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

    • 资源ID:2207017       资源大小:370KB        全文页数:11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

    第五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年度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奠基石之一。在所有和经营分离的前提下,董事要向股东交付年度报告并使用财务报表的手段报告自己的受托责任。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反映方法的外部性和客观性的检查。这是必要的抑制和均衡所不可或缺的部分。Cadbury Committee.1992.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p.36,第六章 目录,1、财务报表审计的定义 2、二重责任制度和建议职能 3、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和固有局限性 4、财务报表审计与舞弊审计 5、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贡献,AAA基础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定义,审计是一个为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声明(assertions)和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而对这种声明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组织的过程。,图表6-1 基础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审计框架,then communicates results to,established criteria,auditor,management assertions,interested users,evidence,accumulates and evaluates,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An Example,A supermarket Managements assertion:the lowest overall prices in the areaCPAs Role:attest to the assertionHow?:,Collect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E.g.,select a sample of approximately 1,000 items and compared the prices to those of the other major supermarkets.,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是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声明,即以企业为中心的种种经济主体,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声明。“声明”这个概念表示,审计的对象包含着信息编制者的主观判断和解释,不一定只包含客观的、单一解释的事实。特别是财务报表,由于在编制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会计判断和估计等主观因素,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并非客观的数据。,审计中的判断标准,审计是对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认定是否公允进行判断,必须有判断标准。由于审计的结果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审计的判断标准本身必须是经过社会认可的标准。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两重判断标准:其一是责任方认定的符合标准,GAAP;其二是审计判断的标准,GAAS。,审计的过程以及审计人的资格,审计是客观地收集和评价与认定有关的证据的过程。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平和公正、保证审计结果得到社会认知,审计人必须保持严格的独立性。为了保证审计在程序上的客观性,审计人在实施审计时必须遵循的审计准则也必须是社会认可其公正妥当性的准则。如何保持审计人的独立性、如何保持审计准则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样关系到审计的生存基础。,审计结果的传达,社会之所以需要审计,是因为审计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而降低信息利用者的信息风险。审计的结果不仅必须以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易读易懂的形式传达、更重要的是不得误导利害关系人。充分考虑利害关系人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制度上研究审计传达过程是如何保证审计传达效果的重要课题。,财务报表审计的定义,财务报表审计是一个由独立的职业审计专家依据一般公认的审计准则,客观地收集、评定证据,据以判断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并将其结果报告给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图表6-2 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then communicates results to,GAAP,auditor,Financial statements,interested users,evidence,accumulates and evaluates,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二重责任制度,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审计人所要承担的责任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经营者的责任。,审计人的责任,按照GAAS实施审计并完成审计报告;设计审计为发现重要的错误和舞弊提供合理的保证。