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园林植物环境1章ppt课件.ppt

    • 资源ID:1974087       资源大小:362.50KB        全文页数:11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园林植物环境1章ppt课件.ppt

    重庆大学出版社,园 林 植 物 环 境,主 编 唐祥宁副主编 高素玲 王广玉 陈 玮 孙德祥主 审 宋志伟,目 录,绪论0.1 园林植物环境的概念0.2 环境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0.3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思考题1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1.1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1.2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1.3 园林植物遗传变异与环境1.4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1.5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习题思考题2 园林植物与气象要素2.1 园林植物与光,2.2 园林植物与温度2.3 园林植物与水分2.4 园林植物与空气2.5 园林植物引种与气象变化2.6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习题思考题3 园林植物与土壤要素3.1 土壤的作用与组成,3.2 园林植物与土壤基本性质3.3 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习题思考题4 园林植物与营养要素4.1 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4.2 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供给与化学肥料的合理施用4.3 有机肥料,4.4 提高施肥利用率与减少环境污染习题思考题5 园林植物与生物要素5.1 园林植物的生物因素5.2 生态系统习题思考题6 园林植物设施环境与管理,6.1 园林植物设施特点6.2 园林植物地上部分环境管理6.3 园林植物地下部分环境管理6.4 设施生产综合管理习题思考题7 实训指导实训1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技术(TTC法)实训2 生长调节剂调节菊花的株高技术,实训3 日照时数的观测实训4 温湿度环境及其生态作用观测实训5 风的观测实训6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训7 土壤速效N,P,K的测定实训8 化学肥料定性鉴定实训9 当地自然植物群落、土壤和分布调查实训10 当地城市植物景观特征的观测实训11 人工植物群落的调查,实训12 设施类型的调查实训13 设施内小气候观测主要参考文献,绪 论,0.1 园林植物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与某一特定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中心事物而言的,如生物的环境、人的环境分别是以生物或人作为中心事物。园林植物环境可理解为以园林植物为中心,与其有关的周围诸因素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和相互关系的总和。与园林植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可分为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园林植物的环境。0.2 环境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养分及生物等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才能使植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发挥最佳的绿化效果。,(1)光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光是植物生长与发育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2)温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一定的温度。(3)水分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4)土壤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5)肥料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是重要的植物生长与发育物资,在植物生长与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0.3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园林植物环境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主要环境因素的特点,园林植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园林植物主要生态因素调控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课程。本教材内容包括:园林植物主要环境因素的组成及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与园林植物有关的气象知识;与园林植物有关的土壤基本特性、养分转化规律及肥料施用知识;与园林植物有关的设施环境的组成及调控知识。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的任务是阐明园林植物环境因素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揭示园林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群体的结构、形态、形,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园林工作中,了解园林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便于正确地改善环境条件,以满足园林植物对外界物质和能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适应潜力,使其能更充分地利用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改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优势和潜力。,思考题1.影响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试分析影响本地区园林植物环境的主要因素。,1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即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的遗传育种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环境调控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等功能。使读者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从而合理地调控植物的生长,以提高园林植物的生产效益。,1.1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1.1.1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在生命过程中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点和生态习性等的变化。