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地理科学导论第四章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ppt课件.ppt

    • 资源ID:2003051       资源大小:6.24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科学导论第四章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ppt课件.ppt

    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一)西方古代地理学1. 古希腊地理学世界上第一部地理著作是奥德赛(odyssey) ,相传为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对偏航迷游的描述,为游记性的区域地理著作。 希腊军队攻打特洛亚城久攻不下,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提出木马计。建造一只巨大的特洛伊木马,内藏兵将,大军佯装撤离。特洛亚人视木马为祭神奇物,拖入城中。夜,里迎外合,拿下特洛亚城。大军班师,独缺奥德修斯。他历经10年磨难,回到希腊。 奥德赛描写的是10年中最后40天的故事。,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一)西方古代地理学1. 古希腊地理学古希腊地理学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地球球体的发现,即所谓“地圆说”。公元前6世纪毕达格拉斯制定了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公元前5世纪-4世纪,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前428-前348)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分别从演绎推理角度和实际观察角度提出地球是圆的看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一)西方古代地理学1. 古希腊地理学古希腊地理学家除了“地圆说”的贡献外,对地球的数理性质的研究、气候带的研究也做出重要贡献。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前276-前194)第一次合成了 Geographein这个术语,Geo为“土地”之意,graphein为“记载”之意,意味着地理学是“记载地表事物的学问”。他不仅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ein这个术语,而且用两地竿影换算出弧度,计量了地球的周边是252000希腊里(约折合为39690公里),已近于近代的实测值,是古代数理地理的创始人。埃拉托色尼还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以后的非洲)三个地区,以及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等五个地带,并首次根据经纬网绘制世界地图。,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一)西方古代地理学2. 西方中世纪地理学虽然中世纪也有一些诸如十字军东征、马可波罗旅行等地理实践活动,但在理论上,在古希腊地理学基础上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一切都用上帝的创造和意志来解释。中世纪(13世纪晚期)意大利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的见闻,是关于东方的区域地理著作。书中说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非常诱人!,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一)西方古代地理学3. 地理大发现15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的封建主、商人和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渴望到东方经商,掠夺东方的财富。但在通往东方的道路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着。怎样才能到达东方呢?只好另寻新航路了。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另一个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一百多名水手乘四条船,绕过好望角,沿东非海岸进入印度洋,在阿拉伯水手的引导下,第二年到达印度。1519-1521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二)中国古代地理学1. 秦汉以前在我国,地理一词来源于几千年前的(商朝后期或殷周之前-公元前1000多年) 的易经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前期)的尚书禹贡。它按地理特征将古代中国版图分为九州,并概要记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活动和物产交通,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几乎与尚书禹贡同期的 管子地员,探索了中国土地的分类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带谱,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系统分类的作品。,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二)中国古代地理学2. 秦汉-明清时期(1)广泛的地理实践,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二)中国古代地理学2. 秦汉-明清时期(2)丰富的地理著作和地理典籍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第一部疆域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年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演变,并以行政区为纲,记载山川、水泽等自然现象和水利、户口、聚落、物产、关塞、名胜等人文现象。中国历代编修的方志以及全国性总志多带有区域地理特点,如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述了当时全国政区沿革、范围、山川、户口、贡赋和古迹等情况,并附有地图,其形式已接近近代的区域地理著作。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明末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最具代表性。,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一、古代地理学(19世纪中期以前)(二)中国古代地理学2. 秦汉-明清时期(3)先进的测量绘图技术我国古代地图测绘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原始地图萌芽时期(黄帝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地图理论奠定和发展时期(汉代三角测量、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与西方制图学结合的时期(明代徐光启采用西方测量技术),马王堆帛地图是1973年在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三幅地图为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均绘在帛上,故名。约为公元前168年以前作品,为中国发现最早的地图,也是保存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高下”,即相对高程; “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近代地理学创立于德国,其创始人是洪堡和李特尔。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是19世纪的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洪堡的科学活动涉及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各个方面。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包括:首创世界等温线图,指出气候不仅受纬度影响,而且与海拔高度、离海远近、风向等因素有关;研究了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根据植被景观的不同,将世界分成16个区,确立了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了植物地理学;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指出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认识到地层愈深温度愈高的现象;发现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论述气候同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的关系,得出植物形态随高度而变化的结论;,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根据地磁测量得出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根据海水物理性质的研究,用图解法说明洋流;发现秘鲁寒流(又名“洪堡寒流”)。此外,还促进了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洪堡的科学考察和著作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宇宙(全名为字宙:物质世界概要)是洪堡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映了他追求自然界统一的思想,汇集了洪堡一生的研究和发现,全书共5卷,分别于1845、1847、1850、1858、1862年出版。,第1卷是关于宇宙全貌的概述;第2卷是历代对自然风光的论说和人类致力于发现及描述地球的历史过程;第3卷论述天体空间的法则;第4卷讲地球;第5卷是根据他去世后遗留下的大量笔记付印。