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顺达矸石综合治理矸石处置两渡镇圪台庄村委益庄组顺达矸石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291521       资源大小:984.50KB        全文页数:1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顺达矸石综合治理矸石处置两渡镇圪台庄村委益庄组顺达矸石环评报告.doc

    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矸石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1335号二O一六年六月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矸石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修改说明序号技术审查意见报告书修改内容及修改页码1补充介绍本区域煤矸石综合利用规划及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细化说明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分析与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相符性。已补充介绍本区域煤矸石综合利用规划及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细化说明了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见报告书P1;已进一步分析与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相符性,见报告书P36P37。2细化说明引用的煤矸石成分分析及矸石浸出实验结果的代表性。本地区近年来煤矸石在堆存过程有自燃现象,本项目应规定必要的防自燃措施,给出应配套的设施、材料等。按照临时堆存的原则应给出有条件时再综合利用的要求。已细化说明了引用的煤矸石成分分析及矸石浸出实验结果的代表性,见报告书P35P36;已针对本项目规定了必要的防自燃措施,并给出了配套的材料,见报告书P47;已按照临时堆存的原则应给出有条件时再综合利用的要求,见报告书P36P37及P51。3按照地下水评价技术导则,完善地下水现状监测,细化对周围村庄生活水源的影响分析,规范地下水监测计划。已按照地下水评价技术导则,完善了地下水现状监测,见报告书P84P90;已细化了对周围村庄生活水源的影响分析,见报告书P92P93;已规范地下水监测计划,见报告书P93。4细化介绍拟选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及汇水条件等环境现状,结合生态评价因子分析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强化生态补偿和治理措施,补充主要生态保护措施分布图。已细化介绍拟选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及汇水条件等环境现状,见报告书P57;已结合生态评价因子分析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见报告书P64P65;已强化生态补偿和治理措施,见报告书P66;已补充主要生态保护措施分布图,见报告书P68。5完善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环境监测计划应增加二氧化硫。完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表和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已完善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报告书P55;环境监测计划已增加二氧化硫,见报告书P114;已完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表和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评价任务的由来与完成情况11.2编制依据21.3评价目的51.4评价原则及指导思想51.5评价重点61.6评价等级61.7评价范围71.8评价标准71.9环境敏感因素及保护目标分析9第二章 评价区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132.1地理位置132.2自然环境132.3自然生物(态)环境概况232.4社会经济环境242.5环境质量状况262.6环境功能区划27第三章 工程分析283.1建设项目概况283.2公用工程343.3煤矸石来源及主要成分353.4矸石场工艺设计373.5工程产排污环节分析393.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393.7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45第四章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524.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筛选目的与方法524.2工程对环境影响简析524.3区域环境制约因素分析534.4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53第五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65.1区域生态环境现状565.2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575.3灵石县生态敏感因素分析575.4生态系统类型调查与评价635.5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35.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55.6水土保持方案665.7小结67第六章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696.1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69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96.3评价区气象特征736.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756.5环境空气影响预测776.6大气防护距离796.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9第七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807.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807.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817.3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93第八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958.1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958.2声环境影响分析968.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9第九章 环境风险评价1009.1评价的目的和评价重点1009.2评价等级1009.3环境风险识别1009.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019.5事故防范措施1019.6应急预案1029.7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03第十章 总量控制10410.1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10410.2污染物排放总量申请指标104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对策及技术经济论证10511.1概述10511.2环境保护对策105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1012.1环境管理11012.2环境监测11212.3环境管理和监测费用预算11412.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114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613.