植物体由各种器官组成,各种器官又由各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种类型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就是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细胞的生长发育。,1)植物的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般是指植物的根、茎和叶,它们共同承担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种子萌发最先是胚根,然后向下生长长成主根形成侧根。根尖折断,不定根可从生长部位生长出来。茎顶端分生区有强烈的分生能力,茎的各种组织均由此分生。营养体向生殖器官的转变也是在这里进行的。生长区位于分生,区下部的几个节和节间,紧接着的伸长区是组织成熟区。叶子在茎上的排列顺序在顶端生长锥形成器官原基时就已经确定。茎的顶端一般可维持无限的生长,它在植株上占有最大优势,随时控制与调节着其他生长区(如下部侧芽)的生长。种子萌动之后,形成幼苗,一直到花芽分化之前为营养生长阶段。,2)植物的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转入生殖生长,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芽在发育过程中,经花芽开始分化,到花的各部分分化完成,花芽形成的全过程,分化可分为以下4类:(1)当年分化型,新梢形成花芽不需经过低温,夏秋开花。(2)多次分化型一年可进行多次花芽分化。(3)夏秋分化型绝大多数早春和春夏间开花的观花树木,在前一年夏秋间(68月,有的延迟至910月)进行花芽分化。(4)冬春分化型原产暖地,当年11月至次年4月进行花芽分,化。园林植物有先花后叶及先叶后花两种类型。先花后叶植物,春季是开花盛期;先叶后花植物,花芽在夏秋季分化,夏秋季是开花盛期。1.1.2 器官形成规律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有机体,构成植物体的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传递或竞争来实现的。植物各器官间在生长上表现出的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现象称为生长相关性。1)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微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因而具有相关性。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物质元素、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对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用根冠比来衡量。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不同影响。不同物种有不同的根冠比,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育期根冠比也有变化。多年生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2)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侧枝,通常主茎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较慢或潜伏不长。这种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除顶芽外,生长中的幼叶、节间、花序等都能抑制其下面侧芽的生长,根尖能抑制侧根的发育和生长,冠果也能抑制,边果的生长。顶端优势现象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但各种植物表现不尽相同。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依赖和对立。(1)依赖关系 生殖生长需要以营养生长为基础。花芽必须在一定的营养生长基础上才分化。生殖器官生长所需的养料,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供应的,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会好。(2)对立关系 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不协调,则造成对立。营养器官生长过旺,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例如,果树若枝叶徒长,往往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或者会导致花、果严重脱落。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过多而影响营养生长的现象在生产上经常遇到,,例如果树的“大小年”现象。4)植物的极性与再生植物体的极性在受精卵中已形成,并延续给植株。当胚长成新植物体时,仍然明显地表现出极性。例如,将柳树枝条悬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无论柳树枝条如何挂法,其形态学上端总是长芽,而形态学下端则总是长根,即使上下倒置,这种极性现象也不会改变;根的切段在再生植株上也有,极性,通常是在近根尖的一端形成根,而在近茎端形成芽;叶片在再生时也表现出极性。不同器官的极性强弱不同,一般来说,茎的极性最强,根次之,叶最弱。因此,在扦插、嫁接以及组织培养时,都需将其形态学的下端向下,上端朝上,避免倒置。 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的离体部分能恢复所失去的部分,重新形成一个新个体,这种现象称为再生。在生产上采用压条、扦,插、组织培养等技术进行繁殖,就是利用了植物的再生能力。1.1.3 植物的生活周期与生产周期1)植物的生活周期植物的生活周期就是植物的自然生命周期。如一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为一年,它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称一年生植物,如石竹,牵牛花等许多草本花卉。二年生植物有两个生长季,通常头年播种,,次年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全过程,如百合、雏菊、紫罗兰等。多年生植物如果树和观赏树木的生命周期有的可达几十年,能多次进行开花结实,生活史长达几百年、上千年的植物也不少。2)植物的生产周期植物的生产周期是指从播种或萌发到产品器官收获的这段时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一年生植物或二年生植物的生产周期等于,或短于生活周期。如一串红、番红花、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等,都是以花为产品器官。多年生果树的生产周期表现为年周期的特点,即春季萌芽,夏秋收获。年周期中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对植物生产影响很大,人们把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物候期对植物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年生植,物的一生即生长期,而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生长期之间有时还有休眠期,如多年生果树和观赏树木。3)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无论寿命长短,全株还是器官,生长速度都具有一个共同规律,即开始时生长慢,而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又减慢,最后停止生长。