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ppt

    • 资源ID:2339477       资源大小:540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ppt

    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技术,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1、稠油中的胶质与沥青含量高,轻质馏分少;稠油中的胶质与沥青含量高,轻质馏分少(300 条件下,轻质组分一般仅在10%左右),而且,随着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增高,稠油的粘度及密度也增加。因此,高粘度和高密度是稠油最主要的特征,这也是区别于普通稀油的主要指标。,稠油表1 新疆、胜利、大港油区主要稠油油田原油特性油藏的特点、分类,表2 我国几个稠油油田原油的初馏点及馏分油藏的特点、分类,表3 稠油组分对比表,2、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增加,粘度急剧下降 表4 我国几个油田稠油及国外典型稠油油田粘温资料,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3、稠油中的硫、氧、氮等杂原子含量较多。加拿大阿尔伯达重油中杂原子占总重量的21%29%;美国、加拿大及委内瑞拉的重油含硫量高达3%5%,而我国稠油中一般含硫仅0.5%左右,最高2%。4、稠油中含有较多的稀有金属;稠油中含有较多的稀有金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镍和钒。,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表5 典型稠油中金属元素含量,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5、稠油中含蜡一般较少,但也有极少数油田是“双高”原油,即沥青胶质含量高、石蜡含量高,表征为高粘度高凝固点原油。我国多数稠油油田原油中的含蜡量仅5%左右,一般不超过10%,因而凝固点也较低。但也有少数油田,如大港的枣园油田,原油中的沥青胶质含量为17.8%,含蜡量为:20.3%。相对密度为0.925,在油层条件下粘度为70130mPa.s,这是典型的“双高”原油,也属稠油类型的原油。另外,有些含蜡量高,但沥青胶质含量低的原油,这种原油属高凝油,而不是稠油。,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6、同一油藏,原油性质在垂向油层的不同井段及平面上各井之间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在同一油田或油区,其原油性质相差更大。表6 辽河高升油田高3513井不同深度原油性质,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表7 辽河高升莲花油藏6砂体原油粘度平面变化,一、稠油的一般特性1、稠油中的胶质与沥青含量高,轻质馏分少;2、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增加,粘度急剧下降3、稠油中的硫、氧、氮等杂原子含量较多。4、稠油中含有较多的稀有金属;5、稠油中含蜡一般较少,凝固点低6、同一油藏,原油性质在垂向油层的不同井段及平面上各井之间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在同一油田或油区,其原油性质相差更大。,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技术,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二、稠油的分类标准 1、国际上对重质原油的定义和分类定义:(1)重质原油和沥青砂油是天然存在于孔隙介质中的石油或类似石油的液体或半固体。沥青砂也叫油砂;(2)这种油可以用粘度和密度来表示其特征(3)重质原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在10010000mPa.s或者在16.5及大气压下密度为0.9341.0g/cm3的原油(4)沥青砂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超过10000mPa.s或者在16.5及大气压下密度大于1.0g/cm3的石油,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稠油的分类标准 2、国际上对重质原油的分类联合国训练研究署推荐的分类标准:表8 UNITAR推荐的重质原油及沥青分类标准,(1)粘度为第一指标,原油相对密度为第二指标。粘度为主的分类方法有利于 石油生产者,它指明了油在油藏中的流动性及产油的潜力大小。(2)粘度统一采用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用油样测定。(3)稠油或重油的粘度下限为100mPa.s,上限为10000mPa.s,超过10000mPa.s 的称为沥青。,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稠油的分类标准 3、我国对重质原油的分类我国稠油的分类标准:表9 我国对稠油分类标准,注: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他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稠油的分类标准 3、我国对重质原油的分类我国稠油的分类标准中需要强调的:,(1)分类标准尽可能和国际一致,以便进行国际交流,便于 进行稠油资源评价和开发方法的研究,但又要考虑到中 国稠油的特点。