,Business risk vs.Information risk,Business risk the risk a compan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its financial obligations due to economic conditions or poor management decisions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companys survival and profitabilityInformation risk the risk that the information used to assess business risk is materially misstated.,审计的基本作用,An auditcan helpreduceinformationrisk-therisk that informationupon whicha businessdecision ismade isinaccurate,An auditwill cost ourcompanyhundreds ofdollars!Whats the point?,判断职能和建议职能,审计人作为独立的第三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批判性地判断财务报表的反映是否公允并表明意见,这种职能称之为判断职能。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本能,审计还具有建议职能。审计人在审计中,还要进行指导和建议,传授正确的知识,使得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具有公允反映的实质。,建议职能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并不希望看到有失公允的财务报表。经营者也不愿意自己所编制的财务报表被审计人查出有问题,而被记入审计报告。行政监督部门也不希望虚假的或非公允的财务报表横行于证券市场。,建议职能的适度性,对审计的建议职能不加限制,或者过高地要求建议职能发挥作用,有可能混淆经营者与审计人的责任,模糊会计和审计的概念,造成审计不能正常发挥其职能的后果。,财务报表审计的固有界限,会计判断的相对性的制约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契约行为的制约,会计判断相对性的制约,财务报表被称之为“事实与惯例与判断的综合表现”,是在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者的估计以及判断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概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具有防止和及时发现舞弊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经营者可能超越(override)内部控制等固有界限。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编制财务报表的经营者根据其经营方针、经济环境以及交易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判断。,会计判断相对性的制约,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只是会计规范的总概念,不一定全部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而且,即使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也允许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对这些判断,审计人只能根据所获取的证据相对地认定其是否合理,不可能用一个绝对的尺度给出绝对的认定。审计人关于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的结论,并不是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实际状态的绝对正确性的保证。,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对会计信息与信息背后的经济实务的核对,采用的是逆查的方法,即从会计信息会计记录企业资源的变化业务处理现场有关业务的决策决策手续决策变量(经营环境,经营目的,业绩目标,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管理当局的管理、判断能力、法律等外部规制等)来倒推业务过程的方法。,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人既不可能监视业务处理现场,也不可能参加有关业务的决策过程。再有,审计人只是会计专家,对会计信息背后的非会计事项未必熟悉。审计人对会计记录与相关证据(文件、资产实物、证券、其它)的核对,不过是对会计记录与记录背后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和相符加以推理而已。,审计契约行为的制约,审计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和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克尽职责。审计人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审计资源、根据成本业绩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审计只能采用测试(抽样审计)的方式。根据契约的惯例,审计人并不拥有,比如对隐瞒资产的强制搜查权等权限,也就是说,审计能发现的不实反映,账外事项等有一定的限度。,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财务报表信息中的不重要的噪音和模糊得到了容忍;由于审计人对经济实务的接近受到一定的限制,大部分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不是结论性的;由于审计契约中存在成本业绩的制约,审计战略上不得不以抽样审计为主,审计并不等于对全部经济业务的检查。,但 是,这并不表示审计人可以无视社会上对审计发现起因于舞弊的重大错报和以继续经营为前提实施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可以通过强化与内部审计人的合作、利用其他专家来提高审计的效率、要求经营者提供宣誓书以保证审计人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都已提供等手段尽可能地克服审计的固有界限,从而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对审计的要求。,期望差距,审计职业为了确定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制定审计准则,将财务报表审计发展为典型的信息审计。这种努力,对审计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过分强调财务报表审计的信息审计的性质,也是“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之一。