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放射卫生学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ppt

    • 资源ID:2264119       资源大小:3.19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放射卫生学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ppt

    第五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辐射生物学效应(ionizing radiation biological effec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射线作用于生物机体,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引起机体电离或激发,引发体内的各种变化及其转归,使人体中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DNA分子和酶)的结构破坏,进一步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导致机体死亡。,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类型及其特点,一、确定性效应二、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阈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躯体效应,躯体效应是指辐射在受到照射的个体本身诱发出的各种效应(包括癌症),是生物体的体细胞受到照射后产生的后果,因而不具有遗传性,受影响的只是受到照射的个体本身。在辐射防护中提到效应时,多指这类效应。,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某个生物体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时其生殖细胞也受到照射,而且受照射的生殖细胞内已产生了发生突变的基因。,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辐射效应,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Somatic effect,Hereditary effects),(Stochastic effect,Deterministic effects),辐射效应的分类,按效应发生的个体,按效应表现情况,按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照射的,躯体效应,急性效应急性放射病,受照射远期发生的效应,确定性效应,白血病 癌症 白内障 不育,随机性效应,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遗传效应,遗传性疾病,生长发育障碍,先天性畸形,特殊的躯体效应宫内受照后 胚胎和胎儿的效应:致死性效应 先天性畸形 生长发育缺陷 远期恶性疾病的诱发,辐射致癌的潜伏期,白血病:1013年;,甲状腺癌:20年;,乳腺癌:23年;,一般潜伏期取25年。,第二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规律及机制,一、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规律(一)辐射种类及其生物效应 辐射种类不同,其生物效应也不同。从辐射的物理特性来看,射线的电离密度越大、穿透力越强,生物效应越显著。,外照射:gba(危害程度)内照射:abg(危害程度),(二)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1、照射剂量 照射剂量是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一般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严重。2、剂量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一般情况下,剂量率越高生物效应越显著。,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3、分次照射 同一剂量的照射,在分次给予的情况下,其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给予的效应,分次越多,各次间隔时间越长,其生物效应越小。4、照射部位与面积 机体受照的部位不同,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在同一剂量和剂量率情况下,损伤严重程度依次为:腹部盆腔头颈胸部四肢,照射部位与面积: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 面积 生物效应 几何条件: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5、照射方式,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包括均匀全身照射、局部受照。多方向照射的生物效应大于单向照射。,内照射:存在于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 称为内照射。内照射的生物效应则受到放射性核素的理 化特性、侵入途径、分布和排出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混合照射:是指内、外照射二者兼有的照射。当条件相同 时,混合照射的效应较单一照射的效应更显著。,6、放射敏感性,放射敏感性,即当一切照射条件完全严格一致时,机体或其组织、器官对辐射作用的反应强弱或速度快慢不同,若反应强、速度快,其敏感性就高,反之则低。(1)种系和品系的放射敏感性 不同种系的成年动物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演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则放射敏感性就越高。,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2)个体发育的放射敏感性 哺乳动物:胚胎幼年少年青年老年成年,孕体发育:,植入前期(08天)主要器官发生时期(960天)胎儿发育时期(60270天),自受精卵至孕龄8周前称为胚胎,8周以后称 为胎儿。,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3)组织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不同的组织与细胞的辐射的敏感性不同,一般分裂旺盛的细胞,以及那些比别的细胞需要更多营养的细胞,对射线更为敏感。