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电视摄像PPT教案课件.ppt

    • 资源ID:2161997       资源大小:10.18MB        全文页数:30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视摄像PPT教案课件.ppt

    电视摄像,第一章 电视摄像机,电视摄像机的分类电视摄像机的组成电视摄像机使用的磁带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电视摄像机的技术特点电视摄像机的安装设备,1.1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按画面质量分类:1、广播级 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 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 2、业务级 图像质量较好,一般情况下低于广播级 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价格较低廉,1.1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按画面质量分类:3、家用级 娱乐用的摄像机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画面质量低于业务级,1.1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按摄像器件分类:1、摄像管摄像机 氧化铅管摄像机与硒砷碲管摄像机 2、CCD摄像机 CCD具有小型、轻重量、长寿命、低工作电压、图像无几何失真、抗灼伤等优点,1.1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按制作方式分类:1、演播室(ESP)用 图像质量最好 不方便随意搬动 2、电子现场制作(EFP)用 质量与ESP相似,体积更小,满足轻便的需要。3、电视新闻采集(ENG)用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应性强,稳定性,1.1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按信号方式分类:1、模拟摄像机 处理输出模拟信号。如:Sony的BatacamSP,松下的M格式等2、数字摄像机 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长期保存和多次复制,抗扰能力强 如:BatacamSx的摄录一体机,DigitalBatacam数字机等。,1.2 电视摄像机的组成,镜头 聚焦环 变焦环 手动与自动 变焦倍率 微距(Macro)环 光圈,1.2 电视摄像机的组成,机身 电子快门 滤色片与滤色镜 白平衡 增益,1.2 电视摄像机的组成,寻像器 ZEBRO(斑马纹)功能 安全框电源话筒电缆及适配器,1.3 电视摄像机使用的磁带,VHS/VHS-C 俗称“大带”,12mm宽。有人也成为V12,水平解析度240线S-VHS/S-VHS-C 12mm宽,水平解析度400线,1.3 电视摄像机使用的磁带,DV 6.35mm宽,记录数字信号。可录制60分钟,LP模式下90分钟,MiniDVDVCAM/DVCPRO 6.35mm宽,sony与Panasonic专业数字摄像机磁带规格,1.4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宽高比 电视屏幕标准宽高比 4:3 高清晰度电视宽高比 16:9,1.4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成像器件 电子摄像管 电子耦合器CCD 优点:重量轻、体积小、省电、寿命长 不怕震动、低照度性能好。色彩:色调、饱和度 宽容度 胶片128:1 摄像机30:1-60:1,1.4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色温 3200K 5600K 色温越低光色越红,色温越高光色越蓝清晰度 CCD是决定清晰度的主要条件 CCD的像素越多,清晰度越高,1.4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最低照度 摄像机拍摄到可接受画面的最低照度 CCD的感光度起决定作用 通常可以牺牲画质达到更低照度信噪比 有用信号峰值与系统噪波的有效值之比 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1.5 电视摄像机的技术特点,所见即所得 智能化 数字化 轻便化 高清晰度化,1.6 电视摄像机的安装设备,斯坦尼康(Steadicam)三脚架(Tripod)演播室台座移动车平衡吊臂升降车,第二章 电视画面,电视信号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的特性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2.1 电视信号,射频信号 1.电视信号需要一个高频信号将其携带,该高频信号成为载波 2.调制 调幅(图像信号)调频(声音信号)3.频道:电视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2.1 电视信号,视频信号 1.电影:24帧 PAL制电视信号:25帧 2.帧是构成视频信息的最基本单元 3.PAL制电视 隔行扫描 625行 50场 最佳清晰度:水平600线,垂直450线,2.1 电视信号,视频信号的组成 1.黑白电视的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和复合同步消隐信号 2.彩色电视的视频信号包括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 3.彩色全电视信号包括既有色度又有亮度的图像信号,彩色基准信号(色同步信号),同步、消隐信号,2.1 电视信号,复合和分量 1.复合系统:复合信号是把彩色和亮度信息结合成单一的信号,使用一条视频线传输。彩色和亮度之间有些干扰,2.1 电视信号,复合和分量 2.分离系统: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在处理和编解码时分开进行,需两路传输分离信号。图像质量较高,2.1 电视信号,复合和分量 3.分量系统:亮度信号(Y)、红色差信号(R-Y)、蓝色差信号(B-Y),三个信号分开传送。经过多次转录,可保持较好画质,2.1 电视信号,复合和分量 4.RGB系统:红、绿、蓝信号保持分开,三路传送。系统要求设备之间都能够处理RGB信号的能力,故在系统应用中较少见。,2.1 电视信号,Y/C YUV RGB 图像信号质量依次升高射频信号比复合视频信号质量更低,2.2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的含义是由摄像机拍摄而成,在电视屏幕上显示而成的图像。技术上:是电子枪扫描屏幕显现出的光点。艺术上:是电视工作者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体现。摄像上:是记录从开机到关机一个连续的整体片段,具有时、空两层概念。