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急救护理学第四章重症监护课件.ppt

    • 资源ID:1970682       资源大小:10.09MB        全文页数:1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急救护理学第四章重症监护课件.ppt

    第四章,重 症 监 护,1,编辑版pppt,第四章 重 症 监 护1编辑版pppt,重症监护(ICU)-IntensiveCareUnit,它是集中收治可逆行危重病例,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准确细致的监测和护理,及时精确的治疗,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并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医疗单元。 ICU的三要素(三集中) 是重症监护医学的实践基地,它是由受到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急救措施对各种重症患者及并发症进行全面的监护和治疗的单位。,2,编辑版pppt,重症监护(ICU)-Intensi,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组织、与管理,3,编辑版pppt,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组织、与管理3编辑版p,一、ICU的设置,(一)ICU模式ICU模式主要根据医院模式和条件决定,可分为一下几种:综合ICU: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收治各科的危重病人,期抢救水平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专科ICU:专门收治某个专科的危重病人。如心内ICU(CCU)、新生儿ICU(NICU)、呼吸内科ICU(RICU)等。部分综合ICU:介于专科和综合之间,由医院内较大的一级临床科为基础组成的ICU,如外科、内科、麻醉科ICU等。目前,国内ICU发展趋势仍然以综合性和专科ICU为主。,4,编辑版pppt,一、ICU的设置(一)ICU模式4编辑版pppt,(二) ICU规模,1.床位 :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位数占全院总床位数1%-2%,发达国家为5%-10%。一般以8-12张较为经济合算。每张面积20,以25 为宜,室温20-22,湿度50%-60%。,5,编辑版pppt,(二) ICU规模5编辑版pppt,成大急救,ICU单间病房的设置,6,编辑版pppt,成大急救ICU单间病房的设置6编辑版pppt,7,编辑版pppt,7编辑版pppt,德国一家ICU的病床配置,8,编辑版pppt,德国一家ICU的病床配置8编辑版pppt,2.中心监护站设置原则:位置在所有病床中央地区3.人员编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规定,一般综合性ICU要求 医生/床位(1.5-2)/1 护士/床位=(3-4)/1,9,编辑版pppt,2.中心监护站设置原则:位置在所有病床中央地区9编辑版ppp,4.ICU装备:常用监测设备: 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装置、血气分析仪、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图机等。影像学设备包括床边X线机和超声设备。治疗设备: 输液泵、注射泵、呼吸机、心脏除颤仪器、临时心脏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血液净化装置、麻醉机等。,10,编辑版pppt,4.ICU装备:10编辑版pppt,除颤仪,11,编辑版pppt,除颤仪11编辑版pppt,12,编辑版pppt,12编辑版pppt,除颤器的应用,电量200360WS,不宜超过4次电极板放置位置右胸骨旁锁骨下方(心底)左乳头外侧(心尖),13,编辑版pppt,除颤器的应用电量200360WS,不宜超过4次13编辑,14,编辑版pppt,14编辑版pppt,15,编辑版pppt,15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1.ICU的基本功能,转运过程中生命支持,对各种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持续性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肺复苏,呼吸道管理及氧疗,心脏临时性起搏,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操作,进行肠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对各个脏器较长时间支持的能力,16,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1.ICU的基本功能转运过程中生命支持对各种,二、ICU的管理,规章制度 执行制定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做好抢救工作的基本保障。如各级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出室入室、转送病人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观察记录制度,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等。,17,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规章制度17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组织管理 ICU实行院长领导的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负责科内全面工作,定期查房组织会诊和主持抢救任务 医生的配备模式:固定与抢救相结合 护士长负责监护室的管理工作 护理队伍是ICU的主体,18,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组织管理 18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提倡团结协作精神 ICU较普通病房更加强调提倡团结协作精神,包括护理队伍内部、医疗队伍内部、医护之间及其他临床科室、辅助科室之间能够团结协作,做到配合默契,在转送、抢救病人时各部门工作能及时到位,配合有序,19,编辑版pppt,二、ICU的管理提倡团结协作精神19编辑版pppt,三、ICU的感染控制,ICU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区,细菌耐药比普通病房更为普遍。 原因: 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感染的病人相对较为集中,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感性增加,侵入性操作技术大量用于诊断和治疗,常住细菌大都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等。