,There is much confusion among the investing public regarding auditor responsibilities.,I thoughtauditorslooked atevery bit ofevidence andrecalculatedeverything!,Could auditors guarantee that every material error and irregularity was detected?,财务报表审计和舞弊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否具有揭露错误和舞弊的功能,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审计人是否愿意承担揭露错误和舞弊的责任;审计人是否能够发现并揭露错误和舞弊。,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1,19世纪出版的狄克西审计学中指出,审计的目的包括揭露舞弊、查出技术上的错误和原则上的错误这3项。1912、1916和1923年出版的蒙哥马里审计学中指出,在审计形成的初期,揭露和防止舞弊以及错误被教育为是审计的主要目的。1929年公布的财务报表验证中指出,该文件所建议的审计程序“既不能保证揭露舞弊,也不能保证发现未反映的、在交易记录过程中通过操纵会计账簿所隐瞒的资产”。,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2,1933年NYSE上市委员会在给AIA证券交易特别委员会的信中指出,“在确认内部牵制系统能否充分发挥资产保全功能方面,审计人负有明确的责任。同时,审计人必须保护企业不受任何重大贪污的侵害。”1939年公布、1951年修改的审计程序说明书第1号指出,“一般的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的审计并不以发现这种舞弊为目的,也不应该这样去期望。”,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3,1957年出版的蒙哥马里审计学指出,“如果审计人必须侦查贪污以及类似的异常事件的话,审计人不得不扩大审计程序直到由此引起的审计费用无法承担为止。”1960年公布的审计程序说明书第30号指出,“即使审计伴随有发现贪污以及类似的异常事件的结果,以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为目的的普通的审计并不以发现这种舞弊行为为第一目的,也不作为预定的特别目的。”,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4,1972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号指出,“普通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就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发表意见。”,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5,197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6号指出,“根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审计人负有处于审计固有界限范围内的、运用正当的技能和注意计划和实施审计据以发现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误和异常事项的责任。”1988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53号要求,“评估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误差或异常事件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审计人应设计审计方案,提供对查出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误差与异常的合理保证。”,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6,199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82号进一步明确了审计人对揭露舞弊应负的责任。2002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99号强调,审计人有责任计划和实施审计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不论错报的原因是错误还是舞弊。,财务报表审计的3个阶段,第1阶段:20世纪20年代,审计准则出现之前,审计的目的是揭露和防止舞弊以及错误。第2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至70年代,审计准则中强调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审计人侦察舞弊和错误能力存在界限,逐渐修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为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第3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因为审计的失败引发大量法律诉讼事件发生,审计人开始关注舞弊审计,采取了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承担合理的审计责任,形成了既要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又要揭露重大舞弊和错误的审计目的。,舞弊审计的可能性,错误和舞弊的概念经营者舞弊的三角理论 发现舞弊的可能性,错误的概念,错误(errors)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主要包括:为编制财务报表而收集和处理数据时发生失误,如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由于疏忽和误解事实而作出不恰当的会计估计;在运用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包括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时发生失误。,舞弊的概念,舞弊(fraud)是指被经营者、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侵占资产(Misappropriation of Assets)。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侵占资产,侵占资产是指经营者或员工非法占用企业的资产,其手段主要包括:贪污收入款项;盗取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使被审计企业对虚构的商品或劳务付款;将被审计企业资产挪为私用。