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ppt

    • 资源ID:2544223       资源大小:16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ppt

    ,摘,,,3,5,6,(),第 25 卷 第 6 期2 010 年 11 月,Vol.25,No.6Nov.2 0 1 0,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祝向军,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天津 300071,要: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保险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选择。保险产品是风险转移和服务业务的有机组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回归”并不是回到单一的保险模式,而是要改变“过分强调投资模式而服务模式发展滞后”的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因此,在坚持保险模式为本的基础上,以“服务模式”的提升作为当前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的突破点,切实转变保险业的发展方式;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均衡保险模式、服务模式和投资模式的资源配置和盈利贡献,形成保险公司动态的组合盈利模式,以保证中国保险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整体保险产品;回归主业;服务模式;组合盈利模式,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25(2010)06-0085-09,一、引言针对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人们总是将保险公司利润总结为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的组合,因而形成了所谓主导承保利润的“山派”和主导投资利润的“海派”之争(陈之楚和马庆强 20071;葛立章 20082)。国内对于“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的分析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观点,陈之楚和马庆,强(2007)、韩铭珊(2007),的分析指出“投资利润”是保险公司利润实现的主要途,4径,而张辉,章俐(2005)、葛立章(2008)则认为中国保险业应该以承保利润为主。不,过,陈文辉(2008),强调寿险公司盈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承保利润模式或投资,利润模式并不能代表寿险经营的全部。魏迎宁(2006),曾指出费差损是寿险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控制成本成为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途径。进而江生忠(2009),7,也明确,收稿日期:2010-08-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7JA790055)。作者简介:祝向军,1970-,山西人,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保险理论、保险经营管理与风险管理。85,,,:,0,,,,,*,指出中国的保险公司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靠专业化经营来降低销售和生产成本的盈利模式是中小财险公司可选择的盈利模式。因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投资模式”偏离促使中国保险业开始反思“重投资轻承保模式”,开始从“自发”到“自觉”地重新思考保险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选择。为此,本文重点从理论角度分析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二、保险产品的基本定位与盈利过程分析(一)保险产品的基本定位保险公司本源盈利模式的设计基础在于对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重新认识。一直以来,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总是将处理风险的“保险方式”与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等同起来。实际上,“保险方式”是基于长期的风险处理实践和人们对于“大数法则与中心极限定理”的规律性认识而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风险处理的重要手段。这种风险处理的方式旨在“锁定损失”,即保险方式是利用风险汇聚的方式降低损失的波动(方差)进而将可能损失集中在期望损失附近的一种处理风险的重要手段。这种风险处理方式可以降低风险,却并不能消除损失。可见,“保险方式”描述的只是保险产品处理风险的机理,它是保险公司设计和生产保险产品的核心基础,而并非保险产品的全部。这里,所定义的保险产品实际上是保险公司基于保险原理而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以风险转移为核心的,包括为保障风险转移的实现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在内的复杂业务的组合。为此,保险商品最后的完成形态表现为向被保险人提供的服务和赔偿的货币商品。所以保险商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此次保险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 另一方面,在理赔环节又为受灾保户提供了货币商品,这些用于理赔的货币商品,虽然不是保险劳动创造的产品,但是要通过保险劳动来筹措和给付,也是保险劳动的成果,因而8也属于保险商品的内容(刘茂山 2000)。本文将保险产品视为一个由风险转移业务和服务业务组合而成的“业务系统”保险产品=风险转移+服务业务。等式中的风险转移主要依据投保人的最大风险转移需求。投保人的最大风险转移需求源自于其自身的风险厌恶系数或者风险耐力。进一步,如果令 g 为投保人的“风险转移率”,g 100%免赔率为 d。遵循阿罗给出的最优保险安排原则即在固定免赔额之外的充分的保险保障(卡尔H博尔奇 1999)9,保险产品中风险转移部分的设计依据就转化为,*最优风险转移率 g 的选择:g,=1 d。而为保障最优风险转移的实现,保险产品中,服务业务部分的设计则直接反映为保险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而,风险转移和服务业务的有机组合形成“整体保险产品”,其中风险转移业务成为整体保险产品的核心,也是保险产品中服务业务的对象,而服务业务则是保险产品实现风险转移和处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和提升保险产品价值的重要保障。