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机械零件的强度教学课件PPT.ppt

    • 资源ID:2200407       资源大小:1.84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零件的强度教学课件PPT.ppt

    第2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2.1 概述2.2 材料的疲劳特性2.3 零件的疲劳特性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5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2.1 概述,一、载荷的分类,名义载荷:根据额定功率用力学公式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Pm计算载荷:考虑原动机、工作机、零件受力不均匀等因素影响的载荷。Pca=KPm K 载荷系数,静载荷:大小、作用位置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如重力变载荷:大小、作用位置或方向随时间变化。如汽车悬架弹簧所受的载荷,变载荷循环变载荷a)稳定循环变载荷b)不稳定循环变载荷随机变载荷,变应力下,零件的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2)疲劳断口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3)疲劳断裂是微观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管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1)零件表层产生微小裂纹;,疲劳断裂过程:,2)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微裂纹逐渐扩展;,3)当剩余材料不足以承受载荷时,突然脆性断裂。,疲劳断裂是与应力循环次数(即使用寿命)有关的断裂,疲劳断裂具有以下特征:,4)断裂面累积损伤处表面光滑,而折断区表面粗糙。,表面光滑,表面粗糙,二、疲劳破坏,2.1 概述,2.1 概述,三、应力分类,变应力,随机变应力,不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随机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不稳定循环变应力,2.1 概述,四、交变应力的描述,5个参数,其中只有两个参数是独立的。,2.1 概述,静应力只能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应力可能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交变应力的实例:,对称循环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应力,四、交变应力的描述,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一、sN疲劳曲线,最大应力max与应力循环次数N的关系曲线,sN 疲劳曲线,原点处,最大应力为强度极限B。,AB段,应力循环次数103 max变化很小,可以近似看作为静应力强度。,BC段,N=103104,随着Nmax,疲劳现象明显。,因N较小,称为:低周疲劳。对一般零件而言寿命太短,ND很大,作疲劳试验时,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用N0(称为循环基数)及其相对应的疲劳极限r-代表ND和 r。,D点以后为水平线,代表无限寿命公式为:,CD段描述公式,2.2 材料的疲劳特性,sN 疲劳曲线,一、sN疲劳曲线,循环基数N0-硬度350HBW的钢、铸铁及有色金属,N0=25107,m-寿命指数。钢:拉压、弯曲和扭转应力,m=9,接触应力,m=6。青铜:弯曲应力,m=9,接触应力,m=6。,试验表明:CD区间内,试件经过相应次数的变应力作用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D点以后,如果maxr,则无论循环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CD区间-有限疲劳寿命阶段,D点之后-无限疲劳寿命阶段,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一、sN疲劳曲线,CD段描述公式,sN 疲劳曲线,smsa极限应力图:一定应力循环次数N下,疲劳极限应力幅sa与平均应力sm 间的关系曲线。,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二、smsa极限应力图,sN疲劳曲线,sN 曲线:疲劳极限(最大应力max)与应力循环次数N的关系曲线,smsa极限应力图,A点对称循环:m=0,坐标(0,-1)D 点脉动循环:m=a=0/2 坐标(0/2,0/2),直线A上任意点代表了一定循环特性时的疲劳极限。,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二、smsa极限应力图,工程应用中,常将smsa极限应力图用直线AC来近似替代。,A直线的方程为:,根据试验:碳钢,y0.10.2,y0.050.1,合金钢,y0.20.3,y0.10.15。,smsa极限应力图,剪切应力公式类似:,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二、smsa极限应力图,C直线上任意点的最大应力达到了屈服极限应力,C直线的方程为:,m,a落在OAGC内,表示不会发生疲劳破坏。m,a落在OAGC外,一定会发生疲劳破坏。正好落在AGC折线上,表示应力状况达到疲劳破坏的极限值。,smsa极限应力图,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例2-1 某合金钢-1=340MPa,s=550MPa。(1)绘制材料的简化smsa极限应力图。(2)试求r=-0.3时的疲劳极限-0.3。,解:(1)A点坐标(0,-1),C点坐标(s,0),求D点坐标。,smsa极限应力图,合金钢,y0.20.3,取y=0.25,绘制材料的简化smsa极限应力图。,2.2 材料的疲劳特性,例2-1 某合金钢-1=340MPa,s=550MPa。(1)绘制材料的简化smsa极限应力图。(2)试求r=-0.3时的疲劳极限-0.3。,解:(2),100,186,零件极限应力线图,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影响,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D,材料极限应力线图中 ADG 按比例下移 CG 部分按静应力考虑,不修正;,材料,零件,2.3 零件的疲劳特性,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零件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疲劳极限。,-1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e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切应力综合影响系数D,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影响,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D,2.3 零件的疲劳特性,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p,零件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疲劳极限。,切应力综合影响系数D,其中:k、k-应力集中系数;,-表面状态系数;,、-尺寸系数;,2.3 零件的疲劳特性,二、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集中系数k、k通过试验测得,大于1;典型结构的k、k值见图2-8图2-13;注意:如果同一截面有多个不同的应力集中源,取其中的最大值。,零件几何形状突然变化的部位及过盈配合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会加快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从而导致零件疲劳强度下降。,2.3 零件的疲劳特性,三、尺寸系数,尺寸系数、通过试验测得,小于1;、值见图2-14;缺乏试验数据时,取。,尺寸越大,零件中出现缺陷的概率越大,零件疲劳强度下降。,2.3 零件的疲劳特性,四、表面状态系数,表面状态系数通过试验测得;值见图2-15及表2-1;在疲劳强度计算中:(1)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取=2;(2)经过表面强化,取=3;(3)其他情况,取=1;,零件表面状态:指表面粗糙度、表面强化的工艺效果及工作环境;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强化工艺可显著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腐蚀性介质中工作将降低疲劳强度。