,20,编辑版pppt,三、ICU的感染控制 ICU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区,细菌,消毒隔离制度,ICU感染控制措施,清洁室内卫生,隔离病人,引流液和分泌物常规,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严格更衣、换鞋,限制人员出入,勤洗手,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一次性医疗护理用品,气管切开及介入性治疗如病情允许应尽早终止,21,编辑版pppt,消毒隔离制度ICU感染控制措施清洁室内卫生隔离病人引流液和分,第二节 ICU病人的收治程序、对象与治疗原则,22,编辑版pppt,第二节 ICU病人的收治程序、对象与治疗原则22编辑版p,ICU 病人来源和收治程序,23,编辑版pppt,ICU 病人来源和收治程序急 诊 病,ICU病人收治程序,病人的转出,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医嘱的执行,护理评估,病人的交接,床单位准备,24,编辑版pppt,ICU病人收治程序病人的转出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建立ICU的护,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收治对象1.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2.心脏脑复苏术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3.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病人4.物理、化学等因素导致的危急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咬伤和中暑者,25,编辑版pppt,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收治对象25编辑版pppt,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收治对象5.有严重并发症的如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不稳定心绞痛病人6.术后重病人或者年龄较大,术后易发生意外的高危病人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病人8.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9.各类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等,26,编辑版pppt,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收治对象26编辑版pppt,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引起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的支持者10.脏器移植术后需要加强护理者,27,编辑版pppt,一、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引起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的支持者2,ICU病人的治疗原则,28,编辑版pppt,ICU病人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及时性黄金时段的救治救治人员的专,第三节:监护内容及分级,29,编辑版pppt,第三节:监护内容及分级29编辑版pppt,一、监护内容,按照应用的顺序,监护内容依次为:心率、心电图、动脉血压、体温、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常规、血浆电解质、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等项目,30,编辑版pppt,一、监护内容 30编辑版pppt,监护级别,31,编辑版pppt,监护级别31编辑版pppt,Block Diagram,32,编辑版pppt,Block Diagram32编辑版pppt,二、监护分级,监测的分级是人为划分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随时变化,尤其是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监测的项目应随时调整,不可一成不变,危重病病人常涉及许多器官功能但主要是呼吸和循环功能。因此,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监测更为重要。,33,编辑版pppt,二、监护分级 监测的分级是人为划分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具,常用重症监护技术,34,编辑版pppt,常用重症监护技术呼吸功能监护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4体温监测,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一、体温监护 1.正常人体温 一般波动不超过1,口腔舌下温度:36.337.2;腋下温度:3637,直肠温度:36.537.5,,35,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一、体温监护35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2.测温部位:1)直肠温度:接近中心体温,恒定,常用2)食管温度:咽喉部或食管下端3)鼻咽温度:间接了解脑部温度4)鼓膜温度:与脑温非常接近5)口腔和腋下温度:口温高于腋下0.3-0.5摄氏度6)皮肤与中心温度差: 皮肤温度探头置于大腿内侧,中心温度探头置于后鼻孔或直肠内(距肛门10cm)。,36,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2.测温部位:36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3.异常体温 可分为发热和体温降低两种 体温降低:1)浅低温32-352)中低温:25-31.9 3)深低温:24.9 病情十分危重,循环衰竭,抵抗力极度下降,37,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3.异常体温 可分为发热和体温降低两,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发热分度及热型:按发热高低,口腔温度可分为1.低热:37.438 。2.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以上,38,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发热分度及热型:按发热高低,口腔温度,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热型 将在不同时间测得的发热病人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并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的体温曲线。 常见的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等。