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doc

    • 资源ID:2322195       资源大小:95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doc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骨伤科2009年01月一、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五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新鲜骨折患者。2X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小于30%。3.单纯压缩骨折及爆裂型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脊柱X线片(7)CT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胸腰椎MRI等。(八)治疗方法1.早期(1)腰背部垫气囊托板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2.中期(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脊柱外固定支架逐渐下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3.后期(1)脊柱外固定支架固定下床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九)出院标准1胸、腰背部无明显疼痛。2X线片复查骨折维持稳定。3无其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并发其他部位损伤致使治疗时间或卧床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下肢麻木等严重并发症,退出本方案。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统计分析骨伤科2010年03月自2009.012010.03我科共收治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病例138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89例,治愈54例,好转27例,无效8例。有效率91.01%。优良率91.01%。差或无效8.99%。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63.6%。占就诊人数的39%。(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病例89例,男33例,女56例,26岁-55岁14例,56岁75岁34例,76岁以上41例。男女比例1:1.7。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无法耐受治疗者7例。不同意接收中医治疗21例。二、病期诊断及病情分类早期63例,中期20例,后期6例。血瘀气滞证52例,营血不调证11例,气血两虚证26例。三、入院检查项目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56岁以上有轻度到中度贫血比例18/75(24%).26岁-55岁1/14(7.1%).早期63例中11例wbc升高10*10以上的11/63(17.4%),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轻度异常14例。心电图正常64例。感染性疾病筛查;肺感染筛查,常规摄胸部正位片,老年组发现肺感染9例9/75(12%).X线片检查次数每人次2.0次,CT检查32例。四、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制剂76例,牵引疗法11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封包、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1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45例,物理治疗75例,运动疗法46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2例。四、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五、评价方法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3对患者腰背部疼痛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标准按照:0分:0cm,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在一长为10cm线上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病人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患者评分。六、结 果本组病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临床管理者89例,资料基本齐全,可进入临床分析。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治愈54例,好转27例,无效8例。有效率91.01%。优良率91.01%。差或无效8.99%。 从以上资料分析;该组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老年组,以女性多见,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有密切关系,儿童、青少年发病明显较低。有手术指证,多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见气滞血瘀证比较多见,中医治疗方案病人容易接受,风险小很多。(三)、改进措施1、纳入标准:应严格按照标准选择病例,以免影响结果分析。2、严格出院标准,达到出院标准应及时办理出院,因其他非医疗方面的原因不能出院的,病程记录加以说明。尽量减少变异病例。3、进一步建立病种中长期随访档案,以观察远期疗效。4、提高进入方案比例,减少门诊观察治疗病例,增加住院病历人数,提高纳入比例。(四)难点与对策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大多数病人经过保守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绝对卧硬板床并安置合适的软枕可维持骨折的复位,良好的制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另一方面,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腰背部的后突畸形,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1、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如何做好“动静结合”。一方面病人一般难以做到绝对卧床,即使是住院病人有时也难以配合;另一方面,病人因疼痛又不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至于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后期仍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腰背疼痛。2、早期因后腹膜血肿压迫腹腔神经丛而出现便秘、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这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瘀血蓄积腹中,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桃核承气汤正合此症。但是对于顽固的肠麻痹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老年体弱病人,中医起效较慢,常需结合西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综合性措施才能解决。3、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缺乏基础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1、首先要解决卧床病人解便问题,大多数病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卧床解便,这主要是病人的意识问题,其实也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到位,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强调与病人的沟通,使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尽量避免病人自行下床解便,仔细辅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出现慢性腰背疼痛,减轻劳动能力下降。2、对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做到预防在前,早期干预,及早给予理气通腑之剂,同时开展关于伤后便秘、腹胀的中医学研究,使之形成理论体系。3、其次对于不稳定或爆裂性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及早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并不需要行椎管减压。并与上级单位合作开展关于截瘫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骨伤科2010年04月优化一、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五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新鲜骨折患者。2X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小于30%。3.单纯压缩骨折及爆裂型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脊柱X线片(7)CT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胸腰椎MRI等。(八)治疗方法1.