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613.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613.3小结119第十四章 公众参与12014.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12014.2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和内容12014.3调查结果124第十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2715.1地理位置12715.2场址可行性分析12715.3小结133第十六章 结论13416.1基本情况13416.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416.3工程分析基本结论13516.4环境影响分析13716.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716.6公众参与13716.7场址选择的合理性13816.8评价结论138附件:附件一: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二:灵石县林业局关于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矸石处置项目勘验情况的函,灵林资函201519号;附件三:土地承包协议书;附件四:关于灵石县两渡工业园区煤矸石综合治理的情况说明;附件五:圪台村煤矸石综合治理专项会议会议纪要;附件六: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七:监测报告;附件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第一章 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与完成情况1.1.1项目提出的背景根据灵石县以往的矸石山排放来看,由于一些矸石场没有采取科学的堆放填埋工艺,造成部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弥漫,同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矸石山的情况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排矸费用和维护费用较低,一方面,由于缺少维护费用,导致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恢复植被,特别是在雨季,洪水造成矸石山表面冲刷,原有的覆盖层遭到破坏。因此,按照规范要求,建设一座规范化的矸石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护当地的大气和地下水环境,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减小洗煤厂自行选取矸石场,有利于矸石的集中处置,减少土地的占用,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同时,在灵石县“十三五”规划中,按照工业兴县的要求,加快中煤循环工业园区(南关工业园区+两渡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支撑,将流经的52公里的汾河治理和煤矸石治理通盘考虑起来,森林覆盖率计划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将汾河两侧1公里以内企业全部搬迁、恢复生态;从两渡镇开始,将煤矸石山治理和荒山绿化结合起来,加快5平方公里煤矸石公园的建设。灵石县两渡工业园区内现有年产120万吨洗煤厂14家,年入洗原煤共计1680万吨,按40%矸石排放量计算,每年将近670万吨的矸石需要集中治理。目前园区虽有2处矸石堆场,但是位置紧邻村庄和108国道,且长期以来该工业园区实行粗放型管理,矸石山遍布荒山沟坡,随着矸石的储量与日俱增,对环境影响十分严重。因此,煤矸石的排放治理成为了两渡镇及工业园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基础上,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决定投资500万元,在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新建矸石处置项目。本项目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圪台庄村委益庄组附近,益庄组为圪台村委下辖自然村,本项目距圪台村北约2.0km处的一条荒沟内,距圪台庄村委益庄组东北约0.9km处。该沟道所处地形为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该山沟为U型山沟,沟道长约570m,沟道比降3%,上口宽约40m,深约40m,项目区占地占地面积81230.75m2,沟底平台标高814870m,沟顶标高870m(按照排放至沟顶后封场计算)。设计矸石场总堆矸量为99.06万m3。本次工程主要包括挡矸墙工程、截排水工程、护坡工程、覆土工程、绿化工程以及配套运矸道路的设计。1.1.2评价任务的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目于2016年1月正式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环评部组织持证参评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物理(质)环境、自然生物(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活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本公司在完成各评价专题工作后,编制完成了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矸石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2016年6月8日,灵石县环境保护局委托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技术审查,评价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补充修改,完成了灵石县顺达矸石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矸石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由建设单位提交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1.2编制依据1.2.1任务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2.2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3月2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2、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13、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9年1月1日;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2年11月26日,国发200038号;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2011年12月;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18、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2006年3月18日;19、2012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通知;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129号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6年11月6日;21、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22、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24、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25、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12月3日;26、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27、“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02193号,山西省环境保护局;28、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9)59号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29、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市政办发201461号);30、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2010年11月26日;31、山西省环保局晋环发2006309号关于有效控制扬尘污染的通知,2006年8月23日。