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苏教版三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doc

    • 资源ID:2542240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三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doc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这是一次看图写话的习作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四幅图和一篇习作例文脱棉衣。例文是根据四幅图的意思写成的。先写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下了棉衣,换上了毛衣。接着写宋霞对好朋友郑美荣说要给小树脱下去年穿上的棉衣。然后写她们用剪子剪断捆稻草的绳子,帮小树脱掉了棉衣。最后写小树脱去棉衣后挺直了身子,不几天就长出了新叶。例文紧扣图意,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晰,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第二部分针对例文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力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例文中受到启发:观察多幅图的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还要把几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弄清几幅图之间的联系,看懂几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其次,要想想,哪些内容是从图上看到的,哪些是图上看不到的,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来的。再次,写作中注意,一般一幅图写一段,这样层次比较清楚。第三部分是习作练习,由习作要求和两组图组成。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两组图,任选一组写一篇习作,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习作要求给学生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只要学生按所学方法进行习作就可以。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训练,学生已经知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了。明确了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写作文要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就是要把想说的话写完整、写明白,但在表达具体细致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孩子们的习作不会突出重点,抓不住细节的东西。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就要在把图意写明白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重点画面写具体,把故事情节写连贯。三教学目标(1) 看例图,读例文脱棉衣,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3)结合例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小树过冬的保温方法,知道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受到环保教育。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难点: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教学挂图二学生准备老师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选择一组连环画,练习说一个故事。【教学过程】(两课时)一作前指导(一)讲故事导入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五幅图,师:同学们,这几幅图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听老师讲给大家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看着这几幅图画,就让人们编出这么动听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看图写作文。 板书: 图 文(二)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观察: 图上有几个人物?给她们取个名字,想想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给这四幅图标上序号。(设计简析:很多孩子看过图画后,都能知晓大意,但一般不会主动地寻找并发现几幅图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不会形成“化图为文”的意识。因此,引导学生观察这四幅图,弄清人物关系,排出图的先后顺序,目的就是理清这四幅图之间意思上的关联,明白这四幅图联系起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联系的方法、有序表达的有效指导与渗透。) 2观察思考: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全班交流:这四幅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多找几个学生说,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意思说明白、说完整。)(设计简析:在观察图画的环节设计这三观察一交流,主要是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有感知到的表象信息到语言表述,由浅入深,体现了认知上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5阅读例文(1)指名分段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图文对照,说说每段话分别写了哪幅图的内容?(2)图文对照,思考探索:由例文上安排自然段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目的初步引导学生发现一个自然段写一幅图,层次分明,感知“化图为文”的基本方法)(三) 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自读文后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2.学生围绕文后的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板书:观察 图意(2)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板书:层次分明(3)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板书:想象(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板书:写具体 4.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明白,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板书: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写清来龙去脉)二下笔成文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看图说话。(1)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自己按顺序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2)看懂图意,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明白、说完整。)(4)把图意连起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在说明白、说完整的基础上把意思说连贯。加进想象内容的学生,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3、学生习作。(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这个学生进行修改)三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师: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有不合适的地方,用上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2.同位互评师:自己满意还不行,给同位看看,互相评改一下的习作,认为同位写的好的地方可以给他画颗星星或写上句评语。 3.师生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改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听听他们写的哪些地方很精彩,哪些地方还需要大家帮助修改。(老师边听边引导其他学生评议修改,要在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及是否把图意写清楚、写连贯、写具体,想象是否合理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评改。)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师: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议是不是又看出自己习作的问题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修改后,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写得不错,给自己的习作写上一些评语,也可以给自己画上一颗星。