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白洋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保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514751       资源大小:116.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白洋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保环评报告.doc

    8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保护对策8.1规划调整建议8.1.1推荐的规划方案根据本环评对白洋工业集中区的环境背景、各种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以及规划适宜性与合理性分析,针对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用地规划、产业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战略提出若干调整与补充完善的建议。本次环评推荐的规划方案有: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人口规模、环保目标、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防灾规划(防洪、抗震、消防)、电力电信规划。本次环评认为需要调整的规划方案建议如下:8.1.2 产业规划调整(1)产业布局调整本规划区以非化学制桨造纸行业为主的低污染、低能耗、轻工类产业为主导产业,从目前入驻企业来看,现有入驻已投产企业为福州双棱纸业有限公司、福建航兴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福州鑫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此外昌源再生纸业有限公司也已在白洋工业集中区选址。目前白洋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状企业布局调整建议见表8.1-1。由于规划滞后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区内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上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和管理,区内企业布局混乱。存在区内企业与规划产业不一致的现象,并且引进企业性质不符合相关政策。如:航兴建材及鑫洋机械分属建材与机械制造业,不符合规划集中区的产业定位。工业园区周边敏感点较多对开发区产业布局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落户企业存在环保措施不到位的情况,需要进行整治。表8.1-1 现状企业产业布局调整建议规划区存在问题调整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由于规划滞后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区内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上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和管理,区内企业布局混乱。存在区内企业与规划产业不一致的现象,并且引进企业性质不符合相关政策。工业园区周边敏感点较多对开发区产业布局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落户企业存在环保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对已入驻企业实施区别对待,符合产业规划的予以保留,不符合产业规划但环境影响较小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控制规模、远期考虑逐步调整搬迁。对不符合产业规划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施调整搬迁,近期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坚决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建议福建航兴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福州鑫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应在本规划具体实施前尽早停产、迁出本规划工业集中区。新入户企业应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布设。(2)产业发展方向调整白洋工业集中区规划是以非化学制桨造纸行业为主的低污染、低能耗、轻工类为主导产业,考虑到目前工业集中区内需水量在远期将供应不足,规划新引进的企业应限定为低污染、低能耗、轻工类产业,今后白洋工业集中区不再引进高耗水的造纸企业,主要引进低耗水、低污染、低能耗的轻工类产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环保法规,本环评对白洋工业集中区入区产业作出明确界定。工业区企业准入条件见8.2.1小节的分析说明。8.1.3空间布局调整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用地布局大体符合环境要求,部分地块功能需进行调整。白洋村位于白洋工业集中区的北侧,为主要敏感目标,因此建议在距离白洋村50m内禁止引进企业,并将该50m隔离带种植绿化植被及道路建设。8.1.4能源规划调整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中提出管道气源选择使用广安天然气公司的天然气LNG。工业区现有的两家造纸企业目前采用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尾气采用麻石塔水膜除尘处理后排放,可作为发展过渡期,由于区内NOX的环境容量已十分有限,生物质燃料的来源也不稳定,今后新上企业必须严格限制NOX的排放,不宜再新增燃料型供热锅炉,工业区从长远考虑也应全面改为燃气供热方式,并采取必要的脱硝措施,以保障NOX的达标排放和总量限制要求。8.1.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调整建议(1)给水规划白洋工业集中区现有的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难以达到工业区与远期供水规划的需求。因此白樟镇应加快供水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工业区发展的需求。(2)排水规划规划区内未设置污水处理厂,区内污水支管收集规划区各地块的污水,分别就近排入相应污水干管中,最终送至规划区北侧方向梅溪南岸规划的白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白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0万t/a,可保证白洋工业集中区列入白金工业园区后污水处理的可行性。根据实际了解,目前白金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还未设计,施工完成,工业园污水管网也尚未设计、施工完成。因此本评价对各污水设施的建设规划和建设进度提出如下调整建议:督促加快白金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及白洋工业集中区衔接管网的设计与建设,施工,试运行后进行投产使用,以确保相应工业区的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增加白洋工业集中区各地块污水干管应先行建设的规划说明,否则,已敷设的管道无法投入运营,造成企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环境。