导致新增公寓市场需求下降的原因。3 2006年北京新增公寓项目的总体均价为12104元/平方米,相对于2005年(9968元/平方米)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上涨幅度达到21.43%。尽管2006年北京市公寓市场总体供需下降,但其价格依旧高涨,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寓等高档住宅用地供应的减少,加大了开发商的预期。公寓建筑质量以及环境的改善,公寓品质的上升,也导致了其价格的上涨。预计未来北京市公寓市场供应将会保持相对平稳,分布依然集中,市场需求将有所减少,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新增公寓市场预售价格将继续上涨,但涨幅将有所回落。四、北京市写字楼市场分析12006年北京写字楼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全年供应面积约为342.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7%。造成2006年供应量如此之大的原因,一是由于近几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从而加大了房地产的开发力度;同时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开发商为保证项目赶在奥运会之前完工,也加快了写字楼项目的入市速度。北京新增写字楼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望京、亚奥商圈、上地等及其周边地区;东部的CBD商圈、东二环商圈等及其周边地区;西部的金融街及其周边地区。而且写字楼供应不再在主力商圈扎堆,逐渐向边缘集团扩散。22006年北京写字楼销售市场保持需求旺盛的态势。据统计,2006年北京写字楼市场销售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2006年全年平均空置率为18.5%,较05年下降2个百分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有:受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机遇,在京拓展业务发展的中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对于办公场所的空间需求逐渐增加,且房价持续上涨的形势促使很多企业选择购置自己的办公用房。加之市工商局“第14号文”规定暂停为登记地址是民用住宅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此“住宅禁商”令使北京住宅市场投资需求下滑,从而也为促进写字楼市场的需求增长起到重要作用。3写字楼市场售价上扬,租金稳中有升。据统计,截止2006年12月,北京写字楼市场平均售价16789元/平方米(建筑面积报价),与2005年相比上涨3.4%;平均租金22.9美金/平方米/月(建筑面积报价),与2005年相比上涨3.7%。在2006年写字楼供应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其租售价格仍上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另外,随着业主对写字楼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2006年新增写字楼项目的档次、配套设施方面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甲级写字楼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导致北京写字楼平均租售价格上涨。未来北京市写字楼整体市场供应量将有所上涨,但新增写字楼供应将有所回落,写字楼投资需求相对旺盛,销售量将有所增加。写字楼整体价格上升潜力不大,但甲级写字楼价格仍有突破空间,租金水平将保持稳定态势。五、北京市商业房地产市场分析进入2006年,北京市商业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2006年成为商业房地产开业高峰年,超过100万平方米商业项目集体面市,为北京市商业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这些商业项目大多依托周边聚集的住宅项目,借助良好的交通、配套环境,发展前景广阔。下面从供应、需求以及价格方面看一下北京

    注意事项

    本文(东城区新中街危房改造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