,A直线的方程为:,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A直线的方程为:,切应力有如下方程:,零件危险截面的平均应力m与应力幅a,得到工作应力点M或N。,机械零件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应力比为常数:r=C(大多数转轴)平均应力为常数m=C(受载弹簧)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连接),疲劳极限应力:极限应力曲线上的某一点,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零件极限应力线图,根据应力变化规律,决定极限应力。,1)应力比为常数r=C,射线OM上任意点的应力循环r=C M1为极限应力点,极限应力max。,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联立直线OM和AG方程,求M1点坐标:,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零件极限应力线图,极限应力点N1位于直线CG上,则,有:,屈服失效,静强度计算:,工作应力点落在OGC区域,循环特性 r=常数,只需进行静强度计算。,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1)应力比为常数r=C,零件极限应力线图,2)平均应力为常数m=C,过M点的纵轴平行线上任意点的应力循环m=C。M2为极限应力点,极限应力max。,联立直线MM2和AG方程,求M2点坐标:,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零件极限应力线图,m=rm=C为:,按照应力幅校核零件的疲劳强度,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2)平均应力为常数m=C,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零件极限应力线图,落在直线CG上N2点,静强度计算:,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2)平均应力为常数m=C,零件极限应力线图,3)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在 AG上确定M3,使得:min=min,min=m-a=C,过M点作45直线,线上任意点应力循环min=C。,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求M3点坐标:,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零件极限应力线图,OAD区域,最小应力为负值,实际机器极少出现,不予讨论。,过O、G两点分别作45直线,得OAD、ODGI、GCI三个区域。,GCI区域,极限应力为屈服极限。按静强度处理:,ODGI区域,计算疲劳强度:,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零件极限应力线图,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例2-2 某零件危险截面上的工作应力为:m=180MPa,a=95MPa。材料为合金钢,-1=400MPa,s=520MPa,应力集中系数k=1.55,尺寸系数=0.75,表面状态系数=0.9,取许用安全系数S=1.5。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零件的安全系数,并判断其安全性。,解:题中没有指明零件的应力变化规律,按r=C计算。,1)解析法求安全系数,合金钢,y0.20.3,取y=0.25,计算安全系数:,满足安全条件,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例2-2 m=180MPa,a=95MPa。-1=400MPa,s=520MPa,S=1.5。,解:1)图解法求安全系数,A1点坐标,B1点坐标,绘制零件的简化smsa极限应力图。,作ON1线,量ON1和ON长度。,安全系数:,满足安全条件,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每次应力循环对材料的破坏作用相同,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三、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N1次1应力循环发生疲劳破坏,则每次对材料的损伤率即为1/N1,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每次应力循环对材料的破坏作用相同,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三、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当损伤率达到100%时,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有:,实验表明:,1)应力作用顺序先大后小,等号右边值 1;,2)应力作用顺序先小后大,等号右边值 1;,一般情况有:,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三、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每次应力循环对材料的破坏作用相同,当损伤率达到100%时,材料即发生疲劳破坏,故有:,将Ni代入,未达到破坏:,设,则:ca-1,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三、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每次应力循环对材料的破坏作用相同,当损伤率达到100%时,材料即发生疲劳破坏,故有:,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法向及切向稳定对称循环变应力sa 和ta由实验得出的极限应力关系式为:,ta、sa切向、法向应力幅的极限值。,计算安全系数:,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p,四、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M点: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幅sa及ta,单位圆,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法向及切向稳定对称循环变应力sa 和ta由实验得出的极限应力关系式为:,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四、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单位圆,代入得:,计算安全系数:,只承受切向应力或法向应力的计算安全系数,令,各按单向稳定变应力计算,综合考虑零件的性能要求和经济性后采用具有高疲劳强度的材料,并配以适当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适当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特别是提高有应力集中部位的表面加工 质量,必要时表面作适当的防护处理。,尽可能降低零件上的应力集中的影响,是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首要 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消除零件表面可能发生的初始裂纹的尺寸,对于延长 零件的疲劳寿命有着比提高材料性能更为显著的作用。,减载槽,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 结构处,采用减载槽降低应力集中。,2.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五、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局部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线接触受力后接触区呈矩形。点接触受力后接触区一般呈椭圆形。球面接触受力后接触区呈圆形。,2.5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接触面积很小,局部应力很大。,在表面接触应力作用下的零件强度称为接触强度。计算依据:弹性力学的赫兹公式,r,2,F,s,H,max,2,a,s,H,max,b,F,r,1,两零件以点、线相接处时,接触的局部会引起较大的应力。,式中:F总压力;B接触线长度。1和2 曲率半径,正号用于外接触,负号用于内接触。1和2泊松比;E1和E2 弹性模量。,线接触的情况,接触应力计算公式:,2.5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线接触受力后接触区呈矩形。点接触受力后接触区一般呈椭圆形。球面接触受力后接触区呈圆形。,两零件以点、线相接处时,接触的局部会引起较大的应力。,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零件的强度教学课件PPT.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