(3)固体废物收集规划建议在福建省昌源纸业西侧设置1座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补充设置一个一般工业固转运站;补充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8.1.6环境保护目标调整建议原规划未对规划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提出明确保护要求,现建议如下:(1)大气环境:各片区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水环境:白洋工业集中区涉及的梅溪池浦村潭口段,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3)声环境:白洋工业集中区内各工业用地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生活区执行2类标准,区域主次干道两侧执行4a类标准。8.1.7环境保护措施规划调整建议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与白洋村距离50m内禁止引进企业,形成隔离带并且进行植被绿化或建设道路。工业区内补充规划一处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地。补充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补充生态隔离带:居住区周边设置50m的生态隔离带,带内禁止规划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可作为绿化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隔离带用地保障需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安排。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道路两侧应设置一定的防噪距离,在防噪声距离内不应有声敏感建筑物,包括学校、居民区等,交通干线两侧噪声隔离带的具体宽度需按照项目环评规定的范围执行。8.1.8其他规划调整建议建议补充水土保持规划,内容包括挖填方平衡、弃渣场选址、水土保持措施等等。建议分期开发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平整一片,开发一片。应避免大面积平整土地,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以避免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应避免部分企业占地面积过大,而投资强度较低的情况出现,为了了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应在特定时期(2015年)对白洋工业集中区进行跟踪评价,以确定白洋工业集中区后续建设的规模及强度。8.1.9规划调整建议小结为了确保在规划实施的同时,使规划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小,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污染控制措施和减缓对策,并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其环保措施包括:从政策、资源、环境承载力、产业布局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从严格企业准入、优化工业布局、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鼓励企业采用LNG等清洁能源,控制大气污染,设置污染缓冲带和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建设防护绿化带,严格控制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减少噪声扰民;加强对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理、处置;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工业用地;强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建设生态廊道,保护水源;制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等。对白洋工业集中区的规划调整建议总结见表8.1-2。表8.1-2 白洋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调整建议表规划战略原规划内容或现状推荐意见调整建议推荐/调整依据规划定位以非化学制桨造纸行业为主的低污染、低能耗、轻工类产业为主导产业推荐发展规模土地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33.05hm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2.32h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为29.1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90.04%。推荐 人口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推荐产业调整以非化学制桨造纸行业为主的低污染、低能耗、轻工类产业为主导产业总体推荐适当调整对已入驻企业实施区别对待,符合产业规划的予以保留,不符合产业规划但环境影响较小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控制规模、远期考虑逐步调整搬迁。对不符合产业规划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施调整搬迁,近期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坚决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本工业区中福建航兴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福州鑫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应在本规划具体实施前尽早停产、迁出本规划工业集中区。新入户企业应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布置。闽清县白金工业园区白洋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保目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区域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基本控制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各类功能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补充补充水环境保护要求: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水体保护需要;与闽清县水环境功能要求一致续表8.1-2 白洋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调整建议表规划战略原规划内容推荐意见调整建议推荐/调整依据空间结构布局用地布局:以202省道为对外交通主要通道,串联本规划区和白金工业园,利用山体、水体等自然景观资源,形成工业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和渗透通道,工业区生活配套依托白金工业园,在白洋村内统一设置。绿地系统规划:将绿化通廊和节点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贯通式绿地网络系统。点:即景观节点、工业区局部景观节点。线:即绿化廊道,综合考虑市政管道、生物通道及自然排水要素等,形成沟通外围自然要素的带状绿化廊道,具有生态休闲、景观、排洪、防灾等功能。如防护绿色。面:即周边山体生态等要素。调整用地布局:白洋村位于白洋工业集中区的北侧,距离较近,为主要敏感目标,因此建议在离白洋村30m内禁止引进企业,特别污染型严重的企业,建议将白洋工业集中区北侧地块由工业用地改为绿地用地。原规划中白洋工业集中区与白洋村距离较近,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和大气环境污染。