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ppt课件.ppt

    • 资源ID:2091548       资源大小:15.74MB        全文页数:10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ppt课件.ppt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2020.3,2,一、什么是冲击地压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着大量能量的煤岩体,在特定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而使能量突然释放。冲击地压现象是一种以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矿山压力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常伴有很大的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感到地震,有时向采空空间抛出大量的碎煤或岩块,形成很多煤尘,有时还释放出大量的瓦斯,常导致巷道遭到破坏,设备移动和空间被堵塞。,5,二、冲击地压的危害1、严重损坏巷道,瞬间使巷道断面收缩变小,损坏支架,严重时使巷道顶底板合拢;2、损坏设备,在冲击地压发生瞬间,使设备颠覆移位、损坏变形;3、摧毁通风设施,强大的冲击波会摧毁风门和掘进工作面的风筒;4、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大部分受撞击、冲击波和埋没伤害。5、可能引发瓦斯次生事故。2005年2月14日,阜新瓦斯爆炸事故是由于冲击地压造成瞬间瓦斯大量涌出引发的。,五龙矿冲击地压事故案例,2013年1月12日22时30分,阜矿集团五龙矿与兴阜矿之间发生2.0级地震,两矿之间发生冲击地压事故。事故发生后,五龙矿中央变电室值班人员立即切断了井下除局部扇风机专用电以外的所有电源,22时31分,工作面瓦斯监测系统发出警报。,救护队于22时55分接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37min后到达事故地点展开侦查。经探查,当时井下回风瓦斯浓度13%,风量528 m3/min,工作面瓦斯浓度98%,绝对瓦斯涌出量68.6m3/min,事故发生时正在工作面作业的8名矿工已窒息死亡。10时30分瓦斯浓度降到正常值(1%以下)。,指挥部针对这一情况,为保证救护人员安全,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制定了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和深入搜寻的方案。经过全力施救,13日3时30分,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排放瓦斯,7时25分,将8名遇难者全部搬运出井,10时30分瓦斯浓度降到正常值(1%以下)。,五龙矿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冲击地压发生后第一时间切断除局部扇风机以外的所有电源,中央变电室值班人员感到地震后,立即按照预案要求,采取了断电措施,有效避免了火花的产生,未引发瓦斯爆炸或燃烧。因此,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切断矿井电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在一瞬之间,现场人员就地及时作出反应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非常重要,这也是此次救援成功的经验。事故发生时,处于灾区的人员就地迅速趴下,避免冲击和被弹起的物件击伤,或自身被弹起造成撞击受伤,降低了冲击波伤害。如果人员盲目奔跑逃生的话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摔伤碰伤。同时,灾区的人员立即佩戴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或找到最近的压风自救装置进行自救,自救成功后,再积极开展互救。,冲击地压发生瞬间,由于恐惧心理,一般难以按照上述简单要求完成动作。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和开展冲击地压应急演练,强化自救意识,掌握正确方法,提高生还率。,发生冲击地压后,人员受伤的主要部位是脑部,其次是胸部的机械损坏,包括肋骨折断等,而内部器官的损坏主要是肺、心、胃等,再次是上下肢的折断。,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1.扁鹊治疗已病 2.扁鹊二哥治欲病 3.扁鹊大哥治疗未病,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15,三、冲击地压的特点1.突发性 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难于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2.瞬时震动性 发生过程短暂,象放炮一样,有声响和强烈的震动,震动波及范围可达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地面有地震感觉。3.巨大破坏性 有时顶板瞬间明显下沉,有时底板突然开裂鼓起甚至接顶,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4.