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研究.doc

    • 资源ID:2394184       资源大小:343.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研究.doc

    让手机再飞一会儿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手机,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被广泛认可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媒体”,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作为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给大学生带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进行实地访谈了解情况后,设计问卷,对位于郑州市八所高校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开展网上调查作为辅助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手机在大学生中已基本普及,达99.31%;手机的通话、短信、上网、飞信等功能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与信息获取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手机的正面效应与功用,存在过度使用影响学习、健康及公共秩序,利用手机作弊,甚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三方面建议: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学校应积极引导教育,社会应营造良好氛围。建议相关部门应予关注,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关键词:手机使用;大学生一、引言(一)选题的依据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1973年4月3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1987年手机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至今短短二十多年,手机经历了无数次“变身”,由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可以与电脑相媲美的智能手机。而随着手机价格和通讯资费的降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正如古诗“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描述的那样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21世纪以来,信息化服务席卷全球,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随之兴起。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被用作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一族的兴起也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这段时期的相关研究涉及到了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白领、学生,短信、游戏、彩铃、上网和mp3等各个角度和领域。这一时期关于手机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哲学、手机功能和传播学等角度展开的。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8.89亿, 5月将突破9亿大关。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在我们大学生中更是日益普及。而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选题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郑州市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了解手机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可以用手机博览群书,查阅新词汇,新知识;可以用手机听音乐陶冶情操;可以聊天交友,扩大社交网;可以上网看新闻,了解世界新动态,扩大视界。然而,事物发展总有它的两面性,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明确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只是一念之隔,避免手机依赖,从而合理地利用手机资源。同时,希望通过该调查,引起学校有关部门及社会相关部门对大学生不合理使用手机现象的重视,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层面、社会舆论层面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地使用手机。二、调查过程的实施(一)调查的目的本研究意在通过调查郑州市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了解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产生的积极及消极的影响,发现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促使大学生对自身的手机使用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明白其间的利害关系并尽量避免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二)调查的对象在分析过郑州市各个高校情况之后,我们选择了八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样本是根据整群随机抽样从八所高校中随机抽取,样本涉及综合型、理工类、农科类和医学类等几种不同类型, 所抽取样本基本涵盖了郑州市所有大学类别。包括四所本科院校: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大工学院;四所专科院校: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职工医学院、河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共计800名学生,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生。(三)调查的内容和调查表的设计(1)问卷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所有题目均为选择题,形式规范,省时省力,除了方便被调查者填写外,所有题目答案均可通过编码转变成简单的数字,所得的资料也非常便于统计处理和进行定量分析。但同时我们考虑到开放式问题的一些优点,在问卷中也加入了部分开放式的选项,便于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本研究严格按照问卷设计的原则,从被调查者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围绕调查的目的这一主线设置题目,题量适中。另外,在测试者基本信息栏中,只需填写年级和专业,“学校”一项已提前编号并填写好,尽可能地为被测试者提供方便。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3个方面,共19道题。(3)根据问卷设计的步骤,我们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探索工作,使问卷的设计尽量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被大多数调查对象理解和接受。采用卡片法确定问卷初稿后,我们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小范围的试调查,然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并修改,最后定稿并印制。