绿化用地:白洋村在白洋工业集中区的北侧,本规划区与白洋村生活区邻界的地块增设30m宽绿化带。大气环境保护需要生态影响评价提出的相关要求环保措施规划简要提出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固废污染的防治措施补充1、建议白洋工业区今后使用的燃料,原则上都必须采取脱硝措施,直接最大限度减少NOx的排放量。但根据实际情况和目前脱硝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考虑,建议必须从白金工业园整体及整个闽清县城统筹规划,制定大气中NOx的污染防控和节能减排行动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空气中NOx的本底浓度,以保障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2、设置环保隔离带大气环境保护需要;缺少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生态影响评价提出的相关要求。续表8.1-2 白洋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调整建议表规划战略原规划内容推荐意见调整建议推荐/调整依据市政基础设施给水采用东兴自来水厂供水。东兴水厂每天能提供2000t水,其中1850t供工业区,可以满足工业区用水的需要,150t供周边生活用水。补充应加快配套供水设施的建设。为保证白洋工业集中区内企业的正常生产。排水梅溪南岸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规模2.0×104m3/d,占地3.0hm2(此规模包含白中镇镇区污水),选址位于白中镇梅坂村与白樟镇池浦村交界处。本规划区各污水支管收集规划区内各地块的污水,分别就近排入相应污水干管中,最终送至规划污水处理厂补充白洋工业集中区应加快白金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及其衔接管网的设计与建设期限。补充白洋工业集中区各地块污水干管应先行建设的规划说明。企业污水中含有第一类污染物时,本规划应对入区企业水污染排放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前水质提出控制要求,要求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达标后外排。为确保白洋工业集中区企业污水可进入白金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及时间上衔接,避免污染水体。环卫设施白洋工业项目集中区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垃圾运至位于白樟镇云渡村北坑炉的闽清县洁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置。白洋工业项目集中区内公厕的设置按服务半径设置,公厕建筑面积约为60m2。区内交通干道每50-80m设置1个垃圾箱,一般道路每80-100m设置1个垃圾箱。补充建议在福建省昌源纸业西侧设置1座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补充规划一处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地(内设危险固废暂存场);补充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补充生态隔离带:居住区周边设置50m的生态隔离带,带内禁止规划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可作为绿化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隔离带用地保障需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安排。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道路两侧应设置一定的防噪距离,在防噪声距离内不应有声敏感建筑物,包括学校、居民区等,交通干线两侧噪声隔离带的具体宽度需按照项目环评规定的范围执行。能源规划管道气源选择使用广安天然气公司的天然气LNG。补充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引进低能耗企业,使用清洁能源,近期可采用生物质燃料过渡。确定调压站、管网建设位置,实施年限,并进行危险性分析。确保提供白洋工业集中区区企业近期能够正常地安全生产及保证周边敏感目标的安全。其他规划规划提出了防洪、抗震、消防和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补充建议补充水土保持规划,内容包括挖填方平衡、弃渣场选址、水土保持措施等等。缺少水土保持规划和分期开发规划。8.2规划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8.2.1工业园区企业准入条件白洋工业集中区产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参考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环保部相关行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国家发改委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福建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由于国家清洁生产、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完善,目前已颁布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造纸工业(废纸制浆)征求意见稿,但尚未实施。目前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准入条件一共26个,包括铜冶炼、锑行业、锡行业、钨行业、玻璃纤维、铅锌行业、平板玻璃、铝行业、电石行业、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电解金属锰、铁合金、印染、乳制品加工、焦化和黄磷行业、多晶硅、氟化氢、镁行业、水泥行业、粘胶纤维行业、铸造行业、农用薄膜行业、印染行业、日用玻璃、纯碱行业等,白洋工业集中区的产业规划不涉及以上行业。因此,本环评制定白洋工业集中区产业准入条件主要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福建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根据国家环保部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425-2008),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国际先进水平、二级国内先进水平、三级国内基本水平。标准对清洁生产指标列有: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等。白洋工业集中区企业准入基本要求如下: 应选择使用原料及产品为环境友好的项目,避免未列入表8.2-1、但国家、地方禁止的项目入区; 入驻工业集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应至少为国内先进水平(清洁生产二级水平)。白洋工业集中区企业准入提出基本要求见表8.2-1。 表8.2-1 白洋工业集中区产业环保准入条件规划产业准入条件产业小类生产规模、工艺及产品土地投资强度(万元/亩)能源结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理率(%)闽清县白洋工业集中区首先必须满足: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年修正)中淘汰类;满足各行业准入条件 符合福建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C13农副食品加工业C1310 谷物磨制大豆压榨及浸出项目;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200t及以下,花生100t及以下的油料加工项目。