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际贸易及管理知识协调发展.docx

    • 资源ID:2018305       资源大小:249.38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贸易及管理知识协调发展.docx

    武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012届毕业论文题 目 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业班级 08级国贸5班 学 号 2008500056 学生姓名 王思敏 指导教师 龚清华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学院名称 法商学院 完成日期:2012 年05 月 09 日 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学生姓名 王思敏 指导教师 龚清华 摘 要 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性环境保护浪潮随之而起,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强化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倡导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同时许多国际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为处理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环境问题而不懈努力,为此而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如何恰当的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和许多国际组织机构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该选题研究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通过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既是国际贸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介绍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章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及原因。第四章提出了我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问题;协调发展 Abstract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economic and trade globalization trend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ollowed up the wav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y countrie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in legisl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advocating green consump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While at the sometime 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wing into action, to addres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and the signing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How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the major issues of concern 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analyses their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by introduc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alysis of its main elements, the basic idea and main method. Chapter II i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 and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Chapter III analyses the conflicts and the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chapter fourth presents countermeasures for trade and Environment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in China.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environmental problem;coordinated developmen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 论1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一)国外研究现状1(二)国内研究现状3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4第二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5一、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产生的背景5二、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6(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6(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8第三章 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等的冲突及原因11一、 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产生冲突的表现11(一)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11(二)竞争优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11(三)资源保护与环境剥削的冲突12(四)绿色贸易与绿色壁垒的冲突12二、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冲突的原因一三(一)出口缺乏环保意识一三(二)环境标志体系不完善一三(三)绿色营销观点欠缺14(四)政府在外贸操作中失误一五(五)出口产品的生态经济竞争力弱一五(六)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16第四章 我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17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7二、建立环境与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17三、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一八四、参与各种谈判活动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退化问题一八五、借鉴他国经验,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一八六、规范外商投资审批,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19结论与展望20参考文献21致 谢23III武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 论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复杂的。通过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学基本原理分析出国际贸易与环境冲突源于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使得现行的国际市场价格无法体现环境成本。在环境外部性没有得到控制时,不能确定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但如果将环境成本内在化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总体为正效应,有效的环境经济手段是基本协调措施。同时,各国国际贸易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在处理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各国处于环境保护目的而指定的不同的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限制作用。这些都为促成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创新与发展,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既带动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投资理论、国际技术贸易理论)的最大缺陷是仅追求狭义的经济比较利益,而没有考虑广义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结果是,表面上有关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取得了所谓的比较利益,但实际上有一方承担很高的生态环境成本。从长远看,很可能大大超 过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所以,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与协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较早。