(2)粘度为主要指标,原油相对密度为辅助指标分类是合理的。由于我国稠油的沥青及金属含量较低,胶质含量很高,稠油的粘度高,而相对密度较低。如:曙光有6个油藏的原油相对密度在0.9150.924之间,但油层温度下粘度达到1001000mPa.s。克拉玛依69区稠油原油相对密度为0.923,但油层温度下粘度达到2300mPa.s以上。枣园油田原油相对密度大于0.934,但粘度仅为125mPa.s,由此可见,将稠油的相对密度下限定为0.934显然有些高。又如辽河锦25块,原油相对密度0.990,粘度30000mPa.s。风城原油相对密度0.940.962,油层温度下粘度达500000700000mPa.s。因此我国制定的原油相对密度界限要比UNITAR的标准低。由于原油的相对密度变化范围太大,因此在分类标准中坚持粘度为第一指标,如果粘度超过分界限而密度未达到,也按粘度分类。,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稠油的分类标准 3、我国对重质原油的分类我国稠油的分类标准中需要强调的:,(3)分类标准与油田开发方法相联系,更有实用性。将稠油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及超稠油(或天然沥青),有利于开发方式的选择。(4)考虑到注蒸汽技术已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的分类标准中将 特稠油及超稠油的上限值较UNITAR的标准提高了。(5)按分类标准,油层条件下粘度在50mPa.s以下的原油不属 于稠油。也不能将高含蜡原油称作稠油。,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研究室,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三、稠油油藏的特点1、油藏埋藏较浅 稠油油藏埋藏比较浅,稠油油藏一般集中分布于各含 油气盆地的边缘斜坡地带以及边缘潜伏隆起倾没带,也 分布于盆地内部长期发育断裂带隆起上部的地堑。油藏 埋藏深度一般小于1800m,埋藏浅的有的可出露地面,有 的则可离地表几十米至近百米。,三、稠油油藏的特点,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三、稠油油藏的特点2、储层胶结疏松、物性较好 稠油油藏储集层多为粗碎屑岩,我国稠油油藏有的为砂砾岩,多数为砂岩,其沉积类型一般为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储层胶结疏松,成岩作用低,固结性能差,因而,生产中油井易出砂。稠油油藏储层物性较好,具有孔隙度高、渗透率高的特点。孔隙度一般为25%30%,空气渗透率一般高于0.52.0um2。、原油含气量少,饱和压力低稠油油藏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物降解及其破坏作用,天然气及轻质成分的散失,使其原油中轻质馏分含量低,含气量低,原始气油比一般小于m3/t,有的则小于m3/t,油藏饱和压力低,天然能量小。,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三、稠油油藏的特点、我国稠油油藏的特点4.1、油藏类型较多稠油油藏按其成因可分为风化削蚀、边缘氧化、次生运移、底水稠变四种类型。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基本特点,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以提高其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可依照储层类型不同,将我国稠油油藏划分为多层状稠油油藏、块状稠油油藏、单层状稠油油藏。.2、油藏埋藏较深埋藏深度大于m的其储量占探明总储量的以上,部分埋藏深度在m。,三、稠油油藏的特点、我国稠油油藏的特点,世界及我国主要稠油油藏参数,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3、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储集层:粗碎屑岩为主沉积类型: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岩性疏松,泥值含量偏高,一般为。孔隙度:渗透率:大于0.52.0 um2具有高孔隙、高渗透性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纵向层间渗透率级差大于2030倍,渗透率变异系数0.50.7.,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4.4、油水系统复杂我国大部分稠油油藏具有边底水。多层状稠油油藏:含油井段长达m,按沉积旋回可划分为数个油层组,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油水关系复杂;块状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达m,层内隔层、夹层不发育,具有较活跃的边底水,水体体积一般为含油体积的倍;单层状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小,一般m,油藏较集中,油水关系较简单。,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5、原油中胶质含量高,含硫量及重金属含量低我国稠油组分中胶质含量一般高于,在其组成中,含硫一般小于.0,重金属钒含量小于。与国外重质油田相比,原油中胶质含量高,含硫量低,重金属钒含量低。