(四)调查方法首先采用实地访谈的调查方法,我们在多个高校走访,与同学们交流,详细了解了他们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机对他们的具体影响,客观地探讨了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用作设定问卷内容的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每组队员负责1-2个高校的问卷发放调查。为了尽力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让被调查者在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填写,我们主要选取大学生宿舍为调查地点。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式。为了更广泛的收集数据,本研究同时开展了网上调查,通过我们小组的大力宣传,截止到2011年4月8日,已有635位大学生参与了我们的网上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网上调查结果对我们现有的统计结果进行检测,从而得出更真实更符合实际的调查结果。我们的网址是图1 网上调查问卷数据与报告图(五)问卷回收本研究发放问卷共计800份,其中河南农业大学240份,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大工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职工医学院、河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各80份,回收问卷746份,回收率达93.25,其中有效问卷715份,有效回收率89.40%。三、结果与分析(一)手机使用情况分析1、手机购买情况(1)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通过调查发现,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达99.31%。在我们调查的715名在校大学生中没有手机的仅有5人,占0.70%,拥有一部手机的占87.36%,除此之外,还有10.14%的大学生拥有两部手机。以此可见,手机已经成为继报纸、书籍、广播影视和网络这四大媒体后的“第五媒体”。低廉的价格让手机在大学生中已经基本普及, 并成为大学生生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购买手机最初目的调查结果关于购买的最初目的,我们设置了五个选项几乎涵盖了所有情况。其中,选择与家人朋友联系方便的占到66.71%;选择社团工作和情感需求的分别占到19.72%和6.29%。可见,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初衷多是用于人际交往和感情联络,考虑其娱乐功能的同学较少。但同时我们注意到,选择“没多想,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大学生占10.07。这个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些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初始目的并不是由于自己真正“需要”,而是因为既然大家都购买手机,自己没有手机则会显得落伍,因此选择购买手机来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2、手机通讯功能使用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大学生通讯依靠短信的占59.02%,通话占55.38%,彩铃占8.39%。而对于每天使用通讯功能的时间,选择0.5小时以下的占25.17%,0.5-1小时的大学生占33.29%, 1-2小时的占22.24%,2-3小时的占10.35%,3小时以上的占8.95%。选择2小时以上的有13.8%,如图2。1802381597464050100150200250A 0.5小时以下B 0.5-1小时C 1-2小时D 2-3小时E 3小时以上图4 大学生每日手机通讯使用时间3、手机娱乐功能使用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娱乐功能,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用于手机上网的调查对象占46.29%,飞信占36.92%,mp3占35.52%,摄像占25.17%,而下载音乐或软件占23.92%,看电子书占19.58%。显而易见,手机娱乐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手机娱乐所依靠的手机自带功能和手机网络平台的科技更新,手机娱乐日趋多样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娱乐上。对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每天使用娱乐功能的时间,选择0.5小时以下的占20.84%,0.5-1小时的占27.13%,1-2小时的占28.67%, 2-4小时的占13.98%,4小时以上的占9.37%,如图3。结合前文分析过的手机通讯功能的使用时间,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反映出了大学生手机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14919420510067050100150200250A 0.5小时以下B 0.5-1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E 4小时以上 图3 大学生每日手机娱乐使用时间(二)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分析1、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仍是第一要务。手机的电子书、英汉词典、音乐播放器、计算器等附加功能对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您是否会使用手机帮助您的学习”该题,意在了解手机对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选择“会,经常”的高达44.06%,选择“会,有时”的占33.99%,选择“会,偶尔”的占21.12%,选择“不会”的仅占0.84%,如图4。由此可见,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百度等搜索引擎手机版的出现,使大学生学习和了解资讯更为方便。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不需要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资料,仅仅简单的按几下手机按键,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资料。大学生还可以使用手机阅读电子书,利用电子词典等软件进行学习,利用视听功能随时把握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上网获取移动数据服务商和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图4 大学生使用手机学习的情况2、手机具有的多功能特点方便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的研发能力逐渐提升,手机增加了许多功能。随着录音功能、FM调频功能、闹钟、相机、电影播放器等功能在手机中的加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当问及“您使用手机或如果您使用手机,使用最多的功能是哪几个”时,选择短信的占59.02%,选择通话的占55.38%,可见,手机的主导功能仍是通讯。选择MP3的占35.52%,选择游戏的占16.36%,选择摄像头的占25.17%,选择英汉词典的占26.43%,选择闹钟的占35.66%,选择上网的占46.29%,选择飞信的占36.92%,选择看电子书的占19.58%,选择下载音乐或软件等的占23.92%,如图5。