Tobey(1990)把环境资产作为一种投入品纳入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中,研究其贸易的影响。Magat和Viscusi(1990)验证了环境规制是否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纸浆和纸制品企业的生物需氧量和同体悬浮物的排放量有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能够减少企业大约20的排放量。Grossman和Krueger(1991)把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层面,从而建立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分析的的基本框架,同时他们通过对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的曲线,并与1993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Panayotou(1993)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Pmmyotou、Dasuptu和Malcr借用反映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并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The Enviro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Durwood Zaelke(1993)从法律、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了环境与贸易之间相互作用机制;Vanbeers和Vandenbergh(1996)侧重于从方法论角度评论贸易和环境外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Copeland和Talor(1994)将各国收人差别这一影响因素从众多影响国际贸易形式和环境质量的因素中独立出来加以分析。该模型表明,自由贸易在引起真实收入增加的同时,还改变了一国的产出结构,从而改变污染程度。Chilchilnisky(1994)认为在私人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自由贸易会加速发展中国家环境资源的破坏并对全球环境构成威胁。Dean(1997)通过联立方程模型测度了我国贸易开放对环境(水污染)的影响,发现贸易自由化短期内会使环境恶化。但长期效应则有利于减少污染。Mani和Wheeler(1997)通过考察19601995年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生产模式的转变、收入增长等与环境规制的关系后认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的百分比在经济合作组织(0ECD)成员国下降而在发展中用家稳步上升。Dua和Esty(1997)指出,作为全球自由贸易化的结果。各国会纷纷降低各自的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持或增强竞争力。出现所谓的“向底线赛跑”而且,一国严格的环境政策会迫使肮脏产业向环境管制宽松的同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会由此成为“污染避难所”。 Robision(1998)指出美国较严格的污染控制计划已经引起美国贸易模式的变化即进进口更多污染成本高的商品,从而减少国内对自然资源的消费。Antweiler等(2001)运用叫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国贸易开放度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其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环境保护。Dasguptaetal(2002)通过研究指出严格的环境管制使经济增长的每一时期都低于没有管制的排放水平,拐点也可能提前出现。EKC曲线因此变得比较平坦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Copeland和Talor(2003)使两个国家的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产权不清晰的同家相对产权清晰的国家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低。容易过度开采环境资源以增加出口,对外贸易使该国遭受损失。而产权明晰的国家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比较高进口初级产品,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利益。(二)国内研究现状相比较于国外而言,我国国内关于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李善同等(1999)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递推的中国经济一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就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了分析,其结论认为增长效应是污染增加的原因。贸易自由化并不会导致我国环境的迅速恶化。马丽、刘卫东、刘毅(2003)选用沿海地区12个省市1998200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弹性系数角度,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是减缓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主要贡献力量。张连众等(2003)利用我国2000年31个省市的S0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兰天(2004)选用1995200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02排放量作为污染指标,得到了与张连众等一致的结论。李秀香等(2004)以C02排放量为指标,分析了19811999年期间我国出口增长的环境效应,所得结论是: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贸易自由化及环境规制的实施,我国C02排放量的增幅下降,贸易的规模、结构及技术效应均为正。杨海生等(2005)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之间的负向关系、FDI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也就是说外贸在改善环境质量而FDI在恶化环境质量,引入FDI将加大我国越过EKC顶点的难度。吴玉鸣(2003、2007)运用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与我国环境规制问题,认为FDI在恶化我国环境。沈荣珊等(2006)以水体有机物为污染指标,采用了34个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发现自由贸易自由化的规模效应是负的,但在技术和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环境污染将减少。陈红蕾、陈秋峰(2007)以S02排放量为污染指标对我国贸易开放度的环境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邓柏盛、宋德勇(2008)运用19952005年一三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认为,FDI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对外贸易则恶化了我国的环境。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在世界贸易额不断加大的同时,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此引起了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广泛研究。本文主要讲述了国际环境的主要问题,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国际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内涵及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制度设计理念,本文从由表及里的进入深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产生冲突的必然性,以及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冲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而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选题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深入认识选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其必要性。第二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一、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性环境保护浪潮随之而起,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强化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倡导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同时许多国际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为处理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环境问题而不懈努力,为此而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如何恰当的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和许多国际组织机构关注的重大课题。事实上, 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属于老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 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除, 各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以及如“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后的30 余年间, 在一般民众中, 环境保护主义支持率得到明显的上升; 在国际贸易论坛和学术界, 国际贸易和环境以怎样的方式, 在怎样的程度上互相作用,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2001 年12 月WTO 各成员国在多哈召开了新一轮贸易谈判, 即“多哈回合”。