,39,编辑版pppt,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热型39编辑版pppt,二、呼吸系统功能监护,作用1、诊断呼吸功能的损害程度2、指导呼吸治疗的实施、调整或撤离,40,编辑版pppt,二、呼吸系统功能监护作用1、诊断呼吸功能的损害程度2、,1.呼吸运动的观察,1)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020次/min 小儿随着年龄增大,频率降低 新生儿40次/分,1岁25次/分 呼吸频率的增快或减慢,提示可能发生呼吸功能障碍,41,编辑版pppt,1.呼吸运动的观察1)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020次/m,呼吸形态:胸式、腹式,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42,编辑版pppt,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42编辑版ppp,2)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哮喘性呼吸紧促式呼吸深浅不规则呼吸叹息式呼吸蝉鸣性呼吸鼾音呼吸点头呼吸 潮式呼吸,43,编辑版pppt,2)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43编辑版pppt,异常呼吸类型,哮喘性呼吸:发生在哮喘、肺气肿及其他喉部以下有阻塞者,其呼气期较吸气期延长,并带有哮鸣。,紧促式呼吸:呼吸运动急促而带有弹性,多见于胸膜炎。胸腔肿瘤、肋骨骨折、胸背部剧烈扭转、颈胸椎疾病引起的疼痛者。,44,编辑版pppt,异常呼吸类型哮喘性呼吸:发生在哮喘、肺气肿及其他喉部以下有阻,临床观察,深浅不规则呼吸常以深浅不规则的方式进行呼吸,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脑膜炎或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神志丧失。深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昏迷、尿毒症酸中毒浅快呼吸:常见于呼吸肌麻痹、胸膜、胸壁疾患。剧烈运动后也会增加呼吸深度,45,编辑版pppt,临床观察深浅不规则呼吸常以深浅不规则的方式进行呼吸,多见于,叹息式呼吸:见于神经质、过度疲劳等病人,有时见于周围循环衰竭。蝉鸣性呼吸:吸气时发生高调啼鸣声,可因会厌部发生部分阻塞,空气吸入困难所致。“三凹”征: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及腹上部软组织内陷。,46,编辑版pppt,叹息式呼吸:见于神经质、过度疲劳等病人,有时见于周围循环衰竭,点头呼吸:吸气时,下颏向上移动,呼气时重返原位,类似点头状。多见于垂危病人。 原因:胸锁乳突肌收缩鼾声呼吸:呼吸期间可闻及大水泡音。 原因:上气道中大量分泌物潴留。 常见与昏迷或咳嗽反射无力者。,47,编辑版pppt,点头呼吸:吸气时,下颏向上移动,呼气时重返原位,类似点头状。,陈-施氏呼吸,潮氏呼吸: 由浅慢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之后一段呼吸暂停,再开始又一次如上呼吸,每一周期大约30-70s.表明呼吸衰竭濒临死亡。常见于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药物过量、颅内压增高等。,48,编辑版pppt,陈-施氏呼吸,潮氏呼吸:48编辑版pppt,间断呼吸 又称毕奥氏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个短时间后,随即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现,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病员。,49,编辑版pppt,间断呼吸49编辑版pppt,二、呼吸功能测定,1.肺容量的监测 1)潮气量(VT)在平静呼吸时,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值:5-7ml/kg 2)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所呼出的气体量。正常值:30-80ml/kg 机械通气的指证之一: VC15ml/kg,50,编辑版pppt,二、呼吸功能测定1.肺容量的监测50编辑版pppt,3)功能残气量(FRC)定义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可以衡量肺泡是否通气过度。正常成人比值为:20%-30%作用气体缓冲,使肺泡分压在呼吸周期中保持相对恒定。,51,编辑版pppt,3)功能残气量(FRC)51编辑版pppt,2)肺通气功能测定A.每分钟通气量(VE)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是潮气量联合呼吸频率乘积。 正常值:男6.6L/min 女4.2L/minB.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的气量中能够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正常值:70ml/s VA=(VT-VD)*RR,52,编辑版pppt,2)肺通气功能测定52编辑版pp,最大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检测方法:让病人在15秒内做最大最快深呼吸,用肺量计监测。正常值:男性104L/m,女82.5L/m,53,编辑版pppt,最大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时间肺活量(TVC)、用力呼气量(FEV)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气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FEV% 是指FEV占VC的百分比,常用来表示呼气率 FEV1.0%、FEV1%VC-1秒率:88% FEV2.0%=96%, FEV3.0%=99%FEV1.0%、FEV1%VC意义最大。,54,编辑版pppt,时间肺活量(TVC)、用力呼气量(FEV)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3.气道阻力监测 呼吸道阻力峰值突然增高可能是气胸,是呼吸道阻塞的一个有价值的早期指标。4.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现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无创、持续经皮监测血氧饱和度。5.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55,编辑版pppt,3.气道阻力监测55编辑版pppt,6.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血气分析已经成为抢救过程中常规的监测手段。而酸碱失衡是多种疾病发展的共同通道,又可称为原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血液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AB、SB、BE、BB、AG、二氧化碳总量,56,编辑版pppt,6.