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查.docx

    • 资源ID:1977081       资源大小:208.5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查.docx

    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 以宁波大学10届音乐专业毕业生为例(英文)Ningbo Musicology Graduates Employment Survey 2010 Musicology Graduates in Ningb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学 院 艺术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音本071 学 号 074070609 姓名 蒋茜 指导教师 徐志斌 职称 完成日期 诚 信 承 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以宁波大学10届音乐专业毕业生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2011 年 5 月 10 日摘 要【摘要】近年来,随着考生在选择高校专业时报考“艺术类专业”的人数日益增多,无论是综合性大学或是师范类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使艺术类专业呈迅猛发展之势,音乐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一大重要角色也是迅速升温。这些如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艺术类作为高校毕业生中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就业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切关注。在现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就业力量,艺术类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那么对其社会需要和就业前景也亟待有一个初步的熟悉与了解。本文对宁波大学艺术学院10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本身、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便在新形势下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特别是以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设性意见。【关键词】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调查。 Ningbo musicology graduates employment survey2010 musicology graduates in Ningb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rt Majors” experience soaring development along with gradual maturation in the context that increasing examinees apply for “Art Majors” and that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normal colleges open “Art Majors” in succession. Art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of graduates, are drawing much concern about their job-hunting from the public. Given the situation of grim employment, college graduates constitute the major employment force. There is a necessity to obtain a preliminary knowledge of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in the emerging industry art. This paper thus conducted a follow-up survey on the job-hunting condition of music majors who graduated from the College of Art, Ningbo University in 2010 via questionnaires, expecting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the art graduates on their employment in the new background.【KEYWORDS】Musicology professional;Graduates;Survey.目录1 煽起音乐虚火的成因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最近五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2011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不断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供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在这一国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人民对于文化需求有了更高、更好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于民众对于文化的追求,加之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的扶植,与艺术相关的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就业行业。尤其是音乐专业,各大院校纷纷开设,遍地开花,探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社会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营造出了音乐学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其次,综合性大学以文理工科专业居多,在艺术类专业领域涉及不多,为了人文色彩的增强,各个院校的音乐系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既增加了学校的艺术气息,又可以顺带收取更多的学费。对于学校而言,何乐而不为;最后,有许多学生高中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较低,从而选择了音乐作为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同时,有许多学生确实具有音乐天赋,想在进入大学之后扩充自己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而选择了艺术类专业,而就近几年各大电视台组织各类海选的明星热浪就可见一斑, “超女”“快男”的一夜成名,激励了许多高考生对音乐专业的兴致盎然。许多本身有着音乐特长或是爱好的考生都会考虑选择音乐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实践自己心中的明星梦。综上所述,由于社会,学校和考生的各自发展和需求促使音乐专业的人数迅速增长,点起了音乐专业的虚火。2 严峻的艺术类专业就业形势特点艺术专业固然有其吸引人的一面,特备是音乐专业代表着年轻、活力,这些都是青春的代名词,然而就市场的统计来看,虽然报考艺术类的人数迅猛增长,但是艺术类学生特别是音乐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非十分乐观。这些艺术类专业就业形势低的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2.1 初次就业率低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艺术类专业首当其冲,其中包括音乐专业。今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尽管有些学校的部分艺术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但还有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低于60%。艺术类的不断扩招,使许多与艺术相关的就业渠道趋于饱和,导致就业竞争的压力越发巨大,优胜劣汰的愈发激烈。迫于生计,部分已找到工作的艺术类毕业生,不得不选择放弃原本的工作,再考研,出国精益求精,部分毕业生在求职中对自身的定位较高,然后初次就业的工作薪酬待遇偏低或没有发展前途,所以又选择寻求更适合自己,更利于自己今后发展的工作。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一方面不愿放弃自身学习的音乐专业,但是又由于市场的饱和,而导致工作的专业不对口,这些使得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在跨出校门时很难一时间成功的落实自己的工作。