86,费且,(1),*,k,n,(,X k k,,S,,,。,S,*,r c,祝向军,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二)保险产品的盈利过程1 保险产品盈利过程的简化模型。不妨假设:保险公司生产单一保险产品,而且期初完成保险产品交易收取保险费,赔付发生在期末。并令保险费为 P,r 为纯保险Pr=k P,c 为附加保费且 Pc=(1 k)P,1;赔款额为 X1,在期末支付;固定投入为 C1,年摊销,费用支付为 Ce;r 为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无风险收益率为 rf。那么,若利润为 R1,则保险产品盈利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R1=Pr(1+r)+Pc X C1/n Ce,即R1=Pr(1+r)X1+Pc Ce C1/n)从(1)式中可以看出,保险产品的盈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承担风险转移业务的收益 Rr=Pr(1+r)X1;二是费用结余部分 Rc=Pc Ce C1/n。2 保险产品盈利基础的理论分析。显然,上述分析与在现实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的盈利来自“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而且“由投资利润来弥补承保亏损”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现实保险市场中这一观点的形成主要是对保险产品中风险转移*业务收益的误读,而将投资收益即 r Pr 独立了出来作为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实际上,从(1)式中可以看出,在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转移业务的收益中,“r*Pr”本质上属于保险产品风险业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满足最终的随机赔付额X1。因此,若令实际赔付率为 km,1=km P,m 0;预期赔付率为 kf,f=k(1+r);则保险产品中风险业务的收益可以表示为:Rr=P(kf km)显然,如果将保险产品的实际赔付率控制在预期赔付率之下保险公司将获得承担风险转移的收益,反之则亏损。根据保险定价原理,尽管保险产品风险业务的期望收益为零,但是在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转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预期的赔付率水平低于实际赔付率水平的状况即赔付不足的风险 进而如果保险公司初始资本为 S,并令 Sr 为风险资本,c 为经营资本,有S=Sr+Sc;则风险资本 Sr 成为应对这一风险的意外准备 而经营资本 Sc 则是用来构建保险产品的“生产线”于是保险监管部门出于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总是会给出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产品所必须满足的最低风险资本要求 Pro r+P X/(1+r)=1 根据保险监管约束,即最低清偿能力确定的前提下,风险资本一定,则保险公司可以承担的最高的风险转移业务也就一定,而随着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转移业务规模的上升,风险资本也必将随之上升。不过,即使有足够的风险资本支持,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也不可能持续的增长。因为,根据保险产品中的风险转移业务必须与服务业务相*匹配的原则要求,客观上还存在一个风险资本 Sr 和经营资本 Sc 的最优内部构成 T,,可以定义为 T,=S*/S*。因而保险产品的最大保险费收入规模还将受到经营资本的,基于整体保险产品概念,每一类保险产品均是“风险业务和服务业务”的组合,只是由于实际风险的差异、投保人的风险转移需求差异和服务需求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保险产品系列。因而改变单一保险产品模型假设并不会改变保险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盈利模型。本文基于“整体保险产品”分析盈利模式选择。这里,为了分析上的方便,笔者将现实市场中动态的保险理赔过程简单假设为年末发生。87,fC f f,z z,。,制约。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保险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用于构建保险产品“生产线”的经营资本一定,则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产品中服务业务的供给能力也就一定,进而也就决定了与之匹配的风险转移业务规模边界,以及对于风险资本 Sr 的需求。因此,保险产品中服务业务部分所反映出来的保险公司的“生产线”和服务能力就成为决定保险公司资本需求、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基础。进一步,若令实际费用率为 fm,e+C1/n=fm*P,m 0;预期费用率为 ff,=1 k;则保险产品中服务业务的收益为:Rc=P(ff fm)如果将保险产品的实际费用率控制在预期费用率之下保险公司将获得服务业务的收益,反之则亏损。而保险公司对于费用的弥补和控制,一方面需要达到既定的保险技术水平即“生产线”和服务能力所要求的最低的保险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又不能突破既定的保险技术水平所要求的最高的保险业务规模。因为,保险业务规模上升超过了服务能力限制时,反映为服务业务需求的上升,引致实际费用上升,将出现费差损Rc 0;而保险业务规模不足低于服务能力、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时,附加保费不足又难以弥补实际费用和固定投入摊销,也将出现费差损。因此,可以将(1)式可以转化为:R1=Rr+Rc=P(kf km)+P(ff fm)进一步,若令 zf 为预期综合成本率,f=kf+ff;zm 为实际综合成本率,m=km+fm;因此,可以得到简化的保险产品盈利过程模型:,R1=P(zf zm),(2),而如果考虑保险公司愿意生产保险产品的基本条件,即保险公司投资生产保险产品的收益不得低于其资本投资的平均收益,则保险公司的最终盈利还必须考虑资本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当保险产品的经营收益足以抵补资本成本,即 P(zf zm)rf S 时,保险公司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增值三、保险公司的投资盈利模式及其偏离尽管“r*Pr”属于保险产品风险业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保险公司更愿意将其独立出来。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处于上行趋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预期而获得相当丰厚的利润之时,保险公司就会失去挖掘保险业务潜在利润的动力转而关注自身的资产业务。