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56编辑版pppt,血液酸碱度(pH) 正常值 7.35-7.45,平均7.40,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3 人体耐受极限;最低PH为6.90最高为7.70 pH抢救范围:6.8-7.8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衡 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或酸血症 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或碱血症,57,编辑版pppt,血液酸碱度(pH)57编辑版ppp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35-45mmHg,平均40mmHg临床意义:1.判断肺泡通气量, PaCO2降低表示通气过度2.判断酸碱失衡呼酸时原发性升高,呼碱是原发性降低3.诊断呼吸衰竭的必备条件型呼吸衰竭时,降低或者正常, pH增高或者正常型呼吸衰竭时, PaCO2升高,50mmHg,58,编辑版ppp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8编辑版pppt,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90-100mmHg,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但是不低于70mmHg。 PaO2=103-年龄(岁)*0.42+3.5mmHg临床意义 1.衡量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轻度缺氧:90-60mmHg;中度缺氧:60- 40mmHg;重度缺氧:40-20mmHg;,59,编辑版pppt,动脉血氧分压PaO2:59编辑版pppt,2.诊断呼吸衰竭 诊断标准 海平面、760mmHg大气压、休息状态、吸室内空气,测得的PaO2小于60mmHg,伴或不伴PaCO2升高,并排除右向左分流、肺V-A漏,即可诊断。,60,编辑版pppt,2.诊断呼吸衰竭60编辑版pppt,动脉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6%-100% 100%实际HCO3-(AB): 正常值为25mmol/L3mmol/L标准HCO3-(SB) PaCO2为40mmHg,温度为37 ,血红蛋白100%饱和,动脉血中HCO3-的含量 正常值: 25mmol/L3mmol/L临床意义:升高为代碱,降低为代酸。AB - SB为正值为高碳酸血症,为CO2储溜。AB - SB为负值为低碳酸血症,为CO2呼出过多。,61,编辑版pppt,动脉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6%-100% 100%61,碱剩余(BE)标准状态下(PaCO2为40mmHg,温度为37 ,血红蛋白100%饱和), 将每升血液中pH滴定到7.40时所需要的酸或者碱的mmol数,若所需是酸,BE正值。正常值:3mmol/L,平均为0.临床意义BE正值增大,是代碱,BE负值增大,代酸。,62,编辑版pppt,碱剩余(BE)62编辑版pppt,碱储备(BB):血浆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总量。正常值45-55mmol/L临床意义:升高为代碱或者呼酸代偿血浆阴离子间隙(AG)正常值122mmol/L临床意义:大于16mmol/L提示AG型代酸,63,编辑版pppt,碱储备(BB):血浆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总量。63编辑版p,7.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六步法:第一步 评价PH值第二步 评价换气状态第三步 评价代谢过程第四步 判断原发还是继发,分清单纯还是混合第五步 评价氧合状态第六步 作出结论,64,编辑版pppt,7.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64编辑版pppt,评价PH值,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PH 7.35-7.45 可能为三种情况 1)正常,无酸碱失衡 2)代偿了的酸碱紊乱 3)互相抵消的酸碱紊乱,65,编辑版pppt,评价PH值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65编辑版pp,评价换气状态,PaCO26kPa(45mmHg)通气不足,呼酸PaCO24.67kPa(35mmHg)通气过度,呼碱,66,编辑版pppt,评价换气状态66编辑版pppt,评价代谢过程,AB、SB、BE值来判断若原发性HCO3-升高,则代碱 若原发性HCO3-降低,则代酸,67,编辑版pppt,评价代谢过程AB、SB、BE值来判断67编辑版pppt,判断原发还是继发,单纯还是混合,A首先结合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判断其次从PaCO2、 HCO3-变化判断 1)无代偿仅一项发生变化 2)部分代偿两者均异常,PH异常 3)完全代偿两者均异常,但是PH正常 PH 7.35-7.40 原发性酸中毒代偿性碱中毒 PH 7.40-7.45 原发性碱中毒代偿性酸中毒,68,编辑版pppt,判断原发还是继发,单纯还是混合A68编辑版pppt,B注意PaCO2、 HCO3-呈相反变化,必定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1) PaCO2升高、 HCO3-降低,则呼酸加代酸2) PaCO2降低、 HCO3-升高,则呼碱加代碱,69,编辑版pppt,B69编辑版pppt,CPH值7.25,考虑呼酸加代酸PaCO28kPa、 PH值7.40,考虑呼酸加代碱。PaCO210kPa、 PH值正常,考虑呼酸代碱判断三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需要结合AG值,70,编辑版pppt,C70编辑版pppt,判断氧和状态,PO2正常值 80-100mmHg轻度低氧血症 PO2(60-80mmHg),SaO2 91-96%中度低氧血症 PO2(40-60mmHg),SaO2 75-91%重度低氧血症 PO2(40mmHg以下),SaO2 75%,71,编辑版pppt,判断氧和状态PO2正常值 80-100mmHg71编辑版,做出判断,包括代偿程度,原发异常和氧和状态例:部分代偿性呼酸伴中度低氧血症,72,编辑版pppt,做出判断包括代偿程度,原发异常和氧和状态72编辑版pppt,实际病例的血气诊断 例1:肺部感染,pH7.290,PaCO260.3mmHg BE-0.5 mmolL,AB 28.2 mmolL, SO289.5%,PO263.8mmHg 表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轻度缺氧.,73,编辑版pppt,实际病例的血气诊断73编辑版pppt,例2:胸外科术后,pH7.627 、PaCO217.9 mmHg 、 BE1mmolL,AB 18 mmolL 表示急性呼吸性碱中毒.,74,编辑版pppt,例2:胸外科术后,pH7.627 、PaCO217.9 mm,例3 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 pH7.649 PaCO226mmHg 、 BE 10mmolL AB 27.7 mmolL SO2100% PO2276.8mmHg 表示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碱中毒.,75,编辑版pppt,例3 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 pH7.,呼吸功能监测内容,76,编辑版pppt,呼吸功能监测内容76编辑版pppt,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与氧消耗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患者的观察与治疗提供数字依据,是重症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 分类: 分为无创伤和有创伤二大类。 