,2.2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的作用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机成果的体现是视听一体的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是影片表现的内容也是表现的形式,2.2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的作用具有直播性、同时性的特长电视画面是视听同步的电视画面是时空一体的能再现空间感和立体感,速度感和节奏感具有最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屏幕显示 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 色彩并不明亮的色彩显得较为鲜亮 色彩中间层次少,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方面 人眼:600种 电影银幕:100多种 电视屏幕:30多个,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屏幕显示 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 电视接通电源屏幕有一基本亮度无信号最低亮度 利用对比表现暗色调和黑色 相比较之下电影表现暗色调比较出色,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屏幕显示 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较难表现强光物体的轮廓线 表现细节不明显,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屏幕显示 4.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光亮处会迟滞一会儿才逐渐消失 会在屏幕上留下残像 夜间快速移动会产生慧尾,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平面造型电视屏幕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缘的矩形平面。其外部形状决定了电视画面的外在形状。决定了电视画面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平面造型 特点:电视屏幕在两维空间上,再现和表现三维空间 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表现画面空间纵深度和立体感。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打破画面的平面结构局限。,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平面造型 注意事项:分清主次 多样统一 安排好比例关系 画面结构要均衡,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框架结构 电视屏幕的横竖构架,对画面造型产生一种规范,所以,称电视画面是框架结构。,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框架结构 特点:框架对景物作不同范围截取,构成不同电视景别。可构成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物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框架结构 特点:框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体。框架是一种间隔画内和画外空间的围栏,区别了内、外两个不同质的标志。框架提供了画面运动的参考依据。,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框架结构,2.3 电视画面的特性(空间特性),框架结构,2.3 电视画面的特性(时间特性),电视画面时间 电视中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实际占有的时间,也就是这个画面所表现的时间,观众主观感觉的时间。,2.3 电视画面的特性(时间特性),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单向性 连续性 时间形态的连续。运动变化的连续。同时性,2.4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表现具体形象,2.4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表现运动 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电视画面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全景舞台。,2.4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运动表现 电视摄像机通过运动,往往能造成画面框架的运动,画面中景物由于画框的运动而处于运动之中。,2.5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所拍摄画面应达到的要求 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注意同期声的采录。,2.5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拍摄时的操作要领 平 准 稳 匀,2.6 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拍摄机器不同承载媒体不同编辑方式不同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产品不同,第三章 电视摄像造型元素,电视景别景别的分类决定景别的条件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景别的造型功能电视景别的作用拍摄角度运动构图,3.1 电视景别,电视景别 是指画面中选取被摄景物范围的大小及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的大小。是电视摄像者对事物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3.1 电视景别,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 1.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 距离减小,图像变大,景别变小 2.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焦距越长,图像越大,景别越小,3.1 电视景别,景别划分的标准 通常以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被截取部位的多少为标准来划分景别 按照景别的造型风格和表现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两大类。,3.1 电视景别,3.2 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3.2 景别的分类,远景 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用来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构图一般不使用前景,注重深远,3.2 景别的分类,远景 大远景:表现辽阔、深远、渺茫、辽阔 如:群山、海洋、草原等 远景:表现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 如: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3.2 景别的分类,远景,3.2 景别的分类,全景 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3.2 景别的分类,全景 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动作,通过对形体动作的表现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动作是全景画面的一大功能。