这次又被称为“发展回合”( Development Round) 的谈判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 实现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 在该回合中, 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被纳入议题, 从而有可能削减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贸易发展机会( Alan Oxley2002)。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对我国的重要性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都要大,我国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将影响到未来我国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体系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我们要在保证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这是我国外贸发展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在理论上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也既通常所应用的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贸易增加了专业化程度,扩大了产出,因此污染产业排污也相应地扩张。考虑到总的产出增加,因此整体环境水平是恶化的,这是规模效应得出的结论。结构效应指的是贸易模式和产出结构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专业化从事污染行业的国家,环境水平会有很大的退化;专业化从事清洁产业的国家,环境状况会改善。自由贸易改变生产水平和结构,进而改变对环境资源的压力。第三是技术效应。技术效应指贸易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技术扩散,降低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的成本,从而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一项模拟显示,开放体系会加速新的清洁技术的使用,每十年会使污染减少10到20。很显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还存在于其他一些方面。1、 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国际贸易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且是跨国界、遍及全球的经济行为。不加限制的贸易自由化将导致环境污染及破坏问题在国际间蔓延,特别是污染产业及危险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问题。(1) 国际贸易引起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各个经济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主动降低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强度。这种竞争性的降低环境标准的行为最终导致环境普遍恶化。该假说并没有得到经验数据的普遍证实,但是的确在局部或个别案例中存在,甚至是发达国家之间也会这样做,这往往源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和短期经济目标。(2)国际贸易导致间接资源掠夺国际贸易会使经济活动增多,因而必然会使用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全球性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膨胀,会使环境恶化,并加速资源的耗竭。一方面由于各国的资源拥有量是不均衡的,保护资源的力度不同;另一方面,由于贸易自由化产生了一国对别国生态资源的依赖性,则通常情况下环保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3)污染产业排污扩张根据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造成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产出也随之扩大,因此污染产业排污也相应地扩张。考虑到总的产出的增加,整体环境水平是恶化的。某些发达国家在他国开办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因为专业化程度的加强,再投资的增多,间接加大了对被投资国环境情况的污染,是间接资源掠夺的又一种形式。间接资源掠夺,加速了生态资源与能源物质的高消耗和不合理开发,造成了新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退化。2、 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正面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调整了资源的配置,促进了各种商品的国际流动及国家间的文化技术交流,对世界的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有着重大影响,其对环境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1)国际贸易带来环保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不仅可以弥补技术开发的不足,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避免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2)国际贸易促进环保意识加强国际贸易在经济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着思想文化的交流,使得一些国家的环保意识得到传播:并且在国际绿色浪潮推动以及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标准的情况下,各国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3)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由于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具体目标不同,造成双方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对立关系,体现在:环境保护的目标是限制自由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它要求一定程度和形式的政府管制和干预,实行一定范围的权力集中;与之相反,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因此它要求减少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实行权力的下放和分散化。同时,因为环境保护的自身特点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等因素,也造成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众多不协调,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准确地说,这种冲突是国际环境条约、国内环境政策与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的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冲突。从现象上看,似乎在环境保护与世界贸易之间的对立关系难以协调,只要哪一方得到了发展,就会对另一方产生伤害,即环境控制越严,就越会妨碍自由贸易;或者自由贸易越发达,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之势就越难以控制。两者之间的矛盾由于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被深化和复杂化。如有些贸易强国利用自身优势,已经或正在把保护环境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加以利用,形成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尽管国际贸易的不少规则、条款为环境保护设置了各种障碍,但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也在不断地通过对自身政策的制定、法律的完善,以同样的方式对国际贸易体制、活动施加着影响。(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限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放任贸易自由化而忽视环境保护的传统做法渐渐被人们所不容。国家、地区甚至国际社会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领域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法律规范和标准。这些法律规范和标准必然会对原有体制下国际贸易活动产生限制。例如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与海豚之争的案例就是这种限制性影响的强有力说明。在太平洋东部热带区域,金枪鱼和海豚处于共生状态,金枪鱼常常在海豚所在水域的下层活动。渔民于是可以凭借海豚发现金枪鱼群,利用拖网将鱼群一网打尽,但是这种捕鱼方法同时也捕杀了大量的海豚。1972年美国制定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为美国国内的船队和在太平洋捕捞金枪鱼的外国船队设定了保护海豚的标准,该法规定,如果捕捞金枪鱼的国家不能向美国当局证明他们达到美国法律规定的标准,美国政府就必须对该国的渔产品予以禁止进口。在这个争议中,墨西哥是出口国,其输往美国的金枪鱼被禁止进口。