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教学课件04技术系统的进化.ppt

    • 资源ID:1970250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1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教学课件04技术系统的进化.ppt

    第4章 技术系统的进化,TRIZ的基本概念理想化方法的应用技术系统进化规律的由来S曲线及其作用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裁剪实验与思考:用最终理想解启迪创造性思维,第4章 技术系统的进化TRIZ的基本概念,所谓技术系统的进化,就是不断地用新技术替代老技术,用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实现技术系统的功能从低级到高级变化的过程。技术系统进化是构成TRIZ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TRIZ 强调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也就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不管人们是否认识了技术系统,技术系统的进化都在客观地进行着的。认识和掌握技术系统的进化规律,有利于设计者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同样地,对于一个具体的技术系统来说,人们对其子系统或元件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这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也属于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第4章 技术系统的进化,所谓技术系统的进化,就是不断地用新技术替代老技术,用新产品替,在学习TRIZ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它的许多基本概念,包括TRIZ中的一些通用表述名词及其含义,例如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理想度等,以便于进一步深入学习TRIZ中的工具和方法。,4.1 TRIZ的基本概念,在学习TRIZ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它的许多基本概念,包括T,“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亚里士多德 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此可见对系统的研究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宇宙、自然、人类,一切都在一个统一的运转系统之中!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而非实物的集合体。”这是人们早期对系统最朴素的认知。随着人们对自然系统认知的加深,形成了系统的原始概念。再由自然系统到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逐渐深入,形成了系统的概念。,4.1.1 技术系统,“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亚里士多德,朴素的系统观是指一个能够自我完善,达到动态平衡的元素集合(生物连、环境链),如一个池塘。系统一般是一个可以自我完善的,并且能够动态平衡的物品集合。系统的概念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整体系统观,近代机械系统观(实现单一功能),辩证系统观(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联系与制约),现代复杂系统观(多功能的组合体、多功能相互交互的结果),如季节周而复始的变化形成的气象系统、动物种群相互依存的食物链系统、水循环系统等。,4.1.1 技术系统,朴素的系统观是指一个能够自我完善,达到动态平衡的元素集合(生,对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表明:任何系统(生物学系统、技术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等)的发展,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人类通过研究,已经建立了关于生物学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进化理论,而对技术系统的类似研究才刚刚开始。关于技术系统(technical System, TS)的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的定义。但是,在已有的许多定义中,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4.1.1 技术系统,对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表明:任何系统(生物学系统、技,在对这些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专家认为,作为一类特殊的系统,与自然系统(如自然生态系统、天体系统)相比,技术系统应该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征:1)技术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技术系统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技术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最大差别就是明显的“人为”特征。2)技术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功能。人类之所以创造某种技术系统,就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因此,技术系统具有明显的“功能”特征。在对技术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的时候,应该牢牢地把握住“功能”这个概念。,4.1.1 技术系统,在对这些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专家认为,作为一类特殊的系统,,于是,我们对技术系统的定义如下:技术系统是指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人造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技术系统符合系统的定义,具有系统的五个基本要素,也具有系统应该拥有的所有特性。技术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组成成分的集合。同时,各组成成分有其各自的特性,而它们的组合具有与其组成成分不同的特性,用于完成特定的功能。技术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若组成系统的要素本身也是一个技术系统,即这些要素是由更小的要素组成,称之为子系统。反之,若一个技术系统是较大技术系统的一个要素,则称较大系统为超系统。这是技术系统的层次性。,4.1.1 技术系统,于是,我们对技术系统的定义如下:技术系统是指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层次性是指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可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和要素。