,3.2 景别的分类,全景 全景是集纳构图元素最多的景别,要注意各个造型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使用环境对人物进行解释、烘托、说明。,3.2 景别的分类,全景,3.2 景别的分类,全景,3.2 景别的分类,中景 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3.2 景别的分类,中景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削弱了外沿轮廓线的表现因素,突出了物体内部结构线的表现因素。,3.2 景别的分类,中景 常被用作叙事性描写。既给人物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空间,又不与周围环境脱节。可揭示人物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及动作目的等。,3.2 景别的分类,中景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画面构图随情节中心点的变化而变化。画面表现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3.2 景别的分类,中景,3.2 景别的分类,近景 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3.2 景别的分类,近景 拍摄注意事项:注意画面中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情节的客观性、科学性。焦点的调节。画面力求简洁,色调统一。主体人物始终处于画面结构的主导位置。,3.2 景别的分类,近景,3.2 景别的分类,近景,3.2 景别的分类,特写 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3.2 景别的分类,特写 特点: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3.2 景别的分类,特写 常被用作转场镜头,避免画面跳跃 可准确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体、颜色,3.2 景别的分类,特写拍摄注意事项:构图力求饱满严格控制好曝光量注意焦点的调节空间复杂的场面不宜孤立使用特写镜头,3.2 景别的分类,特写,3.2 景别的分类,特写,3.3 决定景别的条件,场景空间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影片、导演的风格,3.4 影响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镜头切换人物的运动摄像机运动变焦距的运用变焦点的使用,3.5 景别的造型功能,视觉制约性视觉虚实性视觉距离性视觉主次性视觉刺激性,3.6 电视景别的作用,体现影片叙事风格表现戏剧情节、内容的重点,强化表演的重点对场景、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及构图进行有机地取舍,3.6 电视景别的作用,规范的视觉注意力决定和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体现场面调度关系,3.7 拍摄角度,拍摄角度的划分:心理角度: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几何角度:1、摄像高度:俯角(俯摄)、平角(平摄)、仰角(仰摄)2、摄像方向:正面方向、正侧面和斜侧面、背面方向,3.7 拍摄角度,主观性角度 指摄像机处于或接近画面中某人物眼睛的视线位置,用镜头去“目睹”事件的进程,画面中某人物所看到的场景,就是要反映的主观角度(主观画面)。它也是客观镜头相对应的一个镜头。,3.7 拍摄角度,客观性角度 指摄像机以观众的视线去拍摄的电视画面。电视摄像中,多数是以客观性镜头叙述事件的内容,平述事件的结果,参与事件进程,画面具有平易性和贴近性。,3.7 拍摄角度,顶角(顶摄)垂直于水平面由上到下竖直向下拍摄。画面特点:画面缺乏层次感与立体感,但更加突出主要所表现的内容。,3.7 拍摄角度,顶角(顶摄),3.7 拍摄角度,俯角(俯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上向下、由高向低俯视拍摄方式,镜头高于被摄主体。画面特点:画面严谨、实在,它能扩展地面景物,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活动场面。给观众拓展开阔视野,扩充了画面信息量。,3.7 拍摄角度,俯角(俯摄),3.7 拍摄角度,俯角(俯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上向下、由高向低俯视拍摄方式,镜头高于被摄主体。画面特点:画面严谨、实在,它能扩展地面景物,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活动场面。给观众拓展开阔视野,扩充了画面信息量。,3.7 拍摄角度,平角(平摄)是指镜头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观察事物正常情况相类似。画面特点:平摄的画面给人视觉感受是结构稳定、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3.7 拍摄角度,平角(平摄)是指镜头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观察事物正常情况相类似。画面特点:平摄的画面给人视觉感受是结构稳定、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3.7 拍摄角度,平角(平摄)是指镜头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观察事物正常情况相类似。画面特点:平摄的画面给人视觉感受是结构稳定、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3.7 拍摄角度,仰角(仰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低向高方向拍摄,镜头低于被摄体水平方向。画面特点:画面可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同时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3.7 拍摄角度,仰角(仰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低向高方向拍摄,镜头低于被摄体水平方向。画面特点:画面可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同时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3.7 拍摄角度,仰角(仰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低向高方向拍摄,镜头低于被摄体水平方向。画面特点:画面可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同时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3.7 拍摄角度,仰角(仰摄)指摄像机镜头由低向高方向拍摄,镜头低于被摄体水平方向。画面特点:画面可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同时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3.7 拍摄角度,摄像方向 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水平一周360度)。通常分为正面、背面和侧面(包括正侧面与斜侧面)。