32、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1525号;3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晋政发(2006)15号;34、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废止山西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晋环发【2015】59号,2015年5月5日;35、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晋环发【2015】64号,2015年5月15日;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8 号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令第18 号,2014 年12 月22 日。1.2.3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1.2.4参考资料1、灵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3、灵石县当地自然社会有关资料;4、开发建设环境管理(侯正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5、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1.3评价目的1、通过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环境质量现状。2、本次评价将从项目环境影响、敏感目标保护、周边制约因素、城市规划等全方位分析,明确建设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3、根据项目特点及污染特征,除了水、气、声等传统环境问题外,评价要更加关注弃矸场建设产生的生态问题,制定避免污染、防治污染的针对性对策、措施,以求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4、通过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从环保角度明确本项目环境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次评价将加强公众参与调查工作,认真听取当地各方面人士特别是建设项目周围居民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评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加强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项目的建设更加完善、合理,符合工程和当地居民的长远利益要求,项目实施更具有可行性。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6、综合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环境空气、水体、声学环境、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分析及预测,从环保角度明确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和矸石场选址可行性,为决策部门、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4评价原则及指导思想1、本次评价要以贯彻国家和山西省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原则开展工作,综合考虑项目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作为评价原则。2、本着“清洁生产、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论述生产过程中对关心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3、评价中要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加强污染源强等基础数据的分析计算,提高其可信度。环境监测要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评价对工程建设可行性和场址选择合理性的分析,从环保角度给出明确结论。本环评报告要充分发挥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4、在满足环评要求的基础上,本次环评工作应充分利用该地区已有的资料和成果,力求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1.5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所处的环境状况和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本次评价的工作重点确定为:以建设工程和敏感目标分析为基础,以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影响评价为重点,并重点分析煤矸石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同时在认真的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1.6评价等级1.6.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评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本项目CTSP=89.14g/m3,D10%=9.9,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1.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场址西南约0.27km处的三交河;项目运营期无生产生活废水产生和排放,因此,本次评价仅进行地表水影响分析。1.6.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属于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煤矸石属一类固废,因此本项目属类项目。本项目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内,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有分散式水源地,因此,项目敏感程度属较敏感,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6.4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所在功能区为2类区,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因此确定本次评价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二级评价。表1-1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增加量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评价等级指标2类3dB(A)较少二级1.6.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本项目占地面积约81230.752m2(121.85亩),占地为荒沟,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及其他草地,项目不在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评价。