正如 Sigma 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全球保险业净资产的强劲增长最初是由保险业务的盈利推动的,但是后来完全归因于投资获得的收益。进而“投资模式”成为 20 世纪国际保险市场流行的一种盈利模式。而从如图 1 也可以看出,1999 年至 2008 年间中国财险公司的投资综合利润对于综合盈利能力较大的贡献反映出“投资模式”已成为中国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一)保险投资产品的盈利模型及其偏离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当保险公司的资产业务能力得以不断拓展和长期内保险技术水平也将随之不断提升以满足保险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88,r,图 1,n,C,祝向军,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提升时,保险公司自然不会满足自身承保现金流的投资收益而进一步选择了与保险产品“捆绑”在一起的“投资产品”作为新的资金来源,以拓展自身的盈利空间。进入 21世纪,中国产险公司中的预定收益型非寿险投资产品和寿险公司的万能寿险的兴起,使得“投资模式”也成为中国保险公司追逐的主要盈利模式。这里,不妨也假设保险投资产品为一年期,保险投资金为 B,保险公司在保单到期时偿还投保人的保险投资金 B,以及按固定收益率 r0 支付利息 r0 B,为,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保险赔款 XI 在期末支付;C2 为固定投入,年摊销,费用支付为 CI。若利润为 R2,则简化的保险,1999 2008 年中国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的总体变化数据来源:据中国保险年鉴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投资产品盈利过程可以描述如下:R2=B*(1+r)B*(1+r0)XI CI C2/n*若令保险费为 PI,期末提取,则 R2=B(r r0)PI+PI XI CI C2/n进一步,虽然保险投资金是用来投资,但是由于保险产品和投资产品资金性质的不同,即负债差异导致其资产匹配上存在差异。因而保险投资产品中相互独立且不同质的保险产品和投资产品的“混业”组合客观上要求两条独立的“生产线”,可令 CI=CIa+CIb,2=C2a+C2b,则 R2=B*(r r0)PI CIb C2b/n+PI XI CIa C2a/n。即保险投资产品的盈利由保险产品的经营收益和投资产品的收益组成,有,R2=RI+RI1,(3),其中,保险产品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其承担风险转移业务的风险,与经济周期弱相关;而投资产品的经营风险则主要取决于资本收益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完全正相关。因而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经济向好时,投资收益为保险公司贡献了巨大的利润,使得保险公司更为突出保险投资产品中“投资产品”的比例而总是尽可能降低或者忽略“保险产品”部分。而当保险公司的资本更多的向“投资产品”倾斜时,保险投资产品的业务性质和保险公司经营方向上的偏离也就在所难免。(二)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的盈利模型及其偏离资本市场向好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催生出了保险投资产品,也催生出“投连险、非预定收益型投资产品”。本文认为“投连险、非预定收益型投资产品”是由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和保险产品的简单“捆绑”。其中,在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部分中保险公司并不直接获取投资收益,而仅仅依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代客理财”,并据以收取管理费用。本文综合了人保、太保、平安、华泰、大众、永安、天安七家具有代表性的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89,B,n,(则,(4),,,、,,,;,不失一般性,本文以“投连险”为例给出上述产品简化的盈利过程模型。简单地,可以假设投连险为一年期产品,单位投资金为 Bm,初始费用率为 a,t 为投资金资产在t 时刻的价值,投资管理费用率为 b;保险费为 Pm,保险赔付发生在期末为 Xm;C3 为固定投入,年摊销,费用支付为 Cm;若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r,利润为 R3,则简化的投连险产品的盈利过程可以描述为:R3=aBm+bBt+(1+r)Pm Xm Cm C3/n由于投连险中的“代客理财”部分和保险产品部分完全独立,因而投连险产品的“生产”也需要保险产品和“代客理财”两条独立的“生产线”,可令 Cm=Cma+Cmb,C3=C3a+C3b,R3=(aBm+bBt Cmb C3b/n)+1+r)Pm Xm Cma C3a/n即“投连险、非预定收益型投资产品”的盈利来自于资产管理收益和保险产品的,经营收益,有:,R3=Rm+Rm1,其中,资产管理收益 Rm 与投资金资产的价值 Bt 正相关。即经济繁荣、资本市场向好则其资产管理收益的利润贡献就大,反之则不足。因而 1999 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引入国际上流行的投连险产品之后赚足了“费用”。但是由于保险市场中作为“保险产品”销售的投连险中只有比例很小的“保险产品”,进而“销售误导”和资本市场的疲软引发了 2002 年的“投连险”风波。综上所述,保险公司所经营投资产品、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本质上是保险公司资产业务的衍生,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服务能力相对于保险产品的资产业务需求所产生的“服务剩余”而“生产”的产品。因而,理论上投资产品、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不应该“挤出”保险产品的“生产”而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盈利来源。但是,由于资产业务的独立性和高收益诱惑,保险公司“投资模式”的偏离却也在所难免。为此,刘茂山教授分别在 1998 年 2003 年 2009 年“三论”保险本质,指出了“保险经营错位”和保险业偏离本质的风险。实践中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国有化等一系列事件也是保险公司“投资模式”的偏离后果。因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回归主业”成为国际、国内保险业一致的选择。四、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回归与服务盈利模式的拓展(一)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回归本质上,保险公司的“投资模式”是为保险公司更好的处理风险而服务的,是基于保险产品的“保险模式”的衍生。