,3.7 拍摄角度,正面方向:指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画面特点是庄重稳定、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横向线条,近景拍摄人物面部动作表情,给人亲近感。缺点是呆板,物体透视感差,立体效果不佳。,3.7 拍摄角度,正面方向:,3.7 拍摄角度,侧面正侧面 正侧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成90度角位置上进行拍摄,通常是指正左方或正右方。画面特点: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和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缺点是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3.7 拍摄角度,侧面正侧面 正侧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成90度角位置上进行拍摄,通常是指正左方或正右方。画面特点: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和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缺点是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3.7 拍摄角度,侧面正侧面 正侧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成90度角位置上进行拍摄,通常是指正左方或正右方。画面特点: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和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缺点是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3.7 拍摄角度,侧面斜侧面 斜侧面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水平角度拍摄。可以是前方、后方。画面特点:能够使被摄体产生明显透视效果,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安排主体与陪体,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3.7 拍摄角度,侧面斜侧面 斜侧面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水平角度拍摄。可以是前方、后方。画面特点:能够使被摄体产生明显透视效果,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安排主体与陪体,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3.7 拍摄角度,侧面斜侧面 斜侧面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水平角度拍摄。可以是前方、后方。画面特点:能够使被摄体产生明显透视效果,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安排主体与陪体,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3.7 拍摄角度,背面 是以被摄对象的背后即正后方进行拍摄。画面特点:画面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向一致,给人以强烈的主观感。画面带有不确定性和悬念,易调动观众好奇心和兴趣。纪实拍摄中常用跟随拍摄多数是背面拍摄。,3.7 拍摄角度,背面 是以被摄对象的背后即正后方进行拍摄。画面特点:画面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向一致,给人以强烈的主观感。画面带有不确定性和悬念,易调动观众好奇心和兴趣。纪实拍摄中常用跟随拍摄多数是背面拍摄。,3.8 运动,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3.9 构图,什么是电视构图 电视构图是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3.9 构图,画面结构特点(1)动态性(2)时限性(3)多视点性(4)画幅固定性与现场处理的一次性(5)结构整体性,3.9 构图,画面构图要求(1)画面简洁(2)主体突出(3)立意明确(4)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5)运动构图时两种情况处理,3.9 构图,画面构图的形成元素 1.光线 线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和灵魂。2.色彩 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3.影调 影调是表现电视画面明暗层次关系要素。,3.9 构图,画面构图的形成元素 4.线条 线条是电视画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水平线构图、竖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等。,3.9 构图,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1.主体:画面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画面的结构中心。2.陪体:是相对主体而言,是辅助主体表现主题内容的对象。(1)对主体补充说明作用。(2)渲染、烘托主体形象。(3)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3.9 构图,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3.前景:靠近镜头前的人、物、景就是前景。(1)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2)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3)强化画面纵深和空间感。(4)均衡美化画面(5)与主体形成特写关系。(6)增强节奏。,3.9 构图,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4.后景:仅次于主体之后的人物与景物。增强画面透视感、空间纵深感。(1)影调、色彩与主体形成对比,使观众能区分主体与陪体。(2)应简洁、明快背景,衬托主体。(3)应色度明快,不能消弱观众视觉。,3.9 构图,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5.环境:指主体周围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由前景、后景组成。(1)能陪衬、突出主体。(2)能表明主体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等。(3)能帮助刻画主要人物性格,表现特定气氛。,3.9 构图,构图形式1.静态构图 是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2.动态构图 是指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均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3.9 构图,构图形式3.单构图 一个镜头中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其间不发生结构变化的构图形式4.