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2078423       资源大小:13.51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国环评证乙字第1527号)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绥化市第一医院 编制日期:2016年4月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名称: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 核与辐射项目 法定代表人: 李易 (签章) 主持编制机构: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签章) 地址: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甲-2号(辽宁环保科学园)联系电话:024-86131238 传真:024-86131238 网址: 邮箱:fujiehuanjing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谭艳坤0006497B15270031300核工业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谭艳坤0006497B15270031300报告表2曲建伟0006569B15270071200正文第1章-第4章、附件3曹 旭00014157B15270190500正文第5章-第7章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地址绥化市北林区北林路80号法人代表姓名孙继勇电话8720039邮编152000联系人及电话李晓波 18645539666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地点传染医院一层项目用途放射诊断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4500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4200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00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18F68Ge 2枚PET-CT 1台无核技术应用目的和任务绥化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39年,2011年6月被省卫生厅正式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承担着绥化市568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是集医疗保健、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教学科研、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2004年整体接收哈铁绥化医院以后,形成了一所医院两个院区的格局。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总资产4.9亿元,净资产2.3亿元。拥有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60台件,大型设备有日立0.4T永磁核磁共振、东芝16层螺旋CT、美国LCA+800毫安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及彩色超声等,医院实现了影像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检验系统、临床路径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平台。绥化市第一医院原有辐射设备包括:1台直线加速器、1台DSA和15台类射线装置,以上各装置均通过省环保厅审批并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具体见附件2。绥化市第一医院为改善医疗环境,满足百姓需求,拟在医院传染医院一层建设PET-CT中心,并利用放射性核素18F对患者进行诊断。经计算,本项目为乙级非密封源放射性工作场所。PET-CT设备中配套有2枚68Ge密封放射源,活度均为7.4×107Bq,为类密封放射源,用于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表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Bq/a)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操作量(Bq)年等效用量(Bq)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18F4.625×1012液 体1.85×1084.625×1010注射源库68Ge 7.4×107固体密封仪器校准PET-CT设备屏蔽体内68Ge7.4×107固体密封以下无 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 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 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含18F的固体废物固体250Kg将废物按时间分类后,暂存于固废库内,存放该核素10个半衰期后,经监测合格后按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含18F的废液液体150m3经医院PET-CT中心衰变池存放该核素至少10个半衰期后,流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68Ge放射源固体密封供源单位回收处理以下无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流强用途备注无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 靶暂无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气态 m液态 m固态 kg (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型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备注无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3H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总活度(Bq)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无气m无液m无固kg无(三)射线,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备注PET-CT140420放射诊断1台以下无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使用放射性核素18F产生的射线和表面污染,利用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同时在该项目的使用过程中还伴随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水和固体废物。下面具体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5.1 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1、PET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放射性药物由于衰变产生正射线,该射线对工作人员在注射过程和对病人进行检查时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2、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对操作人员和公众产生应的辐射影响。3、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要产生用过的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体废物,每周产生约5Kg,全年产生约250Kg。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5、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患者是一个流动的辐射污染源,为了防止对公众产生辐射影响,医院对患者设置有专门的候诊区和留观室。5.2 事故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1、对放射性药物和仪器校准源管理不善,造成放射性药物丢失或被盗。2、对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者管理不善,则被检者体内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会对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3、分装放射性药物和给被检者注射药物时,由于操作不当将药物滴撒在台面、地面或其他地方,将给以上地方造成放射性表面污染。4、医院对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善,也会对社会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5、防护门无工作指示灯或警示标志,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机房内而造成辐射损伤。6、由于管理不善,无关人员在PET-CT开机时进入机房或开机时未离开机房,从而受到不必要的较大剂量辐射照射。