66规划LNG气源,选择使用广安天然气公司的管道LNG85100C1320 饲料加工C133 植物油加工C14 食品制造业C141 焙烤食品制造C17 纺织业C175 纺织制成品制造1、单线5×104m3/a以下的普通刨花板、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 2、单线3×104m3/a以下的木质刨花板生产装置 。3、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 4、1×104m3/a以下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生产线。5、珍稀植物的根雕制造业。6、以野外资源为原料的野生动植物加工。6695100C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6C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0C21 家具制造业63续表8.2-1 白洋工业集中区产业环保准入条件规划产业准入条件产业小类生产规模、工艺及产品土地投资强度(万元/亩)能源结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理率(%)C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C241 文化用品制造66规划LNG气源,选择使用广安天然气公司的管道LNG95100C242 体育用品制造C30 塑料制品业C3010 塑料薄膜制造超薄型(厚度低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生产66规划LNG气源,选择使用广安天然气公司的管道LNG95100C3020  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C3060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C308 日用塑料制造8.2.2水污染控制措施与减缓对策鉴于白洋工业集中区位于梅溪的闽清城区上游段,且梅溪在枯水季节对水质较为敏感,工业区引进项目过程要时刻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即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必须突出梅溪水质的保护,严格环保措施,限制废水污染项目及与工业区性质不符的污染行业入区,白洋工业集中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与本规划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杜绝新、扩建木浆制浆造纸、化学制药、制革、电镀、农药、铅锌采(选)矿、化工、氟化工、火电、印染、水泥、电镀、制浆造纸、煤炭、钢铁等重污染项目,以及利用阔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等资源消耗型项目。 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白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标准为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纳污水域位于梅溪池浦村段,要保证接入管网的规划区内企业的污水事先自行处理后达到相应排水标准后再进入白金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管网的建设与衔接要求保证接入白金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的规划区污水水量和水质的可行性。白洋工业区应加快区内污水管网的建设,管随路建,道路建设的同事管网一并铺设到位。 水污染物收集方案水污染物的收集应坚持“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即各种污水与雨水必须分别通过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收集;企业内的生产废水应按清洁水与污水进行分流收集。对于属于危险废物的污染物应按照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处置。 各企业产生的污水经过自行处理达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各企业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必须在车间处理达GB8978-1996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后方可排放。 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各企业用水应满足行业用水标准;改进耗水工艺,降低单位新鲜水耗:提倡清洁生产。通过采用各种无毒、无害或低害原材料和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或新设备,提高工艺节水水平,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单位增加值新鲜水耗指标。加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强度,提高中水回用率:尽可能将直流用水系统改为循环用水、循序用水或串联用水;发展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提高污废水回用率,积极推广全排放废水处理技术。工业集中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应于2015年达到60%,2020年达到75%;中水回用达到15%。降低新鲜水耗的同时能够减少水污染排放。加强用水管理,减少人为浪费:加强工业区用水管理,安装流量控制装置,不用水时即关闭水流;改进工艺以及低流量探测等。8.2.3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与减缓对策8.2.3.1 宏观控制措施从严格企业准入、优化工业布局、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控制大气污染。 严格企业准入,提高入园企业环境门槛严格执行国家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各项产业规划和政策,国家明确限制、禁止的工艺、设备、产品等不得新建,已有的也要逐步淘汰,引导建设国家和福建省产业政策中鼓励产业中的低污染、低能耗项目。 执行总体规划制定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新引入企业必须符合规划制定的产业类型,企业生产规模应符合规划的相关要求。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产生量按本报告提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区内实行供热、供冷、供气,提倡新入驻企业使用天然气为燃料。8.2.3.2 微观控制措施(1)设置合理的大气环境保护隔离带为减缓工业区对区内外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规划环境保护隔离带,利用山丘、河流、道路等明显的分界线,结合城市规划和周边敏感目标具体分布,设置宽度不等的环保隔离带。工业区与北侧的白洋村生活区邻界的地块预留用地,增设50m宽绿化带。隔离带内不宜作为工业用地,可作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化景观用地等。由于拟引进的企业生产工艺、车间平面布局、无组织面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具体入园项目环评应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避免对区内规划及周边原有居住区的影响。 有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企业在落户时应按照卫生防护距离控制好与周边企业及居民点的距离。(2)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建议白洋工业集中区白洋工业区今后使用的燃料,原则上都必须采取脱硝措施,直接最大限度减少NOx的排放量。