多构图 画面的结构关系及构图样式连续地或间断地发生变化,出现构图组合的构图形式。是区别于绘画照相等静态平面造型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3.9 构图,构图形式5.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的主导线是向画面左右方向发展的,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3.9 构图,构图形式5.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的主导线是向画面左右方向发展的,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3.9 构图,构图形式6.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的景物多是向画面的上下方向发展的,采用这种构图的目的往往是强调被摄对象的高度和纵向气势。,3.9 构图,6.垂直线构图,3.9 构图,构图形式7.斜线构图 能够产生运动感和指向性,能够给人以三维空间的第三维度印象,能够增强空间感和透视感,视觉上自然而有活力,醒目而富有动感。典型的是对角线构图。,3.9 构图,构图形式7.斜线构图 能够产生运动感和指向性,能够给人以三维空间的第三维度印象,能够增强空间感和透视感,视觉上自然而有活力,醒目而富有动感。典型的是对角线构图。,3.9 构图,构图形式8.曲线构图 可以给人一种韵律感、流动感,还能够有效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空间深度,能够最有效地运用画面空间,把分散的景物串成一个整体。,3.9 构图,构图形式9.黄金分割构图(外国)根据黄金分割来安排主体的位置和地平线的位置,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效果。10.九宫格式构图(中国)在拍摄多对象多景物时,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可。,3.9 构图,第四章 固定画面,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4.1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固定画面定义 是指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电视画面。“三个不动”是其核心,即所拍摄的画面相对于画面的框架是不动的。,4.1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固定画面的特性 固定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画面外部运动因素消失。固定画面具有视点的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视觉要求。,4.2 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固定画面的作用 1.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2.对静态人物有突出表现作用。3.能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4.利用框架因素可突出和强化画面动态感。,4.2 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固定画面的作用 5.在造型上类似有绘画、图片效果,但有区别。6.有一种表态“心理”体验。7.与运动画面相比较,主观因素少,镜头多为表现一定客观性、指向性。8.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所表现的时间感觉不同。,4.2 固定画面的作用及局限,固定画面造型的局限 1.受框架限定画面视点单一。2.一个画面中难有大的起幅变化。3.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4.对运动的表现有先天不足之处。5.由于单一框架限定,不如运动画面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生活。,4.3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注意捕获动态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向的调度和表现 注意镜头的内在连续动作 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可视性注意画面的“稳”定性,第五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光学镜头的特性长焦距镜头 广角镜头 变焦距镜头,5.1 光学镜头的特征,一、镜头的含义技术上指一种光学器件。艺术指摄像机连续拍摄一段电视画面。镜头的光学特性由焦距、视场角、相对孔径三个因素构成。,5.1 光学镜头的特征,二、镜头分类按使用场合:照相镜头、摄影镜头 摄像镜头、医用镜头按焦距分有:定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长焦、短焦、标准)特技镜头,5.1 光学镜头的特征,三、镜头焦距焦距 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镜头焦距的长短与被摄对象在摄像机靶面上的成像面积成正比。标准镜头 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f=25mm)。,5.1 光学镜头的特征,三、镜头焦距长焦距镜头 焦距大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f25mm以上)。广角镜头 焦距小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f25mm以下)。变焦镜头 焦距从长焦到广角连续变化的镜头。,5.1 光学镜头的特征,四、视场角 摄像机靶面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焦点所形成的夹角。造型上:视场角反映的是摄像机记录景物范围的开阔程度。视场角愈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视野开阔。视场角愈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视野狭窄。,5.1 光学镜头的特征,五、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相对孔径指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F相对孔径(D/f)的倒数(f/D)称为光圈系数。,5.2 长焦距镜头,一、定义 是视场角小于40度的镜头,对摄像机而言是焦距大于25mm以上的部分。,5.2 长焦距镜头,二、长焦距镜头的特点视角窄景深小包括的景物范围小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有望远效果表现运动体,横向运动动势强,纵向运动动势弱,5.2 长焦距镜头,三、长焦距镜头的作用调拍远处物体,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跨越复杂空间,拍摄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或场面。长焦距镜头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利用长焦距镜头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5.2 长焦距镜头,三、长焦距镜头的作用简化背景突出主体,以及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的场面调度创造虚焦点画面,使画面反差降低、力度减弱,变得朦胧柔和。