生长速度上表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了解生长大周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植物的生长是不可逆的,任何植物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直至死亡,因此一切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最快速度到来之前采取行动,要“不违农时”。营养生长阶段是生殖生长阶段的准备条件,只有前一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作用下才能转化到后一阶段。器官形成具有顺序性,各阶段以某一生,长为中心,如发芽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植物在生长发育中,器官的同伸现象相当普遍,如月季开花时仍存在着茎、叶的抽生,具有同伸现象,因此在生产上,既要促进开花,又要防止早衰,保持茎叶生长。1.1.4 植物的运动与源库器官的空间分布1)“源”和“库”器官的空间分布凡是能制造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称为“源”,叶片是主要的源。“库”指的是能利用和贮藏光合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主要指生殖器官或繁殖器官。从整体上说,同化物总是从源端向库端运输。就植物的某一器官而言,“源”和“库”的作用常伴随交叉发生。器官“源”、“库”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可以把某一特定时间内,对同化物需要量较少,而供应同化物数量较多的器官视为“源”,反之视为“库”。,2)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植物器官在植物体内小范围移动,根据植物对刺激源的感受反应不同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两大类。(1)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这种运动的实质是由于反应部位生长速度不等而引起的,故又称生长性运动。根据刺激因素的种类分为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和向化性等。向地性 种子萌发时不论其位置如何,根总是朝下生长,称正向地性,茎朝上生长,称负向地性。叶子则多为水平方向生长,称横向地性。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高等植物的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具有正向光性,根具有负向光性。,向水性和向化性 根趋向土壤潮湿处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根趋向土壤肥沃处生长的特性称为向化性。高等植物花粉管的生长也属向性运动。(2)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运动器官因感受刺激的强弱而引起的运动,运动与刺激源方向无关。感性运动是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根据刺激源的不同,感性运动主要有感夜性和感震性两种。,感夜性 感夜性是由于夜晚温度或光照强度变化而引起的运动。如花的开放和闭合。感震性 感震性是由于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植物运动,如含羞草叶片的运动。1.2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1.2.1 种子的萌发与环境1)种子萌发的概念种子是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成的,是可脱离,母体的延存器官。生产习惯上以种子萌发作为个体发育的起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萌发的概念。从形态角度看,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吸水后,胚生长突破种皮并形成幼苗的过程称为种子萌发;从生理角度来看,种子萌发是无休眠或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后由静止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而引起的胚的生长;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可理解为水分等因子使种子的某些基因和酶活化,引发一系列与胚生长有关的反应。,2)种子的萌发过程发育正常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后,就开始萌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发芽3个阶段。成活的种子吸水膨胀后含水量增加,种子内部也发生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由于幼胚不断吸收营养,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达到一定限度时,就顶破种皮而出,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种子萌动后,胚继续生长,当胚根的长度,与种子的长度相等,胚芽的长度到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就达到了发芽的标准。种子发芽后,胚根深入土壤形成主根,胚芽形成茎、叶,胚就转变成能独立生活的幼苗。 3)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1)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能力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即种子保持发芽力的年限,称,为种子的寿命。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胚所具有的生命力。种子发芽率是指种子发芽初期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生产上一定要选择健全、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做好留种工作。(2)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 水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温度 种子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萌发。氧气 氧气是种子萌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温度、水分和氧气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3个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光 光对多数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种子萌发需要光,有些植物种子萌发受光的抑制。1.2.2 园林植物营养生长与环境园林植物的营养生长时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营养生长休眠期。其生长特点是迅速增加同化面积和发展根系,从外界获得物质用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影响植物营养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1)温度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生长。植物生长的温度划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三个基点。植物生长最适温度一般是指生长最快的温度。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由于生长过快,物质消耗太多,反而生长比较弱。植物在比最适温度略低的条件下生长健壮,这时的温度称为生长协调最适温度。