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ppt课件.pptx

    • 资源ID:2132753       资源大小:908.12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ppt课件.pptx

    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姚 洋,大纲,引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引言,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历史,那些成功实现对发达国家追赶或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的国家/地区,无不采用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无论是战后迅速复兴的西德和日本,还是后起之秀“亚洲四小龙”,都得益于这个发展模式。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也放弃了进口替代政策,转而采用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并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只在东亚地区获得显著成就,在其它地方却没有成功。,3,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打破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好处的例子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3年之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仍然有盈余,到2010年,农产品贸易赤字达到近240亿美元。但是,大豆、食用油和棉花三种作物的贸易赤字却达到408亿美元,也就是说,其它农产品的贸易实际上实现了168亿美元的盈余。大豆、食用油和棉花是土地密集型的产品,而且耗水量大,对于中国这样耕地和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放弃它们的生产符合比较优势原理。,7,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好处的例子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陈桂军教授对20种主要进口农产品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下面的结论:在2002-2008年间,这20种产品的净进口为我国每年节约了210万公顷的土地,相对于1.1个吉林省的面积,或2008年全国耕地总量的17.2%;在同一时期,这20种农产品的净进口还节约了132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每年的节水量相当于3.37个满库容的三峡水库,或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的36.2%.,8,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就业斯密悖论:市场规模限制分工,而分工又是市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拓展国外市场是打破斯密悖论的有效手段。出口增加了,国内的就业就会增加,使得劳动力可以从农业源源不断地分离出来,从事其它行业的生产,也就是说,劳动分工深度增加了。,9,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与储蓄储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如果出口增加储蓄,则出口提升经济增长。考虑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另一方面S=因此,S I=X M,10,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与储蓄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净储蓄和净出口都是负数,I-S 为“储蓄缺口”,M-X 为“外汇缺口”。为了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投资,但是,国内储蓄不足,因此需要依赖进口。然而,进口需要外汇,长此以往,外汇储备会耗尽,国内投资扩张就要停止。填补双缺口的一个办法是接受外援或向外国借款,但这非长久之计。,11,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与储蓄填补双缺口更有效的方式是增加出口。从本国居民的角度来看,出口就是把一部分国民收入以外汇形式储存起来,因此是一种储蓄行为。如果储蓄和净出口都是正的,则出现“双盈余”,这否就更好呢?净储蓄的增加会反映在一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的增加上,在我国,主要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但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当外汇资产的回报率低于本国资本回报率的时候。,12,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时候净出口前后向联系前后向联系指的是出口通过产业链带动的其它产业的增长。研究方法: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13,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4,世界122个国家/地区出口与GDP增长率:2001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5,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81-2000年,林毅夫、李永军(2003)利用联立回归方程组考察了1981-2000年出口和外贸(即出口和进口之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遵义等人(2007)通过投入-产出法研究研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前后项联系:中国对美国出口1000美元可以直接增加国内增加值177美元,通过前后向联系间接增加国内增加值191美元,两者之和为368美元。,16,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7,投入-产出法计算的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出口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11%左右;2001年之前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8%左右;2001年之后,这个贡献率增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个增加主要是因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出口增长率大大提高。,18,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尽管平均而言,出口越多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高,但是国家的差异性却很大。例如在出口占GDP比重低于60%的国家当中,经济增长为负的国家和经济增长为正的国家几乎一样多。什么因素决定了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在一些国家/地区的成功,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在另一些国家的失败呢?对比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墨西哥的不成功经验。,19,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20,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21,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罗德里克列举的几个贡献因素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成功条件第一个因素是在经济起飞初期,韩国和台湾地区具有比其它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罗德里克将1960年各个国家的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以及识字率分别回归到人均收入和它的平方项上,然后利用这些回归结果比较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预测值和实际值,22,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水平,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成功的可能条件第二个因素是韩国和台湾地区具有比其它国家平均得多的收入分配和土地分配。在1960年,两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都没有超过0.35,台湾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为0.46,而韩国的只有0.39,均属于世界最低行列。