用虚入、虚出的画面作为转场镜头。可以产生人眼不常见景象,创造富有诗意画面。,5.2 长焦距镜头,四、拍摄长焦距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焦点必须调准长焦时更需要注意“稳”,5.3 广角镜头,一、广角镜头的定义 是视场角大于60度的镜头。对于摄像机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的那一段镜头。,5.3 广角镜头,二、广角镜头的特点视场宽景深大包括的景物范围大(呈现开阔视野)线条畸变,具有某种夸张效果。画面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好。,5.3 广角镜头,三、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的两个重要特征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的动感弱。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5.3 广角镜头,四、广角镜头的作用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适宜展示画面主体所处的环境.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特点,多层次表现景物,增加了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5.3 广角镜头,四、广角镜头的作用利用广角镜头超焦距范围小的特点,近距离接近被摄人物,完成偷拍抢拍。利用广角镜头透视线条的夸张和变形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运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这也是广角镜头的一个重要功能。,5.3 广角镜头,五、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线条的非对称性收缩。使画框上下两端的横线与画内景物横向线条水平。,5.4 变焦距镜头,一、变焦镜头的定义是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它由多组正、负透镜组成。由广角、标准、长焦三部分组成。一个镜头不但可以代替三种镜头,而且还可以通过连续变换焦距使画面景别发生连续变化,形成推、拉镜头的效果。,5.4 变焦距镜头,二、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特点造型表现上的优势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和局限性,5.4 变焦距镜头,三、变焦距镜头的作用实现变焦距推拉。实现追随运动中的主体,保持主体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5.4 变焦距镜头,三、变焦距镜头的作用急推急拉可以产生新的影片节奏。推拉与其他运动形式相结合可以构成更多复杂的运动镜头,使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更为丰富。,5.4 变焦距镜头,四、变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正确控制变焦动点、动向、动速。推、拉起幅、落幅要果断。不动机位的推拉最好跨一级景别。,第六章 运动摄像,运动造型概念 推摄(推镜头)拉摄(拉镜头)摇摄(摇镜头)移动摄像(移镜头)跟 摄(跟镜头)升降镜头 综合运动镜头,6.1 运动造型概念,一、运动摄像的概念 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电视画面称运动摄像。,6.1 运动造型概念,二、运动画面的特点 使画面中景物不断发生变化保持画面时空统一和同一形成一种多景别、多角度、多背景的画面使观众比较强烈地感受运动存在使新闻人物连续不断表现,6.1 运动造型概念,三、运动方式 纵向运动:推、拉、跟横向运动:摇、移垂直运动:升降综合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6.2 推摄(推镜头),一、定义 指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变焦镜头焦距(广角长焦),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6.2 推摄(推镜头),二、推镜头画面特点具有大景别向小景别转换的特点。远全中近特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主体:不清晰清晰物体面积:小大景别:大小,6.2 推摄(推镜头),三、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推镜头的速度快慢,可影响或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突出一个重要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主题涵义。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动感。,6.2 推摄(推镜头),三、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突出细节,突出重点的情节因素。一个镜头就可以让观众,了解空间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人物的变化关系。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2 推摄(推镜头),四、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画面构图要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推进速度要和画面内的情绪节奏一致移动机位,焦点要随机位与被摄主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6.3 拉摄(拉镜头),一、定义 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长焦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种拍摄方法。,6.3 拉摄(拉镜头),二、拉镜头的特点具有小景别转换大景别的特点 特近中全远被摄体逐渐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拉镜头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6.3 拉摄(拉镜头),三、拉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画面扩展形成多结构变化。使纵向方位上相关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比喻的效果。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想象和猜测,6.3 拉摄(拉镜头),三、拉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能发挥感情上余韵。常被作结束性镜头。用特写拉成全景的方式进行转场。,6.3 拉摄(拉镜头),四、拍摄注意事项 完全类同于推镜头,6.4 摇摄(摇镜头),一、定义 摄像机位不动,借助于云台或拍摄者自身,水平或垂直移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所拍摄的镜头。