早期(1)腰背部垫气囊托板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2.中期(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脊柱外固定支架逐渐下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3.后期(1)脊柱外固定支架固定下床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九)出院标准1胸、腰背部无明显疼痛。2X线片复查骨折维持稳定。3无其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并发其他部位损伤致使治疗时间或卧床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下肢麻木等严重并发症,退出本方案。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统计分析骨伤科2011年03月自2010.042011.03我科共收治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病例140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91例,治愈49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有效率91.21%。优良率91.21 %。差或无效8.79%。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65%。占就诊人数的41%。(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病例91例,男32例,女59例,26岁-55岁12例,56岁75岁34例,76岁以上45例。男女比例1:1.8。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无法耐受治疗者11例。不同意接收中医治疗19例。二、病期诊断及病情分类早期66例,中期20例,后期5例。血瘀气滞证53例,营血不调证15例,气血两虚证28例。三、入院检查项目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56岁以上有轻度到中度贫血比例16/79(20.2%).26岁-55岁1/12(8.3%).早期66例中17例wbc升高10*10以上的17/66(25.75%),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轻度异常18例)。心电图正常76例。感染性疾病筛查;肺感染筛查,常规摄胸部正位片,老年组发现肺感染7例7/79(8.86%).X线片检查次数每人次2.0次,CT检查34例。四、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制剂81例,牵引疗法7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封包、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4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47例,物理治疗86例,运动疗法54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6例。四、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五、评价方法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3对患者腰背部疼痛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标准按照:0分:0cm,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在一长为10cm线上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病人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患者评分。六、结 果本组病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临床管理者91例,资料基本齐全,可进入临床分析。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治愈49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有效率91.21%。优良率91.21%。差或无效8.79%。 从以上资料分析;该组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老年组,以女性多见,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有密切关系,儿童、青少年发病明显较低。有手术指证,多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见气滞血瘀证比较多见,中医治疗方案病人容易接受,风险小很多。(三)、改进措施1、纳入标准:应严格按照标准选择病例,以免影响结果分析。2、严格出院标准,达到出院标准应及时办理出院,因其他非医疗方面的原因不能出院的,病程记录加以说明。尽量减少变异病例。3、进一步建立病种中长期随访档案,以观察远期疗效。4、提高进入方案比例,减少门诊观察治疗病例,增加住院病历人数,提高纳入比例。(四)难点与对策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大多数病人经过保守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绝对卧硬板床并安置合适的软枕可维持骨折的复位,良好的制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另一方面,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腰背部的后突畸形,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1、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如何做好“动静结合”。一方面病人一般难以做到绝对卧床,即使是住院病人有时也难以配合;另一方面,病人因疼痛又不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至于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后期仍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腰背疼痛。2、早期因后腹膜血肿压迫腹腔神经丛而出现便秘、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这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瘀血蓄积腹中,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桃核承气汤正合此症。但是对于顽固的肠麻痹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老年体弱病人,中医起效较慢,常需结合西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综合性措施才能解决。3、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缺乏基础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1、首先要解决卧床病人解便问题,大多数病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卧床解便,这主要是病人的意识问题,其实也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到位,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强调与病人的沟通,使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尽量避免病人自行下床解便,仔细辅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出现慢性腰背疼痛,减轻劳动能力下降。2、对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做到预防在前,早期干预,及早给予理气通腑之剂,同时开展关于伤后便秘、腹胀的中医学研究,使之形成理论体系。3、其次对于不稳定或爆裂性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及早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并不需要行椎管减压。并与上级单位合作开展关于截瘫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骨伤科2011年04月优化方案一、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五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新鲜骨折患者。2X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小于30%。3.单纯压缩骨折及爆裂型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脊柱X线片(7)CT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胸腰椎MRI等。(八)治疗方法1.早期(1)腰背部垫气囊托板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2.中期(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脊柱外固定支架逐渐下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3.后期(1)脊柱外固定支架固定下床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九)出院标准1胸、腰背部无明显疼痛。2X线片复查骨折维持稳定。3无其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并发其他部位损伤致使治疗时间或卧床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下肢麻木等严重并发症,退出本方案。