诸如此类的冲突和纠纷有逐渐增多之势,如果不对原有的国际贸易体制加以改革,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框架内体制化、规范化,并由此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引导企业行为和对外贸易活动在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基础上,再增加环境保护的价值纬度。同时,如果不努力在国际贸易体制与环境保护规范、标准之间做更多的协调工作,使其逐渐趋向于相容一致,就难以从源头上缓解绿色壁垒一类的贸易冲突,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对立格局就难以打破,二者走向双赢的局面就难以出现。2、 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环境保护一方面对国际贸易作出许多限制,为之提出更高的环境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全球将出现一个以环保产品为核心的绿色市场。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从在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环境标志对国际贸易的促进环境标志是一种贴在产品上的图形,证明该产品不仅质量符合环境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置等过程中也符合规定的环保要求。环境标志的目的是通过引导消费来限制对环境有害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和促进对环境无害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环境标志制度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十分有效。它既是一种促进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又是一种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国外,利用环境标志来对进口产品作贸易限制已是司空见惯。如果没有环境标志,进口产品将受到价格和数量限制,无法与国外获得标志的同类产品竞争,从而影响其进入别国市场。如中国海尔生产的电冰箱在1990年之前,由于没有获得德国等国的环境标志在进入市场时受到价格和数量限制,后来由于应用了环保技术且质量上乘,获得了相关证书而迅速打入欧洲市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界电冰箱市场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2)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环境标准是国际组织或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国际环境标准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标准,目前影响最大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的IS014000环境系列标准。IS014000系列标准是一种市场信息和市场行为,尽管它不是强制性标准,但由于它将是否实施与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的认证以及企业的环境形象、社会声誉和市场准入条件等一些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因素联系起来,取得IS014000系列标准认证,即是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有了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因而这些企业的产品将比较容易打开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章 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等的冲突及原因国际贸易表面上是参与国都从中获取利益, 但由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占有绝对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环境负效应。所以, 贸易环境问题南北冲突的结果是,发达国家是贸易扩张的受益者, 而发展中国家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目前, 贸易环境问题的南北冲突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 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产生冲突的表现(一)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处理贸易与环境的政策立场会有所差异。由于国际贸易可以带动经济增长, 不排除某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宽松的环境政策来获得竞争优势或吸引外资。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优势, 故意提高环境标准, 使发展中国家产品无法进人国际市场或只能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污染滞留产品。新贸易理论指导下的新国际贸易方式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发挥其优势, 并通过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二)竞争优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贸易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环境保护应该是世界的共同贵任, 发展中国家自身财力有限。环保技术相对落后, 发达国家掌握的新技术本应该与发展中国家共享, 以此推进全球环境保护进程。但问题是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 掌握先进技术是发达国家保持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出于各自国家的利益, 实现技术共享是极为困难的。事实上, 能得到大范围推广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的技术通常与高效低耗无关。相反, 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经常是将要被淘汰的“夕阳”产业和技术, 或低效高耗的污染产业。(三)资源保护与环境剥削的冲突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污染转嫁, 发达国家为解决或者避免国内污染, 把污染严重的行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去, 也把污染严重的废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处理, 从而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压力; 其二是生态掠夺, 发达国家依仗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进行生态掠夺, 发展中国家靠出口自然资源或资源密集型产品, 使得有些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利用其限制性的自然资源, 从而超过该国本身的地理承受能力 ,引起了生态失衡, 继续下去将引起贸易条件和生态环境都趋恶化。另外,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 由于地球物种主要集中于南方国家, 发达国家所负的责任并不大, 他们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对多种物种的贸易进行限制。而在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方面, 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愿当英雄, 甚至还逃避责任。(四)绿色贸易与绿色壁垒的冲突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恰当的环境措施的支持,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为国际贸易创造一些商机。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 纷纷推广“生态工程” 、“环保工程” 和“无污染工程”等绿色技术, 大搞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 发展“生态产业群体”。他们争先恐后地生产绿色产品, 开展“绿色营销”, 希望通过绿化国际贸易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并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日益激烈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不断增加“绿色投资”, 力求在未来国际绿色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绿色革命”, 加强环境保护, 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较低, 社会矛盾多, 加上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在绿色潮流中起步较晚, 处于明显劣势。所以绿色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在全球国际贸易和环境政策还没有协调的情况下, 环境保护和绿色贸易给发达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绿色壁垒)以可乘之机。目前, 绿色壁垒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贸易障碍。二、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冲突的原因(一)出口缺乏环保意识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情况来看中国并不属于资源富余的国家,但我们却大量出口矿产品、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使得原本就不太充足的资源显得更加匮乏自然资源随着不断的出,而大量的减少。同时矿物质和金属制品的出口还导致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大量有毒和放射性物质的释放,这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部分国内企业虽然意识到过度的出口会造成国内污染严重,但他们盲目的追求出口创汇利润而宁愿把污染留给国内。