因而,“回归主业”并不是要求保险业回到“单纯的保险产品”时代,而是要遵循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和经营规律,在坚持“以保险产品为本”的基础上,一方面修正“投资模式”的独立性,均衡投资产品、基于资产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的盈利贡献和风险偏离,重新规划其在总体业务结构中的合理比例(植村信,保),10,,避免投资模式对保险模式的“挤出”另一方面还需要从“整体保险产品”的,日本的经验表明,其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比例不会超过 25%,而欧美的经验也显示传统保险产品与非传统产品(投资类产品)的比例一般维持在 6:4。90,P;,n,n C,(,祝向军,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理念出发,向保险业务纵深挖潜,不断完善保险产品的内涵,提升保险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盈利来源,促进保险公司利润结构的多元化和“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型。为此,回到前述“整体保险产品”,基于保险产品“生产”的最优资本内部构成,T,*,*=Sr/Sc 可知:保险产品中的服务业务所反映出来的保险公司的“生产线”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基础,并从长期来看,随着经营资本的追加和效率改进,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业务边界将随着其服务能力的提升而不断的右移。但是,在保险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最优部门结构限制下,有限的风险资本融资规模却给出了保险公司(或保险业)可以承担的风险转移业务规模的最大边界。所以,相对于风险资本约束下的风险转移业务,保险公司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产生一定的“服务剩余”,如果这些“服务剩余”得不到有效转化,也将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因而保险业务“服务剩余”的转化问题也就成为保险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的重要突破。事实上,中国保险公司也正在试图寻找保险业务“服务剩余”转化的有效途径。(二)中间服务产品的盈利过程不失一般性,本文以“交强险”为例继续讨论上述基于保险业务“服务剩余”的中间服务产品简化的盈利过程模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交强险”本身并不属于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并不承担“交强险”中的风险转移,而仅仅依托自身的“机动车辆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生产线”和保险技术、人才、机构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交强险”产品,并据此收取代理费用。为此,不妨假设保险公司的商业三者险的保险费收入为P0,0=P0r+P0c,赔款额为 X0,在期末支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r“交强险”的保险费收入为 Pz,保险公司的代理费用率为,那么保险公司的费用收入为 Pz。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保险公司并不承担“交强险”中的风险转移,即该业务并不占用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但是业务流程并不因此而减少,同时“交强险”的业务费用支付也与保险公司自身“三者险”业务的费用支付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进而可令总的固定投入为 C4,年摊销,总的费用支付为 Cz,若利润为 R4,则简化的保险产品和中间服务产品的组合盈利过程可以描述如下:R4=(1+r)P0r+P0c+Pz X C4/n Cz。如果令商业三者险的固定投入为 C0,年摊销,费用支付为 C0e;有 C4 C0,z C0e,并 C0=C4 C0,Cz=Cz C0e。则 R4=1+r)P0r X+P0c C0e C0/n+(pz Cz C0/n),即保险产品和中间服务产品的盈利来自于保险业务收益和服务收益的组合,有,,R4=RZ1+RZ,(5),其中,基于保险业务的中间服务产品的“生产”并不需要增加独立的“生产线”,因而 RZ 是利用保险产品“生产线”所产生的“服务剩余”而实现的服务收益。为此,通过经营资本的再投入或者技术效率的改进,当相对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转移业务91,(,而言其“生产线”的改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内部服务”需求而且还可以承接“外部服务”业务时,基于保险业务“服务剩余”转化的“中间服务产品”规模将进一步拓展保险公司的业务边界和盈利空间。,如今,面对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等社会化风险转移方式的广泛的服务需求,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征和专业化服务优势,有效地转化保险业务的“服务剩余”,积极参与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等其他经济社会保障方式的服务过程,不仅可以拓宽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改进其盈利模式,促进保险业的科学发展;而且还可以建立起保险业与其他经济社会保障方式的有效链接,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扩大保险业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完善社会化经济补偿机制,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和效能。,五、结论,综上所述,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回归”,并不是回到单一的保险模式,而是要基于保险公司业务组合的重新定位,即:保险公司业务组合=保险产品+基于保险业务中间服务产品+投资产品+基于资产业务中间服务产品。重塑以保险模式为基础的,服务模式和投资模式为重要组成的,体现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和价值创造的组合模式,即:保险公司组合盈利模式=保险模式+服务模式+投资模式。