其中子系统仍是一个具有独特功能的有机体,而要素则是没有必要再分解的系统组成部分。反过来说,任何系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更高级、更复杂的大系统,功能越来越齐全,越来越高级,结构越来越复杂。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另外,系统具有相对性和独立性,不同层级具有各自的性质、遵循各自的规律,层级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4.1.1 技术系统,层次性是指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可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技术系统,它的子系统有汽车发动机、汽车轮胎、外壳等,同时我们还可以把整个交通系统看作是它的超系统。而如果汽车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系统,它的子系统就有变速齿轮、引擎、传动轴等,汽车则是它的超系统。技术系统进化是指实现技术系统功能的各项内容,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可以描述为:新的技术系统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往往是简单的、粗糙的和效率低下的。随着人类对其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地对技术系统中的某个或某些参数进行改善。,4.1.1 技术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技术系统,它的子系统有汽车发动机、汽车轮胎、,19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迈尔斯首先提出功能(function)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价值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功能的由来有两种:一种是人们的需求,另外一种是人们从实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人们的需求是主动地提出功能,结构中抽象是被动地挖掘出功能。如汽车、飞机的出现,最初不是人们想要利用其运载人或物,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掘出其功能。因此,广义的功能定义为:研究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一种属性。,4.1.2 功能,19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迈尔斯首先提出功能,例如:冰箱具有满足人们“冷藏食品”属性;起重机具有帮助人们“移动物体”的属性。企业生产的实际上是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的实际上也是产品的功能。如用户购买电冰箱,实际上是购买“冷藏食品”的功能。在TRIZ中,功能是产品或技术系统特定工作能力抽象化的描述,它与产品的用途、能力、性能等概念不尽相同。功能一般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来表达,动词表示产品所完成的一个操作,名词代表被操作的对象,是可测量的。例如:钢笔,它的用途是写字,而功能是存送墨水;铅笔,它的用途是写字,而功能是摩擦铅芯;毛笔,它的用途是写字,而功能是浸含墨汁。,4.1.2 功能,例如:冰箱具有满足人们“冷藏食品”属性;起重机具有帮助人们“,任何产品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是产品存在的理由,产品是功能的载体;功能附属于产品,又不等同于产品。,4.1.2 功能,任何产品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是产品存在的理由,产品是功能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用“矛盾”来比喻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关系。工程中同样存在矛盾。如在飞机制造中,为了增加飞机外壳的强度,很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增加外壳的厚度,但是厚度的增加势必会造成重量的增加,而重量增加却是飞机设计师们最不想见到的。在很多其他行业中,这样的矛盾也十分常见。这就是TRIZ中所说的技术矛盾。TRIZ中的技术问题可以定义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技术矛盾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一个参数,而导致了另一个参数的恶化。技术矛盾描述的是两个参数的矛盾。例如,改善了汽车的速度,导致了安全性发生恶化。这个例子中,涉及的两个参数是速度和安全性。,4.1.3 矛盾,现实生活中,人们用“矛盾”来比喻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关系。工,所谓物理矛盾就是针对系统的某个参数,提出两种不同的要求。当对一个系统的某个参数具有相反的要求时就出现了物理矛盾。例如,飞机的机翼应该尽量大,以便在起飞时获得更大的升力;飞机的机翼应该尽量小,以便减少在高速飞行时的阻力;钢笔的笔尖应该细,以便用钢笔能够写出较细的文字;同时钢笔的笔尖应该粗,以避免锋利的笔尖将纸划破。可见,物理矛盾是对技术系统的同一参数提出相互排斥的需求时出现的一种物理状态。无论对于技术系统的宏观参数,如长度,导电率及摩擦系数,还是对于描述微观量的参数,如粒子浓度,离子电荷及电子速度等,都可以对其中存在的物理矛盾进行描述。,4.1.3 矛盾,所谓物理矛盾就是针对系统的某个参数,提出两种不同的要求。当对,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的研究,阿奇舒勒发现,真正的“发明”(指发明级别为第二级、第三级和第四级的专利)往往都需要解决隐藏在问题当中的矛盾。于是,阿奇舒勒规定:是否出现矛盾(又称“冲突”),是区分常规问题与发明问题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如果问题中不包含矛盾,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发明问题(或TRIZ问题)。与一般性的设计不同,只有在不影响系统现有功能的前提下成功地消除矛盾,才能认为是发明性地解决了问题。也就是说,矛盾应该是这样解决的:在完善技术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是优化某一参数的同时,其他部分的功能或其他参数不会被影响。,4.1.3 矛盾,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的研究,阿奇舒勒发现,真正的“发明”(指发,矛盾是TRIZ的基石。矛盾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对于包含矛盾的工程问题来说,人们最爱使用的解决方法就是折中(妥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我们的思维特性所决定的。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奉行的简单逻辑就是:避免出现矛盾的情况。其结果是矛盾的双方都无法得到满足,系统的巨大发展潜力被矛盾牢牢地禁锢了。面对包含矛盾的问题,常规的逻辑思维往往无能为力。我们需要利用其他的逻辑思维过程来解决矛盾。TRIZ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思维方法,它的出发点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TRIZ建议我们不要回避矛盾。