,不同种植物及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温度三基点是不一样的。原产热带的植物,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 开始生长;原产温带的植物,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 左右开始生长;原产亚热带的植物,其生长的基点温度介于前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 开始生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生长所需的三基点温度也有差异。2)光照,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因子,光的强度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它们分为:喜光植物、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3类。喜光植物 是指只能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耐阴,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阴生植物 是指在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或在弱光下比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耐阴植物 是指对光照的要求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植物。这类植物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庇荫。3)水分在正常生长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都需要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完成。根据对水分的不同要求,园林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而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旱生植物 旱生植物耐旱性极强,能忍受较长期的空气或土壤的干旱。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耐旱性弱,需生长在潮湿的环境,在干燥和中等湿度的环境生长不良或枯死。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生长期的全过程都要有饱和的水分供应,尤喜生长在水中。,4)营养营养既是植物形成光合产物和生长发育的原料,又是提高光合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植物对营养的需要量与其生长量有密切关系。在萌发期间,因种子贮藏有丰富的养料,一般不从外界吸收矿物质元素;幼苗可吸收一部分矿物质元素,但需要量少,随着幼苗长大,对矿物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至开花结实期,对矿物,质吸收达到顶峰;以后随着生长的减弱,吸收量逐渐下降,至成熟期则停止吸收。植物的营养生长期主要是生根长叶,使植株营养体迅速增长,这时以形成蛋白质为主,因此需要较多的氮肥和较全面的营养。1.2.3 园林植物生殖生长与环境 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最明显的标志。在自然条件下,每种植物都是在固定的季,节开花,环境条件深刻地影响着植物的生殖生长。1)温度温带地区一、二年生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刺激后才能发芽、生长、开花,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这个需要低温的植物发育阶段称为春化阶段。植物花芽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感温性。温度还能影响植物的果实及种子的品质。,2)光照许多植物要求有一定的光照或黑暗时间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照中性植物4类。长日照植物 是指日照长度必须大于一定时数(这个时数称为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 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中日照植物 是指只有当昼夜长短接近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日照中性植物 是指开花与否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只要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适宜,就能开花的植物。对于多年生植物,特别是树木从第1次开花以后,每年都有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的过,程。大多数果树和林木的成花过程对光周期和低温处理是不敏感的。3)水分在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需水较多,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形成时期,对缺水最为敏感。若这一时期水分充足,可促使生殖器官的分化和形成。4)营养植物对营养的需求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当植物进入生殖生长期后,便逐渐开始生殖器官的分化,需要养分最多,是植物营养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施肥的营养效果最好。1.2.4 园林植物繁殖和授粉方式植物的繁殖,即植物衍生后代的现象,是植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植物为了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繁衍后代,其繁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1)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即受精)而繁殖后代的方法。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须经授粉才能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植物的授粉方式可分为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1)自花授粉 又称自交,是指成熟的花粉授到同一朵花或同株异花的柱头上。因而自花授粉时花粉来源于自身。,(2)异花授粉 是指一朵花的花粉授到另一植株的花的柱头上。异花授粉时花粉来源于异株,故异花授粉也叫异交。2)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可分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两种。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繁殖新株。在自然界中有不少高等植物能以根、茎、叶来繁殖自身。低等植物的营养体断裂,细胞裂殖以及出芽生殖也应属,于营养繁殖。孢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产生无性生殖细胞(即孢子),生殖细胞不经两性结合,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生产上采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等。(1)分离 分离是把植物体的根茎、根蘖、枝条等器官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然后移栽在适当的场所,以长成新株的繁殖方法。