,三、稠油油藏的特点1、油藏埋藏较浅2、储层胶结疏松、物性较好3、原油含气量少,饱和压力低4、我国稠油油藏的特点4.1、油藏类型较多4.2、油藏埋藏较深4.3、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4.4、油水系统复杂4.5、原油中胶质含量高,含硫量及重金属含量低,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研究室,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工程技术条件,改进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稠油油藏可依照储层类型及其发育状况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将我国稠油油藏划分为多层状稠油油藏、块状稠油油藏、单层状稠油油藏三大类六种类型。、气顶、巨厚块状油藏这类油藏以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为代表,这类油藏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统一的油气界面。储集层多为冲积扇扇三角洲砂砾岩体,厚度大,成块状,隔层和夹层不发育。油层物性好,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埋藏较深,m,原油性质好,原始气油比高。,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四、我国稠油的类型、边底水块状油藏这类油藏以曙光175块大凌河油层,胜利单家寺油田单2块沙河街组油层为代表,这类油藏具有与气顶、巨厚块状油藏相似的特性。其差别在于边底水体积大,一般为油体积的倍,在开采过程中,边底水较活跃对注蒸汽开发有着重要影响。,四、我国稠油的类型、多油组厚互层状油藏 这类油藏的代表为辽河锦45块于楼、兴隆台油层.这类油藏大多为多期河流三角洲沉积复合体。砂泥岩间互,按沉积旋回可分为几个油层组。油藏含油井段长,一般可达150250m,油层层数多、厚度大、总厚度一般大于30m,单层厚度大于2m。这类油藏油层间物性和原油性质不同,是显著的非均质特点。油水关系较复杂,各油层往往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多套油水组合呈边水分布。这类油藏油层物性好,孔隙度一般大于25%,渗透率一般大于1达西油层多为泥质胶结,泥质含量大于5%。油层组间泥岩隔层较稳定,厚度大于5m,油层组内、油层之间,泥岩夹层不发育,稳定性差,净总比大于0.6,四、我国稠油的类型 4、多油组薄互层状油藏 主要是辽河曙一区杜家台油层,河南井楼和古城油田,这类油藏油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净总厚度比小,一般在0.30.6,油层物性差。这类油藏与厚互层状油藏具有相似的地质特点 5、单层状构造岩性油藏 这类油藏主要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这类油藏一般油层在1020m,油层较集中,构造相对简单,隔层和夹层不发育,但油层内夹有泥岩条带和岩性夹层,油层集中段净总厚度比一般大于0.5,油层物性的好坏往往与沉积相带有关,非均质性较严重,油藏天然能量小。这类油藏油层岩性的不均一性和物性差异表明油层内非均质较严重,而平面上分区油层厚度的不同,物性的差异以及原由性质的变化等则表现这类油藏平面非均质也十分突出。,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四、我国稠油的类型6、薄层状油藏 这类油藏以河南井楼零区为代表。这类油藏其储层为一套含砾细砂岩和粉砂岩、胶结疏松、物性好。孔隙度大,一般在28%33%之间,渗透率高,有的高达3达西以上,含油饱和度为60%75%,储层砂体厚度小但有细分小层,层间往往发育有较稳定的泥岩隔层和夹层,油层厚度一般小于10m,净总厚度比大于0.5。这类油藏埋藏浅(250350m),油层温度低。,四、我国稠油的类型我国稠油油藏划分为多层状稠油油藏、块状稠油油藏、单层状稠油油藏三大类六种类型。1、气顶、巨厚块状油藏2、边底水块状油藏3、多油组厚互层状油藏4、多油组薄互层状油藏5、单层状构造岩性油藏6、薄层状油藏,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研究室,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1、原油的热物理特性(1)、原油的粘温关系 Andrade粘温关系式=aeb/T 式中:粘度,mPa.s;T绝对温度,K a,b为常数 Walther粘温关系式 lg(+0.8)=-nlg(T/T1)+lglg(+0.8)=式中:粘度,mPa.s;T绝对温度,K 运动粘度,cSt;密度,g/cm3;n常数,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我国几个主要稠油油田的原油粘温曲线,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1、原油的热物理特性(1)、原油的比热及导热系数 原油的比热: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OC所需的热量。单位为KJ/(kgOC)或(kcal/kgOC)公式:CO=a+Bt+CT-2 式中:CO原油比热,KJ/(kgOC)T绝对温度,K a,b,c均为常数;,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1、原油的热物理特性(2)、原油的比热及导热系数 原油的导热系数:公式:O=0.0984+0.109(1-T/Tb)式中:O原油导热系数,W/(mK);T绝对温度,K;Tb原油的沸点,KO;也可以采用下式计算:O=0.0391(1-0.00054T)/O)式中:O原油导热系数,W/(mK);T绝对温度,K;O原油的相对密度。