相反地,是要找出矛盾并激化矛盾!,4.1.3 矛盾,矛盾是TRIZ的基石。矛盾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隐藏在,如何将隐藏在问题中的矛盾抽取出来,是一项复杂而困难,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经验丰富的TRIZ专家与一般TRIZ使用者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抽取和定义矛盾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可以使这种能力得到提升。,4.1.3 矛盾,如何将隐藏在问题中的矛盾抽取出来,是一项复杂而困难,但又无法,阿奇舒勒在研究中发现,所有的技术系统都在沿着增加其理想度的方向发展和进化。对于理想度(Ideality)的定义,阿奇舒勒是这样描述的:系统中有益功能的总和与系统有害功能和成本的比率。技术系统的理想度与有用功能之和成正比,与有害功能之和成反比,理想度越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越强。可以说,创新的过程,就是提高系统理想度的过程。因此,在发明创新中,应以提高理想度的方向作为设计的目标。人类不断地改用技术系统使其速度更快、更好和更廉价的本质就是提高系统的理想度。以理想度的概念为基础,引出了理想系统和最终理想解的概念。,4.1.4 理想度,阿奇舒勒在研究中发现,所有的技术系统都在沿着增加其理想度的方,每个技术系统之所以被设计、制造,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或多个有用功能(useful function , UF)。一个技术系统可以执行多种功能,在这些有用功能中,有且只有一个最有意义的功能,这个功能是技术系统存在的目的,称为主要功能(primary function,PF),主要功能也被称为首要功能或基本功能。注意:一个系统往往具有多个有用功能,但是到底哪个有用功能才是主要功能,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另外,为了使主要功能得以实现,或提高主要功能的性能,技术系统往往还会具有多个辅助性的有用功能,称为辅助功能(auxiliary function,AF)或称伴生性功能。同时,每个技术系统也会有一个或多个我们所不希望出现的效应或现象,称为有害功能(harmful function,HF)。,4.1.4 理想度,每个技术系统之所以被设计、制造,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或多个有用功,例如,坦克的主要功能是消灭敌人。同时,为了使这个主要功能得以实现,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坦克还需要防护、机动、瞄准、自动装弹等有用功能的辅助。在实现有用功能的同时,坦克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引起空气污染,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振动,发出噪声,这些在TRIZ中都被看作是有害功能。对于一个技术系统来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其进化的过程。在进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在数量上,技术系统能够提供的有用功能越来越多,所伴生的有害功能越来越少;在质量上,有用功能越来越强,有害功能越来越弱。,4.1.4 理想度,例如,坦克的主要功能是消灭敌人。同时,为了使这个主要功能得以,下面的公式就表示了技术系统的这种进化趋势,该公式是由Goldovsky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这个公式就是理想度的定义。其中,I为理想度,U为有用功能,H为有害功能,i为变量U的数量,j为变量H的数量。,4.1.4 理想度,下面的公式就表示了技术系统的这种进化趋势,该公式是由Gold,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系统的进化,系统的理想度不断增大,最终趋向于无穷大。在工程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理想化水平分析,常将上式中的因子细化,如下式所示。其中,I为理想度;B为技术系统的效益;C为成本;H 为有害功能;i为变量B的数量;j为变量C的数量;k为变量H的数量。,4.1.4 理想度,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系统的进化,系统的理想度不断增大,最,将上式中的有用功能用技术系统的效益来表示,将有害功能细化为系统的成本(如时间、空间、能量、重量)和系统产生的有害作用之和。明确指出了在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其效益不断增加,有害作用不断降低,成本不断减小(系统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时间、空间、能量等不断减少,同时,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不断减小),系统的理想度不断增大,最终趋向于无穷大。根据定义,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理想度:1)增加有用功能。2)降低有害功能或成本。3)将上述1)与2)结合起来。,4.1.4 理想度,将上式中的有用功能用技术系统的效益来表示,将有害功能细化为系,随着技术系统的不断进化,其理想度会不断提高,即技术系统变得越来越理想。当技术系统的有用功能趋向于无穷大,有害功能为零,成本为零的时候,就是技术系统进行的终点。此时,由于成本为零,所以技术系统已经不再具有真实的物质实体,也不消耗任何的资源。同时,由于有用功能趋向于无穷大,有害功能为零,表示技术系统不再具有任何有害功能,且能够实现其应该实现的一切有用功能。这样的技术系统就是理想系统(ideal System)。,4.1.5 理想系统,随着技术系统的不断进化,其理想度会不断提高,即技术系统变得越,在TRIZ中,理想系统是指,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也不消耗任何的资源,但是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即系统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无限趋近于零;系统实现的功能趋近于无穷大。因此,也可以说,理想技术系统没有物质形态(即体积为零,重量为零),也不消耗任何资源(消耗的能量为零、成本为零),却能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4.1.5 理想系统,在TRIZ中,理想系统是指,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也不消耗,理想系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理想化的概念,是技术系统进化的极限状态,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终极状态。但是,理想系统就像北极星一样,为设计人员和发明家指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终极目标,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方案的最终标准。在现实世界中,设计人员和发明家的使命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善系统的有用功能、消除有害功能和降低成本,使技术系统逐步向理想系统逼近。