诸如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定格某些瞬间;闹钟与日程管理功能使我们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计划来安排自己的生活;通话记录功能使手机不再像固定电话一样看不到未接来电,而是在手机里有记录,方便查阅;手机视频功能是3G时代的一特色,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随时能看到对方;手机上网功能使得我们可以在线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看电子书、玩网络游戏等,这些功能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很多需求。另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写博客,发表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在不愉快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博客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422396602541175818018925533126414017113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A短信B通话C彩铃DE游戏F录音 G摄像头H英汉词典I闹钟J上网K飞信L看电子书N其他M下载音乐或软件等达到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图5 大学生使用手机最常用的功能3、手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助于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当今社会,手机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信息和文化传播、交流的平台,手机的通话、短信、电子邮件、移动QQ等功能,突破了传统、人际信息交流的单项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通过这些互动关系,可以使得大学生在任意时间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创造了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当调查到“您的手机主要用于哪些方面?”时,多达422名大学生“选择联系家人朋友”,有96人选择“爱情需要”, 选择“工作需要”的有120人, 选择“娱乐打发时间”的有242人,选择“其他”有28人,如图6。手机这一联系方式具有的速度性、互动性、和保密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而且通话过程可以不打扰宿舍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并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另外,毕业生工作,简历上都要留下准确的手机号码,这样可以方便用人单位及时和毕业生沟通联系;在节日里,同学之间利用电话短信祝福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及时向辅导员咨询问题反馈信息,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私人手机号码及时联系到学生,这样方便快捷的双向沟通在实际操作中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更有助于学生打开与学生工作部门交流的心扉。特别的,手机短信的信息表达不同于书信,它更加简明扼要、篇幅精短、节奏明确,加上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并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新奇性、互动性、分类丰富,将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细致的模式和再现,弥补了不能面对面交流的遗憾,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满足用户需求,影响人们的生活。4229612024228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A联系家人朋友B爱情需要C工作需要D娱乐打发时间E其他_图6 手机的主要用途4、手机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的获取,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对于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手机已不再局限于是一种交流工具,更具备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获取工具的特征。问及“用手机上网,或者如果上网的话,最常做的是”,有341位被调查者选择“看新闻”,有405人选择“查资料”,有535人选择“手机QQ”,选择“在线看小说或者视频”的为146人,选择“下载音乐或者软件”的为147人,选择“玩手机游戏”的为72人,如图7,可见,大学生信息获取主要是利用手机网络。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增加见闻,丰富课余生活,放松情绪,消除烦恼和疲劳,释放压力等。例如,手机腾讯网每日更新的新闻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好奇,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通过电子贺卡、图片新闻、有声天气预报和照片的传递,也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手机用户还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影、音乐电视、体育比赛等多媒体信息,发送给其他手机用户或电子邮箱。34140553514614772370100200300400500600A看新闻B查资料C手机QQD在线看小说或者视频E下载音乐或者软件F玩手机游戏G其他图7 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三)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一)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1、手机过度使用影响学习手机已成了很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手机的频繁使用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限度的,若过度使用手机则影响了其正常学习生活。为此我们设计了第十题“您是否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回答“是,经常”的占29.09% ,“是,有时”的占42.66%,“是,偶尔”的占25.17%,如图8。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但是某些缺乏自制力或意志力的大学生出现无法协调好手机使用与学习的关系,在课堂上发短信或接听电话,分散注意力,势必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大学生谈恋爱会经常发短信或打电话到深夜,影响了正常的休息;与此同时,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娱乐活动增多,看视频短片、打游戏、听音乐以及上网等,都会吸引少部分大学生,如果大学生沉溺其中,花费大量时间在这上面,对学习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图8 课堂上手机使用情况2、手机不当使用影响他人及所属集体 妨碍教学秩序宿舍中,没有在规定时间作息,在他人休息的时候仍在使用手机,除了造成个人睡眠不足,第二天学习效率打折扣外,也打扰了别人的休息,影响到了这个小集体正常的生活秩序。自习室中或者图书馆里,当一个人的手机震动或响铃时,肯定会影响到周围认真学习的同学,对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课堂上,手机铃声和震动引起的躁动不断,会影响周围聚精会神听课的同学甚至正在讲课的老师,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此同时我们设置了第十四题:“在要求静音的场合,您的手机处于什么状态”,以此来了解在特殊场合大学生是否能够做到合理地使用手机。结果发现,选择震动的占55.24%,而有3.22%的大学生选择了响铃,如图9。 