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教材课件.ppt

    • 资源ID:2003813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教材课件.ppt

    市北医院门诊部 孙筱颖,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市北医院门诊部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大,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要有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前言,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生物性感染化学性感染物理性因素心理问题,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生物性感染,生物性感染 (感性认识),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生物性感染 (感性认识)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你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以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果是什么?你想过吗?,你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扎伤。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目前已经知道血液载体超过20种。自有医护工作以来,医护人员就不经意地暴露在这些病原菌地威胁之下。,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以史为鉴(国外),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1949年,人第一例报道医务员感染肝炎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1987年,Italy首例ICU护士感染HIV1992年,美国Linda被留置针扎伤HIV1998年,报道感染HIVHCV2003年,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以史为鉴(国外)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回顾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卖血传播的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2007年全国疫情估计目前我国估计现存感染者人数仍为65-100万,回顾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艾滋现状(国际),全球快速蔓延 去年增500万人 联合国:去年300万人死于艾滋 亚洲数激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有艾滋孤儿童7.8万 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超过84万 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 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3300万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艾滋现状(国际) 全球快速蔓延 去年增500万,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爱滋病病人8.5万人,占全人群的0.05%。卫生部通报: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卫生部:内地已有3.4万名艾滋病人死亡86.3%县市区报告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排行前六位的省份,总病例数约占全国的80%,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四川。,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我国现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逐渐增多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因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人群,我国现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目的和意义,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遇到事故后正确的处理程序和预防用药原则。预防艾滋病等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目的和意义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遇,主要内容,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二、职业暴露的危险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四、职业暴露后处理,主要内容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传播,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目前研究表明,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感染HIV,艾滋病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传播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通过同性或异性的性行为传播,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约80%的HIV感染者都是通过性行为方式感染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性行为中,肛交具有最大的传染危险,其次是无保护的阴道性交、口交等。,性接触传播,通过同性或异性的性行为传播,是HIV传播的主,HIV大量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注射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移植HIV感染者或病人的器官;与HIV感染者和病人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的医疗器具或理发、美容工具等,均可导致HIV的感染。 经血液传播HIV视不同的传播形式而不同:经输血传播的概率为95%;共用静脉注射器传播的概率大于70%;针头刺伤皮肤传播的概率约为1:400-1:300。,血液传播,HIV大量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感染了HIV的妇女可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其概率大约为20%-35%。受感染的儿童存活时间较短,50%大约在2岁前死亡,80%存活不到5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区其传播概率有所不同,非洲大约为25%40%,美国和欧洲大约为15%25%。,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可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胎,传播差异,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2743。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染的几率相当低,但是,传播差异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免疫的话,你,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危险,容易感染的人员: 检验人员、 护士、医生、外科技师、 透析医师、停尸房工作人员,医疗垃圾处置人员等在医院工作的所有群体。,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危险容易感染的人员: 检验人员、 护士,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皮损 22.7%黏膜污染 11.2%割伤 7.7%,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职业暴露特点,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职业暴露特点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流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谈话,握手,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二、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来源23项研究)粘膜暴露其感染率为0.09%皮肤暴露如针刺后,其感染率为0.33%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污染物中HIV的含量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二、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来源23项研究),0.33%几率的遭遇,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33%,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叹。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0.33%几率的遭遇 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Lynda Anold,Lynda Anold 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Lynda AnoldLynda Anold 1992年5月,Karen Daley,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在与麻省护理学会主席Karen Daley握手,Karen Daley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士,,2000年11月6日美国通过了针刺安全和预防法案前总统克林顿在法案上签字,2000年11月6日美国通过了针刺安全和预防法案前总,“窗口期”,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少数人可到4个月或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产,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易接受血液、体液的人群且多为危险性接触,刺伤后存在发生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针刺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是医,医疗锐器伤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V等感染。美国CDC资料:2004年底已证实有59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暴露感染HIV,其中48人医疗锐器伤引起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经济危害:本底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Lee报道发生1例锐器伤所产生的医疗相关费用为513766美元,如果发生感染则更高社会危害:双向传播途径。HB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医疗锐器伤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针刺伤对护士的影响,护士占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最高比例医务人员针刺伤后的感染与否取决于病原体,免疫状态、针刺伤的严重性感染概率:HIV0.3-0.5%,HBV 3 %,HCV 2-5%针刺伤导致的职业相关感染占了所有职业相关感染的86%而由此导致的医务人员心理伤害也许更严重,即使一次刺伤并未导致感染。