(设计简析:评改环节设计了这四个层次-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再自评写评语画红花,因为修改过程就是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更敏捷,尤其是获取了更多的作文知识。自主修改是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其中老师的评改就是给学生做个修改的范例,让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改,怎样改。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并给自己写批语画星星,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在修改中不断提高书面表达、品评文章的能力。用画星星激励学生的修改热情,更直观、更有效。)四习作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再修改。 2.读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班的习作展示。 3.每组的优秀代表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习作。 4.师生共同评价,评出金星、银星、红星,分别贴在本次习作的题目旁边。(设计这个交流展示活动,给每位同学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像读课文一样朗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自己也是个小作家,激发习作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再写作文时,他们会更用心。)【习作批改】 习作课后,老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批改学生习作,批改要充分考虑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和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所以批改本次习作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是否通顺2.用词是否准确3.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上这三点是关注了习作的基本要求;是否把图意写清楚、写连贯,想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生动。后面这三点是关注了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还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批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习作的热情,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老师批改学生习作时,修改符号一定要规范,因为作文本发下去学生首先看的就是老师的批改情况,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做示范,长期下去,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影响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好的习作,在讲评作文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建议张贴在教室学习专栏里,供大家欣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习作成功后的喜悦与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作文。 板书设计: 1.看图作文 图: 观察 图意 文: 层次分明 想象 写具体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写清来龙去脉) 苏教版三年级(下)习作2教学设计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闫琼【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次图文结合的习作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部分点明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给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后写一篇习作。第二部分我的朋友武建设的图与文。小作者抓住好友特点,寥寥几笔,勾画出人物特点;例文语言简练,从多方面刻画人物 特点,详略得当,图文一致,突出了人物特点。为学生本次习作提供了一个范例。本次习作将画画与写作有机结合,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二学情分析经过上册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多数学生对抓住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对自己一般比较了解,但对别人的描写需要更留心的观察,才能真正做到抓住人物特点,这就增加了习作的难度。所以在习作前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才能达成本次习作的教学目的三教学目标 1.观察例画,学习例文。揣摩例画与例文是怎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仿例画像,学例写文。难点: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特点来写作。【教学准备】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1)收集描写人物长相、身材、神态、性格等方面的词句,抄写在读书笔记上。(2)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包括外貌、爱好等),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 外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 性格 爱好 画像课前完成画像以上部分,画像在课上完成。【教学过程】两课时一作前指导 1、谜语导入(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非常熟悉的人物看大家能不能根据描述的内容,猜猜是谁? (2)教师描述人物,同时出现描述的文字: 他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今年37岁,瘦高的个子,披着一头卷发,长长的脸,不大的眼睛常常闪现一丝笑意。宽宽的嘴,薄薄的唇,一看就是能说会道的人。他的口才确实很好,说起话来风趣幽默,逗得大家捧腹不已。他主持的电视节目幸运52、非常6+1,深受观众的喜欢。 (3)他是谁?你怎么猜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会思考!一下就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职业上的特点,很快就猜出他就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李咏。 (设计简析:猜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谜底的对象李咏特点非常鲜明,学生很容易猜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初步领悟写法抓住人物的特点,融趣味方法为一体。) 2.出示例文,揣摩写法 (1)观察画像。 (出示课文中的画像)其实,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画像上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不能从图画中猜出这个小朋友的爱好?学生交流。 (2)揣摩例文写法。 (3)初读例文,了解短文内容。 a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给自己画像,那怎样为别人画像呢?我们先来读读例文,看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自由读一读习作我的好朋友武建设,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武建设的? b学生交流后小结: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武建设的外貌特点以及他的爱好。(板书:外貌 爱好) 再读短文,理清表达顺序。 a小作者是怎样介绍武建设的这些特点的?咱们再读短文。 b武建设外貌很有特点,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出示:例文中描写外貌的句子),学生齐读。 c作者又是怎样写武建设的爱好的?(课件出示描写爱好的句子),大家读一读。 d为了说明武建设爱好篮球,而且球艺不错,作者最后还举了一个例子。(出示例文中列举的例子) e小结写法。 小作者先介绍自己给谁画像,再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武建设的外貌和爱好,写得多通顺、多有趣。 (设计简析:“读”是“写”的前提,“悟”是“写”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地阅读例文,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探究写法,总结规律。)二下笔成文 1.完成画像这几天同学们没少观察自己周围的人,相信你已经选好了要为谁画像,这个人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把他(她)的形象画下来。(设计简析:画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的过程,能进一步明确要写人的外貌形象特征,为下一环节的习作减小了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绘画能力差些的孩子,只要能突出人物特点即可,图的布局、结构、大小不能像美术课那样要求。) 