,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1、原油的热物理特性(3)、原油的热膨胀系数及密度 在热采过程中,随油层温度的升高,原油、水及岩石的体积膨胀,将产生不可忽视的驱油作用。其中原油的热膨胀系数最大(10-3OC-1),相当于水的3倍(310-3OC-1),岩石的10倍(10-4OC-1)。原油的热膨胀系数:公式:COt=dVO/VO dT=-dO/O dT 式中:COt原油热膨胀系数,OC-1 T绝对温度,K;O原油的密度,g/cm3;Vo原油体积,cm3热膨胀系数需通过实验测定体积或密度变化来确定,在缺乏实验数据是,建议近似取910-3OC-1,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1、原油的热物理特性(3)、原油的热膨胀系数及密度原油的密度:公式:O=Oi 1+COP(ppi)-COt(T-Ti)式中:COt原油热膨胀系数,OC-1 T目前温度,K;Ti地面温度,K O原油密度,g/cm3;Oi地面原油密度,g/cm3;COP原油压缩系数,MPa-1 p目前压力,MPa;pi地面压力,MPa,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2、油藏岩石的热物理特性(1)、岩石的导热系数 碎屑岩石的导热系数取决于岩石颗粒矿物成分,胶结类型、储层孔隙度、流体饱和度、流体类型及油藏温度、压力等因素。胶结砂岩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温度升高,岩石导热系数下降,压力对岩石导热系数影响极小,可忽略。非胶结砂岩的导热系数:测定较困难 影响因素: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水饱和度和孔隙度;油饱和度及压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2、油藏岩石的热物理特性(2)、岩石的热容和比热 热容和比热基本上是一个概念。通常热容是指单位体积物质升高一度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也称体积热容;比热是指单位重量升高一度温度所需的热量。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M=C 式中:M热容,J/(cm3OC)密度,g/cm3;C比热,J/(g OC)砂岩:Cr=0.813+9.79710-4T 页岩:Cr=0.771+1.05510-3T,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2、油藏岩石的热物理特性(3)、油藏岩石的热扩散系数 热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热扩散的面积,单位为m2/h。当传导传递热量时,热前缘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受岩石的热扩散系数控制。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C=/M 式中:热扩散系数,m2/h;导热系数,3.6 W(m OC)M热容,J/(cm3OC)密度,g/cm3;C比热,J/(g OC)随温度的升高,岩石的热容增大,而导热系数降低,因而,大多数岩石的热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2、油藏岩石的热物理特性(4)、油藏岩石的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是指在恒定压力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 OC时,物质体积的变化率。一般说来,岩石的热膨胀系数远小于油藏流体的热膨胀系数。,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 3、温度对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的影响(1)、温度对油藏岩石的润湿性的影响 在原油与岩石的接触中,原油中的极性物质会吸附到岩石表面上,影响岩石的润湿性。由于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极性物质含量丰富,因而在油藏温度下,大多数稠油油藏的岩石处于亲油状态。当温度升高时,脱附作用增强,极性物质的吸附量减小,从而使岩石亲水性增强。(2)、温度对相对渗透率及端点饱和度的影响 尽管温度对相对渗透率和端点饱和度是否有影响还有一些争论,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温度对相对渗透率有一定的影响,即温度升高,束缚水饱和度升高,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在相同含水饱和度下,油相的相对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稠油的一般特性二、稠油的分类标准三、稠油油藏的特点四、我国稠油的类型五、稠油油藏流体及岩石热特性六、热采物模技术,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六、热采物理模拟技术热采物理模拟研究的任务:1、研究注蒸汽采油机理 2、研究注蒸汽各种参数和油层参数对注蒸汽采 油的影响 3、研究注水开发油田注蒸汽开采可能性的探讨,热采实验室 热采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唯一专门从事稠油开采的研究室,是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稠油开采应用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基地,主要从事热力采油机理及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主要研究设备.1.