23(A)395(B)263(C)34(D)A响铃B震动C静音D关机图9 特殊场合大学生手机所处状态3、手机成为考试作弊的一种手段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日益普及,手机助长了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手机作弊成了人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作弊情况,我们设置了第十五题“您是否遇到过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的现象”,持肯定回答的大学生接近一半,但其中只有5.03%的大学生回答经常遇到,其余同学均回答偶尔或有时遇到。在一些高校,学生把手机带入考场互发短信来作弊,破坏考场纪律,影响了学业成绩考核中的公平公正,也同时败坏了学校风气。依靠舞弊而侥幸取得良好成绩的考生会形成扭曲的成功观,长此以往会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造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二)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1、幅射危害身体健康。众所周知,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大脑产生一定量的的辐射,若大学生频繁地使用手机,经常让大脑受到辐射,则会导致脑部神经的损害,重者可能会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等问题。2、手机打乱大学生生活规律,影响身体健康。手机使用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他们可以在宿舍甚至被窝里玩游戏、发短信、看电子书、上网等,对于使用手机达到废寝忘食地步的大学生,不注意纠正就容易导致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和体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3、过多使用手机影响大学生视力。长时间使用手机,眼睛不离开手机屏幕,造成眼睛疲劳,但同时没有采取措施来缓解,则会造成视力下降。在第十七题调查“你是否会出现过由于经常使用手机而导致的视力下降和手指酸软不灵活的现象”时,我们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会出现手指酸软不灵活的现象,在出现该症状的大学生中,有近一半出现上述现象的频率相对比较高,如图10。综上所述,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生理的危害不容小觑,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37116183379050100150200250300350400A会,经常B会,有时C会,偶尔D不会 图10 大学生出现眼睛疲劳和手指酸软情况(三)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1、少部分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现象有些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的多种功能中,他们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花费在手机上,而一旦手机不在身边时常会出现焦躁不安、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并且其社会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表现在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正常进行,我们认为这些大学生可能是患上了手机依赖。第十六题“是否有过手机相伴感觉才踏实,如果没有手机便会觉得自己与外界失去联络,感觉孤单和失落”,选择“偶尔”的占34.69% ,“有时”的占39.30%,“经常”的占12.87%,如图11,说明了手机在大学生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不可或缺。大学生存在对手机的依赖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一方面来说,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庭内的玩伴几乎为零,当现实中的同伴缺失时,手机却给他们提供了方便而广阔的交友机会。此外,部分大学生由于父母过于宠爱等原因,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因而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遇上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对新环境的不习惯和不够独立性往往会给大一、大二的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同时,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三、大四学生也备感压力,难免会产生失落或自卑心理。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当面向同学倾诉,所以手机通讯与手机网络就成为很多人负面情绪首选的宣泄方式和获得心理压力快速释放的渠道。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与周围人交往的大学生往往会存在心理上的寂寞与空虚,因为手机的功能多样化、便于携带等优点,这些人中的部分同学就选择了用手机来排遣自己的孤寂情绪。对于在现实生活比较外向,人际关系较广的大学生当然也离不开手机。与他们相似的是部分从事社团、学生会、班级工作以及各种其他兼职的同学,他们传递信息主要依靠的就是手机,而一些同学如果存在过大的工作压力,则可能会产生对手机的不良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心理,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受到影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影响。对于第十一题“您对手机铃声(或者震动)敏感吗”,选择“是,如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觉得不适应”的占22.60% ,选择“是,有时会误认为别人的手机铃声是自己”的占14.13%,选择“是,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感觉”的占7.41%,这个比例已显示出手机铃声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严重的同学如果不注意矫正就可能产生幻听,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这也反映了近一半的大学生对自己手机铃声的期待,这种期待从深层次讲是渴望交流与被关注被重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即我们存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手机也正是由于可以以较低成本、安全、便利地满足上述需要而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从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来看,大学生普遍处于成年早期,此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 ,避免孤独感。由此更看出大学生对于交流的渴望,希望有人关注并重视。除了要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感,部分大学生还希望在生活中能突显自我价值,而被需要就是验证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所以手机铃声频繁也更满足了这些大学生对价值感的需求。