复杂性 发生原因复杂、防治措施复杂。,顶板型冲击地压,断层型冲击地压,煤柱型冲击地压,褶曲型冲击地压,17,统计分析表明:冲击主要发生在巷道(91%);而且主要发生在采煤和掘进工序中(分别为322次和86次,86%)。,18,19,冲击破坏长度主要在90m范围以内。,20,冲击地压系由于积聚的弹性变形能于脆性破坏瞬间骤然释放而形成的动力现象,首先取决于煤岩本身的特性。三类指标可判别煤岩积蓄能量和产生冲击破坏的能力。1、按煤岩的动态破坏时间:50ms(强)50500ms(中等)500ms(弱),21,2、按弹性变形能指数:指煤岩样在破坏前的受力过程中所储存的弹性变形能与消耗能量的比值。指数5(强)2-5(弱)2(无冲击),22,3、按全应力应变曲线:从开始加载到彻底破裂的全部变形过程的曲线称为全应力应变曲线。冲击能量系数5(强烈)1.5-5(中等)1.5(无冲击),23,四、冲击地压分类 矿震:矿山开采诱发的地震,与开采并存,只要有采掘活动,一定有煤岩的破坏,就会伴生矿震,所以不可能消除矿震现象。冲击地压:采场与巷道周围的灾害性动力显现,相当一部分冲击地压是由矿震诱发的。地音(微震):采动引起煤岩体的微破裂或小的运动。,24,根据冲击显现强度,可分为四类:1.弹射,单个碎块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体上弹射出来,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2.矿震,它是内部或深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但煤或岩石不向已采空间内抛出,只有片帮或散落现象,有声响,产生煤尘。,3、弱冲击,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大,对支架、机器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一般震级在2.2以下。4、强冲击,部分煤和岩体急剧破坏,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一般震级在2.3级以上。,25,26,五、冲击地压分类 根据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可分三类:1、重力型,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极小构造应力影响。2、构造应力型,构造应力超过岩层自重应力,主要受构造应力的作用。3、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受重力和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27,六、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冲击地压成因和机理是由于三项高应力的作用,使周围岩体积聚有大量弹性能和部分岩体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当采掘工作接近到这些地方时或由于爆破等外部原因使其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煤体或岩体发生脆性破坏,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大部分能量转变为动能,因而产生冲击性的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的、技术的和组织管理方面的。,28,六、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29,七、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1、开采深度 据统计说明开采深度越大,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350m不发生,350500m在一定程度上危险逐步增加,从500m开始,随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危险性急剧增长。全国各大煤矿首次发生冲击地压的深度在200600m之间,我们抚顺胜利矿在300m深时发生冲击地压,老虎台矿在-225m水平时,出现轻度冲击地压,到-580m水平时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因此冲击地压是受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的。煤体冲击破坏:高静载+低动载低静载+高动载深部开采,高地应力,在较小的动载扰动下容易诱发冲击浅部开采,地应力小,在坚硬顶板大面积破断运动下诱发冲击,30,2、顶板、岩层结构特点 厚度大的坚硬岩层顶板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容易引起较大强度的冲击地压。因为采空区形成的大面积悬顶在垮落时,释放的弹性能较大。坚硬厚层砂岩顶板容易聚积大量的弹性能。在其破断过程中或滑移过程中,大量的弹性能突然释放,形成强烈震动,导致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31,随着采空区范围加大,上覆岩层空间结构运动形成见方效应;三次见方区域均具有密集的高能量矿震出现(已采375m);,32,3、煤的力学性质(1)在一定的围岩与压力条件下,任何煤层中的巷道或工作面均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2)煤的强度越高,引发冲击地压所要求的力越小。