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语文教育论文.doc

    • 资源ID:2520884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教育论文.doc

    湖 南 第 一 师 范 学 院专科毕业论文题 目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 学生姓名 郝丽平 学 号 09010130507 系(部) 文史系 专业班级 09级语文教育5班 指导教师 罗燕 2012年 5月 11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 09级语文教育5班学生姓名 郝丽平学 号09010130507课题名称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1 年 06月 20 日至2012 年 05 月 11日课题类型理论研究课题性质学生自选题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研究,来强化小学教师对小学语文人文性的诉求。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诉求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总目标。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重工具轻人文,重训练轻感悟和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缺陷。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是大势所趋。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需要具体的教育实践。关注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实现人文诉求的基础。教师人文精神的倡导是实现人文诉求的保障。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实现人文诉求的根本。二、基本要求1论文格式准确无误,语言准确精炼,思路清晰;2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研究;3实际教学和理论探讨相结合,了解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育;4深入研究课题后,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来促进小学语文的人文性诉求;5开拓思维,勤于思考。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各教研室主任、系(部)教学主任审批生效; 2.此表单面打印,一式三份,学生、指导教师、系部各1份三、 课题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参考资料)该生已经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参加了有关课程的实习等活动,对选题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发展态势有了一定了解。另外该生初步具备了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利用各种资源。我学院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也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为其完成论文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参考资料:1 孙绍武 成功教育 J2009年第4期 2011-2-13四、 论文(设计)进度表2011年6月20日-7月5日,选题及填写任务书选题工作开展,与指导老师商量,确定最后的论文题目为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2011年7月6日-2012年2月22日,:与指导老师联系,完成开题报告;2012年2月23日-2012年3月20日,构建论文框架,进行初步资料的查询,翻阅前辈们在本课题上所做的研究,整理出论文的总的思路,交论文提纲给指导老师,并接受老师的建议,完成初稿;2012年3月21日-4月20日,完成二稿2012年4月21日-4月30日,完成三稿;2012年5月1日-5月11日,论文答辩及上交最终定稿。五、教研室审批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六、系(部)审批意见系(部)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 毕业论文起止时间: 2011 年 06月 20 日 2012 年 05月 11 日(共 44 周)系(部):文史系 指导教师:罗燕班级:09级语教5班 学生姓名:郝丽平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论文提纲1.课题提出的意义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重工具轻人文,重训练轻感悟和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缺陷。人文性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语文能力和人文品格是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是大势所趋。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需要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思路我尝试通过调查手段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能够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想法和目的做出一种合理的分析。2.论文提纲 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意义 三、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诉求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年 月 日系(部)意见: 年 月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进度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起止时间: 2011年06月 20日 2012年05月11日学生: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时 间工 作 内 容备 注6月20日至7月5日选题工作开展,与指导老师商量,确定最后的论文题目为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集体讨论7月 6日至2月22 日与指导老师联系,完成开题报告个别指导2月23日至3月20日构建论文框架,进行初步资料的查询,翻阅前辈们在本课题上所做的研究,整理出论文的总的思路,交论文提纲给指导老师,并接受老师的建议,撰写论文初稿,并交与指导老师审查。个别指导3月21日至4月20日完成二稿个别指导4月21日至4月30日完成三稿个别指导5月1日至5月11日通过老师的审查,规范论文格式,论文定稿个别指导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存系(部),一份发给学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系(部) 文史系 专业班级 09级语文教育5班 学生姓名 郝丽平 学 号 09010130507 课 题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 一、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成绩:_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二、评阅人评阅意见评阅人评语(主要审查文本质量,包括设计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建议成绩:_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三、答辩成绩评定答辩记录及意见:答辩成绩:_ 答辩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四、综合评定等级成绩评定等级:系(部)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复审评定:专家(签字): 年 月 日注:复审评定由学院组织专家抽查、评定。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1(一)重工具轻人文1(二)重训练轻感悟1(三)重结果轻过程2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意义2 (一) 倡导人文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2 (二) 倡导人文性正确把握语文特点的需要2三、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诉求2 (一) 关注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实现人文诉求的基础3 (二)教师人文精神的倡导是实现人文诉求的保障5 (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实现人文诉求的根本.6结语.7参考文献.7后记.8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09级语文教育5班 郝丽平 09010130507摘要:本文旨在论述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重工具轻人文,重训练轻感悟和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缺陷。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倡导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人文性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语文能力和人文品格是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是大势所趋。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诉求需要具体的教育实践。关注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实现人文诉求的基础。教师人文精神的倡导是实现人文诉求的保障。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实现人文诉求的根本。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人文性 教师与学生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一)重工具轻人文当前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人文性方面比较弱化,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训练较扎实,但轻视德育思想教育。(二)重训练轻感悟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的单纯追求训练,而忽视了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思考。 因此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误尽苍生的不是语文,而是教师。语文课人文精神消遁的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教师人文情怀的干瘪,知识底蕴的虚空,个性语言的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社会,教学理念模糊,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但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大批的农村语文教师尚不具备驾驭新课程的能力,面对新课程感到彷徨,无所适从。有很多老师发出感叹语文难教,对于实施新课程无所适从,导致语文的人文性无法影响到小学生。更有部分老师管理者存在行而上学倾向,特别对一些“新颖”“流行”的提法不加分析的推崇、效仿,并影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些老师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作用;过度强调阅读的拓展,淡化了文本语言的解读等。这些都是很多人单纯的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是很多的学生反感现在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文也知道如何运用语文,但在价值观道德操守等问题上几乎是空白。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一门人文科学。语文课文和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但我们广大的教师包括家长普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实用而忽视了价值观道德人文伦理方面的内容。这是现在教学的失败。(三)重结果轻过程现在的小学教育普遍只是重视学生的分数,重视教育的量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的灌溉。社会也是只是追求单纯的结果,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扭曲,信仰的畸形。小学教育的影响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或多或少受到了社会上非健康价值观的影响。如实用主义,金钱至上,利益主义等的影响。编出的教材无法给学生以人文性的关怀。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不良社会现象出现,如早恋,犯罪,艳照门等。