2.下笔成文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画像作品摆在桌面上,自己审视一下,确定没问题了,就可以动笔写了,别忘了给自己的习作加个合适的题目。写时可以参考你积累的一些词句。学生习作,师巡视辅导。(设计简析:教师辅导时,要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和黑板上的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辅导,同时在巡视中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标出来,写上简短的评价。此时还要关注习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看是否做到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有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修改一下。 2.交流习作,全班参与评改 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指34名同学读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照要求看看写得怎样。谁愿意对这篇习作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可围绕作文要求来谈看法) 3.再次修改自己习作文章不厌百回改,经过修改能使文章锦上添花。经过大家的点评,你一定又发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请大家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 (设计简析: 评改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自改之后。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盈新的活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四习作交流 1.把习作读给你写得人听一听,并请他(她)对你的习作提出建议,再次修改。 2.小组交流习作,选出本组比较优秀的习作,与其他小组交换阅读。【习作批改】在批改时,教师要做有心人:1、对于优秀习作或精彩句段要予以记录,并在总结本次习作时在班内共同欣赏,以让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习作欲望;2、对于部分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应进行面批,指导他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务必使之达到此次习作的要求;批改时还要关注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情况,对其认真的态度和文章修改后的提高给予评价。这样做,比只给一个评价结果要麻烦得多,但学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们每次习作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评价的激励和引导,每一篇习作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写作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板书设计】 给别人画像外貌 按一定顺序性格 可举例爱好 苏教版三年级(下)习作3教学设计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秦敏【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例文是一个小学生刘常宁的习作小草中的发现,小作者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发现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小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简洁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草丛。本次习作就是运用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例文,引导学生充分融入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同时引导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二学情分析在习作方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观察的眼力和详尽的表达能力,有很多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孩子的好奇心是存在的,可为什么一描述起来,就只能说些大致的信息呢?这就是有心没有心的问题了。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孩子们的好奇只留存于看热闹的层面上,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与观察发现的记录与积累。老舍先生说:“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此,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就拥有了一双会观察发现的眼睛,拥有了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作文就是信手拈来的事了。三教学目标: 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 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4.结合例文以及观察实践,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充分感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完成观察记录表的填写。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难点: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 1.设计观察记录卡,提前一周发给学生。 2.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去用心观察,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3.收集体现细致观察的文章片段两段,展示给学生欣赏。片段1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片段2 我很喜欢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二学生准备提前一周按老师的要求,留心周围的事物去用心观察,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前指导(一)谈话导入 1.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其中有很多人的眼睛就像火眼金睛,不仅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而且还能发现大家容易忽略的,看这两位作者的眼睛多厉害。展示文章片段,欣赏作者的细致观察:(出示课前准备的两个图文并茂的文字片段) 2.小结:爬山虎、大公鸡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事物,经过这两位作者的描写,我们了解了以前我们并没在意看的一些地方,这都是因为这两个作者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 2.咱们书上也有一位善于观察发现的学生,叫刘常宁,下面咱就看看他在河边草丛中发现了什么?(二)学习例文,领悟方法 1.学生自读范文,思考:他发现了什么?(板书:蚂蚁、新土、甲虫) 2.再读范文,思考:他发现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板书:一粒一粒、深褐色、长长的须) 3.文中的小作者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联想呢!他把一粒粒的新土比作了什么?把甲虫那长长的须比作了什么?正是由于小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形象、有趣,小朋友在写作文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板书:细细的沙,电视机天线) 4.教师小结:刘常宁小朋友在小河边就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如果同学们到草丛中,你会发现有趣的昆虫的世界;到公园里,你会发现形态各异的植物;在课堂上你会有趣的实验;在周围,你会发现同学的勤奋、老师的辛苦、妈妈的关心只要小朋友做个有心人,你就会从大自然、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的发现。老师给你们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把每天的新发现写在观察记录表上。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按以下的要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并记下发现后的感想。(设计简析: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西是怎样的。