,4.1.5 理想系统,理想系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理想化的概念,是技术系统进化的极限,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产品设计不断迭代,理想化的水平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无限逼近理想状态。当设计人员不需要额外的花费就实现了产品的创新设计时,这种状况就称为最终理想结果(Ideal Final Result, IFR),或者,基于理想系统的概念而得到的针对一个特定技术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称为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IFR的实现可以这样来表述:系统自己能够实现需要的动作,并且同时没有有害作用的参数。通常IFR的表述中需包含以下两个基本点:系统自己实现这个功能;没有利用额外的资源,并且实现了所需的功能。,4.1.6 最终理想解,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产品设计不断迭代,理想化的水平不断由低级,最终理想解是从理想度和理想系统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用于问题定义阶段的一种心理学工具,是一种用于确定系统发展方向的方法。它描述了一种超越了原有问题的机制或约束的解决方案,指出了在使用TRIZ工具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时应该努力的方向。这种解决方案可以看作是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的、理想的最终状态。,4.1.6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是从理想度和理想系统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用于问题,例如:高层建筑物玻璃窗的外表面需要定期清洗。目前,清洁工作需要在高层建筑物的外面进行,是一种高危险、高成本的工作,只有那些经过特殊培训和认证的“蜘蛛人”才能够胜任。能不能在高层建筑物的内部对玻璃进行清洁呢?针对该问题,其最终理想解可以定义为:在不增加玻璃窗设计复杂度的情况下,在实现玻璃现有功能且不引入新的有害功能的前提下,玻璃窗能够自己清洁外表面。,4.1.6 最终理想解,例如:高层建筑物玻璃窗的外表面需要定期清洗。目前,清洁工作需,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最终理想解是针对一个已经被明确定义出来的问题,所给出的一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通过将问题的求解方向聚焦于一个清晰可见的理想结果,最终理想解为后续使用其他TRIZ工具来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4.1.6 最终理想解,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最终理想解是针对一个已经被明确定义出来,最终理想解的确定和实现可以按下面提出的问题,分作6个步骤来进行:1)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IFR是什么?3)达到IFR的障碍是什么?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6)创造这些条件时可用的资源是什么?,4.1.6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的确定和实现可以按下面提出的问题,分作6个步骤来进,上述问题一旦被正确地理解并描述出来,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当确定了创新产品或技术系统的最终理想解后,检查其是否符合最终理想解的特点,并进行系统优化,以确认达到或接近最终理想解为止。最终理想解同时具有以下4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不足。,4.1.6 最终理想解,上述问题一旦被正确地理解并描述出来,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当确,因此,设定了最终理想解,就是设定了技术系统改进的方向。最终理想解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即使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能100的获得,但会引导你得到最巧妙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定义最终理想解作为解决问题的开端,有以下好处:1)有助于产生突破性的概念解决方案。2)避免选择妥协性的解决方案。3)有助于通过讨论来清晰地设立项目的边界。这个强有力的工具不仅可以用在TRIZ中,也可以用于其他的科学领域。它是研发人员确定理想目标的有效方法如何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得到所需的功能。,4.1.6 最终理想解,因此,设定了最终理想解,就是设定了技术系统改进的方向。最终理,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在大脑中设立理想的模型,把对象简化、钝化,使其升华到理想状态,通过思想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客体运动的规律。一般的操作程序为:首先对经验事实进行抽象,形成一个理想客体,然后通过思维的想象,在观念中模拟其实验过程,把客体的现实运动过程简化,并上升为一种理想化状态,使其更接近理想指标。在一定条件下把物质看作质点,把实际位置看作数学上的点,忽略摩擦力的存在,都是理想化的结果。科学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正是通过理想化获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如伽利略的惯性原理、牛顿的抛体运动实验等。,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在大,就“理想化”而言,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理想系统、理想过程、理想资源、理想方法、理想机器、理想物质等。1)理想系统就是既没有实体和物质,也不消耗能源,但是能实现所有需要的功能,而且不传递、不产生有害的作用(如废弃物,噪声等);2)理想过程就是只有过程的结果,无需过程的本身,从提出了需求后的一瞬间就获得了所需要的结果;3)理想资源就是存在无穷无尽的资源,供随意使用,而且不必支付成本(如空气,重力,阳光、风、泥土、地热、地磁、潮汐等);,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就“理想化”而言,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理想系统、理,4)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和时间,仅通过系统自身调节,就能够获得所需的功能;5)理想机器就是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实现所需要的功能(类似理想系统);6)理想物质就是没有物质,但是功能得以实现。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真正的理想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通过创新的方法巧妙应用,可以让现实中的系统无限趋近理想化的系统,即一步步提高现实系统的理想化程度(即理想度)。