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5.3监测计划定期监测:由具有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正常工况下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监测,监测数据上报备案。日常监测:制定日常监测制度,医院为PET-CT中心配置一台X-剂量率测量仪,一台表面沾污仪,利用以上仪器对PET-CT中心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存档,以备查阅。5.4污染防治措施1、为防止注射后被检人员体内的药物对工作人员产生辐射照射,注射台安装了铅玻璃窗口,同时注射针管自身带有铅屏蔽,也减少了注射时药物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2、PET-CT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和患者均有各自的通道,患者注药后有专用的注射后等待室,与工作人员和注药前的互不交叉,减少了交叉辐射的污染。3、在PET-CT注射室、注射后等待室、PET-CT扫描室和留观室外醒目处张贴“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这些废液应直接进入衰变池进行衰变,经衰变合格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再进入市政管网。5、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会产生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体废物,全年产生约250Kg。以上这些废物均含有放射性核素18F,可收集后集中衰变贮存。表6 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1 建设或安装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无辐射产生,随着项目的建设竣工,施工期环境影响可消除。2 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1)通过本底监测,X-剂量率本底监测结果为(11.715.8)×10-8Gy/h,监测结果在黑龙江地区室内环境辐射剂量率本底范围之内。(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工作场所划分标准,PET-CT中心为乙级开放性工作场所。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布局合理,不存在与其他科室交叉现象,有医生和患者的专用进口和出口,工作场所“三区”划分合理,放射性“三废”处置得当。(3)经计算,本项目投入运行后,所致医护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同时也在管理限值以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人群造成辐射危害。(4)绥化市第一医院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各机房外醒目处设置了规范的“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PET-CT中心设置了固废库和衰变池,确保了医疗垃圾和放射性废液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工作人员平时穿戴防护用品进行工作,就不会受到超剂量辐射影响。综上所述,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本底正常,布局合理,项目运行所致各类人群组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医院在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辐射影响,从环保角度,该项目可行。表7 审批主管单位环保机构预审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市(地区)环保部门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9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 辐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目 录1 总论11.1 医院简介11.2 项目由来11.3 编制依据21.4 评价标准21.5 评价目的51.6 评价范围51.7环境保护目标62 工程分析62.1 PET-CT工作原理62.2 污染因子72.3 诊疗流程73 辐射环境本底调查83.1监测因子83.2 监测布点原则及方法83.3 监测仪器与规范83.4 监测质量保证83.5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结果93.6 监测结果分析94 辐射环境影响分析104.1工作场所的分级104.2 PET-CT中心三区划分104.3辐射防护安全评价114.4衰变池安全容积评价144.5 固体废物154.6 通风系统155 剂量估算165.1人群组划分165.2 剂量估算结果166 风险评价186.1 风险识别186.2 风险预防措施187 结论20附件:检测报告211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甲-21 总论1.1 医院简介绥化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39年,2011年6月被省卫生厅正式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承担着绥化市568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是集医疗保健、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教学科研、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2004年整体接收哈铁绥化医院以后,形成了一所医院两个院区的格局。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总资产4.9亿元,净资产2.3亿元。拥有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60台件,大型设备有日立0.4T永磁核磁共振、东芝16层螺旋CT、美国LCA+800毫安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及彩色超声等,医院实现了影像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检验系统、临床路径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平台。绥化市第一医院的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核医学科拟建于传染医院一层,具体见图1-2。1.2 项目由来绥化市第一医院为改善医疗环境,满足百姓需求,拟在医院传染医院一层建设PET-CT中心,并利用放射性核素18F对患者进行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评价单位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的基本要求,编制了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14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甲-2 绥化市第一医院图1-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核医学科建设位置图1-2 核医学科拟建于传染医院一层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2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3第6号);(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2015第33号);(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7)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3号);(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11第18号);(9)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62号);(10)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 第26号);(11)放射源分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5年 第62号);(1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13)绥化市第一医院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委托书。1.4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剂量限值第B1.1.1.1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管理限值。第B1.2款 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目取其十分之一即0.1mSv作为管理限值。