侵占资产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文件记录,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产的事实。,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通常表现为: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篡改;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不真实表达或故意遗漏,如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故意误用。,舞弊的类型-Cohen委员会,经营者以外的员工所进行的舞弊:通常伴有侵占资产的目的;经营者所进行的舞弊:以没有侵占资产意图的window dressing为多。审计人虽然也关心构成贪污、挪用等舞弊事项,但主要关心的是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经营者舞弊。,审计失败事件中的舞弊,记录虚假的交易如Equity Funding公司的舞弊所示,记录虚假的应收款,伪造保险证券。没有实质的交易指经营者与关联方之间达成的交易,如U.S.Financial公司的不动产交易,尽管实际上并没有利润,但经营者却将其伪装成有利润的交易。故意选择不适当的会计方法故意误用实现或者交易的期间归属等收入的认识方法,如在Stifling Homex公司的预制住宅销售收入的会计实务中,经营者就证明销售交易的状况、收入的认识等证据的有效性对审计人进行了虚假的陈述。,Override,编制虚假的会计分录,特别是在临近会计期末时;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地调整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及改变原先作出的判断;故意漏记、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隐瞒可能影响财务报表金额的事实;构造复杂的交易以歪曲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篡改与重大或异常交易相关的会计记录和交易条款。,The Fraud Triangle,动机/压力,机会,借口/合理化,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动机,迎合市场预期或特定监管要求,如吊高股票或债券的发行价格、满足投资者的心理;回避限制性的财务拘束条款等;牟取以财务业绩为基础的私人报酬最大化等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如追求报酬的增加额、职务提升或者回避业绩恶化的责任等等;偷逃或骗取税款;骗取外部资金;掩盖侵占资产的事实。,引起虚假财务报告的压力,收入或者市场占有率的急剧减少;根据利润目标或预算任意设定的不现实的业绩预算;以短期业绩为基础的激励制度所带来的财务压力等等。,虚假财务报告得以产生的机会,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不力;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或者不存在;不正常或复杂的交易;主要根据经营者的主观判断决定的会计估计;内部审计人员不足或内部审计人员的无能;企业内的伦理环境稀薄等等。,舞弊的执行者和手段,企业内部担任不同职责的个人如营业员、业务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可能是虚假财务报告的实施者。调查事例表示,大部分做假人员都是最高经营负责人以及最高财务负责人等最高管理当局。做假的手段有各种各样,但其目的基本上都是虚增利润或者“利润的平均化”或者资产的高估。,舞弊的形成过程,从最初阶段开始就有意歪曲财务报表的做假不甚多见。多数场合虚假财务报告往往是一系列为了应付经营上的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走向极端化的结果。这些行动当初并不带有虚假成分,慢慢的可疑性增加。当最高经营者所制造的企业风气容忍或者助长这种行动的局面形成时,这些行动最终被逼到虚假财务报告的方向。,Treadway委员会的观点,审计过程中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虚假反映为目的的程序。在很多情况下,舞弊往往存在征兆或者说“危险信号(red flag)”:压力、机会、借口。,审计程序,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利用以及在公布之前对季度财务数据的及时复核将有助于舞弊的早期发现。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和评价,是评估虚假财务报告风险不可缺少的一步。,分析性复核程序,期末的异常交易、故意估计、准备金的操纵以及收入和资产的虚假记录,往往表现为金额、比率或者趋势上的异常。对季度财务信息的及时复核,不仅有助于提高季度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也可以为防止或者发现虚假财务报告作出贡献。调查资料:所调查的1088家新上市企业在1980年起到1985年止的期间内所消耗的资产中的三分之二集中在第四季度。,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应用于其中,财务报表在其中编制而成的状况。它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的整个过程有着广泛的影响。,Treadway委员会的结论,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虚假财务报告,而且,发现的事例也很多。审计人应该对财务报表不存在因舞弊或错误引起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保证。,通过加强职业怀疑态度,改善审计方法,财务报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查错防弊作用。,舞弊一般都会牵涉到为了隐瞒事实而故意歪曲会计记录,从而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在审计证明过程中,通过调查会计记录应该能够发现这一类舞弊行为。由于这种舞弊行为对财务报表公允性的证明是一种危险因素,审计人应当致力于查找这些舞弊行为。,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存在违法行为是审计的当然应负职责之一,隐瞒违法事实往往导致虚假反映,这种虚假反映是导致财务报表审计失败的危险因素。违法行为除了会引起取消合同,赔款等直接影响外,还可能造成市场机会或顾客的丧失,事业撤退等对持续经营的影响,这种违法行为是否得到公允披露,应该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对象。