,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4)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和时间,仅通过系统自身调节,就能够,就提高某种产品或者某个技术系统的理想度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向来做努力:1)通过增加新的、有用的功能,或从外部环境(最理想就是自然环境)获得功能;2)提高有用功能的级别,把尽可能多的功能高效传输到工作元件上;3)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免费的理想资源;4)减少有害功能的数量,尽量剔除那些无效、低效、产生副作用的功能;,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就提高某种产品或者某个技术系统的理想度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6,5)降低有害功能的级别,预防和抑制有害功能产生,或者将有害功能转化为中性功能;6)将有害功能移到外部环境中去,不再成为系统的有害功能。总之,理想度是一个综合表述技术系统的成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客观指标。它可以作为评估某项技术创新成果,评估某种引进技术,或者评估重大技术专项的重要评估指标。,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5)降低有害功能的级别,预防和抑制有害功能产生,或者将有害功,例4-1 运送矿渣炼铁时在高炉里生成矿渣以及融化的镁、钙等氧化物的混合物(图4-1)。炽热的矿渣达到1 000,倒进大的钢水包里,并在铁路平板车上运去加工。目前在开口的料斗里运送矿渣,由于表面冷却产生硬的外壳。这样不仅损失原料部分,还很难倒出矿渣。在工厂,为了捣碎这部分矿渣,要用专门的设备敲击外壳。但有窟窿的硬壳同样阻挡矿渣,以至于移动起来特别费力。,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例4-1 运送矿渣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图4-1 炼钢高炉,图4-1 炼钢高炉,在传统的产品改进思路中,设计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为料斗做隔热的盖子,这将使料斗特别沉重。盖上和打开盖子时不得不使用吊车,这不仅增加子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加的子系统也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显然,这不符合最终理想解(IFR)4个特点中的后2个。那么理想的盖子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不存在盖子,却实现了盖子的功能,即将矿渣和空气隔绝。,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在传统的产品改进思路中,设计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为料斗做隔热的,如果用最终理想解来分析,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创新设计方案。l)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矿渣不会冷却,能够很好地保温。2)最终理想解是什么?答:矿渣自己保温。3)达到最终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答:料斗周围有冷空气。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答:矿渣变硬,不容易倒出。,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如果用最终理想解来分析,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创新设计方案。4.2,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答:矿渣上面有隔绝冷空气的物质。6)创造这些条件可用的资源是什么?答:矿渣、空气。解决方案:在液体矿渣上洒冷水,泼上的水和热矿渣相互作用产生了矿渣泡沫,泡沫是很好的保温体和很好的盖子,而且很容易将液体矿渣倒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资源是矿渣本身,矿渣和冷水结合可以产生新的特性。,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4.2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阿奇舒勒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在TRIZ的框架中研究技术系统的进化。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广泛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些著名规律,如矛盾的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等。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阿奇舒勒发现,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技术系统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技术系统的这种变化就具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好的”技术系统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来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对“差的”、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技术系统来说,灭亡是必然的结果。,4.3 技术系统进化规则的由来,阿奇舒勒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在TRIZ的框架,对于生物系统来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了生物系统进化的根本原因自然选择。其中,实施这种选择行为的是自然界,选择的标准是“生物对环境(即自然界)的适应能力”。阿奇舒勒认为,技术系统同样也面临“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问题,只不过实施这种选择行为的是人类社会,选择的标准是“技术系统是否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由此,阿奇舒勒认为:技术系统的进化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同生物系统的进化类似,技术系统也面临着自然选择,优胜劣汰。,4.3 技术系统进化规则的由来,对于生物系统来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了生物系统进化的根,这一论述后来被称为“TRIZ的核心思想”,是对技术系统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前半部分指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本质特征:客观规律性,是TRIZ理论的基石;后半部分指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原因和动力。在同僚的协助下,通过对技术系统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阿奇舒勒最终提出了技术系统进化(evolution of technique, ET)理论,并将这种进化规律抽象为一些公理,以进化法则的形式进行表述。