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doc

    • 资源ID:2543992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doc

    优质课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4年11月28日【执教教师】: 张丽【教学课题】: 陶罐与铁罐【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读懂课文讲的道理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 “奚落”一词的意思。(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的弱点。【教学重点】: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德育及法制渗透】: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课件2:陶罐、铁罐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寓言就是一个故事,故事里包含着一个道理。 2.课件3师:还记得这些词语吗?打个招呼吧!(开火车读、齐读)3.师:看来大家词语都掌握的不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陶罐和铁罐。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课件4课件5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课件6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1.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课件7出示学习要求: (1)读课文29自然段,用“”画出铁罐说的话,用“”画出陶罐说的话。 (2)通过他们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陶罐和铁罐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课件8,9 2.师: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开场白是什么? 课件10“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指名读。 师:怎么样问的?你能读出铁罐的傲慢吗?   课件10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却是怎样说的?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听出什么了?你能把陶罐的谦虚读出来吗? 同桌同学分角色试着读一读。 3.谦虚的陶罐使铁罐停止了对他的奚落了吗? 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课件10“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师:这一次奚落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吗?(语气)你能把它的不同读出来吗?4.它这样奚落陶罐,可陶罐还只是 “谦虚”的回答吗?读一读。课件10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1)它想向铁罐说明什么呀?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2)“再说”陶罐子还想说些什么呢?(不会生锈、美观) (3)陶罐是怎么样说这些话的?(争辩)如果我们把“争辩”改成“争吵”好不好?为什么?师:如果你就是陶罐,你要怎样向铁罐争辩呢?试着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我来做铁罐,谁来和我争辩。5.课件10师:“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6.课件10如果你是陶罐,听到这句话该怎么回答:“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7.课件10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8.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而越来越恶劣。这样的铁罐你用个词语来形容它。(板书:傲慢无礼)陶罐对铁罐一再忍让,它最终不再理会铁罐。你觉得陶罐怎么样?(板书:谦虚有礼)9.课件11 分角色朗读。你们能把它们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读、男女生读)(二)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学习1017自然段。1.课件12师配乐复述: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2.许多年以后,陶罐和铁罐的命运如何?板书:完整保存  板书:无影无踪课件13.14.15.16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随机渗透德育法制。师:铁罐怎么会无影无踪了呢?师:当初自认为坚硬无比的铁罐,在时间的流逝中,最终成为了粉末。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容易破碎的陶罐却完好地生存下来了!铁很容易氧化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三、深化感悟.课件师:故事到这儿了。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课件16师:是啊,陶罐和铁罐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才能取长补短。我们也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不,老师有几句话送给大家!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像陶罐一样,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送给你 课件17四、作业: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五、板书设计:            24  陶罐和铁罐  铁罐 -奚落-陶罐 傲慢 (无礼) 谦虚(有礼) 无影无踪 完整保存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长春小学:张丽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学习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               ,铁罐仗着自己          常常               。若干年后,陶罐           ,铁罐            。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四、 教法 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 学法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长春小学:张丽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国王御橱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王朝覆灭,宫殿倾覆,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荡然无存。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事主要通过两者的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对话使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通过具体生动的形态描写,使铁罐和陶罐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这一重点分散在课文的29自然段。我通过先自由读,以读促思,以词促段的方式,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语,指名读,并配上动作、神气,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还安排了分角色对话:让两名学生上台对话,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对他们的表演作出批评。在反复的朗读对话后,铁罐和陶罐的特点跃然而出,学生自然生出了对陶罐的喜爱对铁罐的厌恶之情。我顺势导入后半部分的内容:“这样硬的铁罐,许多年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带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1017自然段写的是历经世事的变迁,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入土下,若干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荡然无存。我通过抓关键词突破难点,让学生谈谈感受。 当我课后静心回眸,再次审视我的教案,对照教学过程,却发现了些许令人遗憾的地方。一、我花了大量时间备课,课堂思路还是清晰的,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然而,课堂是瞬息万变的,学生的情感体验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使得课堂纪律时有混乱。二、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在课堂上为了尊重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造成预计解决的的一部分词语没有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今后应该收拢学生思维,力求把握重点内容。三、对学生的思维把握不够深入,当学生的回答与提问预设答案不相符时措手不及,忙于应对这种“突然”,使得一些关键词语的板书与教学步调脱节。反思这堂课,我感触甚多,尽管得失共存,但我想,只有认真、努力发现课堂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能不断进步。

    注意事项

    本文(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