此书总结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原理和区城地理研究的法则,是近代地理学最为重要的著作。此书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几乎包括所有欧洲语言。洪堡的主要著作还有植物地理学论文集(1805)和中央亚细亚(3卷,1843)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李特尔(Ritter,Carl,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确立了地理学的概念体系,把地理学从博物学、一般的自然科学中分立出来,将地球表面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创用“地学”一词,代替洪堡的“地球描述”。指出人地相关的一般法则,在具体研究中偏重人文现象,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因素。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 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继洪堡和李特尔之后,德国出现许多有贡献的地理学家,如:地貌、地质、自然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第四纪冰期理论的阿彭克;气候学家柯本;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区域地理学家赫特纳;景观生态学家特罗尔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二)西欧北美近代地理学,英国地理学最著名的是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法国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中独树一帜。保尔维达尔德拉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其后的代表性人物还有让白吕纳等。到20世纪前半叶美国地理学起到近代欧美地理学领头羊的作用。戴维斯是美国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哈特向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三)俄罗斯及前苏联近代地理学,俄罗斯地理学家首推道库恰耶夫,他是自然地理学家、土壤学家。提出自然地带学说。 巴朗斯基是苏联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是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之一。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倡导“地域生产综合体”研究。,巴朗斯基(apaHckun18811963)是苏联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是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重视自然条件的研究,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思想,重视区划和综合分析,强调区域观点在经济地理中的运用。著有苏联经济地理、国家计划委员会洲区概况、苏联经济地理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二、近代地理学(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四)中国近代地理学,中国近代地理学起步晚,学术上受欧美学派影响较深。张相文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我国近代地理学著名的地理学家还有自然地理学家翁文灏、任美鄂、林超,气候学家涂长望,地图学家曾世英,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地理学史家王庸,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等。,翁文灏( 1889年 1971年1月27日),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是中国最早期的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翁文灏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前身焦作工学院的校董。翁文灏曾以名学者之身份在国民政府内任事,在抗战期间主管矿务资源与及生产。1948年更曾任担行政院长。不过在任期间推出金圆券,引起金融混乱和恶性通胀,声名大坏而下台。1951年从欧洲回到中国,被任为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1年病逝北京。,近代地理学家,竺可桢,戴维斯,拉采尔,道库恰耶夫,麦金德,索尔(美国人文地理学中景观学派代表),特罗尔,赫特纳,1. 谢费尔对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挑战 谢费尔认为“科学就是对法则的追求”,一切科学都是统一的,最终目的是对法则和规律的追求。2. 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学派:美国的华盛顿学派、英国的剑桥学派、瑞典的隆德学派。 特征:方法论上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定量研究、模型分析。认为地理学是空间科学。,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理论革命与计量革命,1. 行为革命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地理学家对逻辑实证主义主导的计量革命重新审视和思考,不少地理学家将注意力转向行为与空间、环境关系的研究。行为革命源自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尔逊、哈维、沃尔帕特、哈格斯特朗、段义孚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行为革命,2. 地理学中行为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行为地理研究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研究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二是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前者有认知地图研究、认知过程研究,如格尔德的认知过程模式, 段义孚的空间经验等。 后者主要包括消费行为 地理、区位决策行为、空间移动行为等。 主要成果有高里斯的“锚点理论”、普蕾德的“行为矩阵”、 哈格斯特朗的“时间地理学”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行为革命,锚点理论模型,1. 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对与环境关系的飞跃性认识时期。2. 地理学中的生态思潮人类生态学思想 景观生态学研究 建设地理学思潮,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三)生态思潮,1. 阿努钦的统一地理学思想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景观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机械唯物论和二元论的经验主义地理虚无思潮。通过地域复合体探讨专题的统一地理学方法论。统一地理学的形式是“国家地理学”。地理学应该按地理复合体的层次分为地球科学、区域地理学和小区地理学。,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统一地理学、大地理学思潮,2. 钱学森的地理科学思想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跨学科的科学,有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地球表层。但地理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是一大科学体系,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地理科学思想是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理论贡献,是对地理学更高层次的概括。,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统一地理学、大地理学思潮,1. 三S系统 遥感系统(Remote Sensing,简称R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 2. 数字地球,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一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三、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五)信息革命,一、区域学派 二、景观学派 三、环境生态学派 四、空间学派 五、社会学派,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一 区域学派(一)近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 1. 赫特纳的区域地理学思想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有局部差异的地球大洲、国家、区域、地方,也就是不同等级、不同特征的区域;提出了区域研究规范,或者叫区域地理描述的传统纲要;在关于地理学方法认的争论上,主张地理学既要进行描述,又要寻求规律。,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一 区域学派(一)近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 2. 哈特向的区域地理学思想认为地理学就是研究地区差异的;指出地理学追求法则、规律的局限性。,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哈特向:那些想把一个方塞插入一个圆孔的人们终于遭至个人的失败和专业上的不幸。,一 区域学派(二)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对区域的认识深化,从区域的形态差异分析转向系统分析。引入系统论思想,从区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联系去认识区域。