在其之后,虽然还有众多的TRIZ研究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不同版本的规律体系。但是,都未能超越由阿奇舒勒等人提出的版本。,4.3 技术系统进化规则的由来,这一论述后来被称为“TRIZ的核心思想”,是对技术系统发展规,生物最重要的特征是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类具有制造并使用工具的能力,于是工具就成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利器。人类将各种各样自然的、人造的物体与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人造系统。,4.4 S曲线及其应用,生物最重要的特征是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如果我们观察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实现相同主要功能的技术系统家族,很容易就能发现该技术系统家族中发生的许多变化。虽然技术系统的某些特性或参数被改变了,但是其主要功能却始终保持不变。其结果是,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实现该功能的技术手段也提高了。例如,飞行设备、机动车辆、计算设备、录音设备等。在通常情况下,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可以被看作为在时间轴上从技术系统产生的那一刻起,到现在,直至未来的一系列连贯事件。而时间轴上每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人类对于该技术系统的一次重大改进或称之为“发明”。,4.4 S曲线及其应用,如果我们观察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实现相同主要功能的技术系统家族,由于任何发明都能够提高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轴同系统有用功能的增长轴等同起来。,4.4 S曲线及其应用,由于任何发明都能够提高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在对海量专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技术系统的跟踪研究,阿奇舒勒发现,技术系统的进化规律可以用S曲线来表示。对于当前的技术系统来说,如果没有设计者引入新的技术,它将停留在当前的水平上。只有向系统中引入新的技术,技术系统才能进化。因此,进化过程是靠设计者的创新来推动的。TRIZ中的S曲线如图4-2所示。,4.4.1 S曲线,在对海量专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技术系统的跟踪研究,,图4-2 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图4-2 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常常将图4-2所示的S曲线简化为图4-3所示的形式,称为分段S曲线。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系统中某一个具体的重要性能参数。例如,在飞机这一技术系统中,飞机的速度、航程、安全性、舒适性等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4.4.1 S曲线,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常常将图4-2所示的S曲线简化为图4-3所,图4-3 技术系统进化的分段S曲线,图4-3 技术系统进化的分段S曲线,任何一种产品、工艺或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和进在进化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S曲线所表示的四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个阶段中,S曲线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仅如此,在四个不同的阶段中,专利的发明级别、专利的数量和经济收益方面也都有不同的表现,如图4-4所示。,4.4.1 S曲线,任何一种产品、工艺或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图4-4 分段S曲线与发明数量、发明级别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对应关系,图4-4 分段S曲线与发明数量、,(1)婴儿期一个新技术系统的出现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 人类社会对某种功能有需求; 存在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新的技术系统往往随着一个高水平的发明而出现,而这个高水平的发明正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对于某种功能的需求。在新的技术系统刚刚诞生的时候,一方面其本身的结构还不是很成熟;另一方面,为其提供辅助支持的子系统或超系统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功能结构。所以,新系统本身往往表现出效率低、可靠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在其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4.4.1 S曲线,(1)婴儿期4.4.1 S曲线,同时,由于大多数人对新系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信心,因此,新系统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此时,市场处于培育期,对该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系统呈现出的特性是:系统的发展十分缓慢;产生的专利的级别很高,但专利的数量很少;为了解决新系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经济收益为负值。,4.4.1 S曲线,同时,由于大多数人对新系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信心,因此,新系统,(2)成长期当社会认识到其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时候,新系统就进入了成长期。此时,通过婴儿期的发展,新系统所面临的许多主要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得到了改善,其市场前景开始显现。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被投入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得到快速的提升,结果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进一步推动了系统的进化过程。同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增长很快,但供给不足,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产品。,4.4.1 S曲线,(2)成长期4.4.1 S曲线,在这一时期,企业应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迅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使其尽快成熟,为企业带来利润。在这一阶段,系统呈现出的特性是:系统性能得到快速提升;产生的专利在级别上开始下降;专利的数量大幅上升;系统的经济收益迅速上升。