适应症:各种危重患者包括:HR、BP、动脉血压、CVP、肺动脉压和CO的监测.,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77,编辑版pppt,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与氧消耗等方,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心率监测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心输出量监测心电图监测,78,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78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一)心率监测1、正常值:60-100次/分2、临床意义(1)判断心输出量 心率过高过低都会引起心输出量降低。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进行性心率减慢是心脏停搏的前奏。,79,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一)心率监测79编辑版pppt,(2)求算休克指数 =HR/SBP正常值=0.5 1,提示失血量20-30% 1,提示30-50%(3)估计心肌耗氧量心率收缩压 反映心肌耗氧情况正常值12000,80,编辑版pppt,(2)求算休克指数 =HR/SBP80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二)动脉压监测1、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循环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液粘稠度等5个方面2、测量方法无创(袖套测压和自动化无创动脉测压)有创(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反映每一心动周期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经动脉穿刺导管取动脉血标本可定时多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是ICU常用监测血压方法。 动脉穿刺常用部位:桡动脉 股动脉、足背动脉,81,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81编辑版pppt,3.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SBP: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DBP: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MAP:反映脏器组织灌注 MAP=DBP+1/3(SBP-DBP) 正常值60-100mmHg,受SBP和DBP双重影响(1)使病人维持一种适合于具体病情的血压。(2)使心脏做功最小,而又获得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心输出量(3)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82,编辑版pppt,3.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82编辑版pppt,有创血压监测,循环监测,83,编辑版pppt,有创血压监测循环监测83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1、概念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2、正常值及临床意义512cmH2O1520cmH2O-右心功能不良,84,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84编辑版pppt,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其动态变化,更有意义:,引起CVP变化的常见原因,85,编辑版pppt,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其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引起CVP,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给予静脉注入。 若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86,编辑版pppt,补液试验:86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3、适应症(1)各类大中型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胸部大而复杂的手术(2)各种类型的休克(3)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4)右心功能不全(5)大量静脉输血、输液,87,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87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4、注意事项(1)判断导管插入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无误(2)将玻璃管零点置于第4肋间右心房水平腋中线(3)确保静脉内导管和测压管道系统内无凝血、空气,管道无扭曲等。(4)测压时确保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5)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88,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88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5、影响CVP的因素(1)病理因素(2)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兴奋(3)药物因素(4)麻醉插管和机械通气(5)其他:如缺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肺水肿等,89,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89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6、并发症及防治(1)感染(2)出血和血肿(3)其他:气胸、血胸、气栓、血栓、神经和淋巴结损伤等。