,公司治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所有和经营的分离带来了代理人的问题:如何使得经营者善尽经管责任。代理人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范畴:激励(incentive)和监督(supervisory)。,激励,通过目的共有使得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形成一致。激励的焦点一般放在经营者报酬上。经营者的报酬主要有3种形式:基本工资(包括公司负担的年金保险和公车、高级住宅等职务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的奖金;股票期权(公司给与经营者的按照事前决定的价格(权力行使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力)。,奖金激励,与公司业绩挂钩的奖金是为了激励经营者提高业绩。通常,利润被用作业绩的衡量尺度。以利润为尺度的奖金激励存在短期行为和盈利管理的诱因。经营者可能为了提高眼前的利润回避着眼于将来收益性的研究开发,也可能在当利润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准时把本年度的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股票期权是为了激励经营者进行有利于提高股价的经营。因为股价的提高是股东所希望的,所以股票期权被认为是使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一致的激励。股票期权激励也存在短期行为和盈余管理的诱因。经营者可能通过盈余管理使适合于行使权力的年度利润最大化,这种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以后年度的利润下降。,Disney,Michael D.Eisner 1992-19971997:利润达到1992的3倍;股价从14.33涨到33.00;Eisner的收入:Salary 75万、Bonus900万、Stock Option 5亿6500万;2001:公司损失1亿5800万,监 督,引导被监督人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业务以达到预定的目的。监督包括监视和检查。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并不是指直接的、积极的监视(monitor)和日常检查(check),而是指通过一般观察(observation)和规制(regulate)。例:董事会通过选任、评价、解雇;对财务事项、公司的重要计划以及业务、审计和会计方针的检查以及对变更的授权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公司监督的类型,单轨制(one-tier board system):在股东大会的下面设置董事会,董事会既是经营管理机构又是经营决策机构。双轨制(two-tier board system):在股东大会和经营执行机构之间设置一个监督机构(supervisory board),监督机构代替股东监视董事等经营执行。,单轨制(美国),股东大会,董事会,CEO,执行业务,经营决策,经营监督,选任,监督,报告,单轨制(美国大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CEO,内部审计,报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选任,提名委员会,外部审计人,内部审计人,外部审计,双轨制(德国、法国),股东大会,董事会,CEO,决策、执行,经营监督,任命,任命,报告,职工大会,双轨制(日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提名,审计,选 任,选 任,单轨制(英国),董事会,执行董事,股东大会,监督,报告,选 任,审计人,双轨制(德国(EU)大公司),股东大会,监事会,职工大会,外部审计人,董事会,财务报表审计,公司治理的问题,经营者支配 公司的最高经营者(CEO)往往拥有非常强大的权限。根据Herman的研究,1974-75年美国最大的200家非金融企业中162家(81%)属于CEO支配型企业。,美国律师协会的支配定义,支配是指根据股份或者表决权的持有,1个人或者集团,通过契约或者其他方法单独或者根据与其它个人或者集团的约定和默契,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组织的管理和方针行使支配性影响力的权限。,E.S.Herman的支配理论,支配指决定企业主要决策,如产品、主要市场、投资的量及方向、重要的商业和政治战略的选择等权利。经营者通过日常的经营活动、资源的处置、计划的编制和长期性的决策逐渐掌握对企业的支配权后,其权利范围将延伸到董事的选拔过程和董事会的决策领域。经营者实现了对董事会和委任状机构的控制,就会出现经营者掌握事实上的支配权,而分散股东只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这样的局面。,抑制权,经营者的支配权将随着事业的成功而扩大,只有在企业业绩恶化、企业的持续经营受到威胁时,大股东、银行、机构投资者等所掌握的潜在的抑制权,即限制某些决策选择权的权利才会得到行使。,公司治理的改革,单轨制的改革双轨制的改革 德国 日本,Myles L.Mace的研究,尽管董事通常会对CEO提供有关业务上的智慧或者建议(出主意),实际上进行有关业务执行决定的是以CEO为首的经营者,董事会并不决定业务执行。同时,尽管法律上要求董事会选任CEO,实际上只有在CEO突然死亡或者CEO的领导能力、业绩表现非常令人不满,公司陷入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才由董事会选择CEO;通常情况下往往是CEO选择接班人,董事会只不过通过而已。,实际例子,Penn Central Company(当时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事件:1970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之前2年期间,该公司不顾债务超过的事实,分红1亿美元。根据破产后的调查,该公司董事会不知道正确信息,破产时尚不知道公司的财务状况。1973年水门事件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数百家大企业有非法政治捐献和不正当支出。,Corporate Directors Guidebook,1978年,美国律师学会提出如下提议:过半数的独立董事(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者没有关系的人担任)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ttee)和报酬委员会(Compensation Committee)。由独立懂事组成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候补。,SEC 和 NYSE的改革,1974年SEC改订委任状规则,要求企业在委任状说明书中记载是否设置了审计委员会。1978年进一步要求记载是否设置了审计、提名和报酬委员会。