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台湾大学特聘教授黄俊杰.ppt

    • 资源ID:2338968       资源大小:2.66M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台湾大学特聘教授黄俊杰.ppt

    黄俊杰 台湾大学特聘教授Email:chun_chieh_Website: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eastasia.ntu.edu.tw,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台湾大学 黄俊杰,本着作除另有注明外,采取创用CC姓名标示非商业性相同方式分享台湾3.0版授权释出,1,1.课程纲要,2,1:1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及举办学生辩论会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孟子与中华文化的思想世界,参与历代知识分子与孟子之对话,从孟子原典中汲取智慧的灵感,以作为在现代社会中立身处世的资粮。,3,1:1 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解读孟子二、上课时间:周一789节(下午3:30-6:20)三、上课地点:博雅302四、所属领域:哲学与道德思维五、学分数:3学分(讲课2小时,小组讨论1小时)六、授课教师:黄俊杰,4,1:2 课程目标,本课程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孟子思想世界出发思考,探讨孟子原典中的重大问题,从孟子思想遗产看中华文化之特质,并开发其现代意义,厚植学生的文化思想资源。,5,1:3 课程要求,本课程每周上课3小时,2小时系教师讲课,第3个小时分组讨论(每20人为一组,预计共分7组)。选课同学必须参加期中考与期末考,并与同组同学共同参与辩论会。,6,1:4 参考书目,1.黄俊杰:孟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2006增订版)。2.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卷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3.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7,1:4 参考书目,4.黄俊杰:孟子思想的现代诠释(台北:国科会策划,台湾大学出版,2002)。5.Chun-chieh Huang,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6.Chun-chieh Huang,Gregor Paul,Heiner Roetz.,The Book of Mencius and its Reception in China and Beyond(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 GmbH&Co.KG,2008),8,1:5 评量方式,1.期中考20%2.期末考30%3.出席上课及参与讨论30%4.辩论会.20%合计100%,9,1:6 课程进度,2/20 1.导论:孔子及其思想遗产2/27 放假3/5 2.历史变局中孟子的人格与风格3/12 3.孟子的思维方式与传统中华文化 的价值理念3/19 4.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观与身体观:从六气到浩然之气3/26 5.孟子的政治思想:王道政治的理想及其背叛,10,1:6 课程进度,4/2 6.孟子思想中的公与私:理之冲突问题及其解消4/9 7.孟子的教育思想:心灵的觉醒及其在全球化时 代的新启示4/16 期中考,11,1:6 课程进度,4/23 8.与孟子对话(一):战国至唐 代4/30 9.与孟子对话(二):宋代5/7 学生辩论会及戏剧展演5/14 10.与孟子对话(三):朱熹,12,1:6 课程进度,5/21 11.与孟子对话(四):王阳 明5/28 12.与孟子对话(五):清代6/4 13.与孟子对话(六):德川日本6/11 14.结论:孟子精神与中国文化 6/18 期末考,13,第一讲导论:孔子及其思想遗产,14,孟子自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孔子的思想主要内容如何?孔子为孟子留下哪些思想问题?孟子如何思考孔子的问题?,1.本讲问题,15,孟子自称为孔子之私淑弟子,蔡志忠孟子说,16,2:1 山东孔庙大成殿孔子像,Wiki kanegen,17,诗经,大陆节目上下五千年,18,2:1 孔子(551-479B.C)的生命历程,19,20,21,22,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蔡志忠,孔子说,23,2:3 孔子与论语的思想世界,伊藤仁斋(It Jinsai,维桢,1627-1705)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伊藤仁斋墨宝,伊藤仁斋宅前留影,带着21世纪的生命课题向孔子叩问答案。,台湾大学 黄俊杰,24,孔子是中国文化哲学的突破之代表圣哲,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主办单位制作(原名智者老子),25,2:4 孔子思想的重要面相,孔子思想中的自我孔子思想中的他者孔子思想中的自然孔子思想中的超自然孔子思想遗产及其问题,26,3.孔子思想中的自我,27,3:1 孔子思想中的自我,自我是意志方向的决定者自我是一个自由的主体 世界的规范源于主体之意志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1),28,颜渊问仁,蔡志忠孔子说,29,3:2 孔子思想中从自我的转化到 世界的转化:君子,诗经中的君子:公子、丈夫、情人不见君子,我心忧忧论语中的君子:成德之人格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42),30,孔子困于陈蔡,子路问君子,资料来源:孔子电视影片(大陆制作),31,学:成德之学论语雍也6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公冶长6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3:3 孔子思想中从自我的转化到 世界的转化:学,32,孔子的贡献:将仁的涵义扩充为人内在的精神自觉及其形之于外的行为。从道德立场赋君子一词予新义,以君子为德行高洁之士,其涵义由外烁转为内省。对人性无限向上的内在潜力加以肯定。,3:3 孔子思想中从自我的转化到 世界的转化,33,4.孔子思想中的他者,34,4:1 比较文化史视野中的自我 与他者,近代欧洲文化:歌德(1749-1832)浮士德精神(Faustian Spirit)征服自然,35,4:1 比较文化史视野中的自我 与他者,印度佛教文化:舍离内心无明的世界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缘。(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页45),宗喀巴大师 着 菩提道次第广论,36,4:1 比较文化史视野中的自我 与他者,古代中国文化:庄子(369-286B.C.):观赏世界孔子:化成世界,所以不只解释世界,而且更有心于改变世界 仁的涵义:自我vs.他者,37,4:2 孔子思想中自我与他者 的互动: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1),38,论语颜渊11孔子正名,公元前516(鲁昭公26)年,孔子访问齐国,时年36岁。,39,孔子政治思想之出发点为从周,其实行之具体主张则为正名。论语八佾3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庸子曰: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论语子路13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2 孔子思想中自我与他者 的互动:正名,40,5.孔子思想中的自然,41,5:1 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人文秩序与 自然秩序,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形成和谐而非对抗的关系。,Wiki Ernmuhl,42,5:2 孔子思想中人与 自然之连续性与一 体性,人与自然之连续性: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的自然情境之中,读入了仁与智的道德意涵。