(3)煤的冲击倾向性、煤的湿度增加后,强性减小,塑性增强。一般来讲深部的所有煤层都具有冲击倾向。,33,、构造影响 在地质构造带中存有一部分地壳运动时残余应力的构造应力场,煤矿中常有断层、褶曲和局部异常(底板凸起、顶板下陷、煤层分岔、变薄、变厚等现象)等构造带,构造应力场大多都是以弹性能的储存在地质构造带,因此冲击地压经常发生在这些构造应力集中的区域。地质构造带的构造应力场,积聚有巨大的弹性变形能,在其附近的巷道及工作面极易发生冲击地压。,煤层厚度局部变薄时,在煤层薄的部分,垂直地应力会增加;煤层厚度局部变厚时,在煤层厚的部分,垂直地应力会减小;煤层厚度变化越剧烈,应力集中的程度越高。,41,.开采技术因素影响 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除地质因素外,开采条件和生产技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42,(1)上覆煤层停采线形成的应力集中将影响下分层开采。(2)采空区,接近采空区前2030m范围。(3)接近老巷15m左右范围。(4)开采区域面积为3公顷(30000平方米)时,危险最大。(5)孤岛、半岛煤柱 在护巷煤柱两侧及区间煤柱中掘进,由于应力叠加,形成高应力区,极易发生冲击地压。掘进巷道贯通前510m的前方煤柱应力增高,也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地点概况:2310一号进风联络巷,西部为2310、2311工作面采空区;北部为大马厂断层与2310停采线之间的煤柱;东侧、南侧为大马厂断层(落差10m),断层外为2306切眼。2310运顺、轨顺外分别建有2道密闭砖墙。,鲍店煤矿“2004.9.6”矿震事故,44,事故经过,2004年9月6日下午,2310轨顺密闭顶部有微量烟雾,决定采用闭前喷射混泥土及向采空区注浆的封堵措施,在准备过程中发生事故。冲击波将采空区附近2310轨顺外2道密闭砖墙摧毁,碎砖向外抛出4050m,造成密闭附近2人死亡,6人受伤。,鲍店矿“9.6”矿震事故原因,3层煤上部91m处赋存厚度为94.27m的坚硬中砂岩;四周采空面积大;停采线外侧断层落差10m,将巨厚中砂岩切割,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305煤柱凸角破坏诱发矿震。专家结论:事故是由采空区上位巨厚中砂岩大面积运动形成的矿震引起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兖州矿区冲击地压(矿震)事故成因,煤(岩)层具有冲击倾向:3煤为弱强冲击,煤层顶板为弱冲击。开采深度较大:冲击地压发生地点开采深度均超过600m。应力集中程度高:不规则煤柱、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高峰区等。厚层坚硬顶板剧烈运动:1530m厚的砂岩顶板大面积断裂。地质构造带:采掘工作面临近断层、向背斜轴部等地质构造带以及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等区域。,48,6、外力影响 当煤层受压达到极限状态时,引发冲击地压往往有一个外力的影响。如放炮、机械切割煤体的震动。特别是掘进机在高瓦斯、高压力的掘进面切割煤体的有规律连续振动,形成共振,使煤体抗压强度下降迅速破坏而产生冲击地压。,49,八、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微震(矿震)监测法,数据记录服务器,数据处理计算机,地面中心站,探头式传感器,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井下发射器,51,电磁辐射法 该方法属于局部监测预报方法。电磁辐射可用来预测煤岩灾害动力现象。其主要参数是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电磁辐射强度主要反映煤岩体的受载程度及变形破裂强度,脉冲数主要反映煤岩体变形及微破裂的频次。,工作面KBD-5型流动电磁辐射仪测点布置,52,KBD-5型流动电磁辐射仪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法,KBD5型电磁辐射仪监测方式如图所示。,电磁辐射法,工作面没有冲击危险时的电磁辐射,工作面有冲击危险时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法,徐州三河尖煤矿7204工作面冲击严重,采用电磁辐射技术保证了安全预警。,预测有危险,采取措施不到位发生冲击灾害(在24日中班预报有危险,安排25日卸压,需8个钻孔,仅打4个,卸压未到位,在26日中班发生冲击地压),电磁辐射法,钻粉率指标法,钻屑法,钻粉率指标法,(一)钻屑法,钻屑法,煤粉钻孔直径42mm,孔深10m,判定标准见表2-11。,。,应力在线监测法,压力传感器,(二)微震(矿震)监测法,63,1、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 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应避免应力集中和叠加,是防治冲击地压的根本性措施;多数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而造成的;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于改变,临到煤层开采时,只能采取局部措施,而且耗费很大,效果有限。,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64,开采煤层群时,开拓布置应有利于解放层开采,首先开采无冲击危险或冲击危险小的煤层作为解放层。且优先开采上解放层。