但根据实际情况和目前脱硝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考虑,建议必须从白金工业园整体及整个闽清县城统筹规划,制定大气中NOx的污染防控和节能减排行动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空气中NOx的本底浓度,以保障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无组织排放废气,应根据无组织废气的来源,通过控制无组织排放条件如控制温差、合理罐体设计以及增设回收系统、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等措施减少排放量,还可以通过冷凝、液体吸收、吸附、燃烧催化转化等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后排放。8.2.4声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与减缓对策 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规划方案和有关声学环境的规划要求,将规划区划为3、4类噪声功能区。严格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控制3类功能区的工业布局居民区域道路两侧留一定的控制距离,避免建筑物过于靠近道路,产生交通噪声扰民。 严格控制声防护距离,减少噪声扰民入园区工业企业应根据GB18083-2000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要求,布设相应的绿地防护隔离带,有计划地创建声环境达标区。 工业噪声控制执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工业用地,与居住区相邻的工业用地不得引进噪声污染显著的企业。工业企业声环境控制首先要根据规划区的产业定位,选择噪声污染较轻、生产工艺先进的项目,尽量不安排或少安排高噪声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入园企业可以结合项目用地情况及车间、厂房特点进行噪声控制,通过设备噪声治理、优化厂区的平面布局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如声级较高的设备应尽量布置离厂界较远的位置,对高噪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使厂区边界噪声达标规定标准。坚持企业噪声控制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时间,高噪工序避免在夜间和午间运行;电动设备应加强维护维修,避免因设备非正常运转产生的高噪声等。8.2.5固体废物控制与处置对策措施(1) 施工期建筑垃圾处理 施工期产生的部分建筑垃圾如建筑废模块、建筑材料下角料、破钢管、断残钢筋头、包装袋以及废旧设备等基本可以回收,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回收部门进行回收;而另一部分如土、石、沙等建筑材料废物不具有回收价值,可用于工业区用地平整、土石方回填,若无法利用的则应外运至指点地点,严禁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浪费。(2)生活垃圾处理依据规划特点,建议工业区内设置1座小型收集站,收集站周边设不小于5m的绿化隔离带,并与相邻建筑物距离10m以上。经规划区设置收集站、转运站分类收集后,由工业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闽清县洁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首先考虑综合利用,加强企业内部废物的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又不能回收利用的一般工业固废加强清运处置的监督和管理,工业垃圾应分类收集、单独清运,不得与生活垃圾等混合清运。建议在规划区预留一块地,作为一般工业固废转运站。工业垃圾应根据其性质确定处理方式,原则上应单独处理,如需进入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危险固体废物对已产生的危险废物首先考虑通过回收利用加以减量化,对于无法利用的危险废物应专门收集,专业存储,集中送往有资质的危废处置机构处理,实行转移联单制度。8.2.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严格执行耕地的占补平衡应依法补偿征地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和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耕地开垦费;合理安排使用土地,建设完成后,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建设过程中占用部分农田和林地,需进行异地补偿。 集约化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工业区内生产性用地比例集约利用土地,工业项目建设应符合福建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严格按行业分类及投资规模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区域内生产性用地面积。 生态廊道建设与水源保护生态隔离带或生态廊道建设:梅溪为天然的隔离廊道,建设梅溪溪两岸的生态隔离带。工业区周边与内部的生态廊道建设:白洋村需要与工业用地之间设置生态隔离带50m宽的生态隔离带。 完善工业区内生态绿化建设规划为了使区域开发建设符合生态规律,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生态健康、促进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做好生态现状保护的基础上,生态绿化规划与建设规划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保证。整个白洋工业集中区规划应将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纳入本规划区规划中,建议在工业集中区内厂房周边、道路两侧、广场空地等区域尽可能的做好绿化工作,构建健康稳定、具有较强净化能力的区域生态系统。绿化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投资,并在主体工程竣工后1年内完成建设。以常绿树种和多年生草种为主,合理配置各类绿地,并可适当布点种植污染敏感指示植物,以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生物监测。各种绿化带布设及其植物种类选择必须符合各自绿化功能要求及生活健康、生产管理、运行安全要求。 加强对当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其生境防护和监管工业区规划的实施与建设过程中,在强调创造良好的园区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创造人类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强化水土流失防止措施开发建设过程对挖方区、临时弃土区,尤其是山体坡度较大的限制开发区等区域水土流失的防治,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根据这些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控制住现有流失面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和扩展。工业区内主要采取挖高填低的方式进行场地平整,形成了高于周边地块的台地,流失的土体易在周边的农田、园地等区域沉积。因此,应在已平整的地块周边采取拦土坝、护坡、修筑引水沟等水土保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情况和防治效果,预防新增水土流失及突发情况,并为水土保持设施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依据。