,90,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三)中心静脉压监测90编辑版pppt,颈穿,锁穿,91,编辑版pppt,颈穿锁穿91编辑版pppt,92,编辑版pppt,92编辑版pppt,93,编辑版pppt,93编辑版pppt,CVP监测,94,编辑版pppt,CVP监测94编辑版pppt,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循环监测,CVP监测,95,编辑版pppt,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循环监测CVP监测95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四)肺动脉压监测1、基本原理 左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二尖瓣开放,这样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之间形成密闭内腔,如果肺血管正常,左心室舒张末压近似等于肺动脉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可代表左心室前负荷,故监测肺动脉压可近似监测左心功能,96,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96编辑版pppt,肺动脉压监测(漂浮导管应用),将漂浮导管(Swan-Ganz)经静脉(如右颈内、股静脉)上腔或下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肺小动脉,即肺动脉插管(pulmonary arterial catheter,PAC)。通过该导管可测CVP、RAP、RVP、PASP、PADP、PAP及PAWP(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又称PCWP),97,编辑版pppt,肺动脉压监测(漂浮导管应用)将漂浮导管(Swan-Ganz,漂浮导管应用,98,编辑版pppt,漂浮导管应用98编辑版pppt,漂浮导管应用,99,编辑版pppt,漂浮导管应用99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四)肺动脉压监测2、适应症(1)急性左心衰竭病人(2)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的病人(3)急性心肌梗死(4)施行各类大手术的高危病人(5)区分心源性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肺水肿,100,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100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四)肺动脉压监测4、临床意义(1)评估左右心室功能(2)指导治疗(3)选择最佳的PEEP(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4)通过压力波形分析,可帮助确定漂浮导管位置,101,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四)肺动脉压监测101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四)肺动脉压监测3、防治并发症(1)心率失常 (2)气囊破裂(3)血栓形成和栓塞 (4)肺栓塞(5)导管扭曲、打结或损伤心内结构和导管折断(6)肺出血和肺动脉破裂(7)感染,102,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102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五)心输出量监测1、临床意义:反映心泵功能2、测定方法:有创;无创3、临床意义 了解心泵功能,并绘制心功能曲线,判断心脏功能与前后负荷的关系,以及正确地进行心血管治疗,有助于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的诊断、处理和估计预后。CO由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性等因素决定。,103,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五)心输出量监测103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六)心电图监测1、应用范围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激动的电活动。对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有独特的诊断价值。诊断心梗的最可靠方法。ST段弓背向上抬高2、临床意义 及时发现和识别心率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监测电解质改变;观察起搏器的功能。,104,编辑版pppt,三、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六)心电图监测104编辑版pppt,(六)心电图监测3、监测方法(1)心电检测仪的种类心电监护系统;动态心电图监测仪;遥控心电图监测仪(2)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红黄绿,棕黑紫)综合导联:左锁骨中点下缘,右锁骨中下缘综合导联CM导联,105,编辑版pppt,(六)心电图监测105编辑版pppt,106,编辑版pppt,106编辑版pppt,1.一般监测 1)意识意识障碍: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受损引起。按照表现由轻到重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107,编辑版pppt,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107编辑版pppt,(1)谵妄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力丧失、感觉错乱出现幻觉或错觉,躁动不安和言语混乱等。常由感染、中毒引起。(2)去皮质综合征:能无意识地睁闭眼(3)无动性缄默症:睁眼昏迷。(4)闭锁综合征:意识清醒。,108,编辑版pppt,(1)谵妄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力丧失、感觉错乱出现,六、颅内压监测,概念:颅内压是颅脑内容物对颅腔产生的压力。正常为5-15mmHg(0.7-2.0kpa)。,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了解脑脊液的压力,以指导临床救治。,109,编辑版pppt,六、颅内压监测 概念:颅内压是,植入法原理:颅骨钻孔、开颅手术压力传感器植入脑膜外腔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信号放大监护仪显示ICP压力数据和波形连续记录及时、动态观察ICP变化。