罗德里克把近50个国家1960-1985年的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回归到1960年的人均收入、小学入学率、土地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上,发现小学入学率和土地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3,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罗德里克的两个起始条件有助于韩国和台湾地区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成功的可能原因对于第一个起始条件:一个国家要避免贸易陷阱,就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资本积累。资本不仅要包括物质资本,而且也要包括人力资本等,因为它们都有利于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得韩国和台湾地区更容易摆脱贸易陷阱。对于第二个起始条件:而更平等的收入和土地分配消除了强势利益集团对一些倾斜的产业政策的反对,使得两地更容易利用出口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24,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除了罗德里克所举的两个因素之外,1950年代的高速资本积累和进口替代政策也构成两地、特别是台湾地区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韩国和台湾地区从1950年代末期就开始实施对出口的倾斜政策,如双轨制汇率制度。两地都对重要工业实施补贴政策。在韩国,这主要是表现在对大型企业(如现代)的支持上;在台湾地区,当局的指导思想是,经济的发展分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主导产业,它们具有很高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度,政府的作用是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25,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墨西哥的例子自1950年代到1970年代,墨西哥实施的是进口替代政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50-1980年间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6.4%,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5%提高到25%。但是,墨西哥政府的支出大量依赖对外借款,而且,整个经济过度依赖石油出口提供外汇收入。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大跌,而且美国大幅度提高利率,致使墨西哥和其它拉美国家一样出现国际收支危机。,26,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墨西哥的例子1985年之后,墨西哥开始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并最终于1994年和美国、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但是,自那时到2006年,墨西哥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同时,墨西哥的人均收入和美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Blecker,2006)。为什么墨西哥没有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获益呢?,27,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墨西哥的例子为什么墨西哥没有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获益呢?首先,墨西哥的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而出口部门和其它国内部门脱节,从而,尽管对美出口增长非常快(1994-2000年间增长了近两倍),但出口的收益并没有传递到其它部门。其次,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墨西哥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比索对美元汇率,从而使得其出口在和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第三,墨西哥在使用进口中间品时没有发生“干中学”过程,而只对国内生产产生挤出效应,没有带动国内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28,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中国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成功呢?首先,尽管前三十年的进口替代政策代价高昂,但我国因此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而且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其次,尽管加工贸易长期占我国出口的一半左右,但这没有妨碍出口融入我国国民经济,相反,出口对其它部门具有较高的关联效应;同时,通过干中学过程,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29,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中国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成功呢?第三,我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具有重商主义色彩,但和古典重商主义以及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重商主义不同,我国政府没有限制外国投资进入本国市场,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外资流入国。,30,亚洲制造业的重组,31,亚洲制造业的重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一个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的货币贬值很大,一些国家达到50%,而人民币没有跟随贬值,这样,周边国家/地区的产品的竞争力大大增加,而中国的生产者也发现购买这些国家/地区的中间投入品非常合算。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力和土地方面的优势。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包括两方面,一是便宜,二是素质较高;在土地方面,中国各级政府给予的补贴很多,降低了企业的落地成本。这样,大量的外资到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土地优势。,32,亚洲制造业的重组,33,中国从一些国家/地区的进口比例:1990-2011,亚洲制造业的重组,34,亚洲制造业的重组,从东盟国家的视角来看,35,中、日、美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长的需求贡献(%),亚洲制造业的重组,日本和韩国对中国和美国出口比例的变化(%),36,亚洲制造业的重组,37,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盈余(亿美元),亚洲制造业的重组,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产业重组,亚洲其它国家以及资源输出国向中国出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中国完成产品的最终生产,并出口到世界市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上,38,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加总谬误在任何时段内,全世界的出口总量应该等于进口总量,一个国家增加出口,必然意味着要么另一个国家的进口增加,要么另一个国家的出口下降;因此,要使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全世界的进口总量必须增加。但是,总体而言,世界的进口市场在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进口的增长必然导致这些国家贸易赤字的增加,长期而言,这是不可持续的,正如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所显示的那样。,39,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加总谬误由加总谬误导出的结论必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战略要么以牺牲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代价,要么导致全球贸易的失衡,即一些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持续地出现赤字。