问卷中的第十二题“您有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或短信”,结果选择“会,偶尔”的占44.34%,选择“会,有时”的占32.17%,选择“会,经常”的占13.29%;对比于第十三题“您有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上网看看手机QQ空间是否有新动态”,选择 “会,有时”的占34.69%,选择“会,偶尔”的占32.73%,选择“会,经常”的占20.14%,说明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有强迫性倾向。对于某些下意识的、难以抑止的行为,我们往往认为这带有强迫性,而强迫性行为来自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通过强迫性行为可以减少内心的焦虑,但也以此习得了新的行为习惯,这种模式就类似于大学生养成下意识、难以控制地拿出手机来看的习惯,因此,对于手机依赖这种心理,个别大学生如果不注意调整改变则可能会导致产生强迫症。从数据中可以推测部分大学生很可能已经患上手机依赖症,更多的大学生可能处于手机依赖的“亚健康”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因为,不正确地使用手机可能影响着大学生学业、情绪、人格的完善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9424828192050100150200250300A从不B偶尔C有时D经常图11 无手机相伴时是否会感觉孤单失落2、手机网络滋生更难控制的网瘾对于大学生每月手机上网使用的流量,四成的大学生选择了50100兆,一成的大学生选择了100兆以上,也有近三成的大学生选择了3050 兆,如图12。我们对此专门进行了仔细的统计计算,如果手机上网仅用于每天的新闻浏览和搜索,每月的流量为40兆左右,可见至少近一半的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了除此之外的功用。网络作为信息文化传播工具与沟通交流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游戏、网上聊天、视频播放等娱乐功用若不能被正确看待与合理使用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网瘾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随着手机网络时代到来,以及手机网络游戏、QQ聊天、在线阅读等各种各样功能的日趋完善,也因为手机黄色网站等其他不良信息的浏览也比电脑更方便更隐蔽,因此网瘾开始也更多地出现在手机用户中,此时的网瘾是更难以被发现以及控制的。大学生也会出现部分由于手机网瘾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导致成绩下降等问题,同时产生一些生理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手指酸软、视力下降,以及心理方面的不适应现象,如自我封闭或抑郁。图 12 大学生每月手机上网流量的消耗情况(四)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由于手机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您在使用手机时是否接触过一些垃圾、黄色、反党反社会、恐怖或诈骗等不良信息”一题,选择“是,经常”的占5.73%,选择“是,有时”的占21.40%,选择“是,偶尔”的占69.65%。由于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太强,如果一些具有欺骗性和破坏性的短信在大学生手机上相互转发,大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比如,有的人会利用部分人爱占便宜的心理,发送一些中奖的信息,利诱手机用户,然后骗得他们银行卡的密码,从而进行犯罪活动。另外,黄色低俗等不良短信的存在,对一些思想和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侵蚀和毒害作用。四、结论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手机在大学生中已基本普及;使用手机上网占调查对象的96.08%,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具有帮助大学生学习,方便大学生日常生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信息获取等效用,但部分大学生存在耽误自己学业、妨碍他人学习、影响教学秩序以及考试作弊等不合理使用手机的现象,甚至对手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受到了某些负面的影响。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1、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行为规范,如在公共场合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上课期间不玩手机,在宿舍休息时间把手机调成静音。 2、试着采取其他联系方式,如书信、直接见面和交流、聚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与他人接触;除此之外采取其他有益身心的娱乐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旅游、读书看报等,从而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3、大学生应增强自制力,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好每天的计划,切实按照计划实行,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过规律的生活,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避免考试时因心虚,害怕考试不过关而利用手机或其他方式作弊。4、大学生要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要去想有关手机的事情。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如社团或者班级组织的活动、社会实践等,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减少手机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影响,丰富课余生活。也可以通过多读一些相关的锻炼大脑的书籍,如猜谜题、推理书籍等,防止手机这种高科技电子产品使我们的大脑变得迟钝,从而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思考力。 5、多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学研究发现,持续不断的体能锻炼不但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大有帮助,对他们的自信和自制力也会大有提升。因为能够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件事情,本身就需要超高的自制力,而正面的经验会导致自信的感受。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心理素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过程中的不良问题也会有预防和改善作用。6、上课期间或自习时间,刻意把手机放在宿舍里不携带。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只有在业余时间才能接听到电话,其它时间有事可发短信告之。买一块实用手表或一个闹钟,这样完全可以在学习时将手机放入抽屉,安心地学习。久而久之,很快就能感觉到没有手机缠身的轻松,恢复自由和平静,慢慢地会越来越喜欢并享受这样难得的非常有规律、非常有氛围、非常人文化的大学校园生活。7、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了几乎每位大学生的必需品,显然要求大学生不使用手机是行不通的。本研究结合实际,建议当代大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如控制每天使用手机娱乐的时间,合理利用手机网络获得有益的信息,尽量减少手机的不必要使用等。8、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该认识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利用心理学上的减法原则,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轻症状,摆脱手机依赖的目的。