,110,编辑版pppt,植入法原理:颅骨钻孔、开颅手术压力传感器植,(2)颅内压监护硬膜外监护硬膜下监护脑室内插管监护蛛网膜下腔插管监护,111,编辑版pppt,(2)颅内压监护111编辑版pppt,颅内压监测,正常值:0.72.0kPa(515mmHg)升高:脑水肿、脑积水、血管瘤、恶性高血压、占位轻度增高:2.02.7kPa(1520mmHg)中度增高:2.75.3kPa(2040mmHg)重度增高:5.3kPa(40mmHg)降低:腰穿、引流、外漏、脱水、休克等,112,编辑版pppt,颅内压监测正常值:0.72.0kPa(515mmHg)1,影响颅内压的因素,脑脊液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压其他,113,编辑版pppt,影响颅内压的因素113编辑版pppt,颅内压的监测,脑电图监测脑血流图监测,114,编辑版pppt,颅内压的监测脑电图监测114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尿量2.肾浓缩稀释功能3.血清尿素氮4.血清肌酐5.尿/血渗透压比值6.内生肌酐清除率7.酚红排泄率,115,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15编辑版pppt,肾功能监护,监测目的了解肾损害程度,借以制定治疗方案;复查肾功能、观察其动态变化,估计预后。监测内容尿量异常尿液异常实验室检查,116,编辑版pppt,肾功能监护监测目的了解肾损害程度,借以制定治疗方案;复查肾,五、肾功能监护(一)尿量尿量变化是肾功能改变的最直接的指标。2500ml/24h少尿400ml/24h或17ml/h无尿100ml/24h,是肾衰的基础诊断依据,117,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17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二)肾浓缩稀释功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1、正常值昼尿量:夜尿量=(34):1;夜间12h尿量1.020;(最高尿比重最低尿比重)0.009,118,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18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二)肾浓缩稀释功能2、临床意义夜尿量750ml-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昼间各尿份接近,最高尿比重低于1.018-肾浓缩功能不全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肾脏功能损害严重,119,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19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三)血清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粗略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正常值2.96.4mmol/L(820mg/dl),120,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0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三)血清尿素氮2、临床意义 血清尿素氮含量增高常见于:(1)肾脏本身的疾病(增高程度与尿毒症严重程度正比)(2)肾前或肾后因素引起的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时(3)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疾病(4)作为肾衰竭透析治疗充分程度的指标,121,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1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四)血清肌酐1、正常值83167pmol/L(12mg/dl)2、临床意义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血清肌酐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功能不全是增高。,122,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2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五)尿/血渗透压比值1、正常值尿渗透压6001000mosm/L,血渗透压280310mosm/L,尿/血渗透压比值为2.500.8,123,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3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五)尿/血渗透压比值2、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的指标。功能性肾衰时,尿渗透压大于正常值;急性肾衰时,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两者比值1:1,124,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4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六)内生肌酐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把若干容积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1、计算方法(1)24小时法(2)4小时法,125,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5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六)内生肌酐清除率2、临床意义正常成人内生肌酐清除率平均值为80100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80%正常值-肾小球滤过功能已经有减退5170ml/min-轻度损伤3150ml/min-中度损伤30ml/min-重度损伤,126,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6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七)酚红排泄率反映肾小管的排泄功能,非特异性检查1、正常值 受年龄的影响2、临床意义15min排泄量12%,2h总量55%,且无肾外因素-肾功能不全2h排泄总量为40%50%-轻度肾功能损害 25%39%-中度肾功能损害 11%24%-重度肾功能损害 010%-极为严重的损害,127,编辑版pppt,五、肾功能监护127编辑版pppt,Thank You !,Add your company slogan,128,编辑版pppt,Thank You !Add your company sl,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129,编辑版pppt,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129编辑版p,

    注意事项

    本文(急救护理学第四章重症监护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