2.2 就业不稳定据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2005年的艺术类本科毕业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 xxdzxcom/rollnews/shandong/201003/t20100301_5733787.htm 大众网 调查艺考怪象,而55%的艺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竟完全脱离艺术范畴,与艺术专业“驴唇不对马嘴”,许多学生因为各类海选,而选择了音乐专业,希望一夜成名,圆自己一个“明星梦“,可成为国内知名明星的几率仅为0.003%,有的学生因为艺术类专业文化分数低,可以轻松跨进大学的校门而选择了艺术专业,更有些学生盲目跟风,认为艺术类毕业会有工作而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可现实使很多毕业生 “梦碎”。相对狭小的音乐就业市场与大量音乐毕业生这一情况,必然导致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就业难的现实。2.3 前期待遇低“超女”“快男”海选的效应,音乐专业的火热报名,导致综合性大学和一些师范类大学也开设音乐专业,音乐学校越来越多,但师资力量、生源素质不佳,“粗放型”的艺术专业教育导致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不少学生已经在专业道路上求索了十几二十年,物质、精神花费早已无法计算。然而他们所要面临的事实却是:早两年的毕业生,在上海月薪还能达到两三千元甚至更高,在今天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却大幅“缩水”,这与音乐生前期的巨大投入形成强烈反差。由于获得与付出的巨大差距,有些毕业生干脆放弃了音乐专业,转而投向另外行业,那些守着梦想的毕业生也有很多敌不过现实生活的压力,只要放弃音乐梦想。事实表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特别是音乐专业就业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低,就业不稳定,前期待遇低等问题,就业形势总体不容乐观。这些问题困扰这无数家长和学生,究竟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学习音乐专业,但最终换取的并不是想象中丰厚的收入和美好的职业前景,那么当初的选择正确么?这些问题都拷问这许多人。3 关于宁波大学10届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宁波,作为长江三角经济区最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在推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吸引了许多外资前往投资兴业,宁波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优势,给这座沿海城市创造了许多就业契机。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宁波也开始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并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置齐全,就业与能力一直处于同类院校的前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对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10届毕业生总共人数25人,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0%。本次调查分别从10届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专业对口,薪酬水平及满意度,和就业单位性质等方面着手。3.1 就业的地域从调查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域来看,有44%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宁波就业,有20%的毕业生选择去杭州工作,而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毕业高校所在城市就业的原因是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音乐学院,也是宁波唯一一所本科的音乐学院,我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小型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修建与开通,北仑港进出口贸易繁荣发展,给宁波这座临海城市带来许多就业机会。这些年,宁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文化的发展,近几年宁波市新建了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吸引许多音乐大师和音乐团队来宁波举办多次大型音乐会,在教育方面,更重视从小的幼儿教育,宁波许多音乐幼儿园也有如雨后春笋般,所以给我院毕业音乐专业学生制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一般会考虑经济发达的城市或是一些大的省会城市,而其余的毕业生由于自身或家庭原因选择了回自己家乡就业或是继续学习深造。3.2 专业对口率根据学校毕业统计得出,10届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是全校毕业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本人则做了更细致的调查,不单单是看就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工作是否专业对口,根据调查得出,本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工作时专业对口的人数占到总数的64%,从宏观上来说,大多数毕业生均能找到与自己专业较对口的工作,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高校或是小学担任教师,教育局文化馆的工作,但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些学生反映近几年音乐专业呈上升趋势,致使市场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增长缓慢,这就导致了供给大于需求。3.3 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从以10届音乐专业就业毕业生对现任工作情况的调查统计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值较高,有48%的已在岗就业学生对现有薪水不满意,只有8%表示“非常满意”。36%的毕业生较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的初薪仅为一五00-2000/月,低于他们所期望的2000-2500/月。而从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来看,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对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为50%。音乐专业是一个前期投入相对较高的专业,培养一个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花费在20-30万之间,大多数音乐专业毕业生对于薪酬回报还是寄予很大希望,可事实的调查数据显示,就业门路窄,就业不稳定使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目前工作所获得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3.4 就业单位选择的考虑因素音乐专业大学生是一个前期投入高的专业,相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开始选择工作的时候更加考虑工作单位的环境是否良好,收入是否客观,单位在同行的社会地位如何,数据表示,选择“工作环境”的同学占总人数的43.6%,“经济收入”占39.4%,“社会地位”一项只占14.9%,艺术类音乐专业学生由于前期投入高,在选择工作时比较注重单位给自己更直观更现实的利益。4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大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及问题浅析4.1 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逐年大幅度扩招,一些既非音乐,又非师范的院校也看好这块生源,纷纷设立音乐院,系。并且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大小型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再加上沿海地区薪酬比较高,一些艺术类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都偏向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大批的艺术生涌入,打破了供求需求,学生的就业不再有优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市场一直处于饱和状态。