一个调查发现:20个医务人员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11个人出现了刺伤后的急性严重的抑郁症,7个后来发展为持续的中度抑郁,6个辞去工作,针刺伤对护士的影响护士占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最高比例,三、职业暴露的预防,三、职业暴露的预防,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也要 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染;2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其基本特点:,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也要 防止非血源性疾,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 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 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 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防护措施,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坚持洗手: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和防护镜。穿隔离服: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防护措施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带手套,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将输液导管与无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应立即丢应用,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四、职业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四、职业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流动净水充分冲洗;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锐器伤(生物性感染),镇静锐器伤(生物性感染),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 子、口罩、手术衣;流动的净水充分冲洗污染部位。,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 子、口罩、手术衣;溅污或浸泡所致的,紧急措施,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基本情 况、损伤情况等。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紧急措施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基本情 况、损伤情况等。,对职业暴露级别的评估,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快向疾控中心报告,由专业人员对职业暴露的级别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如需用药,应在4小时内用药。越早越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对职业暴露级别的评估,实施预防性用药,1、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连续使用28天。2、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实施预防性用药1、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暴露后的监测,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暴露后的监测,随访和咨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的第4周、8周、12周及6个月要对其本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监控和处理。,随访和咨询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给予随访和,心理支持,通过问候、拉家常以及关注的目光、亲切的语调、等让被暴露者安静下来,并与其建立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 让其宣泄紧张不安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 讲解做HIV抗体检测及定期监测、随访的必要性,并预约检测后咨询; 及时向被暴露者提供咨询,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配合检查、定期监测、随访以及树立生活、工作信心。讲解在家庭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心理支持通过问候、拉家常以及关注的目光、亲切的语调、等,化学性感染,药物:抗肿瘤药、麻醉剂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化学性感染药物:抗肿瘤药、麻醉剂,“通俗地说,抗癌药物既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长期受到药物污染的护士,体内会受到影响,造成对健康的损伤。”吴兰笛教授打算下一步对尿样阳性的护士进行血液DNA分析检测,定量研究抗癌药物的剂量与正常护士所受职业伤害程度的关系。,“通俗地说,抗癌药物既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安全防护管理,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化学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抗肿瘤药物不断开发和在临床的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已被证实;对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其危害性也有相关的报道,应引起职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安全防护管理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抗肿瘤药物进入护士体内的主要途径,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出物,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和气雾滴,可通过以下途径传入人体呼吸道吸入 皮肤吸入经口摄入,抗肿瘤药物进入护士体内的主要途径 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出,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骨髓抑制脱发月经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损伤孕期接触抗癌药物对生殖机能有不良影响,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骨髓抑制,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1986年制定了防止医务人员受到细胞毒性药物侵害的工作指南,内容包括:在配药、给药、清理过程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生物安全性通风橱配制危险药物;训练所有相关医务人员掌握处理危险药物的方法。目前,美国、芬兰等国家的职业防护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执行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人员操作规则”中明确规定:操作时要穿防护工作衣,戴口罩、手套、目镜,有条件的戴面罩。,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1986年制定了防止医务,医院里消毒剂、高级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严重地恶化了医院的生态环境。菌群养成了高耐药性,护士长期要和这些菌群共处,呼吸含大量消毒剂的空气,身体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曾有一位新科护士到医院烧伤科报到上班,一周后就出现乳腺发炎,医生怀疑是工作环境内菌群感染,后来炎症虽然消失了但她也产生了抗生素高耐药性。“道理很简单,因为感染她的菌群是高杀伤力的。,医院里消毒剂、高级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严重地恶化了医院的生态环,供应室污染重3护士死于癌症,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急诊护士、ICU护士是最累最辛苦的,而忽视了另一个“黑洞”供应室。 在医院里,供应室是最大的医疗垃圾集中地,做完手术的器械等可重复使用的装备,粘着病人的血液、体液、呕吐物送到这里,由护士和护工动手清理消毒。这里使用的消毒剂浓度最高、剂量最大,极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供应室污染重3护士死于癌症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急诊护,物理性因素,长期接触X 线可造成人体很多的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等,甚至诱发肿瘤。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弯腰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如腰背痛等。,物理性因素长期接触X 线可造成人体很多的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心理问题,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造成影响很大,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作本身,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以及工作疲劳感,均影响着护士心身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护士的最大压力是护患关系压力。病人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加剧了工作负荷。赋予病人投诉权利的同时,忽视了护士在工作中的专业权利和人格权利,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国内调查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理抑郁、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12. 3 %。,心理问题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造成影响很大,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在护理学科不断发展中,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也在社会功能中日益突出。而良好的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和较高的生活质量,是保证护士为病人、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应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操作规范和防护制度,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强化防护行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在护理学科不断发展中,护理服,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到其他医务人员,家人和朋友,请保护好自己,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到其他医务人员,家人和朋友,请保护好自己,小结,增强防护意识 采取防护措施 应急处理得当 及时预防用药 给予随访咨询,小结 增强防护意识 采取防护措施 应急处,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教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