划分采区时,应保证合理的开采顺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形成煤柱等应力集中区。采区或盘区的采面应朝一个方向推进,避免相向开采,以免应力叠加。在地质构造等特殊部位,应采取能避免或减缓应力集中和叠加的开采程序,在向斜和背斜构造区,应从轴部开始回采,在构造盆地应从盆底开始回采;在有断层和采空区的条件下应采用从断层或采空区开始回采的开采程序。,65,有冲击危险煤层的开拓或准备巷道、永久硐室、主要上下山、主要溜煤巷和回风巷应布置在底板岩层或无冲击危险煤层中,以利于维护和减小冲击危险。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应采用不留煤柱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长壁开采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工作面支架采用具有整体性和防护能力的可缩性支架。,66,2、合理开采解放层一个煤层(或分层)先采,能使临近煤层得到一定时间的卸载;先采的解放层必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选择无冲击倾向或弱冲击倾向的煤层;实施时必须保证开采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性(全垮3年,全充2年);不得在采空区内留煤柱,以使每一个先采煤层的卸载作用能依次地使后采煤层得到最大限度“解放”。,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a)开采上保护层(b)开采下保护层(c)开采上、下保护层,保护层开采方案,68,1、卸压钻孔,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治理措施,采用煤体钻孔可以释放煤体中聚集的弹性能,消除应力升高区。,在钻孔周围形成一定的破碎区卸压,通过煤层卸压,释放能量,清除冲击危险。大直径钻孔95mm、145mm、200mm 深度为煤层厚度3倍,孔间距0.51。,钻孔泄压法;,钻孔卸压,定义,实质,利用钻孔方法削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危险,施工时的钻孔冲击现象,高应力条件下的弹性能破坏钻孔周围煤体使煤层卸压、释放能量,减缓冲击危险,依据,钻孔的卸压作用,a巷道内布置方式;b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1钻孔;2巷道;3工作面,卸压钻孔布置方式,72,2.爆破卸压,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治理措施,卸压炮大药卷,在危险区段打1020m深的孔,孔间距5m,每孔装药量5.4Kg,一次起爆34个孔。爆破使煤体内部产生大量裂隙,强度降低,弹性能减少,解除了冲击地压生成的条件。通过测试观察卸压爆破后,“小煤炮”增加,对巷道没有破坏。而破坏性煤炮没有发生。2009年采取卸压炮措施成功诱发了6次冲击地压。,(1)煤层内卸压爆破 卸压爆破属于内部爆破主要作用:使煤层产生大量裂隙,爆破方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局部区域,减缓其应力集中程度,爆破后冲击波破坏煤体,产生径向拉破裂,裂隙的存在,爆生气体形成切向拉应力,冲击地压发生条件被破坏,弹性能减少,(1)煤层内卸压爆破 卸压爆破的实施步骤 若 煤粉量指标 冲击危险值否则,应实施二次卸载的效果爆破。,检测煤体的应力情况,实施卸载爆破,检测爆破卸载效果,(煤粉钻孔法),(冲击危险区域),(卸载爆破后),达到卸载效果,(2)诱发爆破 概念 多用于煤柱回收时,并与钻屑法检测孔配合 一般采用深孔爆破法,使高应力带移向煤体深部,有冲击危险的区域,人为地诱发冲击地压,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避免更大损害,77,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治理措施,3、煤层注水 大量的研究表明,煤系地层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随着其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样,煤的强度与冲击倾向指数也随着煤的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实践也证明:煤层注水后,工作面支承压力带宽度为1218m,压力峰值减小,应力集中系数明显降低,顶板下沉速度增加,煤体的硬度降低,塑性增加。煤层注水可有效防治和减弱冲击地压的危险性。一些列注水措施后,冲击地压强度明显减弱,冲击频率降低、破坏性冲击大大减少。,煤层预注水 预防冲击地压的原理水对煤岩强度、变形特性和冲击倾向性有重要影响 注水方式 常用的注水方式包括走向布置、倾向下行布置、倾向上下行布置及综合布置等方式,降低,改变,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和应力状态,冲击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从图可知:曲线多呈 塑一弹性型、塑一弹一塑型 突然的 脆性性破坏 变形曲线呈“S”型 塑性变形变大、脆性减弱,1注水前煤样;2干样;3注水后煤样,煤样应力-应变曲线对比,未注水,破坏前,注水后,冲击危险性降低,a沿倾向布置的下行钻孔;b沿倾向布置的上下行钻孔;c沿走向布置的水行钻孔;d特厚煤层综合布孔方式,注水孔布置方式,图5-24 注水布置方案,超高压煤层注水系统图,打破常规卸压观念,推行超高压致裂煤层注水技术。