通过区域整体结构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分析,把握区域要素的整体特征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摈弃了描述体系,转向演绎方法,形成区域系统研究体系。 吸收自然地理理论、景观学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生态环境学理论、人类行为理论、区域科学理论,形成更高层次区域建设区域开发理论思想。实践性、应用性、工程性加强,直接服务于区域开发区域治理。,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二 景观学派(一)近代地理学中的景观学派1. 景观的概念 1906年施吕特尔把“景观”作为地理学术语提出。“景观”在德语中被解释为“风景”、“区域”。 在地理学中包含如下含义:整体性、地域性、形象性。2. 前苏联的景观学说:将景观理解为自然综合体的一般概念;将景观理解为区域,理解为具体地段;景观是自然综合体的一级类型,区域是景观类型单位有规律的组合;生物地理群落是景观的最小结构部分,即单元景观或小景观;提出景观中地球化学共轭思想。,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二 景观学派(一)近代地理学中的景观学派3. 欧美的景观思想美国索尔的文化景观思想: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引入美国地理学界,强调人对自然景观的普遍作用,探求人类影响下景观的演变、发展规律。德国特罗尔的景观生态学思想:从空间视角、从地理环境尺度研究生态特征、生态规律,诸如林线、雪线的变化、森林、草原等景观类型的演变等,开辟了景观研究的生态学视角和生态学研究的地理学视角。,索尔,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特罗尔,二 景观学派(二)现代地理科学中的景观思想 地理系统思想景观格局理论土地类型与土地覆被研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三、环境生态学派 (一)近代地理学的环境生态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达尔文主义(二)现代地理学的环境生态学思想注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物质基础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生态效应研究。共生论、协调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论、土地承载力论、适度人口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四、空间学派 (一)近代地理学的传统空间学派方法论:探求事物空间关系上的一般法则和规律。 理论:从经济学导入的传统区位理论。,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四、空间学派 (二)现代空间学派形成华盛顿、剑桥、隆德三大学派;数学方法大量广泛地使用;区域科学出现与发展;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受到重视;取得一批学术成果:重力模型、扩散模型、城市序位模型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五 社会学派社会学派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派给现代地理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不仅受环境制约,受经济要素关系的影响,还受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影响。,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二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四、地理学的特征,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辨析 关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两种比较流行的习惯认识是错误的地理学是空间科学,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家普遍的共识是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的科学。,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二)地球表层的范围、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1. 地球表层的范围陈传康、景贵和、潘树荣等: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层底部;牛文元:将近地面活动层作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图1.4.1)。2. 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作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与无机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3. 地球表层的演化机制界面机制异质机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三)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全球环境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点。从全球环境系统这个基点出发,有利于建立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实现地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一)地理科学观1.大科学思维 小科学时代过渡时代大科学时代,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一)地理科学观2.大地理学思潮大地理学思潮的社会背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空间问题越来越突出;新的科学方法论的出现; 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削弱,为学术交流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复杂空间问题创造了技术条件;地理科学中的大科学思潮 阿努钦的统一地理学思想;格拉西莫夫的建设地理思想;钱学森的地理科学思想。,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一)地理科学观3. 钱学森地理科学思想 地理科学为现代科学十大部门之一;地理科学是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科学; 地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从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地理建设思想。,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地理科学的跨学科性质长期以来,人类的学问被习惯地分成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类。地球表层是一个庞大的物质体系,这个系统既包括人文内容,也包括自然内容,现代地理科学工作者所要研究的不是两个方面的机械结合,而是系统的整体规律。因此它不应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应属于社会科学,而是两种科学的结合。2. 地理科学的大科学性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等。现代地理科学属于综合科学,无论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都涵盖众多学科门类。,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一)传统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区域地理学系统地理学数理地理学,传统地理学是单一层次的,平面的。,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二)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1.基础理论层次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基础地理学 2.应用理论层次 3.应用技术层次,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按照对地理科学大科学性质的理解,现代地理科学是立体的。,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三)地理科学的相邻科学地学环境科学 生态科学区域科学,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四、地理学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区域性: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空间视角的体现。综合性:从各个组成要素综合分析上认识地理壳及其各个区域的规律。,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三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 二、一般科学方法 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方法论评析1. 例外主义例外主义认为地理学的方法论区别于一般的科学方法论,是研究区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共性。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其不可能像物理、数学、化学那样发现定律、法则,衍生具体技术。在探求各种地理规律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现实的、具体的区域研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一)地理科学方法论评析2.