,(2)扦插 一般是将枝条(也可用根或叶)插入土中,使其在适宜条件下长成植株。(3)压条 压条是在早春将靠近地面的枝条下端压入土中,让枝条上端露出地面,待埋入土中的部分生出不定根、上端的叶能正常生长时,便可将枝条与母体分离。(4)嫁接 嫁接是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称为接穗)移接到另一株具有根的植株(称为砧木)上,使二者彼此愈合,生长在一起。,(5)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把植物的一部分迅速培养成植株的一种方法。1.3 园林植物遗传变异与环境1.3.1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1)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植物体的每一性状都由相应的基因控制。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同一对相对性状由同一对相对基因控制。通常用拉丁字母作为基因的符号,同一对相对基因,大写拉丁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如A),小写拉丁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如a)。基因在生物体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如AA,Aa,aa)。两个基因都是显性基因(如AA)时,表现显性性状;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如aa)时,表现隐性性状;当两个基因一个为显性、一个为隐,性(如Aa)时,只表现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而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得不到表现。在遗传学上,生物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成分(如AA,Aa,aa)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植物体的性状表现,例如园林植物的花色、株型等,称为表现型。2)生物性状与环境的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的遗传基础,而表现型是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外在反映。任,何植物都不能脱离周围环境而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的。因此,任何环境条件的变化都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体的性状表现与它的基因组成和所处的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植物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型)与外界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的关系。3)新陈代谢与环境的关系,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因而规定了不同的新陈代谢类型,使其发育出不同的性状。植物体所进行的一切新陈代谢过程,不论是同化还是异化,都必须有酶的催化。而酶催化功能的加强或削弱,是与环境条件的影响密切联系的。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到酶的催化功能。酶催化功能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进而影响性状的发育,产生不遗传变异。,综上所述,植物性状的发育和表现(表现型)不仅需要一定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型),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发育条件(环境条件)。也就是说,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1.3.2 环境因素与品种特性的形成1)品种的概念品种是指遗传上相对一致,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外部形态特征,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某一种栽培植物个体的总称。品种是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通过选择获得的植物的变异类型,其变异来自自然变异、人工杂交或人工诱导。一个品种可能来自一个优良单株的繁殖群体,也可能来自一个优异芽变的繁殖群体,也有可能是某种植物的纯合体或杂种一代。品种应该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3个特征。特异性是指一个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代谢,每一个品种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地方,否则该品种与其他品种无法区别,也就不能将其作为品种了。一致性是指每一个品种的个体之间应该一致,其代谢指标和外观都应该相对一致,这一特征是反映品种整齐度的指标,是对其遗传背景的一个要求。稳定性是指同一品种的主要性状是能够稳定遗传的,而不是漂移不定的。因此,品种,表现出的性状不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它的表现型应该是基因型的体现,而不是环境饰变。2)品种类型及其特点根据群体的遗传组成不同,品种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1)自交系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是由具有绝大部分相,同遗传背景的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园林植物的一个或多个品系组成的群体,其亲子代相似性达87以上;或表现为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单个品系组成的群体,其亲子代相似性达95以上。(2)群体品种 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他品种相区分。它们是从异花授粉的园林植物中采用混合,选择法选择而育成的品种。(3)杂交种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是通过一代杂交育种途径,选配适合的亲本组合,两个亲本之间杂交产生杂交子一代。(4)无性系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是由一个或几个很相似的无性系组成的群体。3)品种特性的形成,品种是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通过选择获得的植物的变异类型,其变异来自自然变异、人工杂交或人工诱导等。品种特性的形成过程就是进化的过程。进化的三要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植物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植物进化的发展方向,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适应环境的植物类型便生存繁衍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植物类型则逐渐减少,最后被淘汰的过程,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2)人工选择 人类按自身的要求,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人类所需要的品种的过程。