,84,十、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是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的最后一道屏障。在不能根除冲击地压危险的情况下,为确保井下安全生产,必须研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1、改进支护方法 1)刚性支护改为柔性支护 过去巷道支护采用的梯形木棚、梯形铁棚,都属刚性支护。冲击地压发生后,出现折断、冒顶、堵塞巷道。改为U型钢可缩支架,冲击地压发生后支架连接处滑动收缩,使巷道保持一定的断面,不被摧垮,为人员脱险和恢复生产提供了保证。,85,2)被动支护改为主动支护 无论何种棚子都是等劲,主要是对巷道表层的支护。当棚子受压起作用时,顶板已经离层,一经冲击地压即被摧垮,是一种被动的支护方式。采用锚网支护。在掘出断面后及时铺网打锚杆,通过螺母对托盘的预紧力,对煤壁加压,形成一定厚度的煤岩体加固拱,以提高巷壁自身强度来实现主动支护,防止了松动离层,大大提高了支护强度。通过数次冲击地压验证,它对保护巷道及人身安全,进行长距离大工作面开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86,3)由帮顶支护改为全断面支护 过去架棚支护无论是梯形还是拱形,都是对巷道帮顶的支护,主要目的是防止冒顶。但进入深部后尤其是冲击地压区,周边都来压,底鼓占巷道收缩率的一半以上。主要就是底板承压力低,并且没有支护。现改用圆形支护,首先把巷道掘成圆形,再打上锚网,给上“O”型棚,使巷道成为一个加固圆筒,受压均匀,大大提高了支护强度。经过冲击地压后观察,巷道收缩率大大降低。,87,O型棚支护,88,4)重型化支护 为了抵御日益严重的冲击地压,保证巷道畅通,在高压力部位如四岔口、三岔口处采用重型钢梁,配以液压单体支柱进行“超强支护”,或采用巷道垛式液压支架支护。所有冲击地压的巷道都实行锚网索“U”型棚复合支护,向重型化发展。再辅以棚间采用铁拉杆和大立柱、门式支架等强化措施,抗冲击能力大大加强。,89,门式支架,90,5)综放式回采工艺 历年来冲击地压对回采工作面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因为采动使多种应力集中作用于工作面。而综放式采煤法则是通过放顶煤,使顶板压力全部释放,瓦斯压力也随之消失,使回采面成为免压区。老虎台矿历经多次破坏性冲击地压,对回采面没有大的影响,因此这种采煤工艺是冲击地压煤层最佳选择。,91,1.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 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应避免应力集中和叠加,是防治冲击地压的根本性措施;多数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而造成的;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于改变,临到煤层开采时,只能采取局部措施,而且耗费很大,效果有限。,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92,开采煤层群时,开拓布置应有利于解放层开采,首先开采无冲击危险或冲击危险小的煤层作为解放层。且优先开采上解放层。划分采区时,应保证合理的开采顺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形成煤柱等应力集中区。采区或盘区的采面应朝一个方向推进,避免相向开采,以免应力叠加。,93,在地质构造等特殊部位,应采取能避免或减缓应力集中和叠加的开采程序,在向斜和背斜构造区,应从轴部开始回采,在构造盆地应从盆底开始回采;在有断层和采空区的条件下应采用从断层或采空区开始回采的开采程序。有冲击危险煤层的开拓或准备巷道、永久硐室、主要上下山、主要溜煤巷和回风巷应布置在底板岩层或无冲击危险煤层中,以利于维护和减小冲击危险。,94,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应采用不留煤柱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长壁开采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工作面支架采用具有整体性和防护能力的可缩性支架。,95,2、合理开采解放层一个煤层(或分层)先采,能使临近煤层得到一定时间的卸载;先采的解放层必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选择无冲击倾向或弱冲击倾向的煤层;实施时必须保证开采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性(全垮3年,全充2年);不得在采空区内留煤柱,以使每一个先采煤层的卸载作用能依次地使后采煤层得到最大限度“解放”。,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96,3、冲击地压个体防护措施不得在以下地点逗留:巷道高度不够处;人行道安全间隙不够处;锚杆失锚或其它支护薄弱地点;锚索下方;设备或物料附近;靠近铁质管路处。严禁摘掉安全帽。严格执行煤壁或迎头敲帮问顶制度,防止片帮(片迎头)伤人。严禁多人扎堆休息、逗留。不得长时间在安全间隙不够处工作。同一地点尽可能安排少的人员同时工作。出现迎头或巷道压力明显增大、煤炮明显增强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迎头或工作地点。,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97,4、冲击地压发生时,紧急处置措施冲击地压发生时,切记不要慌张,尽快就近躲避至相对安全处,并注重摸清周围支护状况和人员情况,待冲击地压影响减缓后,利用通讯设备、机电信号及附近钢制管路,视冲击地压严重程度及时进行汇报、联系及求救。