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表1-1 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 单位:Bq/cm2表面类型放射性物质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控制区1)4×10监督区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区监督区4手、皮肤、内衣、工作袜0.41)该区内的高污染子区除外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应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的规定进行。第C1款,应按表1-1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级。表1-2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级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第C2款,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见表1-2和1-3。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表1-3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毒性组别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极毒10高毒1中毒0.1低毒0.01表1-4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操作方式放射源状态表面污染水平较低的固体液体,溶液,悬浮液表面有污染的固体气体,蒸汽,粉末,压力很高的液体,固体源的贮存1000100101很简单的操作1001010.1简单操作1010.10.01特别危险的操作10.10.010.001(2)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11930-2010);(3)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4)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 为便于操作,针对临床核医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可以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等三类。表1-5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具体分类1)分类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2),MBq>500005050000<50注:1)本表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2)加权活度=(计划的日操作最大活度×核素的毒性权重因子)/操作性质修正因子(5)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6)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制备正电子类放射性药品管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64号); (7)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8)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9)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10)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GB16361-2012);(11)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保局 1995);辐射环境监测X-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参数应与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水平中该地区的本底值进行比对。黑龙江地区室外、室内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本底水平分别为(26-134)nGy/h,(21-196)nGy/h。1.5 评价目的(1)对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辐射本底进行监测,掌握环境辐射剂量率背景水平。(2)对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做出分析与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做出预测。(3)对项目投入运行后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和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使其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该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6 评价范围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 10.11995)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项目污染源的特征,确定评价范围为以PET-CT中心为中心,周围50m区域。1.7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PET-CT项目操作的辐射工作人员,以及评价范围内的公众。2 工程分析2.1 PET-CT工作原理PET的临床显像过程为: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18F)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 PET显像。放射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移动大约1mm后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方向相反的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 015 us),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士0.25度)的光子时,即为一个符合事件,探测器便分别送出一个时间脉冲,脉冲处理器将脉冲变为方波,符合电路对其进行数据分类后,送人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CT的基本原理是图像重建, 根据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射线吸收不等这一特性,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也称体素)X射线穿过体素后, 测得的密度或灰度值称为象素。X射线束穿过选定层面, 探测器接收到沿X射线束方向排列的各体素吸收X射线后衰减值的总和,为已知值,形成该总量的各体素X射线衰减值为未知值,当X射线发生源和探测器围绕人体做圆弧或圆周相对运动时。用迭代方法求出每一体素的X射线衰减值并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该层面不同密度组织的黑白图像。PET与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同机组合,不是其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既有精细的解剖结构又有丰富的生理生化功能信息,能为确定和查找肿瘤及其它病灶的精确位置定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并可用X线对核医学图像进行衰减校正。2.2 污染因子 PET-CT中心主要使用18F对患者进行检查,期间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因子有:(1)射线和X射线使用18F进行检查时,就会受到能量为511KeV 射线的照射。同时进行CT扫描时,工作人员还将受到X射线的影响。另外,PET-CT设备采用2枚68Ge校准密封源,点源活度均为7.4×107Bq,均为类密封放射源,该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2)表面污染医生在对带有18F制剂的各种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工作服、手套等产生放射性沾污,造成放射性表面污染。(3)放射性废水从分装到病人检查完毕出院均有可能产生少量的放射性废水,因此,18F是水环境的污染因子。(4) 固体废弃物医生在给病人打针注射操作,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如试管、注射器、棉签、手套等),这些废弃物中都会有残余的18F。2.3 诊疗流程由护士对候诊室待诊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注射剂量和时间等信息登记,建立静脉通道,安静等候注射。 给患者注射示踪剂药物的剂量按0.1mCi/kg计算,同时根据18F核素的半衰期,一般开始显像的剂量约为810mCi进行注射。注射过FDG标记物的患者,在候诊室候诊大约50分钟左右。为了改善PET的显像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待诊患者上机检查前需要排净小便,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医护人员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摆位后,PET-CT开机进行扫描显像,每个体位扫描约34分钟,每个患者约进行67个体位检查,整个扫描成像时间大约2030分钟。