9、因为环境的转变而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大学生,实际上是由于部分固定交际对象的突然消失而带来的交流欲望的中断。这类同学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10、当手机依赖或网瘾症状严重时应当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必要的话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11、平时大学生之间在学习上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考前应互相监督约束,对于身边想要作弊的同学要积极劝说,面对同学发来的作弊信息,要正确对待,不应协助作弊。12、大学生应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面对收到的不良信息,不可盲目相信,更不可跟风传播。对于反党反社会、黄色以及诈骗等危害社会的短信,要勇于举报。(二)学校应积极引导教育1、学校可以通过多举办有益于大学生身心的活动,如周末文化广场、辩论赛、卡拉OK大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对手机、网络等虚拟世界的依赖。大学生可以在学校营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消除孤独感、失落感。2、学校可以结合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前景、发展方向及当前的就业形式召开一些就业指导会,请有关权威人士给予详细的介绍,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憧憬。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更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自己,把生活重心转移到手机之外的地方。3、学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讲座、手机文化讲座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4、学校可以针对大学生开设手机使用干预课程,课程可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免疫力,培养在信息时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识别信息、选择信息、运用媒介的能力,自觉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手机媒介的奴隶。若发现学生有手机成瘾的苗头,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疏导,如果情节严重,就必须带其去专业机构戒除;5、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将发展性心理辅导、预防性心理辅导和治疗性心理辅导相结合。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宣传等活动倡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手机依赖和网瘾程度严重的大学生及时实施心理治疗,疏泄和调整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6、高校教师应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将自己的教学方式向生动有趣、更吸引大学生的方向发展。若发现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要及时加以制止,并积极教育引导。7、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诚信考试,建立纯净的考试氛围。对于仍不顾纪律作弊的学生要有完善的处理制度,能以更有效的处置方式来杜绝其他同学产生类似现象。(三)社会应营造良好氛围1、相关学者、专家可以设计一个权威、科学的关于鉴定手机依赖症的量表,使人们对手机依赖症有更清晰的了解以及更确切的诊断。2、通讯公司可以采用特殊技术手段限制学生在正常上课时使用手机的时间,或通过对手机用户进行分类,定时对大学生进行短信提醒,使大学生能正确把握使用手机的时间分配,从而使手机成为一种健康有益的通讯工具。3、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适合大学生品味的融政治性、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绿色手机网站。通过宣传,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并集中于这些网站中来,使它们成为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学习的平台、生活的朋友、成长的知音,成为他们锻炼能力、实现价值的机会和条件。4、利用手机网络的互动性与及时性,分享关于合理使用手机的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手机的利与弊,集中大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手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存在不合理使用手机现象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网站的相关内容帮助自己。5、考虑到目前投放到市场的一系列引导健康绿色上网的软件可以在用户端直接被删除,我们建议手机制造商可以开发专门适合大学生用户的“防手机依赖”的系统,限制每天上网或者使用的时间。6、相关部门可以将每年的某天定为“大学生无手机日”,旨在让全国大学生了解手机在其生活的位置,意识到手机对自己各方面的影响,一起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7、信息科研机构应研发更有效防止考场手机信息作弊的屏蔽设备,彻底杜绝通过屏蔽漏洞来作弊的现象。8、软件研发机构可研发易安装、可匹配更多手机端、价格低廉的过滤手机不良信息的软件,如手机管家等,并在高校中推广。9、通讯公司应设置手机不良信息拦截过滤器,使不良信息无法被发送到目的手机上,并对这些发送不良信息的手机用户进行监控,若发现其经常散播不良信息,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发挥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使手机这一大学生的生活伴侣成为其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1、董海军.社会调查与统计M.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2、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1-146,179-208.3、简鸿飞.大学生心理健康M.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8. 289-296.4、沈德立主编.中国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R.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09,8.1-22,51-74,239-267.5、郭念锋,虞积生.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第一版,民族出版社,2009,3.56-60,190-191.6、张明.摆脱痛苦的心理依赖-成瘾心理M.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6,12.1-48,179-216.7、张厚生,袁曦临.信息素养M.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17-42,60-114,150-157,243-288.8、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理学院,工程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9、Jeffre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