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退休老党员庆祝建党90周征文演讲.doc

    • 资源ID:2274173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退休老党员庆祝建党90周征文演讲.doc

    2011退休老党员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演讲 我是有50多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退休后在XX农村安家落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可以退休,但一个人对党的事业的寻求是无尽头的,只有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我决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请求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起榜样带头作用,为党旗增光添彩。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我带头饲养了1000只小雏鸡,办起家庭养鸡场。一个周期(500天)下来,盈利了3500元,给乡亲们做出了榜样,并为村里办集体养鸡场摸索了经验。村里筹建养鸡场,我就忙着帮村两委搞论证、写规划、跑立项。很快建起了存栏10余万只鸡规模的养鸡场,并亲自参加了养鸡场的管理工作。聘请了省家禽研究所所长卢正平教授当顾问,采用科学养鸡,鸡场很快实现了孵化、育雏、饲料加工、饲养、生产销售一条龙,从而带富了一方。我村在全县第一个兴建了小康楼居民区,乡亲们从此步入了小康的行列。改革开放,故乡巨变。我和乡亲们一起搬进了别墅式的小洋楼,过上了充裕的小康生活。我置身于农村大变更的浪潮之中,我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的热浪向我扑面而来,涌现出来的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新人新事,犹如那蒙山上漫山遍野盛开的烂漫鲜花 ,使我应接不暇。我感奋不已,夜不成寐,就拿起笔来,采用写通信报道这种特种方法,采摘朵朵“鲜花”献给党,献给社会。我订了一个稿本,在扉页上写了这样两句话用来时时勉励自己:用敏锐的触角去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用第三只眼去审视社会人生。我便骑上自行车,走村入户,调查采访,开端了我老年人生的又一个新里程。在不大长的时间里,我首先就把我们村的50多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报道了出去,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深切体会到,搞通信报道既要采访,又要撰稿,确实是一件苦差事,可是我却乐在其中,并且憋着一股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执着劲。为了写好一个人、一件事,常常多次登门,才干采访成功。有一次,我懂得到山村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农民,他发扬愚公移山的精力,在山岭上挖石建池塘、筛土造梯田,把挖出的10000多方的大池塘造福乡亲,造出的五亩梯田无偿献给村集体。得到这个线索后,我先后8次登门采访,稿件先后改了10余次,终于把这位沂蒙新愚公的事迹写了  出来。稿件先后在国家和省、市、县四级报刊登载,引起了良好反响。多年来,我先后在半月谈、老人天地、农村大众报、老干部之家、山东老年、XX日报、XX国民广播电台等报刊和电台上发表稿件800余篇,我也多次被XX日报、老干部之家、费县报等媒体评为精良通信员。我认为共产党员要退休不落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决心身材力行,带领更多的老同志在消息报道这片园地里孜孜耕耘,展现老党员、老干部的人生价值。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心里想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把农村的拿动笔杆子的离退休老同志组织起来,力量不就更大了吗 ?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先进事迹被发掘出来,我就向党委政府提出了这个建议并得到了支撑。1998年老人节这天,一支由8位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夕阳红”通信报道组成立了,我们中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63岁,大家一致推荐我担负组长。我们制定了“白发人,白手起家,在白纸上刻画夕阳人生”的运动宗旨和工作纪律制度。新的生活使我们这些老党员、老干部焕发出身命的新活力。骑着自行车,白天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农民朋友们促膝谈心,广征博采。晚上回家后就精心构思,认真撰稿,在消息宣传报道这片园地里默默耕耘。十几年来,在我的组织带领下,先后采编稿件两千多份,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稿件近千篇,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同时展现了我们离退休老人的人生价值。我们还施展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先进榜样最大限度地增值。在乡下采访中,我们收集到大批的先进事迹材料,天天被新鲜事物所激动。我想,这不是一笔 可贵的精力财富吗?先进,是社会的先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提议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撑下,我们收集了“99个老有所为的故事,99个敬老儿女的先进事迹和99幅老年人的书画作品”,经过收拾、拍照,制成了300多个展览版面,成功举办了以弘扬文明新风的“三九”展览,提倡了良好的道德风气。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老党员,努力做到情系群众,心怀大局,认真负责,无私奉献。不仅要为故乡的经济发展尽心努力,而且还要为社会的牢固贡献出自己的聪慧才智。我们搞业余通信,不可避免的常遇到一些反面题材。如何处理反面昏暗的东西,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老党员的最大考验。有一次,某个山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果农,承包了一大片果园,他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些人却红了眼。后来村干部在未征求老果农意见的情况下,派人把盛果期的果树全部砍伐掉了,这叫人多么心疼呀。老果农又气又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要上访打官司。这位老果农找到我们,请求给他支撑公平。为了搞清事实,我就带领我们通信组成员到该村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控制了第一手材料。我们分析这是一起违背农村政策的事件。当时,有人提出来写篇批评稿件予以曝光。但是,我认为,我们都是受党教导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要有大局意识,要珍爱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应当以牢固大局为重。