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doc

    • 资源ID:2421867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doc

    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河阳中心小学课题组 汪建珍 执笔一、问题的提出 : 我们之所以提出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教育新现象层去不穷,一些学校在班级评价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孩子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就会引起负面的评价,一个长期在不良评价的氛围中生活的人是不会愉快的,对于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认为:一种积极的评价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2、 传统的评价,基本上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考试成绩成了唯一标准,试图通过用分数排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进取,这就使甄别成为评价和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数被异化为人才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评价考试只有少数学生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而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横向比较,受到批评,惩罚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生、老师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的过程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除考试科目外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受到极大冲击,学生的个性被压仰,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培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多元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的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注意,将一块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位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一生。” 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我想,身负教育职责的教师,更应具有这样的智慧。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能帮助我们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同时还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教育教学情况,为课改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课题,旨在立足于班级建设之本,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目标,发挥评价育人功能,促进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特色化,从而实现教学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新教材的使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的改革应同步进行。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评价改革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有关评价改革的研究与落实相对滞后,对评价改革理念的理解模糊,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评价的实施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方法单一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教学评价问题已成为课改推进中的“颈瓶”,瓶颈如何打破,几乎是各课改实验区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课改实施已有多年,教学评价改革步履缓慢。因此,将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与要求切实贯穿和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保障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当前课改中的重要任务。课改教学评价改革包含诸多方面,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拟定在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方面作深入研究与探索,为此制定本方案。二、研究现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学校教育必须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的学生的弊端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在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程度,还要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及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完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旨在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对教育教学领域内教育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引导、激励、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评价”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段关于评价的纲领性的话,说明了评价的目的、功能。2、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部分,具体提出了各学科评价的目的要求、方法等,为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明确了方向。义务教育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3、建构主义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4、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的评价观: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测量的”;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的组合而导致的,每一个都有其潜在的潜能。5、遵循“微格教学”原理,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小学生学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四、课题的界定 评价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学习进行检测,找出反映学习进程的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学习的质量或成果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科学合理的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而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不是分成等级。新课程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核制度。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教育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这为学校教育改革注入了借鉴新课改的动力,为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的提升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管理方式是否得当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旨在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对教育教学领域内教育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德育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引导、激励、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 五、研究目标1、评价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2、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如开放式和多维式的评价机制,倡导师生的成功体验,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3、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人才的多元化,除学业成绩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重视他们其他潜能与特质的发展,尤其要促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人都参与评价,改变以往评价多以教师为主的状况,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班级管理评价方式。建构和实施班级管理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6、积累评价活动案例,提炼升华成功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探索出实施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的新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运作模式。