3 辐射环境本底调查3.1监测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源项的理化特征,确定监测因子为:(1)X-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3.2 监测布点原则及方法哈尔滨嘉实瑞德检测站于2015年11月6日对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所在环境的辐射本底进行了监测。监测时天气条件:晴,室内温度22。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监测点位见检测报告。3.3 监测仪器与规范监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3-1。表3-1 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监测项目使用仪器方法依据检出下限X-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BH3103B型X-剂量率仪GB/T14583-931×10-8Gy/h3.4 监测质量保证(1)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3)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5)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3.5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结果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监测结果表 单位:×10-8Gy·h-1检测点位置平均值标准差minmax建设位置北侧1#101314.01.6建设位置北侧2#111212.81.2建设位置东侧3#101411.71.3建设位置东侧4#111614.52.2建设位置南侧5#121715.81.6建设位置南侧6#131514.21.2建设位置西侧7#111513.91.3建设位置西侧8#121614.32.2建设位置中心9#131513.62.1建设位置中心10#121513.31.83.6 监测结果分析 通过表3-2监测结果, X-剂量率室内监测结果为(11.715.8)×10-8Gy/h,监测结果均在黑龙江地区室内环境辐射剂量率本底范围之内,该项目所在地的本底水平正常。4 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1工作场所的分级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附录C提供的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PET-CT中心工作场所使用18F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绥化市第一医院放射性药物18F前期购买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后期拟通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采购。根据绥化市第一医院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天进行PET-CT检查的人数为50人,平均每人注射18F药物10mCi(3.7×108Bq),核素日用量最大为1.85×1010Bq。表4-1 PET-CT使用放射性药物工作场所分级核素实际日操作量(Bq)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日等效操作量(Bq)18F1.85×10100.0111.85×108合计1.85×108根据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在2×1074×109Bq之间为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本项目PET-CT使用放射性药物工作场所为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经计算,医院PET-CT中心加权活度为18500MBq,根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本项目PET-CT中心为类工作场所。4.2 PET-CT中心三区划分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清洁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PET-CT中心控制区包括注射室、分装室、源库和固废库;监督区包括PET-CT扫描室、注药后等待室、留观室和患者通道,其他为清洁区。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三区划分见图4-1。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设有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患者有专门的注射前候诊室、注射后等候室、专用卫生间和留观室。患者注射药物后等候、扫描及留观期间与药物注射前患者不交叉,PET-CT中心三区划分清晰、合理。4.3辐射防护安全评价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地面和台面应采用不易污染,易洗清的装饰材料装修,以便于擦拭。PET-CT中心防护设计如下:1、PET-CT扫描室: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6mmpb防护涂料(容重3.6T/m³,下同)顶棚:空心楼板加6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 2)防护门: 、患者入防护门:6mmpb,电动推拉门洞口尺寸:1.5m×2.1m 门尺寸:1.7m×2.2m 附属设备:工作指示灯、电离辐射标志牌、控制室防护门:8mmpb,手动平开门洞口尺寸=防护尺寸:0.9m×2.0m高3)、铅玻璃观察窗: 规格:1.5m×0.9m 防护剂量:10mmpb4)、铅玻璃防护框:规格:1.58m×0.98m 防护剂量:8mmpb 2、分装室:配备通风柜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10mmpb防护涂料 顶棚:空心楼板加10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2)、防护门:10mmpb,手动平开门,1樘洞口尺寸=防护尺寸:0.9m×2.0m高配电离辐射标志牌3、源库,废物库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10mmpb防护涂料 顶棚:空心楼板加10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 2)、防护门:10mmpb,手动平开门,2樘洞口尺寸=防护尺寸:0.9m×2.0m高附设:电离辐射标志牌,双人双锁,红外报警及监控录像系统 4、F-18注射室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10mmpb防护涂料 顶棚:空心楼板加10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 2)、注射窗口:750mm×750mm,10mmpb 3)、防护门:10mmpb,手动平开门,1樘洞口尺寸=防护尺寸:0.9m×2.0m高附设:工作指示灯、电离辐射标志牌 5、注射后等待室及专用厕所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10mmpb防护涂料 顶棚:空心楼板加10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 2)、防护门:10mmpb,手动平开门,1樘洞口尺寸:0.9 m×2.0m高配电离辐射标志牌 3)、专用厕所:墙体及顶棚同注药后等待室6、注射后VIP等待室及专用厕所 1)、墙体:240mm实心红砖加10mmpb防护涂料 顶棚:空心楼板加10mmpb防护涂料加3mm铅板 2)、防护门:10mmpb,手动平开门,1樘洞口尺寸:0.9 m×2.0m高配电离辐射标志牌 3)、专用厕所:墙体及顶棚同注药后等待室7、走廊患者走廊墙:240mm实心红砖加6mmpb防护涂料顶棚:空心楼板加8mmpb防护涂料加2mm铅板 走廊防护门:手动双扇平开门,6mmpb, 2樘洞口尺寸=防护尺寸:1.5m×2.0m8、留观区墙:240mm实心红砖加4mmpb防护涂料顶棚:空心楼板加6mmpb防护涂料 走廊防护门:手动双扇平开门,4mmpb, 1樘洞口尺寸=防护尺寸:0.9m×2.0m高PET-CT工作场所产生的辐射主要有:一是患者注射药物后产生的辐射,18F药物为衰变,射线存在时间极短,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0cm左右,而伴随衰变而产生的射线能量为511KeV。二是由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根据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较大工作量下的机房屏蔽:200mm混凝土(密度2.35t/m3)或370mm砖(密度1.65t/m3)或2.5mm铅。对照PET-CT中心扫描室的屏蔽设计资料,该房间能够满足标准中较大工作量时的要求。以PET-CT扫描室为例,扫描室的辐射防护屏蔽主要考虑用于显像的示踪标记物18F核素的辐射防护屏蔽。利用公式H=1.4×105Aq/ R2求出18F无屏蔽时参考点处的剂量当量率,式中:H:参考点处的剂量当量率,Gyh-1;A:18F人均最大使用量,3.7×108Bq;:照射量率常数,对于18F,=1.14×10-18CKg-1m2Bq-1s-1;q:居留因子,q=1/2;R:参考点距放射源的距离,2.0m;利用公式 K=HO/H,经查射线能量为0.5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