我想,为使党的农村政策顺利贯彻,为使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占,也为使偶然犯了毛病的农村干部不被一棍子打倒如果采用曝光的方法是否能达到上述目标呢?我认为不能图一时痛快,不能存有猎奇心理,要心怀大局,当好党委政府的顾问。为了使抵触尽快化解,我就断然决定:不写批评稿件,改写调查报于是我就连夜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提出我们的建议。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送到镇党委书记手里。书记看后,激动地说:“感谢老同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撑,对此事,我还不知情,请老同志们放心,我会马上派人去处理好”由于得到领导的器重,很快派人去化解了抵触,避免了一次上访事件的产生。我们生活在农村基层,对农村思想宣传工作的现状最懂得,也最感忧虑。我们看到,有的负责宣传工作的专职干部,并没有把重要精力用在思想宣传上,而成了“万金油”干部;农村涌现出来的大批新事新风、好人好事,却缺乏报道、宣传和弘扬。我认为,共产党员要热爱党的事业,关心社会发展。在共产党员责任感的促使下,我向省委宣传部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加强对农村宣传队伍的建设和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我的信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器重,省委宣传部长李群同志给我们写了回信。李群部长在信中说:“首先庆祝你们在近10年来致力于农村宣传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同时,对大家为消息宣传工作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提出的中肯建议,表现衷心的感谢!”他在信中还介绍了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强农村宣传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构想,进一步加强对新事新风、好人好事宣传的安排。李部长并且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愿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愿望你们在照顾好自己身材和生活的前提下,持续关心、支撑和参与农村基层宣传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和我们“夕阳红”通信组的事迹,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特别关注,2002年5月31日把我们邀请到“相约夕阳红”演播室,专门做了访谈节目,展现了新时代离退休老干部的精力风貌。我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村,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身上肩负的责任,缭绕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一个普通党员应当做的工作。用通信组这个情势为老干部党支部开展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传承历史、文化、进步、文明的同时,也歌颂了离退休老干部的事迹。我认识到,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可贵财富,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力,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如何立足本地,总结,宣传,彰显他们的思想、精力和事业境界,把他们可贵的东西抢救、保存给后一代。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我作为居住在农村的退休老党员,看到许多从战斗中走过来的年纪已高的老干部,他们大多进入耄耋之年,有的因患老年疾病,耳聋眼花,舌根发硬,交换艰苦。如若对他们的事迹不及时收拾,他们的经历和战斗故事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湮没。我就怀着一种强烈的紧急感,组织我们通信组的白发业余记者,抢救性地访问处所老干部、老党员,收集和收拾了他们在战斗年代的奋斗故事和好汉事迹,编印出版了汇集100多个战斗故事的峥嵘岁月一书,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导和革命传统教导的乡土教材,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力财富。我还担负老干部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以老年群众组织为载体,积极带领农村离退休老同志与时俱进,参与社会的发展。大家在老有所为中,既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到了知识,加强了体质,进步了觉悟。先后有5名党外离退休干部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老干部党支部被省委授予“先进党组织”,我们这个生动在山区、最小的“夕阳红”通信报道组也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单位”,我也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共产党员标兵”、“先进退休干部”和“山东省榜样老人”等荣誉称号。荣誉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认可和勉励,是对我们的勉励和鞭策。为了总结我们十多年来在农村进行消息宣传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撑下,2007年,经XX市出版局批准,出版了方城镇有史以来第一部老年人的作品集沂蒙夕阳红一书,该书40多万字,图文并茂,记载了我们白发业余记者采访的足印,蕴含着老党员、老干部的血汗,留下了沂蒙老区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时代老年人的生活写照,该书也为沂蒙历史长河写上了老党员老干部浓重的一笔。作为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十几年来,我们不忘党的宗旨,充分施展老年人的优势,为文明新风鼓与呼,为经济发展添砖瓦,为保护大局当顾问,为老年人生活增活力。认真当好社会监督员、政策宣传员,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自觉保护社会牢固,增进经济发展,这就是一个退休老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问我:“你们离退休老干部,不缺吃,不愁花,放着清福不去享,还跑跑颠颠地到处去采访,吃苦受累的,你们到底图个啥?”我答复:“一不为名,二不图利。到底图啥?爱党,因为党的恩惠比天高、比海深;爱国家,因为国家敞开博大胸怀拥抱我们每一个老年人;爱生活,因为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注意事项

    本文(退休老党员庆祝建党90周征文演讲.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