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观察,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三)走进生活,寻找“发现” 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把观察发现的收获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设计简析:这个环节是在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运用所领悟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先在校园里寻找“发现”,继而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 并把观察发现的收获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这样就拓宽了观察的领域,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 (四)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发现后的感想。)。 2.展示观察发现的收获展示三位学生的观察记录表,师生共同评价。 3.集体交流,互相评议。先指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4.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设计简析: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四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互相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二下笔成文 1.动笔之前,请看看老师给的一点建议:(1)确定个合适的题目(2)认真细致地描写,并展开合理的想象。(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4)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完成习作。 2.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3.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三.作后评改 1.欣赏习作。指一名优秀的学生朗读习作,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设计简析:先欣赏佳作,再修改习作,在共同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这样通过示范引路,学生就能渐渐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的,使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四习作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再修改。 2.读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班的习作展示。 3.每组的优秀代表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习作。 4.师生共同评价,评出金星、银星、红星,分别贴在本次习作的题目旁边。(设计这个交流展示活动,给每位同学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像读课文一样朗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自己也是个小作家,激发习作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再写作文时,他们会更用心。)【教师批改】作文批改要紧扣本次作文要求,所以批改本次习作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是否通顺2.用词是否准确3.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上这三点是关注了习作的基本要求;4.是否写清了发现的时间、地点。 5.发现的东西是否抓住特点来写。6.发现是否有新意。7、是否写清发现后的感想。后面这四点是关注了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老师的批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习作的热情,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习作能力。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好词佳句,精彩的片段,在讲评作文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建议同学们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作为写作的资料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观察发现发现了什么 什么样子 想象蚂蚁新土 一粒一粒 细细的沙甲虫 深褐色、长长的须 电视机天线下一页附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事物 我的发现 我的新发现 我的思考 我的画 温馨提示:“我的发现”是你平时观察到的;“我的新发现”是你平时没有发现的;“我的思考”可以记下你的联想和疑问。有疑问,可以用过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家长等渠道解决;“我的画”可以画出你的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下)习作4教学设计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周丽【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习作是一次看图写话。教材先给出了范例,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乌鸦反哺,学习例文中的写作方法,尤其是有关对话的写法。教材又提供了可选作写作内容的三幅画面,还强调了写作要求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可以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逗号、句号的使用也已经训练过。所以对于本次的看图写话,大部分学生会顺利地完成。只是引号的正确使用,如何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有一些难度。三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意及引申意义。懂得,乌鸦尚且知道报答父母养育恩,我们更应该懂得体贴、关心父母,长大赡养父母,关爱老人,懂得回报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 2、借鉴习作范围。在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 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四教学重点、难点:在写对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好提示语,合理想象并能分段描述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习作中能够有丰富多样的提示语,有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会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本次习作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1、挂图。 2、原作结构单一,所有对话提示语都在前面,而且没有说话人的动作、心情等具体描写的范文;修改后比较生动,有丰富多样的提示语,有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的范文。 3、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燕子与小鱼的对话)【教学过程】(两课时)一作前指导(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 1、出示著名运动员刘翔得冠军后令人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1)刘翔( )喊道:“ !” (2)“ !”刘翔( )喊道。(3)“ !”刘翔( )喊道,“ !”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 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设计简析: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说话的不同方式,并能发挥合理想象,把人物语言说清楚。为学习例文,引起学生对人物对话的注意做好铺垫。)(二)学习例文,明晰结构,发现写作特点 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什么时候还要有对话?(生活中处处有对话)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种生活场面:商店里买东西有对话;学校里同学之间有对话 2、研读例文,探究写作方法(1)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妈妈的对话写了下来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2)研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A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B学生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C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D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妈妈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E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F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G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出示两篇范本,比较写法优劣一篇为结构单一的原文,一篇是课文例文,让学生比较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习作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学生再读例文,交流谈论。