实践中发现,我们的矿产品等为什么能够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很大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意识到生产这些产品对本国环境的负面影响太大,所以他们不愿意自己生产这种产品愿意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来吸引我们产品的进入。而且,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对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的认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实施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他们只顾追求短期的出口外汇收益,认为保护环境是多此一举的行为,即便采取环保措施也多半是一种被动的、为了应付政府有关部门检查、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门面工程。他们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对于个人利益影响不大。因此,对其保护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我们在选择环境政策时面临“囚徒”困境。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想去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得环境知识,即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二)环境标志体系不完善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环境的多样性。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又一个明显原因是人文社会的原因。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且处于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企业装置差,能源资源消耗大,防治污染的设施又严重不足,导致环境和资源压力很大。同时人口数量的飞快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为了走工业化道路以摆脱贫困,多年来一直乱砍滥伐、森林草木植被大面积被破坏,许多地方土地沙化、土壤肥力骤减。虽然,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求生存、反贫困”的目标,但这种增长往往与污染并存。因为,人口的激增将会引起人们无节制地开发现有资源,导致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增加。这些现象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贸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尤其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极大障碍,使我国承受着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其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力和文化知识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使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严峻。出口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机会,也是财富的象征,不能顺利地获取信息或者得到的是不对称的信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效益。我国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信息传递渠道存在很大的障碍,大部分出口企业对国际上的环保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信息的了解滞后。随着国际公约的频繁出台、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以及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个国家纷纷制定或修订环境与国际贸易法律和法规,以此来协调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好关系。进口国所实施的每一种环境与贸易法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都有可能会改变市场上的商品构成情况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从而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形成贸易壁垒。如果我国的出口企业不能及时了解这些环境标准变化的相关信息,势必会严重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三)绿色营销观点欠缺目前,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从宏观上看还较低,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部分出口企业的经营思想落后,与发达国家的绿色营销观念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这些出口企业在对外营销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如何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来组织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根本不考虑出口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他们这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有些出口部门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向绿色营销观念转变,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远远小于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损失,对环境保护的程度也远远低于对出口利益追求的欲望。因此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污染环境的责任。(四)政府在外贸操作中失误部分政府领导在对外贸易的具体操作中没有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对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片面的追求出口创汇,个别政府部门的领导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在对企业的出口管理过程中违反环保法规,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后果,但在权利的庇护下,可以逃避法律制裁。人治在许多政府官员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人治统治在环保法中也没有根除。例如,我国的环保法早就颁布实施,但执法活动却要在上级下达文件后执行,用一般规范性的文件改变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人治代替法治,许多地方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只看政绩而不看代价。而政绩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指标,这会导致部分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形成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即光辉的业绩背后,带来的却是环境的巨大压力。(五)出口产品的生态经济竞争力弱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年经济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占我国GNP 的10%左右。每年因自然生态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同期GNP 的5%左右。这表明,我国外贸发展的绿色化程度还比较低,而21 世纪将是绿色经展的世纪,21 世纪的经济竞争将是生态经济竞争,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绿色外贸,提高我国外贸生态经济的竞争力。可是我们在现实的贸易发展中发现,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长依然很快,即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这不仅导致原本稀缺的自然资源更加紧缺,而且使得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巨大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形成较高的环境成本。同时,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技术、环保等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据我国海关统计, 近几年,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增长迅速,但是在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等措施的限制。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化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极大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六)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其法律、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贸易及管理知识协调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