,43,5:2 孔子的答案:人与自然 之连续性与一体性,人与自然相融合:人悠游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共生共感,对大自然充满了孺慕之情。人顺应自然而提升道德内涵:自然中所潜藏的许多意义、信念与价值,都内在于人心之中。,44,人与自然之一体性:人与自然都具有共同的本质仁:在曾点的境界中,不存在主客对立的紧张,而只有物我一体的和谐。宋明理学家对 曾点境界的向往。,5:2 孔子的答案:人与自然 之连续性与一体性,Flickr sapipet,45,子路(仲由,字子路,542-480B.C.)、曾皙(名点,字子晳,?)、冉有(冉求,字子有,522-489 B.C.)、公西华(名赤,字子华,509-?B.C.)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 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5:3 论语先进26,46,5:3 论语先进26,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4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5:3 论语先进26,48,影片:孔子曾点境界,49,6.孔子思想中的超自然,50,6:1 中西文化中人神 之关系,公元前第一个千纪之后的哲学突破:古希腊文明:人对神的对抗Aeschylus、Sophocles、Euripides犹太文明:人与神的契约(covenant)21世纪的文明冲突:2001.9.11911事件的启示哈佛Core Curriculum 加文化&信仰核心课程,51,6:2 孔子思想中的自觉主宰与客观 限制,人 神 自觉主宰 客观限制 义 命 义命分立论语为政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52,知天命知客观限制之领域四十而不惑:从孔子到孟子(371-89?B.C.)四十不动心自觉意志 vs.客体限制,6:2 孔子思想中的自觉主宰与客观 限制,53,6:3 孔子思想中的自我vs.超越主体,义命分立:先区分义与命,对自觉主宰 与客观世界同时承认,各自划定其 领域;然后则就主宰性以立价值标准与 文化理念,只将一切客观限制视为质料 条件。儒家的宗教性融入于礼教性之中。,54,6:3 孔子思想中的自我vs.超越主体,儒家的宗教性融入于礼教性 之中。,Flickr Shakingwave,55,7.结论,56,7:1 孔子生命观的新启示:从机械 论到有机论生命观的跳跃,近代文明中的生命观与宇宙观Newtonian science:宇宙被当作大钟表Darwinian evolutionism Social Darwinism:a)Natural selectionb)Survival of the fittest“Faustian Spirit”,NASA,57,21世纪文明的新展望孔子精神世界中的有机体论生命观:身 vs.心 人 vs.人人 vs.自然 人 vs.超自然,7:1 孔子生命观的新启示:从机械 论到有机论生命观的跳跃,58,中国:中国文化的日常性日本:伊藤仁斋:在人伦日用意义之中,推崇论语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澁泽荣一(1840-1931):论语算盘(东京:国书刊行会,1985,2001)。本书有中译本:洪墩谟译:论语与算盘(台北:正中书局,1988)。,7:2 东亚儒学中孔孟思想的遗产:实 学与心学融合,59,7:2 东亚儒学中孔孟思想的遗产:实 学与心学融合,60,1.人之自觉心如何证成?孔子肯定主体自由 落实在日常生活与政治秩序。孟子提出性善论:四端之心 2.政权合法性之依据何在?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孟子提出民本政治论,7:2 孔子思想世界的内部问题,61,传统文化与21世纪,台湾大学 黄俊杰,62,在什么意义之下,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说孔子出生是历史的转折点?如果你在今天碰到孔子,你想要问孔子什么问题?为什么?孟子自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您认为孔子为孟子留下什么思想遗产与问题?,思考问题,63,克己复礼正名曾点境界五十而知天命,关键词,64,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2.黄俊杰:儒学传统中道德政治观念的发 展,收于氏着,儒学传统与文化创新(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阅读作业,65,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阅读作业,66,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阅读作业,6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其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唯谨尔。朝,与上大夫言,闇闇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阅读作业,6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鉆 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阅读作业,69,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 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 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阅读作业,70,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 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 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阅读作业,7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 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阅读作业,72,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阅读作业,73,黄俊杰: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井上靖着,刘慕沙译:孔子(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延伸阅读,日井上靖 着刘慕沙 译 孔 子,74,请观赏孔子电视影片,并讨论你在影片中所得到的启示。,延伸阅读,孔子电视影片(中国大陆制作,台湾隆恩科技有限公司影视部代理,http:/.tw/products/products_02.asp?ID=rontm&GoodsNo=872,2005年5月10日初版),75,感恩孔子的精神,点亮我们的心灯,走向生命的康庄大道。,76,本作品 由圆音有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本课程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使用,本数据库无再授权他人使用之权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请另行向权利人取得授权,那天天空好晴朗,我们种树忙,一棵一棵小树苗,种在校园旁。挥挥汗看看天,胸中的志心万丈延,小树苗快快长,伴我一起妆点校园。一棵一棵爱心树,我愿植树到天边,愿这绿荫遍人间,永远妆点人世间,永远妆点人世间,看着天空飞翔。,77,本作品 由圆音有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本课程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使用,本数据库无再授权他人使用之权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请另行向权利人取得授权,授权声明,78,授权声明,79,授权声明,80,授权声明,81,授权声明,82,授权声明,83,

    注意事项

    本文(孟子思想的现代探索台湾大学特聘教授黄俊杰.ppt)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