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统计分析骨伤科2012年03月自2011.04.012012.03.31我科共收治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病例198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94例,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8例。有效率91.48%。优良率91.48 %。差或无效8.52%。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47.47%。占就诊人数的40%。(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病例94例,男33例,女61例,26岁-55岁13例,56岁75岁34例,76岁以上47例。男女比例1:1.8。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无法耐受治疗者9例。不同意接收中医治疗21例。二、病期诊断及病情分类早期68例,中期21例,后期5例。血瘀气滞证55例,营血不调证15例,气血两虚证29例。三、入院检查项目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56岁以上有轻度到中度贫血比例17/81(20.9%).26岁-55岁2/13(15.38%).早期68例中16例wbc升高10*10以上的18/68(23.52%),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轻度异常16例)。心电图正常78例。感染性疾病筛查;肺感染筛查,常规摄胸部正位片,老年组发现肺感染9例9/81(11.11%).X线片检查次数每人次2.0次,CT检查37例。四、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制剂84例,牵引疗法10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封包、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7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43例,物理治疗89例,运动疗法45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4例。四、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五、评价方法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3对患者腰背部疼痛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标准按照:0分:0cm,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在一长为10cm线上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病人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患者评分。六、结 果本组病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临床管理者94例,资料基本齐全,可进入临床分析。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8例。有效率91.48%。优良率91.48%。差或无效8.52%。 从以上资料分析;该组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老年组,以女性多见,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有密切关系,儿童、青少年发病明显较低。有手术指证,多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见气滞血瘀证比较多见,中医治疗方案病人容易接受,风险小很多。(三)、改进措施1、纳入标准:应严格按照标准选择病例,以免影响结果分析。2、严格出院标准,达到出院标准应及时办理出院,因其他非医疗方面的原因不能出院的,病程记录加以说明。尽量减少变异病例。3、进一步建立病种中长期随访档案,以观察远期疗效。4、提高进入方案比例,减少门诊观察治疗病例,增加住院病历人数,提高纳入比例。(四)难点与对策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大多数病人经过保守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绝对卧硬板床并安置合适的软枕可维持骨折的复位,良好的制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另一方面,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腰背部的后突畸形,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1、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如何做好“动静结合”。一方面病人一般难以做到绝对卧床,即使是住院病人有时也难以配合;另一方面,病人因疼痛又不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至于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后期仍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腰背疼痛。2、早期因后腹膜血肿压迫腹腔神经丛而出现便秘、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这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瘀血蓄积腹中,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桃核承气汤正合此症。但是对于顽固的肠麻痹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老年体弱病人,中医起效较慢,常需结合西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综合性措施才能解决。3、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缺乏基础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1、首先要解决卧床病人解便问题,大多数病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卧床解便,这主要是病人的意识问题,其实也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到位,在治疗过程中着重强调与病人的沟通,使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尽量避免病人自行下床解便,仔细辅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出现慢性腰背疼痛,减轻劳动能力下降。2、对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做到预防在前,早期干预,及早给予理气通腑之剂,同时开展关于伤后便秘、腹胀的中医学研究,使之形成理论体系。3、其次对于不稳定或爆裂性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及早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并不需要行椎管减压。并与上级单位合作开展关于截瘫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骨伤科2012年04月优化方案一、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五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新鲜骨折患者。2X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小于30%。3.单纯压缩骨折及爆裂型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脊柱X线片(7)CT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胸腰椎MRI等。(八)治疗方法1.早期(1)腰背部垫气囊托板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2.中期(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脊柱外固定支架逐渐下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3.后期(1)脊柱外固定支架固定下床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九)出院标准1胸、腰背部无明显疼痛。2X线片复查骨折维持稳定。3无其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并发其他部位损伤致使治疗时间或卧床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下肢麻木等严重并发症,退出本方案。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统计分析骨伤科2013年03月自2012.04.012013.03.31我科共收治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病例220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97例,治愈51例,好转38例,无效9例。有效率90.72%。优良率90.72 %。差或无效9.28%。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48.98%。占就诊人数的38%。(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病例97例,男34例,女63例,26岁-55岁12例,56岁75岁35例,76岁以上50例。男女比例1:1.8。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无法耐受治疗者13例。不同意接收中医治疗18例。二

    注意事项

    本文(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