六、研究内容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1、反思现行学生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在学生和教师中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学生对学校现行学生评价方法的看法,调查教师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寻找出现有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新评价方法的探索奠定基础。 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问卷,整理学生对现行班级管理中评价方式的看法。座谈会。邀请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座谈会,调查教师对班级管理中评价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探究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2、学生评价多元性评价方法探索。 改革学生评价内容,增加评价项目,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对学生展开评价,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所有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激励,得到发展。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尝试把评价目标细化分解,构建起立体化的目标体系。学业目标具体化。一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单元诊断、期末综合测试、学生的自测和互测等项目,根据学期初计划按时组织考核;二是体现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各学科课堂作业、练习、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生活中的数学专集等项目,实行小组、班级、学校三结合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三是以面试操作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语文、英语学科的口语交际、朗读、阅读、讲故事、古诗文诵读等,数学学科的口算、估算、空间想像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他学科的演唱技能、艺术欣赏、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身体素质等项目,根据学校计划定期进行考核。特长目标个性化。A.优秀日记、创新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资料、研究性学习成果、演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学生即可提出申请,然后由老师、学生和家长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特长生证书。 B.在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并于年级组内进行评比,颁发相应奖状。比如:文明礼仪小标兵、尊老爱老明星、劳动小能手、篮球之星、小小摄影师等。3、学生评价过程性评价方法探索。 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各自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评价以自身差异作为参照,从每个学生的不同基础方面看待他们,关注他们在原有自身差异和不同基础上得到的相对改进和提高,以及为此自身所作的努力。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1)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以多样的方式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单元评价重点看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学期初,各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单元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2)书面测验与面试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评价方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通过书面测验来评价,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情境进行面试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并能及时送上一张言词恳切富有鼓励性的评语卡,期末写出综合评语。 强化形成性评价,落实非学业目标,让评价“活”起来(1).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就是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以反映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成长记录的用途主要有三种:展示最佳成果、描述学习过程、评估学习与发展的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评价功能,要让学生用活、用好“档案”,让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事迹,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航标灯。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应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协商选择档案内容。一般应包括:a.我的个人小档案。每学期初填写一张。入学时,作为学前调查,请家长填写。以后,由学生个人在老师指导下填写。b.学科学习表现。语文、数学平日上好评价指导课,用好评价表,每月总评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单元测试按进度进行,根据学生意见确定是否入档。音、体、美等学科,由任课教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表,每月评价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c.收获园。特长作品、各科试卷、录音、录像带、同学评语、家长的话、荣誉证书、考级证书等,凡是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材料都可以积累存档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强、最好的一面。d.“我长大了”。主要集存各方对学生本人的印象和评价,可包括:“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看自己”四大栏目,一般在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协调各方填写。另外还要重视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为使这些评价落到实处,都要制定具体措施。(2).星光闪耀争星活动。根据班中学生的不同基础,把学生分类成组,然后每组内相近基础的学生进行争星比赛。每月统计一次星数,作好记录,并进行每月星数的同组横向比较及自身一学期的纵向比较。4、学生评价主体性、民主性评价方法探索。 改革评价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方式,设立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过程的学生参与性、评价过程的民主性,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活动过程的引导与常规管理。开展学生互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它的直接组织者是班干部。因此这一过程的引导工作重点应放在指导班干部工作上。要让班干部学会带头为班级服务,积极为班级荣誉奉献,并带领大家一起为争取荣誉而努力。因此培养得力班干部是做好这一工作的保证。一要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二要给他们为集体服务的岗位,三要及时树立班干部威信。其次要在树立好学生中间的德育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构成益具体、有层次。一是每周结合周计划评选小组内优秀成员;二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三是一向表现不错的孩子。例如要求学生保持身边卫生,有的学生说纸张是别人的自己不拣。这时要引导学生明确相互谅解,共同为集体荣誉而奉献的意义,不要做无用的争执,为创建一个和谐的集体而努力。总结评比,自主评议这一环节是学生获得道德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特别重视,精心组织。一是由班委会依据班务分工,全面总结,评选出一周优秀小组,肯定优秀小组表现突出的地方,指出努力方向,并在评比栏内贴画标志,予以显示。其次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评议,评选本组优秀组员,明确与优秀小组之间的差距,指出不足。在此基础上,在小组内开展个别教育,对影响小组荣誉的成员进行个别教育。在小组内教育与在班级内教育效果不一样。他们会真切感受自己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十分具体而又有说服力。即使是那些平常不能痛快接受批评的孩子在亲合力极强的小组内也会自觉产生一种为小组争光的内驱力。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关键是要特别重视小组亲全合力的形成,要把有共同趣向学生放在一起,让学生民主选举自己喜欢的学生做小组长。其次是在班级内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不能以“师道尊严”对待学生中间出现的道德取向问题。 5、学生评价层次性评价方法探索。 改革学生评价以学校最终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设立班级评价、年级评价、学校评价三级评价机制,让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表扬鼓励,让学生的苗头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正,同时让学生因不同层次的进步而获得不同层次的表扬奖励,促进学生发展的持续性。注重随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时常有闪光的教师、家长、同学进行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推荐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后,进行大会表彰,发给特长生证书。倡导作业评价。应该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与辛劳。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这样的体验可建立作业评语卡,教师在批改作业和检测试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能及时给学生写上几句激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写给每个学生书面作业评语不少于5次。