这和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有直接关系。一个学生从小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人生。我们呼吁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使学生拥有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道德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僵化,缺乏时代精神,固守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思想,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问题。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生上课不喜欢课本,却非常喜欢读者文摘、中华活页文选、青年博览等杂志,原因就在于这部分杂志的选文精美、时代性强。”教材版面单调,学生的主体活动空间得不到体现,板着面孔迎接学生,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二、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意义 (一) 倡导人文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能力和人文品格是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人的欲望、感受是自然的、, 合理的,不应压抑,应予张扬和满足。后 记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要忠心地感谢我的论文导师罗燕老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罗燕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罗燕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要感谢大学三年里所有任课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的耐心教导为我在某一领域中知识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我才有机会将我三年所学的知识在这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以致用。当然还要向帮助我完成论文的同学们表示忠心的感谢,正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这篇论文。最后,对所有帮助我完成这篇论文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新课改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教师起到导的作用。这样的课看似轻松,实际却不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课,对教材及学生的各方面彻底吃透,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驾驭教材,对学生导的到位,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走到前台去。(二) 倡导人文性正确把握语文特点的需要人文性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新课改还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多样思维的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他们将来终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育应该具有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三、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诉求(一) 关注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实现人文诉求的基础教材中的语文课程是语文人文性诉求的训练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实现人文诉求的基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人文性的要求。科学人文化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学生直接接触的就是教材,直接研读的也是教材。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应该重视新型教材的编写,是人文性深入教材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的编排也应该发生变化,要按人文精神的主题单元编排,教材中语文知识训练点应有所弱化,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的教材不是道德说教,不是政治观念的诠释,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在“读经讲经”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上,这是对语文人文性的一种践踏,是对生命个体的一种漠视、扼杀;同样,教材也不单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不单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的“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也势必会让教育远离生命个体,蚕食学生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因此,语文教材的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选文生动形象,“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教材应该具有开放性,摒弃于保守性和单一性。语文教材不是什么“长官意志”,不是部分人的利益体现,它是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精神产品,是培养与造就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文化食量。随着素质教育战略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长远需求,传统的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的垄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纲多本”乃大势所趋,教材多样已是社会必然。不同版本的教材让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使用教材时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具体保障;同样,教材的灵活多样(诸如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生活教材等),也更具人性化,更接近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教材选文必须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关注人的发展,去触动生命个体发展中的敏感神经。 教材应该具有灵活性让学生易于接受、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材就是最灵活的教材。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教材编订应在重视选文的基础上,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语文教材应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如演讲、辩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同时教材的编写应思考教材的形式美以及呈现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二)教师人文精神的倡导是实现人文诉求的保障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的模板榜样。小学生正处于模仿成长阶段,老师的人文影响对他们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会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如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决定于教师思想观点的先进,文化底蕴的丰厚,专业知识的广博。教师也应该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辨证的理解。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因此提升语文教师的全面素质,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系统对教学疾病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是预防、抵抗教学疾病的重要内因。 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合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再现文境,诱发情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情感如能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教师重点评论文章之中的精彩之处,有助于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技巧、体会作家的精神意境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还可以借助诵读,感知情愫。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浓烈,耐人寻味。课堂上,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  三、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教文育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在阅读课堂中要想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小学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发展, 就必须大力提倡人文性教学法。有效的人文性教学方法应该是“思考、讨论、交流、反省”,在思考中,体现展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情感体验;在讨论中,努力使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立场得以展现;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观点受到认可或质疑;在反省中使个体发现认知冲突和内心的矛盾。(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实现人文诉求的根本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时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学生在语文人文诉求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我们还应该在学生身上下大工夫。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不仅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质量,内心和行为黑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广泛阅读,增加知识面。在课堂上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学习当中的语言技巧和思想感情,还应该重点学习课文中所折射出的宝贵的人文内涵。优秀课文中包含很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有的课文重在讲述如何具有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如何增进人文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重点学习的对象。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这给我们的小学生汲取营养提供了保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太少,学生单靠读课文,受益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把十二册教材叠在一起,也不见得有一部西游记或红楼梦等小说的人文内容丰富。因此我们小学生在读透教材之后,还应该多读课外读物,并利用班会举行人文汇报会,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读物的书名、主要内容等,从而吸收更多的人文营养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而其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1陈钟梁先生的论文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2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教育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