,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高度敏感: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胚胎、肠胃上皮 中度敏感: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 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等 轻度敏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结缔组织,不同组织和器官对辐射致癌作用的敏感性,(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DNA mRNA rRNA tRNA 蛋白质 一般认为细胞内DNA损伤是细胞致死的主要因素。,二、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机理,(一)电离和激发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使机体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二)直接作用(direct effect)射线直接作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使其发生电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造成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三)间接作用(indirect effect)射线首先引起机体的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生成一系列性质活泼的产物(如:H、OH、HO2、H2O2、e-1aq等),此类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导致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损伤。,间接作用,其主要过程为:1、射线作用于水分子,将水分子中的电子击出,引起电离,生成带正电荷的水分子H2O+和高能电子e(又称热电子)。H2O H2O+e2、带正电荷的水分子不稳定,在水中解离成氢氧自由基OH。H2O H+OH3、部分热电子与氢离子作用形成氢自由基。e+H+H,间接作用,4、热电子在运动中,又与水分子作用,击出水分子中的电子,引起次级电离,直到最后被水分子捕获而形成带负电荷的水分子,后者不稳定,又在水中解离成氢自由基。e+H2O H+OH5、热电子与水分子作用过程中,不断损失能量,当其能量降至100eV以下而未被捕获时,可吸收若干水分子形成水化电子。e+H2O e aq(水化电子)6、H、OH、e aq可发生重新组合,反应形成H2、H2O2。,间接作用,总起来可以下式表示:H2O H+OH+e aq+H2+H2O2+H3O+等自由基和分子统称为“水的原发辐解产物”。水的原发解射产物又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损伤。,间接作用,水辐射分解生成自由基简图,水辐射分解生成的自由基与生物分子作用,电离辐射的能量转移过程,DNA损伤(分子水平),单链断裂:,可以实现无差错 修复,双链断裂:错误修复,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一、电离辐射对机体物质代谢的影响(一)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射线在使蛋白质分子结构破坏的同时,也使其代谢发生紊乱,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强以及合成代谢的抑制。,(二)糖代谢的紊乱 急性放射病初期,由于组织蛋白质大量分解,供给生糖氨基酸,生成大量葡萄糖,以及肌糖原分解,糖原异生作用加强、肝糖原增加,血糖增高。稍后期,由于损伤的加重食欲下降,机体吸收减少,肝脏合成功能减弱或受到破坏,导致肝糖原减少。,(三)脂肪代谢的变化 放射损伤早期,一方面体内总脂肪减少。随着病程的进展,体内肝糖原和组织糖原的减少而动用脂肪,使脂肪在肝内的氧化过程增加,血中酮体含量增加,可引起酸中毒。另一方面血液及骨髓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脂)含量增高。,二、电离辐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一)辐射对调节系统的影响 1、神经系统的变化 2、内分泌功能紊乱(1)垂体(2)肾上腺(3)甲状腺(4)性腺(二)辐射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这是辐射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三)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射线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四)电离辐射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急性放射病时,消化系统的症状出现最早。(五)电离辐射对其它系统的作用 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眼、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以及骨等在电离辐射作用后变化不甚明显,但大剂量急性照射时,主要器官仍有一定反应。,第四节 放射性损伤,1、按射线作用于机体的途径,可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内、外混合照射所致的放射病。2、按射线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病情的缓急,分为: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3、按射线作用机体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放射损伤;局部损伤。4、按损伤因子又分为:单纯性放射损伤;复合性放射损伤。,一、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三种类型,其病程一般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一)病因:从事外照射的职业人员中,由于防护条件差或不遵守防护规定,造成长期受到超限量照射。组织受损的轻重取决于放射线剂量大小、受损伤的细胞多少、范围和受照部位的器官和组织的重要与否。一般认为,放射的直接损伤表现为细胞的死亡,不能再增殖新的组织,抵抗力降低,血管破裂出血,组织崩溃,出、凝血时间延长等。放射的间接损伤可以引发肿瘤、白血病,寿命缩短,反复感染,发生贫血和溃疡等。放射的局部损伤可在受照后几个月或几年后才出现。全身性疾病只有在机体内几个器官组织受损或全身受照时才发生。