1978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设置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Lorsch.Jay William的研究,1986年到88年对400家大公司将近1,000人的董事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因为提名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的设置,董事会的作用有所提高,仍然是CEO在起主导作用。原因:大约80%的上市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许多董事同时是其他公司的CEO,有关公司业务的知识和经验敌不过CEO。董事的信息来源是CEO,所以董事基本上是从CEO的视点看待公司经营的。董事的选择和任命中CEO有很大的影响力。尽管80%以上的公司设置了提名委员会,但由提名委员会找出的董事候补者还是很少。,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1992年美国律师协会就公司实务提出以下建议:董事会和CEO的职能以及权限分离。董事会从事监督;CEO从事业务执行。给予董事公司信息的access权限。董事可以用公司的费用利用外部的专家(律师、会计师等)。,安然事件,“安然公司的17名董事会成员中,除了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和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基林外,其余15名董事均为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7名委员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主席由已退休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前院长、会计学教授罗伯特.杰迪克担任。独立董事不乏知名人物,包括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前主席、通用电气公司前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德州大学校长、英国前能源部长等社会名流。,萨班斯法,公司治理的问题并不是某一项制度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多项制度从各个方面相互相成。萨班斯法从各个方面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规制,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导入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以及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Sarbanes-Oxley Act,Enhanced responsibility and penalty of top management(强化经营者的责任)Requirement for adoption of disclosure controls and procedures(信息披露控制程序的义务)Expanded role and power and enhanced independence of audit committee(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和权限的扩大、独立性的强化)Code of ethics(伦理道德准则)Hotlines(热线)Protection of whistle blower(内部告发者的保护),双轨制的问题与改革德国,从形式上看,监事会代表股东监视董事,双轨制更有利于公司治理。但实际上法律观念上的监事会与实际的监事会不尽相同。监事会和董事会的职能如法律所规定的企业只占被调查企业的23%。64%的企业董事会支配着监事会。,图表6-4 德国公司监事会的实际状况,原因,企业巨大,经营内容复杂,监事会无法充分掌握全部内容。法律规定,原则上监事会在6个月召开一次,惯例上4次/年的监事会无法监视公司财务。监事无法充分取得公司信息,董事在决策时,希望尽可能的扩大自主权,为此,往往故意向监事提供缺乏实质内容的信息。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有相当人数是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银行,前公司经营者等人,缺乏独立性。另外,许多监事同时是其他公司的监事或董事,没有时间深入考虑公司的业绩和问题。董事的任期为5年,地位相对稳定,监事的任期为年4年,监事会监督难以发挥作用。监事会中有职工代表,为了保密,真正重要的事项往往不在监事会中决定,而在董事和监事会会长之间决定。,企业领域中的控制和透明法1998,董事会对监事会的报告内容的具体化:董事必须向监事会报告生产、销售、人事、财务、投资等具体经营计划。监事会会议的召开频度:最好一个季度召开1次。监事兼职的限制:同改革前一样,监事最多只能在10家企业兼职,但监事会的会长和副会长1家兼职算2家。监事人数的限制:监事会成员原则上为12名。强化监事会内设置的各种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已设置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的企业,董事会有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决算报告的义务、外部审计人有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情况的义务。,透明和披露法2002,董事会的报告义务的强化:经营目标与实际有差异时,董事会应及时向监事会报告差异及其理由。监事个人的权限的扩大:个人监事也可以要求董事会披露信息(1998年法需要2个监事)。各委员会和其他监事之间的沟通:监事会设置的会计审计、董事人事以及董事报酬等必须定期向监事会报告会议的内容。监事会会议的召开频度:每半年召开2次。编制需要监事事前批准的经营事项的清单。监事会讨论合并决算的会议必须有财务报表审计人的参加;不仅是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也要经过监事会的批准。,双轨制的问题与改革日本,日本的公司机构被称为单轨制和双轨制的折中型,其基本理念是以股东大会为顶点、监事会和董事会并列的3权分立。从形式上看这种机构吸取了单轨制和双轨制各自的优点,对经营者的监视制度非常充实。实际上由于构成机构的形骸化和权利均衡的失衡,整个制度被批判为画中的饼。,图表6-5 日本公司治理的结构和问题,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外部审计人,代表董事(CE O),财务审计和业务审计,报告,选任,选任,选任,监 视,选任,报告审计结果,有关公司基础事项的决定,业务执行的决定和监督,业务执行,日本公司治理的优缺点,优点:来自证券市场的股价压力相对温和,主要银行的支援靠得住,经营比较稳定,因此经营者比较容易以长远的目光考虑经营问题。