建立学生作业互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小组评、集体评,每个学生每学期主动找家长评价不少于10次,找亲友评价不少于5次。七、研究方法及对象实验研究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研究对象的确定 :所有班级 八、实验研究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开放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问题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现实性原则 九、研究过程实验阶段工作安排: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1、会议研讨,确定实验内容,确定课题内涵。2、进行可行性分析。3、限定课题范围,确定实验周期,确定实验方案。4、理论学习,组织课改年级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纲要,关于课改的理论文章,各学科课程标准,尤其是对评价改革的实施建议深入探讨,转变观念,初步形成理论共识和改革设想。a、成立学校总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商讨研究评价方案 b、制定学生评价研究方案,向县教研室申请立项。 c、调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拟订学生评价细则 d、做好教师校本培训。 e、做好评价方案的宣传工作,让教师、家长、社会了解 (二)实施阶段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 1、实验组按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2、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计划的组织实验教师探讨,提高实验实效。3、随时请专家来校指导。4、做好实验统计,完善研究。a、全校班主任均参与实验,实验教师应根据学校制订的发展性评价方案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前测,制定评价方案的前提和意图。 b、班主任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的探索。针对学生实际,建立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的评价方块,落实各项评价细则。 c、依照学生要求,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证据。 评价形式: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 平时注意材料的收集,注意成长记录袋的分类整理 d、学校总课题组及个人撰写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总结 e、收集评价体系探索中的案例、论文。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1、每位实验教师总结实验,总结实验的基本模式上升为理论,形成理论、操作模式、经验等论文。2、课题组撰写实验报告。3、研究实验成果汇报会,展示实验成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各级主管部门有关单位领导对实验给予鉴定、验收。5、宣传推广实验成果。a、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的测试。 b、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实验报告、案例、论文等,收集相关的软件、专著,并形成实验成果集。 c、申请鉴定验收,做好结题工作。十、可行性分析 1、实验有一定的研究基础,2009年开始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自尊心的试验与研究,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验与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如何培养学生自尊心的试验与研究获县级结题。2、课题组全体成员有着扎实的学科教育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并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满腔热情,以良好的师德风尚,愿意为课题组付出自己的努力。3、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提供保证。有知名的教改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组成课题领导组,为实验的推进提供理论和技术上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为课题实验的必要经费开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一、 预计成果1.研究成果汇总集(优秀论文、案例)2撰写有价值的实验报告3.推出教师优秀评语选集4.推出学生自评互评选集5.形成特色管理班级策略并推广十二、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组织机构 课题组长: 汪建珍 副 组 长:王巨伟 实验组成员:刘聪聪 朱香萍 王磊 实验人员职责:求实创新,大胆实践,边实验边总结。 2、成员分工:汪建珍:全面负责课题组的各项工作和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制定学生评价研究方案,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并形成实验成果集。王巨伟:联系组织访问、分析资料、统计调查数据调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拟订学生评价细则 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做好评价方案的宣传工作,让教师、家长、社会了解 。刘聪聪:上网查找资料、负责打印和眷写,注意收集过程中相关的数据和证据。朱香萍:收集评价体系探索中的案例、论文。整理学生自评互评总结。王 磊:收集教师优秀评语集 ,注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分类整理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都给予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河阳中心小学课题组 汪建珍 执笔一、问题的提出 : 我们之所以提出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教育新现象层去不穷,一些学校在班级评价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孩子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就会引起负面的评价,一个长期在不良评价的氛围中生活的人是不会愉快的,对于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认为:一种积极的评价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2、 传统的评价,基本上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考试成绩成了唯一标准,试图通过用分数排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进取,这就使甄别成为评价和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数被异化为人才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评价考试只有少数学生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而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横向比较,受到批评,惩罚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生、老师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的过程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除考试科目外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受到极大冲击,学生的个性被压仰,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培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多元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的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注意,将一块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位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一生。” 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我想,身负教育职责的教师,更应具有这样的智慧。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能帮助我们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同时还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教育教学情况,为课改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课题,旨在立足于班级建设之本,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目标,发挥评价育人功能,促进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特色化,从而实现教学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新教材的使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的改革应同步进行。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评价改革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有关评价改革的研究与落实相对滞后,对评价改革理念的理解模糊,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评价的实施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方法单一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教学评价问题已成为课改推进中的“颈瓶”,瓶颈如何打破,几乎是各课改实验区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课改实施已有多年,教学评价改革步履缓慢。因此,将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与要求切实贯穿和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保障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当前课改中的重要任务。