4.2 培养目标没有特色,专业、课程设置简单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是近些年开始开设音乐专业课程,音乐的扩招,生源的广阔使得刚开始开设音乐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师资显得薄弱,使得学生专业水平与其他师院院校或是音乐院校相比有些差距。综合性大学是培养管理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为主,在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培养模式,一般都模仿音乐学院或是师范院系的课程设置,在课堂之外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实践基地,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导致音乐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从而使得就业困难加大。4.3 就业稳定性低由于我国文化市场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应的制度和工作系统还不完善,加之艺术专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艺术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开设因为音乐考生盲目的报考热,师资力量的薄弱使音乐专业较强的学生无法学到更精,而“半路出家”的音乐生无法学的更好,音乐生整体水平下滑,市场对于这类音乐生需求不高,可以就业的岗位较少,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低。4.4 用人单位招聘设置门槛过高 用人单位对人才设置过高门槛,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根据一些企业走访和毕业生问卷调查来看,分析市场,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几点4.4.1 从全面综合素质方面(一专多能)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对于艺术类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只会或只擅长于自己的专业。普遍要求毕业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素质和更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艺术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那么后期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也会很大。但是如今很多艺术类毕业生知识面比较窄,底子薄,后劲不足,就拿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如果只凭自身擅长的音乐作为就业的筹码往往会失败,音乐学生进入学校不仅需要专业素质,还需要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进入企业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对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现代市场对音乐专业学生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学生。4.4.2 从工作经验方面在工作经经验方面,市场要求非常明显和具体。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针对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来讲,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丰富的艺术专业工作经验,例如较多的演出经验,比赛经历,音乐表演证书和资格认证等等。特别是一些学校在招聘时,更倾向于有教师经验的音乐老师,或是有演出经历的音乐老师,学校更看中老师的工作实践经验。 4.4.3 从专业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表示专业技能是对员工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和企业更是注重应聘者的技术能力。在招聘时应聘者如果是同等能力,也许会优先录取研究生。但是,进入公司后学历高低就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了,会更看重实际操作技术,谁能做出来,谁就是有本事,谁就拿高工资。” 近年来,音乐专业报考的持续升温,有许多“半路出家”的学生也走进音乐生的队伍,加之各类学校音乐专业的开设,师资的薄弱,音乐生专业素质明显偏低。问卷调查中,一些毕业生反应,学校的考编和学校的初次面试,会专门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过硬。这就十分凸显过硬的专业素质相当重要。4.4.4 从相应的学历方面在一些就业单位调查中,用人单位表示在招聘时不苛求名校和专业对口,即使是比较冷僻的专业,只要学生综合素质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遇到问题能及时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及时调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制定出可操作的方案,同样会受到欢迎。特别是音乐专业,在近几年用人招聘中反映,用人单位不再看是否是名校毕业或是是否是师范专业,更注重音乐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用人单位欣赏有挖掘潜力,综合实力强的毕业生,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反而更受到市场的欢迎。5 解决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5.1 高校应采取的对策5.1.1 调整音乐招生计划 现在各大院校的音乐招生计划存在过大,过粗,相同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学校应该根据未来市场需求和艺术生自身特点,对音乐招生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文化产业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潜力,未来的文化市场将进行更多发展和调整,这就意味着许多文化产业工作将细化和多样化,因而将会有更多新的工种在文化产业中出现。各大院校不能仅仅拘泥于现在的市场需求,应当放眼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根据新的变化,调整招生计划,设置更多、更新、更细和更加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这样就无形中解决了和分散了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5.1.2 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韩愈曾说过,“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优势、兴趣以及特长。学校应当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开始进行考察。了解每位同学的特点后再根据其自身条件因材施教,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并制定教育计划,要避免千人一面的状况。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造成学生的重复学习,以及其才能的埋没。5.1.3 培养综合性人才 学校应以就业对导向,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个人兴趣特长来设置课程,特别像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专业,更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音乐专业在选择自己专业的同时,也可以修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使音乐生整体综合素质,综合实力提高,这样也给音乐生提供了多种渠道的就业。只有根据市场对音乐资源的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才能做到紧跟市场步伐,防止音乐学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单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语水平才能迎合国际化市场的需求,加大就业的筹码,为自身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5.1.4 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在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情况下,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就业,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在就业市场中,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学生的个人能力是很有限的。