,(二)分类及临床表现 骨髓型 1-10Gy:(1-2Gy轻度、2-4Gy中度、4-6Gy重度、6-10Gy极重度)胃肠型 10-50Gy:患者一般在2周内死亡 脑型 50Gy:照后几小时或1-3天内死亡 骨髓型主要临床表现:造血障碍、出血、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放射病分类,症状体征,一、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是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典型阶段性病程的急性放射病。按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又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四度。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假缓期和极期三阶段病程的严重的急性放射病。三、脑型急性放射病,是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和极期两阶段病程的极其严重的急性放射病。,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程,1.初期反应期: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数;,2.假愈期:症状消失、白细胞数、脱发;,3.极期:这是关键病期,造血功能严重障碍、感 染、体温、出血、消化道症状;,4.恢复期:造血功能恢复,受照后4周造血功能 开始再生。,原则上说,造血型急性放射病经适当抢救和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三)诊断和治疗原则,、轻度: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对症状较重或早期淋巴细胞数较低者,必须住院严密观察和给予妥善治疗。、中度和重度: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并针对各期不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极重度:可参考重度的治疗原则。但要特别注意尽早采取抗感染、抗出血等措施。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一般对受照9Gy以上的病人,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合适供者时,可考虑同种骨髓移植,注意抗宿主病的防治。,二、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数周数月)内,受连续或间断的较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一)分度及临床表现 通常起病隐袭、分期不明显,不伴有无力型神经赛衰弱综合症,临床上以造血功能障碍为主。(二)诊断原则和标准(三)治疗原则,三、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反复间断地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全身外照射,达到一定的累积剂量,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可发生在健康状况较差,修复能力较弱,不遵守防护和操作规程的各类放射工作人员,如应用 X射线或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X射线或射线工业探伤、中子测井、核反应堆或加速器等的工作人员。,(一)病因,a)有长期连续或间断超剂量当量限值照射史,法定个人剂量记录显示平均年剂量0.15Gy以上或最大年剂量0.25Gy,累积剂量当量达到或超过1.5Gy。b)接触射线以前身体健康,接触数年后出现明显的无力型神经衰弱症状,其症状消长与脱离及接触射线有关。c)可有出血倾向。d)接触射线以前造血功能正常,接触数年后,血象经多次动态观察证明造血功能异常(采血部位应固定,以便自身对照)。,(二)临床表现,慢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症状多,阳性体征少;症状出现早于外周血象改变,外周血象改变又早于骨髓造血变化;症状的消长、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升降与接触射线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密切相关。,自觉症状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见症状有:疲乏无力、头昏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心悸气短、多汗、食欲减退等。男性患者还可能有性功能减退,女性病人则可能有月经失调,如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等。慢性内照射损伤病人,除上述症状持续较久外,部分病人,特别是受亲骨性核素损伤的病人,可有特殊的“骨痛症候群”,疼痛多见于四肢骨、胸骨、腰椎等部位,其特点是部位不确切,与气候变化无一定关系。有些外照射患者亦见骨、关节疼痛症状。,体 征 发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体征。部分患者,特点是用手接触射线者可见手部皮肤粗糙、角化过度、皲裂、指甲变脆增厚等慢性放射性皮炎的表现。有些患者可有早衰体征,如牙齿松动、脱发、白发、皮肤皱纹增多和晶状体放射性损伤表现,在晶体状后极皮质下出现点状或小片状混浊。部分病人出现神经反射异常,如腱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消失或不对称。植物神经系统可出现眼心、立卧反射异常。较严重的患者还可有明显的出血体征,如皮肤瘀点、束臂试验阳性,牙龈出血,鼻衄等。,(三)实验室检查,慢性放射病最常见的客观改变是血液学的变化。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出现最早,一般有三种类型。1白细胞增高型,白细胞总数由原来的正常范围增至11109/L以上,持续时间较长。2白细胞减低型,白细胞总数逐渐降到4109/L以下,或在正常范围下界波动。,3白细胞总数先升高后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也有患者因为在病情未稳定时再接触射线或增加工作量引起,白细胞可降至4109/L以下。白细胞数的波动可以出现12次,少数患者可出现3次,但当白细胞稳定在4.0109/L以下时,则不容易再恢复。上述变化类型中,最常见的是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呈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增加。骨髓早期可无显著改变,后期则有粒细胞成熟障碍,往往呈再生低下状态。若骨髓增生过盛,须密切注意有无发展为白血病的可能。,(四)诊断及处理原则,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必须根据照射史、个人剂量档案、受照累积剂量当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合健康档案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因素和疾病方能作出诊断。