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遵从统一的方法论,即经过观察、实验来验证,建立法则和理论。强调理论标准的明晰性、简单性、普遍性、精确性和可预测性。逻辑实证主义虽然不能统一所有科学方法论,但它是提高地理科学预见性、科学性重要的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对地理科学的“空间科学”定位是错误的,但空间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视角。,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一)地理科学方法论评析3. 人本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人对环境或空间的感知受人的主观世界的影响,地理科学应该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提出“行为环境”、“行为/认知环境”等新的学术概念。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追求规律、法则的共性研究。 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表象由事物的内在联系决定,把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应用于地理科学研究,为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后现代主义强调事物多元的、个性的、随机的特性,一定程度揭示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对生态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思维多样性等现代意识的形成有促进和保护作用。,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一)地理科学方法论评析4. 大科学思维的一元地理观与多元方法论现代地理科学应该是统一的。统一是科学体系和研究总目标的统一,而不是具体分支学科和知识集合的统一。 必须承认研究无机环境、生物环境、人类社会在方法论上存在差别,把地理学方法划为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都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 自然地理学必须重视社会人文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人文地理必须重视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但不意味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方法论与认识路线的完全划一。,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二)现代地理科学方法论的新思维整体思想反馈思想等级层次思想 自组织理论 非线性理论群体事物的统计决定论思想,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一)科学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二、一般科学方法,课题设想调查分析课题论证实验研究假说设想验证检验理论法则,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二、一般科学方法(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传统地理学方法1. 地图方法地图是地理思想的表现手段。地图是地理学家分析问题的手段。现代地图制作与表现方法的新发展。 2. 地理调查 地理调查的意义现代地理科学中地理调查的新发展 地理调查的基本方式:野外考察、访问调查、意向调查、史籍调查、数据统计调查,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二)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手段1. 遥感地理学中的遥感是指通过传感器接受地表物体的电磁波揭示其性质及变化动态的技术。遥感构成:遥感对象、传感器、电磁波、遥感平台、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遥感的工作流程,遥感图像,(二)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手段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为某种目标而建立,在计算机硬软件设备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贮、查询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要素的编码输入、数据的管理和检索、数据处理分析、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GIS的组成,(二)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手段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泛指利用卫星技术,实施提供全球性定位服务的技术。 GPS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GPS的定位原理,GPS设备,GPS的运用,(二)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手段4. 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 地理实验:通过各种不同探测手段,追踪和了解地理过程的规律;将地理过程人为地以不同方式再现,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找出其地理规律。其特点是大面积同时定点综合实验,区别于一般的化学、物理实验。地理模拟是地理实验的一种形式。,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四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地理实验工作框图,一、地理科学与社会经济建设 二、地理科学与科学文化发展,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五节 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 环境保护与建设 城乡规划与建设区域发展与规划 国土整治与土地利用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五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一、地理科学与社会经济建设,(一)地理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1. 地理发现对科学的贡献 地理大发现带来了科学哲学时代; 地球空间秩序的发现是基础科学诞生的前提。 2. 地理科学方法的科学意义 从空间秩序中发现发生学的联系; 走出“一点世界”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趋向;地理学整体的综合的方法具有普遍意义。,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五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二、地理科学与科学文化发展,(二)地理科学对文化进步的贡献促进国际了解的和平、进步、开放的意识热爱自然的生态意识 地缘心理的爱国意识、乡土意识,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五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二、地理科学与科学文化发展,一、新时代的特征 二、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 三、现代地理学的特征 四、现代地理学的重大研究任务 五、中国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展望,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一、新时代的特征,空间问题 环境问题区域社会文化问题,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二、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是综合的科学 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三、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一)现代地理科学一元地理观和方法论研究 一元地理观的研究 方法论问题 (二)人类扰动下的地理过程与土地科学研究 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机制的研究人类环境建设效应的研究 自然潜力的研究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SPAC)研究 环境健康研究 区域环境过程研究边际土地开发与保护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四、现代地理科学的重大研究任务,(三)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 (四)社会空间重构与区域发展研究城市化研究 文化整合与文化多样性研究 区域发展研究 (五)地理信息与实验技术研究 地理实验技术研究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四、现代地理科学的重大研究任务,(一)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走向 (二)世界地理科学中的中国地理科学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优越条件 世界地理学研究中心的转移,第四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第六节 生态时代、信息时代、全球时代的地理科学五、中国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展望,谢谢大家!冯忠江联系方式:电 话:13930155383E-mail:,再见!,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科学导论第四章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