自然选择是植物进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对植物体所发生的遗传变异有着去劣,存优的作用,并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结果适应的变异频率累代增加,不适应的变异累代减少。在人工选择的条件下,也可以造成和自然选择相似的结果,而且大大加快进程。一个抗病性很强但观赏性较差的花卉品种,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很难或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人类的要求;但在人工选择下,通过多次连续选择,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就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选出既抗病又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3)园林植物的遗传与变异 园林植物的实生群体变异普遍,变异性状多且变异幅度大。这是由于其遗传性状杂合程度高且多属于异花授粉植物的缘故。园林植物实生群体内产生个体间变异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实生群体中不同个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异花授粉的园林植物,每一次有性繁殖都要伴随基因重组而发生性状的改变。基因重组是实生后代遗传变异的无穷源泉。,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突变包括单基因突变(点突变)、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自然界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但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唯一来源。饰变 饰变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暂时的、非遗传性的变异,可以造成个体间表现型的显著差异。环境饰变是变异的来源之一,对自然界的每个个体都有影响。,遗传变异是选择作用的基础,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群体内一部分个体产生后代,其余个体因受淘汰而不能产生或少产生后代。所以,选择的实质就是差别繁殖。在人工选择的作用下,使植物群体向着人工选择的方向变化,可产生合乎人类需要的优良变异类型和新物种。(4)遗传改良 遗传改良是指园林植物品种改良。,自然进化依赖自然发生的变异和基因重组,而遗传改良除了利用上述变异外,还人为地通过各种诱变手段,提高突变频率和按人类需要促成各种在自然界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的基因重组,乃至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一些外源基因,丰富进化的原料。遗传改良可以超越空间距离(如山岳、海洋、湖泊和沙漠等形成的隔离条件),创造各种人为的隔离环境,以促进新类型的形成。,4)植物品种分布与环境植物的驯化分为渐进型和潜在型两种类型。渐进型是指被驯化的植物开始获得对改变了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潜在型是指在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中发展其祖先长期积累下来的适应性潜力。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容易得多。1.4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1.4.1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研究和掌握环境条件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也有很好的作用。1)选择合适的生态区域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是长期在一定的光、温、水、肥、土等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生态区域进行种植才能使其正常发育。,2)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壤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场所,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质地、酸碱度、肥力水平等要求不同。3)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一年四季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环境资源中温度、光照、水分等因素也随着季节而变化。植物因起源不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对温、光、水等因素的特定要,求。因此,在种植时应考虑到植物对温、光、水等因素的要求,并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使植物的生长发育符合人们的愿望。1.4.2 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由于园林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外界条件也不完全适合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需要,因而在园林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人为地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促使植物健康生长,达到园林绿化的目的。1)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植物生长的光照条件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强度,也直接影响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是指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照质量和光的分布4个方面。可以通过增强和完善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或人工补光等措施来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以,满足不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2)温度条件的调控园林植物温度条件的调控应遵循以下原则:春季提高温度,以利适时播种或促苗早发;夏季适当降温,防止干旱和热害;秋冬季节保温和增温,使植物及时成熟或安全越冬。主要措施包括升温、降温和保温。3)土壤水分的调控土壤水分不仅影响着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也与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关,同时还影响到空气湿度的变化。土壤水分的调控主要包括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水分(增湿)、降低土壤水分(降湿)3项措施。4)气体条件的调控(1)二氧化碳(CO2)的调控CO2是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原料。环境中CO2的供应量与植物的光合强度有很大的,关系。改善栽培植物群体内部的CO2供应状况,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密植或搭架、合理进行植株调整,以利于群体的通风透光,充分利用环境中的CO2资源。施用有机肥料直接施用CO2提高环境中CO2浓度。(2)氧气(O2)的调控 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需要O2进行呼吸作用。园林生产上必须采取措施,以改善土壤中氧气的供应状况。