,I 度1)具备以下各项者可诊断为I度。有长期连续或间断超剂量当量限值照射史,法定个人剂量记录显示平均年剂量0.15Gy以上或最大年剂量0.25Gy,累积剂量当量达到或超过1.5Gy。2)接触射线以前身体健康,接触数年后出现明显的无力型神经衰弱症状,其症状消长与脱离及接触射线有关。3)可有出血倾向。4)接触射线以前造血功能正常,接触数年后,血象经多次动态观察证明造血功能异常(采血部位应固定,以便自身对照)。,度1)有较顽固的自觉症状,有明显的出血倾向。2)白细胞数持续在3.0109/L以下;白细胞数持续在3.04.0109/L兼有血小板数和/或血红蛋白量持续减少。3)骨髓增生低下。4)具有一个系统或一个系统以上异常5)脱离射线及积极治疗后恢复缓慢。,处理原则,1)度:脱离射线,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加强营养,头两年每年检查一次,以后每两年全面检查一次,在此期间根据健康状况,可参加非放射性工作。恢复后,再继续观察一年临床确认治愈则不再按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度诊断。2)度:脱离射线,住院积极治疗,全休。必要时进行疗养,定期随访,12年全面复查一次。根据恢复情况可考虑参加力所能及的非放射性工作。3)待遇和处理办法按国家关于职业病的有关规定办理。,放射性 危害后果(1Gy),2001年9月2日凌晨,某施工队在探伤检测后,将放射源(192Ir)从仪器中掉出,遗留在工地上。一工作人员在第二天上班时,发现放射源并拾起,双手来回玩耍、观看约20min,然后放入左裤兜;2小时后放入工具箱内,并在工具箱边吃饭、休息,下午下班洗澡时,发现右大腿有2x2cm的充血性红斑。当晚入院治疗。,+1d,+2d,放射性 危害后果(1Gy),+4d,+5d,+9d,放射性 危害后果(1Gy),+20d,+39d,放射性 危害后果(局部5-20Gy),2000年9月,两名人员工作失误,加速器开机状态下进入辐照室,线束下总操作时间约2min,加速器附近工作时间4min。,+4d,+9d,放射性 危害后果(局部5-20Gy),+28d,+38d,放射性 危害后果(局部5-20Gy),+50d,+53d,放射性 危害后果(局部5-20Gy),+53d,+53d,四、内照射放射病,慢性内照射放射病是经物理、化学等手段证实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形成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可能大于10Sv;或者较长有效生物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一次或多次进入体内,使机体放射性核素摄入量超过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几十倍以上。,病 因,造成体内污染放射性核素的来源主要有核工业生产中的开采矿石、放射性核素生产中的各个工序,工、农、医等行业中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各个环节,反应堆和核动力装置的运行和维修等方面。放射性核素进人人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吸收,也可透过皮肤或从伤口吸收。,特 点,放射性核素在体内长时间持续作用,新旧反应或损伤与修复同时并存。靶器官损伤明显,如骨髓、网状内皮系统、肝、肾、甲状腺等。另外,某些放射性核素本身的放射性虽很弱,但具有很强的化学毒性,如铀对机体的损伤就是以化学毒性为主。此外,内污染还可能造成远期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更为深远的危害。,诊断标准,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放射性核素初始进人体内的早期(几周内)或(和)晚期(数月至数年),或以产生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现为主,或以该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为主,并往往伴有放射性核素初始进人体内途径的损伤表现。,处理原则,对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人体内的人员,应进行及时、正确的初期医学处理,主要措施是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和加速排出。综合对症治疗、加强营养和注意休息。治疗污染器官的损伤。,五、放射性皮肤损伤,电离辐射对皮肤直接作用所引起的损伤称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特点:由于射线的种类、能量、受照剂量、受照面积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引起皮肤损伤程度也不同。一般能量愈高、剂量愈大、作用时间越长,则皮肤受伤的程度也愈重。,(一)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局部皮肤受到一次大剂量外照射或短时期内受几次大剂量外照射所致。临床表现可分三度,并有初期反应、潜伏期、极期和恢复期。初期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度),也可有麻木、疼痛或瘙痒(度),严重者可有水肿(度);潜伏期时症状消失,极期主要表现为红斑、脱毛、毛囊疹、水疱(度),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坏死(度),此期疼痛剧烈难忍;恢复期时症状、体征逐渐好转,疮面愈合,结痂脱落,皮肤色素沉着或脱色,形成花斑状。,若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长久不恢复,则迁延为慢性;严重的溃疡长久不愈或角化过度可诱发癌症。诊断根据受照剂量、受照史和临床表现。一般认为局部受照 5Gy以上可引起度皮肤损伤,10Gy以上可引起度,15Gy以上可引起度,但这剂量只能参考,因为致伤剂量范围变化很大,并与剂量率、受照时间、受照的身体部位、局部皮肤健康状态、个体素质、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处理原则,度损伤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以自愈,但要保护受伤局部免受刺激;度可选用刺激性小,能保护疮面、消炎、止痛、止痒、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生长的药物,水疱张力过大时,可在无菌条件下用空针抽液;度除药物治疗外,应适时采取手术治疗。,(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局部皮肤,主要为手部,长期受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年累积剂量当量一般大于15Sv时发生的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严重者可累及骨骼。