,6.4 摇摄(摇镜头),二、摇镜头的分类水平横摇;垂直纵摇;中间带停顿间歇摇;摄像机旋转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摇速极快“甩”镜头。,6.4 摇摄(摇镜头),三、摇摄镜头画面的特点使画框空间与镜头运动时间相结合,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部分。观众在观看景物时具有某种强制性。,6.4 摇摄(摇镜头),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展示空间扩大视野扩展画面表现空间,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物体或事物间内在联系。,6.4 摇摄(摇镜头),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镜头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一个镜头中形成若干段落和间歇,构成一种间歇摇。,6.4 摇摄(摇镜头),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的摇动速度极快,使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这种镜头称之为甩镜头。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的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6.4 摇摄(摇镜头),四、摇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画面转场的手法之一。,6.4 摇摄(摇镜头),五、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把握好摇摄速度;拍摄摇镜头要做到平、稳、准、匀。,6.5 移动摄(移镜头),一、定义 移动镜头指将摄影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式。,6.5 移动摄(移镜头),二、移动镜头的特点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6.5 移动摄(移镜头),三、移动摄影的作用和表现力开拓画面造型空间,创造独特视觉艺术效果。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弘的造型效果。,6.5 移动摄(移镜头),三、移动摄影的作用和表现力表现某种主观倾向,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画面更加生动、真实感和现场感强。摆脱了定点摄影束缚,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6.5 移动摄(移镜头),四、移动摄影的拍摄应注意的问题力求画面平稳。应用广角镜头。注意随时调整焦点,确保被摄主体在景深范围内。,6.6 跟摄(跟镜头),一、定义 摄像机跟随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式称跟镜头。,6.6 跟摄(跟镜头),二、跟镜头的特点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于变化中。画面跟随一个运动主体(人物或物体)。跟镜头景别相对稳定。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的画面造型有差异。,6.6 跟摄(跟镜头),三、跟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主体。跟随主体一起移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合一(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在纪实性新闻拍摄常用。,6.6 跟摄(跟镜头),四、拍摄跟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要“跟上”、“追准”。画面应基本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注意焦点和光线的变化。,6.7 升降镜头,一、定义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一边升降一边拍摄。,6.7 升降镜头,二、升降镜头的特点使画面的视域得到扩展和收缩。镜头运动形式的特殊性,形成了画面构图的多样性。,6.7 升降镜头,三、升降镜头的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点和面间关系。,6.7 升降镜头,三、升降镜头的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6.7 升降镜头,四、升降镜头拍摄时需注意的问题升降镜头的升降幅度要足够大。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一定的速度。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韵律感。,6.8 综合运动镜头,一、定义 指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拍摄方式。,6.8 综合运动镜头,二、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一个相对完整情节。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有力手段。有利于再现实际生活中连结动态流程。,6.8 综合运动镜头,二、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多义性。较长镜头中音乐旋律相“合拍”,形成画面与音乐一体化节奏感。,6.8 综合运动镜头,三、需要注意的问题镜头的运动应力求平稳流畅。镜头转换应力求与人物的动作、方向、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使画面内外结合完美。处理好主体景深范围。运动动作配合默契,步调一致。,6.8 综合运动镜头,四、肩扛式拍摄的优点人的视点。运动节奏的“人化”效果。镜头调度的随意性。,第七章 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电视用光概述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人工光的画面表现色彩的感情倾向色彩的画面表现,7.1 电视用光概述,一、电视用光的特点,电视用光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性。,7.1 电视用光概述,二、光线与造型 1.光的基本特征(1)光谱 人眼能感知到的,波长在39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7.1 电视用光概述,7.1 电视用光概述,(2)光源 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3)色温 色温是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一个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以绝对零度(-273)为基准,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为符

    注意事项

    本文(电视摄像PPT教案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