表1-3生态评价等级项目工程占地范围(km2)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指标81230.752m2,小于2km2一般区域三级1.7评价范围1.7.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评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大气评价范围的内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本项目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相应二级小时标准值的10%,故本项目的评价范围确定为以矸石场为中心,边长5km的正方形区域。1.7.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初步分析围,评价初步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以矸石场拟建场地为中心周围6km2范围内,根据区域含水层分布、断层的位置及与含水层的关系进行分析。1.7.3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场界外200m范围内。1.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固体废物评价范围为:矸石场场界外200m范围内。1.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综合考虑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影响,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矸石场场界范围内。1.8评价标准1.8.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浓度单位S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60150500g/m3TSP 年平均24小时平均200300PM10年平均24小时平均70150N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40802002、水环境(1)地表水:根据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市政办发201461号),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三交河,三交河最终汇入汾河干流,属“两渡市界”段,汾河水在该段水环境功能为农业用水保护,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石油类NH3-N氟化物标准6940101.02.01.5(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执行III类标准。表1-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 单位:mg/L项目PH氟化物NO2-N总硬度细菌总数(个/mL)FeMn标准6.58.51.00.024501000.30.1项目硫酸盐NO3-NNH3-N挥发酚总大肠菌群(个/L)Hg高锰酸盐指数标准250200.20.0023.00.0013.0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表1-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B(A)类别昼间dB(A)夜间dB(A)备注2类6050项目场界1.8.2污染物排放标准1、环境空气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矸石场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 中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限值。表1-8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项目煤矸石堆置场无组织排放限值颗粒物1.0mg/m32、声环境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执行2类标准。表1-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说 明26050厂 界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1.9环境敏感因素及保护目标分析本项目不在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占地不属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评价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也无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主要环境敏感因素表现在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场址周围居民、道路及生态环境。1.9.1大气环境敏感性分析根据现场踏勘,评价区内大气污染主要以扬尘污染为主。根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评价区除SO2外其余各项指标TSP、PM10、NO2均有超标现象,大气环境敏感性一般。1.9.2地表水环境敏感性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场址西南约0.27km处的三交河;项目运营期无生产生活废水产生和排放,正常情况下矸石场无渗滤液产生;雨季时沟谷内会形成的短时水流,且矸石场会产生淋溶水;短时水流由截洪沟、排水涵洞排出矸石场;矸石场设置截水沟、排水涵洞、矸石场底部防渗工程等措施,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地表水环境敏感性一般。1.9.3地下水环境敏感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郭庄泉域范围内,但不在泉域重点保护范围和岩溶水补给区;本项目场界距离两渡水源地约4.5km。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和排放,正常情况下矸石场无渗滤液产生;雨季时沟谷内会形成的短时水流,且矸石场会产生淋溶水;短时水流由截洪沟、排水涵洞排出矸石场;矸石场设置截水沟、排水涵洞、矸石场底部防渗工程等措施,因此,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地下水环境敏感性一般。1.9.4声环境敏感性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是运矸车辆产生的噪声,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村庄为场址北侧约0.23km处的李家庄村,运矸路线沿线主要为工业企业,声环境敏感性一般。1.9.5运输道路沿线环境敏感性分析项目矸石运输道路利用现有两渡园区现有道路,项目专有运输道路未途径村庄,敏感性一般。1.9.6社会环境敏感性分析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村庄为场址北侧约0.23km处的李家庄村。从村落和居民环境保护方面考虑,敏感性一般。1.9.7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本项目占地为荒沟,不在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内,生态敏感性一般。1.9.8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内基本为广大农村地区,无文物保护、旅游资源等特殊环境敏感因素,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本评价主要保护目标为该地区的环境空气、声环境、村庄居民及区域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见表1-11及图1-1。