学校作为一个实体有较强能力,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就业创造便利条件。学校可以积极和企业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企业走进学校,让更多学生可以进入公司进行实习。5.2 学生自身的提高5.2.1 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我们要做好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要降低就业期望值,着眼长远发展;增加实践机会。作为毕业生,要意识到找工作的过程有可能很困难,理想中的单位也不一定那么理想、收入也不一定很高。最重要的是找到哪里能给自己提供锻炼机会。音乐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我们的就业目光要长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切忌不可以盲目跟风。5.2.2 调整心态,正视压力 音乐生在选择音乐专业时有些是把音乐专业当着进入大学的“敲门砖”,有些是因为盲目跟从认为音乐专业会有广阔的就业情景,有些是因为一夜成名的“明星梦”,可持高不下的艺考热和饱和的文化演艺事业已经让许多音乐生看不到“出名”的希望。作为当事人,我们不能因为就业难,就业形势的严峻就被吓得一蹶不振,消极逃避。我们要做的是要正视就业压力,不能夸大,也不能小视,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5.2.3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挖掘自身潜力 当今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应不断更新就业观念,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怨外不如求内,待就业的大学生要学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就业。音乐专业学生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优秀的专业素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并加强这些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还要多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提高自己的就业含金量。5.2.4 自主创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要紧盯着专业的音乐团体和学校不放,还可以走进社区,或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是独特的知识结构,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比如开办自己的音乐制作室、音乐专业培训班、器乐班、音乐特长班、音乐音像资料公司, 办艺术幼儿园等等。从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自己, 使人尽其能, 各尽其才。6 结束语高校教育的发展与招生、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正确引导和帮助现代化的艺术人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才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次10届音乐专业就业调查为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契机。大力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切实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仅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益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观念,改变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良好的实习就业基地,并在就业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对策,进而探索出一套最佳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而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或是在读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适应这个社会,化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位动力,以积极地状态去面对压力,要树立自信,增强自我创新和自主就业的能力,要提前了解社会形势,掌握就业信息动态,知己知彼,才能在就业的竞争中百战不殆。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更是要以饱满的斗志,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去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在职场生涯中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参考文献【1】 王燕 吴文娟 周晓燕: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 Vnl.3 2005 Sum No.45【2】 姜莉:当前音乐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 美育美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0年8月号上旬刊【3】 帅海波: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 心声 百家杂谈,2008.2【4】 刘廷新:高师音乐专业开展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思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 2006年第27卷增刊 【5】 陈朝汉: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扩招的几点思考J. 音教园地【6】 汪晓万·姚素蓉·黄慧芳 : 扩招形势下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 北方音乐 音乐大众【7】 张冠宇: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音乐专业人J. 艺术教育 学术论坛【8】 郝孟荣 :谈及时调整高校音乐专业招生规模的必要性J. 大家 MASTER【9】 孙丽娟 王 琰: 依托学科背景走交叉学科之路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年第7 期【10】 孙海涛: 以就业为导向谈普通艺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分流培养J. 学术论坛【11】 王园园 高婧:音乐专业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A.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总第469期【12】 邹林波:音乐专业人才如何就业?J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一三】 潘莎莎:音乐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文教资料 2010年5月号中旬刊【14】 程浩萍:在艺术实践中实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NO.31【一五】 李建华: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探讨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6第2期12.29.202211:4511:45:3322.12.2911时45分11时45分33秒12月. 29, 2229 十二月 202211:45:33 上午11:45:332022年12月29日星期四11:45:33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宁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查.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