教师板书: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设计简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分段习作的要求,再加上要让学生自己明白提示语在文章不同地方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光靠例文的力量和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用了一个比较,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成就感,又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三)当堂练习: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燕子和小鱼的对话图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听一听,能听到什么?闻一闻,能闻到什么?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补充对话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即板书)(设计简析: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作文的全过程,从说到写,从彷到作。写必须以读为基础,没有正确的、充分的读做基础是不行的。充分地研读例文,掌握方法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二下笔成文(一)集体交流,明确习作任务(出示习作要求)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写次习作呢?请大家自由读,看看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说,老师再次强调。温馨提示: 1、要仔细观察,看懂图意,注意图中的细小的部分,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进行合理的想象,想想他们会做什么,是怎样做的?会说什么,会带着怎样的表情和心情说的? 3、写清一件事;写好提示语;注意分段描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静思默想,学生作前构思你准备写哪一幅图呢?先静静想一想,想想各幅图之间的联系,选择书上的可以,也可以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三)下笔成文,点拨指导巡视时,发现本次习作的共性问题以及优秀习作,便于作后指导。对于作文困难的学生应该给予二次辅导,并降低难度,只要通顺地写出故事内容并会写对话即可。(设计简析:学生动笔习作时,正是因材施教的好时机,在尊重学生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指导,打开学生思路,辅导写作困难的学生。)三作后评改(一)对照习作要求,自我诵读修改。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自己边读边修改。 1、第一遍:出声读自己的作文,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2、第二遍:重点看自己有没有把人物对话写好,有没有写出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二)讨论修改,同学老师一同评议修改。 (投影出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有没有写清楚一件事情?想象够不够合理?人物对话符合要求吗?标点符号使用对不对?(三)结合评议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进行二次修改。(设计简析:修改很重要,在本环节安排了四次修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式到内容。在修改中重新感受写作经过。)四习作交流 本次习作也可以来个“感动我们的故事”展示活动。学生们给自己的作文配上自己选择的图画,张贴在班级“故事长廊”上。评一评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说的内容与图画内容更吻合?谁联系现实生活说的最好?谁的内容最有意义或最有趣味?【习作批改】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落实习作要求,学生在看图写作时是否做到仔细观察,展开合理想象,人物对话描述是否正确合理,标点符号特别是引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教师正在批改时重点关注这几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故事是否精彩,人物对话时的动作、表情、心情描写是否生动具体对于一般孩子,只要故事完整,人物对话形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就算符合要求。【板书设计】学写对话 要写清一件事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附范文: 1、对话形式单一的:乌鸦反哺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生音低沉、嘶哑。妈妈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问:“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我问:“那怎么办呢?”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虫子飞进巢里。妈妈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2、对话形式多样,生动具体的:乌鸦反哺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生音低沉、嘶哑。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很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虫子飞进巢里。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下)习作5教学设计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为为【教材解读】一教材简析习作话说端午节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收集资料的目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境,渗透了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资料的教育。第二部分是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选取需要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用有关资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这样的习作,学生容易长篇大论摘录收集的内容,东拉西扯拼凑在一起,形成没有多大价值的资料杂烩。怎样让学生在众多材料中,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乐于书面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着重考虑的要点。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阅读课本中提供的资料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是,让学生从这些资料中选取有用的有机融合起来却有一定难度。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并整理资料,培养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把你想要向大家介绍的端午节的知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难点:培养学生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查询或询问他人等办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同时,教师应及时询问了解他们收集的情况,并进行二度调控指导。(设计简析:本节课主题为“说说端午节”。对于端午节这一类传统节日,它不同于春节、中秋等让孩子们耳熟能详,所以在授课前布置了学生查阅、收集、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各个方面的资料。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收集素材的方法,并对收集的内容进行指导。而后针对调查情况进行二度指导,使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以进一步充实自己收集的材料。) 2、本课没有“例文”,教师可以准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前指导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是哪一天呢?再过一段时间,就到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好吗?(板书:端午节)(二)班内交流,增加积累 1、课前资料搜集了吗?你是从哪儿搜集的?(相机推荐学习方法和要求同学留心观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三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全册).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