如:合理利用地势较高、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合理灌溉,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低洼地开好排水沟,雨季注意田间排水;灌水或雨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避免践踏,保持土壤疏松等措施。1.4.3 植株调整1)植株调整的概念及调节作用(1)植株调整的概念 植株调整就是根据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生长环境和栽培目的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来调节园林植物整株的长势,防止徒长,使营养集中供应给所需要的枝叶或促使开花结果。园林树木的整形就是通过剪、锯、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株形调整到希望的特定形状。修剪就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对树木的某些器官(枝、叶、花等)加以疏删短截,以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实的目的。整形,修剪是根据树体生长特性和栽培目的,结合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等方法,将果树或观赏树木调整成具有相当稳定树形及生长发育空间的一项技术措施。整形、修剪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操作技术,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一般来说,整形着重于幼树及新植树木,修剪则贯穿于树木的一生。整形修剪一般是特指木本植物的整形修剪,但从广义上讲,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也应包含在整形修剪,的范畴内。(2)植株调整的作用美化树形协调比例调整树势改善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开花结果2)植株调整的时期,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应正确掌握调整的时期,才能确保其目的顺利完成。(1)春秋季的调整 春季修剪易造成早衰,但能抑制树高生长。秋季修剪易造成刀口腐烂,植株因无法进入休眠而导致树体弱小。(2)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包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修剪:落叶树 每年深秋到次年早春萌芽之前,,是落叶树木休眠期,冬季调整对树冠构成、枝梢生长、花果枝的形成等有重要影响。幼树以整形为主;成形观叶树以控制侧枝生长、促进主枝生长旺盛为目的;成形观果树则着重于培养树形的主干、主枝等骨干枝,以促进早日成形,提前开花结果。冬末早春时,树液开始流动,生育机能即将开始,这时进行整形,伤口愈合快。常绿树 北方常绿针叶树,从秋末新梢停,止生长开始,到来年春休眠芽萌动之前,为冬季整形修剪的时间,这时养分损失少,伤口愈合快。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旱季为休眠期,树木的长势普遍减弱,这是修剪大枝的最佳时期,也是处理病虫枝的最好时期。(3)夏季修剪 夏季是树木生长期,这时树木枝叶茂盛,甚至影响到树体内部通风采光,因此需要进行夏季修剪。对于冬春修剪易,产生伤流、易引起病害的树种,可在夏季进行修剪。春末夏初开花的灌木,在花期以后对花枝进行短截,可防止徒长,促进新的花芽分化,为来年开花作准备。夏季开花的花木,花后立即进行修剪,否则当年生新枝不能形成花芽,使来年开花量减少。(4)随时修剪 观赏树、行道树应随时修剪内膛枝、直立枝、细枝、病虫枝、徒长枝,,控制竞争枝,以集中营养供给主要骨干枝,使其生长旺盛。绿篱的夏季修剪,既要使其整齐美观,又要兼顾截取插穗。常绿树木若生长旺盛,应随时修剪生长过长的枝条,使剪口下的叶芽萌发。1.4.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技术,也称为化控技术,已逐渐成为植物生产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化控技术对植物具有多种生理效应和增产作用,例如促进生根、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增加产量、延长或打破休眠、提高抗性、提高耐贮运力和改变性别等。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等类型。,(1)生长促进剂 生长促进剂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生长,也可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常用的生长促进剂有赤霉素(G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2)生长延缓剂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称为植物生长延缓剂。这类物质包括矮壮素(CCC)、多效唑、比久(B9)等。,(3)生长抑制剂 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称为生长抑制剂。常用的生长抑制剂有三碘苯甲酸、青鲜素(MH)、整形素、马来酰肼和水杨酸等。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明确生长调节剂的性质,重视综合栽培技术(2)明确应用生长调节剂的必要性,(3)根据不同对象(植物或器官)和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药剂(4)准确选定使用时期(5)注意适当的浓度和次数(6)注意残毒(7)先试验,再推广化学调控的效果往往因环境条件、品种特性、生育期和生理状态而异,因此,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前必须查明药剂的效,应以及药剂与品种、密度、肥水管理措施等产生的复合作用,而后才能确定适宜的化控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及目的如表1.1所示。,1.5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因而它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园林植物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所以它具有文化属性;园林植物还具有社会再生产推动自然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因此,园林植物具有相应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功能。1.5.1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1)改善环境(1)改善空气质量 园林植物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吸收CO2放出O2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2)调节温度,(3)调节湿度(4)改善水分质量(5)调节光照(6)降低噪音2)保护环境(1)保持水土(2)防风固沙(3)其他防护作用,多方面的防护作用:有防火、形成防雪林带、作防浪林、防海潮风。1.5.2 园林植物的经济功能 1)食用功能 (1)果品类园林植物(2)淀粉类园林植物(3)饲料类园林植物(4)油脂类园林植物(5)其他,提制砂糖、食品染色、维生素提制、含有特种成分可供饮用。2)药用功能园林树木很多可以入药。3)建材用价值适合做建筑用木材的园林植物有松、杉、柏、杨、柳、榆、槐、泡桐、栎类等。4)园林植物次生化合物的用途一些园林植物的次生物质可以生产很多有,商业价值的植物产品。1.5.3 园林植物的社会功能1)

    注意事项

    本文(园林植物环境1章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