,4.4.1 S曲线,在这一时期,企业应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迅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3)成熟期由于在成长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技术系统日趋完善。系统发展到成熟期时,性能水平达到了最高点,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体系。新系统所依据原理的发展潜力也基本上都被挖掘出来了(即新系统是基于某个科学技术原理而开发的,此时该原理的资源已经基本耗尽),系统的发展速度开始变缓。只能通过大量低级别的发明或对系统进行优化来使系统性能得到有限的改进,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使系统的性能产生明显的提高。此时,产品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4.4.1 S曲线,(3)成熟期4.4.1 S曲线,在这一时期,企业应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大量制造并销售产品,以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同时,企业应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着手开发基于新原理的下一代技术系统,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一阶段,系统呈现出的特性是:系统的发展速度变缓;产生的专利的级别更低,但数量达到最大值;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达到最大,但有下降的趋势。,4.4.1 S曲线,在这一时期,企业应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大量制造并销售,(4)衰退期应用于该系统的技术已经发展到极限,很难取得进一步的突破。该技术系统可能不再有需求,因而面临市场的淘汰或将被新开发的技术系统所取代。此时,先期投入的成本已经收回,相应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一时期,企业会在产品彻底退出市场之前,“榨”出最后的利润。因此,产品往往表现为价格和质量同时下降。随后,新的系统将逐步占领市场,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在这一阶段,系统呈现出的特性是:系统的发展基本停止;产生的专利无论在级别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明显降低;经济收益下降。,4.4.1 S曲线,(4)衰退期4.4.1 S曲线,(5)S曲线族在主要功能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现该功能的技术系统的这种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表现为多条S曲线,称这些S曲线为实现该主要功能的技术系统的S曲线族,如图4-5所示。,4.4.1 S曲线,(5)S曲线族4.4.1 S曲线,图4-5 S曲线族,图4-5 S曲线族,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化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模式,是可以预测的,这种预测的过程称为技术预测。预测未来技术进化的过程,快速开发新产品,迎接未来产品竞争的挑战,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决策过程中,需要准确地预测当前产品的技术水平及下一代产品的进化方向。,4.4.2 技术预测,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化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模,技术预测的研究起源于半个世纪以前,最初应用于军工产品,即对武器及部件的性能进行技术预测,后来也应用于民用产品。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多种技术预测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TRIZ 的技术系统进化理论。阿奇舒勒等人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并确认的技术系统在结构上进化的趋势,即技术系统进化模式以及技术系统进化路线;他们同时还发现,在一个工程领域中总结出来的进化模式及进化路线可以在另一个工程领域实现,即技术进化模式与进化路线具有可传递性。该理论不仅能预测技术的发展,而且能展示依据预测结果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的状态,对于产品创新具有指导作用。,4.4.2 技术预测,技术预测的研究起源于半个世纪以前,最初应用于军工产品,即对武,技术系统的进化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利用这些规律而创造出的技术系统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技术系统的进化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关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一样,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4.4.2 技术预测,技术系统的进化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随着人类对自,技术系统的进化是遵循某些客观规律的。阿奇舒勒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在研究了大量的专利和已有技术系统的发展轨迹后,将这些客观规律概括、总结为多个进化法则。这些法则既可以用于发明新的技术系统,也可以用来系统化地改善现有系统。,4.5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的进化是遵循某些客观规律的。阿奇舒勒花费了30多年的,对于进化法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TRIZ发展的早期。在1976年以后,阿奇舒勒在创造是精确的科学 一书中正式发表了这些法则。最初,这些进化法则在组织结构上还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结构。后来,很多的研究者加入到对系统进化法则的研究中,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进化法则的内涵。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其中,最成功的还是由阿奇舒勒等人提出的理论系统。阿奇舒勒提出的进化法则共有8个,可以分为两大类:生存法则和发展法则。,4.5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对于进化法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TRIZ发展的早期。在1976年,在构建新系统的时候,通过将多个元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涌现出新的系统特

    注意事项

    本文(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教学课件04技术系统的进化.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