表1-11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类别保护对象方位距离(km)保护级别及要求环境空气任家庄NW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尤家庄N1.6东方红NE2.2李家庄N0.23大贺家沟NE1.3小贺家沟E1.9杨村SE0.88圪台村S2.0郭家河底(圪台村委下辖自然村)W0.5益庄(圪台村委下辖自然村)SW0.9王老岭SW2.0水环境三交河W0.2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地下水矸石场200m范围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噪声场界200m范围内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生态环境地表植被矸石场范围内矸石场覆土、绿化水土流失采取水保措施,防止流失加重图1-1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1:50000)第二章 评价区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略第三章 工程分析3.1建设项目概况3.1.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新建矸石场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圪台庄村委益庄组附近,距圪台村北约2.0km,距圪台庄村委益庄组东北约0.9km处的一条荒沟内。该沟道所处地形为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该山沟为U型山沟,沟道长约570m,沟道比降3%,上口宽约40m,深约40m,项目区占地占地面积81230.75m2,沟底平台标高814870m,沟顶标高870m(按照排放至沟顶后封场计算)。设计矸石场总堆渣量为99.06万m3。3.1.2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次工程主要包括挡矸墙工程、截排水工程、护坡工程、覆土工程、绿化工程以及配套运矸道路的设计。新建矸石场工程特性表见表3-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3-2;矸石场总平面布置图见图3-1;排水涵洞断面图见图3-2;矸石场单体工程设计图见图3-3,矸石场剖面图见图3-4。表3-1 矸石场工程特性表1堆渣总量99.06万m32最大堆渣高度40m3矸石场总面积8.123hm24矸石场使用年限3.5年5堆渣起止高程814m-870m6防护级别4级7防洪标准1/20设计、1/50校核表3-2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表序号工程名称建设内容1主体工程挡矸墙重力式挡矸墙,坝体地面以上部分高4m,地面以下基础埋深1.5m,长60m,坝体顶宽为1.2m,基础底宽2.30m,上游坡比1:0.0,下游坡比1:0.3,用浆砌石砌筑。墙体离基础脚20cm高和100cm高处各设一排方形排水孔(20cm×20cm),孔距2m,上下两排排水孔成“品”字型布置,排水孔后设置反滤体(60cm×60cm×60cm)。挡土墙设11条横缝(分段长度间隔为10m)。截洪沟矸石场坡面周边布设截洪沟,截洪沟采用矩形断面。截洪沟断面尺寸为底宽0.8m、深1.2m、坡底比降0.13,壁厚0.3m,设计总长度1000m,修筑方式为浆砌石砌筑。排水涵洞涵洞入口端位于排矸场上游沟底位置,并在涵洞入口处两侧布设喇叭口挡水墙,使上游来水全部进入涵洞,并通过涵洞排至下游,涵洞长为1100m,宽1.8m,高2.0m,壁厚0.4m,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马道排水沟马道内侧设置横向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形式,宽0.4m、深0.4m、壁厚0.3m,与纵向截水沟相连。共布设横向排水沟200m。护坦排水涵洞和截洪沟出口处设置护坦,护坦长50m,宽40m,厚0.4m的浆砌石结构。边坡防护主要为堆矸坡面防护,堆放坡角为1:3,每堆高5m设一马道,马道宽度为5m,坡面采用浆砌石网格和绿化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护。覆土工程矸石分层碾压,每层3m厚,每层顶部覆土0.5m并碾压,矸石场形成的永久坡面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0.5m。服务期满后对矸石场的顶面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1.0m。2辅助工程取土场本项目取土来自矸石场边坡修整土方及矸石场占地范围内上游山坡运矸道路G108国道至本项目区道路长度约3.85km,利用现有两渡工业园区道路专有运输道路本项目取内专有运矸道路约680m,其中450m利用现有乡村道路,需新建弃矸石场道路230m,路面宽3.5m,道路采用煤矸石路面办公室矸石场入口处设砖混结构办公用房3间,共200m2,一间为值班室,一间办公室,一间食堂磅房矸石场入口处设一间彩钢结构简磅房4环保工程绿化工程矸石场封场后永久坡面及顶面进行覆土绿化,绿化采用种草的方式进行边坡防护。绿化草种采用紫花苜蓿,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0.5m,草种种植密度:30kg/hm25依托工程本项目部分运矸道路依托现有乡村道路及两渡工业园区内现有道路,总长度约4.3km。图3-1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图3-2 排水涵洞断面图图3-3 矸石场单体工程设计图图3-4 矸石场剖面图3.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3。表3-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数量备注1矸石场设计库容万m3/a99.062服务年限a3.53挡矸墙高度m5.5长度m60上游坡比1:0.0下游坡比1:0.34截洪沟长度m1000底宽m0.8深度m1.2坡底比降0.135矸石场排洪涵洞长度长度m1100钢筋混凝土结构宽m1.8高m2.0壁厚m0.46护坦长度m50宽度m0.47进场道路m6808绿化面积hm28.123使用年限满后,全部覆土绿化9劳动定员人1010工作时间-300d/a,8h/d11总投资万元500企业自筹3.2公用工程3.2.1给水本项目用水来自圪台村委益庄组水井,生活用水由拉水车从村庄水井运至项目区水箱,生产用水由洒水车从村庄水井装水后直接洒水至矸石场及运矸道路。项目用水主要为矸石场洒水、运矸道路洒水及职工用水。职工用水主要为洗手洗脸废水及食堂用水,职工生活用水量按45L/人·d计。表3-4 项目运营期给排水情况表序号用水单位用水指标用水量(m3/d)排水量(m3/d)备注1矸石场洒水-10.002道路洒水-5.003职工生活用水45L/人·d0.450.363.2.2排水项目运营期无生产生活废水产生和排放,正常情况下矸石场无渗滤液产生;雨季时沟谷内会形成的短时水流,且矸石场会产生淋溶水;短时水流由截洪沟、排水涵洞排出矸石场。生活污水水量较少,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3.2.3供电本项目供电由圪台村委益庄组变压器接线供应。3.2.4采暖 本项目冬季办公室及值班室采用电空调采暖。3.3煤矸石来源及主要成分3.3.1煤矸石来源灵石县全县共有煤炭企业38户、洗煤企业185户,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本项目矸石处置场周边有许多洗煤厂,目前有排矸意向的洗煤厂有灵石县中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120万t/a洗煤厂及灵石县宏达煤化有限公司90万t/a洗煤厂。本项目处置矸石来源于周边洗煤厂煤矸石。各洗煤厂煤矸石产量见表2-2。根据表3-5可知,本项目进场煤矸石总量为51万t/a,煤矸石密度按1.8t/m3计,合计28.3万m3/a,符合项目矸石场设计规模要求。表3-5 各洗煤厂煤矸石产量表序号企业名称产生量(t/a)1灵石县中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120万t/a洗煤厂30万2灵石县宏达煤化有限公司90万t/a洗煤厂21万合计51万3.3.2煤矸石成分及淋溶水水质1)矸石成分本项目周边洗煤厂入洗原煤均为灵石县9#、10#煤,本次评价矸石成分引用灵石县永恒煤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洗煤技术改造环评中的矸石成分资料(该厂入洗原煤为灵石县9#、10#煤),具体结果见表3-6、表3-7。表3-6 煤矸石工业成份表成份Mt(%)Mad(%)Ad(%)Vad(%)Vd(%)数值1.571.0072.7311.2411.35成份FCd(%)St,d(%)Hd(%)Qgr,d/MJkg数值2.511.051.191.03 表3-7 煤矸石化学成份表成份SiO2(%)Al2O3(%)Fe2O3(%)CaO(%)NO2O(%)MgO(%)数值51.829.620.630.130.040.20成份TiO2(%)K2O(%)MnO2(%)P2O5(%)S(%)数值0.600.640.0024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顺达矸石综合治理矸石处置两渡镇圪台庄村委益庄组顺达矸石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