三维相似物理模拟装置 2.高温一维物理模型3.高温相对渗透率装置4.高温长岩芯蒸汽驱模拟装置5.稠油PVT及相态装置6.稠油流变性测定装置7.岩石热物性研究装置8.高温高压原油蒸馏研究装置9.稠油出砂冷采物模装置10原油脱水(高温脱水和负压脱水)器11其它与热采有关的辅助设备,热采实验室,(一)三维相似物理模拟装置技术内容:本技术采用由美国引进的的具有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注蒸汽高压三维相似物理模拟装置”,可研究稠油和普通低粘油油藏在注蒸汽开发中的一些技术问题.1.蒸汽驱过程中注汽工艺参数的优选:2.油藏注蒸汽开发时完井井段的优选;3.特殊稠油油藏的注蒸汽开发方法;4.常规注水开发已水淹油藏的注汽开发工艺方法;5.添加化学剂强化采油工艺参数的优选;6.化学剂(聚合物)调剖堵水评价。技术规范:(1)、最大注入压力2.0MPa(绝对);(2)、最大注入温度:205;,热采实验室,(二)高温一维模拟装置技术内容:本技术采用由美国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注蒸汽管式模型装置“,可研究稠油和普通低粘油油藏在注(气)蒸汽开发中的一些技术问题.1.针对不同油藏的注入方式的优选(不同注入方式下的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饱和度);2.高温注蒸汽化学添加剂的筛选、评价,以及注入工艺参数的优选;技术规范:(1)、最大工作温度300;(2)、最大工作压力15.0MPa:(3)、驱替介质:水、蒸汽、各种化学剂和各种气体.,热采实验室,(三)高温相对渗透率装置 该套装置采用非稳态法测定不定温度下注水或注蒸汽(气)驱油时松散或固结岩芯的相对渗透率及其变化,残余油饱和度及束缚水饱和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技术条件:温度范围:常温200 热水及蒸汽驱(气)。岩心尺寸:直径:38.1mm或25.1mm;长度:108mm或略短.围 压:能模拟地层围压.,热采实验室,(四)高温长岩芯蒸汽驱模拟装置 高温长岩芯驱替实验装置,岩心采用薄铜套筒岩心长80.0cm,直径30.0mm最高实验温度为300,压力达25Mpa,该套设备的重要研究项目:1.油层物性和流体物性对蒸汽驱效果影响.2.特稠油蒸汽驱实验研究.3.稠油蒸汽驱中添加化学剂驱替实验研究.4.高温蒸汽驱储层伤害评价研究.5.探讨注水开发的注蒸汽开采可能性.,热采实验室,(五)稠油相态特性PVT及流度性研究设备 稠油PVT相态平衡装置用于研究稠油-水-气体多组分三相体系以及稠油-气体二相体系的相态平衡关系和组分运移特性,亦可测定多相体系在相态平衡下的流体特性.该套设备同样适应于稀油体系的PVT特性研究.1.测定气体在稠油或稀油中的溶解度.2.平衡状态下原油(含气)的比重、粘度测定3.平衡状态下原油体积系数的测定4注气体原油膨胀实验及混相压力测定整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配备温度,压力等数据的监测控制,采集和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最高实验温度可达250,最高压力可达16.0MPa.,热采实验室,(六)稠油流变性测定装置 稠油油藏原油粘度测定仪器,是用RV20旋转粘度计,它是一个完整的手工操作仪器,它带有测量系统M5、M10或CV100和随应用而定的测试探头.主要用途:基本单元主要用于确定牛顿性、假塑性、塑性、膨胀性样品的流变特征,也可测量粘度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七)岩石及原油热物性研究装置 简介:对地下岩心加工后,测定其热导率、比热和密度.并计算体积热容量和热扩散系数,这些热物理参数是热采开发设计中的基础资料.对其进行实际测定,是必要的.,热采实验室,1)、QTM热导率仪:测定范围:0.02-10Kcal/mh;精度:5%;测量所需时间:约60分钟2)、密度计测量密度范围:1-7.5克/厘米3;精度:测量范围 1-4 克/厘米3为0.02克/厘米3;4-5 克/厘米3为0.05克/厘米3;5-7.5 克/厘米3为0.1克/厘米33)、比热 DSC7热分析仪器,它可直接测量样品在升温与降温或恒温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出能量的大小.测量范围:温度-170725;最高灵敏度1uw,热采实验室,(八)高温高压原油蒸馏研究装置 原油注蒸汽蒸馏模拟装置是热力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降粘和蒸馏,膨胀等),而目前蒸汽蒸馏机理的研究还属空白,为了完善热采实验室各种研究手段,热采所自行设计委托加拿大Hycal石油公司加工了原油注蒸汽蒸装馏模拟装置,该套装置可研究多孔介质中原油的蒸汽蒸馏机理,工作温度为350,压力达20MPa.,热采实验室,(九)稠油出砂冷采物模装置 为了研究和分析冷采过程及其机理,实验室自行研制设计了出砂冷采模型,其直径为102mm,装填岩心长度为600mm.模型具体的研究方向为蚯蚓洞在油藏中的形成条件;油、气、水和砂从油层向蚯蚓洞,和从蚯蚓洞向井筒的流动过程的模拟;以及泡沫油在蚯蚓洞中形成的条件和流动机理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稠油出砂冷采的认识,并为现场冷采作业提供一些主要参数依据.该套模型还可以针对其它提高采收率的冷采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包括稠油水平井冷采实验研究,以超临界流体翠取实验研究等.,

    注意事项

    本文(稠油油藏的特点及分类.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