课改教学评价改革包含诸多方面,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拟定在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方面作深入研究与探索,为此制定本方案。二、研究现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学校教育必须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的学生的弊端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在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程度,还要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及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完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旨在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对教育教学领域内教育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引导、激励、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评价”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段关于评价的纲领性的话,说明了评价的目的、功能。2、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部分,具体提出了各学科评价的目的要求、方法等,为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明确了方向。义务教育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3、建构主义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4、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的评价观: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测量的”;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的组合而导致的,每一个都有其潜在的潜能。5、遵循“微格教学”原理,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小学生学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四、课题的界定 评价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学习进行检测,找出反映学习进程的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学习的质量或成果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科学合理的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而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不是分成等级。新课程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核制度。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教育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这为学校教育改革注入了借鉴新课改的动力,为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的提升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管理方式是否得当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旨在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对教育教学领域内教育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德育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引导、激励、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 五、研究目标1、评价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2、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如开放式和多维式的评价机制,倡导师生的成功体验,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3、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人才的多元化,除学业成绩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重视他们其他潜能与特质的发展,尤其要促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人都参与评价,改变以往评价多以教师为主的状况,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班级管理评价方式。建构和实施班级管理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6、积累评价活动案例,提炼升华成功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探索出实施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的新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运作模式。六、研究内容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1、反思现行学生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在学生和教师中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学生对学校现行学生评价方法的看法,调查教师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寻找出现有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新评价方法的探索奠定基础。 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问卷,整理学生对现行班级管理中评价方式的看法。座谈会。邀请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座谈会,调查教师对班级管理中评价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探究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2、学生评价多元性评价方法探索。 改革学生评价内容,增加评价项目,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对学生展开评价,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所有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激励,得到发展。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尝试把评价目标细化分解,构建起立体化的目标体系。学业目标具体化。一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单元诊断、期末综合测试、学生的自测和互测等项目,根据学期初计划按时组织考核;二是体现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各学科课堂作业、练习、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生活中的数学专集等项目,实行小组、班级、学校三结合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三是以面试操作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语文、英语学科的口语交际、朗读、阅读、讲故事、古诗文诵读等,数学学科的口算、估算、空间想像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他学科的演唱技能、艺术欣赏、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身体素质等项目,根据学校计划定期进行考核。特长目标个性化。A.优秀日记、创新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资料、研究性学习成果、演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学生即可提出申请,然后由老师、学生和家长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特长生证书。 B.在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并于年级组内进行评比,颁发相应奖状。比如:文明礼仪小标兵、尊老爱老明星、劳动小能手、篮球之星、小小摄影师等。3、学生评价过程性评价方法探索。 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各自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评价以自身差异作为参照,从每个学生的不同基础方面看待他们,关注他们在原有自身差异和不同基础上得到的相对改进和提高,以及为此自身所作的努力。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1)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以多样的方式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单元评价重点看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学期初,各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单元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2)书面测验与面试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评价方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通过书面测验来评价,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情境进行面试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并能及时送上一张言词恳切富有鼓励性的评语卡,期末写出综合评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班级管理中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的实践与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