缺点:股票不反映股票市场的需求关系,存在通过操纵股价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可能性,便于公司防止现金流出实施低股利政策(稳定股利),对CEO的制约无力。特别是董事会对CEO的监督以及监事会的审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图表6-6 日本式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股东的结构,法人股东互相持股,不发言股东股东大会的仪式化,集团企业交易企业职工,主要银行政府工会,常务董事独立董事,经营者支配的原因,法人股东和互相持股的安定作用,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一般不发言(股东大会被称之为啪啪大会),造成股东大会的仪式化。企业资金筹措方式主要采用以主要银行(main bank)为中心的间接融资方式,主要银行的监督代替了股东监督的作用。年功序列以及终生雇用等制度养成的对公司的忠诚、交易企业之间的信任、大股东之间的直接沟通(低诉讼)等环境,有利于经营者保持对公司的支配。,对CEO 制约无力的原因,CEO一般从董事会成员中选举,而且董事会成员中公司内部出身的董事、业务执行董事相当多,董事会对CEO的监督实际上是“自己监督自己”。法律上规定股东大会选任董事和监事,实际上CEO掌握着提名权,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保证不了。有关业务执行一般在只有常务董事参加的常务会或者经营会议上决定,董事会只是在形式上批准而已。,图表6-7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背景和过程,高度增长经济转向低增长、成熟经济 经济活动、企业活动的无国界化 官僚主导型经济、社会制度的脱离 利害关系者范围的扩大及其对权利主张的强化,资金筹措方式的变化:直接融资的增加互相持股的减少外国投资家的增加,企业丑闻不断发生,1989年内部人交易规则(证券交易法第166条第2项)1991经团联企业行动宪章制定1993年股东诉讼程序简化(商法267条第1项)1996年经团联企业行动宪章修改1997年经团联公司治理紧急提议,2002年商法修改,经团联企业行动宪章修改,2002年的商法修改,公司可以选择单轨制或双轨制。,设置监事会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代表董事,选任、解任、监督,3人以上监事,其中过半数为独立监事 可以设置常务委员会、执行干部和独立董事,审计,审 计,设置委员会的公司,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CEO,执行干部,董事会,选任、解任、监督,必须设置3委员会和执行干部各委员会之间董事可以兼职各委员会由3名以上董事组成,其中过半数必须为独立董事,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的启示,从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机构及其改革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的法律相对重视行为审计。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所有和经营的分离引起的“缺乏所有人自身的直接性注意”和“雇佣职员缺乏充分关心或者说积极性”。从理论上来看,德国和日本的直接监视型公司治理模式似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王道,曾经得到过很高的评价。尽管程度不同,这两个国家最后都导入了美国式的委员会制度。,财务报表审计的借助,发展行为审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可能是缩短“期望差距”和改善公司治理的本来的途径。但是行为审计与生具有的缺陷对行为的评价使得行为审计很难像财务报表审计那样制度化、普便化。对于发现以及抑制舞弊、抑制经营者支配环境中经营者放漫经营所带来的危害而言,现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改善财务报表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增加行为审计的功能。,贡献1,财务报表审计的对象主要是提交股东的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和审计报告是股东据以审查公司业绩,评价经营者的能力,行使和实施经营者的任免决策等股东权利的重要信息来源。这是财务报表审计通过股东权利的行使对公司治理直接贡献。,贡献2,财务报表审计所带来的“恐怕被发现”的效果具有预防舞弊和错误的作用,财务报表审计揭露经营者层次的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的功能具有直接监视股东财产受托者(经营者)的受托行为的作用。这是财务报表审计通过发挥查错防弊作用对股东的公司治理所做出的贡献。,贡献3,财务报表审计是保证企业向资本市场公布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的制度。投资者根据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买、卖或持有的决策。资本市场所存在的这种用脚投票的制度,具有惩罚经营非效率或者忽视外部利害关系者的经营者的作用,尽量避免这种惩罚的经营者的意识将直接转换为公司治理的功能。这是财务报表审计通过社会制度的存在所实现的对公司治理的间接贡献。,贡献4,财务报表审计要求审计人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或其他审计中发现的事项通知和建议经营者。如果审计人的建议能够被经营者所接受并反馈于经营,有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财务报表审计发挥建议职能而实现的对公司治理的间接贡献。,贡献5,美国、英国的金融审计制度要求审计人发现违法行为直接通报政府管理当局。我国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第五十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应当根据银行监管法规的有关要 求,确定是否需要将重大事项告知银行监管机构。这是财务报表审计通过行政监督对公司治理的间接贡献。,总结,作为制度的财务报表审计可以提高契约的缔结率,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宏观层次的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平性。可以说,财务报表审计是以决策权的分权和遵循市场机制的交易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我国的现实情况,与其他发展先进国家相比,财务报表审计从

    注意事项

    本文([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