为此,整合(2)、3)、4)、5),将不同模式中的保险产品部分合并,可以最终得到保险公司的组合盈利过程模型:,R总=(R1+RI1+Rm1+RZ1)+RZ+Rm+RI,其中,第一,保险公司业务组合中保险产品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上述组合盈利模式必须以保险模式为基础和核心,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保险业基本功能定位的客观体现,也是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第二,保险公司组合盈利模式中服务模式和投资模式作为保险模式的延伸,不仅建立了保险业与其他经济社会保障方式、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链接,促进了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而且丰富了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科学发展能力,是保险公司组合盈利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相对于投资模式的独立性和偏离风险,源自于保险业务的服务模式具有与保险模式更高的依存度,以及资本需求较小、收益更加稳定的特点。因而,保险公司发展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增收”,还可以节约资本成本,均衡收益与风险,也将更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盈利改进。,总之,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中国经济社会保障需求不断提升的客观现实,中国保险业必须改变“过分强调投资模式而服务模式发展滞后”的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式,在坚持保险模式为本的基础上,以“服务模式”的提升作为当前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的突破重点,切实转变保险业的发展方式,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均衡保险模式、服务模式和投资模式的资源配置和盈利贡献,形成保险公司动态的,92,.,.,.,.,.,.,.,.,.,祝向军,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组合盈利模式,以保证中国保险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陈之楚,马庆强.保险公司利润路径实证研究J 保险研究,2007(9).2葛立章.新兴市场非寿险业发展模式研究J 北大 CSSCR,2008.3韩铭珊.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转型与投资策略的调整J 中国保险,2007(1).4张辉,章俐.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的现实选择J 中国保险,2005(4).5陈文辉.中国寿险业经营规律研究:费用、盈亏平衡、资本需求M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6魏迎宁.我国寿险公司的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J 保险研究,2006(6).7江生忠,邵全权.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认识与选择N 中国保险报,2009-2-10.8刘茂山.保险经济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卡尔H博尔奇,庹国柱等译.保险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日植村信保 陈伊维、谭颖译.日本财产保险业的变化及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简,楚),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Insurance CompanyProfitability Model 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Zhu Xiangjun(Department of Risk Management Insuranc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g 300071,China)Abstract:An attac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akes us rethink the future trend ofinsurance company profit-making model The insurance product is the organized whole ofrisk transfer part and service part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Back-to-Basics of insurancecompany profit-making model 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is not back to the single insur-ance-model era,but for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development bychanging the irrational business structure which developed more investment products andless insurance and service products,and also suggest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itmodel in insurance company should 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Service-model now Further-more,according to chang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the paper advances thatthe insurance company should balanc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rofit contribution of theinsurance-model,investment-model and service-model to form the dynamic profitabilitypackage model,so that it can guarantee the comprehensive,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insurance industryKey words:integrated insurance product;Back-to-Basics;service-model;profitabili-ty package model93,

    注意事项

    本文(后危机时代保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