,40,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反对加总谬误的理由第一,如果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地区的经济总量较小,它们的出口对其它国家的冲击不会很大。第二,即使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的经济总量较大,但如果它们的出口量和它们的经济总量相称,则我们也不能说它们的出口形成了对其它国家的冲击;毋宁说,其它国家的出口太少。,41,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反对加总谬误的理由第三,加总谬误忽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本身也创造进口需求。第四,发生赶超的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在其发展的早期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用加总谬误来反对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相当于让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维持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42,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考察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出口加工业的特点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有限;而且,它大量使用从国外进口的中间产品,对国内制造业可能形成挤出效应,特别是压制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43,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44,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在操作中,将上述思路倒过来产品k的技术复杂度指数设 表示国出口k产品的量国家j的出口总量为Yj表示国家j的GDP于是产品k的技术复杂度指数为,45,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在操作中,将上述思路倒过来部门k的复合技术含量以k表示最终产品部门,m表示它用到的中间品部门 表示投入产出表中生产一价值单位k所需要的中间品m的价值量(即直接消耗系数)计算时中间品投入价值和最后工序的价值,于是部门k的复合技术含量定义为,46,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在操作中,将上述思路倒过来部门k的产品国内技术含量以 代表部门m的进口比例定义部门k的产品国内技术含量:,47,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在操作中,将上述思路倒过来一个国家/地区的产品技术含量指数(domestic technological contents,简称DTC)定义一个国家/地区的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一个国家/地区的DTC,48,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49,全国和江苏1997和2002年产品技术含量及其变动,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50,1997-2002年全国和江苏分行业的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变动情况,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51,广东省1992、1997和2002年DTC的变动,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52,1992-2002年广东省分行业的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变动情况,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发挥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在第8章也看到,仅仅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出口可能无法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的赶超.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提升自己的劳动力生产率才能实现技术赶超。在这方面,尝试出口技术水平高于比较优势所允许的产品可能可以更快地提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跟随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产品范围的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包揽发达国家生产的所有产品;换言之,出口超越一定是一个有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因此把它称为“有限赶超”。,53,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利用上一节的结果,我们首先定义国家j的所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指数(technological contents index,简称TCI):比较优势成立的条件下,TCI是一个国家人均GDP的增函数。因此,我们对TCI和人均收入取对数,然后进行下面的回归:,54,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55,世界各国/地区2000年TCI指数与人均GDP的双对数关系图,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由 确定的回归直线预测的是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应该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于这条线意味着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于比较优势所规定的水平。据此我们可以构造有限赶超指数LCI(limited catch-up index)其中,是由回归式决定的预测值,56,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57,中国、印度和阿根廷的有限赶超指数,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58,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有限赶超指数,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59,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有限赶超指数,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60,有限赶超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总结起来,适当的出口超越有利于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技术的溢出效应,最终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个结论并不完全否认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也不可能一下子生产发达国家的所有产品,这也是“有限赶超”的含义之所在。,61,小结,本章花费较大的篇幅探讨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口导向增长假说、亚洲制造业的重组及其对“加总谬误”的批判意义、出口加工业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及出口的有限赶超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并没有在所有国家带来超常的经济增长,因此,本章注重用历史经验来反观理论,探讨理论成立的条件。,62,小结,柏林墙倒塌之后,世界进入新一轮的全球化过程,其主要特点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全面加入.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经济体量又很大,它们的加入对世界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失衡,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持续和高额的经常项目赤字。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表明,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63,

    注意事项

    本文(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