,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98,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5、及时预测预报,撤离人员 冲击地压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危害,主要是使人员受外伤,以及被抛出和冒落的煤岩石击伤和埋住,另外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威胁;将肉眼可见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特征、冲击前兆,减缓或消除事故的方法及自救措施等有关事项,向井下人员进行培训和详细指导;平时应积极组织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工作,出现危险时应积极组织人员撤离。6、强力可缩支护 在厚煤层中的巷道要用强力可缩性全封闭型金属支架。采用综采或综放采煤工艺,选用高强度液压支架,全跨法管理采空区。,99,两巷超前支护达到200米以上,冲击危险巷道采用强力支护材料加固,如大立柱、移步支架、门式支架等。7、特殊措施 在冲击地压危险特别大的情况下,应远距离控制和操 纵采掘机械,实现“无人工作面”的回采和掘进方式。在人员经常作业的地点,对巷道进行软包。为了防止瓦斯积聚,必须规定有快速恢复正常通风条件和向被冒落歼石隔离的地区供给新鲜空气的专门措施(压风自救系统),以及用于个人自救的工具(自救器等),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100,8、其他防护措施 在未能 彻底根治冲击地压之前,为了减少冲击地压造成的损失,消灭死角死面,实现整体 防护与个体防护相结合。根据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1)分散作业人员,限制作业人数及作业时间。2)及时清理现场闲置设备和杂物,必要设备进行捆绑固定。3)延长掘进爆破躲炮时间和躲炮距离。(300米以上、不低于30分钟)4)作业人员穿戴抗震背心和抗震帽。5)压风自救系统进工作面。6)在冲击地压高危点设立O型棚加海绵垫构成的抗震硐室。7)加强职工对冲击地压知识培训,提高防冲认识和抗灾能力。,101,(8)出现迎头或巷道压力明显增大、煤炮明显增强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迎头或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发生时,紧急处置措施 冲击地压发生时,切记不要慌张,尽快就近躲避至相对安全处,并注重摸清周围支护状况和人员情况,待冲击地压影响减缓后,利用通讯设备、机电信号及附近钢制管路,视冲击地压严重程度及时进行汇报、联系及求救。,思考一下发生冲击地压如何进行救援?,103,4、特殊措施 在冲击地压危险特别大的情况下,应远距离控制和操纵采掘机械,实现“无人工作面”的回采和掘进方式。在人员经常作业的地点,对巷道进行软包。为了防止瓦斯积聚,必须规定有快速恢复正常通风条件和向被冒落歼石隔离的地区供给新鲜空气的专门措施(压风自救系统),以及用于个人自救的工具(自救器等),104,压风自救装置,105,在冲击地压和突出危险地点,根据预测预报,在某一时间内采用无人的工作制度,甚至临时撤离人员;有条件的尽量采用远距离操纵。必须按暂行规定执行特殊的放炮制度;,九、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防范措施,体会,体会之一:冲击地压是采矿业的难题之一。其发生原因与发生机理相当复杂,不同的矿井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不同,同一矿井不同的开采范围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也不完全相同。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冲击地压发生原因仍没有完全弄清楚。体会之二:目前冲击地压防治手段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特别是卸压治理措施不完备,卸压效果不彻底;监测预报无法实现定量监测预报,预报准确率普遍较低。,体会之三:在目前的防治技术条件下,冲击地压危险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消除。因此需要在矿井开采部署、巷道布置、支护技术、开采方法上超前考虑,防止产生集中应力。在冲击地压危险区,生产组织要以满足防冲要求为前提。体会之四:要实现均衡开采。降低矿井开采强度,防止采掘相互影响。,体会,体会,体会之五: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落实现场的防冲措施。根据矿井实际不断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与个体防护措施,力争做到有危险不冲击、有冲击不破坏、有破坏不伤人。体会之六:开展不间断地防冲研究,探讨有效的防冲措施。要与科研单位持续合作研究、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分析研究、研制或引进卸压监测设备等。,汇报完毕,敬请指正!,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冲击地压防治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