主要为职业性的,常见于矫形外科医师于X射线下作骨折整复,或X射线诊断医师和技术员。也可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轻度者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继而发生皲裂、角化,或皮肤萎缩、变薄;严重者可发展为角化过度,形成疣状突起物以及溃疡;指纹变浅、紊乱、磨平消失,指甲灰暗有纵嵴,易脆裂、变形、严重者指关节强直变形。,治疗原则,主要为局部对症治疗,严重者应适当减少接触或完全脱离放射线。若溃疡经久不愈可导致癌变,应尽早手术治疗。,六、放射性白内障,眼部受到一次大剂量照射或短时间内受几次大剂量照射,或长期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后引起眼晶状体白内障形成。受照的累积剂量一般认为在2Gy以上。但也不尽然。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几个月,长至30多年。受照射时年龄小,则发病早。放射性白内障是辐射晚期效应之一。,临床特点与分期,晶状体对放射比较敏感,受照后其上皮细胞受损伤,异常纤维生成,扰乱了晶状体的均匀性而发生混浊。临床上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分为、期。早期可见晶状体的后极后囊下皮质点状混浊,排列呈环状,并伴有空泡;进而呈盘状、宝塔状、蜂窝状等;并有条纹网状混浊向赤道部伸延;此时,前极前囊下皮质也可见点状混浊和空泡;以后混浊逐渐加重,密集,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最后整个晶状体混浊、视力严重受障碍,直至失明。,诊断与治疗,诊断依据一定剂量的受照史,典型的晶状体形态变化,并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白内障。治疗主要是手术摘除。根据白内障的程度和视力情况,患者暂时或长期脱离放射线。,七、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指电离辐射以内和城外照射方式作用于甲状腺或/和机体其他组织所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或/和器质性改变。主要包括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一)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acute radiation thyroiditis,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短期内受到大剂量急性照射后所致的甲状腺局部损伤及其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断标准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剂量为200Gy以上。2 一般照后两周内发病。3 有甲状腺局部压痛、肿胀。4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与体征,重症可出现甲状腺危象。5 三碘甲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处理原则1 避免继续接触放射线或摄入放射性核素,促进体内131I排出。2 对症治疗。3 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chronic radiation thyroiditis,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或长期受射线照射后,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损伤。诊断标准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3Gy以上。2 潜伏期一年以上。3 甲状腺肿大,多数无压痛。4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5 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鉴别诊断1 原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处理原则1 脱离射线,补充甲状腺制剂,必要时可加用皮质激素。2 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radiation hypothyroidism,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局部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大剂量受照或长期超当量剂量限值的全身照射所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断标准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10Gy以上。2 潜伏期:受照后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3血清T3、T4经数次检查低于正常,TSH升高(原发性)或降低(继发性)。,处理原则1 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密切观察病情,每年复查一次(禁用核素显像检查),TSH及血脂持续升高者给予甲状腺制剂替代治疗,并暂时脱离射线,恢复后可继续从事放射性工作。2 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脱离射线,甲状腺制剂替代及辅助治疗,每年定期复查,恢复后可继续从事射线工作,持续不恢复者终身替代治疗。,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 radiation benign thyroid nodule,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受到大剂量或长期超当量剂量限值的照射后诱发的结节性病变 诊断标准1 明确的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2Gy以上。2 潜伏期10年以上。3 经物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化验检查综合判定为良性结节。,处理原则1 脱离射线,甲状腺制剂治疗,每年复查一次(禁用核素显像检查)癌变者手术切除,按放射性甲状腺癌处理。2 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补充甲状腺制剂。,

    注意事项

    本文(放射卫生学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