8.2.7土壤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防止土壤污染,合理选择废物堆放场所;(2)采取措施阻断污染物与地下水联系,特别是对污水池和固体废物临时存放点,底部应作防渗处理,并应注意地质条件的选择等,完善排水系统,污水接管率应100%;(3)严格控制含有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8.2.8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严格按照规划的产业选择入户项目; 重大危险源集中远离敏感目标; 可能使用的有毒溶剂、重金属或易燃易爆的物质应加强管理和监督,设置专门的贮存场地。易燃易爆物料装卸、贮存、出入、运输环节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排放一类污染物的企业应加强污水设施正常运行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现有化工项目需自备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内部须设置事故应急池。 编写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政府、消防、环保、交通、医疗等部门组成的园区应急指挥和救援系统。 加强风险管理,从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贮运安全防范措施、工艺技术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安全防范措施、电气、电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等方面加强环境风险的管理。 建立应急监测体系: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和环境应急监测系统,设置环境应急监测计划、环境风险事故值班制度及警报和支援制度。8.2.9社会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征地安置与补偿对规划区内需搬迁及农地占用的农民,应根据国家的拆迁安置政策给予经济补偿或安置,避免产生社会矛盾,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兼顾群众的切身利益,避免区域开发建设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好社会的不安定。 建议优先安排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 规划区的建设带来众多的外来人口,社会治安环境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建立区域联防机制,加强区域社会治安管理。8.2.10 规划环境保护对策建议总结根据上述分析,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污染减缓措施汇总如表8.2.3。表8.2-2 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减缓措施汇总表序号环境要素主要措施工业园区产业准入条件1地表水环境(1)杜绝新、扩建制浆造纸、化学制药、印染、制革、电镀、农药、铅锌采(选)矿、化工、氟化工、火电、印染、水泥、电镀、制浆造纸、煤炭、钢铁等重污染项目,以及利用阔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等资源消耗型项目;(2)保证接入管网的规划区内企业的污水事先自行处理后达到相应排水标准后再进入白金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保证白洋工业区污水接入白金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的规划区污水水量和水质的可行性。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管随路建。(4)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加强中水回用;(5)各企业污水自行处理达CJ343-2010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2大气环境(1)严格企业准入,提高入园企业环境门槛;(2)执行总体规划制定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4)工业园与北侧的白洋村生活区邻界的地块增设30m宽绿化带。(5)设置污染缓冲带及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6)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3声环境(1)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2)严格控制防护绿化带宽度,减少噪声扰民;(3)控制区内主次干道经过敏感段的交通噪声,两侧布设相应隔离带;加强车辆管理。(4)从产内平面布局、设备选择、运营管理等方面控制工业噪声。4固体废物(1)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后,闽清县洁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2)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单独清运,不得与生活垃圾等混合;统一收集后,闽清县洁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提高综合利用率;(3)危险废物应专门收集,集中送往有资质的危废处置机构处理,实行转移联单制度。5生态(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严格执行耕地的占补平衡;(2)集约化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工业园区内生产性用地比例;(3)生态廊道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4)完善工业区内生态绿化建设规划;(5)加强对当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其生境防护和监管;(6)强化水土流失防止措施;6土壤(1)合理选择废物堆放场所,防止污染入渗;(2)严格控制含有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7环境风险(1)严格按照规划的产业选择入户项目;(2)重大危险源远离敏感目标;(3)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监督;(4)杜绝一类污染物非正常排放;(5)编写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6)建立应急监测体系。8社会环境(1)做好征地安置与补偿;(2)优先安排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3)加强区域外来人口管理。表8.2-3 区内配套环保设施的责任单位和建设进度表序号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责任单位1排水管网2015.6闽清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白金工业园污水厂2015.2闽清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3在白洋村与工业用地之间设置生态隔离带50m宽的生态隔离带2015.3闽清县白樟镇人民政府4工业区内设置1座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2015.6闽清县白樟镇人民政府5本规划区与白洋村生活区邻界的地块增设30m宽绿化带2015.6闽清县白樟镇人民政府6LNG调压站、管网建设2015.12闽清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7白洋工业集中区内公厕及垃圾箱2015.12闽清县白樟镇人民政府8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地2015.6闽清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白洋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保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